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4. 2 水 准 点 5.
参考文献
【】 GB5 0 6 3工程测量规 范 . l 0 2 -9 【】 J J 0 2 9 2 T 4 - 4公路隧 道施工技 术规范 . 【】J FS /l 0 4公路 工程质量检验评 3 TG 0 -2 0
定标 准 .
【】 4 过静 , 刘永明 . 土木 工程 测量 . 武汉 : 武汉理 工大学 出版社 , 0 3 7 20 ,. 【】 肖家坡 隧道( 5 两阶 段施 工设计 图) .
长隧道贯 通测 量 方案
陈瑾 ( 贵州省毕 节地 区融达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毕节 5 1 0 ) 5 0 7 摘 要: 本文通过 对 肖家坡隧道 的贯通测量 , 详细介绍 了贯通 测量的误 差预 计以及在贯 通测量 中的施 测方法 , 确保隧道 的顺利贯通 。 关键词 : 隧道 贯通 测量 中图分类号 : 4 7 9 F 0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80 () 0 5 - 2 1 7 - 9 x 2 0 ) lb - I 3 0
表 2。
4. 内外联测 4 洞 内外联测 , 应选在 阴天, 气温稳定 , 无风 情 况 下进行 。水平 角观测 在不 同时段 采用 方 向观测法测 2 , 组 每组 l 个测 回。测距采用对 5 向观测 , 中竖 直角观测四个测 回 , 距 6 , 其 测 次 边 长计算考虑 气象 改正 , 投影改 正 。投影 面高 度最好为隧道 中线 平均高程( P G S网投影高程 面) 。高程测量 严格按 照 《 工程测量规 则》四 等水准测量要求进 行 , 采用往返 不同线路进行 施测, 在往返 闭合差 满足要求 时 , 取往 返平均 值。 4 5 洞内控 制测量 .
4. 1 控 制 点 5.

深圳10号线测量方案

深圳10号线测量方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1011-3标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1011-3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位置 (1)1.2设计简况 (1)1.2.1莲花村~有线电视台区间 (1)1.2.2有线电视台站 (2)1.2.3梅林东站~创新园站区间 (2)1.2.4福田党校主变电所 (3)1.3工程地质情况 (4)1.3.1莲花村站~有线电视台站区间 (4)1.3.2有线电视台站 (4)1.3.3梅林东站~创新园站区间 (4)1.4水文情况 (5)二、编制依据 (5)三、地面控制点的复测与加密 (6)3.1交接桩制度 (6)3.2控制点的复测 (6)3.2.1 导线控制点的复测 (6)3.2.2 水准控制点的复测 (6)3.3加密控制点的测设 (7)3.3.1 地面加密点的的测设 (7)3.3.2 高程控制点加密 (8)3.4联系测量 (8)3.4.1 地面近井点测量 (8)3.4.2 竖井定向 (9)3.4.3 高程联系测量 (11)四、地下控制测量 (11)4.1地下导线测量 (11)4.2地下水准测量 (12)五、控制测量检测频率 (13)5.1明挖车站控制测量 (13)5.2暗挖段控制测量 (13)5.3竣工测量 (13)六、施工测量 (13)6.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13)6.1.1车站施工测量 (13)6.2TBM施工测量 (14)6.2.1 推进测量准备工作 (14)6.2.2 TBM推进中测量原理 (15)6.2.3TBM姿态日常测量 (16)6.2.4管片姿态测量 (19)6.2.5 曲线段TBM机测量 (20)6.2.6 洞门圈及TBM基座放样 (21)6.2.7TBM掘进时的测量 (21)6.2.8 衬砌环片检测 (22)6.2.9联络通道施工放样 (22)6.3暗挖隧道施工测量 (23)6.3.1隧道开挖测量、二衬测量 (23)6.3.2隧洞开挖测量 (23)6.3.3隧道衬砌测量 (24)七、贯通测量 (24)八、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25)8.1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限差依据 (25)8.2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 (25)8.3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预计 (25)8.4隧道高程贯通误差预计 (27)九、车站与区间结构的竣工测量内容和措施 (27)十、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28)十一、测量仪器设置及测量人员配备 (29)11.1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表 (29)11.2测量人员配备 (30)一、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1011-3标土建工程包括:莲花村站~有线电视台站区间、有线电视台站、梅林东站~创新园站区间、福田党校主变电所等。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隧道贯通段测量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贯通测量设计:这是确保隧洞准确贯通的技术基础,相向或单向掘进均宜事先做好贯通测量技术设计,并按设计进行作业。

