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

合集下载

2020年导游考试大纲

2020年导游考试大纲

2020年导游考试大纲导游个人培训总结现在距离上南海中旅培训课已经过去了两个礼拜了,但是上培训课的这两天时间里面吸收的东西,现在还能够在脑子里面,一件一件梳理出来,知识点都能够比较清晰地复原一部分。

什么?只是一部分?确实,如果我说全都记得,你也不相信,毕竟人还是有个遗忘规律的。

但在这个培训课里面,除了学习了有关于这次春节带团的具体细则,以及要流程外,我得到的也并不只是这些。

从机场到旅游大巴上,从广州到北京,从吃住行到游购娱,玲玲、军哥,翠翠姐……他们交替地说着原本属于7天的知识点在两天里面尽量传授给我们,尽管在后来的踩点里面,我们大部分同学没有做好这个首日导游词的准备,让诸位失望,但,起码我是,参加这个兼职导游培训的热情一直都在,一直纠在心里,对于导游业务的重重误解也在这个课程里面逐一得到了解答,也随之化解了。

课程中有许多自以为琐碎的事情,但,听起来却对整个旅程事关重要,它能让你得到旅客的欢心,它可以让你自然地在旅客打成一片,它会让你自然的成为旅客的依靠,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好,或许这也是我想要成为导游的缘故吧!这些琐碎的事情,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细心与耐心,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是否存在一种友助之心,对他人是否有一份爱,为人着想的爱。

做导游,不能够将自己的导与游表现地多么的厉害,像我就知道这些东西,你知道么?像这次是我做你们的向导,你们必须得跟着我走,等等。

我们要将心比心地对待客人,多点为客人着想,想想如何才能让客人感觉到真正的毫无做作之感的关心,让他们对你的工作,对你的服务感到满意。

很多同学或者家人朋友都有错觉,觉得导游这个工作太辛苦了,吃力不讨好的,最难听的就说导游就是一个全陪的奴才。

这句话我听起来就觉得,这个人是否太偏激了。

如果从服务他人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是“奴才”,但是纵观整个服务行业,难道都为奴才不可?服务他人,客人至上,这一直是服务业的潜规则,但是是否就表明没有原则与底线呢?我们本着自己的良心对客人好,一是受人钱财必定需要,二是我们希望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和客人间能够放下对陌生人的重重防备,做到真正地朋友间的舒适享受。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陕西省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陕西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陕西省)一、考试目的导游服务能力考试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科目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国内国际时政、陕西省情、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景点知识和导游服务规范等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核考生从事导游工作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服务规范能力、应变和处理问题能力、中外语言互译、礼貌礼仪等方面,使考生更好的适应导游职业需要。

二、考试内容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由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每题口译字数在150~200个之间)。

(一)景点讲解1.中文类考试景区(点)范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池景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陕西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景区、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景区、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清真大寺、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和各市(区)当年申报的景点。

以上现场考试景点将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景点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

2.外语类考试景区(点)范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池景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陕西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景区、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清真大寺、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

以上现场考试景点将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景点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

(二)综合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陕西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地理知识、历史脉络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了解全面等。

(三)导游规范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熟悉全程导游、地方导游、领队、定点导游、散客导游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要领、工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同时考查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海南省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海南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海南省)一、考试目的通过现场考试,考查考生与导游职业、语种服务要求相对应的语言能力。

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导游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服务能力要求,是否掌握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并具备一定的应对、应变能力。

考查考生对景点熟练进行导游讲解的能力。

同时要求考生对国际、国内、省内时政大事和旅游行业密切相关常识有一定了解,考查考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主要包括七个方面,重点测试导游服务最核心的导游讲解能力。

(一)仪表、礼仪主要考查考生与导游服务相对应的仪表仪容知识和对礼节、礼仪的得体运用等。

(二)语言表达主要考查考生与导游服务相对应的语言能力,包括吐字发音的清晰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得体运用、语音面貌等。

(三)景点讲解主要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服务规范程序,考生的景区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

