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_秦延龙
深海立管涡激振动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Au t o mo t i v e En g i n e e r i n g,Z h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W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Ha n g z h o u 3 1 0 0 1 8 ,Ch i n a )
度4 . 5 <V < 6时 , 出现“ 锁振” 现象 , 造 成 立 管 振 动 响应 加 强 . 此外 , 在安装螺旋 侧板后 , 立 管 发 生 共 振 的 临 界
流度从 0 . 2 m/ s 变为 0 . 6 m / s , 从 而验 证 了 安装 螺旋 侧 板 对 抑 制 立 管 涡 激 振 动 的有 效 性 .
【 文章编 号1 2 0 9 6 — 2 8 3 5 ( 2 0 1 7 ) 0 2 — 0 1 5 3 — 0 6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6 — 2 8 3 5 . 2 0 1 7 . 0 2 . 0 0 4
深 海 立 管 涡 激 振 动 及 其 抑 制 方 法 研 究
值 模 拟 的方 法 对 深 海 顶 张式 立管 的 涡 激 振 动 及 其 抑 制 方 法 进 行 了研 究 . 即利 用 有 限 元 软 件 AB AQUS模 拟 了
立 管 在 不 同流 速 下 裸 管 和安 装 螺 旋 侧 板 的 不 同 实 例 , 得 到 其 横 向位 移 响 应 . 结果表 明, 裸 管条件下 , 当 约 化 速
d e e p s e a r i s e r s
K O N G Li n gb i n , ZH A N G Hu o mi ng ,C H EN Ya ngb o ,FA N G Gu i s he n g 。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

然而, 随着 近来 计算机 软硬 件 以及 C D计 算方法 的发展 , 来越 多 的研 究 者 开始 采 用 数值 方 法 。数 值 F 越 方 法可 以在理 想 的条 件下精 确控 制影 响 参数 的量 值 。可 以准 确 地 追 踪 流体 力 、 构 的 位移 以及 流场 信 息 , 结 而 不需要像 模 型实验 中那样 从实 验仪 器 中提取 并经 过复 杂的数 据处 理手续 。
Vo . 3 No 4 I2 .
Aug 。 00 . 2 8
洛 浮 主 管 渴 滋 德 针 方 法 ( 苎展
秦 延 龙 , 王 世 澎
( 国石 油 集 团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院 , 津 3 0 5 ) 中 天 0 4 1
摘 要 :针 对 海 洋 立管 的涡 激 振 动 的 计 算 问题 , 述 了近 年 来 国 内外 研 究 进展 , 对 未来 的发 展 趋 势进 行 评 并
Ab t a t T h s p pe e i w st e lt r t r hec m pu a i na e ho s d t n si sr c : i a rr v e h ie a u eon t o t to lm t ds u e o i ve t— ga e v r e —n c d v br ton ( I ) of c a rs r i r c n y a s Thr ug c c u i n. t o t x i du e i a i V V o e n ie s n e e t e r . o h on l s o
QI Ya —o g W ANG h— e g N n ln 。 S ip n
( CNPC Re e rh I siue o g n ei g Te h oo y s a c n tt t fEn ie rn c n lg ,Tini 0 4 。C ia a jn 3 0 5 1 hn )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抑振方式的研究综述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抑振方式的研究综述王春光;郑润;李明蕾;何文涛【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38)2【摘要】海洋立管是海洋油气开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涡激振动研究是保障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从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研究方法的发展、影响涡激振动的相关因素、涡激振动的监测和抑制方法四个方面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由前人工作可知,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研究经历了试验研究、理论模型分析、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应用等多个阶段,而顶张力、洋流、波浪、支承条件、长细比、材料以及内流等均显著影响其涡激振动特征。
为保障海洋立管在涡激振动情况下的正常工作,其抑振研究经历了由被动抑振到主动抑振,再到利用先进监测及预测手段采取特定抑振方式及时介入的发展过程。
在将来,海洋立管监测控制系统必将发展为一个利用信息采集及处理平台,结合主动控制技术,实现海洋立管工作状态监测、故障发现以及主动控制的集中化、智能化系统。
【总页数】7页(P1-7)【作者】王春光;郑润;李明蕾;何文涛【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56.2【相关文献】1.新型深水海洋输液立管涡激振动抑振装置试验研究2.轴向板条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的数值研究3.旋转翼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的数值研究4.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方法试验研究5.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俘能装置试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模型预测方法

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模型预测方法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是指在海水流动下,立管表面附近形成的涡流引起立管产生振动的过程。
