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庄子3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8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8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8不分版本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8不分版本早读学案一.文学常识1.孟轲〔《寡人之于国也》〕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人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王道。

《孟子》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

说理畅达,气势充分,长于论辩,善用比喻2.荀况〔《劝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提倡性恶《荀子》大局部为荀况所作3.庄周〔《逍遥游》〕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和老子合成‘老庄’,主张‘无为’。

文章想象力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

《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只有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

二.古文积累从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

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

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

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

殆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

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1.在农科院同志的认真指导下,许多贫困乡镇相继走上了科学开展、因地制宜具有地域特色的穷家富路,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穷家富路:指居家可以俭省些,而外出最好多带些钱物,以备不时之需。

属于望文生义。

2.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还将影响更多代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诗文深刻有力。

该词用在句中符合语境3.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共同特点,目前情况下,不进行政策性干预,而期望房价自动回归理性一如俟河之清俟河之清:等待黄河的水变清。

比喻期望不可能或难以实现4.几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可谓叠床架屋。

要想再写出点新意,那实在是难而又难的事情。

叠床架屋:指重复累赘。

不合句意5.某楼盘开发商带资不过千万元,靠住户预付房款数千万元,开发了一个超过亿万元的楼盘,赚取了高额利润,真可谓空手套白狼“空手套白狼〞:泛指凭空得到好处。

2019-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庄子1

2019-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庄子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庄子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人生缩影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二、懿行美德1、濠梁之辩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分析:庄子和同乡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1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巴金1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巴金1不分版本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巴金1不分版本人物〔巴金1〕一、人生缩影1904年11月25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巴金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

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

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

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

1928年底回国。

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

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归国,后与靳以编辑《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并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负责编辑《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

出版短篇集《将军》、《沉默》等。

1936年11月与鲁迅、郭沫假设等21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辗转于香港、广州、汉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庆等地。

出版《春》、《秋》、《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

抗战胜利后,出版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

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国际笔会主席,《收获》主编等职。

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辑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二、懿行美德【摘要】巴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物质生命的有限性,人的精神生命的无限性。

一个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让生命开花的老人,他,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现代意义。

一、走出“大观园〞——独立《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在巴金的作品里同样也有个“大观园〞。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庄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庄子

人物成就
经典名句
•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 水止以静,而后存之。一生一。二静至静,天道无常。
至今为。 •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
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
• 拓宽思维
• 庄子曾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干时也。"不仅是井蛙与夏虫,人也有具形或无形的局限,束缚着 我们的思想,成为阻碍人们进步的枷锁。只有摆脱心灵的侄桔,放飞 思想,我们才能拥有更绚烂充实的人生。见多识广,则心境远大,海 阔天空。接受更多的事物,了解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
• 从而拓宽思维的界限。见过漫山遍野繁花锦橙,就不会被一朵野花 绊住脚步;见过波澜壮阔汪洋汹涌,就不会被一潭清水迷住双眼;见 过群峰环簇遮蔽日,就不会被一座假山惊叹折腰。正所谓"不因一叶 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不解万古长空。"也是让我们 尽可能地广泛涉猎。见多识广,是跳井与破笼的必要基础,是打破局 限与偏见的有效途径。
从于权势,文人委身于权贵。却有逍遥者如庄子,“我宁游戏污 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他看破君王之间的权力游戏,较之鸱之腐鼠的仓仓皇皇,他选择 持“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逍遥之乐,从贵族的围猎中突 围,宁“处穷闾呃巷,困窘织屦,槁项黄诚”亦不改淡泊之心, 超然于世,俯瞰世间。
人物成就
•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他和他的门人著有《庄子》一 书。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的出现,标 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 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

庄子人物素材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庄子

庄子人物素材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庄子

庄子人物素材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庄子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庄子一、庄子简介庄子(约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一)人物事略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秋水》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材与非材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

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作文积累(2020.5.24)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作文积累(2020.5.24)

作文累积【文题设计】(60分 )阅读下边资料,依据要求写一篇许多于800 字的文章。

越是繁忙,就越会有空暇。

(海斯利特)我安闲的时候,经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西塞罗)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离开资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专家分析】【资料剖析】题目形式为新资料作文,资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议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因素,论述了对峙一致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说:“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安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

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峙的状态,但认真剖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常常纠葛在一同,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能够“偷闲”吗?实质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类对峙中的一致。

第一句“越是繁忙,就越会有空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足有序的繁忙后,才会有空暇;第二层意思是在繁忙自己喜爱的事时,即使繁忙也让人有轻松痛快的空暇之感。