讲解内容是否连贯如一,逻辑清晰,方位清楚,重点突出,现场感强。

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四)导游规范知识问答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文明旅游引导的掌握和应用。

(五)应变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变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国内、省内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综合知识的了解。

(七)口译(外语类考生)主要考查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景点讲解环节1.中文类考试景点及考试内容(1)大小洞天旅游区考试内容:熟悉旅游区的地理位臵、地形地貌、名称由来和历史渊源;熟悉旅游区丰富的山、海、热带植物生态群落、礁石、摩崖石刻文化、道教文化等资源特点;掌握仙翁寿石、岩瞻亭、海山奇观、群雕、九九归一、中国最南端唯一的自然博物馆等主要景观分布和特色;掌握景区内“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的历史由来和典故、道教文化、福寿文化;掌握旅游区游览的注意事项等。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浙江省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浙江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浙江省)一、考试目的通过现场考试,检验考生对导游规范操作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导游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认识和在导游实践中的体现;考核考生对导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挥能力。

此外,现场考试,还能帮助考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是导游走向职业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

二、考试方式现场考试以室内模拟考试方式进行。

为了全面准确地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现场考试时间中文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15分钟(包含景点讲解、导游服务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25分钟(包含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导游服务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

三、考试要素(一)礼貌礼仪主要考查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分值比例为占5%。

(二)语言表达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运用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等,分值比例为占20%(中文类考生)/25%(外语类考生)。

(三)景点讲解主要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分值比例为占45%(中文类考生)/30%(外语类考生)。

(四)导游服务规范知识问答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分值比例为占10%。

(五)应变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分值比例为占10%(中文类考生)/5%(外语类考生)。

(六)综合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我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一年内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事件、新举措是否全面了解,分值比例为占10%(中文类考生)/5%(外语类考生)。

(七)口译(外语类考生)主要考查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分值比例为占20%。

四、景点讲解内容内容包括考生报考城市的特色和景区讲解两个部分。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内蒙古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内蒙古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内蒙古自治区)一、总体要求通过本科目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内蒙古自治区核心旅游资源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礼貌礼仪、语言表达、讲解、导游服务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等导游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外语类考生除考查其上述能力外还将测试口译水平。

二、考试方式(一)本科目采取机考方式进行。

考试由以下环节组成:1.讲解能力测试环节随机抽取1项(中文类公共必答题1项,抽选题14选1;外语类公共必答题1项,抽选题10选1项)作为考试讲解题目,抽签后不得更换题目。

2.导游业务能力测试环节考生完成讲解能力测试后,从导游规范知识、应变能力知识、综合知识3个部分各抽取1个问题作答。

3.口译测试环节(限外语类考生)外语类考生在完成上述环节后,抽取“中译外”与“外译中”口译题各1题。

(二)考试题目在考试当天随机抽取确定。

(三)中文考生用汉语普通话作答。

外语类考生需使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作答。

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三、考试程序(一)考生按“现场考试准考证”规定时间进入“候考区”,确定现场考试序号对应分组并排序候考。

(二)进入指定“备考区”准备。

(三)根据工作人员安排,进入考区。

(四)考生进入考场,将“现场考试准考证”、身份证交给监考人员查验,并在•考试承诺书‣上签字。

(五)登录考试界面、进行机考考试。

(六)考题随机派送,不支持换题。

(七)考试结束,考生取回“现场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退出考场。

四、考试要素根据导游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现场导游考试的测试要素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语言表达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讲解的生动性、感染力及肢体语言(副语言)的运用。

(二)礼仪礼貌考查考生的气质形象、仪容仪表和礼仪规范。

(三)导游讲解考查考生讲解是否符合讲解规范与操作程序,考查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掌握情况,考查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逻辑性、生动性以及对导游方法的运用及讲解技巧。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新疆自治区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新疆自治区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与导游职业、语种服务要求相对应的语言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导游的基本素质和服务能力,是否掌握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并具备一定的应对和应变能力;考查考生对景点进行导游讲解的能力。

