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导论论文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
材料化学导论论文

材料化学导论作业

————未来超新型材料我认为,在未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在材料的合成手段上必定是我们现在科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因此,未来的化学材料合成技术可以统一称为:完全炼金术。

(名词讲解:

完全炼金术:使用某种机器(例如原子构造共振器),通过影响组成原子的夸克的运动或着夸克与夸克之间作用的,影响原子性质,使不同种类原子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力,形成一种特殊的键,这种方法既不破坏原有原子的结构也不容易被破坏。最大限度的保留主要构成原子的特性。)

因为在未来合金的过程中我们对原子的利用是接近百分之百的,因此可以称之为“完全”,而此时的科学技术对于现在的我们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对于古人的神秘性一样,都是属于未知的方法,因此可以将之称为未来的“炼金术”。

在此,我提出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合金种类,命其名为:超硅钛合金,也可以称为“意识合金”。介绍如下

材料名称:超硅钛合金;

材料属性:合金;

材料主要成分:超硅(超硅能增加合金硬度,同时也能作为信息传导材料)、超钛金属(超钛金属是未来可能发现的相对原子量大的钛族金属,具有钛的性质和与同族原子电磁波共振的性质,而且能记忆金属初次变化后的形状);

材料合成方式:完全炼金术;

材料特点:高耐性,高强度,耐腐蚀,能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储存,有金属光泽(加入不同原子种类或者成分光泽不同),难熔,比一般合金轻,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材料缺点:质脆,不适合用做大型建筑材料;

材料用途:多用途。

材料说明:这种材料在未来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制作成未来的计算机终端。未来的计算机已经不再是现在的一芯片+其他东西,而是芯片与机体合为一体。只需要对这种合金进行改造,使合金内部的超硅成为传递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芯片,使超钛金属具有导线和主板的功能,同时可以利用超钛金属的延展性制作成各种形状和样式的计算机外型,使用者需要在手臂上植入一枚小小的超硅钛合金芯片,就能通过芯片与这种“计算机”电磁波的共振读取储存在机体里的信息。同时使用者也能通过这种形式对计算机“发号施令”,对以超硅钛合金为材料的物体进行结构上的影响和调整。例如用一块合金便能自己制作成一张凳子或者一把刀,并且可以对形状进行稍微的调整,但并不能进行大的改变(比如说再变成桌子或着勺子之类)。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世界里,

即使是一把勺子也可以成为一台电脑主机。

未来新材料总结:在目前的科学阶段上这种材料是几乎不真实的,更不可行,然而,对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人类来说它的真实性将大大增加。现在地球上可用的资源已经远不如从前,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消耗必然是大大增加的,因此,人们需要开发新的资源代替从前的资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还剩下多少现在我们认为是必须的资源,但是,我能想象的到,现在我们所提出的在现在看来“荒谬”的新材料在今后必然会被后人所推崇。

化学导论论文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熊俊杰 材化学院应用化学一班(03111128) 摘要: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目前化学科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切技术领域,它在为人类提供丰美的食品、丰富的能源、品种繁多的材料、治疗疾病的医药,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先说说化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而塑料,这是我们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东西,电脑外壳,键盘,鼠标,塑料杯子,拖鞋,衣服,都离不开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几年苹果产品在全求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一切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所以没有化学就没有苹果的产品。不但如此,现在我们生活用的电子电器产品譬如手机,相机等都离不开工程塑料。 化学与生物 再说化学对生物医学的影响。医药上:所有西药及部分中药都是化学合成的,青霉素,阿司匹林这些都属于化学范畴,在医药方面有重大贡献,而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举个例子,1933年Fl e ming氏十年前(1928)发现青霉素可以对抗很多致病菌的文章后,对青霉素的兴趣大增。Fle mi ng虽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性能,但是认为要把它提纯大量生产作药用,却是很难实现的。傅氏却不接受这一看法,与另一个化学家C hai n氏合作,而使用工业的方法,在二次大战末期,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使战场受伤的士兵伤口受到感染的机会大减。后来又用於对很多其它细菌感染的疾病,产生

