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些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其基因结构,使其拥有特定的性状或功能的植物。
在转基因作物问世之初,其广泛应用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实践的不断检验,转基因作物也在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作为一项与食品相关的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严格地进行论证。
从理论上来说,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无法区分。
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往往是人工干预而来的,其生物学特征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评价一般包括生产、使用过程中、种植后等方面的评价。
首先,关于生产环节的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到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稳定性是否达到标准。
同时,需要对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引入方法、转基因材料来源等方面进行考虑。
这方面的评价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协调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达到最优化目标。
接下来,则需要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这方面的评价内容也较为广泛,主要关注的是转基因作物是否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及它对生态的长期影响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规划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转基因作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影响。
这方面的评价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需达到综合评价结论的高度准确、可靠。
最后,种植后的安全性评价,其主要内容在于考虑作物生长对于人类的影响和危害。
需要对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评估,同时还需要对其种植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进行评估。
这方面的评价需要将生物学、生态学和土地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同时要配合实地观察和调查,达到评价的科学、准确、可靠。
总之,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与相关联的专业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物技术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转基因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可控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植物存在质疑,主要是担心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1.基因鉴定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基因鉴定。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包含目标外源基因。
对于基因鉴定阶段未通过的转基因植物,应立即终止相关试验或生产活动。
2.物质成分分析除了基因鉴定,还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物质成分分析应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天然成分等。
只有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评价。
3.毒性研究尽管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种子的生产,但人类和动物食用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潜在的毒性反应。
因此,在转基因植物的评估过程中必须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估其对健康的风险。
毒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研究、亚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等。
4.过敏原评估转基因植物可能导致对一些人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要对过敏原进行评估,以确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组分,如过敏原基质、过敏性氨基酸序列等。
二、风险控制1.基础法规建设应制定相关法规,例如食品安全法、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法等,以保证转基因植物与传统农产品具有相同的食用安全等级。
此外,监管机构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生产、使用、销售等环节实施全方位监管,保障安全管理。
2.严格的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转基因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一些转基因植物是用于医学等非食品领域,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安全。
另外,对于用于食品的转基因植物,应进行严格分类管理,确保其对人们的安全无任何威胁。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随着全球人口的逐渐增长,粮食的生产压力也不断加大。
这时,转基因农作物就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对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耐逆性等性能,进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转基因农作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作物品种,其基因组已经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填补或改变孟蒂基因组、达到更好的生长效果和抗病抗自然灾害的效果。
因此,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显得格外重要。
安全性评价,即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正常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等方面进行全面和综合的评价。
首先,利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表征转基因农作物,如蛋白质鉴定、DNA测序和mRNA表达等。
然后通过实验室模拟生产和消费过程,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毒性测试,确定其是否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
包括毒性测试、过敏危险评估、基因表达分析等等。
风险评估是基于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分析,它是根据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安全性风险等级。
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风险评估要考虑到在环境中种植这些作物,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以及人们食用后对身体的影响。
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保证人们正常的健康和生活不受影响。
以上就是对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一些简要介绍。
在具体的实践中,评价和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待不断完善和更新。
因此,市场进一步加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评估,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不受到威胁。
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

附录I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一、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1 受体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植物的背景资料:学名、俗名和其他名称;分类学地位;试验用受体植物品种(或品系)名称;是野生种还是栽培种;原产地及引进时间;用途;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发生过不利影响;从历史上看,受体植物演变成有害植物(如杂草等)的可能性;是否有长期安全应用的记录。