同时,要求考生对国际、国内、区内时政大事和文化旅游行业相关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考查考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本科目考试以计算机人机对话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现场考查。

现场考试重点考查以下六个方面:(一)语言表达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

(二)景点讲解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对考试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讲解技巧。

(三)导游规范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四)应变能力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五)综合知识考查考生对以下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时政、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地方导游的综合知识;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的综合知识。

(六)口译(外语类考生)考查外语类考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使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景点讲解(景点讲解应包含以下要点,考生在此基础上可增加与景点相关的其他内容。

)1.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1)天山天池景区讲解要点:地理位臵、生态环境、地质成因、名称由来、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所获荣誉、历史文化。

(2)喀纳斯景区讲解要点:地理位臵、地质成因、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景观特色、所获荣誉、图瓦人。

(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讲解要点:地理位臵、葡萄品种与生长环境、制干技艺、酿造工艺、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民俗风情。

(4)那拉提景区讲解要点:地理位臵、自然条件、名称由来、草原特色、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所获荣誉、民俗风情。

讲解要点:地理位臵、地质景观与成因、额尔齐斯河、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所获荣誉、神话传说。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湖北省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湖北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湖北省)一、考试目的导游服务能力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通过现场导游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讲解技能、语言技能、规范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对导游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认识和在导游实践中的体现;考查考生对导游知识和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此外,现场导游考试,还能帮助考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是导游走向职业岗位前的一次模拟演习。

二、考试内容现场导游考试以室内模拟考试方式进行。

为了全面准确地测试考生的基本能力,中文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15分钟,外语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25分钟。

在现场考试中,考试着重点在于考查考生的服务能力和个人素质,不仅要注重考查考生景点讲解的熟练与准确程度,更要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质。

(一)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礼貌和仪态(5%)、语言表达(15%)、景点讲解(50%)、导游规范(10%)、应变能力(10%)、综合能力(10%)。

1.语言与仪态(1)语言: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感染力、说服力,以及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运用等。

(2)仪态:主要考查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包括穿着打扮得体、整洁;言行举止大方,符合考生礼仪礼貌规范。

2.景点讲解(1)讲解时间:考生景点讲解时间为10分钟~12分钟,到第11分钟时,主考官举牌示意“最后一分钟”,至第12分钟必须结束讲解;不足10分钟或超过12分钟者,考官在评语中注明,每少或多1分钟扣3分。

(2)讲解对象:中文类考生现场导游考试景点讲解环节采用电子抽签产生,对象为12个景点: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鹤楼、大别山、东湖、三峡大坝、古隆中、明显陵、赤壁古战场、炎帝神农故里、恩施大峡谷。

(3)讲解内容:主要考查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景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安徽省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安徽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安徽省)一、考试目的“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现场考试)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考试,检验考生对导游规范操作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导游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认知和在导游实践中的体现;考核考生对导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挥能力。

现场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导游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业选拔适合从事导游职业的优秀人才。

二、考试内容(一)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

(二)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报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

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包括11个全省公共景点和1个所在地区景点(见考试景点范围);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为5个全省公共景点。

考生在考试前随机抽取其中1个进行讲解。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现场考试以模拟考试方式进行。

为了全面准确地测试考生的基本能力,中文类普通话考生现场考试时间每人15分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2020钟;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时间每人25分钟,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全程进行现场考试。

四、考试要素根据导游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现场导游考试的测试要素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仪表、礼仪主要考查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二)语言表达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等。

(三)景点讲解主要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对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否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应变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全国特别是所在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时政、旅游法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2020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中级)考试大纲(试行)《导游知识专题》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型包括单选、多选、简述三种题型。

单选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4个)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中国戏剧的特点、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和代表剧目;中国书法的特色、汉字书体类别、代表人物和书法作品;中国绘画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水准,以提升考生对中国戏剧、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识别、欣赏水平和导游讲解水平。