2.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这是隧道贯通测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洞外控制网,可以对隧道内的施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测量。

3.进行施工放样:在隧道内进行施工放样,标出拱顶、边墙和起拱线位置,立模后检测。

4.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通过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可以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

5.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这是隧道贯通测量的最后环节,通过对开挖、填筑工程量的计算和竣工验收,可以确保隧道施工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贯通效果。

隧道贯通段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确保隧洞准确贯通的目标进行的,通过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进行施工放样、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实现隧道的准确贯通。

隧道贯通段测量的意义在于:1.保证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2.通过获取实际的贯通误差值,可以作为下一步调整施工中线的依据,以获得一条调整后的隧道中线,作为扩大断面、衬砌以及在铁路隧道中铺设铁轨的依据。

3.可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状况与劳动条件,有利于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加快矿井建设。

隧道贯通段测量在确保隧道准确贯通、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隧道贯通测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

2.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

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

4.通过比较两次测量数据,可以得出贯通误差值,以此调整施工中的误差。

贯通测量的目的是保证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工程TJ-3标段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沈丹客专TJ-3标三工区二○一二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 (4)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 (5)(一)洞外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5)2、外业要求 (7)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 (7)(二)洞内控制测量 (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 (9)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3、贯通中误差估算 (9)(三)高程控制测量 (10)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10)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 (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12)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 (12)5、贯通中误差估算 (13)(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13)1、贯通误差的测量 (13)(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 (13)(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 (14)2、贯通误差的调整 (14)(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 (14)(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 (14)一、工程概况太平山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

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的单面下坡。

DK179+395~DK179+430 、DK181+255~DK181+435为Ⅴ级围岩,DK179+430~DK179+570、DK181+175~DK181+255为Ⅳ级围岩,DK179+570~DK180+730、DK180+840~DK181+175为Ⅱ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为Ⅳ级围岩。

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

隧道贯通方案 Word 文档

隧道贯通方案 Word 文档

***隧道贯通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1、根据**铁路*******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隧道施工的内容;2、隧道施工设计文件施工图及有关参考资料;3、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技术核对资料及设计技术交底文件;4、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及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5、坚持现场考察地形地貌,结合施工经验,合理确定方案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隧道起讫里程为DK***+***~DK**8+***,全长为1323m,为双线隧道,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洞内线路坡度为5.4‰的单面下坡,隧道位于陕北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由**端向**端单头掘进,目前***隧道掌子面里程为DK***+***。

***隧道目前已进入**端Ⅴ级围岩施工,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为60cm/榀,拱部设置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

目前隧道掌子面处洞身埋深约为20m,由于**端地势较陡峭,随着开挖施工,洞身埋深将会越来越浅。

**端洞身范围内涉及地层主要为砂岩夹泥岩(P2Ss+Ms),广泛出露,褐红色、紫红色,砂岩成份以石英、云母为主,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体较破碎,岩质一般,表层强风化,多风化成碎块状;泥岩,仅局部夹层,一般厚度约0.5m,层理发育,表层易风化,一般风化成碎屑状,风化层厚1~3m,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多呈密闭结构,节理张开,无填充,将岩层切割呈块状,围岩稳定性差,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拱顶掉块现象。

三、隧道贯通方案在洞口出洞地段、浅埋段或断层破碎地段,为确保洞身开挖的安全,应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方能进行隧道开挖施工。

