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8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①纯合两用系保持模式
Ms Ms rf rf × Ms Ms Rf rf
不育株
可育株
②杂合两用系保持模式
Ms ms rf rf × ms ms rf rf
不育株
可育株
Ms Ms rf rf Ms Ms Rf rf 不育株(50%) 可育株(50%)
2 农作物育种者的权利
2.1 农作物育种者权利是私有的保护权利,是保护 一个品种的知识产权。
2.2 任何育种者或新品种发现者可以向品种登记机 构要求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者权利;
2.3 登记品种必需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DUS),并且是新的,有一个命名;
2.4 只有拥有者或法定继承人,才有权利生产、交 易或进出口被保护品种的繁殖材料。
② 父母本行比
选用适宜的父母行比 玉米:2:4~6 油菜:正交制种1:2~3;正反交制种1:
1 水稻:2:14~16 棉花:正交1:4~5;正反交制种1:1
③ 采用适宜的辅助授粉措施 赶粉
④ 去杂去劣
⑤ 分收分藏
父本收获后检查遗留的父本或花期结束后直接割去父本
Ⅱ.单隐性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杂交种的生产
繁种与制种主要内容
常规种 杂交种
繁殖田 人工去雄 化学杀雄 自交不亲和
雄性不育
株行圃 (株系圃) 原种圃
繁育
去雄
授粉
繁育
杀雄
授粉
繁育 (预制种) 制种
质不育
繁育
制种
核不育
繁育
制种
F1 大田生产
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示意图
26
杂交种原种生产---七圃法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2020/4/29
•107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是指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 种子,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
•2020/4/29
•107
原种(basic seed)是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 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可用 于进一步繁殖大田用种。
•2020/4/29
•107
同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相比,在育种家种子 与基础种子之间多了1级精选种子。这级精 选种子主要是针对品种纯度进行的,而且 只应用于11种作物即小麦、大麦、燕麦、 黑麦、黑小麦、珍珠麦、亚麻、豌豆、扁 豆、蚕豆和大豆的种子生产中。
•2020/4/29
•107
这11种作物的育种家种子被分发给加拿大育 种者协会的会员种植,每个品种的种植面 积不大于1hm2,或所有品种种植面积不超 过2hm2。在小地块中,每20 000株作物中 杂株不得多于1株。加拿大农业部控制着每 块地的品种纯度。
•2020/4/29
•107
新西兰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基 础种子、认证一代种子和认证二代种子。 育种家种子使用绿色包装袋。基础种子使 用棕色包装袋。认证一代种子使用蓝色标 签。认证二代种子使用红色标签。
•2020/4/29
•107
三、国际上有关机构的种子级别分类 在美洲和澳洲,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Certifying Agencies, AOSCA )的种子级别分类是 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认证 种子。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 述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2020/4/29
•107
第五章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种子罐污染杂菌的机会,减少消毒及值班工作
量,减少因种子罐生长异常而造成的发酵波动 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 一般2-4级
确定方法
菌种的性质(如菌种传代后的稳定性) 瓶中的孢子数,孢子发芽及菌丝繁殖速度 发酵罐中种子培养液的最低接种量 种子罐与发酵罐的容积比 随产物的品种及生产规模而定 随着工艺条件的改变作适当的调整
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种龄短:菌体太少;种龄长:易老化。 原则:对数生长期末,细胞活力强,菌体浓度相对 较大,但是最终由实验结果定。
大量地接入培养成熟的菌种的优点:
缩短生长过程的延缓期,因而缩短了发酵周期,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节约发酵培养的动力消耗
有利于减少染菌机会
在放射形土壤杆菌多糖(ARPS) 发酵过程中不同的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
所以接种时要稀一点、便于纯化生长到单菌落。 子瓶: 大量繁殖,得到大量孢子。 接种:①从母斜面上点接种,选取生长好的单
菌落
②接种时密一点,得到大量的孢子。
孢子培养时注意湿度,子斜面使用一般不超过1个月
(三)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在生产车间阶段,最终一般都是获得一定数量 的菌丝体。 菌丝体比孢子要有利:
三、丝状真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利用菌丝体作为接种物
不能产生无性孢子的用繁殖体菌丝作为接种物, 如生产赤霉素的菌种——藤仓赤霉 问题:难以获得均一的接种物 接种前将菌丝打成碎片,形成大量的菌丝段,它 具有大量的生长点
四、放线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斜面培养,制备孢子悬浮液作初级种子 可用培养摇瓶菌丝体作为初级种子
——便于操作,但需要更仔细的控制。
1、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是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对孢子培 养基应该是有利于孢子的生长。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真种子
类似种 子的果
实
用作繁 殖的营 养器官
植物人 工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如豆类(除少数例 外)、十字花科的 各种蔬菜、瓜类、 茄子、番茄、辣椒、 茶、柑橘、梨、苹 果、银杏等。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三、常规品种良种种子生产程序
防杂保纯
•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 严格去杂、去劣 • 定期进行种子更新
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兼顾生长健壮、成熟一 致、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等方面,在选纯的基础上 选优。
自交作物以形态特征充分表现的成熟期为主,异交 与常异交作物则必须在开花散粉前及时除去杂、劣 株,避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育种家种子
