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增值情况研究.docx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企业价值评估高增值率案例的探究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企业价值评估高增值率案例的探究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数量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张,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反应来看,评估增值率一直是投资者、证监会和交易所等监管部门颇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企业价值评估高增值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高增值率直接导致的并购失败案例越来越多。
本文选取典型的高增值率案例“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元纯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探究,主要探究类似元纯传媒的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前几年度出现亏损,如何更恰当地应用市场法进行评估。
通过研究东方网络收购元纯传媒的案例,总结了该案例市场法评估过程中的不足。
针对原有市场法评估过程的不足,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案:第一种是修正净利润预测值,第二种是修正价值比率。
在修正方案分析部分,分析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修正方案的优劣势。
经分析,两种修正方案得出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市场法中选择可比标的应该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市场法评估过程中应选择恰当的价值比率,对于前几年度出现亏损的企业,更适宜采用收入类价值比率;当收益预测难度大或不确定性高时,可以同时考虑企业自身增长率情况与可比标的的增长率情况,并合理赋予两种增长率不同的权重;在价值比率系数的调整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对比期等。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近年来,上市企业并购重组频繁,其中不乏对资产进行评估的情况。
资产评估的核心是增值率,也是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优化方法等问题。
1. 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在并购中,被并购方的资产总价值通常是一个较大的数,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有同样的价值。
通过资产评估,可以准确估算每个资产的价值,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
2. 保证资产价值不被低估:在并购重组中,被并购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没有一种权威、客观的评估方法,被并购方的资产可能会被评估低于实际价值,从而遭受损失。
3. 保证资产价值不被高估:实际上,被并购方的资产有时也会被高估。
如果评估结果超过了实际价值,交易方往往会遭受经济损失。
4.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通过评估资产增值率,可以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稳定公司内部的信任关系,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资产评估增值率的计算方法资产评估增值率,是指企业通过评估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增值情况,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
在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的核心是增值率,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三种:1. 均值法:均值法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通常,评估者会按照所选时间段内的总资产数目和增值总额,计算出资产增值率。
在计算时,需要细分每个资产序列,将各个资产的增长速率计算出来,再求其平均值,得出资产评估增值率。
2. 线性回归法:线性回归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评估方法。
通常,评估者会按照所选时间段内的总资产数目和增值总额,绘制成图形,只要数量关系符合线性回归方程,就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快速计算出评估增值率。
3. 财务模型法:财务模型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
通常,评估者会建立一个专门的财务模型,在模型中预测资产增值的情况,从而计算资产增值率。
这种方法需要当事人提供资产的详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1. 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法:评估者应该根据被评估方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评估方法,将评估过程简化,提高工作效率。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企业为了实现快速增长和扩大规模,常常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而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和增值率的稳定性成为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上市企业在并购重组中的资产评估和增值率问题,并对相应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资产评估在并购重组中的重要性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是评定企业价值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上市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通过资产评估,可以准确把握被收购企业的资产状况,为并购重组提供有力的依据。
资产评估包括财务状况、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得出相应的价值,从而帮助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决策。
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二、资产增值率对并购重组的影响资产增值率是指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增值的速度,是评判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在并购重组中,上市企业往往会关注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率,以确保自身的投资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
资产增值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因此对于上市企业而言,资产增值率的提升是实现并购重组价值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1.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在并购重组中,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方法对于确保交易公正和合理至关重要。
目前较为常见的资产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
对于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型的企业,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上市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被收购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环境,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 重视财务指标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财务指标是评估被收购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
上市企业需要重视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指标,比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表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评估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为并购重组提供科学依据。
3. 关注成长性和竞争力除财务指标外,被收购企业的成长性和竞争力也是评估其价值的重要考量因素。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日益频繁。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企业提供真实、客观的资产价值信息,为成功的并购重组提供保障。
而资产增值率是衡量资产评估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角度出发,探讨资产评估增值率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做到合理的资产评估。
