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及硫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W: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检验方法)1.(2010•玉溪)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白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稀硫酸2.(2007•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以除去氢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将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D.某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SO42-3.(2004•长春)欲证明某种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应该选择的试剂是()A.石蕊试液B.BaCl2和稀HNO3C.Ba(NO3)2和稀HNO3D.KNO34.要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A.锌B.硝酸银C.紫色石蕊D.硝酸钡5.从以下实验现象所获得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②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③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说明铜比汞活泼.④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是碳酸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鉴别硫酸和盐酸最好选用()A.氯化钡溶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石蕊试液7.下列各种盐中,与其它三种盐对应的酸不相同的是()A.硫酸铵B.明矾C.纯碱D.硫酸钠8.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烧碱溶液中是否混有氯化钠,可先加稀盐酸,再加AgNO3溶液即可B.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检验氢气纯度时,将试管口移近火焰,没有爆鸣声,表明氢气纯净D.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9.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进行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B.稀盐酸和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和稀HNO310.(2004•绍兴)已知CuS04溶液为蓝色溶液.请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CuS04溶液的颜色不是S042-引起,而是由Cu 2+引起的.(1)证明“SO 42-是无色的”方法是 .(2)证明“CuSO 4溶液的颜色是由Cu 2+引起的”这一结论的方法是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有CuSO 4、Na 2CO 3、Na 2SO 4、MgCl 2,现进行如下实验:(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上述溶液分成两份盛于试管中,其中一份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另一份滴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并完成下面的填空:该混合物中肯定没有 和 ;肯定含有 和 (写化学式).12.小王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据此他就得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离子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溶液中有SO 42-.甲:溶液→BaCl2溶液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硫酸沉淀不溶解 乙:溶液→加足量稀硫酸无沉淀→BaCl2溶液白色沉淀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1)甲同学方案 ;(2)乙同学方案 .14.某Na 2CO 3溶液中混有Na 2SO 4和NaCl ,欲检验SO 42-和Cl -.小灵做了如下实验:①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目的是 ;②再向①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 离子; ③继续向②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 离子.15.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也无气体产生.由此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加入的物质一定不含碳酸根B .加入的物质一定含有硫酸根C .加入的物质一定是稀硫酸D .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硫酸根16.某无色溶液是由H 2SO 4、HNO 3、K 2CO 3、CuSO 4、K 2SO 4、KNO 3、NaCl 七种溶液的两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1)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2)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3)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此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可能是(有几种就填几种)① 和 ;② 和 ;③和;④和;⑤和;⑥和.17.怎样证明一种无色溶液是硫酸?。
硫酸和盐反应

硫酸和盐反应硫酸和盐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也被称为硫酸盐反应。
主要原因是硫酸溶液与离子共存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硫酸的这种反应的类型也可以分为三种,即“酸离子反应”、“共价酸化反应”和“同位素反应”。
实验中,用稀硫酸对盐做实验,可以发现,在硫酸溶液中添加盐时会出现气泡,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这是因为,盐中的离子与硫酸溶液中的酸性离子发生“酸离子反应”,产生氢气、硫化氢和水。
氢气能够产生气泡,这些气泡穿过溶液表面,形成现象称为“冒泡作用”;氢气的生成也会产生热量,热量被视为是反应的热力学释放的证据。
另外,盐中的离子还会与硫酸溶液中的共价酸发生“共价酸化反应”,产生氯化硫酸,但有不同的离子会有不同的反应现象,但是原理都是相同的。
离子之间的反应通常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即受温度影响,反应的速度会发生变化。
由于硫酸溶液在高温时可以加快离子反应的速度,因此,用稀硫酸加热盐实验时,会看到温度升高时,气泡的生成速度也会加快。