• 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 稳定的品种 或亲本种子 的最初一批 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 原种种子。
原种
• 用育种家种 子按技术操 作规程繁殖 的第一代至 第三代种子, 或按我国规 定的原种生 产技术规程 生产的达到 原种质量标 准的种子。
良种
• 用常规原种 按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的, 达到良种质 量标准的第 一至第二代 种子,以及 达到杂交种 盎种质量标 准的杂交种 一代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 中产生的胚状体, 包裹在含有养分和 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而形成,在适 宜条件下能够发芽 出苗,长成正常植 株的颗粒体,也称 为合成种子、人造 种子或无性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二、常规品种原种种子生产程序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一、蔬菜种子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的生产种子生产的目的:获得遗传纯度高和播种品质好的种子应用于生产。
(一)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在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如:十字花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以种子播种的作物。
(二)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组培快繁等。
马铃薯、甘薯、大蒜、生姜、山药、菊芋、藕等有性繁殖蔬菜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由同一朵花内的雌雄蕊授粉、结实的方式,自然异交率0~4%。
主要蔬菜,芸豆、豌豆、番茄、茄子等异花授粉:由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方式,自然异交率95%以上。
主要蔬菜,大葱、胡萝卜、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常异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但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5-50%)的一类蔬菜。
主要蔬菜,辣椒、芥菜、蚕豆等二、品种的混杂与退化(一)发育学上的变异种子生产的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所处的土壤、肥力、气温、光周期、海拔高度等不同条件,作为对不同生长条件的反应,不同世代间便会产生发育学上的差异,从而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造成品种退化。
(二)机械混杂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在繁殖的品种内人为因素混入了其他品种造成的混杂现象。
(三)生物学混杂由于繁殖品种与其他品种或作物类型间发生天然杂交引起的品种混杂。
(四)自然突变作物在繁殖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自然变异发生,微小的变异频率很高,但是不易被发现,微小的变异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加快品种的退化速度,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
(五)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变化任何高纯度的品种,其群体的基因型都不是一个,品种就是多基因型的复合群体,品种表型大体一致,但是基因型却是不同的。
(六)病害的选择性影响无性繁殖的作物表现突出,如感染上病毒、真菌、细菌性病害退化非常快。
种子繁殖作物由于病害的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基因型的变化,使品种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而退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种子是植物的繁殖材料,具有遗传的特征。
为了获得优质的种植材料,种子生产至关重要。
种子生产的原理和技术涉及到种子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等方面。
首先,种子生产的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种子的优良品质与植物的遗传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对优秀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和配对,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同时,种子生产的环境因素也对种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种子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
其次,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
收集是指从优良的母本植物中采集成熟的种子。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病虫害的侵袭,避免杂种的混入。
收集到的种子应该进行标记,并及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储存是指将收集到的种子保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
种子的储存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保持种子质量,避免种子的老化和变质;二是为了延长种子的保藏期,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种子的储存温度要低于种子的冷杉温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同时,种子的储存容器要密封,以避免空气和水分对种子的影响。
种子处理是指对种子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萌发率和种子质量。
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种皮剥离、种子消毒和萌发促进剂处理等。
种皮剥离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种子消毒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真菌,萌发促进剂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
种子繁殖是种子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种子生产的核心环节。
种子繁殖包括人工授粉和种子培育两个步骤。
人工授粉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父本的花粉传递到母本的花蕾上,以实现种子的形成。
种子培育是指对受精后的种子进行培育和培育。