2009-2010(1)材料化学导论试卷A卷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 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千差万别,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若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可将其分为 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前者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后者则主要利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杂质使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单晶硅中掺杂质Ga和As元素后,能得到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由空穴迁 移导电的称p型半导体,由电子移动导电的则成为n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处称为 p-n结,它使电流单向导通。 3.组织工程三要素是指:种子细胞、支架、信号因子。 4. 现在研究表明,1912年泰坦尼克号豪华轮船船体钢材因S、P 含量过高不耐低温,故在北海 与冰山相撞发生脆性断裂以致迅速沉没。如果钢材中添加13%的Ni ,或者直接采用面心立方结构的铝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该惨剧可能不会发生。 5. 形状记忆效应实质上是在温度和应力作用下合金内部热弹性马氏体形成、变化、消失的相变过程的 宏观表现。 6.各向异性材料的硬度取决于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中最弱的键,而熔点和化学反应性则取决于化学键中最强的键。 7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相,称为增强材料(或增强体);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 8. 非晶态金属材料同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力学性能。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 具有立方面心立方结构、晶格间隙较大,碳容量较多的是:( B ) A、α-Fe B、γ-Fe C、δ-Fe D、FeC 2. 下列光纤材料中抗弯曲和冲击性能最好的是:( D ) A、石英光纤 B、多元氧化物光纤 C、晶体光纤 D、聚合物光纤 3. 有机化学实验室电动搅拌的搅拌头所用的材料是:( D ) A、PP B、ABS C、PPO D、PTFE 4. 享有“第三金属”和“未来的金属”的称号的是:( C ) A、铝合金 B、铁锰铝合金钢 C、钛合金 D、奥氏体不锈钢 5. 下列陶瓷中,硬度最大是:( A ) A、BN B、Al2O3 C、ZrO2 D、ZnO2 6. 下列哪种检测仪器的发明首先为人类直接观察和操纵原子和分子提供了有力工具:( D ) A、TEM B、SEM C、STM D、AFM 7. 我国在东汉制造出了( B ),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 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丝绸 8. 目前已进入实用阶段、应用最广的形状记忆合金是:( B ) A、Ti-Ni-Cu B、Ti-Ni C、Cu-Zn D、Cu-Zn-Al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超导材料的迈斯纳效应就是指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 2.饱和性和无定向性是离子键的特点。(√) 3.要制得非晶态材料,最根本的条件是使熔体快速冷却,并冷却到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 4.组元是材料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5.如果只形成空位而不形成等量的间隙原子,这样形成的缺陷称为弗仑克尔缺陷。(×) 6.在晶态聚合物中,通常可能同时存在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结构。(√) 7.非晶态金属材料不存在长程有序性,但能观察到晶粒的存在,存在近程有序性。(×) 8.空位缺陷的存在会增高离子晶体的电阻率和金属晶体的电导率。(×) 9.纳米微粒的熔点和烧结温度比常规粉体要高。(×) 10.定向凝固和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组织工程: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2.奥氏体:碳溶解在 -Fe中的间隙固溶体 3.固溶体: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晶体。 3.超塑性现象:金属在某一小的应力状态下,可以延伸十倍甚至是上百倍,既不出现缩颈,也不发生断裂,呈现一种异常的延 伸现象。 4.表面效应: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地变化,粒子的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着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质的变化。 五、写出下列反应,注明反应条件(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材料化学论文

材料化学论文题目: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班级:2009级3班 姓名:梁秋菊 学号:200910140315

