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国家文化概况论文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The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 Western culture originally influenced by European cultures. It has been developing since long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a country with its own uniqu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da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n ethnically and racially diverse country as a result oflarge-scale immigration 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throughout its history.Chinese culture is the respect of East land. Chinese culture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The part of social different. If you are in China , it is not rare to see that a crowded of people throng in the supermarket, trying to get service first. People in China do line up the scholar said in a humorous tone , but they prefer to line up at a horizontal way. In contrast , in western countries , say in American ,people always line up ,no matter in a big bank or a small store .And they take it for granted. Lining up has long since become part of their life that they scarcely doubt it or grow impatient while doing it.The food different .Most Chinese families are used to buying fresh food every day while Americans like to buy from supermarket a large bag onetime then eat cold food everyday. Chinese people use chopsticks to eat while American people use folks and knives. when the guest come ,Chinese will make a cup of hot tea, tea can reduce blood cholesterol.on the contrary, American people like drinking coffee, but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blood fat and stimulation to the heart.American breakfast food mainly includes Bread, milk or dairy products, meat, vegetables and fruits. Chinese breakfast Consists of vegetables, steamed buns, pancakes, congee , eggs milk, bean products .After dinner, Chinese people love to eat fruit,while Americans often add a s weetmeat.The difference in education. China's education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ng knowledge infusion, rais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uthority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respect and inheriting and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ion. American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rain students to use the knowledge,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knowledge and authoritative question, the critical spirit and to expand and create knowledge. These two kinds of education expressed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reat knowledge of Chinese education is static and dynam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move a static reflecting differences of two countries knowledge view.。
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

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对于中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语言和交际的影响。
二、中美价值观差异在中美文化中,价值观差异是最明显的方面之一。
中美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这导致了他们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
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团体的集体利益。
这种差异在语言交际中表现明显,比如在表达感谢之情时,美国人更倾向于使用“I thank you”这样的第一人称表达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使用“We thank you”来强调团体的感谢之情。
2. 时间观念与未来导向美国人注重效率和时间观念,强调将时间用于创造价值。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历史和传统,对未来的展望较为谨慎。
这种差异在商务交流中体现明显,美国人常常在商务会议上强调时间管理和准时守约,而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语言差异中美文化差异也在语言使用上得到体现。
1. 礼貌用语中美两国在礼貌用语方面存在差异。
美国人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Please pass the salt”。
而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的方式,比如“麻烦你帮我递一下盐”。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在社交场合中的不同习惯和礼貌观念。
2. 言语间断和暗示中美文化中存在着对言语间断和暗示的不同需求。
美国人更倾向于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喜欢在交流中保持比较连贯的语言流程。
而中国人更喜欢使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有时候在表达上更多地依靠暗示和上下文的理解。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和日常社交中都能观察到。
四、沟通方式差异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美人民在交际中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1. 非语言表达在非语言表达上,中美文化也存在着差异。
美国人更加直接和开放地表达情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中文

学习了美国社会与文化后,我对美国的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一般而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共包括六个方面,即:individual freedom,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material wealth 和self-reliance, competition, hard work. 其中,前三个方面集中代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移民到美国的原因,亦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美国之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而后三个方面则是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所应付出的代价。
在美国人看来,individual freedom 和self-relian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和competition, material wealth 和hard work 是一一对应的。
你要想实现前一个梦想,就必须付出后边那个代价。
个性自由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
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
美国的自由观"不仅指免除对肉体的约束,而且指个人有权签订契约;有权从事任何一种普通谋生职业;有权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权结婚、建立家庭和抚养孩子;受自己良心的支配崇拜上帝,以及普遍地享有历来被认为是自由和平等地追求幸福所必不可少的那些特权自力更生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要靠自己。
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炫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要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孩子,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机会平等美国人永远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机会;一个人在一方面犯了错误,并不剥夺他在其他方面出色的权利。
美国人认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有生存权利,只要有力气,有能力,谁都可以获得自然,谁都可以发财当富翁;在政治上,他们主张投票箱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人人有选举权;在受教育上,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提倡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公立学校人人均可上学;运动场上,美国人也有他们的标准,只要有体育才能和技术的人,都可以参加竞争;在社交场合,美国人喜欢平等待人,也喜欢被别人平等相待,摆架子、高人一等的表现为人们所不取;在官兵关系方面,美国人认为,官兵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指挥官不能向士兵摆资格,不能把权威当宝杖使用;在宗教方面,美国人认为人人有信仰宗教的权利,只要是新教徒,不要经任何神职人员作中介,都可以与上帝相通。
中美饮食论文

