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练习(含答案)[1]
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问题:你的数学怎么那么好啊?教教我诀窍吧?其实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窍门。
只要你多练习总会有收获的,希望小编的这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能够帮助到您!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60和48 27和2 108、8和16816和42 16和48 16、7和9075和32 90和4 60、16和7272和32 12和10 15、6和684和6 48和48 6、12和3612和16 36和84 16、144和459和120 20和150 2、21和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60和18 20和12 10、14和11250和6 24和32 36、56和4012和18 80和96 28、24和7270和105 8和21 28、12和105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8和70 36和42 36、56和3060和72 5和16 42、21和10045和18 120和120 100、60和4“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五年级数学思维《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

五年级数学思维《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某年级学生人数在200~300之间,若3人一组余1人,若5人一组余2人,若7人一组余3人,该年级有 262 名学生。
解析:被3除余1的自然数有4、7、10、13、16、19...,其中被5除余2的自然数有7、22、...,其中被7除余3的自然数有52...,因为52是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的最小的一个,又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所以符合上述条件的任意整数写成105n+52的形式,由此计算可得200-300之间的数是262,即该年级有262名学生。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数的认识-数与代数])2.若a=b-l(a、b都是自然数,且a≠0),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 ,最小公倍数是 ab 。
解析:因为a=b-1,所以a和b是两个相邻数,两个相邻数互质,所以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3.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5和45或15和35 。
4.某次聚会时,每两人合用一只饭碗,三人合用一只菜碗,四人合用一只汤碗,这次聚会共用了65只碗,那么参加聚会的有60人。
解析:5.现有252个红球,396个蓝球,468个黄球,把它们装在n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而且每个袋子里红球数相等,黄球数、蓝球数也都相等,则n的最大值是36。
解析:252、396和468的最大公因数是36,所以n的最大值是36。
6.用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3600个这样的长方体木块。
解析:5、4、3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拼成的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小是60厘米,(60÷5)×(60÷4)×(60÷3)=3600块。
7.用一个数去除30、60、75都能整除,则这个数最大是15。
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五年级奥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五年级下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知识导航(熟记!!!)1.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或分解质因数法.4.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二、经典例题例1.甲、乙、丙三个班的同学去公园划船,甲班49人,乙班56人,丙班42人。
把各班同学分别分成小组,分乘若干条小船,使每条船上人数相等,最少要多少条船?同步演练1:有三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80厘米、30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能有剩余。
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例2.兄弟三人在外工作,大哥6天回家一次,二哥8天回家一次,小弟12天回家一次。
兄弟三人同时在十月一日回家,下一次三人再见面是哪一天?同步演练2:三个朋友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去图书馆一次,甲3天一次,乙4天一次,丙5天一次。
上次三人是星期二在图书馆相逢的,至少要过多少天才能在图书馆重逢?重逢时是星期几?例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84.已知其中一个数是28,则另一个数是多少?同步演练3:甲数是28,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约数是4,求乙数。
五年奥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2017寒假用共25页PPT资料

3,判断11111/15015是不是最简分数。
五年级 数学 举一反三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 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b],当(a、b)=1时, [a、b]= a×b。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
(270,18,15)=3,3厘米=0.3分米
【练习2】
1,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是4分米5厘米、宽3分米6厘米、高2分米4厘米。要把它 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求所切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最长是多少 厘米?
2,有50个梨,75个橘子和100个苹果,要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几个小组,并且每 个小组分得的三种水果的个数也相同,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练习1】
1,把1米3分米5厘米长、1米5厘米宽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至少 能裁多少块?