为实现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使隧道顺利贯通,必须遵循“重预报、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快支护、多方法、勤量测”的原则,尽量减少毛洞的跨度,为围岩保持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隧道**端洞口工程地质情况以及洞口段围岩支护级别来看,目前有两种出洞方案可予以考虑:上台阶正常开挖出洞、小断面中导坑超前法。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维普资讯
学 术 论 坛
长隧道贯 通测 量 方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毕节 5 1 0 ) 5 0 7 摘 要: 本文通过 对 肖家坡隧道 的贯通测量 , 详细介绍 了贯通 测量的误 差预 计以及在贯 通测量 中的施 测方法 , 确保隧道 的顺利贯通 。 关键词 : 隧道 贯通 测量 中图分类号 : 4 7 9 F 0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80 () 0 5 - 2 1 7 - 9 x 2 0 ) lb - I 3 0
渝湘高速 公路 ) 4合同段 的肖家坡隧道 位于 D1 重庆市黔江 区石 会镇中元 和沙坝 乡之 间 , 为一 座上、下分离的高速 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 号为 Z 1 8 K5 +3 6~ZK5 +1 5 全长 2 1m; 4 0, 7 9 右 线起 讫桩号为 YK5 +4 0 l 0 ~YK5 +l O 全长 4 3, 2 3 m 。隧 道线形 为 : 70 左线洞 身 为左偏 R一 4 0 m+右偏 R- 0 0 圆 曲线组成的复 合线 00 40 m 形, 右线洞 身为左偏 R 4 0 m 右 偏R 40 m - 0O + = 00 圆曲线组成的复 合线形 , 口左右 洞平 曲线半 进 径 均为 R一 0 0 出口左右洞平 曲线半径均为 4 0 m, R-2 0 m; 6 0 左右线纵面均为 一1 9 0 .5 %的单 向 坡, 隧道最大埋深约 4 0 进 出口地形较平缓 , 6 m; 黔江 端洞门依据地 形左线设置为 削竹式洞 门 , 2工程概述 . 彭水端洞 门设 置为端 西部开发 省际公路 重庆 至长沙 公路( 简称 右线 设置为端墙式洞 门 , 墙式洞 门, 在隧道内设置 4 处行 人横洞 , 处行 3
表 2 RI 应值 对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科技创新导报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 工程概述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重庆至长沙公路(简称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1(b)-0153-02渝湘高速公路)D14合同段的肖家坡隧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和沙坝乡之间,为一座上、下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386~ZK54+105,全长2719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1+400~YK54+130,全长2730m。

隧道线形为:左线洞身为左偏.. 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右线洞身为左偏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进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4000m,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2600m;左右线纵面均为-1.950%的单向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60m;进出口地形较平缓,黔江端洞门依据地形左线设置为削竹式洞门,右线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彭水端洞门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在隧道内设置4处行人横洞,3处行车横洞。

该隧道施工采用导坑开挖及全断面开挖先墙后拱法施工。

由于本隧道较长,采用两头掘进,不可能主洞贯通后进行二衬,因此测量精度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进行及质量,故对测量的要求很高。

隧道的贯通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 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故该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表2 RI对应值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工程TJ-3标段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沈丹客专TJ-3标三工区二○XX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 (4)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 (5)(一)洞外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5)2、外业要求 (7)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 (7)(二)洞内控制测量 (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 (9)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3、贯通中误差估算 (9)(三)高程控制测量 (10)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10)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 (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12)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 (12)5、贯通中误差估算 (13)(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13)1、贯通误差的测量 (13)(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 (13)(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 (14)2、贯通误差的调整 (14)(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 (14)(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 (14)一、工程概况太平山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

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的单面下坡。

DK179+395~DK179+430 、DK181+255~DK181+435为Ⅴ级围岩,DK179+430~DK179+570、DK181+175~DK181+255为Ⅳ级围岩,DK179+570~DK180+730、DK180+840~DK181+175为Ⅱ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为Ⅳ级围岩。

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

本工区将完成CPI、CPII点的复测,并在CPI、CPII点的基础上布设加密点并进行测量,对隧道横向、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测设相应等级独立的平面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贯通测量。

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BT10054-97)《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报告》(2011)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为了确保可靠的工作质量,投入了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所有的仪器在施测前均经过检校,符合规范的要求并且满足本项目的精度要求。

本次隧道贯通测量、CPI、CPII平面复测及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采用天宝GPS静态测量。

洞内控制点测量采用测角精度为1″的徕卡1201+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

本次隧道贯通测量拟参加测量技术人员包括测量工程师3人,测量技师9人,投入标称精度为5mm±1ppm 天宝SPS781双频接收机3套、5mm±1ppm 天宝R8III双频接收机3套,徕佧TC1201+全站仪1台,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1台,安置接收器采用三脚架和对中精度小于1mm 的光学对中器。

数据处理及平差拟投入笔记本电脑1台,投入车辆2台。

基线处理采用TGO进行处理,网平差采用CosaGPS V5.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解算。

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一)洞外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CPI平面复测及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测量,CPI平面复测按二等GPS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按三等GPS 技术要求进行测量。

现有铁三院于 2011年发布精密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成果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见下表:表一、GPS测量的精度指标表二、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表三、环闭合差及重复观测基线检验要求上面各式中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网平均边长或基线边长由下式计算:22)((d b a ⋅+=σn — 闭合环边数 本项目 : a=5mm,b=1ppm ,n=32、外业要求为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质量,现场测量调度采取多项技术措施并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a 、注意卫星观测精度是否与预报一致,如出入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整调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时间),特别要注意卫星健康状况改变。

b 、昼避免使用受限桩点,当不能避开时应意卫星预报和现场精度为依据选择精度高的时段进行观测。

c 、合理选择桩位,以改善控制网的图像条件。

d 、在迁站前应确认已经将采集的数据正确储存。

e 、观测过程中应随时注意GDOP 值必须满足表二、各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

观测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及时。

f 、所有参加人员在观测过程中及时按照“GPS 静态野外记录表”填写。

3、洞外(GPS 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控制测量前,应按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

