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问题(含答案)

运动学图象问题分析一、学习目标1.掌握s -t 、v -t 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2.会应用s -t 图象和v -t 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二、概念回顾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 -t 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s-t 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是一条 。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 .二、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图1)(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 。
(2)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图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3)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4)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s -t 图象、v t −图象1.如图3为v t −图象,A 描述的是 运动;B 描述的是 运动;C 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运动;C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 作 运动。
A 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 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
图1 图2 图32.如图4为s-t 图象,A 描述的是 运动;B 描述的是 运动;C 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 向 运动。
A 的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速度。
3.如图5所示,是A 、B 两运动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分析:A 图象与S 轴交点表示: ,A 、B 两图象与t 轴交点表示: , A 、B 两图象交点P 表示: , A 、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运动图像(一)共:15题共:30分钟一、单选题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4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不为零B.质点在0~2s内的加速度比4~6s内的加速度大C.在第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在0~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m/s2.某玩具汽车从t=0时刻出发,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行驶.其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s末的加速度比1s末的大B.1s末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第4s内速度变化量大于零D.第6s内速度在不断变大3.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乙在0-t2内的平均速度等于B.飞机甲在0-t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C.两飞机在t1时刻一定相遇D.两飞机在0-t2内不可能相遇4.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甲、乙相遇B.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D.第2s末,甲、乙的加速度相等5.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 B.C. D.6.某物体的直线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第2秒内、第3秒内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C.物体在第3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物体在第6秒末返回出发点7.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t1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二、多选题8.飞行班空军飞行员的训练、艺体班竞技体育的指导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
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图像经典题型及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图像经典题型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无人驾驶汽车在新冠疫情期间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某自主品牌的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在直线测试时的速度平方与位移关系ν2−x图像如图所示。
自经过x=0位置时开始计时,则该车在2s内的位移大小为( )A. 2.0mB. 2.6mC. 3.0mD. 3.6m2.“人工智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某操作人员操控小型无人机带动货物实验飞行。
假设无人机带动货物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货物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运动了3s,最后再匀减速运动1s刚好悬停在B点。
已知无人机对货物的拉力F 的大小在不同过程中的具体数值如表格所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可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货物运动过程加速匀速减速悬停F大小15N10N5N10NA. 15mB. 20mC. 25mD. 30m3.甲、乙、丙、丁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在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C. 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 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加速度总是不相同的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B. 在x=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 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D. 在t=2s末甲乙两车相遇5.初速为10m/s的汽车遇紧急情况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制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均为2m/sB. 汽车在制动后第1s内的位移与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7:1C. 汽车在制动后6s内的位移为24mD. 汽车在制动后的倒数第3m、倒数第2m、最后1m内的运动,平均速度之比是(√3+√2):(√2+1):16.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υ0变为kυ0(k>1),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A. 8(3k−2)xk+1B. 8(2k−1)xk+1C. 8(2k−1)xk−1D. 3(5k−3)xk+1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的v−t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B.C.D.8.如图所示,E为斜面的中点,斜面上半段光滑,下半段粗糙,一个小物体由顶端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为零.小物体下滑过程中位移x、速度v、合力F、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9.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 B.C. D.10.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2,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增大C. t=5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6.25m/sD. t=8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3.2m/s11.小智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xt2−1t图像(如图).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机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你帮他判定以下合理的说法是( )A. 机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 机动车的初速度为0C. 机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8m/s2D. 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12.近几年,全国各地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成为普遍的文明现象。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运动图像共:15题共:30分钟一、单选题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在0~5s内的位移大小为10mB.质点在10s末离出发点最远C.质点在整个0~12s内的运动过程中,10~12s内的加速度最大D.质点在0~8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2.如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B.~时间内物体静止C.0~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D.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0~2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5~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C.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0~2s和5~6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4.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在0到1 s时间内,该质点的平均速率为零B.在0到1 s时间内,t=1s时该质点回到出发点C.在0到1 s时间内,t=1s时该质点瞬时速度为零D.在0到1 s时间内,t=0.5s时该质点离出发点最近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乙的平均速度最小C.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D.乙的平均速度最大6.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像和速度(v)一时间(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两车做曲线运动,乙、丙两车做直线运动B.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A.t2到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t1时刻a车与b车速度相同C.b车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t1到t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t = 4 s时,A,C两物体相遇C.t = 4 s时,A,B两物体相遇D.t = 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二、多选题9.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物体做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匀速运动D.匀减速运动【答案】B【解析】由图线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由于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故加速度为恒定不变的值且大于零,故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
【考点】v-t 图线及其物理意义.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CD【解析】在第一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功为W,设此时的合外力为F,位移为x,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由图象的斜率可以知道,此时的合力大小,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有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为2x,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为2x,所以合力做功为;,第3秒末到第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所以,所以C、D正确。
【考点】v-t图线;功的求解。
3.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答案】AD【解析】由图知,在0~t1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故外力做正功,所以A正确;在t1时刻外力为零,功率为零,所以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错误;在t2时刻,速度为零,外力的功率最小,所以C错误;由图知,在t1~t3时间内,动能变化为零,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v-t图象、功率、动能定理4.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故选项AB错误、C正确;,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自由落体运动5.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答案】ACD【解析】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甲图中斜率为定值,即甲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是初末位置差即,选项A对B错。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分层作业13运动图像