受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对人及其他生物是否有毒,如有毒,应说明毒性存在的部位及其毒性的性质;是否有致敏原,如有,应说明致敏原存在的部位及其致敏的特性;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如为有性繁殖,是自花授粉还是异花授粉或常异花授粉;是虫媒传粉还是风媒传粉;在自然条件下与同种或近缘种的异交率;育性(可育还是不育,育性高低,如果不育,应说明属何种不育类型);全生育期;在自然界中生存繁殖的能力,包括越冬性、越夏性及抗逆性等。
受体植物的生态环境:在国内的地理分布和自然生境;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改变对其地理分布区域和范围影响的可能性;是否为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与生态系统中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这种(些)关系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态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这种(些)关系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危险程度;涉及到国内非通常种植的植物物种时,应描述该植物的自然生境和有关其天然捕食者、寄生物、竞争物和共生物的资料。
受体植物的遗传变异:遗传稳定性;是否有发生遗传变异而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资料;在自然条件下与其他植物种属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可能性;在自然条件下与其他生物(例如微生物)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可能性。
受体植物的监测方法和监控的可能性。
受体植物的其他资料。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新。
其中,转基因技术成为了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但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许多人开始关注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可能的风险。
什么是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也称为基因改良作物,其基因是在实验室中被修改的。
通过人工方法,将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或DNA序列组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新的遗传特征。
这样的遗传特征包括了增加抗性、改良色彩和形状等。
通俗来说,转基因作物就是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插”进植物中,使其具备更好的生长、产量等表现。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如果说农业转基因作物的成功可以为全球的稳定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可能,则发展该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由于转基因技术增加了某些基因和蛋白质的数量和类型,有些人可能会对一些未知蛋白质过敏,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其次,转基因作物的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尽管一些研究认为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但目前还不清楚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影响。
最后,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还存在很多科学上的争议。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食用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对人类或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则我们需要考虑采取可能的保护措施。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风险评估要全面评估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可能的风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行转基因作物的评估需要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以确定转基因作物中是否存在未知基因。
其次,需要了解转基因作物中可能潜在的新蛋白质,以确定其是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此外,还需要评估转基因作物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包括它们与周围植物、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互动。
最后,还需要了解人类长期食用转基因作物后是否会有不良后果。
在转基因作物的评估过程中,需要遵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食品及农业组织(FAO)的指导方针。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转基因技术是对生物基因进行人为操作、改变和加工,以获得一种新的生物体,从而达到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对植物基因进行改造的一种技术,而其安全性和风险性一直备受关注。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植物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危害性相对较低。
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病虫害抗性,较传统农业生产方法更具有环保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农药喷洒,从而降低了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其次,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其质量以及增加其种植适应性。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不受干旱、低温及其他极端自然环境影响的特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同时还可以增加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是,植物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健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为了解决植物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实际推广中,执行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首先,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评估,保障其安全性。
在进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会进行多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转基因植物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其次,相关部门会对通过安全性评估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批准和监管。
如美国和欧洲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成分必须注明是否经过转基因,以便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食品和食品原材料。
最后,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尝试新的风险评估方法,以提高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稳定性和繁殖特性进行研究,以判断它们对生态系统长期影响的可能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基因编辑等新技术,逐渐优化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结语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监管措施,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与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与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基因组中,目的是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使其具有更好的耐逆性、抗病性和产量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农业、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的不断追求,转基因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育种和生产中。
