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物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古建筑物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古建筑物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单位:******

1.1.2项目名称:******

1.1.3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

1.1.4项目性质:在原址修缮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A、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精神;

B、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

C、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E、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指南》;

F、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G、技术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

H、《******详细规划》;

I、《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J、******《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2研究工作范围

本报告重点对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等进行研究。

1.3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单位依据******市委制订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精神,把握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完善功能与拓展规模相结合,加强次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强老城古建筑的重建工作,认真贯彻市政府和******关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战略意图,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为了改善当地旅游环境,弥补现有旅游观光项目单一的现状,决定建设******项目,以期为国家、为民族、为后代原汁原味地保存古建筑文化遗产,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社会民生,对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发展和惠及民生进步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

1.4建设方案

1.4.1建设指导思想

一、遵守重建原则

(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修缮时遵循“整旧如旧”的理念,尽最大可能保存原有材料,原有构件,原有工艺,尽可能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

(二)安全为主的原则

所谓安全,包括修缮过程中文物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两个要素。文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二者同等重要。

(三)质量第一的原则

文物修缮成功与否,关键足质量,在修缮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意识,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要加强管理,使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修缮过程的可逆性与可识别性原则

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缮过程的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尽量选择和使用与原构材料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使用传统工艺和技法,并做好标识。为后人的研究、识别与再度处理,修缮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历史信息及余地。

(五)尊重传统,保持地方风格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与传统手法。在修缮过程中要加以识别,尊重传统,承认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传统工艺的地域性和营造手法的独特性,特别注重其保留与继承。

1.4.2建设规模

******规划总占地******平方米,约合******亩,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原址上抢修保护、修复南城门及瓮城建筑工程。

1.4.3建设条件

供电:供电电源引自城市电力干线。

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

1.5土地利用

本项目建设为原址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及省市的产业政策。

1.6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完整的重现历史的艺术瑰宝,

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经计算项目总投资******万元,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总体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一)******概况

根据民国二十五年《******志》记载,“******古鄯阳地,为云中支郡,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戌,回环盘护,固西北一大扼塞也。”

根据1999年版《******志》所载,“******历史悠久,古称马邑、******。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古代雁门关外的边陲重镇。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率军北至塞外戌边,在此地筑城养马,故名马邑。根据《元和郡县志》所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忽有马周旋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后随马迹筑城,城乃成,遂以马邑名之。西汉置马邑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于宝襄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设怀******,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置******,******之名自此始。天保八年(557年)******治所(治所在今******县城)移秦汉马邑故城(秦汉马邑故城故址在今******古城西北隅,城址附近有演武场、草坪等,其中的草坪迄今仍为******牧场)。隋改招远为鄯阳县,为马邑郡治,唐为******治。宋为朔宁府治,辽统和年间升******为顺义郡。元复为******治,属河东山西道大同路,元朝至正末年,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便备守,未完,元朝灭亡。明洪武三年,开设******卫衙门,依元末所筑旧址继续修筑城墙,砖券四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砖包全部城墙。清仍称******,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雁平朔平府(治所在今右玉县),嘉庆元年撤消马邑县为乡,并入******。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民国十六年废道,

设县直属山西省政府。抗战时期,******东部地区和山阴县部分地区组成山阴县,属晋绥边区。1946年******解放,归察哈尔省。1958年******和平鲁合并统称******,属晋北专区。

晋北专区于1970年改为雁北地区,1988年设******市(地级),******改称******,归******市管辖。1993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雁北地区,将原雁北地区管辖的怀仁、右玉、应县3县也划归******市管辖。

由此可见,现存******的创建年代为北齐。州城治所在今******县城始,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基本形成现有规模格局,其绝非前代人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

******位为于******县城内,古北大街以南,南坦街以北,县城在县境中部恢河北岸,地理举标为东经112°25’北纬39°18’,平均海拔1069米。县城距省会太原市 226公单,距大同市129公里,距首都北京502公单。全县辖4个街道,2个镇,9个乡。

(三)自然气象概况

******所在的县城属暖温区,一般海拔1000至1100米,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80%保证率)2784.9℃,年甲均降水量451.8毫米,平均气温8℃左右,无霜期120至130天左右。”