种子的培育涉及到营养物质和培养基的供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科学的原理和先进的技术,合理管理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植材料。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三)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保纯防杂。 纯度的高低是检验种子质量的第一标准。所有 的农业技术措施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持纯度。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繁 殖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纯度。因此,在种 子生产中,提出尽可能的较少生产代数的要求。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按 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对株 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新品种在推广过程 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品种混杂 与退化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 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 降低的现象。 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 部分地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 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了原品种在 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部分组织如茎组织、叶肉组织、根组织、形成 层、贮藏薄壁组织、珠心组织等为外植体的离 体培养。 ④细胞培养:是指用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游离 的单个细胞、小的细胞团块(6~7个细胞)、 细胞悬浮液或生殖细胞(小孢子)进行离体培 养,形成完整植株。 ⑤原生质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细胞去除细胞 壁后形成裸露的原生质体,在无菌的人工环境 中培养原生质体,使其重新形成细胞壁并继续 分裂、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二、遗传平衡定律及其与种子 生产的关系
1.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 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则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基因型 AA Aa aa 频 率 P=p2 H=2pq Q=q2
维持群体平衡的条件:⑴群体很大,不会因任何基因型传递 而产生频率的随意或太大的波动;⑵必须是随机交配而不带 选择;⑶没有自然选择,所有的基因型都同等存在,并有恒 定的突变率,即由新突变来替代因死亡而丢失的突变等位基 因;⑷不会因迁移而产生群体结构的变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种子是一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种的物质载体。
种子生产是实现优良品种价值和栽培技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课程在作物学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两个二级学科的交叉点,对于全面掌握作物科学知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当达到以下要求:全面了解种子生产的任务和内容以及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深刻理解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的过程及两者区别;基本掌握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作物常规品种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不同繁殖方式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和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无性繁殖作物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DNA分子技术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为独挡一面地指导农作物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实践,并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一了解种子生产的概念,种子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理解种子生产的任务,包括新品种的普及更换和已退化推广品种种子的更新;种子生产主要任务是生产原种种子和大田用种种子,包括常规品种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杂种品种亲本原种生产和杂种一代大田用种种子生产。
三掌握品种在植物学上的三性和社会学上的三性概念,掌握植物学上的种子概念和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概念。
四了解世界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国种子生产体系的演变过程和美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
习题:1 种子生产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2 我国种子生产体系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植物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一、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性1.自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2.异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3.常异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二、无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1.营养体繁殖及其遗传特点2.无融合生殖及其遗传特点本节重点是理解各种繁殖方式作物由其遗传特点所决定的群体遗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2
107
12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2021/3/12
107
13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日本:原原种种植在都道府县设置的原种圃 进行繁殖,从原种圃收获的种子为原种。 原种发放前,要在包装袋里放入表示都道 府县审查合格的标签。
2021/3/12
107
