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和比例的应用(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 (阳江市江城区)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差与减数的比是 1∶4,差是( 10 ),减数是( 40 ),被减数是( 50 )。
4. (佛山市三水区)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 3∶5,未看的有40页,这本书共有( 64 )页,已看( 24 )页。 5. (潮州市湘桥区)如图是一张地图上的比例尺,将它转换为数值比 例尺是( 1∶3000000 )。在这张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为8.5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255 )千米。
2. (深圳市福田区)《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截取它长度的一半,以后每天 都截取它前一天的一半,那么将永远也截取不完。如果按照这种截取方 法,那么第3天截取的木棒长度与原来的木棒总长度的比是( D )。
A. 1∶2 C. 1∶6
B. 1∶3 D. 1∶8
x=35 答∶这些A4纸实际可用35天。
跟踪训练 1. 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 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 km。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 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解∶设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x小时。 120∶1.5=430∶x
解∶设小芳6分钟能做x道题。 x∶6=25∶2
2x=6×25 x=75
2. 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 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解∶设需要x块。 4×4x=9×96
x=54
3. (济南市市中区)公园里有一个花坛,面积是100平方米,其中的 30%种月季,剩下的面积按3∶4的比分别种玫瑰与牡丹,种玫瑰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100×(1-30%)×3+34=30(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第4~5题,练习六的第4~6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有关应用题.2.沟通整数、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联系,会用不同知识,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解答有关应用题.3.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二、回忆用比例解应用题,具体步骤有哪些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最后教师总结如下:(1)判断.概括出题中两种有关联的量,找出题中隐蔽的定量,从而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2)设未知数x,列方程.如果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如果成反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3)解方程.(4)验算.(5)答题.三、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时间.②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③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总价.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魇奔洌/P>(2)实际运用.①晶晶借了一本112页的《安徒生童话》,她4天看了28页.以这样的速度,预计几天可以看完?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②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300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多少本?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③蚯蚓能消化许多垃圾,有人将7.5吨垃圾运到一个蚯蚓养殖厂,78天后,这些垃圾全部被消化了.这个养殖厂一年可以消化约多少吨垃圾呢?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此题有两种答案.2.综合练习.(1)一篇文章原稿每行30个字,共96行,如果改为每行32个字,一页纸35行的版式,那么这篇文章需打印多少行?共需几页纸?提醒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解:设需打印x行.30×96=32xx=9090÷35=2(页)……20(行)答:这篇文章需打印90行,共需3页纸.(2)扬扬骑车从家经过游乐场到少年宫,全程需1.5小时,如果她以同一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少年宫,可以省多少时间?学生独立解答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再在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解:设从家直接到少年宫,要x小时.(2)解:设可以省x小时.(11+7)∶1.5=15∶x (11+7)∶1.5=15∶(1.5-x)18x=1.5×15 或(11+7)∶1.5=(11+7-15)∶x18x=22.5 解答过程略.x=1.251.5-1.25=0.25(小时)答:可以省0.25小时.3.发展练习.六(2)中队少先队员订《少年科学》杂志,全中队共交了792元,各小队订阅情况如下表,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各小队应交的钱数.第一小队 10本()元第二小队 12本()元第三小队 11本()元学生独立用各种方法算,算完后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及思路,再在全班交流.可能的方法有:方法一:792÷(10+12+11)=24(元)方法二:792×10/33=240(元)24×10=240(元) 792×12/33=288(元)24×12=288(元) 792×11/33=264(元)24×11=264(元)答(略).答(略).方法三:解:设第一小队应交x元.792∶(10+12+11)=x∶10x=240答(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5%=1/432人围棋班比围棋班25%航模班二、百分数的应用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班内交流方法一:7-5.6=1.4(吨)1.45.6=0.25=25%方法二:75.6=1.25=125%125%-100%=25%三、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0.16=16%四、练一练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应用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应用题1.妈妈买6千克苹果用了30元。
买8千克这种苹果需要多少钱?(用比例解答)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宁地铁1号线的长度大约是6.4cm。
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3.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前齿轮有48个齿,如果前齿轮转动21圈,则后齿轮同时转动72圈。
这辆自行车的后齿轮有多少个齿?4.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7.5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
三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甲乙两车速度各是多少?5.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6.一个工程队做一项工程,6天完成了它的310。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剩下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用比例解)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05人,如果两个班各转走3名学生,则甲乙两班的人数比是4:5,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用比例解)8.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4厘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9.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实际相距多少千米?如果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0厘米,则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0.某工程队铺设一段下水道,原计划每天铺设20米,15天完成。
实际每天多了5米,实际多少天完成了任务?(用比例解)11.运输公司的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地运送物资,原计划每小时行75千米,4小时到达。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需要3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用比例解)12.小明和小英住在同一个小区。
小明家上个月用电102度,电费是61.2元。
小英家上个月用电85度,小英家上个月的电费是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13.小明的卧室面积是12平方米,给这个房间铺地板用去720元,他爸爸、妈妈的卧室面积是15平方米,要用多少元?(用比例解)14.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
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典例分析一.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8千米,18天修完。
实际提前2天修完,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答案】5.4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工作总量是一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设实际每天修x千米,据此列比例解答。
【详解】解:设实际每天修x千米。
(18-2)x=4.8×1816x=86.4x=86.4÷16x=5.4答:实际每天修5.4千米。
【点睛】明确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列出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典例分析二.如图,学校大门在孔子雕像的正东方240米处。
1号教学楼在孔子雕像北偏东45°的200米处。
(1)分别计算出学校大门、1号教学楼到孔子雕像的图上距离。
(2)在图纸上画出学校大门和1号教学楼的位置。
【答案】(1)学校大门6厘米;1号教学楼5厘米(2)见详解【分析】(1)根据进率“1米=100厘米”以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学校大门、1号教学楼到孔子雕像的图上距离。
(2)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在孔子雕像的正东方画6厘米长的线段,即是学校大门;在孔子雕像的北偏东45°方向画5厘米长的线段,即是1号教学楼。
【详解】(1)240米=24000厘米24000×14000=6(厘米)200米=20000厘米20000×14000=5(厘米)答:学校大门到孔子雕像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1号教学楼到孔子雕像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
(2)如图:【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根据比例尺画图以及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典例分析三.旗杆有多长?(1)操场上,同学们正在阳光下测量不同长度的竹竿、木棒、大树的长度及它们的影长,测量数据如表:实际长度(米)影长(米)实际长度与影长的比值跟踪训练1.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 比例的应用 完整版例题+答案解析

