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1 目的

1.1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职责及权限:

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 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 检验条件:

3.1检验工具:目视;

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

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

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

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

4.1严重缺陷

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

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4.3次要缺陷

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 表面定义:

5.1 :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

第 1 页;共6 页

5.2 :B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5.3 :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电泳通常缺陷判定标准表

6.1:白件来料不良判定标准

第 2 页;共6 页

6.2:黑件不良判定标准

(N=数量,L=长度,W=宽度,H=高度(深度))

缺陷图片

第 3 页;共6 页

第 4 页;共6 页

第 5 页;共6 页

第 6 页;共6 页

塑料件油漆涂层及镭雕符号检验规范.

塑料件喷涂、移印性能检验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2016-5-12发布 2016-5-12实施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所有涂饰塑料零件(按键、外壳等)油漆涂层在没有客户相关标准规定时的技术要求、检查验收项目、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配套厂家所供给的所有涂饰塑料零件产品的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本文不适用于非喷涂塑料件产品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注:如果客户标准低于本标准按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6739-2006 涂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GB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 部分:氙弧灯 QC/T 15-1992 耐制动液性测定法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PV 1200 气候交变试验,机组,零部件,分类原则,半成品 PV 1210 车身;腐蚀试验 PV 1303 塑料镀层,织物表面结构,氙弧灯同步照射 PV 2005 汽车内饰零件,耐气候交变试验 PV 3341 汽车内饰件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合物散发性能的规定 PV 3906 非金属表面构件,耐磨性能试验 PV 3952 内室塑料构件,耐划伤性能试验 PV 3964 整车表面;耐润肤霜试验 TL 521 17 酒精,变性,润滑剂技术要求 VW 011 55 汽车外构件概论,首次供货和更改的批准 VW 501 80 汽车内室构件,散发性能 VW 501 85 汽车构件,耐风化性 VW 501 90 汽车内部装备的构件,色度米制评估 VW 911 01 汽车环境标准,汽车零件,燃料,生产原料,避免有害物质 DIN 51 631 沸腾范围汽油,技术要求 DIN 75 220 汽车构件在日照模拟装置中的老化试验

电泳涂料常规参数的检测方法

电泳涂料常规参数的检测方法 1.固体分的测量 固体份是指电泳涂料在105℃时加热3小时后,剩余的干燥树脂和颜料份的百分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①称取约2g的槽液存于干燥洁净的小蒸发皿中,在105℃下,烘干3小时,称量。 ②计算:NV%=(W2/W1)×100% 式中: NV%—固体份值 W2 —烘干后残留物重量 W1 —样品起始称量 ③测定时,可取2—3个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 2.PH值的测定 测定pH值,可采用一般pH计。测定前,先按pH计的说明书校准计。测定温度控制在25℃。其中槽液、极液、超滤液、去离子水可直接取样测定,而乳液和色浆则必须先用去离子水稀释一倍后再测定。 3.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率的测定可采用一般的电导仪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按电导仪的使用说明书预热,调试仪器。 ②再根据说明分别测定待测液体的电导率。注意温度控制在25℃。 4.MEQ值的测定 电泳涂料的MEQ值=中和剂/胺值(酸值),也可用中和100g涂料固体份所需中和剂的毫克量来表示。MEQ值的测定方法如下(仅适用于槽液): ①取10g电泳涂料槽液(精确到1mg)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四氢呋喃,用电磁搅拌充分搅拌均匀。 ②用0.1N氢氧化钠,3ml以/分的速度(自动或手动滴定均可)进行滴定。 ③将所有测定的数据记作消耗碱的函数。 ④经所测定的各点圆滑连接,用平行尺根据曲线的拐点找出曲线与拐点的两条平行切线的垂线相交二分之一点,此点即为中和点。此点对应值即为消耗的碱量。 ⑤计算: MEQ=(V-V')×N×100/WS 式中: V—等当点时耗碱量(ml) V'—四氢呋喃耗碱量(ml) N—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S—试样的固体份(%)