这种振动会对海洋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寿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预测和评估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可以使用多种数值模拟方法,其中包括CFD方法、子结构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等。
1.CFD方法: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值求解流体力学方程的计算方法。
对于涡激振动问题,可以使用CFD方法模拟流体流动并预测立管的振动响应。
CFD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考虑复杂的流动场和立管的几何形状,可以提供详细的流场信息和振动特性。
然而,CFD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较长的计算时间,并且对参数的设定和模型的准确性有一定要求。
2.子结构方法:子结构方法是将立管分解为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振动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减小计算的复杂性,并将问题简化为多个子问题的求解。
子结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涡流条件下对立管的振动特性进行预测,并可以考虑不同部位的结构响应差异。
然而,子结构方法忽略了整体流场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3.模型试验方法:模型试验是通过建立立管的物理模型,进行涡激振动实验,并测量振动响应和流场信息。
模型试验方法可以提供直观的实验结果,并可以考虑实际中不可预测的因素。
模型试验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时间。
此外,模型试验结果的适用性可能受到尺寸效应和相关性的限制。
综上所述,预测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模型可以使用CFD方法、子结构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限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海洋立管的振动特性。
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

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汇报人:日期:•引言•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目录•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的机理研究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海洋立管是海洋油气开发中的重要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海洋立管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涡激振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涡激振动可能导致立管结构的疲劳损伤和破坏,从而影响油气开发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防治措施等方面。
然而,对于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面。
尤其是在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方面,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现状总结目前,国内外对于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难点和热点。
因此,开展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分岔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02海洋立管多模态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涡激振动现象涡激振动是由流体流动诱导的振动现象,其特点是振动频率与流体的流动频率相接近。
在海洋立管中,涡激振动是由于管体周围流体的周期性流动所引起,这种流动可能是由于风、浪、潮汐等自然因素或管道内部流体流动所产生。
0102多模态涡激振动在海洋立管中,多模态涡激振动可能同时存在,且各模态之间存在耦合效应,导致更为复杂的振动行为。
多模态涡激振动是指管道在不同频率和模态下的振动现象,这些模态可能是弯曲、扭转、纵向等不同形式。
脉动顶张力作用下输流立管涡激振动主共振研究

脉动顶张力作用下输流立管涡激振动主共振研究
秦营;李世博;常学平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54)7
【摘要】为定量描述海洋工程中输流立管受脉动顶张力作用时的涡激振动响应,本文研究了海洋输流立管受到内部流体、脉动顶张力和涡流激励作用时的参数主共振问题。
首先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Galerkin法和多重尺度法对其进行求解,引入调谐参数描述输流立管第一阶固有频率同顶张力脉动频率和涡流频率的接近程度,通过改变调谐参数,研究输流立管的动力学响应。
结果表明:定常顶张力作用下,立管的振幅为单值,随着调谐参数增大,立管振幅先增大后减小,且出现明显的跳跃现象,内部流体速度和张力幅值的竞争机制也会影响立管振幅;脉动顶张力作用时,在一阶锁频的条件下,随着调谐参数变化,立管的振幅呈现“多值—单值—多值”的变化规律,顶张力均值或脉动幅值越大,立管振幅的变化范围越宽。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秦营;李世博;常学平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成都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51;O322
【相关文献】
1.顶端平台纵荡运动与来流联合作用下顶张紧式立管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
2.涡激致顶张力立管双频参量共振研究
3.顶张力立管三维涡激振动研究
4.多频参激—涡激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分岔分析