中美饮食论文引言中美两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重要地位。
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讲究营养均衡、口味多样;而美国饮食文化则以多样性和快餐文化而闻名。
本文将比较中美两国的饮食文化,探讨其异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 饮食习惯1.1 中华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因此其饮食文化也流传至今。
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营养均衡:中华饮食文化中强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食物的搭配,追求饮食的平衡和健康。
•烹饪技巧:中国有着丰富的烹饪技巧,如蒸、炒、炸、煮、炖等多种烹饪手法,使得食物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增添了口感。
•地域差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差异,如川菜、粤菜、鲁菜等代表了不同地方的饮食传统。
1.2 美国饮食文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美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美国饮食文化受到各国移民的影响,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如意大利披萨、墨西哥玉米卷等。
因此,美国被称为一个全球美食的集合地。
•快餐文化:美国是快餐文化的发源地,快餐食品如汉堡、炸鸡、薯条等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美式食品,并迅速传遍全球。
•超大份量:美国人对食物的要求通常是“量大且物美”,大份量的食物已经成为美国餐桌上的一种常态。
2. 饮食习惯的差异中美饮食文化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食材选择在食材选择上,中美两国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而存在不同。
中国食材以大米、面食、豆类、肉类、海鲜等为主,讲究食物的新鲜和滋补功效。
而美国则以牛肉、猪肉、鸡肉等肉类为主,同时辅以各类蔬菜和水果。
2.2 烹饪方式中华饮食文化注重食物的原味,烹饪方式多样。
常见的烹饪方法有蒸、煮、炒、炖等。
而美国饮食文化倾向于煎炸烤等高温烹饪方式,以追求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2.3 用餐方式中国人通常以米饭或面食为主食,搭配多样的菜肴,采用筷子进行进食。
而美国人则以主食和菜肴的分别进食,用刀叉进行取食,注重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美国牛仔文化论文

谈美国的牛仔文化摘要:在美国19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潇洒登场的西部牛仔创造出了魅力无穷的牛仔文化。
尽管在历史上只持续了几十年,但牛仔时代孕育的文化却得到延续和发展。
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令人称奇的影响。
关键词:牛仔;牛仔时代;牛仔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19-01一、引言牛仔一词最早出自西班牙语。
15世纪西班牙人到达美洲拓荒,这些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样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来,他们是贵族、冒险家,他们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
他们养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没有边际的草原中,牛仔们骑马随牛群驰骋。
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传统的牛仔精神。
牛仔积极乐观、勤劳勇敢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后来被引申为美国精神。
尽管牛仔时代仅仅红火了二十几年就迅速地衰败了,然而,时至今日,人们惊奇地发现,牛仔时代虽然短暂,它所衍生出来的牛仔文化却魅力不衰,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千百万人的心,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多元的美国牛仔文化牛仔文化涉及的方面很广,已在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等许多方面深入到现代美国人的生活中。
牛仔的服饰已演化成美国的民族服装;牛仔的幽默语言也融入现代美国人的日常谈吐中;牛仔的主题,在美国人的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被无休止地重复着。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牛仔的服饰、语言、技巧和有关牛仔的一切文化作品都越来越来被各国人民所熟悉。
1、牛仔形象对大多数美国人,乃至对世界上许多人来说,美国西部牛仔是具有英雄主义和神秘色彩的人物。
在文学、电影与电视作品中,牛仔通常都是头戴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腰挎柯尔特左轮连发手枪或肩扛温彻斯特来复枪、身缠子弹带、穿着牛仔裤皮上衣、以及束袖紧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双饰有刺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颈围一块色彩鲜艳夺目的印花大方巾、骑着快马风驰电掣,形象威猛而洒脱,是一种代表了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外在装束。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
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
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
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
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
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美国饮食文化4000字论文

美国饮食文化4000字论文篇一:美国饮食文化论文旅游资源简介论文《浅析美国饮食文化》姓名:王中丽班级:营销 3111指导老师:王婷浅析美国饮食文化摘要: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美国当然也不会例外。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使得美国的食物也融入了各种饮食文化、特色。
而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但随着美国文明的发展与经济的逐步富裕,加上资讯与交通的发达,美国人对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关键词:饮食美国菜文化大众化一、美国的特殊文化背景对烹饪菜肴的影响要想了解美国的饮食文化必须先浅谈一些美国的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
一个国家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两大主要因素,一个是乡土性的地缘因素(Regionalism),一个是多元性的人为因素(Diversity)。
对美国而言,多元性的人为因素比乡土性的地缘因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美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土地广阔、历史短而且有一百多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移民到美国,现在的总人口约二亿八千万,其中西班牙语系的居民约有四千三百万,黑人约三千六百万,亚洲来的移民也已经超过一千万,这么庞大的外来族移民在美国,成家立业,落地生根,让美国成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所以,美国食品菜肴的形成也就来自这个“大熔炉”。
美国人日常生活接触到最多的食品如汉堡包、炸鸡、比萨、酱汁面条、塔可卷饼、三明治、热狗、炸薯条,天天全都是早期从西欧各国传入的舶来品,牛排、羊排、猪扒、鱼排也不是美国最早发明的食品,因此有许多人用严厉的眼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认为这些都不能算是美国菜。
在美国居住的人群不是同文同种,不是同宗同源,世界各国传到美国的风味菜肴日久天长就发生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变化了。
二、早期美国厨艺水平落后的原因早期美国烹饪业不发达,厨艺水平落后的原因有三项。
第一、历史与文化的长度及深度不够。
美国自1776年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至今只有230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富裕强国至今也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美国原始的印第安人在拼命的找寻赖以生存的食物,希望能让自己及家人生活下去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可能创造发明什么美食,更不可能开创全国性的统一菜肴了。
美国政治与文化期末论文