02分层作业13运动图像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一x-t图像与v-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1.(2024湖北高一联考)一物体从某一地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 m/sB.t=1 s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t=1 s时,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D.该物体第2 s内的位移大小为8 m2.(2024安徽高一校联考)在某次实验中,我国一潜水装置从水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下潜。
以开始下潜为0时刻,潜水装置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潜水装置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0 s末开始上浮B.8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40 mC.40 s末与80 s末的速度相同D.60 s末的加速度为零题组二a-t、x-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t3.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关于它在前4 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 s内物体先加速后减速,3 s末回到出发点B.第3 s末物体速度为零,第4 s内物体反向加速C.第1 s末和第4 s末,物体的速度均为8 m/sD.前4 s内物体位移为0-t图4.一玩具车从t=0时刻开始沿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时,对应的位移为x,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xt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玩具车的初速度为-8 m/sB.玩具车的加速度为2 m/s2C.玩具车在第2 s末的速度为零D.第4 s末,玩具车在出发点右侧16 m处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5.(多选)(2024福建南平浦城第一中学校考)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 mC.t=3 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 s时,物体C与物体D相距45 m6.(2024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校考)1、2两型号车紧急制动时的v2-x图像(v为车速,x为制动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得()A.两辆车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1型号车的加速度大小是10 m/s2,2型号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C.1型号车更快停下来D.若2型号车在后,1型号车在前,同时开始刹车,2 s时相距最远参考答案分层作业13 运动图像1.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 0t+12at 2,将图中的点(1,2)、(2,8)代入解得v 0=0,a=4 m/s 2,故A 、B 错误;t=1 s 时,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1=at=4×1 m/s =4 m/s,故C 正确;该物体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12at 22−12at 12=8 m-2 m=6 m,故D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8 x-t图像、v-t图像和a-t图像的理解 精讲精练

专题08 典型运动学图像(一)1.路程-时间图像(x t -)图像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所示:xtxt1t 1x B①②图1 图2 图1上各点切线斜率tan xk tα∆==∆表示速度v ,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斜率的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速度的正负。
注 意:(1)x -t 图像不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x-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图像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像在纵轴上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②图像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再从参考点出发。
(3)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B 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如上图中,图线①和图线②相交于B 点,表示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其中x 1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4)图像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2.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1)图像的物理意义 由于t v a ∆∆=,而v-t 图像中的斜率k=tv∆∆=αtan ,所以αtan =a ,斜率的大小即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加速度的正负。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v -t 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A 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B 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t(4)v -t 图像的应用(1)可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
(2)可求出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运动期中考试复习(图像)
班
级
姓名
选择题(1、10单选,2-9双选)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在沿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建立统一的X 坐标轴,分别画出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或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的初位置一定不同,丙与丁的初位置可能相同
B .在t 1时刻,甲与乙相遇,丙与丁相遇
】
C .甲与丙的运动方向相同
D .若丙与丁的初位置相同,则在t 1时刻丙在丁的前面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有
…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X t 乙 t 甲 V t 丁t ,
和b所示. 在t1时刻: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 b的速度比a的速度大
5、物体从原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
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则物体在最初的4S内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C、前2S内物体在原点的左边,后2S内在原点的右边
D、t=2s时刻,物体与原点的距离最远
6、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末与5s末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D. 8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7、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 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 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t v v 0
t O v 8、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
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9、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80 km 的两地
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
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2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
10、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随时间减小
…
B . ,a 随时间增大
C . ,a 随时间减小
D . ,a 随时间减小
题号 1 2 3 4 %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