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合集下载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对转基因植物食品中未知物质风险的主要担忧是:①致病性物质的出现,即转基因生物产品食用后是否会致病;②营养成分的抗营养因子的变化和出现,如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产品或内容的变化;③新的过敏原的出现,如大豆中的致敏性蛋白和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u;④天然有毒物的产生,如茄碱、葫芦素、Ot一番茄素等u2棚1。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有可能会产生毒素、抗营养物质、过敏原以及致癌物质或联合致癌物质。

转基因奶牛生产的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加繁殖率低。

由于药物的作用,奶牛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

在对西班牙和美国批准用于商业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后,相信,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尚无法检测证实¨转基因的管理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农业部负责;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国务院还建立了由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和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作为其核心技术的重组DNA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须加强安全性管理。

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基因工程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有关生物安全的标准和办法。

1993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基因工程的定义、安全等级及安全性评价的划定、申报及审批程序等作了规定。

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开始进入商品化的1996年,农业部又相应制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具体规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各阶段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应的安全性控制措施;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全过程,从实验研究,到中间试验,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到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实施管理,其适用范围涵盖我国自己研发的工作,它还包括国外在中国不同阶段开发的相应产品的测试、研究、应用。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物技术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转基因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可控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植物存在质疑,主要是担心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1.基因鉴定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基因鉴定。

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包含目标外源基因。

对于基因鉴定阶段未通过的转基因植物,应立即终止相关试验或生产活动。

2.物质成分分析除了基因鉴定,还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物质成分分析应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天然成分等。

只有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评价。

3.毒性研究尽管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种子的生产,但人类和动物食用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潜在的毒性反应。

因此,在转基因植物的评估过程中必须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估其对健康的风险。

毒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研究、亚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等。

4.过敏原评估转基因植物可能导致对一些人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要对过敏原进行评估,以确定转基因植物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组分,如过敏原基质、过敏性氨基酸序列等。

二、风险控制1.基础法规建设应制定相关法规,例如食品安全法、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法等,以保证转基因植物与传统农产品具有相同的食用安全等级。

此外,监管机构需要对转基因植物的生产、使用、销售等环节实施全方位监管,保障安全管理。

2.严格的分类管理对于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转基因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一些转基因植物是用于医学等非食品领域,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安全。

另外,对于用于食品的转基因植物,应进行严格分类管理,确保其对人们的安全无任何威胁。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少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开始被逐渐替代。

其中,转基因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

通过对原本的种子进行基因改造,科学家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更为优良的特性。

这些特性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抵御一些疾病的侵袭。

然而,尽管这项技术在发展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但是它的安全性问题在公众中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忧。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这个话题。

1. 转基因植物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转基因植物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实际上,这也是许多人关心的一点。

在这个方面,科学家们在研究转基因植物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这一点。

他们发现,转基因植物和传统植物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而且对土壤、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也不会比一般植物更大。

可以说,在环境方面,转基因植物和传统植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 转基因植物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那么,我们来考虑一下转基因植物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存在着不必要的担忧。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转基因植物在环境方面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下它们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了。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转基因植物的毒性。

实际上,在设计转基因技术的时候,科学家们会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步骤进行选择。

他们会避免选用那些本来就有毒副作用或者潜在毒害的毒素基因进行转入。

这样,在理论上,就可以避免了大多数毒性问题。

当然,这并不代表转基因植物就绝对安全,一些低毒性或者不知名的毒素基因,在转移时可能出现问题,这需要科学家们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转基因植物会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实际上,这也是一些人担心的问题。

在过敏反应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对比了传统植物和转基因植物,发现他们基本上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转基因植物不但不会导致更多的过敏反应问题,反而可能因为一些更好的特性而减少了人类的过敏反应。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期望增加作物产量、抗虫、抗病和优化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特点。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环境安全性评估和食品安全性评估。

环境安全性评估主要是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以保证它们不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性评估主要是确定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过敏反应、毒性等。

1. 环境安全性评估环境安全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安全要求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环境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安全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对常规作物、野生动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成员的影响。

(2)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都证明,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是可预见的,一些转基因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可能会传至自然种群中。

(3)有效性与效果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及其转基因基因对目标病虫害的有效性,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种群的影响。

(4)生态特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生长、繁殖、耐受力和抗药性等生态特性,以发现非目标性状的变异或不良效应。

2.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性评估是保护公众的健康问题,也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在食品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源和转换农作物的确认:确认农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是来自于哪个物种,并对转换农作物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确认。