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

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钣金件的喷塑、检验及验收 二、工艺要求 1.对零部件毛边、毛刺应清除干净 2.对未进行电泳、镀锌之前的零件应进行除油及磷化处理,并应烘 干后进行涂装。 3.对零件外表面有凹坑、划痕等缺陷,就进行刮腻子处理,使得表 面平整 4.不得使用回收粉进行涂装 三、检查项目及要求 1.涂层颜色及纹路:承制方按要求制作样板,双方确认。涂层颜色 及纹路按样板进行验收,目测无明显色差(不大于3度),纹路符合样板。 2.涂层附着力 (1)用划格法测定:即以1mm间距进行划100方格检验,划格力度深达底材,然后用3M胶布贴上,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30/100格 (2)用圆滚线划痕法测定:即用附着力测定仪,不低于GB/T1720中的5级 3.涂层光泽:涂层被酒精溶剂擦拭后,涂层不能有变色,掉色,无 光泽现象

4.涂层硬度: 涂层硬度用犁耕法测定:即以2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代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痕。 5.涂层厚度:涂层厚度≥30μm-60μm 6.喷涂表面外观 (1)涂层表面无花斑、缩孔、凹痕、针孔、开裂、剥落、粗糙、粗颗粒、露底、划痕、夹杂异物,挂流、积粉等缺陷 (2)表面污点、颗粒、气泡检验: A面:整个表面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点与点间距﹥20mm B面: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点与点间距﹥20mm C面: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点与点间距﹥20mm (3)内表面各面允许8点,每点直径﹤1mm,点与点间距﹥20mm (4)对螺柱、螺孔应进行保护,不允许有涂层覆盖而影响装配四、要求时,供方需出具检验报告 *测检验时照度为300Lx *表面定义 A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 B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 C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

琼脂糖凝胶电泳标准操作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标准流程 一、实验目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检测核酸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快速等优点。本铜人阵学习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使用技术,此关为能力考核,通关成功后,代表具备操作琼脂糖电泳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用于分离、鉴定DNA、RNA分子混合物的方法,这种电泳方法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DNA分子在泳动时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DNA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其相对分子量成反比。不同构型的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环形DNA分子样品,其中有三种构型的分子: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分子(cccDNA)、开环分子(ocDNA)、和线形DNA分子(IDNA)。这三种不同构型分子进行电泳时的迁移速度大小顺序为:cccDNA>IDNA>ocDNA 影响核酸分子泳动率的因素主要还是:1、DNA分子大小;2、琼脂糖浓度; 3、DNA构想; 4、所用的电压; 5、琼脂糖种类; 6、电泳缓冲液 核酸电泳中常用的染色剂是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溴化乙锭是一种扁平分子,可以嵌入核酸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在紫外线照射BE-DNA复合物时,出现不同的效应。254nm的紫外线照射时,灵敏度最高,但对DNA损伤严重;360nm紫外线照射时,虽然灵敏度较低,但对DNA损伤小,所以适合

对DNA样品的观察和回收等操作。300nm紫外线照射的灵敏度较高,且对DNA 损伤不是很大,所以也比较适用。 三、材料、试剂及器具 1、材料 不同大小的基因组片段; 2、试剂 Hind III digest DNA Marker(分子量标准)(TaKaRa);D2000(TianGen);BIOWESTAGAROSE(西班牙琼脂糖);加样缓冲液(6x):溴酚黄;电泳缓冲液(1×TAE);溴化乙锭(EB); 3、仪器及器具 (1)移液器、吸头、锥形瓶 (2)电泳系统:电泳仪、水平电泳槽、托盘、胶托、梳子等。 (3)紫外透射仪、微波炉、电子天平 四、操作步骤 1.器具清洗:首先将配胶、电泳、染胶所需要的器具清洗干净,包括托盘、胶托、梳子、电泳槽、染胶盘(EB污染,需独立清洗)。清洗流程为:先用自来水冲洗三次,然后用纯水冲洗三次,最后用纸巾或医用纱布擦干。若需对电泳产物进行胶回收,则还需用75%酒精对器具进行消毒。 2.配胶:根据基因组片段大小,配置相应浓度的琼脂糖凝胶。首先将锥形瓶洗干净并加入少量纯水煮沸,然后量取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1×TAE)至锥形瓶中,再称取相应量的BIOWESTAGAROSE(西班牙琼脂糖)倒入锥形瓶中,摇匀并