5.计及内输流作用的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黄旭东;张海;王雪松【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年(卷),期】2009(027)004【摘要】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问题.在海洋环境下,洋流是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的主要原因.当洋流流经立管时会在立管的两侧产生交替的泄涡,导致立管受到横流向和顺流向的脉动流体力.这被认为是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主要诱因.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工程问题,它涉及许多科学上悬而未决的难题,如紊流、流动分离、分离点的漂移等等.此外,事先无法确定的立管的位置和立管与洋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大大增加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尽管近几十年里科学界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个能够准确、高效、经济地预报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方法仍然没有得到.即便如此,最近的研究工作依然在许多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首先介绍了涡激振动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随后,回顾了近年来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方面的研究成果.接着,重点介绍了当前海洋立管涡激振动领域内的两个热点研究问题,即:在多大程度上立管的顺流向振动能够影响立管的横流向振动,以及尾流的三维效应是如何影响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当结构与流体的质量比小于6时,顺流向振动能显著增大横流向振动的振幅.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立管尾流的三维特性和立管受到流体力的轴向相关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流动的发展(海流折合速度从0增加到12),立管尾流的三维特性发生变化,在初期,立管尾流的三维特性不明显,流体力的轴向相关度基本等于1,也就是说,流体力和立管的位移响应是同步的,因此能量不断地由海流向立管转移,导致立管的振幅不断增大.当海流折合速度大于6时,流体力的轴向相关度由1锐减到负值,此时,立管尾流的三维效应显著.最后针对今后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总页数】7页(P95-101)【作者】黄旭东;张海;王雪松【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天津,30038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天津,300384;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53【相关文献】1.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新型抑制装置研究 [J], 李云龙;顾继俊2.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J], 葛士权; 王春光; 孙明钰; 王有镗3.轴向板条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的数值研究 [J], 王伟; 毛昭勇; 宋保维; 田文龙; 丁文俊; 张婷颖4.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实验设计 [J], 娄敏;钱刚5.旋转翼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抑振的数值研究 [J], 王伟;宋保维;毛昭勇;田文龙;张婷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海高压立管涡激振动及疲劳特性分析工艺

浅海高压立管涡激振动及疲劳特性分析工艺
姜玉峰;徐万海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6)3
【摘要】随着东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开发成本较低的自升式平台将得到广泛应用。
立管所在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其结构长度与直径比值较大,在海流作用下会发生涡激振动。
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高压立管涡激振动响应进行预报,并基于DNV规范,根据S-N曲线法对结构疲劳进行计算。
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求解。
研究重点关注顶张力对立管的涡激振动及疲劳特性影响。
结果表明,顶张力会影响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并进一步改变结构的疲劳寿命,影响结构安全性。
【总页数】7页(P102-108)
【作者】姜玉峰;徐万海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32;TV312
【相关文献】
1.均匀流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响应及涡激力载荷特性研究
2.顶张式立管长期涡激振动疲劳分析
3.顶张力立管的两向涡激振动疲劳寿命时域分析
4.陡波形立管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参数敏感性分析
5.悬垂立管波致疲劳与流致涡激振动疲劳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4期2008年8月中国海洋平台CHI NA O FFSH OR E PL AT FO RM V ol.23N o.4A ug.,2008收稿日期:2008-01-22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项目(2006AA09A104)作者简介:秦延龙(1956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及深海采油平台研究。