(2)新物质的判定:评估新物质的3D结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毒理学等特性,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引言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目标生物体中,改变其基因组结构,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人们对转基因安全性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全面、科学的安全性评价对于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的背景、内容、方法和难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背景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种植和应用于全球不同地区。

除了具有抗虫性、耐逆性和提高产量等优点之外,转基因作物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如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

二、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内容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安全性评价。

1.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与传统食品相似。

(2)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过量的毒素。

(3)转基因食品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4)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人体的健康。

2.环境安全性评价环境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作物的遗传流动是否对传统作物和野生植物带来影响。

(2)转基因作物是否增加了杂草的抗药性。

(3)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方法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研究工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从转基因植物中筛选和分离出的外源基因和相关蛋白进行生物化学和功能研究,评估其潜在的毒性、致敏性和过敏原性。

2.动物试验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或饲料进行喂食试验,观察动物的生长、繁殖、免疫和器官功能等指标,评估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3.生态学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监测等方法,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土壤、水体、空气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转基因植物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在种植、生理、遗传等方面与天然植物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生物安全评价。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

一、基础知识转基因植物,是指在原有的植物基因组中加入了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或人造基因。

由于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发生了改变,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对环境或者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二、评价方法(一)鉴别分析鉴别分析是生物安全评价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确定样品是否为转基因植物,以及含有哪些外源基因。

鉴别分析可以使用基因组测序、PCR扩增、酶切等技术手段。

其中,基因组测序是鉴别分析的最佳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组成和位置。

(二)生物学特征分析生物学特征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形态、生长、繁殖、生物量、生化成分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其在生命表现上是否存在异于天然品种的特点。

其目的是寻找转基因植物是否具有较高的生长力、更强的抗病性,或者对其它植物和动物产生毒性反应等特征。

(三)毒理学评价毒理学评价是评估转基因植物是否存在毒性影响的关键步骤。

其主要方法是针对转基因植物的不同组织,使用各种不同原则的毒理实验,推算植物对人类与动物的毒素效应,评估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四)营养学评价营养学评价是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营养成份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步骤通常包括成分分析、营养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度评估,以及滴定穴位分析等内容。

(五)生态学评价生态学评价主要针对转基因植物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价内容包括转基因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对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等方面。

三、结论为了保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评价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分析、生物学特征分析、毒理学评价、营养学评价、生态学评价等步骤,以全面评估其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是指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系统的、严格的、综合的安全性评估,以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险性。

转基因生物是通过人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生物体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的生物体。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安全评估:通过进食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昆虫等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包括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转基因生物的传播和转基因基因的遗传流控制等。

3.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转基因生物对农民经济收益、种植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通常涉及实验室研究、动物试验、田间试验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评估结果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用于决策是否开放或禁止某种转基因生物的种植或流通。

转基因的安全评估

转基因的安全评估

转基因的安全评估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估是确保其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过程。

以下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的一般步骤:
1. 初步评估:评估目标基因的功能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研究人员会考虑是否存在毒性或过敏原性等问题。

2. 基因组稳定性:检查目标基因是否稳定地整合到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中,并防止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变异。

3. 比较性评估:将转基因作物与传统品种或同类物种进行比较,以评估有无明显区别或意外改变。

4. 毒理学评估:通过动物研究检测转基因作物的毒性。

这包括对转基因作物及其衍生产品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

5. 营养评估:确定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在营养成分上的相似性。

6. 进食安全评估: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类临床试验来评估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

7.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转基因作物引入自然环境的潜在风险,包括对非目标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8. 追踪与监管:确保转基因作物在商业化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测和追踪,以及制定适当的监管政策。

以上仅为一般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步骤,具体评估过程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安全评估机构和程序来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意义
转基因植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

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使物种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生物自然变异与选择的速度,对于这种急剧的生物物种变化,自然界能否容纳和承受?自然界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否会因此受到伤害或破坏?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被人们食用时,是否会向人体肠道微生物发生基因转移?是否会出现由于某种新物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影响?要消除这些疑虑就要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要经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实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转基因植物的大田释放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是否安全,对实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正式用于农业生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及破坏生态环境[2]。

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性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对确保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及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评价的内容
2.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2]。

转基因植物演变为农田杂草的可能性:转基因植物可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了这些抗性,就会变成超级杂草,使农田杂草难以控制。

基因漂移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

在进行转
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区是否存在近缘野生种,若没有,则基因漂移就不会发生。

