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在政府与市场此退彼进的选择中,民营化无疑是一 个理想的实施路径,民营化“可界定为更多依靠民 间机构,更少以来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可见, 它与西方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十分相符的。萨瓦斯正 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民营化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 和持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世界各国 理论界和政府实践者的重视。
1、讲求现实。通过民营化可以为社会提供成本—效 益更好的公共服务。
2、支配私有财富。个人财富日益增加,人们对政府 的依赖程度就会不断减弱。
3、意识形态所驱使。民营化有助于削减政府无所不 在的干预和过问,促使民主的健康成长。
4、追逐商业机会。政府开支由私有领域消化、国有 企业等如果交由民间企业或组织来管理的话,效益 会更好。
在改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方面:民营化可以 降低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有助于赢得公众 对政府的更多支持,有利于建立或者加强和 谐的公民社会。
民营化也有利于调动社会上的积极因素
在落实全球化方面,民营化的实施往往为外 资打开方便之门,对国外的投资进入本国市 场很有吸引力。
民营化虽说已成为不言自明的真理,但在现 实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阻力和障碍,从而被延 缓甚至中断。其主要反对力量是工人和雇员, 还包括公共官员、特定商业利益群体和广大 公众。对于他们反对的种种理由我们都需要 用批判的眼光辩驳。当然,良好的管理实践 和预防措施可以化解人们合理的担心。民营 化发展方向已经不可逆转,新的时期因民营 化而获益的主要领域是政府企业、基础设施 和社会保障。民营化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 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从某种意义 上说,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商业利益追求者的目标是促使政府开支更多地转向 他们,从而揽取更多生意。
平民主义者的目标是更好的社会,实现的手段则是 赋权于民,让他们满足共同的需求,同时削弱公共 和私营部门官僚的权力。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辩论辩题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辩论辩题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辩论辩题正方,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具有统治权和管理权,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使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例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中期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来提升国民素质和健康水平,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政府是人民、为人民、由人民组成的。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反方,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首先,政府的能力和效率有限,往往难以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由于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社会问题的长期得不到解决。

其次,政府的干预往往会扭曲市场机制,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率的下降。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了市场失灵和经济增长的乏力。

因此,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典型案例。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计划和指令来调控经济,结果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率。

综上所述,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最佳的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点,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论政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论政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论政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作者:王昌建马立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定位。

本文将讨论如何正确定位政府在企业管理的角色,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促进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政府企业管理角色中共中央政治局于近日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改革提上重要议程,而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计划经济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尤其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来,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逐渐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

1 新形势下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的步伐稳步前进,一些改革措施陆续实施,尤其以纠正政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从政府发挥主体作用、间接地发挥主导作用,到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再到起决定性作用;从政府宏观调控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推动改革理论创新的基本脉络。

具体来讲,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担当以下几种角色。

1.1 “掌舵者”的角色。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定位。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就是诚实信用。

国家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健全的市场经济的法治,首先要由政府主导,健全相关强制性规范,大力弘扬诚实信用的原则,为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1.2 “裁判员”的角色。

政府与市场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首先界定政府这只手应该伸向哪里、可以伸多长。

如果政府作用无边,仍是直接决定资源配置、时不时地伸出手来干预一下,市场就难以发挥决定资源配置作用。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需要扮演“裁判员”的角色,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

论政府在高校后勤基础建设BOT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论政府在高校后勤基础建设BOT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力。 1 OT模式在 高校后勤基础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B 在 高校后勤基 础建设 中,绝不 是将一般基 础设施项 目 B T 式简单地与高 校建设对 接, O模 而是该 方式 的延伸 是 其 使用范围的再度创新。 根据 PT 目融资的一般原理 和操 作 O 项

寺。 在 国内,我国在上世纪 8 0年代初就尝试利用 B T融资 O 方式吸引外资建 立了广州沙角 B电厂 以及广西来 宾 B 电厂, 随后逐步拓展 到高速公路 、 收费路 桥、 隧道 、 自来水厂 、 污水 处 理厂等基础设施 项 目, 但都 以外 商投资为 主, 内民间投 国

