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生态专项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生态专项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生态专项环评报告

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专项分析

平顶山市润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五年十月

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

生态影响专项分析

项目名称: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华润新能源(泌阳)风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

项目类别:D-4414风力发电

1、总论

项目概况

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场(38MW)工程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场址中心为33°32'"北,113°3'"东,距离叶县的直线距离为,距离平顶山市直线距离约。风电场属于典型的山地风电场,拟选场区海拔高程140~690m,场内有南北方向的山脊,场区植被茂密、林地密布,山脊之间有金龙嘴水库、石门水库。本工程场址区交通便利,场区附近有省道S330、S234、S103 等多条省道,其中S330紧邻场区南侧。

本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38MW,拟安装19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内新建1座110kV升压站,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鲁山银岭风电场工程(装机容量38MW)共用一座升压站,升压变电站安装1台容量76MVA主变压器,电压为110kV/35kV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初拟以一回110kV 架空线接入叶县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

风电场年发电量的计算采用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WT风能计算软件,计算风电机组的年理论发电量、尾流影响和设计年发电量,进行各种损耗与风电机组利用率等参数的修正计算,最后得到每台风电机组的年上网电量。在考虑空气密度、尾流、控制和湍流折减、叶片表层污染、电气设备能耗、气候影响停机、风

电机组可利用率、功率曲线折减、电网频率波动与限电和风电场间影响等因素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项目的多年平均上网电量为亿kW·h,多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为2259h,容量系数为,单台机组发电量为·h。

评价等级

工程总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中,林地hm2、草地、难利用土地。工程总挖方量万m3,总填方量万m3,无弃方。项目区域山脊连续性较好,场区多为山地。

根据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同时本工程用地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要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项目用地属于一般区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项目所在地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面积小于2km2,因此,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分级判据详见表1。

表1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工程占地范围

判定

依据面积≥20km2

或长度≥100km

面积2km2~20km2

或长度50km~

100km

面积≤2km2

或长度≤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

HJ19-2011 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

本项目为一般区域,占地面积,由此判定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

(1)陆生生态环境:以风机安装轴线和进场施工道路为中心,两侧陆生动植物。

(2)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占地区域内。

保护目标

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施工期

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为施工区、场内道路、临时堆场及周边的植被、野生动植物及土壤,保护目标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

②营运期

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主要为风电场周围鸟类及农作物。

2、工程内容

本项目占地包括风机安装场地和各类仓库、钢筋加工场地、施工及检修道路、施工临时设施等;永久占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集电线路架设占地以及升压站占地等。

本项目永久占地采用点征方式,主要包括风机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杆位、升压站等。具体经济指标见表2。

表2 本项目建设工程组成

占地性质单位占地面积

永久用地

风电机组基础用地hm2

集电线路hm2

110kv变电所及中心控制区hm2

道路工程hm2

施工生产生活区hm20 合计hm2

临时占地

风电机组基础用地hm2

集电线路hm2

110kv变电所及中心控制区hm20 检修道路工程hm2

施工生产生活区hm2

合计hm2

总计hm2

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动植物概况

(1)野生植物

叶县当地的植被区系属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阔叶落叶林和常绿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除了在偏远山区尚有面积不大的天然林外,多数为人工改造的林地。丘陵区天然林极少,大部分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2)野生动物

根据调查,项目区域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鼠、野兔、野鸡、乌鸦、喜鹊、麻雀等,均为适应性强、分布性广泛的常见野生动物;区域饲养动物以牛、羊、猪、鸡、鸭、鹅等占优势。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分布,无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矿产资源

叶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境内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盐、石油、煤、铁、磷、铝矾土、钾、石墨、大理石及白云岩等。中国第二大内陆盐田—叶县盐田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3300亿吨,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氯化钠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除此之外,矿产资源还有石墨(储量672万吨)、大理石、重晶石、轻质粘土和锰铁等,其特点为分布广,宜小型开采。

据调查拟选场地范围内西南区域存在有露天采石场。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与采石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项目区实地调查,结合《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项目区所在行政区叶县土地总面积.79hm2。其中农用地.2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详见表3。

表3 叶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地类面积(hm2)所占比例(%)土地总面积.79 100

农用地

耕地

园地

林地

其他农林地

合计.21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

用地

城镇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采矿用地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 0

小计

交通水利

用地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用地

小计

其他建设

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0 0

小计

合计

其他土地水域

河流水面

滩涂

小计

自然保留用地

合计

风电场对土地使用分为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两部分。临时占地包括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占地、施工人员生活区占地以及其他临时占地等。永久占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机电线路架设占地以及进场道路、生产和生活管理建筑占地等。工程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中,林地hm2、草地、难利用土地。

①永久占地

本项目工程永久占地采用点征的方式,工程永久征地指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式变压器基础、升压站和生活管理等用地。

风机及箱式变压器基础:每个机组按直径圆计算,每台占地510m2,19台

风机,共占地;35kV升压站:考虑进站道路、四周护坡占地510m2,共占地10200m2;

升压站考虑进站道路、四周护坡占地,共占地;

集电线路架空段塔基占地,全线共设塔基120座,共占地;

升压站进站道路占地,新建进站道路长,路基宽,占地。

②临时占地

风机基础安装场地,每台风机的吊装场地按50m×40m考虑,实际临时占地面积;

集电线路直埋线缆占地,直埋线缆长,总占地;

施工生产、生活场地用地,占地;

施工道路临时占地,新建施工道路总长33km,路基宽6m,路面宽为5m,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50m,道路纵坡不大于12%,总占地。

本项目建设所需永久占地符合总用地指标要求,不需增减占地;本方案新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按原地类恢复,不影响土地利用结构。

(2)占地类型与占地性质分析

本项目包括风机及安装场地区、集电线路区、检修道路区和施工生活生产区,工程总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中,林地hm2、草地、难利用土地。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叶县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土地垦殖系数较低,所以不占用耕地。