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摘要: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发展历史,对超导材料的发展现状和用途进行说明,对目前超导材料的主要研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超导材料研究进展高温应用 一、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历史 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临界温度在绝对温度77K以上、电阻接近零的超导材料,通常可以在廉价的液氮(77K)制冷环境中使用,主要分为两种:钇钡铜氧(YBCO)和铋锶钙铜氧(BSCCO)。钇钡铜氧一般用于制备超导薄膜,应用在电子、通信等领域;铋锶钙铜氧主要用于线材的制造。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C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末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他也因此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当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一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却把原来存在于体内的磁场排挤出去。对单晶锡球进行实验发现:锡球过渡到超导状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突然发生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外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迈斯纳效应”。 超导材料的最初研究多集中在元素、合金、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方面。至1973 年,发现了一系列A 15型超导体和三元系超导体,如Nb 3 Sn、V 3 Ga、Nb 3 Ge,其中Nb 3 Ge超导 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 c)值达到23.2K。以上超导材料要用液氦做致冷剂才能呈现超导态,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1986年,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和瑞士科学家穆勒发现了新的金属氧化物超导材料即钡镧铜氧化物(La-BaCuO),其T c为35K,第一次实现了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铜酸盐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打开了混合金属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方向。1987年初,中、美科学家各自发现临界温度大于90K的YBacuO超导体,已高于液氮温度(77K),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后来法国的米切尔发现了第三类高温超导体BisrCuO,再后来又有人将Ca掺人其中,得到Bis尤aCuO超导体,首次使氧化物超导体的零电阻温度突破100K大关。1988年,美国的荷曼和盛正直等人又发现了T 1 系高温超导体,将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当时公认的最高记录125K。瑞士苏黎世的希林等发现在HgBaCaCuO超导体中,临界转变温度大约为133K,使高温超导临界温度取得新的突破。 二、高温超导体的发展现状 目前,高温超导材料指的是:钇系(92 K)、铋系(110 K)、铊系(125 K)和汞系(135 K)以及2001年1月发现的新型超导体二硼化镁(39 K)。其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铋系、钇系(YBCO)

化学导论

化学导论 摘要:人类的进化史就是化学的发展史。对化学的了解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 分重要的了。透过化学所能了解的东西更是广阔。通过对化学与工业,我们明白啦化学在建立于发展现代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还有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军事,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等等等。总之,我们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生活: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远古人类发现和使用火的时 候,人类就接触到了化学,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把化学应用于生活,通过粮食发酵酿出了酒和醋,就利用了化学中的缓慢氧化原理,而应农业与军事的需要,人们开始有意识的用化学来炼铜和冶铁,更别说现代社会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无处都有化学的身影,可以说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比如说涤纶布料的衣服,穿起来不怎么透气,如果经过改进以后利用合成的一些材料,制成了像真丝的衣服,及软又透气,人们穿起来就会很舒服。这就是化学在“衣”方面的用处的简单举例。 说道“食”,不得不提的就是尿素的合成与合成氨了。人类过去是靠天吃饭,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尤其是我国这种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至关重要的。1905年,德国的化学家哈勃第一次解决了这个问题,把氨气变成了肥料。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了多姿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变成了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体上风干后成了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而化学煅烧陶土,才使得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与军事:人类刚刚迈进21世纪的门槛,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世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全球性的科技竞赛推动科技的高速发展,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将加快,世界金融业将掀起新一轮的兼并和联合浪潮,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跨区域、洲际间的区域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大。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展。世界多极化日益发展,世界的和平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全球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某些地区仍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争斗不断,战争频发。如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局势,利比亚战争,巴以问题等等,这些地方的人民深受其害,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各国开始扩充军备,企图用军事实力来安定国家。我国人民虽然爱好和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也要阻止外来势力的挑衅,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加强震慑力,吓阻一切敌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建立强大军队,研制新型武器的重要保障。 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化学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种新型武器的发明 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是化学的进步,化学的发展带动着军事发

材料学科导论小论文

站在材料的路口,展望人生 ——学科导论小论文引论 为了新生了解材料学科并加深对其的认识,学院特意开设了四次学科导论课程,其中最为感兴趣的是第一堂课所讲的材料的定义、发展历程、未来发展方向。因为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入学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所在,但是对于这个专业的理解并不是很深,连以后主要的发展方向都是一知半解。通过这堂课我不仅仅在时空上了解了材料的发展、材料学科的发展,更是从宏观角度上看到了材料的发展方向,最为重要的是得到了院长提到的“物理脑,化学手,工程心”这一材料学科的最佳学习方法,能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即人类用于制造机器、构件和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课堂笔记)。综合四次课程,我对材料学科的理解是探索物质本源,宏观上分析物质结构,探索合成工艺,提高使用性能;微观上剖析材料性质,分析最小基本组成单元之间的联系。 选择方向——超导材料 一、学院概况: 目前学院共有三个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又分为金属与非金属方向。 二、个人选择: 为了今后选择个人发展方向的时候少些迷茫,在四次课程结束以后,我通过网上了解相关材料,结合学院老师的研究方向,我选定的发展方向为超导材料。 三、超导材料简介: 超导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当下主要研究方向有:非常规超导体磁通动力学和超导机理;强磁场下的低维凝聚态特性研究;强磁场下的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等特性强磁场下极微细尺度中的物理问题;强磁场化学。(以上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四、选择理由: 第一:超导材料应用领域: 未来必定是电子材料的世界,超导材料的研究必定在材料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研究 专业:材料化学

