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技能第3阶段测试题3a
班主任工作技能三个阶段测试题

班主任工作技能三个阶段测试题.班主任工作技能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渕试卷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心理的霸要是班级IE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观原1*1・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 个体性原则耍求在操行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3、教育性原则耍求不只是把操行评定看成绘某种目的.而是耍把它看成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 手段.4.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家.社会对学生道徳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木耍求。
5. 从工作目标上分•班级匸作计划包括碧育计划x 智育计划、体育计划•6、间接观察法是要借助于观察屏等仪毋感知人和事.以克服观察时产生与常态偏差的现象。
7、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使道理愈辨愈明,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方法,称之为问題讨论法•--------------------------8、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与被了解学生有看良好的感情关条而影响了了解结果的现象,称之为情感--------- 效应偏差. ---------------9、在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受定势思維的心理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被了解对象纳入某种类型中的现◎•屈于定势效应偏差。
-----------------------10、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全而了解学生•---------------------------11、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有_师生共商法和_班主任定夺法。
--------------------------------------------12、班主任提岀的集体目标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说可把目标分为近景目标、----------中最目标和远景目标o -------------------------------------------------------------------------13、班级规童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則.法规. -----------------------14. 按非正式群体发展水平可分为内聚型和松散型两类。
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笔试复习试题

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笔试复习试题笔试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学校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班主任。
2.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负责一个班全面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
3.班主任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4.班级管理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5.开展中队主题会时,当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完毕后,中队辅导员应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允许你们开会,并预祝中队主题会圆满成功6.少先队的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7.在“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中要做到:制订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完备的班规班纪、建设精干的骨干队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8.《中小学生守则》共有十条,其中的第10条是: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二、判断题:1.最有教育效力的是行动而不是语言。
(对)2.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间,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错)3.对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不能一概视之为“帮派”、“小集团”而加以贬斥。
(对)4.在我国,有学校的地方必然就有班级,但有班级的地方,不一定就有班集体。
(对)5.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指导学生学习。
(错)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启发疏导原则的体现。
(错)7.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影响的结果。
(对)8.就学生的教育而言,班集体是一种教育的途径。
(错)三、选择题1.“五一劳动节”和“植树节”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属于( A )主题班会。
A.季节性B.模拟性C.知识性D.系列性2.让学生多“经风雨,见世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 C )原则。
A.集体教育B.启发疏导C.实践活动D.因材施教3.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 B )A.学期初 B.学期末 C.学期中 D.学期任何阶段4.在构成班级的四个要素中,处于主体的是( B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班级教育环境D.班级教育的内容5.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 D )A.主要作用 B.指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主导作用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C )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7.班主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 A )、指导学生学习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
班主任工作测试题

班主任工作测试题(评卷答案)一、选择题1. 一名中小学教师不当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
是(B)说的。
A 钱志亮教授B 林崇德教授C 魏书生D 田丽霞2.班主任工作内容中确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的目标内容是(B)A 远景目标,中景目标。
B教育目标,管理目标。
