贸易壁垒案例讲解

合集下载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海外贸易壁垒三大案例

海外贸易壁垒三大案例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

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

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

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

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

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随着我国入世,贸易壁垒正在消解,但国外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日趋严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说,“…冻虾仁事件‟给我们上了惨重的一课”。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由于质量安全方面的原因而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的状况已经不在少数。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绿色食品规范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尽管目前已形成了由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组成的工作系统,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通过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

这种壁垒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美国以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倾销和补贴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对中国光伏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欧盟对进口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限制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

欧盟对汽车产品的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使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中国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标准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很难符合中国的标准,导致这些国家的食品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认证要求,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很难通过印度的认证,导致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难以进入印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电子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进行限制或限制的一种措施。

这种措施可能是出于保护本国产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或者国家安全等目的。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往往会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技术贸易壁垒的案例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限制。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出口限制措施。

美国政府认为华为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并担心华为可能会利用其技术产品进行间谍活动。

因此,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进行了限制,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一些关键的技术产品和零部件。

这一举措不仅对华为的业务发展造成了影响,也对全球科技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二、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

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是另一个经典的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基因改良食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道德考量,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进口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基因改良食品的国际贸易,也对全球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印度对电子产品的进口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对电子产品的进口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印度政府希望通过限制电子产品的进口,鼓励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就业率。

这一举措虽然对国内电子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对国际电子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限制。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要求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日本市场销售产品时,必须符合日本特定的技术标准。

这一举措虽然可以保护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利益,但也对国际汽车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壁垒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协商来加以解决,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设置的限制和障碍,这些限制和障碍可能包括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条件等。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分析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5G技术产品设置了技术贸易壁垒。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的华为等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制裁,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这些制裁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芯片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以及限制华为参与美国国内的5G建设。

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全球5G市场的地位,也给美国国内的通讯设备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欧盟对美国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实施了技术贸易壁垒。

美国生产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面临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这给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欧盟对基因改良农产品持谨慎态度,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小,这也导致了美国和欧盟之间在农业贸易上的持续摩擦。

另外,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也构成了技术贸易壁垒。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认证程序复杂繁琐,这使得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难以获得市场准入。

虽然日本政府声称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但实际上也给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保护主义色彩,对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国之间在技术贸易上的摩擦不断,技术贸易壁垒也成为了全球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解决技术贸易壁垒,促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技术贸易上的分歧,共同推动全球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

贸易壁垒 案例分析

贸易壁垒 案例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蜂蜜贸易案例:蜂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04年蜂蜜产量达到30万t以上,出口量超过8万t,同年的世界蜂蜜贸易量是35万t左右,我国占世界蜂产品贸易量的20%以上。

我国在蜂蜜生产方面虽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但出口不畅,原因之一是在世界贸易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大行其道。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包装、标签等规定,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因其特有的灵活多变性、隐蔽性和技术性,对出口方尤为不利。

我国的蜂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屡屡因化学残留超标而受阻,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

欧盟是我国蜂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出口量很不稳定。

早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产蜂蜜的大量进口,引起了欧盟各国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

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欧盟宣布.从1999年1月1日起,对蜂蜜产品实施卫生监控计划,要求出口蜂蜜到欧盟各成员国的第三国,都必须在此之前提交对蜂蜜中残留物质进行监控的保证计划,否则欧盟将禁止该国蜂蜜进口。

德国从2000年起对蜂蜜的药物残留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将链霉素残留量标准由原来的0.2mg/kg降低到o.02mg/kg,检验门槛提高了9倍n该标准现已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的控制标准。

2002年初,欧盟调查组做出对华残留监控体系的考察报告.认为中国的监控体系薄弱,1月25日即做出暂停进口包括蜂蜜在内的中国动物源产品的决议。

我国政府强烈抗议有关国家对中国商品采取不公正贸易行为,后来经过协商,欧盟提出,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μg/kg,才能出口到欧盟,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