本项目区域用地现状属于未利用地和林草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项目占地类型见下表所示。

表4 工程占地面积与类型表

项目

占地面积hm2合计

占地性质林地草地荒地

风机及安装场地区永久/ / 临时/

升压站永久/ /

集电线路区永久/

临时/ /

道路工程区永久/ / 临时

施工生活生产区临时/ /

合计

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类型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结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项目区不在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及叶县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项目区在河南省划分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范围内。

(2)水土保持现状

自1991 年水保法颁布实施以来,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了增加植被覆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水土保持经验

①对治理水土流失成功经验

通过垂询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现场调查,了解到多年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有效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积累了一套成功的治理经验。首先,对区域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强化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跟踪开发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的全过程;对水土保持方案未批复的开工项目,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其次,根据不同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区域

地表扰动特点及造成水土流失的环节不同,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在深化设计阶段,跟踪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细化设计。再次,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结束后,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巡查,监督运营单位做好项目运行期的管护工作,及时清理和维修加固,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另外,在树草种选择上,甄选适宜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抗逆性强的优良树草种,做到适地适树。

②同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为保证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借鉴同类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有效防治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组参考对中电投南阳方城风电场二期工程(2010 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完工,于2013年4月进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A、风机场区

工程措施:在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并临时集中堆放到场内空闲地,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对风机场区削坡处布设浆砌石挡墙;对于挖方形成的边坡布设浆砌石护坡;施工结束后对场区回覆表土,进行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对风机场区进行绿化,种植紫穗槐、狗牙根、三叶草。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剥离的表土采取临时防护,临时堆土场周边草袋装土拦挡、草袋外侧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施工结束后将草袋拆除。

B、场内道路区

工程措施:在施工前对占地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的进行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剥离的表土采取临时防护,临时堆土场周边草袋装土拦挡、草袋外侧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施工结束后将草袋拆除。

C、集电线路区

工程措施: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表土回覆、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种植紫穗槐、黄刺枚、狗牙根进行绿化。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剥离的表土采取临时防护,临时堆土场周边草袋装土拦挡、草袋外侧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施工结束后将草袋拆除。

D、施工临时设施区

工程措施:施工前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表土回覆、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对占用林地的恢复林地、草地撒播草籽。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剥离的表土采取临时防护,临时堆土场周边草袋装土拦挡、草袋外侧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施工结束后将草袋拆除。

中电投南阳方城风电场二期工程经两年多的运行,各场区所选用的植物生长良好,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正常,对防治水土流失和绿化美化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该项目已通过了河南省水利厅组织的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

生物量评价

生物量表示植被群落在一定时段内净物质生产的积累量,评价区植被类型对立地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工程总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中,林地hm2、草地、难利用土地。

本地区生态评价范围内林草地植被杨树、槐树、荆条、酸枣等因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立地条件,生产相对较好,分布比较广泛。

生产力评价

植物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基础,这是生物与环境间相互联系最本质的标志。项目的建设对土地资源及生产力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项目建设征用占地,使土地资源数量减少,施工生活生产区土壤会受到污染,

使土地生产力衰减或丧失,其诱发的加速侵蚀又使周边的土地可利用性下降,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影响。

农业生产力评价

评价区域土地的利用为传统农业方式,农作物产品仍占绝对优势,而蔬菜等种植较少,近年来,通过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各业发展渐趋协调,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项目建设破坏原地貌、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损害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使土地地表耕作层和植被生长层被挖损、剥离或压埋,使土壤表皮失去保护、土壤结构和植被遭到破坏,使区域内原有的生态防御系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因素。

评价区域作物产量因土壤和灌溉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植物生产力属于河南中等水平,人均耕地处于河南平均水平,种植种类单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4、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布置

本工程共装设19台2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8MW,采用一台风机配备一台升压变压器的方式,单台2MW风力发电机组的风机基础为圆形扩展基础,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施工场地布置中考虑以下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施工布置中考虑以下原则:

(1)施工总布置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

(2)充分考虑风力发电工程布置的特点;

(3)风场地势为中低山区。工程施工期应避免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4)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条件,施工布置力求紧凑、节约用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施工设施和临时设施。

施工组织形式

水土保持措施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

理措施,是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补充,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纳入主体工程,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施工合同完成水土保持工程。

施工材料来源

考虑到运输距离,本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木材、砂石骨料等可在40km外的叶县就近采购,油料可于中马村附近加油站采购。

施工条件

施工用电从邻近村镇就近引接;施工施工用水在附近孤石滩水库取水,水车拉运至施工临时蓄水池,运距约;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一个临时蓄水池,蓄水池容量50m3。升压站处可由金龙嘴水库取水。施工通讯直接利用移动通讯;施工便道利用现有国省道或村村通道路及主线纵向施工联络通道;施工生活生产区周边就近布设。

施工方法

工程施工分三个阶段:一是施工准备;二是基础施工;三是布置水保设施。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工备料及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的施工。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时进行。

(2)基础施工

工程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剥离表土、临时排水沟、沉沙池、表土回覆、土地整治等,施工时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挖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破坏原状土,以利于环保及水保的要求。

(3)布设水保设施

①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做到先防护后开挖,使开挖出的土方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并采用草袋拦挡,做到“先拦后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分

区分段开挖、及时回填,减少同一时段施工扰动面积和开挖土的临时堆放;优先考虑施工区周边拦挡措施,做好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使施工区的地表径流和废水有组织顺畅排泄。