考试内容: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特色。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了解夏代之前“公天下”的“禅让”思想;“三易”之名及“儒易”、“道易”和“学理易”、“术数易”的区别;“五行”、“阴阳”学说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为我”等流派;孔子学说和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和魏晋玄学“贵无”、“贵有”理论的实质以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熟悉“八卦”的创造者,墨家、兵家、法家的创派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名、记录其理论的相关典籍、孔子的认知、教育观和“仁学”的“仁”所包涵的内容、“礼治”的功用、孟子的“民本”、“性善”说和儒家学派在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四种形式,“道”的本质及道家以柔克刚、奇正互变的辩证思想、庄子“自恣,适己”、“大智”、“物化”、“游世”的思想要义以及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主要经典。

掌握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五行”所代表的物质元素及其相生、相克关系,孔子修身观的要义、孟子在修身时所提倡的“三不能”、“苦劳饿空乱”名言、儒家学派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的核心要点,道家学派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佛教思想流派中净土宗、禅宗的要义以及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三、中国戏剧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京剧的产生、发展情况和现存的地方主要剧种以及中国话剧的基本情况。

熟悉不同阶段出现的戏剧的不同形式,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老三鼎甲”(“老生三杰”)、“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四大须生”及“海派” 演员、京剧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以及昆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汉剧、晋剧、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藏戏、评剧等地方剧种的腔调特点与田汉、曹禺及其话剧代表作。

掌握京剧传统剧目数量与“四大名旦”的相关知识、京剧角色种类、脸谱的象征意义、“四功五法”概念、我国主要地方剧种产生的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和演员。

四、中国书法了解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和今文字、广义和狭义的大篆以及各种书体的概念。

熟悉汉字的体势、意蕴、笔墨、笔韵对书法视觉形象的美重要性以及书法艺术的感情性和个性对书法艺术的意义。

掌握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的产生时代和其不同风格的书法流派、代表人物、书法作品,欣赏书法的方法。

五、中国绘画了解西方油画的简单历史、中西绘画差异的文化根源、中国的“书画同源”说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画。

熟悉中国绘画基本画科的不同分类、艺术形式、基本技法,中国绘画的流派、西方油画与中国绘画在写意与写实、点线与块面、层墨与色彩、构图虚与实、画面组合(诗、书、画、印、签名)复杂与简单、笔墨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如何欣赏中国画的笔墨、画法,如何欣赏画面上诗、书、画、印组合和“留虚”,如何评价中国画的气韵和意境。

掌握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以及文人画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名家名作、“元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清“四憎”、“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岭南画派”、20世纪“传统派”、20世纪“中西融合派”、“江苏画派”、“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专题二:宗教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产生、传播、消亡的条件及其性质、功用及其基本教义、经典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水准,以提升考生在准确理解宗教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尊重国内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准确宣讲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的水平。

考试内容: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了解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熟悉其存有、消亡的基础、条件及宗教的实质、功用,宗教文化与相关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掌握学习宗教文化知识的目的。

二、中国的佛教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四圣谛”中各谛的内容、“八戒”、“十戒”、“具足戒”、度牒、僧服与饮食制度、寺院制度的内容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制度以及佛教对汉语、文学和古代其他艺术的影响。

熟悉佛教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和所形成的三大系,佛教“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要义,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五戒”的含义、“纳衣”、喇嘛装所属僧别,“十方丛林”和“子孙院”的区别以及佛教对格律诗(包括词)形式、对山水诗、禅意诗、志怪小说、神魔小说和说唱文学,对佛塔建筑、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的影响。

掌握佛教完成中国化过程的标志,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创派人、祖庭,藏传佛教四大宗派名称、格鲁派创立人,云南上座部佛教中西双版纳地区的两派名称及其主张,藏传佛教各派别名及取名的因由,佛教“三法印“的内容、大藏经的组成以及对汉语词汇、句序、声韵、四声影响的典型例证。