摘要 目前 ,对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都限制了离子液体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但是 ,离子液体的出现给传统的分离科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性质 ,使其在有机物萃取分离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的目标是设计和合成出更多的粘度低、高效、专一性好的离子液体 ,以便满足各种分离的需要;并且从离子液体结构性能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得出整套的物性和结构方面的参数 ,如综合毒性数据、热力学数据及动力学数据等[2,3]。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离子液体从水溶液萃取有机物最大的困难在于离子液体的流失,无论离子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小,萃取过程都会造成一部分离子液体进入到水相中。由于离子液体的高昂价格及其对环境的未知毒性使萃取过程目前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但应用离子液体对某些有机物的高萃取性,用其富集环境中的有机物用于分析化学则可以肯定的说前景是乐观的[6-7]。氨基酸的萃取分离是目前氨基酸生产环节的难题之一。故,本项目拟制备羟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增强氨基酸和离子液体之间的亲和力,提高离子液体对氨基酸的萃取富集能力。 关键词: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烷基咪唑 ABSTRACT At present, ionic liquid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se are lim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ionic liquids to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of science into a new and opened up a new areas of research.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organic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areas. The future goal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lesser viscosity, high efficiency, good specificity of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重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根据材料的化学组成,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2.生态环境材料的三要素为先进性、环境协调性、舒适性。 3.生态环境材料可分为原料无害化材料、绿色环境过程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高资源生产率材料。 4.按照断口颜色分,铸铁可以分为灰铸铁、白口铸铁和马口铸铁。 5.按照化学类型,贮氢合金可以分为AB5型、AB2型、AB型、A2B型。 6.减震合金的分类:孪晶型、铁磁性型、位错型、复相型、复合型。 7.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显微维氏硬度、肖氏硬度 法。 8.按研究的尺度,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宏观组织结构、显微组织结构、原子(分子)排列结构和原子中的电子结构。 9.塑性变形方式:位错运动、孪晶、蠕变、粘滞性流动。 10.选矿的主要方法有:手工选矿法、重力选矿法、磁选法、浮选法、联合选矿法。 11.从工艺角度看,冶炼可以分为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冶炼。 二、判断题:(所给的是正确表述)(每题1 分,共6 分) 1.用洛氏硬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HRC、HRB、HRA 表示出来的硬度无法比较。 2.σmax/гmax 越大,脆性越大。 3.刃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螺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 4.位错属于线缺陷。 5.防锈铝合金,不可以采用热处理强化,而是采用冷加工变形硬化。 6.冷变形温度比淬火温度高。 7.工业高纯铝,数字越大,纯度越高。 8.固溶体的晶质类型跟溶剂保持一致。 三、简答题:(每题4 分,共16 分,8 选4) 1.什么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答:是用数学物理方法结合实验分析对某一过程、产品或事件的资料、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吸收和消耗能力等环境负担性进行评价、定量该过程、产品或事件的环境合理性及环境负荷量的大小。 2.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区别? 答:

材料化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详细]

材料化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材料化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学、热力学、材料化学、冶金学、电化学等方面知识,特别是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当然,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有些专业也需要很多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知识, 像反应中的薄膜技术、胶体技术(在生产中以薄膜和胶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应用等等.因此该专业对考生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报考该专业的考生,特别是那些参加“3+X”考试的考生有所准备.该专业属于理学范畴,但是却不同于纯理学,对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总体来说,该专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比起工程学的热门专业来说难度要 小很多.在国内各高校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材料化学方 面的实力很强,另外,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水平也很高.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 为我国人才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要把握好每 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就必须借助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尽早地认识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我的素质和修养.职业生涯规划让 我们更充分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优缺点、兴趣,可以结合我们的特