某公司表面镀层涂层检验标准

镀涂层检验标准 一、目的: 规范作业检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二、本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机箱、机柜等结构件表面镀层以及外购件镀层的检验、验收标准。 三、引用标准: GB12334-90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9797-88金属覆盖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T13744-92磁性和非磁性金属基本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 GB5267-85螺纹坚固件电镀层。 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金属覆盖层醋酸盐试验(ASS试验)标 准: ISO2409涂料和清漆交叉切割试验。 四、检验标准 4.1 、检验项目; A、外观质量; B密合性(附着力); C硬度; D抗化学腐蚀性; E抗螺丝冲击性能; F 、厚度。 4.2 、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4.2.1、外观检验: 按《外观检验规范》(WE.ZD.10-04)的规定进行检验。 4.2.2、密合性(附着力) 4.2.2.1、锌镀层附着力 划痕法: 在被检验的锌镀层表面用钢针划4-6条横竖平行纵线,间距1mm深达 基体金属。 A、磨擦抛光试验: 在面积小于6 平方厘米镀锌表面上,以一根直径6 毫米,顶端加工成 平滑半球形的钢条作抛光工具,磨擦15S,所加压力应在每一行程中足以擦光覆 盖层,但不应削去覆盖层。 B、判定标准: 交叉处或磨擦处不能有起皮脱落现象。 4.2.2.1、镍镀层附着力: A、弯曲法: 将受检验的试件用钳子夹紧,反复弯曲180度(向两面各弯曲90度)直到断 裂。 B 、也可用划痕法,磨擦抛光法,等检验方法。 C 、判定标准: 基体断裂处,镀层不应与基体分离。 4.2.3、硬度 A、检验工具

QZTB J00019A-2016 电泳漆膜循环盐雾试验测定方法

Q/ZTB J00019A-2016 电泳漆膜循环盐雾试验测定方法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准化: 批准: 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二○○九年二月

前言 为规范电泳漆膜循环盐雾试验的测定方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林。 本标准于2016 年8 月1日发布并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泳漆膜循环盐雾试验测定的试验装置、试验溶液、试验试板、曝露方法、试验条件、试验过程、试样检查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电泳漆膜循环盐雾试验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ISO 4628-1:2003 色漆和清漆涂层破坏的评定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第1 部分:通则和评级方法 ISO 4628-2:2003 色漆和清漆涂层破坏的评定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第2 部分:起泡程度的表示方法 ISO 4628-3:2003 色漆和清漆涂层破坏的评定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第3 部分:锈蚀程度的表示方法 ISO 4628-4:2003 色漆和清漆涂层破坏的评定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第4 部分:开裂程度的表示方法 ISO 4628-5:2003 色漆和清漆涂层破坏的评定一般类型破坏的程度、数量和大小的评定第5 部分:剥落程度的方法 3 试验装置 循环盐雾试验箱,应包括盐雾箱、喷雾装置、干燥装置、加湿装置、盐雾收集装置、试板支架以及恒温控制元件等部件。应具备喷雾,干燥,加湿功能。 3.1 盐雾箱 盐雾箱应由耐盐水腐蚀的材料制成或用它衬里,为保证喷雾均匀分布,该箱的容积不小于0.4m3。盐雾箱的大小和形状应能使盐雾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溶液的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盐雾试验箱天花板或顶上的溶液滴不允许滴落在试板上,且试板上落下的溶液滴也不能放回溶液储罐用于重新喷射。 3.2 喷雾装置 喷雾装置主要由压缩空气供给器、溶液储罐和多个由耐盐水腐蚀材料制成的喷嘴、鼓泡塔组成。供给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修订稿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1、检验方法: 油漆试板的制备 1.1.1试板底材的规格 玻璃板 100x80x2-3(mm) 马口铁板 (mm) 08AL钢板(一般性能试板) (其他性能试板) (耐候性能试板) 1.1.2试板底材表面要求平整、光滑、无卷边、无锈迹,其他要求按GB9271进行。 1.1.3性能测试的温度、湿度条件 除有特殊规定,性能测试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按GB9278进行。 1.1.4漆膜的制备 所有待测试的油漆样板,漆膜制备按下述要求之一进行: ⑴ GB/T1717 漆膜一般设备; ⑵ GB/T9271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⑶实际生产的工艺流程; ⑷材料试验大纲的要求。 鲜映度的测定 鲜映度(DOI)值的测定评价方法按“漆膜鲜映性测定仪”的产品说明书进行。

