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讲义

合集下载

精选标准工时及秒表法讲义

精选标准工时及秒表法讲义
在测时过程中如发现有恶劣的工作环境,应即刻中止测时,并加以改善。 (4)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操作者在同种操作的周期上时值的差异程度。如同一工作单元的观测时间经常相 同,其一致性当然最为理想,但往往由于受不良的材料、刃具的磨损、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 努力程度以及其他外来单元的影响,而常呈现离散分布状态。一致性亦分为六个等级。 若将观测时间的异常值剔除,则可不对一致性进行评比。
“正常速度”体验
把一付扑克牌放到边长为一英尺(30.5cm)见方的四个角,用0.5min(30s)将牌分完 时,手的动作速度。
3
第3页,共42页。
一、标准工时简介
1 标准工时的概念
• 由于标准工时是平均熟练工人在正常速度下得出的,它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在这一
条件下得出的时间能够使作业较慢的工人有适度的紧迫感,使作业较快的工人有一定的 舒适感。
熟练是对某一特定工作方法掌握程度的反映。 (2) 努力系数
努力是指操作者工作时对提高效率在主观意志上的表现。
熟练程度与努力程度评价基准表如下:
第8页,共482页。
一、标准工时简介
4 评比因素研究
熟练度评价基准表
努力度评价基准表
A1 动作犹如机械作业
A1很卖力地工作,甚至忽视健康
A2 动作极为迅速,衔接圆滑,有高度的技术,熟练程 A2速度不能持续
15
第15页,共42页。
一、标准工时简介
5 宽放研究
(4)政策宽放。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它不但能配合事实上的需要,而且能保持“ 时间研究”的原则不受破坏。例如因某种原因,某类操作者在市场上的工资已升高,按本企 业工资标准已无法招聘到此类人员,则可通过“政策宽放”给予补偿。其它如材料的品质不 良,或机器的机能欠佳时,也都常给予此类宽放,当影响因素消失时,该宽放随之取消。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一、导言大家好,我是XXX公司的培训师XXX。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实施步骤。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对标准工时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二、概念与原则1. 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的总和。

标准工时管理就是建立并实施合理的工作标准,对工作过程进行时间和动作的测定、分析和改善,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科学合理,必须准确反映工作内容、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2)合理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并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不能过高或过低。

(3)可靠性原则:标准工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操作员掌握和使用。

(4)公平性原则:标准工时要公平合理,不能过分追求效益而对员工造成过度疲劳或压力。

三、标准工时管理步骤1. 测定工作内容合理的工作标准首先要明确工作内容,包括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方法等。

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明确工作内容。

2. 测定工作时间根据测定工作内容,确定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可以借鉴历史数据、现场观察、实际操作等方法,精确测算工作所需时间。

3. 制定标准工时依据测定的工作时间,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等因素,同时也要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引入标准工时将制定好的标准工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让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并监控工时的使用情况。

同时,也要进行追踪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工时。

5. 培训员工培训是标准工时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向员工普及标准工时的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提高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PPT课件

标准工时培训教材PPT课件

分析符号
时间 TMU
18
2
3
4
5
6
7
8
9
分析符号
右手动作
GB45 右手到材料箱取钢板
19
模特法概要与基本原理
1966年,澳大利亚的海特博士(G.C.Heyde),在长 期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创 立 模 特 排 时 法 ( 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简 称MOD法,是在PTS技术中将时间与动作融为一体,是最 简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法易学易用,且实用方便, 同时其精度又不低于传统的PTS技法。
6>确定标准时间:ST
标准时间
ST =正常时间*(1+宽放率)
17
PTS标准核心:动作间值表
什么是“动作时间值”?
– 简单地讲,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动作(形态),PTS就 赋予它一个对应的时间值。
– 一个作业如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每个不同的动作将会得到相应 的时间值,如果将这一组动作的时间汇总就得到这组动作的运行 周期——即该作业单元的周期。
标准工时制订与应用
2014-05-10
1
标准工时 测定技术
马表测时法
方法时间测 定法 MTM 模特法 MOD 综合数据法
工作抽样放
2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M3