C中景目标,近景目标D日常管理,学籍管理3. 培养班干部的步骤是(D)A公平→公正→公开地竞选或评选 B .严格要求→树立威信→人人都是管理者C观察→倾听→询问→自荐 D 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4. 老师处理学生早恋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方法是(C)A教师应从“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八字入手B情境点拨、文字交流、促膝谈心C全部封杀D迁移转化、开展心里、生理卫生讲座5.转化学困生时不正确的方法是(A)A严格控制学困生的活动,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B情感导入、肯定评价C制造学困生的认知失调D根据差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二、填空题1.老师处理学生早恋问题的主要误区:神经过敏症、早恋等于品质恶劣、早恋一无是处、盲目封杀。
2.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教育、管理、组织、协调、教学3.班主任日常工作重在全面、要在具体、班干部的选拔培养重在指导、要在发挥、学生的思想工作重在了解,要在及时、学困生的教育重在引导,要在帮助4. 北大钱志亮教授这样解读班主任:班主任是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学生心灵的导航者、教育团队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健康生活的激发者、学校德育的落实者……三、简答题1.早恋的几种表现答(1)讲究打扮和发型,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2)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呈下降的趋势;(3)沉默不语,不能按时就寝,逃避集体活动;(4)出现不正常的交往或来往书信明显增多。
2、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形式,应注意的问题的什么?答:(1)家访(2)家长会(3)通讯联系(4)家长接待日、家长委员会等。
教育技能测试题(含答案)

教育技能测试题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练习题: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A.目标分类B.目标表述C.任务分析D.任务执行3.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4.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A.明朝B.“中华民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D.清朝7、“明人伦”是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国民党统治时期8、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师素质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观念现代化D.教育管理现代化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d )。
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1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c )。
A.思维品质B.学校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11、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12、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A.并不重要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13、教育目的作用主要为()。
A.导向作用B.选择作用C.激励作用D.定位作用14、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作用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全面发展功能15、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普及性、免费性、基础性、强制性。
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一、名词解释1、班级目标:是班级的发展规划,是班集体某一时期内工作所预期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标准状态。
2、班风:是班级的精神面貌,是在全班师生中形成的一种不易更改的行为风气。
3、班级计划:对某一时期内班级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等预先作业的设想与安排。
4、操行评定:是对一定时期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情况的综合评定。
5、班级非正式群体:是由学生自愿结合,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组织。
6、班级偶发事件:是班级管理中突发生的、预料之处的不良事件。
7、班级活动:是在班级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实施的各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8、心理健康:是指在生活中能保持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1、班级的产生经历了萌芽期、产生期、发展期和变化期。
2、①.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常规、教学环境、生活卫生、假期生活、档案资料。
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行为训练法、活动教育法、环境陶冶法、品德评价法等。
⑦.班主任日常管理的类型主要有经验管理型、行政管理型、科学管理型三种。
3、①.了解、研究学生的原则主要有经常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等。
②.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调查法、问卷法等。
④.调查法的主要形式有座谈会调查、访问、个别谈话等。
4、①.判断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是正常的智力因素、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等。
②.中学生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是性问题的心理卫生、情绪意志的心理卫生、个性心理卫生、学习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卫生、等。
④.心理诊断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等。
三、简答题1、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有哪些?①.观察分析法②.资料分析法③.个人谈话法④.问题讨论法⑤.调查反问法⑥.实例剖析法2、了解学生时师生易发生的心理偏差分别有哪些?师:a.情感效应偏差 b.定势效应偏差 c.晕轮效应偏差 d.首因效应偏差 e.从众效应偏差 f.权威效应偏差g.参照效应偏差h.求全效应偏差生:a.畏惧效应偏差 b.应付效应偏差c.迎合效应偏差 d.文饰效应偏差3、组织好班集体要做好哪四件事?①.要有集体成员认同的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③.要有健全的班规④.要有正确的舆-论的和良好的班风4、提出班级奋斗目标要坚持哪五个相统一?①.全面性与关键性相统一②.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统一③.集体性与个性性相统一④.具体化与数量化相统一⑤.先进性与可能性相统一5、培养与使用好班干部要处理好哪四个关系?①.具体指导与放手工作的关系②.使用与提高的关系③.群众监督与自我批评④.因人制宜与统一要求6、培养好良好的班风要做好哪五项工作?①.确定好标准②.培养正确舆-论③.注重行为训练④.善于抓住时机⑤.骨干引路带头。