耐温变性试验 将试验样板从室温放入80℃烘箱内6h,取出冷却至室温,再放入-40℃低温箱内1h,取出样板,冷却至室温一周期,试验样板经过技术指标要求的试验周期以后,检测涂层的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耐酸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蓄电池用硫酸中(硫酸不得重复使用)在室温下达到规定的时间后,涂层不得起泡,也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色泽变化,充许涂层有轻微软化,但在室温下放置24h后必须重新硬化,并符合下列要求:弹性3mm;附着力1级;杯突5mm。耐碱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80±2℃、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中,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用自来水冲洗样板并在室温下干燥24h 后,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弹性3mm;附着力1级;杯突5mm。 耐机油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80±2℃的L—E10#内燃机润滑油中,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用干抹布擦净样板,并在室温下干燥24h,涂层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耐柴油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0#轻柴油中,在室温下达到规定的时间后,涂层不得溶解起泡,仅允许涂层有轻微软化,在室温下干燥24h,涂层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电泳漆技术说明

目录 一、公司简介 二、电泳原理 三、规范工艺流程 四、产品简介 五、全系列丙烯酸聚氨酯电著产品简介 六、全系列产品规格 七、全系列涂膜性能 八、补给剂资料 九、管理对策 十、问题点与对策 十一、各型号产品说明书

二、电泳涂装原理: 阴极电泳涂料是一种具有半水溶型和悬体系特征的多组份体系,在电场作用下,已中和的阳离子树脂携带的涂料粒子在阴极进行电沉积,其过程包括电泳、电解、电沉积、电渗四种现象。 1、电泳:悬浮在极性液体中的带电粒子由于电场影响而发生泳动的现象。阳离子型树脂粒子向作为阴极的工件移动。 2、电解:液体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阴极界面PH值升高。 3、电沉积:阳离子涂料粒子在吸引它的电极(阴极)上被还原为中性不溶脂,析出粘附,形成不溶解的涂膜。 过程如下: H 2 O≒H++OH- 阳极:2H++2OH—- 2e→H 2O+1/2O 2 ↑+2H+ 阴极:2OH-+2H++2e→H 2 ↑+2OH- R 1 R 1 ∣∣ ~NH++OH-→~N↓+H 2 O ∣∣ R 2 R 2 4、电渗:在外电场力作用下,涂膜内部所含的水份从涂膜中渗析出来移向槽液,进行内聚部分脱水。电渗使亲水涂膜变为憎水涂膜,脱水使涂膜致密化。 由于上述四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获得的涂膜在烘干之前含水量在10%以下,可以直接进行水洗、烘干,最后形成连续均一的品质优良的涂膜。

三、规范工艺流程: 1.环氧体系电泳流程: 高温脱脂(加超声波)→常温脱脂→水洗三次→酸洗除锈→水洗三次→流动水洗→表调→磷化→水洗三次→流动水洗→纯水洗两次→电泳涂装→回收水洗三次→纯水浸洗两次→纯水喷淋→脱水剂洗/吹洗→烘干固化→成品包装 2.透明有色体系电泳流程: 电镀工件(抛光工件)→化学除油(加超声波)→水洗两次→电解除油→水洗三次(溢流水洗)→中和(弱酸洗)→水洗三次(溢流水洗)→纯水洗两次→电泳涂装(透明及各色)→回收纯水洗两次→纯水洗三次(溢流)→脱水剂洗→滴水(吹净水珠)→烘烤→成品包装

电泳检验标准

1 目的 1.1 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 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职责及权限: 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 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 检验条件: 3.1 检验工具:目视; 3.2 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 ; 3.3 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 3.4 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 秒钟为准; 3.5 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 4.1 严重缺陷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 主要缺陷 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4.3 次要缺陷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 表面定义: 5.1 : 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 5.2 : B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5.3 : C 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电泳技术标准

电泳技术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泳技术说明 环氧电泳漆电泳规范 1.定义: 这种电泳方法是用一种黑色、阳离子水溶性的环氧树脂漆, 沉积覆着在被阴极 化的零件表面, 从而起到涂层的作用. 然后,这个漆层被置于165℃—190℃范围之下,在零件表面发生聚合反应而呈网状结构. 2.技术特征: 2.1处理过程零件电透的过程如下: ●脱脂. ●酸洗 ●磷化 ●表面电泳涂装 (环氧漆) ●通过165℃—190℃温度聚合反应(隧道)炉持续时间20分钟 2.2阳离子底漆 型号: 例如:阳离子电泳底漆2K BT SP 颜色: 黑色 RAL9005 3.技术要求: 3.1抗侵蚀要求---盐雾试验 根据ISO9227 的标准,在96个小时暴露于盐雾之后,在被测试零件表面不应该看到任何红锈痕迹或水泡,以下部位除外: 螺纹部位 零件的尖角部位