******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较长,一般从上年ll月到次年3月。一般年份冻土层深度超过10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125厘米(1957)。封冻10厘米土层日期最早是11月10日(1959),最晚12月17 日(1968)。结冻平均日期是11月26日。解冻10厘米土层平均日期是3月18 日,最早是2月14 日(1976),最晚4月l 日(1970)。

累年平均积雪日数119天,初日为11月25 日,终日为次年3月24日。最大积雪厚度26厘米(1957年4月 10 日)。

(四)******历史沿革

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治所移马邑故城(马邑故城故址在今******城西北隅,城址附近有演武场、草坪等,其中的草坪迄今仍为******牧场)。古城旧基,九里十三步。元朝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罗帖木耳驻兵大同,使其将姚枢副守******,以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便备守。未完,孛罗帖木耳入朝,弃城从之。

明洪武三年(1370年),郧阳候郑遇春奉命开设******卫衙门,依姚枢副所筑旧址修完,砖券四门,并立门名,东曰(文德),西曰(武定),南曰(承恩),北曰(镇塞),外连拱桥,各树危楼。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指挥使薛寿砖包城墙。城高三丈六尺,堞高六尺,总高四丈二尺。顶阔四丈,脚阔八丈,周围一千二百六十丈,堞口三千一百三十五,池深三丈五尺,阔一十二丈,周围一千六百八十丈。瓮城四座,各周围一百三十八丈。敌台楼一十二座,门楼四座,角楼四座,舖楼二十四座,烟墩四座。

明万历十三年,守道李采菲,知州张守训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守道徐淮、通判郭如松整修护城河,并在池以内筑护城墙,以外筑马骏墙,屹然称金汤马。

明祟祯二年,南楼圯,五年,西城崩十余丈,守道窦可进,通判万代新,知州翁应祥,守旧许应召,李国祚重修。

清顺治六年,大军围攻州城,炮火毁损北城墙四十五丈(135米),大小城楼三座,火烧南门城楼,西南角楼。当时,因钱粮缺乏,城墙坍塌部分只用土补,城楼未修。

民国初年,城墙多次整修并用砖包,但已非原貌。民国17年(1928年),******驻军勒令居民在城外四周挖护城壕一道,口宽6米,底宽3米,深4米,长约5000米。

1947年,由于解放战争需要,人民政府组织民兵将筑城砖拆除近一半。后来多年,城内居民自行拆城砖建房,将城砖拆尽,仅留4个城门及土城墙。

当时,为了便于城市交通发展,1979年先拆除北门,1981年又拆除东门,1984年将东、北二门之瓮城拆除,1988年拆除西门,仅留四周残缺土城垣、南门及瓮城部分土城垣。2005年抢救性修缮北城墙府前广场段城墙,但已非原貌。

******占城历史悠久,从北齐筑******州城始,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基本形成现有格局,直到今日,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时间跨度达一千四百余年。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较高的社会影响及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1、历史价值

******古城布局完整,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墙的建造技术特点,又反映了我国传统古城选址和布局的文化特征。真实地展示了******古城发展历史的原真性,为研究古城的规划布局和建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秦始皇六次巡视天下,曾到过这里。汉高祖刘邦北击匈奴,这里曾是征战之地,汗武帝刘彻在这里策动过马邑之战,昭君出塞、文姬归汉,都从这里路过。时至今日还遗存的汉墓遍地部是,反平******矿区以挖掘者就有近两千座,都是当时历史的见证。其后,晋末拓跋圭马邑用兵,隋末刘武周******起义,北宋杨家将大战辽邦,明初大将军郑遇春率师攻打大同,

屯兵******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出了许多威武悲壮的历史故事,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三国时的名将张辽,唐初的名将大将军尉迟敬德,都是******人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改朝换代,兵连祸结,烽火连绵不断,加之地处寒外,气候寒冷,风沙遍野,使******一带与富饶美丽的江南水乡相比,更具有高原地带北国风情的特色,其中还带有几分贫瘠和荒凉的景象。对此,明代兵部尚书王越曾写诗一首,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的塞外景色。诗曰:

“雁门火外野人家,不养桑田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

然而,风沙较大,气候寒冷,历史上兵戈相寻的******,文化并未冷落,在******境内,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战国以来的历代遗址和墓葬遍布各地,已出土的文物达数万件之多,其中汉代遗物尤盛,依次陈列,足以成为一座丰富的地方历史博物馆,文化之古老,由此可见。