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真题

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真题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木功大赛(2014年)一、选择题(说明,1-15为单项选择题,16-20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1.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自由、平等、公正、生治D.爱国、诚信、友善、责任2.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感大学师生代表座读时的讲话中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的根本基础是()。
BA师德B知识C能力D.志度E方法3.为深人学习贯相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都党组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三爱”教育,“三爱”是指()。
CA.爱党、爱社会、爱祖国B.爱学习、爱社会、爱劳动C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D.爱家、爱党、爱国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实我有人的要求。
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其基本途径是( )。
EA社区劳动B文体活动C养成教育D.多观实践E体验教育5.(中小学职主任工作条例)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 )的权利。
CA.健全班级组织B.搞好班级管理C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6.《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探索推行()。
AA德育导师制B.人生导师制C生涯导师制D.品行导师制7.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为根本。
CA.尊重学生B.保护学生C学生发展D.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8.班主任即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成为班级()。
班主任工作技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班主任工作技能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杭州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威克教授的研究证明,影响学生潜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参考答案:思维模式2.安吉拉·达克沃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对人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的是()。
参考答案:坚毅3.根据重要他人产生影响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参考答案: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4.《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对班主任的角色的规定是()参考答案: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5.卡罗尔·德威克教授经多番实验后证明,只要学校能适当介入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即使是初步介入亦足以大幅改善学生的表现。
()参考答案:对6.班主任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尽管教育过程中也会有众多的价值溢出,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应该是()。
参考答案:学生的成长需要2.班主任工作价值的生成必须通过()。
参考答案:学生3.班主任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
参考答案: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资料分析法4.班主任对班级群体的了解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班风状况与舆论倾向;班级自我管理的架构;班级的基本构成;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5.班主任工作主要靠个人经验积累和向有经验班主任学习。
()参考答案:错6.班主任研究学生是为了更有效地管控学生。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在班集体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班主任应该()。
参考答案:加强引导班集体成员的自我管理2.班风建设属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哪个层面?()。
参考答案:精神文化层面3.优秀的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参考答案:良好的班风;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具有丰富多彩的、适当的班集体活动;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机制4.班集体建设实践中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的表现有()参考答案:重制度订立,忽视后续落实;重制度执行,缺失内涵建设;重例行日常,欠缺发展思路5.班集体建设中要注意建立目标规范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
班主任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首屆班主任技能大賽之理論知識考試1、“師者,人之模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教師必須()A. 熱愛學生B. 尊重學生C.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D. 積極引導學生2、班主任必須具備許多優秀の素質,其中( )是班主任職業道德規範の最根本の要求。
A. 責任意識B. 創新意識C. 專業意識D. 集體意識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個壞の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の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這體現了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A. 直觀性原則B. 啟發性原則C. 鞏固性原則D. 因材施教原則4、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體制中の領導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職權影響力;二是()A. 年齡影響力B. 性別影響力C. 個性影響力D. 學術影響力5、班主任要在學生中樹立自己の威信就要對學生()A.嚴格要求,嚴格管理 B. 不苟言笑,一幅嚴肅面孔C. 大事小事一人說了算D. 嚴中有愛嚴中有度,愛在細微6、班主任人格の作用形式主要通過班主任()A. 言傳身教B. 說服教育C. 和學生打成一片D.樹立威嚴7、學校、幼兒園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有下列情形之一の,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の,依法給予處分。