附着力---要求 根据NFT30 038 或NFEN ISO 2409标准, (在依据ISO9227 标准进行盐喷雾实验 96 个小时之后), 用间隔1mm的梳状物在零件表面划出方格,用3M 250 的胶带 粘贴后撕下,我们认为合格的等级是 0级和1级。 3.2厚度 厚度要符合以上所述3. 1和条的要求,这以厚度值应该在 10--20微米之间(最多不超过25微米) 在螺纹部位的电泳厚度要求使用螺纹规控制,并考虑到最大允许螺纹厚度。. 螺纹端检验规范 --- 循环泵泵壳 非内密封管螺纹 NFE 03005 标准 1.泵壳加工件螺纹检规 2 螺纹规的尺寸(螺纹面上的d2 尺寸)

油漆表面质量检验规范

喷涂产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涂产品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喷涂产品表面质量的检验。 2要求 3检验方法 3.1喷涂层表面外观检验 3.1.1目力测试,目测距离为45±5cm,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50HZ40W 的日光灯下。 3.1.2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喷涂件,先东西方向水平放置目测产品,再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 逐步检查每一面;产品在一个方向目测完后,将喷涂件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水平放置目测,再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产品的每一面。 3.2喷涂层结合力试验 3.2.1试验仪器 3.2.1.1百格刀 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3.2.1.2软毛刷 3.2.1.3 3M胶带 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3.2.1.4 目视放大镜

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3.2.2操作方法 3.2.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 的正方形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3.2.2.2 用软毛刷向格阵图形的两对角线轻轻地向后5次,向前5次的刷测试样本表面。 3.2.2.3 用3M胶带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的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3.2.2.4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用放大镜观察表面。 3.2.3 实验面分等级按表4 表4 实验结果分级 表4中给出了六个级别的分级,我司产品表面喷涂的质量标准要求符合2级以上标准。 3.3涂层厚度检验 3.3.1用量程为0-25mm,分度值为0.01mm千分尺测或内径千分尺测出产品表面在喷涂前后的厚度 尺寸,求其厚度之差,除以2,就为喷涂层厚度。 3.3.2用专业测厚仪测量。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指引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检验方案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角度尺塞尺针规螺纹规环规大理石平台投影仪二次元纯净水

甲基化酒精异丙醇检测夹具、色板、喷砂样板或签样 检验步骤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英文/日文的注解说明。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 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 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 标识。 9)入库/出货。 注意事项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双层环氧粉末外涂层通用检验规程

双层环氧粉末外涂层通用检验规程 江苏给力保温管业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目录 1.前言 2.依据规程标准 3.防腐层结构 4.材料检验 5 防腐层材料适用性试验 6.防腐层涂敷 7.质量检验 8.附件1:3PE检验工艺流程

1.前言 熔结环氧粉末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因单层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存在着耐机械撞击能力较弱,防水性较差等问题。为此美国防腐公司针对防腐层的材料 2.依据规程标准 GB/T9711.1-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1A级钢管》 GB/T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SY/T0413-2002《埋地钢制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GB/T18593-2010《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 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D2001-200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 SY/T0315-2005《钢制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

Q/CNPC38-2002《埋地钢制管道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 TSGD2002-200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GB/T20801.1~6-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8923-1988《涂装前钢材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SY/T0063-1999《管道防腐层检漏试验方法》 JB/T3022-1993《城市供热用螺旋埋弧焊钢管》 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13401-2005《钢板制对焊管件》 GB2828.1-2003《逐步检查计数抽样程序集抽样表》 3防腐层结构 3.1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分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二层结构的底层为胶粘剂层,外层为聚乙烯层;三层结构的底层通常为环氧粉末涂层,中间层为胶粘剂层,外层为聚乙烯层。 3.2防腐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焊接部位的防腐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规定值的70%。要求防腐层机械强度高的地区,应使用加强级。 表1 防腐层的厚度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docx