②植物措施

首先做好施工部位或现场环境条件的调查,包括土壤、水源、运输和天然肥源等,熟悉各施工场地施工状况,按部就班进入施工作业面。对工程中使用的各类苗木,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苗木数量、质量和运输条件,做好挖掘、包装和运输的最佳方案。首先落实苗木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土壤、绑扎材料以及劳动力、设备和材料的工作。种植前,对土壤肥力、pH 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做好土壤改良,确保植物生长。其次进行整地,整地前先进行杂物清理,捡除石块、石砾和建筑垃圾,并进行粗平,填平坑洼,然后将剥离的表土进行覆土回填以改善立地条件、增强土地肥力。整平后,按设计要求人工用石灰标出单棵树的位置,乔灌木采用挖穴方式种植,根据树种的类型、根系的大小,确定挖穴的尺寸及间距。之后,进行苗木栽植,苗木栽植要注意“三填、两踩、一提苗”,栽植深度以不超过原根茎5~10cm 为准。主要工序为:放线定位—挖坑—树坑消毒—回填种植土—栽植—回填—浇水—踩实;苗木定植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需提苗踩实,最后覆上虚土。人工撒播草籽要按设计的撒播密度均匀撒在整好的设计区域,用铁耙覆土埋压,撒播后喷水。

苗木栽植季节尽量选在春季或秋季,草籽撒播选在在雨季或墒情较好时进行,必要时应考虑高温遮阳。栽植后要注意松土、培土、浇水、施肥、补植树苗及必要的修枝和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

③临时措施

临时排水设施应尽可能结合永久排水进行布置,能通过加工改造成永久排水设施的不予拆除,减少二次扰动影响;不能利用的临时排水沟应进行及时拆除或填埋;拦挡的草袋在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防尘网尽量重复利用,提高其利用率。

施工进度

水土保持工程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为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应把握好施工工序和时机。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主体工程及其施工特点和项目区的气候特点,利用主体工程的施工条件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合理使用资金、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确保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本项目施工期12个月,施工期经过雨季。因此,风机基础、构筑物基础开挖要尽可能避开降雨天气,避免长距离或大面积挖填作业,施工中加强临时防护措施,对临时堆土、堆料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经预测,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路基工程区,所以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完成后,施工准备期,要充分做好临时防护材料的准备,如草袋等,切实做到施工中的临时拦挡措施及时实施,主体工程完工后,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也应及时完成。

5、项目组成及概况

(1)风电机组

风电场场址位于叶县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海拔高140~690m,场内有南北方向的山脊,植被以矮草为主,零星分布灌木和林地。风电场共布置19台2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8MW。风机轮毂高度85m,转轮直径115m。

本风电场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风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1级。风机基础地段地层岩性以中等风化石灰岩和中等风化石英砂岩为主,风机基础均采用天然地基形式。风机基础埋深约为3m,基础主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单台基础混凝土工程量约为427m3,基底下设200m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基底脱开面积小于基底面积的1/4,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基底面积不脱开。风机基础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80mm,侧部及顶部为50mm。

(2)安装场地

风机沿山脊顶部布置,地势比较开阔,具有较好的施工安装条件。根据风电场风机布置和施工道路布置,为风机的施工安装需要,在每个风机基础旁设一块

施工安装场地,并与场内施工道路相连。

施工安装场地尺寸为50m×40m,共设19处,为临时占地,施工设计需根据实际地形调整。施工场地场平土石方挖填平衡,施工结束后恢复为原始地貌。

(3)集电线路区

本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38MW,共安装19台单机容量2M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为,经电缆引接至机组升压变低压侧,通过机组升压变升压至35kV,再通过2回35kV集电线路送入110kV升压站的35kV母线上。

风场范围内地物复杂,有如下特殊区域对线路路径造成影响:

①场区植被较为茂盛,山脊植被以草地为主。其中1#、2#、3#、4#、5#、7#、8#风机所处区域树林较为茂盛高大;

②村落较多,在平缓低洼处分散较多民房民居。5#风机东北角和10#风机西南角各存在一座水库。

③风场西南区域存在大量采石场。

综合以上特点,35kV集电线路采用线缆结合方式输送,其中山脊处树林较密地区采用电缆直埋敷设,树林较矮或一般地区采用架空线路输送,且与民房,水库及采石区保持安全距离。

本工程共装设19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机。根据风机布局及经济输送容量要求,35kV集电线路共设计1条双回路主干线路,2条单回路主干线路,3条分支线路。各主干线在距离升压站西侧围墙外20m处以电缆形式引下,接入场内新建110kV升压站高压配电室35kV开关柜。

(4)升压站

①站区总布置

本工程风电场内拟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升压站设置1台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为100MVA。升压站选址位于叶县与鲁山县交界处的叶县境内,12#风机东北侧山坡坡脚处。升压站所处区域地势平坦,高程约180m,站区东侧有村村通道路,可连接至S330省道,交通便利。

升压站站区布置分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主要为生产区,南区主要为生活区。站内主要建构筑物有综合楼、辅房、高低压配电房、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等。综合楼包括中控室、会议室、办公室、宿舍、休息室等;辅房包括餐厅、厨房、车库、水泵房等;主变压器在高低压配电房东侧。变电区和生活区均设消防环形道路,进站大门设在南侧。

站内道路本着方便检修、巡视、消防、便于分区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城市型道路,砼路面。道路宽,主干道路转弯半径为,站区道路根据消防和工艺需求,设环形道路,故电气设备安装及检修、消防均能满足要求。

站区围墙高度为实体墙,外饰涂料色彩应简洁,与周围环境协调。站区出入口采用电动伸缩门。

升压站大门入口处,结合绿化统一布置。

②建筑物

综合楼: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两层,单层层高、,建筑面积1773m2,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2层,单层层高、。主要包含中控室、继保室、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生产、生活用房。

高低压配电房:框架结构,一层,层高为,建筑面积为295m2。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要布置35kV高压配电室以及35kV站用电室。

辅房:框架结构,一层,局部地下一层,层高为,建筑面积为534m2。主要布置厨房、餐厅、车库、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水池。消防水池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泵房地上1层,地下1层。

③给排水

本工程主要用水为风电场升压站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辅助生产用水。升压站处于郊外,无市政供水管网,本工程永久生活用水考虑采用地下水。将深井水通过管路引到站区内生活给水箱后,采用变频水泵二次供水,深井水水质满足饮用标准。