()A.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のB.批評學生C.實施其他侮辱人格行為のD.實施嚴格教育教學行為の8、學校不但要傳輸知識,更重要の是()A. 塑造人品人格B. 教給生存能力C. 教給操作技能D.鍛煉強健體魄9、葉聖陶曾說,教育歸根到底是()A. 教給知識B. 培養習慣C. 傳授技能 D.樹立意識10、對於()未成年人犯罪の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A.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B. 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C.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D. 已滿十周歲不滿十二周歲11、班集體形成の主要標志之一是()A. 成立了班委會B. 開展了班級工作C. 形成了正確の集體輿論D. 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12、在許多人“起哄”の時候,平時文雅の學生也會表現得粗魯無禮,這種行為是()A. 服從B. 從眾C. 去個性化D. 模仿13、“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句名言出自於以下哪位教育家()A. 蔡元培B. 陶行知C. 蘇霍姆林斯基D.胡適14、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生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是()關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第七章至第九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二十分)
1、团队活动大致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动机激发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巩固、落实行动阶段
2、有的中等学生思想基础较好而工作能力、智力水平有限,想干又干不出色,想上进又上不去,属于正常发展型
3、表扬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时最常用的正面激励方式
4、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指导学生设计出学生自己容易接受并且乐意接受的主题班会,是时代性原则的要求。
5、主题班会的主题应有的放矢,主题的选材、班会的形式应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是针对性原则的要求。
6、在“五一”“七一”“十一”等特定节日和纪念日里开展的主题班会,可称之为季节性主题班会。
7、班主任针对班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一共同性问题而组织、设计的教育性较强的班会,称之为教育性主题班会。
8、根据社会和班集体在一定教育时期的要求,通过设计、模仿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某种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社会的丰富多彩,从中受到教育的主题班会,称之为模拟式主题班会。
9、根据针对性原则,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团队活动时,要在活动方式和要求程度上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10、根据创造性原则,班主任在指导团队活动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对老师绕道而行,对同学的积极行为不支持,对集体不关心,不热心,是后进学生
冷漠心理特点的表现。
12、暗示批评有三种类型,分别为表情暗示、行为暗示、语言暗示。
13、班主任首先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错在什么地方,会造成什么后果,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加以改正,属于渐进式批评。
14、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批评中应多用启发、肯定、开导的语句和语气,最好少用“不准”、“不行”等词语,属于正面肯定为主的基本要求。
二、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
1、何谓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专门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针对班上的某一倾向性问题,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而召开的班级会议。
2、何谓“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在班级中品行有不良表现,或品行和学习成绩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3、何谓“极限催化”:是指教育者根据极限导致逆反的原理,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催化受教育者的缺点,按教育者既定的范围、方向和分寸发展下去,及至发展到极限,这时受教育者会产生一种厌恶心和逆反心理,并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意识到自己缺点错误及危害所在而幡然醒悟。
4、外暴式批评:是指用训斥嘲讽等外部压力,竭力使学生难堪恐惧,以达到控制学生行为的目的。
5、对比式批评:是指借助他人他事的客观形象,运用对比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三、简答题(每题八分,共三十二分)
1、主题班会的要求
答:(1)目的明确,主题鲜明。
(2)联系实际,针对性强。
(3)形式新颖,环境育人。
(4)全班动员,分工合作。
(5)组织严密,逐项实施。
(6)简明总结,巩固成果
2、指导团队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1)活动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4)自我教育性原则。
3、班主任表扬的基本原则
答:(1)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2)公正性和客观性原则。
(3)内容的具体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原则。
(4)适时性与适度性原则。
(5)集体性与个体性原则。
4、班主任批评应注意的问题
答:(1)多用陈述句,少用反问句。
(2)要有针对性。
(3)对事不对人。
(4)慎用厉声训斥。
(5)禁止变相体罚。
(6)不要当众揭丑。
四、论述题(每题十四分,共二十八分)
1、培养教育优秀学生的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
答:(1)全面分析,正式问题,严格要求。
(2)高标准,严要求,严而有力,严慈相济。
(3)
采用极限催化,促使其幡然醒悟。
(4)教育优秀生正确对待荣誉和掌声,严于解剖自己。
2、后进生心理的复杂性和两面性
答:(1)想做好事,但常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美丑难辨。
(2)想接受教育,但又对家长、老师心存戒备或疑惧。
(3)想学好,又旧习难改,想和错误决裂,又难以割舍。
(4)外表傲慢,霸气十足,内心却时时有羞愧或惶恐。
(6)对好学生表现出鄙视、嘲讽、瞧不起,但暗地里却十分羡慕,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内心兴奋不已,但由于自制力薄弱,自觉性低,往往又会重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