据专家介绍,欧盟制定的抗生素含量标准是苛刻的,甚至于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这明显是针对中国蜂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规定从1995年6月1日开始,凡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 其制品都必须贴上有美国证明来自未污染水域的标签。 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宣布对中国的虾类制品 实行“自动扣留”,其原因是中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安装 海龟逃生装置,这致使中国冻龙虾出口额由1995年的 1203.9万美元减少到1997年的56.7万美元。1997年,欧 盟宣布,由于中国的海洋环境不断恶化,出口的贝类产品 已达不到他们的卫生标准,因此,不再进口中国贝类产品。 2002年国际保护组织要求中国有关方面必须对“食人鲳” 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 国的水产品。在2005 年的哈洽会期间, 欧盟一个畜产品进 出口贸易商到我国黑龙江正大企业, 欲采购金额达上亿元 的活体肉鸡, 但是在欧盟厂商代表参观完正大企业后,宣布 交易取消, 原因是正大企业“不够宽敞的鸡舍”
■裁决
贸易争议解决机构成立的专家组拒绝了世界 许多动物保护与环保组织提供的佐证意见(协助 报告),判定美国败诉,其609条款违背了世界 自由贸易原则,不能援引GATT中“有效保护可 耗竭天然资源”的条款而例外,必须予以修改。 经美国上诉,1998年10月,世贸组织的上诉机 构并未同意专家组的意见,认为专家组不能拒绝 其他国际组织的协助报告,美国援引“可耗竭天 然资源”的条款成立,但在执行中存在着不合理 的差别待遇,过于武断,违背了GATT的精神。
■点评
这个案例的关键是,美国采用贸易交叉 制裁来强化环境保护是否合法,而问题的另 一方面是保护环境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贸易壁 垒形式。 今天,国人都知道维护世界贸易的自由 化是世贸组织的重要任务,世界贸易组织就 是维护自由贸易优先、反对成员国采取单方 面的贸易限制措施来达到贸易之外的政策目 标。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WTO制约着许
该企业认为,公司的保洁是B公司承包的, 工人当然也是B公司的。企业只对B公司的服 务质量、价格感兴趣,至于B公司招用什么工 人、怎么招用工人、有没有违反劳动法都与 企业无关。因此小李的投诉与该企业无关, 该企业依法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根据我国 劳动法,该企业是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的。 但是作为世界500强之一,该企业是 了解SA8000的,B公司是该企业的供应商, 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在国内是无须审 查的,但相对SA8000标准是有据可查的,他 们的行为已经违反SA8000,该企业让自己陷
三、实质分析
• 理论上讲,SA8000等“蓝色条款”反映了人类 社会对企业发展的社会期待,它超越了“企业以 获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强调生产 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与人文关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国 际贸易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极力推广“蓝色条 款”通常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达到贸易保护主 义者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以保 护其国内市场的目的。
点评
华东政法学院劳动法专家董保华教授认为,该企业与 原来符合劳动法规范的企业解除合同后,采用了不符合劳动 法规范的TA公司,使用的还是原来的那些员工,明知劳动者的权
利受到了侵害还继续纵容,该企业有过错,有规避劳动法的嫌疑。现
实生活中,如果打官司,劳动者应该会赢,该企业也未必会输,承担责任 的可能是TA公司。这说明我国劳动法还不够完善,正是这一空白导致了企业 的规避行为。 如果用SA8000的眼光看情况就不同了,标准规定“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 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因此,该企业选择了不遵守法律的供应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 该企取消了原来符合法律规范公司,而改用不符合规范公司,
沃尔玛一位发言人说,他们每周在全球进行超过300次 的工厂检查,以保证供货商工厂的操作符合联合国和相关 国家制订的标准。如发现供货商没有遵循当地法律和沃尔 玛标准,他们会终止与其的合作关系。在一份“供应商标 准”上,沃尔玛要求“供应商应遵守其营业地的地方及国 家法规,或该国普行的地方标准(若普行的地方标准较高), 提供雇佣合理的工资及福利”。然而记者对工人的采访后 发现,尽管沃尔玛确实对工厂开展过检查,但在厂家的 “暗箱操作”后,形同虚设。“外国采购商来履行检查前, 厂方会发答卷给我们,让我们按答卷回答问题。”《华盛 顿邮报》的记者表示,“很难判断沃尔玛是真的看不到真 实情况,还是不愿意看到真实情况”。
四、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上海某企业是500强合资企业,A公司是该企业的一家供应商,负 责该公司油漆车间技术保洁和油漆缺陷分析等工作。PR公司派到该 企业工厂工作的共有小李等60人,A公司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各种劳 动福利,并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和提供劳 动保护。2004年1月,该企业因为服务价格高而将PR公司辞掉了, 换由B公司提供相同服务。B公司将A公司在该企业的小李等60名工 人大部分收编,该企业也做这些工人的挽留工作,希望他们加入B公 司。其实,作为专业技术工人的小李他们并不愿意走,于是小李等 60名员工变成了B公司的人。可是不久,留下来的小李他们发现,B 公司不跟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条 件也很差。而该企业则对B公司既保持了服务的质量,又大大降低了 生产成本的做法非常满意。小李他们几次向公司提出要求按法律规 定的标准给予他们基本保障,但都不被理睬。为了维护自己的劳动 权利,小李等员工向市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查处违法用工的单 位。由于没有与该企业或者B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工作地点在该 企业的工厂,所以小李就把B公司和这家企业一起投诉。
本组成员及分工
解说员:王敏 资料搜集:张雪渝 沈爱丽 王辉 梁晶晶 伍胜兰 资料整理:张晶晶 吉婷 幻灯片制作:杨晓翠