升压站内生活污水采用污废合流制,由各室内排水点汇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

网,厨房污水经隔油装置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检查井汇集后流至设在站区内的化粪池,沉淀后处理后用于周边的林地施肥。

升压站站区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城市型道路型式。在路面设置边沟式雨水篦子,收集雨水后汇集至雨水检查井,通过埋地雨水管道排至站外。雨季电缆沟内积水及事故油池内废水通过管道汇集到雨水检查井,通过雨水管道流出。

(5)道路工程

①对外交通道路

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场工程位于叶县西部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距离叶县的直线距离为,距离平顶山市直线距离约。本工程场区附近有G311以及S330、S234、S103 等多条省道,场区交通便利。

根据风场附近交通状况,可在中马村处驶下S330省道北行,经当地采石区公路到达风电场最南侧风机山下,再新建公路上山连接各机位。本风场内采石区、水库及村落众多,场内道路路线予以避让。

大型设备有风电机组和主变压器,采用公路运输。运输路线:由产地经S83 兰南高速、S330省道至中马村→矿区道路→叶县朝阳风电场。

②场内施工道路

风电场内施工道路为新建道路,采用碎石路面,土石方挖填平衡。场内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安装场地相连接。场内道路各段应设有道路标志、安全标志等,必要路段要设置安全护栏。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施工道路设计标准:道路总长33km,路基宽6m,路面宽为5m,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50m,道路纵坡不大于12%。场内施工道路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草地和难利用土地。

③进站道路

本风电场在任庄附近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由吴和庄附近的村村通公路新建进站道路连接,新建进站道路长600m,路基宽,路面宽6m,路面结构为22cm 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水泥稳定土级配碎石基层。进站道路为永久占地,占地类

型为耕地。

(6)施工生活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在风电场南部,紧邻采石区道路连接进场道路,区内布置有施工临时生活办公区、混凝土拌合站、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材料和生活用品综合仓库、设备及材料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等,为临时占地。6、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开挖、工程占地等施工活动将改变施工区的地形地貌,因此,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工程施工期,预测时段为施工期12个月。项目风电场占地多为林草地和荒地,主要植被为当地常见草灌类。工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将破坏原生地表抗蚀能力与外营力间的平衡,对建设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施工区域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回填、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机械碾压和施工人员践踏等活动,扰动地表,形成再塑地貌,使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植被防护能力和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或丧失,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

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风电场工程施工过程中,剥离表土使林草遭到破坏,影响生态;地表受到机械、车辆的碾压,将使土壤下渗和涵养水分的能力降低,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地表水易形成地表径流,如不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会新增的水土流失,从而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导致环境的恶化。

②对农业用地的影响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人、地、水矛盾加剧。施工产生的灰尘,能使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浓度增加,能见度降低,落尘量增加,附着在植物叶面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水土流失可能破坏耕地及其他农业用地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影响当地农业发展。

③ 对下游沟渠、河道的影响

工程施工形成的裸露坡面和堆放的松散物在暴雨作用下,将形成水土流失源,以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形式进入下游沟道、河道,可能导致下游沟道、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改变河道形态,增加洪涝灾害发生机率。施工过程中开挖的石渣在外营力作用下易发生加速侵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拦挡防护措施,会被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直接危害项目区下游的耕地,淤积下游的天然排水冲沟,导致冲沟内的流水不能顺利排往下游,加剧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④对项目自身及周边居民生活影响

道路施工时路基的开挖,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路基边坡受到暴雨冲刷淤积下游耕地,导致下游的耕地或基本农田地力下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路基边坡若未采取有效的拦挡防护措施,极易发生滑塌,影响道路运输安全。

对动植物的影响

(1)对一般植物种的影响

工程建设占地将摧毁原有部分地表植被,其上生活着的植物将被清除。但考虑到评价区域自然条件较好,雨热丰富,植物生长速度快,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较强,此类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能得到较快的恢复。

(2)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和咨询有关部门,拟建项目评价区域内尚未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所以不存在对其影响。

(3)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影响

从区域植物组成种类和植被现状分析可知,受本项目建设影响的植物种类全部为当地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均匀。灌木种类多为荆条、酸枣、山楂、棠梨、山榆等,草本种类多见黄花菜、金银花、胡枝子、茵陈、荩草、白头翁、地柏枝、羊胡草、爬山虎、葛条、柴胡、黄背草、野菊花等,没有生态敏感种类。尽管项目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区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

化,也不会造成某一物种的消失。因此,工程建设对本区域的植物的总体影响不大,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甚微。

(4)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受工程建设影响的一般野生动物主要以鼠、鸟类组成优势,林栖兽类稀少,其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 工程占地破坏地表植被,缩减野生动物栖息及活动范围;

② 施工期施工人员进场,增加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

③ 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

由于施工场地相对于该区域建设面积较小,项目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见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小。

上述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都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逐渐消失。

工程占地与土壤侵蚀影响

风电场对土地使用分为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两部分。临时占地包括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占地、施工人员生活区占地以及其他临时占地等。永久占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机电线路架设占地以及升压站占地等。

项目建设总占地,按占地性质分,永久占地,临时占地

。按占地类型分,林地、草地、难利用土地。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和《全国土壤侵蚀分级图》,项目区属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北方土石山区(北方山地丘陵区)-豫西南山地丘陵区-伏牛山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Ⅲ-6-2th)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

项目所在区域属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的中低山区,地势起伏不大,水土流失轻微,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根据叶县有关水土保持资料,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和类比工程调查情况,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500t/km2·a。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8) 6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10) 7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 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 9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22) 10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 (22) 11环境经济影响损益分析 (23) 12公众参与 (23) 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5) 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2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邻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海上风电场规划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 5265 声学水下噪声测量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6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HJ/T 10.3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 24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Y/T 079 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HY/T 080 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082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083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SC/T 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上风电项目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风电场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风电场项目,包括在相应开发海域内无居民海岛上的风电项目。 3.2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marine eco-environment sensitive area 1

