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综述

合集下载

转基因(GM)植物及其安全性(最新)

转基因(GM)植物及其安全性(最新)

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和蕃茄,饲喂小鼠试验检测
到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浓度足以对人类产生保护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先对烟草进行胰岛素 基因改造,然后从烟草中提取胰岛素制成胶囊,让患有糖 尿病的实验鼠服用。结果显示,8个星期后,这些实验鼠 的血和尿中的含糖量都恢复了正常,它们体内的胰腺贝塔
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是最成熟的基因转 化系统之一。
操作步骤:
外植体 农杆菌
共培养 芽诱导 抗生素筛选 生根培养,植株再生
分子检测,转基因植株获得
技术特点: 转化拷贝数低 携带目的基因片段大


整合后外源基因结构变异小
操作简便等优点

该技术已成为转化成功最多的一种转化方法。
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系统
2) 抗植物病毒基因
衣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阻断病毒脱壳. 其它基因: 病毒复制酶基因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等
3) 抗植物真菌病害基因
几丁质酶基因 β -1,3-葡聚糖酶基因
4) 抗植物细菌病害基因 抗菌肽基因: Cecropin B基因
病原相关蛋白基因(pathogenesis related, PR),是一类
花)种植面积为1550 万hm2 (占12% )、转基因油菜(HT
油菜)为590 万hm2(占5%)。
从种子市场份额来看,根据国际种子联盟(2008)的报
告,全球商品种子的市值规模大约为365 亿美元,而全球转
基因作物品种销售额为75 亿美元,据此粗略测算,转基因 种子销售额占全球商品种子销售额的20.5% 。自1996 年以 来,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额呈快速增长态势 。
内容:
★ 转基因生物的性状行为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物技术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转基因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可控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植物存在质疑,主要是担心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1.基因鉴定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基因鉴定。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包含目标外源基因。

对于基因鉴定阶段未通过的转基因植物,应立即终止相关试验或生产活动。

2.物质成分分析除了基因鉴定,还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物质成分分析应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天然成分等。

只有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评价。

3.毒性研究尽管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种子的生产,但人类和动物食用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潜在的毒性反应。

因此,在转基因植物的评估过程中必须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估其对健康的风险。

毒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研究、亚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等。

4.过敏原评估转基因植物可能导致对一些人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要对过敏原进行评估,以确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组分,如过敏原基质、过敏性氨基酸序列等。

二、风险控制1.基础法规建设应制定相关法规,例如食品安全法、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法等,以保证转基因植物与传统农产品具有相同的食用安全等级。

此外,监管机构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生产、使用、销售等环节实施全方位监管,保障安全管理。

2.严格的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转基因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一些转基因植物是用于医学等非食品领域,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安全。

另外,对于用于食品的转基因植物,应进行严格分类管理,确保其对人们的安全无任何威胁。

16.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16.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转基因植物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安全性问题仍值得探讨。

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环境安全性1、含有抗虫害基因的农作物可能会威胁人类健康;2、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可能编码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的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免疫系统。

3、转基因植物可能会表达出过敏蛋白;它们都有可能是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

1、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全新的性状,增强了它们的生存竞争能力,它可能会使生活力本来很纤弱的个体或物种加速从地球上消失。

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进化。

2、具有抗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其体内产生的抗虫蛋白可能使害虫产生抗性,使害虫变得更加难以防治。

3、抗除草剂基因等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或近缘杂交进入到杂草或半驯化植物中,结果产生出超级杂草。

(2005年英国已出现超级杂草)三、环境安全1、转基因生物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生物,它们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存竞争将使处于脆弱平衡状态的农田生态系统等遭到破坏。

2、重组DNA进入水体、土壤后将流向何方?存活多久?他们会不会与细菌杂交,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新的致病菌?(现在已知DNA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留40万年)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忧虑,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充满了恐惧和担心。