文章编号:1001 4500(2008)04 014 04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秦延龙, 王世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451)摘 要:针对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的计算问题,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涡激振动;计算方法;经验模型;CF D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COMPUTATIONAL METHODS PROGRESS OF THE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OCEAN RISERSQIN Yan long, WA NG Shi peng(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 y,Tianjin 300451,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 ature on the com putational metho ds used to investigate vor 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ocean risers in r ecent years.Through conclusion,highlighting the natur e of VIV and how to reduce vibration amplitude ar e the key w ork in thefuture.Key words:vo rtex induced vibration;com putational m ethods;em pirical models;CFD0 简 介海洋立管是海洋平台或钻探船舶与海底井口间的主要连接件。
立管系统在工作期间,内部有高压的油和气通过,外部承受海洋环境荷载、冲击荷载以及浮式装置运动等,受力复杂。
当波浪、海流经过立管时,在一定的流速下会产生漩涡脱落,使得立管发生横向振动,导致立管疲劳破坏,不仅影响工程进展,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灾害,因此立管系统的涡激振动问题,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并且建立了很多涡激振动模型。
本文依托于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 ,针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与评述。
对于海洋工程而言,涡激振动(VI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1)通过实验或参数预测的手段,依靠试验数据去获得有效的计算结果;(2)利用CFD 技术求解Nav ier Sto kes 方程,直接求得水动力项。
具体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近来计算机软硬件以及CFD 计算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数值方法。
数值方法可以在理想的条件下精确控制影响参数的量值。
可以准确地追踪流体力、结构的位移以及流场信息,而不需要像模型实验中那样从实验仪器中提取并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手续。
图1 涡激振动计算分析方法[1]1 经验模型虽然通过直接对流场数值求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过解决问题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经验模式方法,该方法不考虑具体的流场结构,而将流体和其中的振荡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把尾流看成一个非线性振子,尾流振子的振动引起结构的振动,反过来,结构的振动又对尾流有一个反馈的作用。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种适当的模型方程来描述它,其中包括若干个用经验或试验确定的系数,求解之后,可以较好地再现系统的运动特性,并对现象本身从总体上和物理本质上能有较为直观的了解。
Birkhoff 和Zar antanello [2],Bisho p 和H asso n [3]提出尾流振子模型概念,通过对振动圆柱体升力和拖曳力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尾流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非线性振子。
据此,H artlen 和Curr ie [4]首先提出了振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用Van De Pol 方程的近似形式作为升力系数的控制方程,并同结构的振动方程联合求解。
Iw an 和Blevins [5]通过假设一个流体变数,由动量方程导出了一个与H artlen 和Curr ie 的模型相类似的方程,并给出了用于二维流场弹性支撑刚性圆柱体的尾流振子模型,后又将其推广到弹性圆柱体。
在此模型基础上,Iw an [6]进一步提出了预测非均匀流的圆柱体涡激动力响应的方法。
近年来,尾流振子模型有了较大发展。
Kim [7]研究了尾流振子沿跨向连续分布在柔性结构上,并允许相互作用,在均匀流或剪切流中的漩涡从静止结构物和柔性结构物上脱落的三维特性。
郭海燕[8][9]以支撑于浅海固定式平台上的弹性立管为例,研究其在内部流动和外部波浪、海流共同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涡激振动响应。
以Francis Bio lley 改进的Van der Pol 尾流振子模型为基础,建立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微分方程,用H er mit 插值函数对立管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并用M iner 理论对立管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分析管内流速对涡激响应幅值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Facchinetti 和Lang re [10]总结了近30年来20多篇关于尾流振子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非均匀流弹性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并以Van De Po l 方程为基础,对尾流振子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通常,立管的VIV 预报考虑稳态情形,即认为立管的响应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离散频率上以相应的振型做一定振幅的叠加振动。
