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

合集下载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安全性监测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安全性监测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安全性监测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应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的担忧。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及公众安全,对于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安全性监测必不可少。

一、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其中每个组件都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相互依赖。

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可能会改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相互作用等生态特征,因此可能对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不良影响: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如有害物质的转移、害虫的生物安全等。

2.移植的生态系统不兼容性:转基因植物可能因为不同之间不兼容的性质而在新环境中无法生存。

3.生物繁殖:导入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如在野生的亲本品系或近缘物种中引入了外来基因,从而改变了野生科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结构。

二、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由于转基因植物种植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因此针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因结构分析:对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有害特性;2.表达水平分析:对转基因植物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包括是否会对其他生物造成毒性作用;3.目标生物分析:对目标生物进行敏感和毒性试验;4.环境影响分析:对转基因植物在现有环境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上依据是生态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全面评估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的前提。

三、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监测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的安全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性监测的目的是检测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的潜在风险,并及早解决问题。

安全性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物安全监测:对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蛋白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安全性和生物活性;2.检测转移事件的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检测转移事件的稳定性,目的是保证其在亲本中的相对稳定性和种植方法的可靠性;3.长期风险监测:长期监测从生态系统、农业系统和城市环境角度评估转基因植物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随着人类对农作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满足需求以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

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来自其他物种的DNA序列插入到目标生物中,使目标生物具有一些新的特征或性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转基因生物的引入,确实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对其安全性问题充满了担忧和质疑。

那么,转基因生物的真正安全性如何呢?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呢?一、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转基因生物还存在着环境安全问题,与传统农作物相比,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更多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有更强的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等性质,对于其他植物和昆虫等其他生物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同时,转基因生物的杂交现象也可能会对其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二、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转基因生物中也有非常多的研究。

由于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食品安全不仅仅涉及到人体的健康问题,还牵涉到环境健康和食品质量的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都实行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监管,确保人们能够食用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三、转基因生物的遗传污染问题转基因技术所引发的遗传污染问题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杂交现象的存在,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可能会对传统作物产生遗传污染,特别是在野生母体的存在时,可能会对野生种群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四、转基因生物的社会影响转基因生物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农民群体的影响;二是市场竞争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如果对农民群体的支持不充分,则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难度将会很大。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影响也是转基因生物的一个重要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其中转基因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但与此同时,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转基因生物的定义、应用、影响和安全性四个方面来探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的定义和应用转基因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细胞中,使其生成新的物种。

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不同物种的基因或DNA序列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体,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等领域。

在农业方面,转基因技术可用于粮食、烟草、棉花、蔬菜等作物的改良。

通过对植物进行基因改造,可以让植物获得更好的抗病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性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治疗癌症、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新药以及生产疫苗等。

二、转基因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技术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破坏生态平衡转基因生物进入生态环境后,可能会对其他物种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例如,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传粉昆虫造成影响,使得蜜蜂等传粉昆虫死亡,导致植物无法繁殖。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过多的抗生素或农药等有害物质,进而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3、产生基因污染转基因生物可能会通过传播方式,导致非转基因生物的基因被污染,进而导致基因资源的丧失。

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1、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复杂的过程,由于水平限制和基因漂变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和性状表现与预期不一致,进而导致可持续性或安全性的问题。

2、转基因的辨识和追踪问题转基因生物的辨识和追踪是实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

但是,目前尚无较好的转基因生物鉴定和检测技术,其真实性仍存在争议。

3、风险评估问题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评估涉及到对其安全性、健康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期望增加作物产量、抗虫、抗病和优化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特点。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环境安全性评估和食品安全性评估。

环境安全性评估主要是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以保证它们不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性评估主要是确定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过敏反应、毒性等。

1. 环境安全性评估环境安全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安全要求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环境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安全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对常规作物、野生动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成员的影响。

(2)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都证明,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是可预见的,一些转基因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可能会传至自然种群中。

(3)有效性与效果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及其转基因基因对目标病虫害的有效性,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种群的影响。

(4)生态特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生长、繁殖、耐受力和抗药性等生态特性,以发现非目标性状的变异或不良效应。

2.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性评估是保护公众的健康问题,也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在食品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源和转换农作物的确认:确认农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是来自于哪个物种,并对转换农作物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确认。

