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行为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消费方式。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的旅游需求和行为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经济和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旅游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特点。

一、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指社会和个体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常常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旅游行为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态度。

家庭对于大学生旅游的观念和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家庭观念中,旅游被认为是一种奢侈消费,而且往往容易受到风险的威胁,因此家长们常常会反对孩子们进行旅游。

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于游客素质和自我修养的重视,他们认为旅游是一种学习和提升自我品味的机会。

文化因素对于大学生旅游的兴趣和态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个体的经济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对其旅游行为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和勤工俭学,而且大多数大学生是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

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行为。

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能力也是决定他们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并不高,在选择旅游方式和目的地时会更加注重价格和性价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行和集体游等经济实惠的方式。

由此可见,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所受的心理启发和影响。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的旅游需求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和情感需求上。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更多的世界和文化。

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旅游与朋友和同伴们一起体验快乐和激情。

心理因素中还包括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如个人性格、情绪状态等都会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旅游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特点主要受到文化、经济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第二次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就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们为了满足其对旅游活动的欲望,愿意在一定时间和价格的条件下所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

简单地说,旅游需求就是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1.旅游需求规律:当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时,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是一种反比关系;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呈同方向变动。

2.可支配收入: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而得到的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后的余额。

3.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弹性指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反应程度。

这种反应程度可以用弹性系数公式为:旅游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或人们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

4.旅游市场:广义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旅游市场指旅游客源市场。

5.团体旅游:团体旅游也叫团体包价旅游,通常由10人或15人以上组成,由旅游目的地旅行社负责安排旅游团的全部活动。

6.散客旅游:散客旅游是指单个或自愿结伴的旅游者,按照其兴趣、爱好自主进行的旅游活动。

7.差异性市场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指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旅游企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分别满足各类旅游者需求的市场营销策略。

8.密集性市场策略:密集性市场策略,指旅游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只选择某一个或少量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集中企业的人、财、物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的策略。

9.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企业依据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的强度,来制定旅游产品价格。

10.旅游消费满足:旅游消费满足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最佳感受。

11.旅游收入的涵义:旅游收入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年、季、月为计算单位)向旅游者销售旅游产品而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

12.旅游乘数:旅游乘数是指用于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为旅游业带来了创新机遇,如智能化技 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旅游业更好地 了解旅游者需求和偏好。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为规划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05
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全球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旅游市场国际化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 展,使得旅游需求不再局限于国 内,而是向全球范围扩展。
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使得旅游者对异国文 化的兴趣增加,进而推动旅游需 求的发展。
旅游需求是产生旅游购买行为的内驱力,是旅游者购买行为的
03
基础。
旅游需求的类型
01
按旅游需求的实物形态划分,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
文化需求。
02
按旅游需求的层次划分,可分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
和发展需求。
03
按旅游者的购买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旅游需求、度
假旅游需求、商务旅游需求和探亲访友旅游需求等。
旅游需求的特点

旅游经验
有丰富旅游经验的人更有可能选择个 性化、深度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03
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旅游供给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旅游业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 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
特点
旅游供给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多样性体现在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地域性体现在不同 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服务水平差异,季节性体现在旅游产品的需求随季节变化而波动,波动性则体现在旅游供给受 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等。

近代旅游的影响因素

近代旅游的影响因素

近代旅游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经济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政策因素: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鼓励与引导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旅游政策,以带动地方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 环境因素: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

如果景区环境优美,游客的满意度和游览体验都会有所提高。

4. 技术因素:新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等,使旅游更加便捷、快速、高效,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网络预订酒店、订票等方便了游客的行程安排。

5. 文化因素:旅游中体验和了解本地文化是重要的一环。

文化因素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6.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人们的休闲时间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旅游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

第二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第三节 旅游需求预测方法

第二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第三节   旅游需求预测方法

第二节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旅游客源地方面的因素;二是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因素;三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一)客源地推力因素也叫市场引发力1.客源地经济状况、趋势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政府对国民旅游的态度和政策3.人口数量、结构与偏好(二)目的地拉力因素也叫市场吸引力1.旅游供给因素首要是旅游吸引物的赋存状况,它是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依托。

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类型、质量状况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观光型旅游产品具有全球性吸引力,度假型旅游产品具有区域性吸引力,人造景观具有地区性吸引力。

2.其他供给因素(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1.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经济距离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返的旅行时间和交通费用的综合。

是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经济距离的逐渐加大,旅游需求量会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旅游需求的距离衰减规律。