模 式


色 角
国仍处 于摸 索和试验 阶段 。 在这一模式 中, 政府 的角色定位 成为项 目运行成功的关键 因素。 文从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BT 本 O 模 式的运行流程 出发 , 分析 了传统 的政府角 色存在 的弊端, 并就政府在 B T模式各个 阶段 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提 出 了建议。 O
流程 , 结合高校建 设的特点 , 高校建设 B T模式 的基 本结构 O 可设计如下 :
() 1由政府及其管理机构或 由高等学校作为 BT 目发 O项
起人与 B T 目公司签订特 许权协议书 O项 ()高等学校 委托所属的后勤 集团或后勤 管理处通 过 2
论 政
在高校后勤基础建设 BT 。 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O h oeD fn in o o en e ti O f If atu tr os rc ino nv r iy Lg is nteR l e ii 0 fG v rm n nB T o nrs rcu eCn tu to fU ie st o itc t s
关键词 : 高校后 勤; 基础建设 ;O 模 式 ; BT 政府角色定位

我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我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我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摘要: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国在建成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下,不断深化行政改革,增强公众服务的供给能力。

着重分析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出现的问题,并从内部体制改革、民营化改革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三个大方面探索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路径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54-032012年,胡锦涛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目标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天然主导者公共服务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而服务本身也可作为一种产品或是无形的物品存在,学界通常不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过多的区分,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如公共医疗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及一些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或公私合作的城市公共交通业、民航业等。

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中,政府是天然的主导者。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市场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顾及不到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协调。

对此,米歇尔·弗里德曼说过,“公共服务是指给公众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任何一种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存在着潜在的、严重的市场失灵,这说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

第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逐步兴起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的角色由代表个人利益转向代表大家共同愿景的共同利益。

新公共管理强调将公众作为“顾客”,由政府以企业的角色为“顾客”提供公共服务,并且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公民的需求。

论文范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

论文范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

论文范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1绪论1.1引言公共服务是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长期以来公共服务项目一般都是由政府全权负责供给和管理。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独大能力得到了证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独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危机,如公共服务供给低效、公共服务质量低、公共服务财政危机严重及发展进程缓慢等。

伴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西方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打破传统的公共服务垄断供给,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开始得到有效的运用,各种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机制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在这种时代背景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对打破政府公共服务垄断、要求多元参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竞争机制也逐步被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中来。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社会服务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越发暴露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有相应的理论能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公共服务相关领域幵始进行了各种改革和调整。

进入本世纪后,政府重新审视自身在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中的责任,重新认识自己在公共服务中的位置和责任,在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着力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各项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在教育文化、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界限,较好地推动了新一轮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机制改革。

1.2研究意义1.2.1概念界定概念是我们分析论证问题的逻辑起点,公共管理理论从西方引入我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概念使用,基本是沿用西方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我们又提出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分析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更好地深入探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现实问题,更好地聚焦供给机制改革。