第二句“我安闲的时候,经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起码能够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聚精会神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繁忙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断地运行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能够环绕一句话来立意,也能够从两句话的同异性下手,但应当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

假如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乏“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虑,在三类、四类中打分。

【范文展现及议论】于繁忙处觅充分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

”我被这句话顿然绊倒了:素以勤劳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天繁忙,何来“每天准时看日出”的空暇?时下人们生活的疲惫与疑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 因为整天繁忙,失掉了生命的空暇。

”他们这么报怨着。

却不知,当我们开始诉苦起“繁忙” ,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空暇”的可能。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姚明1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姚明1

人物(姚明 1)一、人生缩影姚明( 1980 年 9 月 12 日-),前中国篮球运动员,生于中国上海,原籍为江苏苏州,是原中国国家篮球队队员,曾效劳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和美国国家篮球协会( NBA)休斯敦火箭。

姚明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华人运动员之一。

2020 年,姚明收买上海男篮,成为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老板。

2020 年 7 月 20 日,姚明正式宣告退伍。

二、懿行美德1巨人的法宝——天分?勤劳!向来以来,姚明被人们称为“上帝的礼品”,忧如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就理应成为今日的姚明。

事实上,除了 2 米 26 的身高以外,姚明缺乏成为一名优异篮球运动员的好多天分,但在他成功以后,这些问题仿佛就被忽视了。

姚明的左耳丧失了大多数听力,这严重影响了他在场上、场下和教练、队友的交流。

当教练部署战术的时候,他一定用右耳聆听。

他的两肩狭小,胯骨宽大。

对中锋而言,影响篮下抗衡能力和转身时的灵巧性。

他的臂长短于身高,而天分好的篮球运动员的臂长常常比身高长好多,这让他在篮下抢夺篮板球时常常处于劣势。

别的,姚明的跟腱短,脚型为“刀削脚”,缺乏跑跳天分并且双脚简单疲惫。

以前有过好多身高和姚明相像、篮球天分甚至超出姚明的运动员,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像姚明相同的成就。

姚明能够达到今日的高度,倒是经过自己的勤劳努力以战胜自己的不利要素而获得的结果。

正像他的队友所说:“毫无疑问,拥有7尺6寸身材的他特别好运,但真实重要的是,他老是第一个抵达球馆训练的人,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他能获得今日的成就,跟7尺6寸的身高和勤苦的训练分不开。

”所以,不论是在 NBA,仍是随国家队出战,姚明都以勤劳、坚强拼搏的精神仔细对待每一场竞赛:比分当先时他能提示队友,要一鼓作气战斗到最后;比分落伍时,他能激励队友,激励大家的士气,劝告队友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要拼到最后。

这使他成为中国男篮和火箭队的精神领袖,他以实质行动为全队做出了楷模。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苏轼3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苏轼3

人物(苏轼 3)四、交口称誉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我们一定认可一个事实,苏轼在他所涉猎的每一个单项的领域里边都不是最优异的,比如说,从哲学来讲,他跟当时的程朱理学对比明显不可以对比,从系统的齐备性上来讲,苏轼的哲学系统没法与程朱理学对比。

从史学来讲他的成就明显不可以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比。

就从诗歌创作上来讲,有一代诗圣杜甫做出的重要的贡献,固然苏轼自己也是一位诗歌的天才,但论起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来讲,他也很难与杜甫相媲美。

那我们说,苏轼终究在如何的一个方向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呢,我们说苏轼的优势在于,他一个人据有了全部当时所可能拥有的文史哲包含艺术的门类,极罕有一个人能够像苏轼这样在全部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的领域内全面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我方才所说的,包含杜甫,包含司马光,他们可能都在自己的领域里边是第一名,是最优异的。

可是没有一个人像苏轼这样在各个领域里边都表现出了特别优异和优异的才干,但这还远远不是苏轼的价值,苏轼更重要的价值表此刻哪儿呢?我以为有三点:第一,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丰厚的文学的遗产和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大批的诗文作品是滋润我们,是养育我们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最为可贵的财产,这是第一点。

第二,苏轼以他亲自的实践,为我们建立了一种人品精神的标准,我感觉这个人品精神的标准能够用两位圣贤的话来表达,第一是什么呢,“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此刻仔细的想想这里边方才提到的每一个环节,苏轼都是在努力的要去做到。