风力发电场的主要环境问题

收稿日期:2004-05-24 作者简介:赵大庆(1963-),男,辽宁沈阳人,高级工程师。 ?问题探讨? 风力发电场的主要环境问题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Wi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ield 赵大庆1 王 莹2 韩玺山1 (1.辽宁省气象局 沈阳 110001);(2.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沈阳 11001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风电场建设时周边环境的有利、不利影响及风力发电场选址的气象、社会自然条件,并就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 风电场 影响 气象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wi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ield that is influenced by the ad 2vanced and disadvanced conditions surrounding and its conditions of meteorology 、society and nature ,then provides the sug 2gestions. K ey words Wind E 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ield E ffect Meteorology 目前从世界各地来看,利用风能发电是开发新 能源、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90年代起辽宁省在利用风能等新能源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从全省风能分布看,资源量较大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西北部干旱地区,到目前已建成风场8处,在建风场4处,待建风场有6处。 1 风电场的环境问题 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1 有利影响 (1)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符合国家能源改革的方向。而且风能又是可再生能源(即在同一地点相距6~8倍风轮高度的距离后风能又达到原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风力发电场对比同规模使用燃煤电厂其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为零,实现固体、气体零排放。对保护大气环境有积极作用。 (3)风力发电场比燃煤电厂可节省大量淡水资源,减少水环境污染。特别是对缺少淡水资源的沿海及干旱地区更重要。 (4)在沿海及旅游区风力机群也是一道风景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文化、环境相融洽的程度。 (5)通过实物教育,可增强公众开发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6)建设风力电场对发展沿海经济有重大意义。如建海产冷库、开展海水淡化、进行电量季节调峰等都起到关键作用。1.2 不利影响1.2.1 噪声是公众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风力发电机的噪声是来源于经过叶片的气流和风轮产生的尾流所形成,其强度依赖于叶尖线速度和叶片的空气动力负荷,这种噪声源与风力发电机的机型及塔架设计有关。噪声影响分为单机影响和机群影响。 单机噪声:为了达到距风机150m 处的噪声值小于45dB (A )的要求,厂商在制造时就采取了以下措施,风电机选用隔音防震型,变速齿轮箱为减噪型,叶片用减速叶片等。一般所用风机风轮转速在27r/min ,产生的噪声较小,据厂家介绍,离风机50~150m 范围内,噪声级分别为53~33dB (A )。 机群噪声:风力发电机机群的排列,是经过风洞试验后确定的,即风机行距在6D (D 为风轮直径),间距在4D ~6D 风速又恢复到常态,即噪声强度也随着风速减小而明显衰减。因此不存在风力机群噪声总合影响的问题。 本底噪声:风力发电场因考虑风能资源,大多 — 66—环境保护科学 第31卷 总第129期 2005年6月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

1 项目概况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征地面积117550m2,实用地面积117550m2(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2,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2;住宅面积223644.3m2,幼儿园面积3430.2m2,物业管理面积795.7m2;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1、前言 1.1项目背景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2013年,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引起了世界的围观,再次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结构和产业调整的讨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共处。在这样的历史现状及契机下,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开发势在必行。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足用好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迫在眉睫。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特提出建设颍上县鲁口镇一期60MW光伏发电工程。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颍上县焦岗湖光伏发电与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一期60MWP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颍上聚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及项目情况简介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54′,东经115°56′~116°38′。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凤台县,北为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霍邱县及寿县。淮河是颍上县南部界河。本项目位于颍上县焦岗湖农场。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阜阳颍上、六安寿县、淮南凤台三县交界处,地处颍上县鲁口镇境内。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60MW,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鲁口镇焦岗湖滩涂未利用水面。本工程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焦岗湖的滩涂水面上打桩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本期项目占地面积123.3511公顷,为中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采用250Wp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40000片,光伏组件采桩基安装在焦岗湖水面上。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27度倾角0度方位角固定安装。项目周边均为水面,500m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存在。 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四周村庄较少,区域周边多为水面、荒地和耕地。项目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无军事设施和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等保护单位。 本项目评价区域属于“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

环评 与 风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的差别 2008-9-2 16:41 提问者:匿名|悬赏分:20 |浏览次数:1424次 内容\程序\委托费用,还有专家函审在其中的作用费用 2008-9-2 18:07 最佳答案 简单说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新建、改扩建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而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般由拥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由于项目的不同,按照《环境影响风险评价导则》的相关规定,对于一些危险物质(易燃易爆的)和存在风险的单元(煤气气柜等)要进行风险评价,以评价其发生火灾、爆炸或者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的大小。 环境影响评价的费用主要和行业类别、投资大小有关。举个例子来说医药行业属于污染大、投资大的项目,这样的项目一般环境影响评价的费用比较大。 专家函审。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完成后,会开专家评审会,或者函审。都要有专家评审费用的,一般300至500 。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评吗 2011-11-23 20:44 提问者:陶怡研究中| 浏览次数:26次 其他回答共3条 2011-11-23 20:45 brown400 | 二级 简单说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新建、改扩建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而编制一般由拥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由于项目的不同,按照《环境影响风险 | 评论 2011-11-23 21:35 any200800 | 三级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评报告书的一个章节。 | 评论 2011-11-23 21:37 zhenliangren72 | 三级 环境风险评价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对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环评的一个章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标准的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2]77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相关企业集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明确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强化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切实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目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眼点,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二)突出重点,全程监管。对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液体化工仓储及运输、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与审批、工程设计与施工、试运行、竣工环保验收等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监管,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要求。其他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如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的建设项目,其环境管理工作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三)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建设单位及其所属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环评单位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环境监理单位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环评及批复文件要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并对环境监理报告结论负责;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单位要全面调查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并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监管,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 二、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源头防范环境风险 (四)石化化工建设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发展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涉及港区、资源开采区和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五)产业园区应认真贯彻落实我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要求,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强化环境风险评价,优化园区选址及产业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从区域角度防范环境风险。涉及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的港区、资源开采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应强化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六)已经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区域内的产业园区、港区、资源开采区等,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指导和依据,并符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布局、结构、规模及环境风险防范等要求。 三、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强化环境风险评价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 附工程环评报告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 工程概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结论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地理位置 1.1.1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 (2)项目性质: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装设50台2000kW 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万kW,预计年上网电量25851万kWh。 (3)项目投资:21.22亿元。 1.1.2建设规模及地理位置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m以外沿线,风电场最北端距离南汇嘴岸线5.9km,最南端距岸线13km。风机布置按东海大桥东侧布置4排35台风机;西侧布置2排15台风机,风电场装机规模10万kW。风机南北向间距500m(局部根据航道、光缆走向适当调整);东西向间距1000m。风电场通过35kV海底电缆接入岸上110kV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入上海市电网。 1.2建设方案概述 1.2.1工艺说明 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在齿轮箱和发电机作用下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出口电压为0.69kV。发电机出