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织,被排除在法律体系之外,生存空间受限。另一方面,管理和社会
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存在较严重的非 营利组织 的营利行为 ,影响了非 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2 我 国公共事业 民警化 的战略
2 . 1 核心战略 :明确 民营化改革的根本 目标
( 1 ) 政策与法 规失衡 。公 共事业 的改革 涉及到一系列权 力和利 益关系 的调整 ,改制后公共事业又面 临着新 的运营方式下 的整体协调 问题 ,需要政府进行新 的制度设计 ,并凭借 国家权威强制性地推行。 这种新 的制度安排首先表现为制定完善 的政策与法规 。我 国政府在法 规与政策层面 的作用还远未发挥 出来 ,突 出的表现为 :法规政策不到 位 ,法规 、政策滞后现象严重 ;法规 、政策 的规定过于宽泛 ,不够具 体 ,缺 乏应有的可操作性等 。以前 的 《 铁路法 》 《 电力法 》 《 邮政 法》 《 航空法 》 《 电信法 》和 《 城市供水条例 》等法规均无法适应当 前形势发展 的需要 ,必须尽早制定 和修改各垄断行业 的法律法规 ,出 台《 水法 》 《 煤气法 》等专门法律 , 否则 ,法规与政策的失衡与缺失 必将成为民营化的绊脚石 。 ( 2 ) 政府监管能力薄弱。政府监管是公共事业 民营化后政府亟待 加强 的职能 ,也是政府能力 的集 中体现 。如果 民营化后政府监管职能 出现缺位或越位 的话 ,其结果不但会损害到社会公众 ( 消费者 )的切 身利益 ,而且也会损害 到民营化后企业 的利益 ,因为政府监管不力会 导致市场竞争 的无序 ,市场 的无序竞争最终又会损害到企业 的利益 , 最终会转嫁给无辜的公众。
我 国 公 共 事业 民营化面 临的 问题及解 决措施
黄凌梅
( 郑 州 大学 公共 管 理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摘 要 :在公 共 服务 的供 给上 更 多地 依赖 于 市场 ,更少 地依 赖 于政 府 是我 国公 共 事业 民 营化 的核 一 t l , 理 念 。在 中 国公共 事 业 民营化 在众 多 领域 得 到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民营化的作用
从经济发展角度:有利于降低政府开支,减 轻债务;另一方面又可以开拓政府的财源, 从而加速经济的成长。民营化也有助于减少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企业界的信心,失 去资本市场的发展。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民营化可以弥补政府的 不足,提供政府因种种原因无法提供的基础 设施。其次民营化有助于较为迅速地增添或 者扩充政府服务的项目。
2. 1969年,彼得·德鲁克在《断续的年代》特别提到 政府部门将会经历“再民营”的过程,把国有的 工业回归社会,回归市场。
3. 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的选举 中获得全胜,从而揭开了民营化运动的序幕。
因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等国就纷纷开始民 营化的实践。
促使萨瓦斯探索民营化问题始于1969年纽约 市的一场大雪。罕见的暴风雪使整个城市陷 入瘫痪,而糟糕的政府应急治理能力对问题 的解决在质量和效率上都令人非常不满意。 萨瓦斯通过比较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经营 绩效,发现“市政垄断”是导致上述问题的 关键,垄断排斥竞争,同样也消解了外在压 力和创新的动力,低效率和恶劣的服务质量 就不可避免。这种认识在最初收到刺激抨击, 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实践的证明,民营化 作为改善政府的有效工具正被全世界所借鉴。
全书总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讨论了民营化的背景、 理论和实践,遵循“为什么”要民营化、民营化 “是什么”、“怎么样”推行民营化的解释逻辑, 使得全书结构清晰、论证合理。
民营化的背景
民营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被分为现实压力、经济、意 识形态、商业等方面的动力和平民主义的影响。
务实主义者的目标是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更好的政府。 经济的富足减少了人民对政府的依赖,促使他们接 受民营化。那些从意识形态角度看问题者把更少的 政府作为理想目标,即与私营机构相比政府扮演次 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6-07基金项目: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与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娄成武(1949-),男,辽宁北宁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5卷第5期2003年9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 15,No.5Se p.2003文章编号:1008-3758(2003)05-0367-03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娄成武,尹 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摘 要:通过对“政府失灵”的分析,指出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解决“政府失败”问题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并已成为全球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引导作用,所以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政策功能,从激励和规制出发,消除不合理的管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关 键 词:公共服务;民营化;政府中图分类号:D 63011 文献标识码:A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引人注目的行政改革浪潮,从美国的“政府再造”到英国的“下一步行动方案”和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两千计划”等,无不以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主要取向。

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政府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失灵”与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具体表现形式。

公共物品包括少数的兼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和大多数的不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所以公共服务也就分为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和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组织存在着重大的弊端,如公共物品供给缺乏、垄断、外部经济负效应等,统称为“市场失灵”,所以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损失,从而为政府以垄断的方式供给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在现实中政府的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

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机构规模迅速膨胀,由于政府部门的固有垄断性和官僚主义,在政府财政支出激增的同时,公共服务的供给却不尽如人意。

在1960年到1995年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政府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扩大了一倍。

有数据表明,20世纪初一般美国人所交纳的税收不足其收入的10%,现在这一比例却已升至35%[1]。

支付着日渐增加的税收的纳税人对政府提供的低质量公共服务怨声载道,从而导致了政府的信任危机、财政危机和管理危机,这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灵”的原因在于:政府官员和政府组织都是理性自私的经济人,他们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出发点,追求预算的最大化,并不断扩张组织规模,所以政府并不能通过“有形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并伴随着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度问题的出现[2]。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对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政府自身财力和能力的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对公众的回应性降低,所以政府垄断性的生产、供给公共服务并不是惟一有效的途径,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这时公共服务民营化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主体,以公众满意为标准,打破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构建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为安排者,私营部门为生产者,公众为消费者,其实质在于给予公众更多的选择空间,即“用脚投票的机会”,使公众自主选择公共服务主体,通过刺激竞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所以,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问题不在于公营对私营,而是竞争对垄断[3]。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能力[4]。

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的生产性功能转向民间部门,使民间力量得到有效地释放和发挥,并纳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体系,使政府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变为政府、社会、市场的多中心互动治理结构,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二、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革新部分地消除了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其垄断特性逐渐降低,为公共服务民营化创造了条件,政府出于道义、责任的考虑须无偿承担公益性高而缺乏收益的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法律制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教育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余大部分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民营化的方式来提供。

所以,除少数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外,大多数公共服务可以采取付费或自助的方式由民营部门来有效提供。