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制定本标准以有效地控制电泳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电泳产品外观的质量验收。 3、表面区分 区域特性范围重要程度 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或 A 面主要外露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极重要 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 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 B 面次要外露面内弯曲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重要 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 不易看到的 C 面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一般重要 面 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露面。 4、定义 气泡:指因为电泳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脱落:指电泳产品表面涂漆层掉。 漏漆:指电泳产品要求电泳面实际未涂漆。 花斑:指电泳前因基本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泳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泳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 凸起: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 水印:指电泳后因为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 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 挂具印:指电泳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于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 色的斑点。 电泳前划痕:指电泳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 上的划伤或局部摩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他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接收的确定、检验过程以及相关进货检验按《零部件进货检验程序》中 规定。 检验条件及检验环境的规则如下: 6.1.目测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cm~450cm; 6.2.时间:每片外观检查时间不超过3—5 秒(如果 5 秒内看不出的缺陷可以不算在内); 6.3.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 6.4.照明: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 日光灯或 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6.5.检查视力:不低于 1.0,且视觉正常,不可有色盲、斜视、散光等。 6.6.检查顺序:先正面顶部侧面底部反面。 7缺陷分类表 项目要求 起泡电镀层、油气 层不能有起泡 现象 脱皮电镀层、油漆 层不能有脱落 现象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判定基准 A面不应有小气泡 B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1 个 B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2 个 C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3 个C 面 10cm2 内有直径≤ 0.5mm 的小气泡不超过 5 个A面不应有电镀层或油漆层脱落现象 B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 S≥ 1mm2 C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 S≥ 3mm2 C 面有镀层或油漆层脱落面积1mm2≤ S<3mm2 颜色错误,不可接受 色与色板 / 卡、与色板/卡、样件颜色有明显差异,或存在明显阴暗面 样件一致 与色板 / 卡、样件颜色略有差异,但整体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差异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防腐蚀涂料涂层附着力的机理,并对附着力检测的标准划格法、划X法以及拉开法的测试方法和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拉开法 1.涂层附着力 涂装工程中,对于防腐蚀涂料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涂层保护性能相当重要的指标,越来越被业主和监理所重视。除了在试验室内的检测外,防腐蚀涂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涂料产品进行的样板附着力测试,以及施工过程中现场附着力的检测,也越来越普遍。 有机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与涂层对金属的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是由附着力与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过程所决定的。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相界面的电化学腐蚀引起的,附着力的好坏对电化学腐蚀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附着力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电解质溶液对基体的渗透,推迟界面腐蚀电池的形成;牢固的界面附着力可以极大地阻止腐蚀产物——金属阳离子经相间侧面向阴极区域的扩散,这些阳离子扩散是为了平衡阴极反应所生成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这虽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附着力降低,阳离子从相间侧面向阴极扩散的扩散则容易得多。 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有机涂层与基底金属表面的黏附力(adhesion),其次是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Cohesion)。这两者对于涂层的防护作用来说缺一不可。有机涂层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才能起到良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的作用。涂层的不能牢固地黏附于基底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涂层本身凝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而失去保护作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附着力不好,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而涂层本身凝聚力差,则漆膜容易龟裂。这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有关涂层附着力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学说,影响涂层附着力有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涂料对底材的湿润性和底材的粗糙度。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湿润性越强,附着力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起到了咬合锚固(Anchor Pattern)的作用。 检测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有多种方法,很多机构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制备了很多的仪器工具来进行附着力的检测。 适用于现场检测附着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用刀具划X或划格法,以及拉开法。这两种方法除了可以在实验室内使用外,更适合于在施工现场中应用。主要的应用标准如表1。 表1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的ASTM D3359-02是目前最新版的有关划X法的标准。它适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微米的情况,对最高漆膜厚度没有作出限制.而相对应的划格法通常适用于250微米以下的干膜厚度。 测试所要有的工具比较简单,锋利的刀片,比如美工刀、解剖刀;25mm(1in.)的半透