2.两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语言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差异程度,主要包括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社会文化差异等。

3.货币汇率4.通货膨胀程度5.政治因素例1:下列不属于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的是( D )A,货币汇率B.政治因素C.通货膨胀程度D.人口数量、结构与偏好例2: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包括(ABCD )A.客源地的推力因素B.目的地的拉力因素C.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D.可自由支配收入E.旅游需求预测二、旅游需求测量指标及其计算包括两类指标:一类指标是指为了了解来访旅游需求的实际发展状况,另一类指标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有关客源国(地)旅游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反应入境旅游需求实际发展状况的指标(记忆指标计算)(1)旅游人次:(2)旅游消费总额(3)游客人均消费额(4)旅游者停留天数(5)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例:下列指标中反映入境旅游需求实际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C )A.旅游开支率B.旅游出游率C.旅游消费总额D.旅游重游率(二)反应客源国(地区)旅游需求发展趋势的指标(重点)(1)旅游出游率(2)旅游开支率(3)旅游重游率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定时期内旅游人次与旅游人数之比的指标是(A)。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 ②消费习惯。
• 消费习惯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如果旅游已经成为客源地居民 的习惯性消费的话,则这些地区的居民将会更多的外出旅游。第二层含 义是客源地居民对消费的态度。
• ③旅游消费限制
• 旅游消费限制主要出现在国际旅游中。尽管经济发达国家也会对本国居 民出境旅游进行相应限制,但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对出境旅游的限 制更普遍一些。 一般来说,为了尽可能减少由于本国公民出国旅游所带来的外汇消失, 发展中国家会通过征收出境旅游税、严格护照申领、规定换汇以及允许 携带出境的外汇数量等措施对本国居民出境旅游进行限制。
• ㈡目的地因素。
①旅游供给水平。
• 目的地的旅游共给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需求能否实现以及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决定着旅游需求的规模、类型和结构。 在旅游需求的供给因素中,旅游吸引物的数量、类型、质量和空间分 布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另外,旅游吸引力强弱受诸如旅游设施完善程度、旅游交通条件、旅 游服务能力等因素影响。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620.12. 1609:3 9:4609: 39:46D ecembe r 16, 2020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6 日星期 三上午 9时39 分46秒0 9:39:46 20.12.1 6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9时39 分20.12. 1609:3 9December 16,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6日 星期三 9时39 分46秒0 9:39:46 16 December 2020

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

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

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
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 经济状况:旅游市场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提高旅游支出和旅游业的发展。

2. 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治动荡、战争和恐怖主义等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旅游计划和旅游意愿。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洪水等都会对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

4.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会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和选择。

5. 交通运输: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够提高旅游业的发展。

航空、铁路、公路和海运等交通方式的发展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6.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恶化和破坏会对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

7. 价格和竞争:价格和竞争也是影响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

价格合理、竞争激烈的旅游产品往往更具有吸引力。

以上是影响旅游市场的一些重要因素,不同的因素会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影响旅行计划的因素

影响旅行计划的因素

影响旅行计划的因素
影响旅行计划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旅行的费用是决定旅行计划的关键因素之一。