大臂 M4
伸直的臂 M5
相当距离 2.5CM 5 CM
15 CM
模特法 MOD 动作与时值表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标准工时培训讲义一、概述标准工时是一种衡量工作时效的方法,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来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标准工时的概念、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员工掌握标准工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二、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1.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不超过正常工作强度和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 标准工时的意义:- 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增强生产线的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 为企业的奖惩制度提供依据;- 为企业提供参考,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工作量 / 标准工作效率其中,标准工作量指的是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量;标准工作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能力。

2. 标准工作量的确定:- 调研比较法:通过调研其他企业类似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综合考虑因素,确定标准工作量。

- 样本分析法:选择一部分典型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标准工作量。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量。

3. 标准工作效率的确定:- 工作速度法: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和标准工作量,计算出工作速度。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效率。

四、标准工时的实施步骤1. 了解企业现状:- 收集和整理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2. 设定标准工作任务:- 综合考虑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确定标准工作任务; - 区分常见和特殊工作任务,分别制定标准工作任务。

3. 观察和记录时间数据:- 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记录,统计得出样本的平均工作时间;- 根据样本数据进行推算,确定标准工作量。

标准工时介绍PPT课件

标准工时介绍PPT课件
标准工时介绍
工业工程科
2020/3/5
2013年12月
1
标准工时介绍
低成本
制 造 业 追 求 的 目 标
2020/3/5
高产出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
物料成本 人工成本 其他制造费用
基建 设备 其他管理费用 线平衡 全局OEE 人员负荷率
支付工时 内部物流 面积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停机率
为生产计划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可依据标准时间和实际运行OEE水平制定生产计划,可更好的平衡客户需求与库存和劳动作 息3者之间的关系
产能评估
及时对当前产能进行评估,针对异常做出快速反应
改善分析
通过标准工时基准的建立与分析,可为改善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比如:线平衡,符合 率,人机工程,自动化等,同时标准工时可作为改善标准化的输出,准确反映改善前后对 比
新员工培训指导 人员计划与安排 设备计划与安排 确定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 非一线员工的推广
2020/3/5
12
标准工时的应用——持续改善
设备利用率分析与改善(前期与后期) 人员负荷率分析与改善 线平衡分析与改善 人机工程的应用改善 工作方法的改善 OEE分析与改善 其他降低直接人工成本及效率提升的改善
岗位
作业员1
作业员2
2020/3/5 负荷率
15/45=33% 20/45=44%
作业员3 10/45=22%
作业员4 20/45=44% 5
标准工时设定——标准制定
2020/3/5
6
标准工时设定——准备工作
2020/3/5
7
标准工时设定——工具方法
2020/3/5

标准工时讲义

标准工时讲义

• 现场实践中发现,努力度及熟练度对作业
时间影响是很大的。特别当公司有新产品 投产时,员工开始时一般是无法做到标准 时间的作业速度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普 遍会提高30%~40%左右,此时已达到或超 遍会提高30%~40%左右,此时已达到或超 过标准时间的速度了。因此,现场评比时 如无特殊情况可忽略环境因素及一致性( 如无特殊情况可忽略环境因素及一致性(稳 定性) 定性)的影响,只评价努力度与熟练度即可。

4.2、平均化法的评比 4.2、
•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作业条件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
作业速度。 1、熟练: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 韵律及节奏感上。 2、努力: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了作业者在精神上的 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 相差等级太远。
3、条件: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符合国家及 行业作业环境 标准的话,此项可视作平均。 4、一致性(稳定性):对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若 、一致性(稳定性) 偏差达到 ±50%的话评价为欠佳,基本正常作业可视为 50%的话评价为欠佳,基本正常作业可视为 平均。具体评价等级系数见表(1) 平均。具体评价等级系数见表(1)
• • • • • • • • • •
3、 标准时间的构成 、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 标准准备时间”构成。 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 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 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 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 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 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 ﹐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 。