大背景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发展中 各国为
了维护本国利益 维护本国国际收支 贸易壁垒
总是相伴而行 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设置
了重重壁垒,贸易保护手段已从传统的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转向更深层次建立各种所谓“标 准”,以此来发挥限制进口的目的,贸易保护 的手段更加隐蔽,竞争也更加激烈,蓝色贸易
引入案例一 沃尔玛事件
2004年2月9日,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等机构 发表了一份报告,指责沃尔玛公司在广东省东莞 地区的数家供应商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克扣工人 工资、强迫工人加班等情形。随后,美国《华盛 顿邮报》的记者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在头版发表 了其到该厂调查的报道,据报道工人实际工资为 每小时16.5美分(约1.36元人民币)。在东莞市合艺 电子塑胶制品厂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工人每天工 作时间多至12个小时,在旺季每天从上午8时工 作到晚上十一二时,而每小时加班只能领到1.8元 的加班费。按照《劳动法》和东莞市的有关规定,
同时本案反映出,我国国内法与国际规范之间确有 差距。对于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学界目前的观 点并不统一。有人认为是贸易壁垒,有人认为不是坏 事,可以借助 SA8000 的执行,推行、完善我国劳动法。 据报道,5 月1日开始部分欧美国家将开始对进口产品 强制实行 SA8000的认证。一旦标准与贸易制裁相挂钩, 对我国企业而言将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个意 义上说确实构成贸易壁垒。造成这一壁垒的原因在于, 我国法律与国际规范的不接规轨,使我国企业在国际 竞争中受到限制。应该看到,贸易规则从来不是发展 中国家制订的,而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国内法应该 根据国际规则适时作出调整,帮助企业冲破壁垒,提
在我们应该关注的应是面对世界竞争,我们的 一些大企业一些领军的企业都不站出来承担 这个责任的话,那么在下一轮的竞争中我们 何以应对。其实,SA8000之所以被广泛认可 的重要原因是它建立在国内法基础上,是每 一个企业都应该做到,都能做到的。大公司 应主动站出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案例二
动物保护案
一、蓝色壁垒的含义
蓝色贸易壁垒又称“劳动壁垒”,蓝色壁垒是指以劳动者 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蓝色壁垒由 社会条款而来,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 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 权利相辅相成。目前,蓝色壁垒的核心是SA8000标准。总部设 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AI)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 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于1997年发起并联合欧美跨 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作 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它包括 核心劳工标准(涉及童工、强迫性劳动、自由权、歧视、惩戒 性措施等内容)、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 SA8000标准强调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保护劳工人权 的社会责任。因此,被称为“社会责任标准”。
政府方面的对策包括: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估指标体系;建立统一规范 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 以负责收集、跟踪国外的SA8000的相关措施,建 立SA8000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研究SA8000对我 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创 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 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对SA8000知识的研究、宣 传、培训和普及工作。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 中国的实施纳入劳动法制轨道,不论对于提高企业 国际竞争力,还是对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都将 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背景 :我国产 1.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 的劳动力成本上,如果实行严 格的劳工标准与企业社会责任 标准,人力成本提高是无疑的。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SA8000的实施会使得员工薪酬 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上升、企业负担加重、员工权 利增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 抵触的风险增加。
引入案例二 中国水产品 遭遇动物福利壁垒
水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 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快速 增长。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水产品出 口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出口量 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17.4%和18.7%。然而,在增长的背 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水产动 物在养殖和加工过程中所受的待遇,运用 动物福利条款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目前, 很多欧美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 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