口电力经过风电机组自带的升压变压器(10~36kV )变升压至35kV 等级后由风电场电气接线接入岸上110kV 升压站,电力升压至110kV 后经由两回110kV 线路接入220kV 芦一变电站的110kV 母线段并升压纳入上海市电网。 纳入城市电网 35kV 风电场电气接线两回110 kV 线路 出口电压0.69kV 风电机箱式变 图1 风电场工艺流程图 1.2.2 风机 风机主要由风机机舱,风机塔架和风机塔基等三部分组成。 (1)风机机舱 风机机舱作为风机核心部分安装有发电机、机舱控制器和风机箱式变压器。 (2)风机塔架 2000kW 机型的标准塔架高度为67m ,考虑到连接件高度,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距平均海平面约70m 。叶片单片长约为40m 。 (3)风机塔基 选用单桩基础(单根直径4.8m 钢管桩)作为本工程风机基础的第一推荐方案,群桩式高桩承台基础(8根直径1.2m 钢管桩)为第二推荐方案。 1.3 海域占用及工程占地

风力发电环评报告

目录 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报告 1、前言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风力发电项目是一类不消耗矿物能源、污染环境少、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能源项目。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风力发电项目在政策上的扶持,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风力发电项目与其他工业生产类项目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风电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产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噪声、光影和生态等方面。下面以铁岭市昌图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为例具体说明。 2、项目概况 铁岭市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区,是我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速大,风向稳定,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适合于大规模开发、安装风力发电机组。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9300kw,安装850 kw风力发电机58台,年上网电量10748万kwh。工程总投资为49881万元。其中风力发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8689万元,单位投资9876元/千瓦。风力发电场址位于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前哈石马沟村附近,场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24°10′,北纬42°48′,场址处为起伏平缓的山地,平均海拔高度为220—390米。风电场场区规划面积28 km2,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约占%,林地约占46%,果园占地9%,村屯用地约占3%,水域%,道路约占3%,整体属于半山区--丘陵生态系统。该项目场址所在区域内无风景旅游区、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属于各类保护区。

3、风电项目组成及工艺流程 项目组成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场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二部分。 3.1.1、风力发电场工程 (1)新建一座升压站,占地面积5547m2,站内建设主控制楼一座(二层)建筑面积507.5m2,建设10kv室内配电装置室一座(一层),建筑面积198.25 m2,建设附属建筑一座(一层)为砖混结构,其建筑面积187.15 m2。 (2)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箱式变电站58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个机组占地面积约为266.7m2,总占地面积约15467m2。 (3)新建道路17km,道路征地宽5.5m,占地面积93467m2,改扩建道路18km,将原有3m宽道路拓宽至4.5m,新增占地面积27000m2。 3.1.2、输电线路工程 新建一条11km长的66kv输电线路,由66kv升压站至220kv昌图变电所联网,线路采用变压器组接线,导线采用LGJ-240钢芯铝绞线,共设输电杆塔约44根,其中拐角杆塔9根,单根杆塔占地约36m2。非拐角杆塔35根,单根杆塔占地约16m2。全部杆塔总占地约884m2。输电杆塔采用铁塔,高度为18--27米。 3.1.3、主要设备 该项目的主要设备有风力发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58套、主变压器2台、高压开关柜13台等。具体情况见表1。

风力发电环评报告

目录

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报告 1、前言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风力发电项目是一类不消耗矿物能源、污染环境少、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能源项目。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风力发电项目在政策上的扶持,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风力发电项目与其他工业生产类项目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风电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产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噪声、光影和生态等方面。下面以铁岭市昌图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为例具体说明。 2、项目概况 铁岭市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区,是我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速大,风向稳定,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适合于大规模开发、安装风力发电机组。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9300kw,安装850 kw风力发电机58台,年上网电量10748万kwh。工程总投资为49881万元。其中风力发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8689万元,单位投资9876元/千瓦。风力发电场址位于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前哈石马沟村附近,场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24°10′,北纬42°48′,场址处为起伏平缓的山地,平均海拔高度为220—390米。风电场场区规划面积28 km2,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约占%,林地约占46%,果园占地9%,村屯用地约占3%,水域%,道路约占3%,整体属于半山区--丘陵生态系统。该项目场址所在区域内无风景旅游