法国绿色和平组织摧毁5个转基因作物基地GM 抗议者在英国绿色和平组织抗议雀巢咖啡事件2002年转基因玉米闯了祸!四、正确看待植物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转基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安全,要有一整套国际标准和相关规则,规范检测手段,才能确保转基因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经过标识的转基因食品目前我国列入第一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思考题1、怎样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2、简述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包括哪些方面?Thank You!。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11 基 因通 过基 因 改造植 物之 间 的杂交 . 传 播 ,与 移 植或 野 生 种类 密 切 相 关 。基 因通 过 杂交 进行 传 播 可 能 导致 生 物 多样
性 的减 少 。此 外 ,还 可 能 导致 基 于基 因
改造植物 的种植 与传统种植及有机种植
共 存 相 关 的 问题 ,还 会 使 耐 除草 剂 杂草 生长 。经 研 究 发现 ,油 菜籽 可 以与野 生 亲缘 植 物和 很 多 不 同支 配 型野 生 型 亲缘 植 物杂 交 , 以致 产生 各种 杂交种 子 。
由农业部、科技部、卫生部和环保部四部委组成联 合 调研 组 ,赴 山东 、 山西及 东北 等地 ,深 入 开展 转 基 因 安全调研 。
白质有 可能 是食 品致 敏 原 。过敏 原含 有 2类 抗 原决 定簇 , 即 T细胞 抗 原 决定 簇和 B 细胞 抗 原 决定 簇 。 人 体 免 疫 系统 可 与食 品 中的 过敏 蛋 白质 发 生 反应 , 产 生抗 原特 异性 的免疫 球 蛋 白 IE反应 。虽 然 F g DA 和 E A 要求 生 物 技 术 公 司报 告在 其 修 饰 的食 品 中 P 是否存 在有 问题 的蛋 白质 ,但还 是 担心 有未 知 过敏
获得新基 因后对环境 的忍耐力 ,如耐除 草剂 、 耐寒 、耐 旱 、耐 涝 、耐 污 染 、 耐
贫 瘠 土壤 以及对 有 害 生 物 的耐 受 性等 方
面可能比非转基因作物强,使其在环境
占据 土 著种 不 能利 用 的生态 位 。转 基 因 作 物 的 大 量 种 植 并 在 环 境 中逐 渐 稳 定 , 可能会 对 生态系 统产 生不 利 的影 响 。
中比土著种更具有 生存竞争优势 ,或能 22 潜在致敏性 。转基因食 品中引入的新基 因蛋 .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新。

其中,转基因技术成为了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但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许多人开始关注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可能的风险。

什么是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也称为基因改良作物,其基因是在实验室中被修改的。

通过人工方法,将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或DNA序列组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新的遗传特征。

这样的遗传特征包括了增加抗性、改良色彩和形状等。

通俗来说,转基因作物就是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插”进植物中,使其具备更好的生长、产量等表现。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如果说农业转基因作物的成功可以为全球的稳定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可能,则发展该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由于转基因技术增加了某些基因和蛋白质的数量和类型,有些人可能会对一些未知蛋白质过敏,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其次,转基因作物的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尽管一些研究认为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但目前还不清楚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影响。

最后,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还存在很多科学上的争议。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食用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对人类或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则我们需要考虑采取可能的保护措施。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风险评估要全面评估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可能的风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行转基因作物的评估需要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以确定转基因作物中是否存在未知基因。

其次,需要了解转基因作物中可能潜在的新蛋白质,以确定其是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此外,还需要评估转基因作物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包括它们与周围植物、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互动。