******是抗日战争的根据地和解放战争的老解放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主体部分构造是元代、明代塞北地区建造技术的真实体现,为进一步研究塞北地区的建筑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古城是塞北建置最早的城镇之一,对当地文化影响较深,这对研究我国文化的多元性,民俗文化的区域性,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历史资料,对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构筑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科学价值

******结构合理、联接严密、风格独特,有很强的地域性。客观地反映了******历代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成就和科技水平,真实地反映了

******历代建筑技术演变的进程,为我们科学研究******地域性建筑及历代建置、迁徙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3、社会影响及利用价值

******古城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多元文化并存,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独具高原地带北国风情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墙位于******县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很多,旅游资源丰富。崇福寺为辽金建筑,始建于唐高宗鳞德二年,是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在******旧城周围发现的马邑汉墓群,有汉墓1900余座。梵王寺周围3公里以内,分布有战国、汉、北朝等年代的古墓群。城北20公里处的峙峪旧石器遗址,距今2.8万年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旅游产业不断发展,财政收入将不断改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显著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古城墙的保护与利用,不但会提高旅游收益,也将极大地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及旅游利用价值。

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顺应新形势,发展******观光旅游的需要。旅游业已经被中央政府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它在扩大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位为于******县城内,古北大街以南,南坦街以北,县城在县境中部恢河北岸,地理举标为东经112°25’北纬39°18’,平均海拔1069米。县城距省会太原市 226公单,距大同市129公里,距首都北京

502公单。全县辖4个街道,2个镇,9个乡。******古城是塞北古城之一,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处具有历史性、科学性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同时其又具有丰富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价值。

******古城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多元文化并存,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独具高原地带北国风情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墙位于******县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很多,旅游资源丰富。崇福寺为辽金建筑,始建于唐高宗鳞德二年,是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在******旧城周围发现的马邑汉墓群,有汉墓1900余座。梵王寺周围3公里以内,分布有战国、汉、北朝等年代的古墓群。城北20公里处的峙峪旧石器遗址,距今2.8万年以上。

******的古城墙现有藏品25000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代文物。1982年以来,配合平朔露天煤矿的建设,由山西省平朔考古队主持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汉墓发掘,发掘汉墓二千余座,以及古代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墓葬近百座,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大部分为陶器,铜器次之。******地区地处雁门关外,是古代中原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的交融地带,这一大批文物珍品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以及民族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创建年代较为久远,加之环境特殊、气候异常、地震破坏、人为破坏等因素,城墙的现状残损情况非常严重,南城门及瓮城部分现已是岌岌可危。因此,重建南城门及瓮城部分保护工程迫在眉睫。

(二)是促进增收,提高文化富民水平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市把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作为战略选择和主攻

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放大******优势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坚持绿色发展、文化富民、科学跨越,确立将文化富民作为实现科学跨越的重要手段来抓。如何实现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促进增收,甚至使文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是推进文化富民的重大课题。而重建古城墙能起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古城墙的重建,将会吸引大批旅客前来观光,能带动我区住宿、餐饮业和土特产销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直接促进经济增收。

(三)是打响区域品牌,建设新城区的需要。古城墙悠久的人文历史,淳厚的文化积淀,正是新城区新面貌的集中体现。实施古城墙重建项目,对于打响区域品牌,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人们的精神需要寄托,我国人民崇尚文化,希望文化能使自己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本项目将按照康熙年间的风格恢复古城墙鼎盛时期的原样,进一步弘扬文化,还人民精神寄托的文化胜地,这不仅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稳定社会起着良好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五)是保护历史文物,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快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城墙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展示了******的悠久历史,具有教育意义、史料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本项目以重建和保护古建筑,保持民族文化及宗教历史的传承为主导,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并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

进一步丰富现有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体系,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

2.2项目发展概况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化建设的思路,经过与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接触,广泛调查和积极运作,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市民大众广泛的支持,我公司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国家及市有关规定编制的本报告。

第三章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址

3.1.1场址选择

本项目拟建场址位于******,规划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约合******亩。该场址区域位置较好。

3.1.2自然条件

******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每年降水集中于7、8月份。

******市属半干旱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气压影响,雨量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高降水量少,风速小;秋季空气侵入逐渐增多,风速增大,气温下降,前期雨水多,后期急剧减少。