14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日本:原种供应给种子生产农户,种植在种 子生产田生产市售一般种子。市售一般种 子通常由镇村、部落等的种子生产协会经 营。水稻、麦类等作物,也有由农林省指 定经营者(称为指定种子生产者)接受镇 村、部落等的委托进行经营的。
2021/3/12
107
6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是指用原种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 定质量要求的种子。大田用种是供大面积 生产使用的种子。
2021/3/12
107
7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根据国标《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20464-2006),不同类别的种子使用 不同颜色的种子标签。 育种家种子使用白色并有紫色单对角条纹 的标签。
2021/3/12
107
19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这11种作物的育种家种子被分发给加拿大育 种者协会的会员种植,每个品种的种植面 积不大于1hm2,或所有品种种植面积不超 过2hm2。在小地块中,每20 000株作物中 杂株不得多于1株。加拿大农业部控制着每 块地的品种纯度。
2021/3/12
107
107
10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日本:育种家种子是指育种家在品种登录时 提供给繁种组织的原始种子,它是在育种 家管理下生产出来的、具有最高遗传纯度 的种子。
2021/3/12
107
11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日本:育种家种子种植在都道府县农业试验 场管理的原原种圃进行繁殖,从原原种圃 收获的种子为原原种。
2021/3/12
107
8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原种使用蓝色的种子标签,亲本种子使用 红色的种子标签,大田用种使用白色的种 子标签或者蓝红以外的单一颜色的种子标 签。
2021/3/12
107
9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二、其他国家的种子级别分类 日本:
育种家种子, 原原种, 原种, 生产用种。
2021/3/12
2021/3/12
107
17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加拿大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精选 种子(select seed)、基础种子、登记种子 和认证种子。
2021/3/12
107
18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同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相比,在育种家种子 与基础种子之间多了1级精选种子。这级精 选种子主要是针对品种纯度进行的,而且 只应用于11种作物即小麦、大麦、燕麦、 黑麦、黑小麦、珍珠麦、亚麻、豌豆、扁 豆、蚕豆和大豆的种子生产中。
2021/3/12
107
4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是指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 种子,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
2021/3/12
107
5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原种(basic seed)是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 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可用 于进一步繁殖大田用种。
2021/3/12
107
25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第一节 种子级别的分类 第二节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 第三节 杂种品种种子生产 第四节 无性系种子种苗生产
2021/3/12
107
3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第一节 种子级别的分类 一、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类 根据(GB4404.1-2008),分为: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 。 原种(basic seed) 。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 。
类别叫标准种子(standard seed),花卉只有
商业种子(commercial seed)。
2021/3/12
107
23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德国、波兰的种子级别分类与英国基本相 同。
2021/3/12
107
24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瑞典的种子级别分为A、B、C1、C2、H共5 级,分别表示预基础种子、基础种子、认 证一代种子、认证二代种子和商品种子。
20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精选种子最多可繁殖5次,然后必须引入新 的育种家种子。精选种子用于生产基础种 子,基础种子也要接受品种纯度监控。
2021/3/12
107
21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只有当加拿大育种者协会颁发了育种家种 子证书后,育种家种子才能进行扩繁,此 后的一系列增殖都始于此,各级种子都要 接受加拿大农业部门的品种纯度田间检验。
2021/3/12
107
15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对于后者,国家补助一部分经费,通过国家 补助经营的种子生产田也称为指定种子生 产田,根据主要作物种子法,都道府县要 进行田间检验和生产物的审查,审查合格 发给审查证明书,是为证明种子。
2021/3/12
107
16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 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白色标签), 登记种子(register seed) (紫色标签), 检验种子(certified seed) (蓝色标签) 。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第5次课堂练习题:
1、简述品种区域试验对试验设计和田间布置的 要求。
2、UPOV的英文全名是什么?它有几个版本? 中国执行哪个版本?它与最新版本有何差异?
3、试述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的区别。
2021/3/12
107
1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2021/3/12
107
2
07
22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在欧洲,英国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
前基础种子(pre-basic seed),基础种子,认
证一代种子(certified seed of the first
generation),认证二代种子(certified seed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蔬菜种子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