三、道教了解道教的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道教神学的创世思想、重己贵生、长生不老的人生观,有无双遣、心道相通的认知观(悟道观),《中华道藏》的价值,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与道教的服食以及道教对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社会伦理、节日、禁忌、风俗、音乐等的影响。

熟悉道教的创立人、创教时间、地点,“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新天师道”、“茅山上清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等教派的创派人、创立时代。

道教产生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

掌握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道教的根本信仰与目标、唐代至北宋、金、元、明历代所编道藏的名称与价值以及道教哲学对宋代理学的影响,道教人士在中医医学方面的人物与成就;道教对二十八宿、北斗星的测定绘图、珠算之法、平面成像、凸透镜原理的发现,对水法炼铜技术,计时秤漏、飞行机械发明等做出的贡献;在四大发明中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发明的贡献;相关道教内容的小说和对唐代诗人、词牌名称、永乐宫绘画、晋祠雕塑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和在中国的教派,伊斯兰教教义一般内容,伊斯兰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古兰经》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圣训》的基础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一般认为的传入时间、传入路线,我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名称和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五功”的概念。

掌握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情况。

我国绝大部分信徒为逊尼派、少数为沙斐尔派和苏非派的状况,以及《古兰经》与《圣训》的内容实质及其关系。

五、中国的基督教了解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一般情况及其教义的一般内容。

熟悉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派别、名称,其第二、三、四次传入中国的时间、主要教派,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上帝创世说、赎罪说、末日审判说以及“圣经”的涵义,“旧约”、“新约”的由来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

掌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

专题三:建筑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代表性建筑、中国大陆近、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和港澳台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以及外国建筑文化概况、外国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中西古代建筑艺术特征的对比等了解、熟悉、掌握情况,以提升考生对中国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

熟悉中西建筑在建筑艺术特征上的相异及其文化比较。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及其范例,中国大陆和港澳台近、现代建筑的范例。

1、住宅与聚落(邑)了解中国的住宅与聚落的演变过程。

熟悉住宅的结构、类型。

掌握其范例2、政权建筑中的宫殿建筑熟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简要历程。

掌握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范例及其所达到的成就。

3、政权建筑中的庙祠建筑熟悉中国古代组庙建筑的布局形式和意义。

掌握中国古代庙祠建筑的代表范例。

4、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了解中国古代中原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佛寺、佛塔的类别。

熟悉中国三大佛教建筑及其范例,石窟寺简要发展过程及其范例。

掌握中国古代佛塔不同种类的功用及其范例;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类型及其范例;中国古代伊斯兰教建筑的类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范例;中国古代基督教建筑的风格、范例。

5、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风水塔了解中国风水塔发展简要历程。

熟悉中国风水塔的功能和样式。

掌握中国风水塔的范例。

6、中国古代防御型建筑--城垣了解早期城市的起源。

熟悉中国万里长城的发展简史、功用、意义。

掌握中国古代表性城市建筑实例。

7、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熟悉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类型。

掌握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各种类型的实例。

8、中国古代的小品建筑熟悉中国古代的小品建筑的主要类型、功用。

掌握中国古代的小品建筑的例子。

二、外国建筑文化了解外国古建筑的时限界定。

熟悉外国古建筑的主要功用和象征意义。

掌握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西亚、古印度、伊斯兰宗教建筑、中世纪(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以及西方近现代建筑艺术的类别、主要特征及其范例。

三、中外建筑文化对比了解中外国建筑文化概述。

熟悉中外国建筑文化的差异点。

掌握中外建筑文化的内容差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专题四:饮食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相关知识、酒文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知识及其内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水准,以提升考生的鉴赏水平和宣讲中国饮食文化的水平。

考试内容:一、饮食文化概论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世界饮食文化的三大流派。

熟悉饮食是文化说。

二、中国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食治文化。

熟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烹饪原料文化、工具和餐具文化、烹调技艺文化、饮食产品文化、饮食消费文化、饮食养生文化、饮食风味流派文化,古代相关烹饪典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以及其他相关文化如文学、语言、戏剧、观点、经营等方面的影响。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