而构建预报模型需要考虑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模态频率的确定;(2)模态振型与模态幅值的大小;(3)一定模态激发区域的界定(根据折合速度或者模态频率)。
然而现有的预报模型多数建立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上,没有综合考虑上述问题,而且引入了大量假设,致使预报结果差别相当大。
近来,国际上的研究方向己经从构造某种非线性方程描述此类流固耦合问题(如尾流振子模型)转移到利用受迫振荡实验数据,分析细长柔性圆柱体的VIV 特性,模型分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结构刚性和质量的所谓无阻尼模型;二是简单的阻尼模式(通常叫做混合模式)。
基于此种方法的几种计算模型在海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比较著名的有SH EAR7[11]、VIVA [12]、VIVANA [13]。
应该指出,尾流振子模型的控制参数来源于实验与经验,虽然能够模拟出若干VIV 的非线性特性,并给出量级大体相当的预报,但是其精度仍依赖于经验参数的选取。
就上面提到的3个问题,可对现有的大部分尾流振子模型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1)响应幅值按照某种拟合曲线及放大因子人为确定;!15!第4期 秦延龙等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2)没有恰当地考虑附加质量效应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3)锁定范围或激发范围按折合速度上下限事先给定。
这些问题制约着现有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
尽管这些模型得到的一些合理的结果,部分已经商业化,但是模型本身的假设以及不确定因素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应用CFD 分析V IV近年来,随着计算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转向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解决VIV 问题。
按照对湍流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将CFD 模型大体分为4类:离散涡方法(DVM )、雷诺平均N S 方程(RANS)方法、大涡模拟方法(LES)方法以及N S 方程直接模拟(DNS)方法。
它们对实际流动问题模化的方式不同,计算效率也不一样。
如何选取CFD 方法,存在这样的矛盾:引入较多的假设,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降低了计算精度;如果不需要任何 模化 ,例如DNS,可以追求较高的精度,但其计算效率对工程需要来讲明显不够。
因此,多数学者都在致力于通过使用RANS(结合适当的湍流模型)和LES(采用适当的亚网格模型),在保证一定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开发出适用于工程设计的程序。
离散涡的模拟是把流场中涡量集中或连续分布的地方用很多分散的点涡或线涡来近似表示,离散涡模型是在集中涡模型的基础上改进的[14],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预报了在一定雷诺数下的受力、涡漩样式和涡泻频率。
RANS 方法采用雷诺平均后的N S 方程作为基本的控制方程,针对雷诺应力的计算,提出不同的湍流封闭模式,忽略湍流运动中的细节,揭示了湍流能量产生和消散,开辟了湍流研究新的途径并成为现阶段研究湍流的基本工具,在海洋工程中比较流行。
通常它能解决高雷诺数湍流问题。
Guilmineau 和Queuty [15]利用剪切输运(SST )k - 模型解决湍流问题,计算在低质量-阻尼情况下弹性支撑圆柱流体力,并与物理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雷诺数在900~15000。
模型很好地计算出最大振幅。
利用RANS 模型预测立管系统在均匀流作用下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尤其是低质量比的情况下,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引入的假设较少情况下,将立管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与涡激振动响应计算结合在一起,合理考虑低质量比涡激振动圆柱体的响应特性,利用折合频率与无量纲振幅推算流体力系数与附加质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涡激振动预测模型[16]。
对比RANS 方法,DNS 方法试图解决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问题,且不需任何假设。
然而网格划分需相当细化,以致利用现在的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使这样,Lucor [19]用这种方法计算了雷诺数为1000情况下的此类问题。
大涡模拟(LES)的基本思想是把湍流的瞬时运动分解成大尺度运动和小尺度运动两部分,利用N S 方程模拟大尺度涡漩的运动,对于湍流中的小尺度涡漩则通过模型近似。
在大涡模拟中,对小尺度涡漩运动是通过滤波的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与雷诺平均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滤波可以在谱空间进行,也可以在真实的物理空间进行。
对N S 方程进行滤波处理后,可以得到大涡模拟的基本方程,同样对于亚网格雷诺应力,仍需要引入亚格子尺度模型(Subgrid Scale M odel)来模拟。
所以大涡模拟(LES)的方法是介于直接数值模拟(如DNS)与一般模式理论(如RANS)之间的折衷物。
Al Jam al 和Dalto n [20]采用LES 方法计算了中雷诺数(R e =1.3∀104)时孤立柱因漩涡发放引起的振动(VIV)。
对3 D 流场中的做2 D 计算,将计算的阻力、升力系数等与3 D 实验数据相对比,得出一系列阻尼比和固有频率情况下(R e =8000)圆柱涡激振动响应方面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