22222)cos ()cos (ραρθααcc JJ c J m L m L m m M ⨯+⨯++=式中 m J 、m c ——进、出口GPS 控制点的Y 坐标误差;L J 、L c ——进、出口GPS 控制点至贯通点的长度; m αJ 、m αc ——进、出口GPS 联系的方位中误差;θ、φ——进、出口控制点至贯通点连线与贯通点线路切线的夹角。

控制测量后,应按下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验后贯通误差。

F yx F y F x M ασασασ2222222sin sin cos ∆∆∆∆++= 式中 σ△y 、σ△y 、σ△x △y ——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 、y 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σ△F ——贯通面方位角。

洞外GPS 测量误差包括GPS 点的点位中误差和进洞定向基线边的方位角中误差。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GPS 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定向边的方位角中误差对进洞导线在贯通面的横向贯通误差影响为22022m m m ραL+=外式中: m 外——洞外导线测量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 0——GPS 点位中误差引起的横贯通中误差L ——GPS 进洞点至隧道贯通面的距离 m α0——GPS 基线边方位角中误差ρ——206265″隧道进口进洞边宜选为CPI8111~CPI8112,该方位角中误差为±0.42″,相对点位精度为1/316000。

隧道出口进洞边宜选为CPI8113~CPI8114,该方位角中误差为±0.41″,相对点位精度为1/301000。

则洞外GPS 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为: 5mm≤30mm (二)洞内控制测量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

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定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 以上。

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控制测量方法。

洞内控制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洞外平面控制网宜以便连接。

洞内导线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四、洞内导线测量精度3、贯通中误差估算控制测量前,应按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

22ιβy y m m M +=式中:2"x y R m m ∑=ρββ、2yy d m m ∑=ιιι 。

的投影长度(控制网各边在贯通面上—中误差;控制网设计的边长相对—);垂直距离(控制网各点至贯通面的—);差(控制网设计的测角中误—);上产生的横向中误差(测边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中误差(测角误差影响在贯通面—)m m "mm mm y d m R m m m x y y ιιβιβ控制测量后,应按下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验后贯通误差。

F yx F y F x M ασασασ2222222sin sin cos ∆∆∆∆++= 式中 σ△y 、σ△y 、σ△x △y ——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 、y 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σ△F ——贯通面方位角。

(三) 高程控制测量太平山隧道高程控制网由铁三院于 2011年发布《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中的高程点复测后联测至隧道内。

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表五、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表六、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七、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洞外二等水准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测量出相邻点之间的高差,与设计院提供的高差表进行比较以确认设计院所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的精度是否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定,成果是否可靠。

对于在高差比较中发现超限,被怀疑有高程沉降的水准点与水准路段,补充进行一次二等水准的往返测量。

确认本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如还是超限,提交给设计院,一起寻找和分析原因。

本次测量采用Trimble DINI03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水准标尺,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复测时,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a、每天作业前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i角检查与校正,保证 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不超过15″,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

b、避免在光线昏暗或阳光强烈的环境下作业,杜绝日出前和日落后进行作业。

c、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5Kg尺垫,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为防止尺的晃动,必须使用配套的尺撑,保证水准尺的上下两气泡居中,从而保证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

d、测量时严格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或者视距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e、水准路线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条路线进行。

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互换前后尺再进行观测。

观测顺序如下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随时检查仪器内存状况,确保数据保存的完好性,原始记录手薄采用电子记录手薄。

f、每测段必须一次性进行观测,当天计算出测段的高差,与设计院提供高差进行比较,对怀疑有沉降的点及相关路段在次日进行补测复核,确认本次观测正确无误后,提交给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协助寻找和分析原因。

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测量,从隧道一端的勘测高程点联测至另一端的勘测高程点。

测量后对洞外高程贯通误差值就行估算H洞外=H实-H设·H实——两勘测点间实测高差;H实——两勘测点间设计高差由CPI8112测设置CPI8114实测高差为14.9868m,两点间设计高差为14.9888m,则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值为2mm。

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1)洞内高程控制点与洞内导线控制点共用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