区、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属于各类保护区。3、风电项目组成及工艺流程 项目组成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场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二部分。 3.1.1、风力发电场工程 (1)新建一座升压站,占地面积5547m2,站内建设主控制楼一座(二层)建筑面积507.5m2,建设10kv室内配电装置室一座(一层),建筑面积198.25 m2,建设附属建筑一座(一层)为砖混结构,其建筑面积187.15 m2。 (2)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箱式变电站58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个机组占地面积约为266.7m2,总占地面积约15467m2。 (3)新建道路17km,道路征地宽5.5m,占地面积93467m2,改扩建道路18km,将原有3m宽道路拓宽至4.5m,新增占地面积27000m2。 3.1.2、输电线路工程 新建一条11km长的66kv输电线路,由66kv升压站至220kv 昌图变电所联网,线路采用变压器组接线,导线采用LGJ-240钢芯铝绞线,共设输电杆塔约44根,其中拐角杆塔9根,单根杆塔占地约36m2。非拐角杆塔35根,单根杆塔占地约16m2。全部杆塔总占地约884m2。输电杆塔采用铁塔,高度为18--27米。 3.1.3、主要设备 该项目的主要设备有风力发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58套、主变压器2台、高压开关柜13台等。具体情况见表1。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总结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案例 【填空】::较多看平时积累 【名词解释】: ●大气评价等级。 ●D10%, ●环评起源, ●水质分几类, ●布点,布点个数, ●预测方法, ●建设项目、 ●分类分级 ●,环评资质的分类分级 ●,贝比罗法求算平均值 ●,一般废物, ●危险废物一般要求厂界, ●第一、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最高允许浓度达到标准要求;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最高允许浓度达到本标准要求。), ●区别(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水量按年限、分行业执行不同标准限值。即1997年12月31日前 和1998年1月1日起,建设时间以环评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依据。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时间,执行统一标准限值;) 【简答】: ●环评定义: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评标准体系组成(国、地、五类):分级:国家、环保部和地方三级。分类:国家级分为5类;地方级2类 1、国家级分为5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主体;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基石;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技术支持系统; 2、地方级2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未规定的项目)、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保护部标准。 ●环境风险评价几个内容: 风险识别:(1)系统边界确定,(2)风险调查,(3)工程风险分析,(4)风险确定 风险计算、(1)扩散模式(2)风险评价对象(3)计算结果①浓度(剂量)②作用(持续)时间③受影响面积或人数风险评价、(1)风险度排序(2)评价标准 风险管理(1)风险防范措施(2)应急预案 ●环评中清洁生产评价包括哪六个方面:(1)工艺技术先进性分析;(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分析;(3)产品指标分析; (4)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6)环境管理与要求分析 ●综合、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怎样执行: 环境标准之间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行业排放标准优于综合排放标准; ●三本帐如何明确(扩建、拟新、完成):对于技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 工程中和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扣除“以新带老”消减量),三者代数和作为评价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区域环评特点:区域环评:就是说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观念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发的各种社 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根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论述】: ●报告书包括的内容章节(大的小的都说),

风电项目环境影响及效益评价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1期 论 文与案例交流 摘要:风电作为一种技术开发水平成熟、应用前景广 阔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本文通过对风电项目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比较研究,提倡在发展风电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风力发电;环境影响;效益 全球风能约为2.74×109MW ,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kw ,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我国探明的风能理论储量为32.26亿kw ,其中可开发利用约为2.53亿kw ,主要分布在东北、 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一带。风力发电由于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到201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500万kw 。据专家预测,在21世纪,风能将占能源结构的10%以上,其中风能 发电总量将达到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5%以上【1】 。 1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对土地及植被影响 一个风电场的规划范围一般在十几到几10km 2,风电场的工程在开工建设时需要修建道路、平整坡面,造成植被破坏以及原生地貌的变化甚至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等。但大多数风电场项目建设的施工周期不长,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在规划时尽量避免一些植被密集区,施工后及时回填,恢复原有植被,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此外,在修建道路时尽量使用原来的道路,或者是在原有道路上拓宽,对水土和植被的影响会减小。1.2噪声的影响 风电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机械噪声及空气动力噪声。风电 机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在风和运动部件的作用下,风机中的叶片和齿轮、轴承、电机以及散热器等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但这些噪声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器件的精密度,增强齿轮与轴承间的润滑度,降低噪声的产生。空气动力噪声是风电机组的主要噪声源,较难分离出声源区,因此在布置风机时尽量与居民点保持一定距离。1.3电磁辐射的影响 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往往成为风电场项目周边电磁辐射源三大主要产生源。这些电磁辐射的产生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信号产生一定干扰,但是风电项目一般选择在海湖或者空旷、偏远山区地带,远离人们生活区。此外,电磁辐射的强弱还受风电机组的位置、大小、叶片材料等影响。据调查,国内已建的风电场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于周边500m 左右的居民生活影响很小。此外,风电项目在立项时可以选择远离居民点、导航台、电视台等 地,或者选用一些干扰较小的器件材料。 2风电项目效益评价 风电项目因其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巨大效益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2.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风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农牧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据测 算,如果以850kw 的风机为例,1万kw 的永久性占地仅为0.2hm 2,而 每个风电场所建的升压站,占地仅约1hm 2【2】。此外,风电机组的建 设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速,缓解土地荒漠化进程,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2.2节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 风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对于火电来说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其他污染物的产生。以张家口风电场区域一座年发电量为2.67亿kw ·h 时的风电场为例,以发电标准煤煤耗335g/kw ·h 时计算,一年可节约标准煤8.9万t ,相应地就可以减少209tSO 2、512tNOx 、30.98t 一氧化碳、24万tCO 2的排放量。 2.3降低生产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风电项目属于一次投资建设的项目,项目生产是利用风能发电来运营,不需要其他原材料,大大节省了如实物生产的运输成本。此外,风电项目涉及到风电的设计以及风电设备的生产制造、土木工程的建设等等,发展风电项目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指标,缓解就业压力等,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功效。 3结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其经济、社会效益优势会更加明显。但在大力发展风电项目的同时,要切实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法》配套实施细 则、专项资金制度等【3】 ,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对周边生态平衡和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侯侠,王静.21世纪的绿色能源.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2):52-54 [2]申全民.关于加快张家口坝上风电开发的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07(4):41-43 [3]陈永祥,方征.中国风电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J].装备机械,2010(4):14-19 风电项目环境影响及效益评价研究 邵玉芬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10

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审查要点1

采掘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查要点 一、采掘类项目特点 (1)既有生态破坏,又有环境污染,还有环境风险危害等。 (2)评价时段:施工前期(勘察期)、施工期、生产营运期、闭矿期(退役期)。 二、采掘类分类及环评包含内容 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但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环评包括:地质勘查类;黑色金属采选(含单独尾矿库),有色金属采选(含单独尾矿库),石油开采,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含净化),煤层气开采,煤炭开采,土砂石开采,化学矿采选,采盐,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地下水开采工程。 三、审查要点(根据报告书内容) (一)环评管理审查要点 1、报告审批权限是否相符? 2、报告使用资质证书范围是否相符? 3、报告书、报告表等级是否相符?