预算会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交通方式的选择、住宿标准等。

2. 季节和天气:季节和天气条件也会影响旅行计划。

某些目的地在特定季节会有更好的天气和景色,而在其他季节可能不太适宜旅行。

3. 目的地选择:个人兴趣爱好、文化差异、风景美景等因素会影响目的地的选择。

有些人喜欢文化名城,有些人喜欢探险旅游,因此目的地需要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

4. 假期和时间:假期和时间是影响旅行计划的重要因素。

有限的假期和时间确定了旅行的长度和可选择的目的地。

5. 健康和安全:个人健康状况和目的地的安全因素也会影响旅行计划。

有些目的地对于特定的人群可能不太安全,例如某些地区的政治不稳定、自然灾害等。

6. 旅行伙伴:旅行伙伴的偏好和意愿也可能影响旅行计划。

如果和家人、朋友或团队一起旅行,就需要考虑每个人的兴趣和需求。

7. 签证和旅行文件:某些目的地可能需要签证或其他旅行文件。

这些要求可能会影响旅行计划,需要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

8. 语言和文化: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也会影响旅行计划。

了解目的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目的地。

总之,旅行计划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个人的偏好和需求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游需求因素。
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 素是促使人们成为旅游者的外部因素,主观因素是促使人们 成为旅游者的内部因素。
• 1.内部因素。
• 依据奥尔德弗生存、关系、成长论,旅游需求主要是由人的成长的需要和 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决定的。
•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是旅游需求实现的前提条件。
• 可支配收入是衡量购买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之后, 将会把追求目标转移到精神方面去,会不断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来完善和发展自己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经把旅游看作现代生活方 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外部因素。
• 从人口年龄构成看。一般青少年精力充沛,渴望外出旅游,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旅游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年人精力旺 盛,又有工资收入及带薪假日,往往受家庭拖累老年人有 经济收入,又无家庭拖累,旅游需求的实现主要受身体健 康条件限制。
• 从人口性别上看。一般男性旅游者人数比女性旅游者要多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及妇女地位的不 断提高,妇女出游率会不断上升。
• ㈡目的地因素。
①旅游供给水平。
• 目的地的旅游共给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需求能否实现以及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决定着旅游需求的规模、类型和结构。 在旅游需求的供给因素中,旅游吸引物的数量、类型、质量和空间分 布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另外,旅游吸引力强弱受诸如旅游设施完善程度、旅游交通条件、旅 游服务能力等因素影响。
• ③旅游消费限制
• 旅游消费限制主要出现在国际旅游中。尽管经济发达国家也会对本国居 民出境旅游进行相应限制,但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对出境旅游的限 制更普遍一些。 一般来说,为了尽可能减少由于本国公民出国旅游所带来的外汇消失, 发展中国家会通过征收出境旅游税、严格护照申领、规定换汇以及允许 携带出境的外汇数量等措施对本国居民出境旅游进行限制。
• ①距离因素。
1.客源地于目的地之间的感知距离。 2.客源地于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 3.客源地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
• ②促销因素。
• ③汇率因素。
• ④政治因素和特殊关系。
• 中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六类: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人民生活水平。 3.旅游闲暇时间。 4.人口特征。 5.交通条件。 6.价格因素。
2.人民生活水平:
主要分析居民年底存款余额与国内旅游收入的关系
年份
城乡居民年末存款(亿 国内旅游收入(百
元)
万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61587.3 172534.2 217885.4 260771.7 303302.2
6229.7 7770.6 8749.3 10183.7 12579.8
• 从职业构成看。工作性质不同,其收人水平、闲暇时间及 公务出访机会也不同,旅游需求也不同通常,公务员、企 业家、商务人员出差的旅游机会较多科技人员、教师等人 员进行学术交流机会较多。
• ②消费习惯。
• 消费习惯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如果旅游已经成为客源地居民 的习惯性消费的话,则这些地区的居民将会更多的外出旅游。第二层含 义是客源地居民对消费的态度。
• ②旅游共给企业之间的竞争。
如果竞争是以创新为向导的,则能够推动目的地供给创新,从而增加 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旅游需求。如果竞争是纯粹的价格战,虽然旅游者 能从短期价格下降获得好处,但长期利益将受到影响。
• ③针对旅游者的税收。
向旅游者税收将增加旅游者的成本,从而影响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 需求量。
• ㈢客源地与目的地互动因素。
• 政治法律因素。 • 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交通运输因素。 • 旅游资源因素。
影响旅游需求的经济因素。
客源地经济因素
目的地经济因素
两地之间的因素
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 总体价格水平
消费习惯
供给竞争程度
度假的权利
旅游产品质量
货币的价值
对旅游者的经济管制
税收政策及旅游花费限 制来自两地的价格比较 在客源地的促销努力 汇率 旅行时间/费用 突发事件
2006~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分析人均GDP和国内旅游总人数的关系。
年份
国内旅游总人数 (亿)
人均GDP(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3.94 16.1 17.12 19.02 21.03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29992
3.旅游闲暇时间: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国内旅游总人 黄金周游客
数(亿)
量(亿)
13.94
3.57
黄金周游客量占全 年比例
0.256097561
16.1
4.17
0.259006211
17.12
2.65
0.15478972
19.02
3.37
0.177181914
谢谢观看! 2020
㈠客源地因素
①客源地人口因素。
• 作为旅游目的地,它所 接待的旅游者当然是来 自于旅游客源地,那么 旅游客源地究竟能够给 旅游目的地运送多大规 模、什么类型的旅游者 自然就取决于客源地的 人口状况,这其中包括 人口数量、年龄、性别、 职业和人口分布状况等。
• 从城乡状况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看。城市居民的出游率一般 远高于农村城市人口较稠密,环境压力大,交通便利、信 息通畅,也具有实现旅游需求的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