但是,由于转基因植物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植物的优点主要包括:1. 增加抗病能力。
转基因植物通过引入响应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基因,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2. 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导入控制蛋白基因、增加植物的光吸收等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3. 适应恶劣环境。
一些转基因植物通过增加耐盐、耐旱、耐寒等基因,使其能够生长在恶劣环境下。
4. 促进环境保护。
转基因植物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量,减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但是,转基因植物也存在一些缺点:1. 存在潜在的风险。
转基因植物中引入的基因可能会互相干扰,导致新的物质形成,产生未知的毒副作用。
2. 可能引起生态环境不平衡。
转基因植物会影响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3. 可能引发社会争议。
由于转基因植物涉及到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多个方面,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估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技术之前,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国际通行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合成新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安全性评估。
主要从DNA序列稳定性、转录水平、翻译后变异等方面来评估,确保合成新基因能够在植物中被正常地转录和翻译工作。
2. 转基因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中的安全性评估。
主要从农艺性状、抗逆性、对病害控制的效果等多个方面来考察,确保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生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评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转基因植物能够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耐病性,改善植物的营养价值,甚至是研发生物农药和生物燃料等。
然而,由于转基因植物存在着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风险,所以对其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稳定性和稳定性传递性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稳定性是指其转移后是否能够保持原有基因的稳定性和表达特性,稳定性传递性则是指这种性质是否能够传递给下一代。
这个方面的评估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分析,可以通过DNA、RNA、蛋白质等不同层面的检测来进行。
2. 转基因植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比如昆虫、微生物等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会因为转基因植物的种类、行为、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植物的影响途径和机制进行深入的了解。
3. 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转基因植物的杂交扩散和外溢,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污染和自然遗传资源流失。
4. 转基因植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对于人类健康来说至关重要。
转移基因可能会导致某些致病基因或毒性基因在植物中表达,或者某些新的过敏性源出现。
此外,人们通过食用转基因植物摄入转移基因可能会影响人类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基于以上安全性评价方面,转基因植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试验和检测。
这些体系包括转基因植物的基本检测,品种稳定性和转基因品种的稳定传递性,营养价值和毒性检测,产品的耐旱、耐病性和抗虫害能力检测,环境风险评估和转移概率、扩散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转基因植物的安全使用提供更加完整和合理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作者:张美冬孙玲熊秋芳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和饱受争议的话题。
分析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评估的一些综述以及相关研究报道,总体来说,至今尚未发现可以证实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畜禽动物不安全的案例,少数对转基因食品有毒性的报道最后被证实是由于试验方法或统计方法的错误造成的。
但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的环境风险评估就复杂得多,更难以评价,只能进行长期监测和预防。
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对转基因作物建立科学的评价、监管体系,并使消费者增强对转基因作物的信任。
展望未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安全转基因技术”有望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转基因作物的风险。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安全;环境风险;食品安全;评价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S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025-06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5.001Abstract: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nd food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crops was reviewed. In general, no significant health risks were found and confirmed scientifically in the commercial GM products. A few reports of toxicity finally were proved to be caused by experimental or statistical errors. But long-term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risk for the GM crops is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Government as policymaker must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regulatory system for the GM crops, and enhance the consumers' confidence of the GM crops. In the future, the so-called “safely transgenic technology” will reduce the risk of the GM crop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security; environmental risk; food safety; evaluation and regulatory system自从1994年第一例转基因番茄“FLAVR SAVR”在美国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全球快速增长,从1996年的170万hm2增长至2012年的1.7亿hm2[1],16年间增加了100倍,使得转基因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迅速的作物育种技术。
转基因育种以其培育周期短、性状转移精确等优点而成为未来生物育种的大趋势。
由于转基因技术能够打破物种间基因转移的“天然屏障”,近年来转基因安全问题争议不断,转基因技术这一专业名词对普通大众不再陌生。
公众对转基因安全的担忧并没有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推进而有所减少。
相反,随着第二代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外源基因和转基因作物种类的增加,其安全性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争论[2],这些说法不一的研究结果,更加提高了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及产品安全性的担忧,并在许多国家成为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强大阻力。