(2)新物质的判定:评估新物质的3D结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毒理学等特性,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摘要: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在对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的同时,其安全性风险备受关注。

转基因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转基因食品从实验室走向餐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为全世界所关注,它涉及到贸易效益和人体健康。

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中,绝大多数选择标记基因来源于细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因此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生态的影响,以期推动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转基因植物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害虫抗性,非目标生物,基因漂移Ecological risk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GMP)results in great agricultural renovation,though their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also cause world—wide concern.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cation(GM)industry made GM food appear on the table from the laboratory,thus the safety of GM food received worldwide concerns,which involves bade barriers and human health.So researchers and breeder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produce biosafiy or marker—free transgenic crops.In this paper,metho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biosafiy transgenic plants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CO—transform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approaches were also evaluated with a view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n transgenie research in plants.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Ecological risk,Insect resistance,Non-tarot organism,Gene flow转基因植物在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保持水土等多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植物获得特定性状的技术。

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本文将就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1. 提高产量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从而提高产量。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抗旱、抗病、抗虫,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 改善品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调整作物的品质,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比如,转基因玉米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提高其蛋白质含量,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饮食需求。

3. 节约资源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经济效益。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转基因植物的弊1.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可能会传播到野生植物中,导致野生植物的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生态平衡。

2. 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例如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素或过敏原,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市场垄断转基因技术由少数跨国公司掌握,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影响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成为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平等。

4. 道德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涉及到生命科学领域的伦理问题,例如是否应该干涉自然界的基因组成,是否应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等,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转基因植物既有利也有弊,应该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加以评估和应用。

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食品安全的监管,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伦理道德的考量,实现转基因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转基因植物的意义与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意义与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意义与风险转基因植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基因突变的基础上进行基因工程,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来基因引入植物,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特性、增加抗病能力等目的。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生活中便利和科学研究上的突破。

但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从转基因植物的意义和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转基因植物的意义1.提高农作物产量作为世界上最基本的食物作物,农作物的产量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信息和增加抗虫性等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食品短缺问题。

2.改善作物质量食品质量和安全是人们吃得安心的前提,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外观和口感等方面,另外还可以加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提高经济效益相比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转基因植物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病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成本,提高他们的收益。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二、转基因植物的风险1.生态风险改变植物基因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可能会改变植物种群的特性和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

另外,转基因植物也可能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2.遗传污染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信息有可能会污染周围的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给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污染后的植物信息可能会延续几代,给生态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3.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还无法完全解决转基因植物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能力过强,单一作物的基因被修改后,可能出现未知的安全隐患,影响人类的健康。

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技术涉及到商业利益,一些公司不愿公开转基因产品中的成分,而公众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购买权利,使得这一问题无法得到合理解决。

三、结论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转基因技术的确是一种有利于人类的技术,但同时它也存在严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需要对转基因产品加强监管和保护自己的知情权。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转基因技术是对生物基因进行人为操作、改变和加工,以获得一种新的生物体,从而达到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对植物基因进行改造的一种技术,而其安全性和风险性一直备受关注。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植物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危害性相对较低。

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病虫害抗性,较传统农业生产方法更具有环保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农药喷洒,从而降低了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其次,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其质量以及增加其种植适应性。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不受干旱、低温及其他极端自然环境影响的特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同时还可以增加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是,植物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健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为了解决植物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实际推广中,执行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首先,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评估,保障其安全性。

在进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会进行多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转基因植物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其次,相关部门会对通过安全性评估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批准和监管。

如美国和欧洲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成分必须注明是否经过转基因,以便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食品和食品原材料。

最后,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尝试新的风险评估方法,以提高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稳定性和繁殖特性进行研究,以判断它们对生态系统长期影响的可能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基因编辑等新技术,逐渐优化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结语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监管措施,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转基因植物在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保持水土等多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但以重组DNA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带来巨大利益和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入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受体植物安全性风险,即导入的外源基因及其产物对受体植物是否产生不利影响;二是生态环境安全性风险,即转基因植物的使用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影响;三是毒理安全性风险,主要指以转基因植物为原料的产品(食品、饲料)和其他方面的安全性。

现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进行阐述。

l 目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的抗性自然界生物间的协同进化或生物与非生物抑制因子间的对抗可能出现适应或被淘汰的结果。