一、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定义资产评估增值率是指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资产的评估值与其原始价值之间的比率。
无论是企业内部资产折旧还是外部资产交易,资产评估的过程都需要对资产的价值进行估价,而资产评估增值率用来衡量估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准确的资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资产评估偏低,可能会导致被评估公司的资产遭到低估,从而对收购方造成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如果资产评估偏高,则可能导致收购方支付过高的价格,从而增加了收购成本,降低了并购的效益。
因此,资产评估增值率是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资产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评估增值率越高,证明评估结果与资产本来的价值越接近,反之则表示评估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1. 投资方向:不同行业的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模式都不尽相同,因此估价师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投资风险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市场政策:企业的资产价值往往受市场政策的影响。
如果政策好,企业的资产价值会增加,反之则降低。
因此,在资产评估时,需要对市场政策进行考虑。
3. 评估标准:不同的评估标准也会影响资产评估增值率。
如果使用的评估标准较为宽松,资产评估增值率可能偏高,反之则偏低。
4. 风险控制:在评估资产增值率时,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风险控制能够避免资产评估增值率出现重大偏差,确保企业进行合理的资产评估。
四、如何做到合理的资产评估1. 选用合适的评估标准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资产,我们需要选用不同的评估标准。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并购和重组等手段实现业务扩张或结构调整的过程。
资产评估是确定资产价值的过程,对于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来说,资产评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资产评估,可以准确地确定被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为并购重组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日益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成为评价并购效果的重要指标。
资产评估增值率是指资产评估后的价值与评估前的价值之间的增长率,它反映了资产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价值变化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资产评估增值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等。
深入研究资产评估增值率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对提高并购重组的成功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资产评估增值率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实际应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影响着企业交易的成败和价值的最终实现。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探讨,深入分析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第一,深入了解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定义和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知识。
第二,探讨资产评估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分析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明确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分析影响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因素,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第五,探讨资产评估增值率在并购重组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将为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经验支撑,进一步推动并购重组领域的发展与实践。
1.3 研究意义资产评估增值率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资产评估增值率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衡量并购重组的效果,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的增值目标。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许梅芳无锡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摘要:近些年,国内的企业并购重组的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为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有效法律保障,大幅度地推动资产、资源在行业内的快速流动。
同时,《公司法》也明确要求在企业的并购重组中,必须开展资产的评估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准确分析,要求上市公司在开展并购活动时,要聘请外部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对所有并购的资产进行科学分析和估值。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上市企业并购活动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方面的问题,并提供若干解决策略。
关键词:资产评估;增值率;并购重组一、资产评估增值率研究的意义近年,在上市公司中,并购重组活动愈加频繁。
国家推动企业的改革,并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法人治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市值。
通过在市场中开展并购重组来实现对落后产业的淘汰,以及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在开展并购重组活动时,并购活动的关键在于对资产的科学估值,因而,资产评估对于并购重组活动,能否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司需要聘请外部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来科学地衡量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而为并购活动提供依据。
在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中,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市场内的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实现资产的增值功能。
如果资产评估价值不真实、不准确,就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利益损失,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企业上市、上市公司并购中,科学地评估资产价值是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重要保证,也是推动资产转让、置换市场发展的基础。
二、资产评估方法(一)收益法公司在应用收益法时,通过对公司内部资产未来的预期收益进行折现、变现,折算成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价值。
并且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资本化的方式,来进行评估资产价值,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和预期原理。
在使用收益法时,首先,要将资产未来的收益折算成可以衡量的货币价值,之后还需要科学的评估资产未来在收益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与重组的频率不断增加。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资产评估的增值率则成为了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在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定义及意义资产评估增值率是指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经过评估的资产在交易完成后的增值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评估增值率 = (交易后估值 - 交易前估值)/ 交易前估值。
资产评估增值率可以直观地反映资产在并购过程中的增值情况,对于评价交易效果、决策制定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评估增值率的计算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还能够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评估增值率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投资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资产评估增值率可以帮助他们评价并购重组的成效,指导未来的战略规划和绩效评价。