年平均气温7.6℃

冬季平均气温度-10.3℃

夏季平均温度22.3℃

绝对最高温度36.0℃

绝对最低温度-26.6℃

年平均降雨量360.0mm

最大积雪深度230mm

全年主导风向S/W

冬季主导风向N/W

平均风速3.0m/S

相对湿度65%

全年无霜期136天

最大冻土深度1570mm

地震烈度7度

3.1.3 地质状况

******市地跨山地与平原两大地貌单位,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降均为千分之一,平均海拔1270m,城区为洪水冲积造成的倾斜平原,基底岩层以上有较厚的第四纪覆盖层,表层主要由亚粘土和轻亚粘土组成;地耐力一般为150-200kpa。

3.1.4 抗震设防

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规范设防。

3.2 建设条件

供电:供电电源引自城市电力干线。

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4.1工程设计原则

追求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设计目标,此次设计充分结合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即以“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为指导来构建******。******项目是完善文物保护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把******工程融入整个城市的规划之中,优美的自然环境,淳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将构成******文物旅游的一大特色,同时又考虑到******老城的总体环境,两者要达到水乳交融般和谐。新颖而独具特色,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本项目总体设计原则。

4.2总平面布置

在平面设置上,尊重原设计布局。施工主要针对在原址上抢救性保护、修复南城门及瓮城建筑工程。

4.3建筑设计

建筑力求体量的简洁和材料的精美,总体风格简单大方,细部丰富且精致,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需求。

建筑运用古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手法,形象简洁明快,既是内部功能的外在逻辑体现,又创造了富有古代工作气息的立面形象,形成连续和谐的整体形象。

******南城门及瓮城部分保护修缮工程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精细的工程。因此,在认真做好古城墙的前期勘测研究和技术设计工作的基础上,

采取正确的修缮措施和严格的技术要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尤其重要。

以下重要阐述本次修缮工程主要技术措施,其它未尽事宜均按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执行。

(一)科学记录

在对古城墙各段实施保护修缮之前,首先应针对每个部位的结构特征编制专门的文物构件分类与残损状况登记表册,然后据此实施构件编号、钉设标牌和构件实况记录,并且要拍摄必要的影像资料,真实记录保护修缮之前的状况,作为修缮、检查、归位、对比的依据和文物保护档案留存备查。有些部位的结构特征、残损状况及文字题记、图案等,需在解体、检修、加固时才能发现或奁清,为保证施工质量,对此务必在对其拆除解体、检修、加固、复制、安装等修缮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有序记录。构件编号标牌要求做到清晰可辨、小巧精致、钉设牢固、易于查找、便于拆除,并且不损伤构件。图文影像记录要求分类有序,字迹工整,数值准确,图像清晰,远景、近景、特写齐备,选择角度恰当。

(二)危墙的主动拆除

施工时,首先对坍塌城墙的稳定状态进行认真复查,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相邻墙体予以丰动拆除。拆除范围以墙体下脚为限,拆除线基本呈45°倒喇叭口状。自上而下依城墙砖缝作阶梯状迭涩式拆除外表砖体。内里回填土的拆除,按外表砖体的拆除线走向进行,并较外表砖体拆深50—80厘米,斜向拆除,且做三次放坡处理。每次放坡宽度约30厘米。

(三)原墙的外壁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坍塌段城墙外壁开裂、臌闪、塌落等损伤破坏,对城墙外壁采取支顶戗护保护措施。

具体方法为:在坍塌段城墙外壁拆除线外1.5米处的壁面上,进行支项戗护,戗杆与城墙壁面呈45°夹角。斜撑戗杆直径30厘米,长度按需要支顶戗护的墙体高度设定,最长12米,随墙怪向加设长4米、宽40厘米、厚7厘米的戗护壁板。坍塌段城墙设斜撑戗杆2—3根。斜撑戗杆上端戗于壁板中段,并用铁钉扒锔固定,戗杆下脚嵌入地坑稳固,戗杆中上部位悬吊加载重物(1—1.5吨),以增强戗杆的支顶戗护能力。待工程基本结束时,依次逐日缓慢卸荷,最后撤取斜撑戗杆。

(四)新旧墙体的联接砌筑

古城墙原墙身由基础上皮至顶部挡马墙下脚,外壁以城砖呈两顺一丁式月白灰浆砌而成,背里采用青砖传统做法糙砌。丁砖嵌构于背里砌体。为加强外壁城砖与背卑砌体的联接,在砌筑时,以两组两顺一丁为‘个单位,每个单位按原制钉贯山人工煅制的生铁扒锔一枚,与背里砌体联接,亦称“仞砖”结构。同时在转角处,每隔五层铺设长度为3—3.5米的角拉筋三道,以加强转角处外壁城砖与内里砌体的联接。