类似地,把实验过程放在低温的情形下,气泡的生成速度也会明显降低,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气泡的生成会暂时停止。
此外,由于硫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因此它也可以和稀盐反应,产生氢离子和硫化物。
这种反应也称为“同位素反应”,主要是因为氢离子替换离子中的一部分,而碳替换部分是硫化氢。
以上是硫酸和盐反应的一般知识,具体的反应机理和反应体系,以及相关的反应原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只有通过对硫酸和盐的充分实验,才能得出更详细的结论,从而精准认识这种反应的本质特征,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总之,硫酸和盐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发生的原因是硫酸溶液中的酸性离子与盐中的离子发生“酸离子反应”,同时从硫酸溶液中共价酸发生“共价酸化反应”,还有氢离子与盐发生“同位素反应”。
硫酸和盐反应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的速度也会加快。
由于这种反应具有重要的化学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硫酸盐反应的机理,而这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出更精准的结论。
硫酸盐定义

硫酸盐是一种无机阴离子,其化学式为SO₄²⁻。
硫酸盐是由一个硫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四个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四面体结构,其中硫原子位于中心,四个氧原子分别位于四个顶点。
硫酸盐是硫酸分子(H₄SO₄)在水溶液中或与其他阳离子结合时失去两个氢离子(H⁺)后形成的离子。
硫酸盐化合物通常是指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类,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例如石膏(CaSO₄·2H₄O)、硫酸钡(BaSO₄)、硫酸铝(Al₄(SO₄)₄)以及各种金属硫酸盐等。
这些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肥料、制药、造纸、水处理、矿物开采和石油工业等。
新教材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一节硫酸硫酸盐

新教材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盐(共49张PPT)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H2SO4分子中+6价的硫元 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而稀硫酸是其溶液的H+得电子被 还原,氧化性较弱。
新教材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盐(共49张PPT)
1.SO24-的检验方法 (1)检验原理:SO24-+Ba2+===BaSO4↓。 (2)实验操作: 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除去沉淀―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
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 SO42-。 2.物质提纯的原则
3.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Na2SO4、MgCl2、CaCl2)的 流程及目的
液中先加入盐酸,可以排除CO23-等离子及Ag+的干扰。 答案:C
2.要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MgCl2,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
法是
()
A.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后过滤
B.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蒸发
D.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后过滤 解析:NaOH溶液与MgCl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
1.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
2- 4
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
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使形成沉淀的纯度更高
C.排除SO24-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解析: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但前者不溶于酸,后 者可溶于稀盐酸,另外AgCl也不溶于盐酸。因此,在待测
②常温下,冷的浓硫酸能使Fe、Al发生 钝化。 ③与非金属的反应: 加热时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大气中硫酸和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硫酸和硫酸盐的测定方法【D-LS】硫酸(H2SO4)为无色油状液体,分子量98.07。
放在空气中迅速吸水。
相对密度1.834;熔点10.49℃;沸点338℃;在340℃时分解。
大气中硫酸雾或硫酸盐是由一次污染物SO2被氧化形成SO3,再遇水蒸气而形成的(SO3+H2O→H2SO4)。
大气中的硫酸雾主要来源于硫酸及冶炼工厂。
硫酸大量用于制造磷肥、石油精炼、粘胶纤维、钢铁等工业生产。
一般认为,二氧化硫氧化而成的硫酸酸雾,后者再与微小尘粒反应而形成的硫酸盐,这种硫酸盐的危害比二氧化硫的直接危害还大。
硫酸与硫酸盐的粒子愈小,危害愈大。
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硫酸雾吸入后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时可致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致命。
长期接触硫酸雾或蒸气,可引起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病变。
测定空气中硫酸雾的方法,最早常用的是硫酸钡比浊法,也有用槲皮素-钍比色法。
但后者系形成黄色络合物的退色反应,重现性差,二氧化碳有干扰。
也有用高氯酸钡混合指示剂滴定法,但滴定仅为可溶性的硫酸盐,不溶性硫酸盐不能测定,因此,有一定局限性。
其他还有用甲基百里酚蓝比色法测定,系利用钡离子与甲基百里酚蓝络合,产生蓝色。
当有硫酸存在时,则硫酸钡沉淀,测定剩余的钡离子与甲基百里酚蓝络合生成的蓝色。
但当大气中有二氧化硫、磷酸盐、硝酸盐及铁离子共存时,对测定均有干扰。
用滤膜采样后测定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一般测定的是硫酸雾和颗粒物中硫酸盐的总量,而用二乙胺比色法可测定硫酸雾的浓度,基本上不受颗粒物中硫酸盐的干扰;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硫酸和硫酸盐是一种较灵敏、准确、干扰少的方法。
此法不但可测定两者总量,还可将样品滤膜分成两等份,作两者的分别测定。
离子色谱法一、离子色谱法(硫酸盐测定)〔1〕(一)原理空气中硫酸盐颗粒物被滤膜所采集,用异丙醇-无水乙醇除去硫酸雾,再用淋洗液溶解样品中的硫酸盐,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硫酸及硫酸盐