对于相关利益相关者而言,资产评估增值率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维护自身权益。
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资产评估增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宏观经济繁荣期,资产价格上涨,资产评估增值率通常会较高;而在宏观经济低迷期,资产价格下跌,资产评估增值率则会偏低。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也会对资产评估增值率产生影响。
2. 目标资产的财务状况目标资产的财务状况也是影响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关键因素。
如果目标资产的盈利能力强,财务状况稳定,资产评估增值率通常会较高;反之,如果目标资产的盈利能力弱,财务状况不稳定,资产评估增值率则会偏低。
3. 市场竞争情况市场竞争情况也会对资产评估增值率产生影响。
如果目标资产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高,资产评估增值率通常会偏低;而如果目标资产所处行业竞争不激烈,市场发展空间大,资产评估增值率则会较高。
4. 并购重组方案的合理性并购重组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资产评估增值率的高低。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并购重组的成败和后续发展。
资产评估的结果往往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价值和股东权益的分配。
对于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及目的资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个人的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包括资产的价值、质量、效益、风险等方面,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风险预警。
资产评估的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地评定资产的价值,为资产买卖、融资、保险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提供依据,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为并购重组提供依据。
资产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估值,对于买方来说,评估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并购的价格和交易的结构;对于卖方来说,评估结果会影响到资源配置和产权转移的效率。
2. 保障股东权益。
资产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价值和股东权益的分配,合理的评估结果能够保障股东的利益,减少因并购重组而导致的权益损失。
3.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通过资产评估,企业可以清晰了解自身资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高效经营提供依据。
资产评估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并购重组的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
资产评估增值率是指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值程度,是衡量资产增值效果的重要指标。
对于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来说,资产评估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自身实力的增长和并购重组效果的好坏。
通常情况下,资产评估增值率计算方法如下:资产评估增值率 = (评估后的资产价值 - 评估前的资产价值) / 评估前的资产价值* 100%评估后的资产价值是指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估价,评估前的资产价值则是在评估前的时期的估价,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得到了资产评估增值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增值情况研究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益活跃,每年均有大量资产通过并购、置换等各种形式进入上市公司,这些资产大多参照资产评估结果进行交易定价。
从2008-2010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来看,相关资产评估价值普遍高于账面价值,且增幅较大,这一现象有其客观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个别人为因素导致资产评估虚高的可能。
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上市公司公告的250余项重大重组事项进行汇总,并结合资料齐备的547项企业价值评估样本,深入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增值的原因,进而就部分案例中存在的估值虚高问题提出了监管建议。
一、评估增值率产生根源的理论分析评估增值率产生的根源在于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性质差异。
账面价值作为会计核算方式,是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权益价值的记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账面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五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历史成本属性,即大部分企业账面价值更多的是从历史成本角度反映企业价值,是一种静态的价值衡量方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价值反映的主要是资产的市场价值,是资产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的价格体现。
关于市场价值,《中国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为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可见,账面价值与资产评估价值是从不同的角度度量企业价值。
现实中,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
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情况下,账面价值将很难及时地反映出这种变化。
这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和2006年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调及引入公允价值概念的重要原因。
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大或随市场变化越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差异就越大,愈发暴露出账面价值在反映企业价值方面的缺陷,此时,资产评估的结果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就越大。
此外,由于会计记账更为强调信息的可验证性,企业通过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形成的账面价值仅是已有有形和部分无形资产的累积,缺少对包括因良好的商业经营、难以复制的客户关系等带来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反映。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价值显然不仅包括企业原有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资产,更应是考虑了各项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因素后的综合价值。
显然,评估价值所涵盖的范围通常大于企业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
结合统计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平均约5倍的市净率水平,可以看到账面价值在反映部分行业资产价值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简单地以会计上的账面价值衡量资产的真实价值,对于核心资产市场价格变动较快的企业来说,必然存在对其真实价值的偏离。
在全球资产价格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应该摆脱传统的会计意义上的账面价值对于价值判断的束缚。
对于高增值率的资产,有必要对增值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验核评估增值的合理性。
但是增值率的高低,通常反映的并不是评估师评估工作的有效与否,不是评估结论的科学与否,其一定意义上代表的是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属性在反映资产真实价值时的有效程度,因此不宜将其单纯作为考量判定评估结论合理性的主要指标。
二、上市公司重组资产评估增值的客观原因2008-2010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普遍性地表现为增值,三年重组资产评估平均增值率分别为98.86%、76.88%和148.85%。
2008-2010年上市公司重大重组置入股权类资产增值数额分布本数据统计基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评估报告收集齐备的200项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项中涉及456项置入上市公司的股权类交易对象。
