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第四章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珊瑚盆景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 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 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 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 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 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 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盆景虽美,但已经不允许被擅自带出岛外,在机 场、港口发现有人携带珊瑚,也会被没收并处以罚款。提 醒游客注意! 资料来源:海南旅程网
引例: 引例:
据报告,台湾游客已超过日本人,成为位于南太平 洋的帕劳的第一客源,但是,帕劳人对此并不“领 情”,他们抱怨“从台湾游客那里赚取的美元还不抵 台湾游客给帕劳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台湾的夜餐者 乱丢垃圾,潜水者乱采海中的珊瑚,向嬉息的动物乱 丢空瓶罐…台湾游客就象他们在台湾岛上那样缺乏环 … 境保护意识,他们到帕劳来似乎就是为了吃。只要是 台湾人看见的东西,他们都要吃,就算是濒危动物, 哪怕是躲藏在小珊瑚中的非常小的鱼也不例外…”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禁止台湾游客入境或对他 们进行教育”
作业:
1、旅游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吗?为什么? 2、简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旅游对文化发展只有积极作用,而没有消极的 影响”,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怎样理解旅游对文化的保护作用? 5、旅游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6、近年来,我国很多自然、文化风景胜地纷纷被列 入联合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其门票价格随即纷纷上 涨,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请就其合理性进行讨论
第四节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1、保护和恢复名胜古迹 2、建立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园 3、保护珊瑚和海岸 4、保护森林
二、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
TOURISM
(6)空间距离
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 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1997(2)
距离(KM)
出游市场所 占比例(%)
<15
37
15-50
24
50-500
21
500-1500
12
>1500
6
整理课件
累计比例 (%)
37 61 82 94 100
\
TOURISM
价格
D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 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 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 海外游客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 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西安碑林和华山游客的受教育 程度——吴必虎,1997
上海市民受教育水平与出游率 的关系(潘勇,1998)
整理课件
\
TOURISM
参与率%
(5)家庭结构
游憩活动参与率
70
60 50
61
52
56
40
43
30
31
20
10
0
1
2
3~4
5~6 7或以上
家庭规模:人数
家庭规模对游憩活动参与率的影响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1990. 整理课件
80 60 40 20 0
职业 观赏风景 出差 度假休养
上海市民职业与出游方式的关系 (吴必虎、徐斌等,1999)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 (一)对旅游需求产生的研究的几种观点
1. 旅游需求产生的心理观 许多研究旅游心理学的专家往往从人们的心理和个性心理 出发,把旅游视为人们追求心理满足的活动。 出发,把旅游视为人们追求心理满足的活动。 2. 旅游需求产生的社会观 社会学家通常从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出发, 社会学家通常从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出发,把旅游活 动的产生和发展视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动的产生和发展视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3. 旅游需求产生的文化观 从事文化人类学和旅游文化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 从事文化人类学和旅游文化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强调把 追求文化差异和精神享受看作是人类旅游需求产生的基本原因, 追求文化差异和精神享受看作是人类旅游需求产生的基本原因, 并且把各种旅游活动基本概括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消费。 并且把各种旅游活动基本概括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消费。 4. 旅游需求产生的经济观 经济学家主要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 经济学家主要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把人类旅游需求的产 生归因于人们收入的增加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生归因于人们收入的增加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并强调人 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是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 条件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三个支撑条件
从旅游需求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从行为主游需求需要旅游动机、 游需求需要旅游动机、相应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三个条件的 支撑。为了更好地把握旅游需求,挖掘旅游需求, 支撑。为了更好地把握旅游需求,挖掘旅游需求,满足旅游需 从需求的角度寻求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求,从需求的角度寻求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需要就 这三个支撑因素对旅游需求形成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分析。 这三个支撑因素对旅游需求形成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分析。 1.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 旅游动机是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 旅游动机是在旅游需要同旅游目标相遇时, 旅游动机是在旅游需要同旅游目标相遇时,在需要的推动和目 标的吸引下形成的一种活动 。所谓动机就是引发一个人为满足 自身某种需要而决定采取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 自身某种需要而决定采取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旅游动机是自 能动的主观愿望,是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 主、能动的主观愿望,是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 2.支付能力 旅游经济是旅游活动社会化、商品化的结果, 旅游经济是旅游活动社会化、商品化的结果,在商品化的 社会里,任何交换的实现都需要有货币的参与。也就是说, 社会里,任何交换的实现都需要有货币的参与。也就是说,旅 游需要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支付能力的大小, 游需要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支付能力的大小,旅 4 游支付能力是形成现实旅游需求的基本条件。 游支付能力是形成现实旅游需求的基本条件。