2,一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把它锯成若干块正方形而无剩余, 所锯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将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土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小正方形 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思路导航】
7分米5厘米=75厘米,6分米=60厘米。因为裁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能同时整 除75和60,所以边长是75和60的公约数。75和60的公约数有1、3、5、15,所以 有4种裁法。
如果要使正方形面积最大,那么边长也应该最大,应该取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15 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可以裁(75÷15)×(60÷15)=20块。
【练习4】
1,一条公路由A经B到C。已知A、B相距300米,B、C相距215米。现在路边植 树,要求相邻两树间的距离相等,并在B点及AB、BC的中点上都要植一棵,那么 两树间的距离最多有多少米?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含提高)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含提高)定义: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也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子,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a,b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同样的,a,b,c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c),多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有同样的记号。
求最大公约数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质因数分解法、短除法、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法。
与最大公约数相对应的概念是最小公倍数,a,b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
质因数分解法: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求24和60的最大公约数,先分解质因数,得24=2×2×2×3,60=2×2×3×5,24与60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是2、2、3,它们的积是2×2×3=12,所以,(24、60)=12。
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求6和15的最小公倍数。
先分解质因数,得6=2×3,15=3×5,6和15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是3,6独有质因数是2,15独有的质因数是5,2×3×5=30,30里面包含6的全部质因数2和3,还包含了15的全部质因数3和5,且30是6和15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所以[6,15]=30。
短除法: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去除每个数,再用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并把不能整除的数移下来,一直除到所有的商中每两个数都是互质的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求12、15、18的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题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题1.认真理解整除的概念;2.熟练运用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短除法3.对题意的深入理解;例题1 一张长方形纸,长96厘米,宽60厘米,如果把它裁成同样大小且边长为整厘米的最大正方形,且保持纸张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可以裁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随堂练习:1.有一块长方形纸板,长24厘米,宽15厘米,将这块纸板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不能有剩余,每块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最长是多少?可以裁成多少块?2.王师傅找到一块长72厘米,宽60厘米,高48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王师傅把它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的体积最大,不能有剩余,算一算,可以锯成多少块?3.五(1)班给每个同学买了1个练习本,共花去9.30元钱,已知每个练习本的价钱比学生人数少,五(1)班共有多少个学生?例题2 张林、李强都爱在图书馆看书,张林每4天去一次,李强每6天去一次,有一次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可以在图书馆相遇?随堂练习:1.有一包奶糖,无论分给6个小朋友,8个小朋友,还是10个小朋友,都正好分完,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2.某公共汽车站有三条不同线路,1路车每隔6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3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辆,三路车在早上8点同时发车后,至少再到什么时候又可以同时发车?3.一个班不足50人,上体育课站队时,无论每行站16人,还是每行站24人,都正好是整行,这个班有多少人?例题3 用一个数去除52,余4,再用这个数去除40,也余4,这个数最大是多少?随堂练习:1.把19支钢笔和23个软面抄平均奖给几个三好学生,结果钢笔多出了3支,软面抄也多出了3三,得奖的学生最多有几人?2.一个自然数,去除22少2,去除34也少2,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几?3.一个数除73余1,除98余2,除147余3,这个数最大应是多少?例题4 有一批作业本,无论是平均分给10个人,还是12个人,都剩余4本,这批作业本至少有多少本?随堂练习:1.有一箱卡通书,把它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多出1本;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也多出1本;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还是多1本,这箱卡通书最少有多少本?2.五年级同学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人数在40和50之间,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正好缺一人,五年级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4.有一篮鸡蛋,两个两个去数,余1个;三个三个去数,余2个;四个四个去数,余3个,这篮鸡蛋至少有多少个?课堂作业:1.有两根钢管,一根长25米,一根长20米,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使每根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几米?一共要锯几次?2.李老师要把84本语文课本,70本数学课本,56本自然课本,平均分为若干堆,每堆中这三种课本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可以分成多少堆?每堆中有语文、数学、自然课本各多少本?3缝纫店有一块长40分米,宽25分米的布料,现在顾客要求把它裁成正方形小布块(不能有剩余),块数又要求最少,那么裁成的正方形不布块面积有多大?4.一盒铅笔,可以平均分给4,5,6个小朋友,都没有剩余,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只?5.某学校暑假期间安排王老师生4天值一次班,李老师每6天值一次班,张老师每8天值一次班,如果7月1日他们三人同一天值班,下一次他们三人同一天值班是几月几日?6.开学初,学校准备了96个黑板擦,72把扫帚,48个纸篓,平均分给各个班。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应用题训练带答案

9、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 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
要裁成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0和80的最大公因数 (120,80)=40 边长是40厘米 可以裁成的块数:(120÷40)×(80÷40)=6(块)
10、从小明家到学校原来每隔5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加 上两端的两根一共是55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隔60米安 装一根电线杆,除两端的两根不用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 根不必移动?