点作出切合实际的方案,为我们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成为动 力的源泉,鼓励自我不断奋进,追求更高的目标,给我们提供了指导, 使我们有了前进的方向,帮助我们选择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路, 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空间和战胜自己的平台,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成为社会的人才. 从专业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 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 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 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拥有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实现完美的人生,更好的实现自我.要想成 功就要正确的评价自己,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认知 1.我的气质:抑郁质(稳定型).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敏感多疑; 精力不太充沛;行为反应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较

材料化学导论2-8章练习题,唐小真版

2章材料化学的理论基础 1.用固体能带理论区别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2.晶体的宏观特性有那些。 3.说明晶体点阵缺陷的分类情况。 4.用实验事实简述非晶体材料的几何特征。 5.写出TiO2在还原气氛中失去部分氧,生成的缺陷反应,说明代表的意义。 6.晶体一般的特点有哪些;点阵和晶体的结构有何关系。 7.晶体衍射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与晶体结构有何对应关系?在衍射图上有何反映。 8.总结位错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 9.说明晶界对材料性能及变形的影响。 10.画出fcc晶胞中(111)晶面上的所有[110]晶向。 11.假设把MgO固溶到ZrO2中(10%),,(1)写出两种可能的固溶反应式;(2)设Mg2+进入Zr2+位置的摩尔分数为x,试写出相应两种固溶体分子式。 12.一个立方晶系晶胞中,一晶面在晶轴X、Y、Z上的截距分别为2a、1/2a 、 2/3a,确定此晶面的晶面指数,并图示。 13.简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导电机理。 14.Mg(熔点924K)和Zn(熔点692K)的相图具有两个低共熔点,一个为641K (3.2%Mg,质量分数),另一个为620K(49%Mg,质量分数),体系的熔点曲线上有一个最高点863K(15.7%Mg)。(1)绘出Mg和Zn的T—x(温 度—组成)图。(2)标明各区中的相。 15.四面体型分子CH3Cl具有哪些那些对称元素。 16. 在立方晶系中写出面OBC’、ODD’O’的晶面 指数和OB、OD晶向指数(AD=1/2AB)。 17.图例是A-B-C三元系成分三角形的一部分,其中X合金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

17题图18题图 18.如图是A-B-C三元系统相图,根据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点P,R,S的成分; (2)设有2kgP,问需要多少何种成分的合金Z才可混熔成6kg成分为R的合金。 19.相变的含义是什么?从热力学角度来划分,相变可以分为哪几类? 3章材料结构的表征 1.什么是材料结构的表征?包括那些内容? 2.热分析技术包括那些?可研究那些内容? 3.X射线衍射技术 4.简述波谱技术的分类。 4章材料制备化学 1.晶体材料制备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2.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MgO和Al2O3以1:1摩尔比生成尖晶石MgAl2O4的固态反应。 3.如何控制晶体颗粒的生长。 5章材料结构的物理性能 1.简述晶体材料共同的和基本的特性。 2.晶体缺陷在材料的改性和制备新型或特殊性能材料的作用。