作者:暨南大学梁月佩 2011年 05月 29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摘要】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
它的主要精神是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利益均沾,机会平等原则。
影响: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既是美国传统对华政策的延续,又是这种政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这项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在对华关系中,已经摆脱了追随者的处境,它要以自己的主张去影响和带领别的国家了。
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在以后的30多年中,在中国对外关系的各个关键时刻,美国一再重申门户开放政策,并根据不同的形势做出新的解释,使之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门户开放;提出;失败原因;影响1.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Open-Door Policy is a term used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means that powerful countries have equal opportunities to trade with colonial 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n countries agree to observe the Open-Door Policy in an area, they simply agree to permit their merchants and investors to trade freely there. John Hay,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 started the idea of the Open Door in 1899. At that time, several Western powers had special interests in China. Each power was trying to get all the trading rights for itself. Hay sent notes to the competing powers, asking them to maintain complete equality for all nations that wished to trade with China. The competing powers accepted Hay's proposal, and they signed treaties agreeing to observe the Open-Door Policy.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衰落,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它们在苛刻的条件下争先恐后借款给中国政府,霸占中国的海港、攫为租借地,强索筑路和开矿特权,把中国领土划分为各自的势力范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妇女问题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13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彭乐康
学号:1306030119
日期:2016/4/10
美国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制度的改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明程度以及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在美国国内,妇女研究将它的基础牢牢建立在欧洲传统文化思潮与美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发展史之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在教育研究界,妇女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个学生、教室和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面对的议题。
北美殖民时期,美国妇女承受着繁重的农耕劳作,与男子一起开垦荒地,建立新家园。
然而,由于欧洲移民初到北美时用盛行于欧洲的传统观念和习俗来治理社会,妇女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地位都极其卑微。
纵观在现代化中脱颖而出的美国妇女运动分为三个阶段:1890年到1920年为第一阶段,1920年至1960年为第二个阶段,196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
受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美国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上升为世界大国。
大都市生活、教育的大力推广和工业化的过程等,都对传统的以农业社会为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歧视和偏见的抨击达到空前的规模。
1920年妇女通过自己的抗争最终获得了政治选举权。
美国的妇女运动在30、40、50年代陷入低谷。
究其社会发展原因,美国的30年代是继1929年股票市
场大崩溃后出现的经济大萧条期,40年代是围绕战争展开的,50年代的冷战僵局出现了令人窒息的麦卡锡主义。
进入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场的世界霸权意识处处受挫、人心涣散、人心思变,也促使妇女运动在70年代进入一个激进的发展高潮。
纵观美国妇女现代发展的历史过程,固然有起有落,但妇女利用机遇、利用知识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着社会的发展。
20世纪,美国妇女把政治平等权利当作奋斗的主要目标,直至美国国会通
过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为止。
与此同时,美国妇女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改革活动。
无论是反酗酒运动还是反犯罪运动,无论是扶贫救济活动还是浪子改造活动,妇女都以卫道士的姿态和当仁不让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用她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来匡正和消除大工业时代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美国现代妇女针对传统哲学和宗教思想中提出的男女之别,将妇女问题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首要的一个例子就是妇女的堕胎和计划生育问题。
紧张的现代化城市生活,是对依从传统习俗而不进行计划生育的妇女的一项严峻挑战。
与此类似,美国妇女的参政意愿收到来自社会和妇女运动内部两方面的阻力。
由于根深蒂固的男女分工秩序不同的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
与社会上反对妇女走出家庭、反对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理论和习俗一致,妇女的收入被看作家庭的补偿性收入,妇女很难名正言顺地要求同工同酬。
妇女问题的提出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传统观念的重新审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妇女在配合美国现代社会去做妇女的那部分工作,不失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事实上,随着各行各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美国妇女正借助手中掌握的现代化知识不停向各个行业进军。
宇航业、建筑业、工程业、核电业、电脑业,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提出足够的理由把妇女拒之门外,这是她们自强不息奋斗的结果。
应该说,美国妇女在争取男女自由平等的斗争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尽管未来的道路仍不平坦,充满艰险,但凭借她们的智慧与力量,美国妇女有充足的理由在各方面争取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