标准工时讲义

标准工时讲义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K)標準工時培訓(講義) 講師:華兵一.定義1.標準工時定義(STANDARD TIME)標準工時是在正常的操作條件下,以標準的作業方法及合理的勞動強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質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時間.它具有五種要素:(1)正常的操作條件.(2)熟練程度.(3)作業方法.(4)勞動強度與速度.(5)質量標準.2.標準時間的意義用途.制定合理的標準時間是科學管理重要的工作,標準工時應用可以準確的計劃、實施並評價結果.標準時間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生産計劃之基礎.(2)作業方法比較與選擇.(3)人工工時計劃用人員計劃(人力增減之依据).(4)評價(相同工程次不同的作業者的工作表現等).(5)用於制造產品的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記件工資的基準及流水線生產之平衡等).(6)對客戶的估價與報價.(7)設備及工裝的需求計劃.(8)革新與改善的成績評價.二.標準時間的設定●對觀察時間進行評比求得正常作業時間.●對正常時間進行寬放,求得標準工時.公式如下:標準工時=正常作業時間*(1+寬放率)=觀測時間*評比係數*(1+寬放率)1.時間評比(RATING)(1)評比之定義.評比是一種判斷與評價的技術,其目的在於把實際作業時間修正到合理的作業速度下的時間,消除因被測量人個人的工作態度、熟練度及環境因素對實際時間影響.(2)平均化的評比.平均化法從四個方面落手: 熟練、努力、作業條件、一致性等四個方面.(3)評比一般素語:熟練: 超佳、優、良、平均、可、欠佳.努力: 超佳、優、良、平均、可、欠佳.操作熟練:理想、優、良、平均、可、欠佳.一致性: 理想、優、良、平均、可、欠佳.(4)評比係數:評比係數=熟練+努力+作業條件+一致性正常作業時間=觀察時間*(1+評比係數)例确定評比系數﹕當取正常作業時間15秒時則評比系數為:評比係數=+0.06+0.02+0.00+0.00=0.08正常作業時間=15*(1+0.08)=16.2秒2.時間寬放:(1)寬放時間之定義:作業時間中減除凈作業時間外,由於“作業者的生理需要”“作業者方法的問題”“管理需要”經常會造成作業中斷産生的作業以外的時間,這種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時間增加,則爲時間寬放.(2)時間寬放的內涵與標準:1.私事寬放:指除疲勞度以外作業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廁所、擦汗等.2.疲勞寬放:精神上及肉體上的負荷所帶來勞動機能速度的減慢則爲疲勞,它是客觀存於人休的自然現象,所以必須給序時間寬放.3.作業寬放:作業寬放主要是材料、零件、機械、工具等生産相關物品造成的非周期性、不規則的準備.4.管理寬放:由於企業的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管理時間的佔用.5.特殊寬放: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設定特殊的寬放.(3) 確定寬放時間的步驟:1.確定寬放項目.2.確認各寬放項目的具體比率.3.累計這項比率.4.在正常時間中追加寬放時間.3.標準時間的設定程式:1.確定設定標準時間的目的.2.選定設定的方法.3.確定已獲批標準化的産品的標準作業.4.正確劃分動作單元,現場測定凈作業時間.5.對觀則時間進行評比.6.確定寬放專案及寬放率.7.由公式計算標準工時.三.標準工時的應用v標準工時=實質工時*(1+寬放率)一工人標準工時=各工序標準工時之總和産品標準工時=瓶頸時間*配置人數總和每人耗時=工序標準工時÷該工序操作人數生產線平衡率=一工人標準工時÷産品的標準工時*100% 流水線標準産能(PCS/H)=3600÷瓶頸時間(S/PCS)人均産能(PCS/H)=流水線標準産能÷配置人數總和四.標準工時設定注意項:1.必須認真負責,不可馬虎大意.2.制定人必須有專業水平.3.必須在設定標準時間之前將作業方法及作業條件進行標準化.4.當作業方法及條件改善後應及時更新標準時間.(THE END)。