材料化学导论复习提纲

材料化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一、材料的分类(按成分分类、按功能分类) 1、按组成、结构特点分 金属材料:由金属及合金构成的材料。 黑色金属:如钢Fe、Mn、Cr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以外的各种金属及其合金。 无机非金属材料:由非金属单质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所构成的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等。如水晶(SiO2)、金刚石(C)、刚玉(Al2O3)、 新型陶瓷材料或精细陶瓷。 高分子材料:以脂肪族或芳香族的C-C 共价键为基础结构的大分子组成。 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天然橡胶,棉花,动物皮毛等。 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粘合剂等。 复合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结合,可以在性能上起到协同作用,从而获得全新性能的一类材料。如碳纤维等。 2、按使用性能分 结构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材料。 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材料。 二、原料与材料的区别、(化学过程与材料过程?)。 材料:人类能用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是为获得产品,无化学变化。 原料:人们在自然界经过开采而获得的劳动对象。是生产材料,往往伴随化学变化。 注意:材料和原料合成为原材料。 三、.材料的发展过程(了解)。 第一代:天然材料 在原始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人类使用的材料只能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主要的工具是棍棒,用石料加工的磨制石器。 第二代:烧炼材料 烧炼材料是烧结材料和冶炼材料的总称。天然的矿、土烧结的砖瓦、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烧结材料;从天然矿石中提炼的铜、铁等,属于冶炼材料。 第三代材料:合成材料 如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第四代:可设计的材料 近代出现的根据实际需要去设计特殊性能的材料。 第五代:智能材料 随时间、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性能或形状的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 第二章 一、晶体的对称性:点对称操作的独立操作元素、点对称操作与平移对称操作的组合(空间群)。 晶体的对称性:指对晶体施加某种几何操作后,晶体可以完全复原的性质。这种几何操作为对称操作。 点对称操作:在晶体对称操作过程中,若至少有一个点保持不变,则这种对称操作称为点对称操作。晶体的这种对称性称为点对称性或宏观对称性。 能使点阵结构复原的对称元素:平移群、对称中心(又称倒反)、镜面、旋转轴、旋转反轴。 空间点阵结构中只能容纳有限的几种旋转轴,即二重轴、三重轴、四重轴和六重轴,所以其最基本的对称元素只有七种。 1、旋转对称性:指以一个假想直线为轴,绕此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可使图形相同部分重合。 (该直线称为对称轴,以L表示,分为n重旋转轴,其中n=360/α, α为旋转角度。受点阵结构的限制,晶体中只存在1,2,3,4,6几种旋转轴,用L1, L2 ,L3,L4,L6 表示。)

材料化学硕士教学大纲.doc-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化学导论课程编号:0703212X01 学分:3 总学时:54 开课学期:1-2 学期考核方式:笔试+课程论文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要求同学以固体结构、用为主线,掌握二元离子晶体和三元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描 述和各类点缺陷,握主要类型电、光和磁功能材料 的结构和性能, 纳米技术。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01 绪论(4 学时)定义和分类材料科 学中基本化学问题 02 理想晶体的结构(10学时)宏观 特征等径球主要堆积方式 03 缺陷晶体的结构(10学时)两类热 缺陷非化学整比化合物不等价元 素置换固溶体能带理论的概念 04 固体的电学性质与电功能材料(固 体电导率定义Frenkel 导体和 Schottky 导体超导概念和特征参 数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点阵概念 间隙杂质和替代杂质缺陷点缺 陷F- 心双重价态控制半导体 各类 缺陷 的拟化学平衡 10 学时)固体中的离子扩散快离子导 体两类超导体和库柏电子对模 型铁电效应和铁电材料 性能和应掌 了解固体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和

05 固体的光性质和光功能材料(8 学时) 光导电和光电转化材料发光材料组固体光吸收的本质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 成和发光原理 激光原理和激光材料 06 固体的磁性和磁功能材料(6 学时) 固体的磁性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磁性材料的分类过渡金属、合金和铁氧体的磁结构 分子磁体及其磁化学 07 纳米材料化学简介(6 学时) 纳米材料的概念、特性及应用主要纳米技术 纳米粉材料、孔材料和纳米碳管材料制备原理和典型示例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目: [1]张逢星、李珺编著,《材料化学导论》,西北大学本科讲义,2004 年 [2]张逢星、李珺编译,《无机材料化学》,牛津双语读物,2005 年 [3]苏勉曾,固体化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唐小真主编,材料化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大纲起草人:张逢星大纲审定人:史启祯) 课程名称:功能高分子材料导论 课程编号:0703212X02 学分:3 总学时数:54 开课学期:第1-2 学期 考核方式:笔试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功能化、生物医用器材、物质分离膜、能量转换和储能技术等工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类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制备原理及方法,提高研究、开发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能力。