《硫酸及硫酸盐》【复习目标】掌握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掌握SO42-的检验方法;了解硫酸的用途及硫酸工业的化学反应原理、生产设备与流程;了解硫酸盐及其用途。
【复习过程】一、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油状体,密度,溶于水(有吸水性),挥发(沸点)98.3%的浓硫酸:无色粘稠液体,密度1.84 g/mL,c=2、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二元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H+),浓硫酸会使石蕊试纸先变后变。
【练习】①现有四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向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MgO、Mg(OH)2、MgCO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②质量分数为3p%的X溶液与p%的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p%。
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氨水B、硫酸溶液C、乙醇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2)浓硫酸的特性Ⅰ、强性①与绝大多数反应(常温下,冷的浓H2SO4对有钝化作用)Cu+H2SO4(浓)→(在上述反应中消耗1摩尔铜的同时消耗了摩尔硫酸,但是充当氧化剂的硫酸仅有摩尔,因此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表现性的同时有表现了性。
)②与许多非金属单质反应:C+H2SO4(浓)→S+H2SO4(浓)→③能氧化某些还原性化合物:H2S+H2SO4(浓)→Ⅱ、性:常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
Ⅲ、脱水性:将有机物质中氢氧元素的原子按(物质的量比)结合成水而脱去。
如蔗糖被浓硫酸炭化,乙醇被浓硫酸脱水生成乙烯等,都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例1】①现有O2、NH3、H2、H2S、Cl2、N2、HI、HBr、CO、CO2、SO2、SO3等气体,其中不可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
②皮肤上一旦沾有浓硫酸,应先,再,最后再涂上溶液。
(3)磺化作用:(4)催化作用:在某些有机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如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1、六个三:三原料:、、。
三原理:原理(把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传递给原料,使之预热,主要在接触室中体现);流原理(在接触室和吸收塔中体现);生产原理。
2021届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酸和硫酸盐(学案及训练)

2021届三化学一轮复习——硫酸和硫酸盐(学案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A:含硫矿石(如FeS2);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氮气;D:尾气(SO2、O2、N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请填写下表:2SO32SO2+O2催化剂△2.浓H2SO4的特性(1)填写下表(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3)常温下,铁、铝遇浓H 2SO 4钝化,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 2SO 4。
3.几种常见的硫酸盐4.SO 2-4、SO 2-3的检验方法(1)SO 2-4的检验方法①原理:Ba 2++SO 2-4===BaSO 4↓(白色)。
②方法:取试样少许,先滴加稀盐酸,无气泡、沉淀产生(排除CO 2-3、SO 2-3、Ag +等离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 2-4。
(2)SO 2-3的检验方法①原理:SO 2-3+2H +===SO 2↑+H 2O ;Ba 2++SO 2-3===BaSO 3↓,BaSO 3+2H +===Ba 2++H 2O +SO 2↑。
②方法:取试样少许,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或加入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含有SO 2-3。
课堂检测 1判断题(1)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2)铜片溶于热的浓硫酸,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3)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2-4( ) (4)5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可产生SO 2物质的量为0.46 mol( )(5)利用绿矾和Cl2,既可以净水,又可以消毒()(6)无水CuSO4粉末可以检验实验中生成的少量水分()(7)进入接触室的气体需要净化,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8)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SO3()答案(1)×(2)√(3)×(4)×(5)√(6)√(7)√(8)×2.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铁矿燃烧前要粉碎,是因为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只有SO2C.SO2能全部转化为SO3D.SO3用98.3%的浓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充分吸收答案D解析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除SO2外,还有O2、N2等;SO2转化为SO3为可逆反应,故S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SO3;SO3与水反应转化为H2SO4时放出大量的热,会形成大量酸雾,导致SO3吸收不完全。
第2讲 硫酸和硫酸盐 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硫酸。
④与非金属的反应
△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_+__2_H__2_S_O_4_(_浓__)=_=__=_C_O__2↑_+__2_S_O__2_↑_+__2_H_2_O____。
⑤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浓硫酸能将还原性化合物(如FeO、HBr、HI、H2S等)氧化。 浓硫酸与FeO反应:_2_F_e_O__+__4_H_2_S_O_4_(_浓__)=__=_=_F_e_2_(S_O__4_)3_+__S_O__2↑_+__4_H__2_O___。 浓硫酸与HBr反应:_2_H__B_r_+_H__2S_O__4_(浓__)_=_=_=_B__r_2↑_+__S_O__2_↑_+__2_H_2_O_________。 浓硫酸与H2S反应:__H_2_S_+_H__2S_O__4_(浓__)_=_=_=_S_+__S__O_2_↑_+__2_H_2_O______。