我们讲到了苏轼的家庭,我们讲到了苏轼对自己的涵养,我们讲到了苏轼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女,我们讲到他怎么为官。

还有一句话也特别重要,是孟子说的“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是为大丈夫也”,丈夫之气一何状也,我们想想看,孟子的这几句话真的仿佛是在给苏轼的一世做了一个再没有过的经准的评论,他真的是做到了“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在任何的状况下,苏轼都自始自终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观,坚持着自己对国家和民生非常的关注和关切,所以我感觉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轼所供应给我们的人品精神力量的感化力一点都不亚于孔子庄子和孟子,这是第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庄子3)四、有口皆碑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被超人世的幸福所蒙蔽,而不知道人世的实际)司马迁(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此引申为涉猎、研究。

要:要旨。

本:根本、源头。

大抵:大略。

率:通常。

寓言:有所寄托或比喻之言。

属书:连缀文辞。

离辞:犹“摛辞”,铺陈辞藻。

类情:描摹情状。

剽剥:攻击,驳斥。

宿学:博学、饱学之士。

)李白(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

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白居易(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

(《读(庄子)》)(第一句庄子主张齐物论;第二句我主张万物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第三句我和庄子都主张率性逍遥;第四局但事物还是有区别的鸾凤比蛇虫更高级。

)王安石(宋):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

(《题蒙城清燕堂》)苏轼(宋):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

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徐渭(明):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

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

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

(《读(庄子)》)金圣叹(清):认定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与庄子》)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庄子》一书内容广博深厚,纵横开合,挥洒恣肆。

“辟阖”就是“开合”的意思,指文章的气势恢弘,文意驰骋自如。

晚周的各家流派的著作都不能超过他。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独见》)于丹: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如果用一种温度形容庄子的话,《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

说得有点玄妙,却没有跳出儒道相争的泥潭。

多情庄子梦蝴蝶(帕斯——20世纪墨西哥最伟大的诗人、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深受庄子影响)一只蝴蝶在汽车丛中飞来飞去/马里·何塞说/它肯定是庄周在纽约观光/但那只蝴蝶/不知道是蝴蝶/梦见它是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他是蝴蝶/蝴蝶从不疑惑/它飞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在其位,谋其政。

”“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

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

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

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

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

他成功了。

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

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

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

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

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

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

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

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

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庄子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

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

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

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

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

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

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品读庄子心不优乐,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没有快乐忧愁的境界是人最原本的德性,即“心不优乐,德之至也”。

人之所以有快乐和忧愁,与个人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己有所得就快乐;有所失就忧愁。

在人的心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心中就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没有了自己和自己的得失。

既然没有自己和自己的得失,那也就没有了快乐和忧愁。

人与大道融为一体,也就是人的本性回归于道。

这是人本性最纯洁的时候,庄子将本性称之为德,心中无忧无乐,就是德性最为完美的时候。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人贵有自知之明,除了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思改进,也才能思考如何改进。

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

所以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将心态时时归零。

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受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冽甘泉。

还要经常将杯子倒空,因为我们每次学习吸收新东西,很快又会将我们心中的杯子装满。

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是表现庄子齐物论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就能无往而不快乐。

庄周梦蝶的故事写得轻灵飘渺,常被后世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引用。

有人说庄子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庄子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子,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虽然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但是庄周梦蝶是庄周渴望的境界,而蝴蝶梦庄周,也是蝴蝶的选择、向往。

至人无己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认为,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是小识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而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扔有所凭借和依托,所以也达不到真正的逍遥游。

真正的逍遥游是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依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追求人生呢?“神人、圣人”的境界太过高远,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追求“至人”的修为。

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金钱地位,否则就会被外物所拖累,让自己生活在烦恼之中罢了。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在《逍遥游》里,讲了同样的膏药,一个利用它得到了功名利禄,一个人却无法摆脱家族世代漂洗的命运,悬殊的结局天壤之别。

又例如大樗,人以为无用,其实不夭于斧斤,物无害者,正是其不用之用。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心思灵活的人眼里,物无弃物,人无弃人。

所以物虽同一,而用则有异。

境界的大小,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有智慧的人,自会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尽可多的知识,更要竭力追求智慧。

按自然原则生活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把自我与外界高度融为一体,就会有鬼斧神工之妙。

庄子不讲为我,而讲忘我。

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限制,沉浸在自然。

本来的面目中。

做乐器的时候,就只是做乐器。

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这种难得的心态。

有时候我们做不好一件事,做不好学问,发明创造比较艰难的时候,阻碍人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学问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