为了确保新旧城墙墙身接槎部位的良好联接与稳定,防止新旧城墙墙体因沉降不匀、收缩不均而出现结合部位开裂变形的常见弊端,在补砌用砖规格及灰缝厚度一致的基础上,将旧城墙壁体部位灰缝剔深l—1.5厘米,在每层新旧砖缝间,平行嵌入起平衡作用的生铁片,每砖一枚。生铁片厚约0.4厘米,宽1.6—2厘米,长28—30厘米,嵌入旧砖缝内10厘米左右,压穿于新砌砖缝间15厘米左右。同时,每间隔三至五层,视旧城墙壁体中相对稳定坚固的砌砖上,钻孔钩钉铁扒钉,与新砌砖体链

接。每层三至五枚,铁扒钉厚约0.4厘米,宽l—1.2厘米,长13—15厘米,钉腿长约3.5厘米。

对于新旧城墙墙身接槎部位的联接,除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外,还特别注重施工工艺的精细和施工周期的控制。

在施工工艺上:加强了旧有材料的检选分类,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旧有条砖,分批分层有序使用。新配材料严格按照原规格和类型进行选制,保证与原有构件的匹配性。对于尚可继用的旧有城砖,集中使用于新旧城墙墙身接槎部位,这样,既可保证城墙外观色调的均匀过渡,又可保持新旧城墙接槎部位构筑材料性能相同,内应系数相近,使新旧砌体受力均衡。同时,更加注重了对旧城墙接槎部位检查和清扫,拆除不稳定砖块碎石,铲除回填杂物污土。将旧砖进行清污除垢,对所有尚可继用的旧有城砖,逐个进行刮削灰垢,清扫积尘,以提高其粘接性能。

对于旧城墙墙身接槎部位的洒水浸湿,在砌筑前曲人进行,采用喷淋滴渗方法,既要将旧城墙干砖浸湿到位(含水率达到20%),又不使回填夯土受水膨胀,构成新的险情。

在施工周期的控制上,砌筑进度为日工作量六层(以两个两顺一丁为一个单位周期),间隔时间二十四小时。目的在于使新筑城墙砌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沉降期和灰浆的初凝期。防止连续作业引发墙体下沉、开裂,造成质量事故。

(五)墙体加固、整修与补砌

古城墙残损部位较多,且各部残损程度不同,现就对于不同残损程度墙体的修缮措施分述如下:

1、对于墙体较小的裂缝(裂缝宽度在五毫米之内),可采用化学材料进行灌注粘接加固保护。

2、对于略有倾闪变形和较小裂缝的(整体倾闪变形在五厘米之内,裂缝宽度在五毫米之内)残损墙体,可采用物理的保护方法进行加固保护。如对开裂部位加制传统的铁扒锔、铁拉杆等进行联接。这些加固保护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采用。

3、对于整个墙体保持较好,但上部局部残缺、臌闪或裂缝墙体,可采用局部拆砌整修的方法进行修缮。但不得改变原状形态、规制、工艺和风格。

对于整个墙体保持较好,但下部局部残缺、臌闪或裂缝墙体,可采用局部拆除择砌整修的方法进行修缮。择砌时,必须边拆边砌,绝不可全部拆完再砌,一次择砌的长度不应超过一米。

4、对于整个墙体保持较好,但墙体下部内外糟朽酥碱残损,局部残缺、臌闪或裂缝墙体,可采用剔凿挖补和局部拆除择砌整修的方法进行修缮。

5、对于整个墙体严重残损,处于危险状态,采用上述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墙体,则进行保护拆除,按原制补砌。

墙体的加固、整修与补砌所用的材料,尽量使用原有材料,补配材料要与原制材质、规格、尺度、形制、成分一致。

(六)石质构件的加固整修

古城墙下碱墙使用了石质构件,某些部位缺失、风化、断裂、残缺较为严重。对这些石质构件的加固整修,应视其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对于缺失的石质构件,则按原制材质、色泽、规格、尺度进行加工补配,使脂当地材质,力求材质色泽相同或基本相近,没有太大的差异,接近原制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