①制作模型和医疗用的石膏绷带; ②调节水泥的H—2O→CuSO4·5H2O(胆矾)
白色
蓝色
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②与石灰乳混合制备波尔多液。
自然界中的硫酸钡以重晶石的形式存在,不溶 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
硫酸钡
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
剂,即“钡餐”
交流讨论
高一化学
第2讲 硫酸和硫酸盐 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内容导航】 1.硫酸的工业制法 2.硫酸的性质 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粗盐的提纯 4.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1.硫酸的工业制法
一、硫酸和硫酸盐
(1)三种原料:硫黄或_黄__铁__矿__(_F_e_S_2_)__、___空__气_____,98.3%的浓硫酸(代替水)。 (2)三个阶段 ①造气: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 ②接触氧化:SO2氧化成SO3。 ③吸收: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及其化合物--氧、硫及其化合物
硫酸及硫酸盐
一、硫酸
(一)稀硫酸
(1)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
(2)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酸碱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反应。
常用于化工流程中“酸浸”。
如:实验室制备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浓硫酸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高沸点,_____挥发,_____溶于水。
溶于水时_____热,故稀释浓H2SO4时,要将_______沿器壁缓慢注入到_______中,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浓硫酸的特性及应用
(1).难挥发性利用此特性,浓硫酸可制挥发性酸。
如:利用浓硫酸制取盐酸:
(2).强酸性利用硫酸的强酸性制取弱酸的反应:Na2SO3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实验室制备SO2
(3).强氧化性
①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a.钝化:常温下浓硫酸使______钝化。
通常情况下,浓硫酸也可用铁制容器或铝制容器贮存和运输。
b.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不活泼金属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______,本身一般被还原成。
如: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该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________和_____。
【思考1】1. 浓硫酸使铁、铝钝化是不是不发生化学变化?
2.浓H2SO4与Zn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不是只有SO2 ?
【高考链接】【2016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
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S、P)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
如:加热时,浓硫酸和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2】:如何检验浓硫酸和木炭反应的产物?
③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高考链接】【2016上海卷】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4).吸水性利用此特性,浓硫酸可做_________剂。
【思考3】1.浓硫酸是否可以干燥所有气体?
2.干燥装置导管进出?
可以干燥_______________气体,如H2、CO、CO2、CH4、N2、NO2、O2、SO2、Cl2
和HCl。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碱性气体:_________
b.还原性气体: 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2015·安徽高考)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5).脱水性
浓硫酸将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______元素按水分子的组成比______脱去,使有机物形成黑色的炭(即碳化)。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2015·山东高考)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6).常用作催化剂
A.乙醇脱水制乙烯(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乙醇浓硫酸体积比1∶3)
B.苯的硝化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
C.酯化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注:酯水解、糖水解时,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硫酸的考察类型】通常与S、H2S、SO2综合考察。
【练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硫酸盐
1、常见的硫酸盐晶体有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重晶石(BaSO4)、皓矾(ZnSO4·7H2O)、芒硝(Na2SO4·10H2O)、绿矾(FeSO4·7H2O)等。
其中熟石膏可用于制造模型及绷带,调节水泥凝结时间;胆矾可用于制波尔多液;明矾可做净水剂;重晶石在医疗上可用做“钡餐”,原因是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透过;绿矾制农药,在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贫血。
2、硫酸盐的溶解性难溶:BaSO4、PbSO4微溶:CaSO4、Ag2SO4
3、SO2-
4、SO2-3检验
离子检验的答题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SO 2-
4的检验 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 2溶液
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2-4)。
②SO 2-
3的检验 被检液――→加CaCl 2溶液沉淀――→加盐酸气体――→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SO 2-3。
【高考链接】(2015·浙江高考)A.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
该未知液中存在SO 2-4或SO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