根据协同进化理论,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的应用也将会面临目标病虫害对抗性植物的适应和产生抗性的问题。

通常选择压力越大,害虫抗性产生得越快。

以转Bt基因为例,Bt毒蛋自在植物各营养器官中的表达通常是高剂量的持续表达,因此提高了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可能促使害虫对Bt作物产生抗性,从而削弱Bt作物的经济效益和优势。

希望通过制备转不同Bt 基因的植物来延长害虫抗性的产生并不可行,因为害虫普遍存在多重抗性和交互抗性。

此外,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还可能发生目标害虫的“行为抗性”和寄主转移现象。

一方面害虫可能区分Bt毒蛋白在植株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从而选择性地取食Bt毒素含量较低的部位,提高种群的存活率;另一方面,如果目标害虫寄主植物来源较广,在不适口的情况下转移至非转基因作物上危害。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

尽管如此,国际上普遍提倡通过转基因植物种子和非转基因种子混合播种、提供非转基因作物庇护所、种植替代寄主植物或提高自然植被多样性等策略,预防和应对目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

2 转基因植物对非目标害虫的毒性及其寄主嗜好性的影响转基因植物本身及其转入基因编码产物不仅会对目标生物起作用,还有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或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对非目标生物产生间接影响。

这方面的评估指标通常包括非目标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指标。

在田间,由于转基因作物对目标害虫具备很强的针对性,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下降,导致生物群落中种与种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某些非目标害虫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而成为主要害虫。

3转基因植物对有益生物及天敌的影响种植转基因植物不仅要控制靶标害虫,而且必须与天敌协调共存,才能融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体系。

转基因植物的大面积推广,其花粉对家蚕等经济昆虫和传粉蜂类的潜在影响受到关注。

此外,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有可能通过基因水平转移、根系活性分泌物改变和残体中生化成分的改变来影响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对天敌的生态毒性。

转基因抗虫植物表达的杀虫蛋白不仅作用于目标害虫,也必然影响到非目标害虫和天敌的生活力。

这些影响包括转基因作物表达的毒蛋白或改性蛋白对天敌存活和发育的直接毒害或通过害虫对天敌产生的间接毒害,天敌对转基因作物上的目标害虫行为/生理/生殖的反应,天敌种类及种群数量的变化,天敌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的变化等。

针对捕食性天敌,多数研究表明取食了转基因作物的植食性昆虫猎物对捕食性昆虫的个体生长发育、生殖、捕食行为等特性均无不良影响;转基因植物花粉和汁液对捕食性天敌没有直接毒性。

但也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植物对捕食性昆虫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寄生性天敌,部分研究表明取食了转基因植物的植食性昆虫寄主对寄生性昆虫的个体寄生、发育、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也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或其产物对寄生蜂生物学特性无不良影响。

对天敌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迄今,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对田间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或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小,对天敌的生态功能也未见显著影响。

但也有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田天敌群落发生显著变化,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降低。

对经济昆虫的影响。

家蚕和柞蚕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昆虫,与Bt作物的靶标害虫同属鳞翅目。

Bt作物的花粉会飘落到柞树或桑树上,特别是我国南方养蚕地区的传统作物种植模式是桑稻间种,所以,Bt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可能会对这两种经济昆虫造成不良影响。

对传粉昆虫的影响。

自然界75%一85%的显花植物是虫媒花,一些转基因植物需要蜂类传粉,或可作为传粉昆虫的食物来源。

随着转基因植物种类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蜂类等传粉昆虫受影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抗虫转基因植物对传粉蜂类的影响。

根据现有研究,转基因植物对蜂类的影响与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目的基因的类型和性质、转基因在植物不同部位的表达特异性及表达量等密切相关。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直接影响取决于转基因植物产生的外源蛋白质的作用范围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量。

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转基因植物的代谢、生理生化性质及根系分泌物组成可能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土壤微生物产生间接影响。

由于目前此类研究报道中转基因植物种类、考察的微生物种类和研究方法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因此难以分析、比较并得出明确结论。

转基因植物的推广种植品种趋于多样化后,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的影响也有待研究。

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土壤动物功能群在土壤物质转化及养分释放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不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造成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可影响到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近年来已发现转基因植物会影响土壤动物群落。