最后,还需要了解人类长期食用转基因作物后是否会有不良后果。

在转基因作物的评估过程中,需要遵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食品及农业组织(FAO)的指导方针。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由于日本依赖进口食品较多,因此转机生物及其产品的食品是其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于国外 进入日本的转机食品的饲料,厚生省药剂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价。目前允许上市的转基因农产品共 有23种,主要来自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和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近年来,随着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 制品特别是食品安全性的担心疑虑不断上升,对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管理趋严。
整理ppt
• 欧盟模式
与美国相反,欧盟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比较严格,采用的是 以公益工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欧盟认为,重组DNA技术有潜在危 险。不论是何种基因,哪类生物。只要是通过重组技术获得的转基因 生物都要接受安全评价和监控。为此,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指令 及多个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标准。
整理ppt
➢安全等级①:尚不存在危险 ➢安全等级②:具有低度危险 ➢安全等级③:具有中度危险 ➢安全等级④:具有高度危险
整理ppt
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
(一)受体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 受体植物的背景资料 ✓ 受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受体植物的生态环境 ✓ 受体植物的遗传变异
(二)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
整理ppt
国内安全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管理和监控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1993年12月24日国 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办法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将 基因工程分为四个安全等级,分别为1,2,3,4级,分别表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上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重度危险、具有高度危险,规定从事基 因工程实验研究的同时,还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其重点是目的基因、载体、宿 主和遗传工程体的致病性致癌性抗药性转移性和生物环境效应以及确定生物控制 和物理控制等级。
转基因成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由生物群落(一定种类互相依存的 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转基因技术是对生物基因进行人为操作、改变和加工,以获得一种新的生物体,从而达到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对植物基因进行改造的一种技术,而其安全性和风险性一直备受关注。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植物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危害性相对较低。

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病虫害抗性,较传统农业生产方法更具有环保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农药喷洒,从而降低了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其次,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其质量以及增加其种植适应性。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不受干旱、低温及其他极端自然环境影响的特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同时还可以增加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是,植物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健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为了解决植物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实际推广中,执行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首先,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评估,保障其安全性。

在进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会进行多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转基因植物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其次,相关部门会对通过安全性评估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批准和监管。

如美国和欧洲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成分必须注明是否经过转基因,以便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食品和食品原材料。

最后,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尝试新的风险评估方法,以提高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稳定性和繁殖特性进行研究,以判断它们对生态系统长期影响的可能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基因编辑等新技术,逐渐优化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结语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监管措施,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与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与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与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基因组中,目的是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使其具有更好的耐逆性、抗病性和产量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农业、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的不断追求,转基因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育种和生产中。

但是,由于转基因植物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植物的优点主要包括:1. 增加抗病能力。

转基因植物通过引入响应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基因,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2. 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导入控制蛋白基因、增加植物的光吸收等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3. 适应恶劣环境。

一些转基因植物通过增加耐盐、耐旱、耐寒等基因,使其能够生长在恶劣环境下。

4. 促进环境保护。

转基因植物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量,减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但是,转基因植物也存在一些缺点:1. 存在潜在的风险。

转基因植物中引入的基因可能会互相干扰,导致新的物质形成,产生未知的毒副作用。

2. 可能引起生态环境不平衡。

转基因植物会影响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3. 可能引发社会争议。

由于转基因植物涉及到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多个方面,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估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技术之前,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国际通行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合成新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安全性评估。

主要从DNA序列稳定性、转录水平、翻译后变异等方面来评估,确保合成新基因能够在植物中被正常地转录和翻译工作。

2. 转基因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中的安全性评估。

主要从农艺性状、抗逆性、对病害控制的效果等多个方面来考察,确保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生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综述
一,摘要
介绍目前转基因植物概念、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进行讨论。

二,正文
转基因植物概念: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人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人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植物:通过基因转移技术获得的整合有外源基因的植物个体。

在过去十多年来,植物学家们已成功地把具有各种新性状的基因转移到了50多种不同的植物上,为农作物育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品种。

•每一个植物都有很多基因。

基因的本质,就是我们常说的DNA(去氧核糖核酸)。

一个基因,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占据着一个限定长度的片段。

所以要想从供体植物上获得某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囡,只要我们能从供体植物的DNA结构中取出这个基因片段可以了。

这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因也称目的基因,将它转化或转移到受体植物上,使它整合到受体植物的染色体上重新组合并使其(目的基因)在再生植株中表达出来,这样就完成了目的基因的传导操作,达到了转基因植物的合成及改造植物性状的目的。

1983年,植物学家首次完成了将一个容易鉴别的抗卡那霉
素基因转移到烟草上的试验,其后代也具有抗卡那霉素的特征。

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开拓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自此以后,在水稻,玉米,大豆、番茄,马铃薯,烟草,油菜等很多重要的农作物上又得到了转基因植物。