4、环评单位、企业的承诺书等支撑文件是否具备? 5、报告登记、受理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报告书编制质量审查要点 1、前言总论章节 (1)编制依据:除常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外,还应包括:矿产资源规划,不同矿产品国家和地方准入条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宜昌市环境总规(3条红线),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批复,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煤矿瓦斯鉴定证书,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等。 (2)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评价因子: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固废、土壤、放射性等评价因子是否全面?(特征污染物:硫化物、砷、总磷、伴生金属如铅等)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否准确?是不是最新标准? 评价等级: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一级和二级评价)、噪声评价等级是否准确?最好有详细的判定依据分析过程。 评价范围:采矿区评价范围?运输路线或配套工程如进场道路。 (3)评价重点:与项目性质相关、与区域敏感程度和保护级

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9年样本

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9年本) 一、水利 水库:在跨界河流、跨省(区、市)河流上建设的项目。 其他水事工程:涉及跨界河流、跨省(区、市)水资源配置调整的项目。 二、能源 水电站:在跨界河流、跨省(区、市)河流上建设的单站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 核电厂:全部(包括核电厂范围内的有关配套设施,但不包括核电厂控制区范围内新增的不带放射性的实验室、试验装置、维修车间、仓库、办公设施等项目)。 电网工程:跨境、跨省(区、市)(±)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项目。 煤矿: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煤炭开发项目。 输油管网(不含油田集输管网):跨境、跨省(区、市)干线管网项目。 输气管网(不含油气田集输管网):跨境、跨省(区、市)干线管网项目。 三、交通运输 新建(含增建)铁路:跨省(区、市)项目。

煤炭、矿石、油气专用泊位:在沿海(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新建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及以上项目。 内河航运:跨省(区、市)高等级航道的千吨级及以上航电枢纽项目。 四、原材料 石化: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不包括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扩建项目)。 化工: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甲醇项目;年产超过50万吨的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 五、核与辐射 除核电厂外的核设施:全部(不包括核设施控制区范围内新增的不带放射性的实验室、试验装置、维修车间、仓库、办公设施等项目)。 放射性:铀(钍)矿。 电磁辐射设施: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的电磁辐射设施及工程。 六、海洋 涉及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等特殊性质的海洋工程:全部。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全部(不包括海砂开采项目)。 围填海:50公顷以上的填海工程,100公顷以上的围海工程。

风力发电环评报告

风力发电环评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录 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报告 1、前言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风力发电项目是一类不消耗矿物能源、污染环境少、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能源项目。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风力发电项目在政策上的扶持,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风力发电项目与其他工业生产类项目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风电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产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噪声、光影和生态等方面。下面以铁岭市昌图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为例具体说明。 2、项目概况 铁岭市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区,是我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速大,风向稳定,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适合于大规模开发、安装风力发电机组。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9300kw,安装850 kw风力发电机58台,年上网电量10748万kwh。工程总投资为49881万元。其中风力发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8689万元,单位投资9876元/千瓦。风力发电场址位于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前哈石

马沟村附近,场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24°10′,北纬42°48′,场址处为起伏平缓的山地,平均海拔高度为220—390米。风电场场区规划面积28 km2,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约占%,林地约占46%,果园占地9%,村屯用地约占3%,水域%,道路约占3%,整体属于半山区--丘陵生态系统。该项目场址所在区域内无风景旅游区、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属于各类保护区。 3、风电项目组成及工艺流程 项目组成 昌图风力发电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场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二部分。 3.1.1、风力发电场工程 (1)新建一座升压站,占地面积5547m2,站内建设主控制楼一座(二层)建筑面积507.5m2,建设10kv室内配电装置室一座(一层),建筑面积198.25 m2,建设附属建筑一座(一层)为砖混结构,其建筑面积187.15 m2。 (2)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箱式变电站58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个机组占地面积约为266.7m2,总占地面积约15467m2。 (3)新建道路17km,道路征地宽5.5m,占地面积93467m2,改扩建道路 18km,将原有3m宽道路拓宽至4.5m,新增占地面积27000m2。 3.1.2、输电线路工程 新建一条11km长的66kv输电线路,由66kv升压站至220kv昌图变电所联网,线路采用变压器组接线,导线采用LGJ-240钢芯铝绞线,共设输电杆塔约44根,其中拐角杆塔9根,单根杆塔占地约36m2。非拐角杆塔35根,单根杆塔占地约16m2。全部杆塔总占地约884m2。输电杆塔采用铁塔,高度为18--27米。 3.1.3、主要设备 该项目的主要设备有风力发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58套、主变压器2台、高压开关柜13台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主要设备一览表

5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件) 项目名称:都兰50兆瓦风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编制日期:2016年7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0) 评价适用标准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3) 环境影响分析 (2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3) 结论与建议 (48)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外环境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3:都兰50兆瓦风电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4:110kV升压站主变扩建平面布置图; 附图5: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6:土壤侵蚀图; 附图7:项目所在地土壤图; 附图8:项目所在地植被分布图; 附件: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2016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青发改能源[2016]493号); 附件3:都兰县国土资源局文件; 附件4: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青海省诺木洪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电磁环境及噪声监测报告》,辐测院监字[2013]098号,2013年4月17日;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海洋局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海洋局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5)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5) 6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20) 7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3) 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 9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54) 10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 (54) 11环境经济影响损益分析 (56) 12公众参与 (58) 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63) 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6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1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3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邻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海上风电场规划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5265 声学水下噪声测量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