《标准工时培训》PPT课件

《标准工时培训》PPT课件

观察者:
观测计时
设备加工时间
平均值
8 9 9 8 8 10 8.67
7 7 6 7 8 6 6.83
17 24 25 26 24 22 23.00
28 35 29 27 25 33 29.50
27 23 23 25 24 20 23.67
日期: 备注
4条海绵条
需要打热溶 胶固定 LED
计算标准工时
如何制作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培训纲要
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工序分析 计划改善作业 测定工作步骤时间 计算标准工时 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作用
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 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 增加机器设备的依据 效率分析的基础
工序分析
工作步骤的定义:一位操作员每次完成的最小动作的组合。 注意:将整体工作分解为一系列的工作步骤,可以帮助你找出浪费,然后设
法消除这些浪费。否则,浪费一直被隐藏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发现。
工序分析
工序分析 工序
工序:MT4300C装配线 操作员:
工作步骤
前面板加工
取海绵条,贴海绵条 取胶圈、装胶圈 取触控面板,装触控面板 取面膜,贴面膜 取LED,装LED 取钣金件,贴日期标 取液晶屏,与钣金件组装
组装液晶屏和钣 金件
插线 将组合的液晶屏装入上盖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宽放率=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3%~10%
疲劳宽放率:5%~20%
生理宽放率:2%~5%
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状况及客观实际重新测评。
工序平衡
建立工艺流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業寬率:非正規的作業要求時間.
(2)生理寬率:因生理上的需要而產生的中斷時間. (3)疲勞寬率:工作疲勞對工作速度的影響.
4. 測時方法
〄 一般做作業測定大致分成直接法與間接法: 〄 直接法有: 馬表法、攝像機法等. 〄 間接法有: 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Predetermined Motion Time Standard Approach-PTS) 、 〄 工作要素法(Work factor-W.F) 、 〄 方法時間度量法(Methods-Time Measurement-MTM)及模特法(MOD)等等. 〄 最常用之測時法為馬表測時法(stop watch time study):即使用馬表到現場實地測工作時間,據以訂定標 準工時的方法.
異常工時=計划工時----實際作業工時 績效達成率=實際產出/計划目標量 作業稼動率=計划投入工時/實際作業工時 良品率=產出量(良)/(投入原料量—在制 品量) 制程不良率=制不良量/(投入原料量—在 制品量) 來料不良率=來不良量/(投入原料量—在 制品量) 總制程不良率=制程不良率+來料不良率 總績效達成率=各工序達成率之平均值
重复测时/歸零法
马表法
连续测时法
周期测时法 直接法 摄影法(高速、普通、低速)
时间分析
其 他 WF 法
預定时间(PTS法)
MTM法
MOD法 间接法 经验估计法 其他 实绩资料法
标准时间资料法
5. 馬表測時法
1。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 元结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 表针回复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 2。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 秒表, 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 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 其表面时间(R值)。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两 相邻单元的表面时间相减,以求得每一单元时 间(T值)。
6. 生產工時演算 :
總作業稼動率=各工序稼動率之乘積總合 總良品率=1-總制程不良率 總目標百分比=各工序績效達成率之乘積 總合
7. 標準工時的用途
〄1.作業方法的比較選擇. 〄2.工廠布置之依據. 〄3.可預估工廠負荷產量. 〄4.生產計劃的基礎. 〄5.作為人力增減之依據. 〄6.新機器設備引進的依據. 〄7.流水線生產之平衡. 〄8.決定人工成本. 〄9.作為效率分析的基礎. 〄10.工作人員效率獎金的計算基礎. 〄11.減少管理依存.
---END---
1〃标准时间的定义
•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 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 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 在管理过程中,标准时间能带来极大的便利, 它化每繁为简,把不同的工作对象,不同的作 业人员,不同的工作条件统一起来,以时间这 样一个相同的度量单位来表示,使得生产计划、 设备规划、成本预测及控制等工作简便易行。 可以这样说,标准时间在管理所起的作用比货 币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遑多让。
2. 标准时间的界定条件
• • • • • •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 使用规定的设备、治工具 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 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 达成一定的品质要求
3. 標準工時的構成:
(1).實質時間 …… 測定時間
(2) .寬裕時間 …… 也叫寬放時間
標準工時 = 實質時間*(1+寬裕率) 寬裕率 = 寬裕時間 / 實質時間.
標准工時講義
主講人:I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E的意識
〄1.成本和效益意識. 〄2.問題和改善意識. 〄3.工作簡化和標準化意識. 〄4.全局和整體意識. 〄5.以人為中心的意識.
省錢的IE
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的目的: 〄1.作業改善.
〄2.標準工時製定.
標準工時簡敘
〄在適宜的操作條件下,用最合適的操作方 法,以普通熟練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標準 作業所需的勞動時間.
6. 生產工時演算 :
總投入工時=人數*上班時間 (+人數*加班時間) 總實際用時 = 總投入工時 - 總損失工時 產出工時 = 標準工時*實際產量/60 (換算成分鐘) 工作效率 = 總產出工時 / 總實際用時 工時損失率 = 總損失工時 / 總投入工時
(以上注意單位之換算)
6. 生產工時演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