比例的应用★知识概要1、比例尺1)数字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前项是图上距离,后项是实际距离。
前项和后项的单位相同。
只能表示距离的比。
2)线段比例尺可以直观看出图上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两个呈比例的量,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1)两个成正比的量:比值相等列出比例方程。
2)两个成反比的量:乘积相等列出方程。
★精讲精练例1、(1)、化简。
20kg:10g = ___2000___: ____1____6 m : 120 cm = ___5___:____1____5cm: 250km=____1____:____500000____(2)、将线段比例尺化为数字比例尺0 20 40 60km1:2000000演练1、(1)、化简。
20km:15cm = ___4000____: ____3____6 cm : 150 m = ___1____:____2500____5cm: 24km=____1____:____480000____(2)、将线段比例尺化为数字比例尺0 30 60 90km1:3000000例2、(1)填表(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 : 20000000,小芳在地图上量得广州到上海的 某条线路全长为7.5厘米。
那么广州到上海的这条线路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实际距离:7.5x200=1500(千米)演练2、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2000000 5cm 100km 15:17.5cm 5mm 1:7500002cm 15km(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1 : 5000000,小新在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铁 路长度是29厘米。
一辆高速动车从北京南站出发,经过5小时到达 上海,这辆高速动车的时速是多少?实际距离:29÷50000001=145000000(厘米)=1450(千米) 速度:1450÷5=290(千米/小时)1599m30cm1:3000000例3、(1)学校篮球场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 : 250,工程师在平面图上量得篮球场的长为11.2厘米,宽为6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课件PPT

甲、乙两城的实际距离是500千米,如 果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 应该 画多少厘米?
500千米=50000000厘米
50000000×
1 4000000
=12.5(厘米)
x =180
答:需要180块。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3.2× X=3.2×(1+25%) ×12 3.2X=4×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答:应该画12.5厘米。
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 A、B两地的距离是24厘米, A、B两地的 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4÷
1 400000
= 24×400000
= 9600000(厘米)
9600000厘米 = 96千米
答: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千米。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1、一个服装厂加工一批西服,原计划40人 做,15天完成。现在要想提前3天完成, 需要增加多少人?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1× X=(1+25%) ×12 X=1.25×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2022/4/252022/4/252022/4/25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52022/4/252022/4/254/2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52022/4/25April 2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共7课时)

第4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教学反思】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解:设每小时要行 千米.
x 4
= 70×5
x 70×5 = 4
x= 87.5
答:每小时要行87.5千米.
数 你
学能 行
变式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70×5 = 87.5
x= 4
答:需要4小时到达.
数 学你
能 行
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 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 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数 你
学能 行
做一做
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 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每桶油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x= 15
答:可以站15行.
数
学你 真 棒
谢谢
解:设买8桶油要用 元.
780 =
3
x x
8
x 3
= 780×8
x= 2080
答:买8桶油要用2080元.
数 学你
能 行
做一做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学生总数一定,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成反比例.
x 解:设可以站 行.
x 24
= 20×18
x 20×18 = 24
例1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
140 ÷ 2 × 5 = 70 × 5 = 350(千米)
想 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路程、速度和时间. 哪种量是一定?
速度一定.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数 你
学能 行
例1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 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 少千米?(用比例解)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x 140 =
2
5
x 2
= 140× 5
x= 350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x
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数 学你
能 行
70× 5÷ 4 = 350 ÷ 4 = 87.5(千米)
想 这道题的路程是一定的,( )和( )成速度
( 反)比例.
数 你
学能 行
时间
所以两次行驶的( )和( 速度)的( ) 时间
积
是相等的.
例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用比例方法解)
变式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 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 小时?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x
140
350
x =
2
x 140
= 350×2
x= 5
答: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小时.
数 学你
能 行
例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 用
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正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反比例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正比例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正比例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反比例
数 你
学能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