但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少,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动物区系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4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稳定下来的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产生累积、富集和级联效应。

转基因作物由于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会使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一些物种种群数量下降,另一些物种数量急剧上升,导致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系统不稳定,影响正常的生态营养循环流动系统。

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是微妙的、难以觉察的,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研究。

目前影响较大的相关报道有:美国黑脉金斑蝶事件、墨西哥玉米受污染事件、加拿大抗除草剂油菜事件、抗除草剂作物由于大量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对微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等。

5 基因漂移及杂草化问题转基因植物可能通过与野生植物异种交配而使转基因植物中的目标基因进入野生植物。

发生基因漂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转基因植物可以与同种或近源种植物进行异花授粉;二是这些同种或近源种植物与该转基因植物在同一区域种植,而且转基因植物的花粉可以传播到这些植物上。

根据这两个条件,转基因玉米、甜菜、油菜及一小部分转基因水稻有可能产生基因漂移。

基因漂移的后果是产生适应性或竞争力更强的品种,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或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

如果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的是提升植物繁殖优势的特性,如抗除草剂、抗霜冻、延长种子在土壤中的活性时间、调剂花期、调节植物固氮能力等特性,则更可能发生这种生态系统的失衡。

如果转基因植物可使野生植物具有抗虫特性,则可影响野生植物所维持的昆虫自然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威胁某些生物的生存。

如果基因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近缘野生种之间,则可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中心的遗传多样性;如果这种基因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和有亲缘关系的杂草之间,则可能产生难以控制的杂草。

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文所述的墨西哥玉米受污染事件。

此外,有研究表明,把耐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籽和杂草一起培育可产生耐除草剂的杂草;转Bt和CpTI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间的基因流频率较低(<1%),但转基因水稻的高密度种植,可增加其与非转基因水稻异型杂交的概率;抗除草剂基因可由转基因小麦转移至临近的圆柱山羊草,且自然变异频率低的品系通过杂交发生基因漂移的风险更大。

可见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基因可扩散到自然界中去,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案即便设计得很完善,也可能低估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的实际风险。

此外,有预测模型表明,虽然抗除草剂作物基因漂移的频率很低,高效除草剂的频繁使用将促使转基因作物成为难于控制的先锋植物,并不利于保持转基因作物的抗性水平。

此外,转基因抗病毒植物可能通过重组过程产生新的植物病毒株系。

基因重组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当一种非目标病毒侵入转基因抗病毒植物的细胞,入侵病毒就可能与植物中的外套蛋白基因进行部分遗传物质的交换,从而产生新病毒,这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难以估量。

6 应用转基因作物后植保费用的变更目前应用的大多数抗虫转基因植物所使用的目的基因为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基因,不同的毒素基因分别具有高度专一性,只能作用于其靶标害虫。

由于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应用,对目标害虫的田间用药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可能导致次要害虫种群增长,进而增大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转基因植物的预期经济和环境效益。

根据环境影响系数(EIQ,一种基于促成某一独立活性成分对环境产生净影响的不同因素的复合测量方法)的测算,1996—2004年间,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全球杀虫剂累计减少量为172500 Mt的活性成分,相当于作物用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降低了14%。

7 结语综上所述,转基因植物是环境安全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转基因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密切关注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这方面的关键问题包括:(1)目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发展预测和监测、抗性治理和延缓策略;(2)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生物的潜在急性和慢性毒性效益,转基因作物系统中天敌和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保护利用对策;(3)耐除草剂转基因植物中的目标基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生漂移的频率预测和监控技术;(4)转基因作物中非目标次要害虫的种群发展趋势及其综合治理对策;(5)特定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大可能带来的生态效益评价;(6)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评价和长期监测。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评价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的方法和程序,国内外有关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分析常常会出现对同一测定对象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这可能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监控时期、试验方法等因素有关。

所以,在进行相关测定时,应尽可能采用与同类研究一致的试验方法,以便于比较分析。

由于对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尚不明确,各国政府和人们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态度表现不一。

我们不能因为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存在风险就束之高阁,而应该将其风险与其给农业、消费者和环境带来的利益进行衡量和比较,大力发展风险检测技术体系,定量评估其风险程度,长期监测其潜在生态风险,制定风险预防与治理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控制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风险,推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