旅游学原理第4章-旅游需要与旅游需求

旅游学原理第4章-旅游需要与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函数关 系为: Dt=f(Pt,P1...Pn,Y,T,L)
其中:Dt=旅游需求 Pt=旅游产品价格 P1...Pn=其它物品价格 Y=个人收入 T=个人兴趣(偏好) L=余暇ຫໍສະໝຸດ (一)旅游需求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个人收入
D=f(I)
旅游需求量
以上图形可由下列函数表示:
第 四 章 旅 游 需 要与旅游需求
本章目标
理解导致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能掌握旅游需要 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
了解各国学者在研究旅游动机方面所提出的一些 观点。
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能解释这些因素与 旅游需求的关系。
讨论旅游需求的特点。 了解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区别个
体旅游者和群体旅游者决策的差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一、旅游需要
生理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是先天
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它所引起的需要很难通过 其他方式间接地得到满足。
心理内驱力就是产生驱使人去进行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的动
力;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在不同社 会生活环境中,它所引起的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 心理需要;它所引起的需要可以通过补偿或替代的方式获得 间接的满足。

逐求心理回报

个人的
人际的

逃 个人
(1)
逸 环境
(2)

常 人际 (3)
环 环境
(4)

图表4-3 艾泽欧-阿荷拉的旅游驱动力社会心理模型
5.H. Schmidhauser (1)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匮缺,比如: 社会匮缺或人际与友谊的匮缺; 气候的匮缺(迫使人们追逐阳光与温暖的动力); 运动与行动中匮缺; 接近自然、欣赏美景、户外休闲的匮缺; 经验、变化、发现的匮缺; 享乐、奢华和声望的匮缺; 自由的匮缺。 (2)消除生理和心理紧张、行为压力和单调生活桎梏,恢复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Macbook官方广告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
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P80
阅读《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主观条件是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即旅游需要等。 客观条件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外在条件,主要有三类 1.时间条件
2.经济条件
3.旅游对象和旅游目标 (最重要诱因)
旅游目标包括客观目标和主观目标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 需要 心理紧张 或不安 旅游动机 (驱动力) 旅游 决策 旅游 行为 需要 满足
心理紧张消除
旅游动机的过程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一致性-复杂性与心理紧张
案例—2 “照葫芦画瓢”不灵
七月,小李带团上黄山。刚上山,天就起了 大雾,接着下起了中雨。游客看着屋外的雨下个 不停,坐在酒店的大厅里闷闷不乐。 小李想起春节与赵先生带的来自东南亚华人 团的情景。那也是在黄山这家酒店。当时,山上 下起了雨夹雪,也有很大的雾。赵先生便向游客 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天气不好,又是雨又是 雪,我们出去也只能看到白蒙蒙一片的雾。我提 议现在暂时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借些扑克和麻 将来,大家先玩着,天气一有转变,我立刻通知 大家出发。大家看怎么样?”
动机与旅游动机
动机的方向 正面价值的目标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促使他们去达到 这个目标,并且寻找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产品。(例如,去头 屑用海飞丝;为了放松而出游)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愿望激发以达到某个目标 的,有时候消费者被激发去回避一个负面的后果,他们将通 过购买和消费活动来减少达到这种结果的机会。(例如,为 避免晒黑而用防晒油;为了躲债而出游)