材料化学导论习题库

材料化学导论习题库 第一篇高分子材料导论 第一章 1.叙述高分子科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2.说出获得诺贝尔奖的高分子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3.说出十种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高分子的名称。 4.查阅最新的全世界合成材料的年产量,并与图1-2相比较,看又增长了多少?(提示: 从当年的“塑料工业”、“橡胶工业”和“合成纤维工业”的有关文章中可查到前一年的数据) 5.调查学习高分子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百分比是多少? 6.下列产品中哪些属于聚合物?(1) 水;(2)羊毛;(3) 肉;(4) 棉花;(5) 橡胶轮胎;(6) 涂料 7.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1) PE;(2) PS;(3) PVC;(4) POM;(5) 尼龙; (6) 涤纶 8.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列术语:(1)高分子;(2) 链节;(3)聚合度;(4) 多分散性; (5) 网状结构;(6) 共聚物 9.说出具有下列重复单元的一种聚合物的名称。 A.亚乙基—CH2—CH2— B.苯酚和甲酚缩合后的单元 C.氨基酸缩和后的单元 10.H(CH2CH2)3000H的分子量是多少? 11.平均分子量为100万的超高分子量PE的平均聚合度是多少? 12.已知一个PS试样的组成如下表所列,计算它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d。 组分重量分数平均分子量组分重量分数平均分子量 1 0.10 20.19 30.24 4 0.18 1.2万 2.1万 3.5万 4.9万 5 6 7 8 0.11 0.08 0.06 0.04 7.5万 10.2万 12.2万 14.6万 13.按值递增的次序排列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 14.下列哪一种聚合物是单分散的?(1)天然橡胶;(2) 玉米淀粉;(3) 棉纤维素;(4) 牛奶酪蛋白;(5) 高密度聚乙烯;(6) 聚氯乙烯;(7) β—角蛋白;(8) 尼龙-66;(9) 脱氧核糖核酸;(10) 石腊 15.高分子结构有哪些层次?各层次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6.什么是高分子的构型?什么是高分子的构象?请举例说明。 17.有一种等规度不高的聚丙烯,能否通过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它的等规度?为什么?18.由以下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分子是否存在有规立构体?有几种? (1) CH2=CH-CH2-CH=CH2;(2) CH2=C(CH3)2 19.画出PE的平面锯齿形构象示意图。 20.当n=2000时,高密度聚乙烯分子链的近似长度为多少?重复单元数目相同的聚氯乙烯分子链的近似长度是多少? 21.线形聚合物和支化聚合物中碳原子的近似键角各是多少度?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论文

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的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它的内涵在于(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领域的不断进展,作为新兴学科的材料化学发展日新月异。 本专业的设立目标在于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 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 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 门人才。它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 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 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 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 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 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 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 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无须像以上所述的那样去严格要求自己,但是, 若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之余还有精力去进一步了解材料化学的话,那也 是多多益善的,毕竟各学科之间是有交集的。(3)…… (4)…… (5)…… 其一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已经和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级学科。 从化学角度来定义,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大的长链分子所组成,而每个分子链都是由共价键联结的成百上千的一种或多种小分子构造而成。高分子的分类有多种,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衍生物、合成高分子;据用途可分为结构高分子和功能高分子;据工业产量和价格还可分为通用高分子、中间高分子、工程塑料以及特种高分子等等。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很多且应用十分广泛。就结构高分子而言,大家知道最多的当属塑料、橡胶和纤维。其中塑料产量最大,主要用于包装材料、结构材料、建筑材料以及交通运输材料;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纤维主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论文