涂料测试标准

涂料测试标准 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使用标准 序号 项目 名称 检验依据 1 附着力GB/T 1720-79(89) GB/T 9286-1998; JC/T 423-91中5.10 GB/T 5210-2006;ISO 4624:2002;JTJ 275-2000中附录c.3 ASTM D3359-2002 2 外观和透明度GB/T 1721-2008 3 颜色 GB/T 1722-92;GB/T 9281-88; GB/T 9282-88; ASTM D1209-2005 4 粘度GB/T 1723-93;GB/T 2794-1995;GB/T 9269-88B法;GB/T 6753.4-1998 5 细度GB/T 1724-79(89);GB/T 6753.1-2007;ISO 1524:2000 6 固体含量、挥 发物和不挥发 物 GB/T 1725-2007;ISO 3251:2003; GB/T 16777-1997中4 7 遮盖力GB/T 1726-79(89);JC/T 423-91中5.7 8 干燥时间GB/T 1728-79(89);GB/T 9273-88;GB/T 6753.2-86 9 硬度 GB/T 1730-2007;GB/T 6739-2006;ISO 1522:1998; ISO 15184:1998;ASTM D3363-2005 10 柔韧性GB/T 1731-93;GB/T 1748-79(89);GB/T 6742-2007;GB/T 11185-89;ISO 1519:2002 11 耐冲击性GB/T 1732-93;JG/T 24-2000中6.12;GB/T 9779-88中5.10;GB/T 20624.1-2006;GB/T 20624.2-2006;ISO 6272-1:2002;ISO 6272-2:2002; ASTM D2794-1993(2004) 12 耐水性GB/T 1733-93;GB/T 9274-88 GB/T 5209-85 13 耐油性HG/T 3857-2006;GB/T 9274-88;HG/T 3343-1985; 14 耐热性GB/T 1735-79(89) 15 吸水率HG/T 3856-2006;HG/T 3344-1985 16 光泽GB/T 9754-2007;ISO 2813:1994 17 灰分GB/T 1747.2-2008 18 稠度GB/T 1749-79(89) 19 稀释剂、防潮 剂水分 HG/T 3380-1987中3.4;HG/T 3858-2006 20 稀释剂、防潮HG/T 3859-2006

电泳检验标准

1 目的 1.1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职责及权限: 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 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 检验条件: 3.1检验工具:目视; 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 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 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 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 4.1严重缺陷 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 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4.3次要缺陷 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 表面定义: 5.1 :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 5.2 :B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5.3 :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电泳通常缺陷判定标准表 6.1:白件来料不良判定标准

电泳技术标准

电泳技术说明 环氧电泳漆电泳规范 1.定义: 这种电泳方法是用一种黑色、阳离子水溶性的环氧树脂漆, 沉积覆着 在被阴极化的零件表面, 从而起到涂层的作用. 然后,这个漆层被置于165℃—190℃范围之下,在零件表面发生聚合反应而呈网状结构. 2.技术特征: 2.1处理过程零件电透的过程如下: ●脱脂. ●酸洗 ●磷化 ●表面电泳涂装 (环氧漆) ●通过165℃—190℃温度聚合反应(隧道)炉持续时间20分钟 2.2阳离子底漆 型号: 例如:阳离子电泳底漆2K BT SP 颜色: 黑色 RAL9005 3.技术要求: 3.1抗侵蚀要求---盐雾试验 根据ISO9227 的标准,在96个小时暴露于盐雾之后,在被测试零件表面不应该看到任何红锈痕迹或水泡,以下部位除外: 螺纹部位 零件的尖角部位

3.2 附着力---要求 根据NFT30 038 或NFEN ISO 2409标准, (在依据ISO9227 标准进行盐喷雾实验96 个小时之后), 用间隔1mm的梳状物在零件表面划出方格,用3M 250 的胶带粘贴后撕下,我们认为合格的等级是 0级和1级。 3.2厚度 厚度要符合以上所述3. 1和3.2条的要求,这以厚度值应该在 10--20微米之间(最多不超过25微米) 在螺纹部位的电泳厚度要求使用螺纹规控制,并考虑到最大允许螺纹厚度。. 螺纹端检验规范 --- 循环泵泵壳 非内密封管螺纹 NFE 03005 标准 1.泵壳加工件螺纹检规 2 螺纹规的尺寸(螺纹面上的d2 尺寸)