6、兄弟三人在外工作,大哥6天回家一次,二哥8天回家一 次,小弟12天回家一次。兄弟三人同时在十月一日回家, 下一次三人再见面是哪一天?
【6,8,12】=24 10月1日+24天10月25日
7、有一个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115厘米的长方体储 冰容器,往里面装入大小相同的立方体冰块,这个容器最 少能装多少数量冰块?
1、一批练习本,如果平均分给6位同学,就多出3本;如果 平均分给8位同学,还是多出3本,如果平均分给10位同学 ,仍然会多出3本,这批练习本至少有多少本?
先把多的3本练习本拿出来,那么平均分给6位同学可以分完, 平均分给8位同学可以分完,平均分给10位同学也可以分完, 说明是6,8,10的公倍数 6,8,10的最小公倍数是120 120+3=123(本)
12、把1.36米,宽0.8米的长方形纸裁剪成同样大小的 正方形纸,如果要使得正方形纸的面积尽可能大,且裁 完没有剩余,可以裁出多少张?
1.36米=136厘米 0.8米=80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136和80的最大公因数 (136,80)=8 所以边长为8厘米 (136÷8)×(80÷8)=170(张)
(80,60,115)=5,说明正方体的棱长最大为5厘米 块数:(80÷5)×(60÷5)×(115÷5)=4416(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4和9是().A.质数B.奇数C.互质数D.质因数2.两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A.最大公约数B.最小公倍数C.公约数D.公倍数3.互质的两个数的公约数().A.只有1个B.有2个C.有3个D.有无限个4.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已知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是().A.90 B.15C.18D.30二、填空题1.6的倍数有(),9的倍数有(),6和9公有的倍数有(),其中最小的一个是().2.把12分解质因数(),把18分解质因数().12和18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有(),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有().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m=2×3×7n=2×3×3m和n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有(),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有(),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4.把15和20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100的填在括号里.(1)15的倍数()(2)20的倍数()(3)15和20的公倍数()(4)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5.在〔〕里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和3〔〕5和6〔〕2和7〔〕7和1〔〕6和8〔〕18和6〔〕4和6〔〕4和12〔〕19和20〔〕5和8〔〕10和15〔〕7和11〔〕8和9〔〕3和14〔〕9和12〔〕52和13〔〕13和6〔〕10和8〔〕6和72〔〕17和4〔〕36和27〔〕三、计算题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8和122.16和243.30和454.60和905.28和426.32和48四、提高题1.一个自然数被2、5、7除,商都是整数,没有余数,这个数最小是多少?2.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18米,第二根长24米,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短的跳绳,而且不能有剩余,每根跳绳最长多少米?一共可剪成几根跳绳?参考答案一、1.4和9是(C ).A.质数B.奇数C.互质数D.质因数2.两个数的(D )的个数是无限的.A.最大公约数B.最小公倍数C.公约数D.公倍数3.互质的两个数的公约数(A ).A.只有1个B.有2个C.有3个D.有无限个4.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已知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是(D ).A.90 B.15C.18D.30二、1.6的倍数有(6、12、18、24、36……),9的倍数有(9、18、27、36……),6和9公有的倍数有(18、36……),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8).2.把12分解质因数(12=2×2×3 ),把18分解质因数(18=2×3×3).12和18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有(2、3),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有(2和3).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3=36).3.m=2×3×7n=2×3×3m和n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有(2、3),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有(7、3 ),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2×3×3×7=126).4.把15和20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100的填在括号里.(1)15的倍数(15、30、45、60、75、90)(2)20的倍数(20、40、60、80、100 )(3)15和20的公倍数(60)(4)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60)5.在〔〕里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和3〔6〕5和6〔30 〕2和7〔14〕7和1〔7〕6和8〔24 〕18和6〔18 〕4和6〔12 〕4和12〔12 〕19和20〔380 〕5和8〔40 〕10和15〔30 〕7和11〔77〕8和9〔72 〕3和14〔42 〕9和12〔36〕52和13〔52〕13和6〔78 〕10和8〔40 〕6和72〔72〕17和4〔68 〕36和27〔108 〕三、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8和12 的最小公倍数是24.2.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3.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90.4.60和9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5.28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84.6.32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96.四、1.2×5×7=70答:这个数最小是70.2.18米和24米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每根跳绳的长度,各自的商就是所剪跳绳的根数.根数的和就是要求的一共有几根跳绳.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3+4=7(根)答:每根跳绳最长6米,一共可剪成7根跳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 a b