实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并不代表政府作用的缺失,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促进者,政府应该发挥全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参与作用政府以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己任,所以公共服务民营化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参与,但是政府要改变以往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合二为一的角色,使其生产职能和供给职能相分离,应以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服务民营化。

①合同出租。

是指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通过竞争性招投标的形式对外承包给私营部门,中标者按照与政府签定的合同协议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购买承包商的服务。

②特许经营。

是指政府为了完成某些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通过规定程序,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授予私营部门在一定期限内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权利。

③公共服务社区化。

是指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组织、协调、教育和整合功能,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在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文体、社区治安、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实现社区成员相互提供公共服务。

2.监督作用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然引起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现行法律规范和管理体制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该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对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监督。

①由于私营部门趋利性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可能会产生漫天要价、服务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垄断等损害公众利益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所以政府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服务质量和数量标准对私营部门进行定期监督。

正如波特雷所说:“大为精简的公共机构成为一个授权者,而不是一个供给者,其职能浓缩为确定和监督合同的执行”[5]。

②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政府和私营部门广泛接触,容易为权力腐败提供机会,使得寻租行为发生的机会增大,所以政府应该从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入手,对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促使政府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行为的法制化。

3.引导作用政府在对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的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激励和引导,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公共服务民营化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①由于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和价格机制不灵活等特点,所以政府应在价格、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私营部门优惠和补助,同时应在公共事业的市场准入方面给予私营部门公平机会以吸引私营部门的广泛竞争和参与。

②公共服务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宣传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知识和信息,鼓励公众通过价格听证、信息咨询、服务质量投诉等方式参与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决策,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三、促进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政策建议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政府职能向社会和市场的转移,它赋予政府职能新的内涵,即从“划桨”向“掌舵”转变。

“划桨”是政府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掌舵”是政府对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决策和监督,在此过程中,强化政府的“掌舵”功能,转移“划桨”功能,使政府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促进者”和“发包人”。

具体而言,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其公共政策功能,起到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依法监督的作用,确保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86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5卷1.消除不合理的管制,为公共服务民营化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实际上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所以应解决行政管理中的审批事项过多,审批范围过宽,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这需要在消除不合理管制的前提下以立法为先导,依法行政,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公共服务民营化创造公平、有效、竞争的发展环境。

①在资金、税收、价格、土地、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给予私营部门公平机会。

②应以发展为主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鼓励私营部门积极筹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③应确立公平、合理、透明、科学的程序,吸引各相关方包括消费者、运营者和来自民间的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和监督公共服务项目的决策和投标,以程序的公正来防止其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以维护公共利益。

④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对私营部门的投资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进行界定和保护,为公共服务民营化提供制度激励。

2.完善政府的监管机制,对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必要的规制由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所以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参与,民营化并不表示政府责任的转移。

在保证民营化高效运作的同时,政府还应兼顾社会公平,即保证公众的利益不因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趋利性而受到侵害,所以应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机制,对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必要的规制。

①建立公共服务定价机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公众可承受能力,通过专家论证、召开价格听证会等形式,吸引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对公共服务的合理定价,并进行严格监督执行。

②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绩效评估制度,通过设立公共服务质量投诉机构和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定期对民营化所表现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并公布于众,采取奖优罚劣的形式对民营化中出现的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低劣、漫天要价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整改。

3.给予公众某种补偿,实现普遍服务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尽管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为私营部门,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要求政府要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所以政府应给予公众某种支持,避免其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①定期发布关于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咨询,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②帮助公众组建相关的自治性组织,加大集体行动的力量,以维护公众自身的利益。

③对某些弱势群体予以补助,使其消费到具有普遍性质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1]许若群.准公共物品的公共选择[J ].行政与法,2003,(4):8.[2]孙柏瑛.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2):20.[3]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 ].周敦仁,汤国维,寿进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54.[4]王永生.论优化公共服务的选择[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2):48.[5]贺新宇.政府体制创新与公共管理职能重塑[J ].中国行政管理,2003,(6):28.The Role of G overnment in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L OU Cheng 2w u ,YIN Tao(School of Humanities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 analysis made to “government failure ”,it is shown that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is an inevitable solution to “government failure ”,thus improving both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ervice.It has been a main orientation and irreversible trend of global administrative reform.A government ,as the organization to lead the public service to privat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course ,including participation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A government should bring its policy functions to effect so as to eliminate unreasonable control on a basis of incentive and proper regulations and to perfect the supervisory mechanism.Furthermore ,a government should subsidize the poor so as to promote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K ey w ords :public service ;privatization ;government963第5期 娄成武等: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