B == 黄铜件, C = 铸铁件 3 .检查已经涂漆泵壳或未涂漆最终成品泵壳的螺纹规 铜泵壳铸铁泵壳 通规 (△=0) 通规 (△=0) 止规 A级(△=-180微米) 止规 B级(△=-360微米)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 不挥发物的测定法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泳漆原漆,电泳槽液及回收槽槽液的不挥发物的测定。 二、依据标准:国家标准GB6751-86《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DTM-03《固成份测定法及计算方式》。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 1.精密天平(精确度0.001g) 2.玻璃干燥器(硅胶干燥剂) 3.铝箔纸 4.玻璃吸管 5. 100ml烧杯 6.细玻璃棒 7.鼓风恒温烘箱 8. 50ml移液管 四、测定方法及步骤 1.抽取试样:准备好烧杯,移液管,把需要检测的漆液搅拌均匀,然后用移液管从被测液中抽取试样。 2.将铝箔纸截直径约6cm圆形纸,再将其折成直径4cm的圆盘,将截成的吕箔纸盘置于天平称重并记录为A。 3.玻璃棒搅拌被测液,使之均匀;用玻璃吸管吸取大约2g置于铝箔纸盘上精确称重为B。4.依次置于烤箱内烘烤温度为105±2℃ 2小时,然后断开电源,等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5.待冷却至室温,后精确度称重为C。 6.试验平均测定至少两次。 五、结果表示: 1.计算: 注:NV以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一位小数)为报告结果。 2.重复性: 由同一操作者,在短时间间隔内,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所测得两连续结果的差,应不超1%。 电泳漆检测技术指标 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电泳漆原漆外观无结块,无沉淀目视 不挥发份%☆105℃×2h 乳液:35-37 色膏:44-46 武科液检01 细度µm 色膏:≤15武科液检15 灰份%☆色膏:21-23 武科液检06 MEQ酸mmol/100g 乳液:30-36 武科液检05 MEQ酸mmol/100g 乳液:55-65 0.1mol/LH2SO4 溶剂含量%☆ 6.8-7.2 武科液检04 PH值☆乳液:6.3-6.9 色膏:6.0-7.0 武科液检03 导电度µs/cm☆乳液:2400-2800 色膏:1550-1850 武科液检02 贮存乳液:6个月;色膏:6个月;贮存条件5-35℃;密封贮存于阴凉干 燥处电泳漆槽液 导电度µs/cm 1000-1600 武科液检02 PH值 6.0-6.6 武科液检03 MEQ酸mmol/100g 26-34 武科液检05 灰份%☆ 10-14 武科液检06 槽液因体份%☆ 14-18 武科液检01 泳透力≥98武科液检08 工作温度℃28℃-32℃ 溶剂含量%☆ 2-3 武科液检04 干燥性能175±5℃/20min完全干燥 漆膜性能 漆膜外观色泽均一,平整光滑无颗粒目视 漆膜厚度µm 15-30 武科液检01 漆膜硬度(铅笔)≥2H武科液检05 漆膜附着力(划格1mm) 0级武科液检06 漆膜柔韧性mm ≤1武科液检09 耐盐雾性≥1000h,单向腐蚀≤2mm武科液检12 漆膜冲击强度Kg?cm 50 武科液检04 耐水性(40℃)≥500h,无明显变化武科液检08 光泽性(60°) 50-80 武科液检10

第一章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汇总

第一章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 第一节粉末涂料性能检验 一、取样 二、粒度 (一)筛余物 (二)激光粒度仪对粉末涂料的粒度的测定 (三)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三、在容器中状态 四、密度 (一)表观密度的测定 (二)装填密度的测定 五、安息角 六、流出性 七、粉末涂料流动性 八、不挥发物含量 九、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 十、软化温度 十一、熔融流动性 (一)水平流动性 (二)倾斜流动性 十二、胶化时间 十三、爆炸下限浓度 十四、贮存稳定性 十五、粉末涂料的电性能 (一)粉末涂料的介电常数 (二)电荷/质量比(q/m) 十六、沉积效率 十七、粉末涂料相容性 十八、粉末雾化及输送特性 十九、重金属含量的测试 二十、粉末涂料及涂层的热特性测定 第二节粉末涂层性能检验 一、标准试板底材及处理

二、涂膜制备 三、涂膜厚度 四、粉末涂料的固化条件测试 (一)炉温跟踪仪测试粉末涂料固化温度的方法(二)粉末涂料固化时间的测定 (三)粉末涂料固化程度的测定 五、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六、边角覆盖率 七、涂膜外观 八、光泽 九、色差 十、柔韧性 十一、弯曲试验 十二、附着力(划格法) 十三、硬度 (一)铅笔硬度 (二)划痕硬度 (三)压痕硬度 十四、杯突试验 十五、耐冲击性 十六、耐湿热性 十七、耐中性盐雾性能 十八、耐液体介质性 十九、耐水试验 二十、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二十一、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 二十二、有色涂膜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二十三、涂层气孔率(均匀性试验) 二十四、抗割穿性 二十五、耐溶剂擦试性测定 (一)手工擦拭法 (二)仪器擦拭法 二十六、耐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