分析导致并购重组较大增值的各项因素,笔者认为总体而言,有其客观合理性:1.统计期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普遍的增值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带动了资产价格的持续走高,导致诸多资产的重置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值。
以黄金价格为例,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已由840.75美元/盎司上升至1,413.9美元/盎司,年均增长率接近20%。
而在国内,随着汇改以来人民币的稳步升值,资产价格上升的趋势和压力亦逐步显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狭义货币M1由154,870亿元增长至266,620亿元,广义货币M2由417,850亿元增长至725,850亿元,年均增长率逾20%,高于GDP增长速度与贷款需求增长速度之和。
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拉动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导致一定程度上资产在评估时点市场价格远高于历史成本,客观上加大了高增值率形成的可能性。
2.重组资产普遍增值与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出发点相符。
上市公司通过置入具有较好价值表现和投资潜力类资产,实现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那些预期增值潜力巨大的资产也因此成为上市公司重组所青睐的目标资产,并较容易为投资者所接受。
3.重组支付模式的变化使得评估后高增值资产的交易成为可能。
2006年以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主要形式为现金购买或资产置换。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以股份作为支付手段的并购重组成为主流。
在前一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支付能力有限,如标的资产作价较高则难达成交易;而在股份支付的情况下,上述限制被突破,优质资产不再受交易价格限制也可实现重组进入上市公司。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包括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相比有较高增值的资产也具备了进入上市公司的可操作性,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支付方式改善支付能力。
4.当前的会计环境、税务环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上市公司重组资产的增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购买资产所发生的评估增值,将在经营期间逐年摊销并计入经营减值,从而形成对评估增值的制约。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及其有关解释对重组涉及若干会计问题做出重大调整,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并增加了反向购买、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等情形的规定。
在同一控制及反向收购的企业合并中,注入资产仍以账面值反映,评估增值高低不再对重组后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对于将形成商誉的企业重组,不再要求商誉在10年内摊销完毕,只需在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如江南化工2010年重组方案中形成约15亿元的商誉,在原准则下每年将降低约1.5亿元的净利润,而在新准则下公司仅需进行减值测试,如未发生减值则不影响净利润,这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压力影响大为减弱。
此外,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重组税收优惠政策,如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即可享受税收优惠。
目前重组方式主要以股份支付形式为主,因此,多数重组可享受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不会因为评估增值高、交易价格高而承担由此带来的税收成本。
三、三大高增值率行业增值原因分析2008-2010年,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所涉及的置入资产三年平均增值率位于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建筑业、采掘业和房地产业,平均增值率分别达到了336.14%、322.45%和319.44%。
本文选取了样本较多的房地产业、采掘业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业等三个较为典型的行业分别进行了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高增值率分析分析房地产行业置入资产在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中的高增值率,可以发现,导致房地产企业评估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比较高增值率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企业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在开发房地产项目。
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迅速上涨,加上部分土地性质的转变等综合性因素影响,使得土地使用权评估结果与入账价值相比通常会发生大幅增值;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带动了开发商在开发房地产项目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扬,加之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得房地产企业权益价值评估的增值率维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以北京市地价和房价变化为例,2008-2010年间,北京市地价指数(居住用地)增长近50%。
由此不难理解,统计期间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会成为高增值率的资产。
上述资产的高增值率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情况下得到进一步放大,最终得到房地产企业的高增值率。
从资产负债率对增值率的影响来看,在以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股权价值过程中,主要资产的高增值会在企业自身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情况下得到进一步放大,最终得到较总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的净资产评估增值率。
企业净资产增值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其中,A:总资产原值(账面值);A’:总资产评估值;L:负债账面价值(在此认为负债评估价值等于负债账面价值);即为总资产增值率,为以账面价值记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主要资产出现较高增值率的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对资产基础法下计算出的净资产(股权)价值增值率的放大效用愈强,最终将带动企业价值增值率的大幅提升。
以本次研究样本中房地产行业增值率最高的刚泰控股(代码:600687)重大重组案例为例,置入资产评估增值率达到3446.02%。
置入的总资产(调整后)账面价值为33,488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为6,705万元;对应的评估价值是,总资产为68,830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为42,041万元,土地使用权增值率即达526.93%;加之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因素影响,企业净资产增值率最终达到3446.02%。
该企业土地使用权的高增值率主要来自于近年全国土地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进一步放大了评估增值率的数字化效果。
(二)采掘业企业高增值率分析采掘业企业评估结果发生较高增值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其拥有的矿业权(采矿权、探矿权)的增值。
矿业权在评估过程中增值的原因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首先,矿业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以可预计的、未来能够带来的权益为基础。
随着矿权自身经历发现、勘探和开采等不同阶段,可获得的储量信息会有变化,相应选择的评估方法会有不同,同一矿权在不同阶段评估价值必然存在差异。
对于预查及普查阶段的探矿权,通常采用勘查成本效用法、地质要素评序法等成本途径进行评估;对于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的探矿权以及拟建、在建、改扩建、正常生产矿山的采矿权,可以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剩余利润法等收益途径进行评估;对于勘查程度较低的预查及普查区的探矿权,只有对于赋存稳定的沉积型矿种的大中型矿床可以考虑通过收益途径(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进行评估。
上市公司重组的矿权与其初始取得时相比,储量信息进一步明确,应用不同评估方法的条件、参数发生变化,评估增值成为矿权资源价值被进一步挖掘的客观体现。
其次,近年来矿产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是引起矿权评估增值的重要原因。
从2006年开始,全球范围内主要矿产资源的价格进入了快速上升周期,虽然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很快止跌回升,再次呈现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