另一个可能是存在近缘野生种,基因可以从栽培植物转移到野生种中,这就要分析考虑基因转移后会有什么效果。

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许多基因是与抗虫或抗病有关的,其直接作用的对象是生物。

如转入BT杀虫基因的抗虫棉,其目标昆虫是棉铃虫和红铃虫等植物害虫,如大面积和长期种植抗虫棉,昆虫有可能对抗虫棉产生适应性或抗性,这会影响抗虫棉的应用和BT农药制剂的防虫效果。

因此,在抗虫棉推广时一般要求种植一定比例的非抗虫棉,以延缓昆虫产生抗性。

2.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即用转基因生物制造或产生的食品。

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时,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及其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方面来考虑[3]。

主要内容有:转基因食品基因修饰导致的新基因产物的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以及过敏效应。

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方法
3.1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等级与原则
中国农业部在2002年1月5日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4个安全等级(表1[4]。

表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
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一般遵从以下几条原则:(1促进而不是限制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发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李茜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南京210095
摘要:简要论述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安全等级潜在危险程度
Ⅰ尚不存在危险
Ⅱ具有低度危险
Ⅲ具有中度危险
Ⅳ具有高度危险
农业生物技术
62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第1期E-mail:*********************地址:10002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展,同时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2考虑到基因、转基因植物种类、释放环境的多样性及期望用途的不同,一般采取个案分析的原则;(3逐步完善的原则;(4在积累数据和经验的基础上使监控管理趋向宽松和简单化的原则。

3.2安全评价与安全等级的研究程序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受体生物,基因操作,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前途和释放环境等,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与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安全等级,提出相应的检测、监测和控制技术与措施。

农业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控制措施主要指隔离措施、防止转基因植
物及其基因扩散的措施、试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物的处理措施及收获后试验地的监控措施等。

3.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3.3.1营养评价若根据基本资料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同或相似时,则必须进一步对其进行营养评价。

对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包括3个要素:组成成分、在膳食中的作用(是否补充某种营养素和在膳食中的应用情况,应结合人体的膳食摄入情况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食物营养成分的变化似乎很小。

但如何针对其特点,对营养素分析做更细致的研究比较,仍旧是营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3.3.2毒理性分析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的转入都有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产生不可预知或意外的变化,其中包括多向效应。

欧洲新食品领导小组建议的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试验项目包括:毒物动力学和代谢试验、遗传毒性、增殖性、致病性、啮齿类动物90d亚慢性喂养试验及其它毒性试验(根据化学结构分类、人体接触水平决定是否进行繁殖试验和致癌试验等,此外,还需要考虑人体试验,包括人体对该食品耐受性、对人肠道正常菌群和生物学指标影响的研究。

3.3.3过敏性分析食物过敏是人类食物食用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 ̄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

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与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过敏性和免疫研究所一起制定了一套分析遗传改良食品过敏性树状分析法。

该法重点分析基因的来源、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原的序列同源性,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病人血清中IgE能否发生反应,以及目标蛋白的理化特性。

在2001年FAO/WHO举行了有关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的专家咨询会议,在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过敏原评价决定树。

评价主要分为两种情况:①在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外源基因来自已知含有过敏原的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决定树主要针对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表达蛋白对过敏病人潜在的过敏性。

②在转基因食品中含有外源基因来自未知含有过敏原的生物,则应该考虑与环境和食品过敏原的氨基酸同源性;用过敏原病人的血清做交叉反应;胃蛋白酶对基因产物的消化能力;动物模型实验。

4转基因农产品的应用前景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正确的评估和科学的管理,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真正解决生存问题的必需。

尽管转基因技术还有不少安全上的疑点,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的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不断完善,评估手段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使生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转基因研究涉及领域很多,包括农业、卫生、环境、经贸、法律等。

因此,为完成对转基因食品的有效管理,需要相关部门的协作。

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有八亿五千六百万人在遭受饥饿的折磨,转基因技术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新品种,不但将使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还将解决农药及化肥施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这也是与世界当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

因此,可以说现代基因技术将为农业带来新的绿色革命和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更有前景的转基因食品。

参考文献
[1]白新盛,周开达,李梅芳,等.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中国
农业出版社,1999.
[2]王国英.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3:
205-207.
[3]李汉帆,朱建如.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
(4:1-6.
[4]刘雨芳,尤民生.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与评价方法.武夷
科学,2002,18:46-50.
农业生物技术
63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第1期
地址:10002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E-ma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