科学地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并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给公众清晰明确、值得信任的答案,是科学界和政策决策者所要深思的问题[3]。
1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实质是人类对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的忍耐力的评价标准[4]。
安全是一种相对概念,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安全之说;是否安全,也是一个相对选择的概念,即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或造成影响,这属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1.1 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生态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基因漂移影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对靶标生物物种进化的影响(如影响昆虫种群),转基因作物“杂草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5]。
1.1.1 转基因逃逸(基因漂流)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入作物的基因主要是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毒、抗逆等基因。
由于基因漂移而使野生种稳定获得这些转化基因后,作物本身及其野生种就有可能成为杂草[6],如在加拿大和美国就发现了抗除草剂的油菜自生苗[7]。
因此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之前,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杂草化潜力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漂流是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是作物得以进化的重要方式。
研究转基因作物由于基因漂流而对环境产生的有害性要分析其是否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方式有关。
通过10年比较研究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油菜、玉米、甜菜和马铃薯)与常规品种关于转基因漂流是否造成“超级杂草”,没有发现转基因作物比非转基因作物具有变成杂草的更大可能性[8]。
1.1.2 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进入土壤最重要的途径是作物收获后残留物回到土壤中。
一旦环境由于转基因产品的释放而发生改变,一些敏感生物体快速发生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致使其他生物也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是一个复杂多变、相互响应的生态系统,即便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土壤微生物,但不能就此断定这种影响一定是破坏性的。
1.1.3 转基因的水平转移转基因过程一般要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而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向微生物产生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能,从而使有害微生物获得抗生素抗性。
在实验室条件下,如使用高转化态的受体材料则增加了水平基因转移的概率[9]。
随着抗生素标记基因敲除技术的广泛运用,由转基因作物基因水平转移导致的微生物抗性选择压加大的担忧得以化解。
另一个关于转基因水平转移的担忧是,转基因作物将其所转基因转移到与之共生的真菌中[10]。
对于转基因作物庞大的基因组来说,所转基因片段微乎其微,如聚合Bt抗虫水稻所转基因片段大约2 kb,只占水稻整个基因组(430 Mb)的百万分之几。
从概率上讲,水稻中其他基因片段向微生物转移的可能性大多了。
1.1.4 害虫对转Bt抗虫植物的抗性风险害虫对转Bt抗虫植物的抗性风险主要担心的问题是由于转Bt基因的植物能够持续地高水平表达单一的杀虫毒蛋白,从而使得Bt植物加大了害虫的选择压力,有可能加速害虫的抗性进化。
然而通过常规育种选育的抗性品种同样有这个问题。
目前广泛种植的抗性品种多为单一主效基因控制的抗性,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抗性品种的单一抗性很容易失效,生产上一般采用多系混合品种来克服这种现象,如水稻等自交作物。
但对于非自交作物而言培育多系品种很难。
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育成抗不同生理小种、抗不同害虫和病菌的近等基因系非常简单,可以有效地延缓病虫害的抗性[11,12],如转Bt双价基因可以有效提高青花菜对菜粉蝶和小菜蛾的抗性[13]。
1.1.5 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风险转基因抗虫作物释放到农田后,由于非靶标害虫的取食或昆虫天敌摄食了靶标,从而可能影响到非靶标害虫及其天敌。
通过对转基因玉米品种CG00256-176在西班牙商业化种植6年的环境安全评估,没有发现转基因玉米对非靶标害虫有负面的影响[14],蚜虫、叶蝉、地老虎和金针虫的数量在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之间并没有差别。
相反,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使农药使用量减少70%~80%,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反而提高了非靶标生物的数量[15]。
1.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作物对人畜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转基因作物产品商品化加工转变为转基因食品来实现的。
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焦点问题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安全,包括产品有无过敏性、有无毒性以及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过敏性物质在物质间转移导致没有预料的过敏反应的发生。
前些年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科学文献数量远远少于对环境安全的评价,从2006年以来相关文献数量快速增加,大多集中在转基因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
研究者主要以大鼠、小鼠、牛、鱼为模型,通过长期的、多代的饲养,然后评估其体重以及器官质量、血液指标、酶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和转基因DNA检测。
Domingo[16]在Pubmed数据库检索了1980—2006年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文献,刘信[17,18]在Pubmed以及Scopus数据库检索了1980—2010年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综合评价:尽管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认为转基因食品具有某些毒性,如Séralini等[19]对转基因玉米喂养大鼠的研究结果认为,大鼠在食用MON 863玉米后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轻微的剂量相关性变化,如体重减轻、肝肾毒性敏感性等;Malatesta等[20,21]对转基因大豆(细菌CP4 EPSPS 基因插入)喂养小鼠的研究结果认为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细胞核质、核仁等有所减少。
但是也有很多的研究表明转基因产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与各自对应的非转基因产品一样安全和具有营养价值,如Delaney等[22]对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结果,Domon等[23]对转基因水稻的研究,Appeneller等[24,25]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都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与对照的差异性。
Snell等[26]对大量的食品安全相关论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其中最被认可的饲养试验科学研究论文中所提供的、并已得到认证的试验和统计参数进行分析,没有发现重大的健康风险,即便检测到转基因产品与对照产品可能的差异,也被证实这些差异没有生物或毒理学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少数认为转基因产品没有同等营养价值或改变了试验体某些特性,从而得出转基因产品有害的研究结果,其极不正确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已在科学界引起共识,这些结果已被科学界予以否定。
在这些被否定的关于转基因食物有毒的研究报道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研究评价方法以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