和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和都是自然数,如果a b
÷=10,a b
()。
2. 甲=⨯⨯
237,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235,乙=⨯⨯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 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 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10.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互质的两个数。
(1)两个质数()和()。
(2)连续两个自然数()和()。
(3)1和任何自然数()和()。
(4)两个合数()和()。
(5)奇数和奇数()和()。
(6)奇数和偶数()和()。
二. 判断题。
1. 互质的两个数必定都是质数。
()
2. 两个不同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
()
3. 最小的质数是所有偶数的最大公约数。
()
4. 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5. a是质数,b也是质数,a b m
⨯=,m一定是质数。
()
三. 直接说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6和13()13和6()4和6()
5和9()29和87()30和15()
13、26和52 ()2、3和7()
四.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个数的只求最小公倍数)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6和80
42、105和56 24、36和48
**五. 动脑筋,想一想:
学校买来40支圆珠笔和5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四年级三好学生,结果圆珠笔多4支,练习本多2本,四年级有多少名三好学生,他们各得到什么奖品?
试题答案
一. 填空题。
1. a b 和都是自然数,如果a b ÷=10,a b 和的最大公约数是(b ),最小公倍数是(a )。
2. 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2)×(3)=(6),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2)×(3)×(5)×(7)=(210)。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1)。
4. 如果m 和n 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mn )。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4)和(9)是互质数,(9)和(10)是互质数,(9)和(16)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15)。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10)。
*8. 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3)。
**9. 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106)。
10.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互质的两个数。
(1)两个质数(2)和(3)。
(2)连续两个自然数(4)和(5)。
(3)1和任何自然数(1)和(9)。
(4)两个合数(9)和(16)。
(5)奇数和奇数(15)和(7)。
(6)奇数和偶数(7)和(4)。
二. 判断题。
1. 互质的两个数必定都是质数。
(×)
2. 两个不同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
(×)
3. 最小的质数是所有偶数的最大公约数。
(√)
4. 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5. a 是质数,b 也是质数,a b m ⨯=,m 一定是质数。
(×)
三. 直接说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6和13(13、26)
13和6(1、78) 4和6(2、12) 5和9(1、45) 29和87(29、87)
30和15(15、30) 13、26和52 (13、52)
2、3和7(1,42)
四.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个数的只求最小公倍数)
45和60 最大公约数15,最小公倍数180。
36和60
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180。
27和72
最大公约数是9,最小公倍数216。
76和80 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1520。
42、105和56 最小公倍数是840。
24、36和48
最小公倍数是144。
**五. 动脑筋,想一想:
学校买来40支圆珠笔和5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四年级三好学生,结果圆珠笔多4支,练习本多2本,四年级有多少名三好学生,他们各得到什么奖品?
你是这样思考吗?
(1)圆珠笔多4支,也就是圆珠笔用了40436-=(支)
(2)练习本多2本,也就是练习本用了50248-=(本)
(3)36和48的公约数是2,3,4,6,12。
因为40220÷=,2不满足条件
403131÷=……,3不满足条件
40410÷=,4不满足条件
40664
50682
÷=÷=⎧⎨⎩…………,6满足条件 401234501242
÷=÷=⎧⎨⎩…………,12满足条件
所以,四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是6人或12人。
(4)当三好学生人数为6人时,他们每人6支圆珠笔,8本练习本;
当三好学生人数为12人时,他们每人3支圆珠笔,4本练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