旅游地理学PPT——第4章 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地理学PPT——第4章 旅游需求预测
发达,人们工作的时间越短,闲暇时间就越多。对旅游需求 影响较大的闲暇时间足带薪假期。大尺度的旅游活动基本都 是在带薪假期中进行的。
4.职业和教育水平。
职业不同,意味着收入、闲暇和教育程度不同,旅游的
倾向和需求也不一样。 国外一般来说,金融家、企业主、高级职员以及医生、 律师、会计师、教师等自由职业者产生旅游的可能性较大。 国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个人自由支配的收入
• 关中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 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 车逛咸阳”。就是写这个字的顺口溜。
• biángbiáng面”,或者连读:“比昂”、 “比昂”。是
陕西的一种面食。biáng这个字有57画,是笔画最多的汉 字。
不多,带薪假日少,利用出差顺便旅游的多,干部、工程技
术人员、教师等产生旅游的可能性较大。受教育程度越高, 对旅游的需求越大,越是愿意牺牲部分物质享受,通过旅游 获得精神生活的满足。
5.资源和交通。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越强,旅游需求越大,反之亦然。
交通条件的好坏与旅游需求也呈正比例关系,交通条件
改善,旅游需求增大。如西双版纳1990年通航后,从昆
而且随选择分析的时段长短而变化,它较适用于不同年份
(时段)的比较和不同旅游地(设施)的比较。
以深圳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分析。
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是中国五千年历史 文化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的荟萃和缩影,也是目
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实景微缩景区,82个景点均按中国版图
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复制,错落于景区内的五万多 个栩栩如生的陶艺小人和动物,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多民族国 家风格迥异的建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该景区以“花的 世界,绿的世界,美的世界”为目标,将中国传统盆景工艺

第四章 现代旅游需求与预测《旅游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现代旅游需求与预测《旅游经济学》PPT课件
(二)旅游需求弧弹性
弧弹性是指自变量变化幅度较大时,为了掌握自变量在某一段 范围内变动对因变量变动的相应影响,取自变量在一段范围内 的平均数对因变量平均数的相对变化量。
设: Ea —— 弧弹性 X0, X1 —— 变化前后的自变量 Y0,Y1—— 变化前后的因变量
公式3--2
22
旅游需求弹性
❖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Q1 Q0 Q0
I1 I0
I0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计算公式3--5
24
旅游需求弹性
❖四、旅游需求交叉弹性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因而某种旅游产品的需 求量不仅对其自身的价格变化有反应,而且对其它旅游产品的价格 变化也有反应。所以,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指某一种旅游产品 的需求量对其它旅游产品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性
❖一、现代旅游需求的衡量
(三)旅游消费支出指标
消费支 出指标
旅游消费支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支出的 全部费用,是从价值形态反映旅游需求的综合性指标。通 常,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支出越多,则旅游目 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收入就越多。反映旅游消费支 出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旅游者支出总额、人均旅游支出 额和旅游支出率。
(一)旅游需求反映了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二)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的购买能力 (三)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5
现代旅游需求的概念及特征
❖ 二、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
主观因 主观因素素 客1观.现条代件旅游需求产生的生理性因素
现代旅游 1生.人理们性可需支要配是收人入们的的提先高天是性产需生要现,代是旅维游持需人求的的生前命提而条件
旅游需求量与旅游 产品的价格成反向 变化
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闲 暇时间成同方向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方面因素
(三)社会 文化因素
(四)政治 法律因素
(五)旅游 供给因素
为何最近大陆赴台旅游急剧下降

几件与大陆民众息息相关的事情伤透了大陆人民 的心,一、电信诈骗上亿,有很多是台湾犯罪嫌 疑人,结果押解回台湾,被无罪释放,竟然在台 湾101大厦开庆功会,二、大陆大连旅游团被司 机故意纵火全车无一生还,自始自终,台湾当局 没派人慰问和商量善后事宜,三、在”南海仲裁 案“中,台湾当局畏畏缩缩,竟然变相放弃了太 平岛等合法的领土权益,在冲之鸟礁捕鱼权利方 面,让日本等国予取予求,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谁还会对这没有安全感,没有司法诚意以及没有 尊严的地方还留恋,还想去呢?
国内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因为很多人选 择旅行地点的时候,会把购物作为 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指标,但是现在 的情况是因为国内跨境电商政策的 开放和调整,导致很多国家的产品 你都可以非常方便非常便宜的买到。 就说台湾的商品吧,你可以在 【台湾直购】(twzgo--com)这样 只做台湾原装商品的平台购买,该 平台涵盖大部分常见类别,并且价 格还非常便宜,所以这个原因也导 致想去台湾购物的朋友暂时不考虑 去台湾旅行购物了。
三、旅游需求的特征
1、高层次性(马斯洛需求理论) 2、多样性 3、主导性
4、复杂性(对比于多样性)
四、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对旅游需求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旅游产品的价格 人们的收入状况 闲暇时间 交通状况
其他方面因素
(一)人口因素 1、总人口数 2、人口结构 3、人口分布状况
2、货币汇率 (二)经济因素 1、国民生产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