对材料化学的认识 在学习材料化学导论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材料化学方面的新知识,使我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宽,没有进行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于材料化学这个专业其实并不是很了解,而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我不仅对材料化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以后我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和规划,可以说是收获良多。除此之外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的思维方式更加科学,对专业前沿也更加了解,这对我学习其他课程也是很有用的,也为我在将来进行材料化学方面的实验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对材料化学专业历史沿革、材料化学专业内涵与特点、矿物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专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材化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主要专业知识与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力量及其研究方向、专业就业前景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还带我们参观了实验室,让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以后的研究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将理论和实际互相结合,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生活中材料化学的实际应用,以及各种新型技术,同时也给我们时间让我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在学习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让我对于材料化学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认识。 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第一节课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我们学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学校的材料学院始建于1993年,从1997年开始建立材料化学专业,而由于我们的学校具有地质色彩,所以我们的材料化学专业研究方向与矿物有关,我们材料化学专业从建立以来,也研究出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通过对我们学校材料化学专业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我们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第二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材料化学专业的内涵与特点,材料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材料制备原理、材料的成键本质和结构、材料理化性质表征、材料性能以及材料的化学应用。我们学校的材料化学专业具有地质学校的学科特色,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矿物岩石等无机材料的合成、性质、设计等等。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讲述了如何改变材料的性质,并举出实际的例子配以图片,让我对我今后所要进行的研究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对我所要学习的实验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对材料化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有动力。 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第三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矿物高分子复活材料的研究进展,虽然这些材料我现在还并不是很了解,但看着老师展示的这些高科技材料,我对我们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些研究如果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更大的改善,比如老师介绍的其中一个用于处理污水的材料,通过光照来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如果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对于我们改善环境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也能在材料化学领域中研究出属于我的成果。 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第四节课中,老师讲述了专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在这节课程中,我了解到材料化学的发展趋势还是相当好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材料,上到我们的航天飞机,下到我们的潜艇,都是由高科技材料组成的,而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铁、汽车、手机等等,都或多或少的运用到了各种新型材料,所以材料化学社会需求也是很不错的,在未来这个高科技的时代,相信材料化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的材料也会得到改善,以及更进一步的提升。 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第五节课中,我了解了材化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主要专业知识与课程体系,在清楚了我们专业所需要学习的各种课程以及基本要求后,我对我要如何发展我自己以及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样我就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感到迷茫。我会努力向成为一个专业人才奋斗,在材料化学领域中取得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Curriculum of Undergraduate of Material Chemistry Major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好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材料化学方面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并期望毕业5年后能达成下列目标: 1、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社会道德水准; 2、能够进行材料化学相关的新型材料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 3、能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在一个科研技术开发团队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4.、具备设计、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在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材料性能分析、材料应用等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5、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6、有意愿创新实践,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Ⅰ. Training Objectives This major aims at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be high level creative talentswith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moral cultivation, good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expected achievements for graduates of Materials Chemistry in 5 years: 1.Good manner and excellent moralities; 2.Ability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of new materials in materials chemistry discipline, the design of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technique; 3.Good team spirit and leadership ability to have contributions in a technique developing team; 4.Knowledge and skills of designing,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Advantages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cessing, analyzing and application; Abilities to be engaged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5.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o expand the vision and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keeping study all their lifelong; 6.Ability to be creative and willing to serve the society.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材料化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并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路线设计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设计与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原理,设计制备新型材料化学体系,并具有分析测试新型材料基本性能和判断应用领域的能力,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实验设计与信息处理: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

材料化学论文

材料化学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6,7-二甲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年级: 2007级 专业: 材料化学 姓名: 崔玉祥 20073064 学号: 指导教师: 井立强,张华 2011年 5 月 20 日 摘要 喹唑啉类化合物在药物和农药领域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物和生理活性,其合成方法是目前药物和农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着重从构筑喹唑啉母环骨架的角度出发,按成环原料种类对喹唑啉环的构筑和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对喹唑啉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疟、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了介绍。 以 4 ,5- 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与醋酸甲脒一步成环反应合成新型癌药物吉非替尼中间体 6 ,7 -二甲氧基喹唑啉- 4 -酮,改进了工艺,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最适宜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总收率为 89%。 关键词 6,7-二甲氧基喹唑林-4-酮;4 ,5- 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酸;醋酸甲脒抗

I Abstract Quinazolines have shown many excelle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both in the areas of medicine andpesticide. Their synthetic methods are important topics of pharmaceutical and pesticidal researches at present. The progress of synthetic methods of quinazolines has been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building the ring skeleton and basedon the types of raw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quinazolines such as the anti-tumor,anti-malarial,antibacterial,antiviral and so 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 new cancer drugs 6,7-thiazole quinoline dimethyl oxygen radicals benzopyrazine-4-ketones i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with acetic acid armour based on the raw material of 4,5-dimethyl oxygen radicals-2-amino acid. The synthetic process is improved, and inspected the various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target product yiel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reaction were determined with an overall yield of 89%. Keywords 6,7 -dimethoxy quinazoline -4-ketone;4,5 -dimethoxy -2-aminobenzoic acid; Anti-formamidine acetate II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