如美国孟山都等公司把杀蠋菌的苏云金杆菌的毒素蛋白基因引入到棉花、烟草、番茄和马铃薯等植物上,产生了杀死吃这些作物的蠋幼虫的毒蛋白,培育出了抗虫的棉花,烟草新品种。

将毒壳蛋白基因转入苜蓿、黄瓜,烟草等作物,它们可对致命的病毒产生抗性,从而获得了抗花叶病毒感染的抗病植株。

植物转基因方法大致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1.农杆茵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根瘤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两种,其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 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但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日益作为模式植物的水稻中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这是该领域
的重大进展。

2.基因枪介导的转化法
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an速设备即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筛选出其中的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

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虽然存在着整合率低、成本昂贵等不足,但其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3.花粉管通道法
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人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

该方法于2O世纪8O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

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但是,该方法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国外学者近年来已经弃用,因此对其结果的可靠性尚需持谨慎态度。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化离不开食
物。

任何一种食物,无论是传统的还是转基因的,健康安全是首要问题。

没有安全,其他皆无意义。

但是,人类对食物安全的认定,几千年来完全凭借经验。

从老祖宗一代一代吃下来这样简单而实证的方法来证明和判断食物的安全性。

所以,有毒的食物被抛弃,无毒的和有营养的被栽培、留种和保存下来。

当然,即使有一些食物本身有毒,但如果处理得当,也不会对人造成危险。

例如,传统食物中的豆角没有彻底煮熟、马铃薯发芽等,都会引起中毒。

而食物出现过敏则更是常见了。

对于这些含天然毒素和过敏原的食物,人们从不大惊小怪,也没有人呼吁取消它们,而它们多数仍然是人类一日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只不过采取安全的烹调方式而已。

然而,回顾遗传工程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至今已有数十种药物蛋白包括胰岛素等都是用遗传工程方法在微生物发酵罐中生产并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多年来人们对此从未有过异议。

但用同样的遗传工程原理改造作物所生产的粮食却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群、某些民间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的质疑和反对,学术界也存在不同见解。

这些分歧除了科学问题本身外,还涉及政治、经济、贸易、社会、伦理等诸多层面。

而且不仅仅政治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官员、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社会活动家纷纷表态,就连寻常百姓也对此关注有加。

为什么?
食物本身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在某些情况下还与宗教信仰相联系。

显而易见,食物是一类很特殊的消费品,是所有的地球人都必须消费的,终身不断。

食物的审批程序不像药品那样严格。

对食物,消费者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权。

消费者对不了解、不喜欢的食物,说三道四,挑肥捡瘦,甚至拒绝和反对,他们有这个权利,无可非议。

消费者还有知情权,他们若要了解某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原料来源、制作方法、添加剂含量等,厂家还必须无条件提供。

所以说,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看法,引起争论,均源于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完全是正常的。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按照要求必须进行了严格审查,证明它们对人类健康无副作用。

检验不仅在生产国进行,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

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食品安全性。

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⑴对野生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种植推广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多。

因其具有野生植物缺少的多种抗性,将会迅速成为新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虽然利用"终止因子技术",以及"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限制转基因植物的扩散,但因此
项技术对农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⑵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出现高抗药性有害生物。

"病毒重组"或"异源包装"是否会产生新的农作物病原物,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包括DNA 病毒和RNA 病毒。

转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当有其它病毒侵染时,入侵病毒的核酸有可能被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外壳蛋白质包装,从而改变病毒的寄主范围,使病毒病防治更加困难。

担心作物中转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会加大对某一种害虫或病原体的选择压,使害虫或病原体加速突变产生抗性,给防治增加麻烦。

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⑴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

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

要评价它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

⑵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

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
化。

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三.总结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尽管与之相伴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与公众态度、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伦理、宗教等复杂因素交织为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转基因植物辉煌的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

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让植物转基因生物技术成为21 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四.文献
[1] 陈君石主译,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认及安全性,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3.8
[2] 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生命科学专论),科学出版社,
2006.3
[3] 吴爱忠,基因转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4](德)柯纳德J.海勒(Knut J.Heller)主编,基因工程
食品-生产方法与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5](印)H.S. 查夫拉,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