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如采用秒表,则应及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简短延迟(在时间研究表格中标准化)
√尽量采取连续记录的方法
√决定观测记录次数 N
六、绩效评价(评价系数)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水平。
定义二: 在适当考虑操作者的疲劳以及个人生理需求和不可 避免的耽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对于已规定方法的 工作量的衡量,这种技术建立了用来执行某一给定 任务所允许的时间标准。
标准工时的主要因素
①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被研究的工作的工作方法,包括工具、设备、工作环境、工艺等都已经进行了标准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
作业测量法的应用:
在IE实践中普遍认为:秒表时间研究法、基础动作资料法的科学性较好一些,这是因为: 1、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基本原则。 2、秒表时间研究法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求得标准时间,对于现场管理与改善非常实用 3、基础动作资料法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的方法进行评价。
秒表
计算器
时间研究表格
亦称之为时间研究或时间分析 是一种在符合建立标准工时的条件下 由专业IE人员利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在工作现场,按一定的方法 测定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所用时间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合适的宽放来确定该项工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法常用工具:
摄像机
时间研究软件
标准工时的制定---秒表时间研究法
6、在研究现场悬挂管理看板,能有效减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外来影响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标准工时及秒表法一、概述标准工时及秒表法是一种管理劳动时间的方法,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和使用秒表来监控和计量员工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
标准工时指的是在一定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秒表法则是通过使用秒表来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每个活动的时间,以便评估工作效率和提高生产力。
标准工时及秒表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标准工时1. 标准工时的设定标准工时是根据工作内容的特点和任务的复杂度来确定的,可以分为每件标准工时和每批标准工时两种形式。
每件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件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每批标准工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批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标准工时的设定需要参考实际生产情况,同时考虑到员工技能水平、工作环境、设备条件等因素。
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2. 标准工时的作用(1)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根据订单数量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按时完成。
(2)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明确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量,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3)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找出改进的方向,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三、秒表法1. 秒表的使用(1)记录工作时间。
员工在开始进行某个活动时,需要启动秒表,并在活动结束时停止计时,记录下所花费的时间。
通过记录工作时间,可以准确评估员工在每个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
(2)分析工作效率。
通过对记录下来的工作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浪费时间和低效率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3)设定目标时间。
通过秒表法,企业可以设定合理的目标时间,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高的生产力。
2. 秒表法的优势(1)真实准确。
秒表法可以准确地记录员工在各个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避免了主观估计的误差。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工时数据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工时测定。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法、测时法和问卷法等方式来收集工时数据。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工人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测时法是指使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问卷法是指向工人发放问卷,让其填写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确定标准工时在收集了足够的工时数据后,就可以对工作岗位进行标准工时的确定。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正常完成时间,避免设定过长或过短的标准工时。
三、制定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后,需要制定标准工时计划。
标准工时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工时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实施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计划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标准工时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工时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来促使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计划进行工作。
五、监控和评估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方式来进行。
评估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来进行。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优化和调整标准工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标准工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随着生产流程的变化,标准工时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管理要求。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工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设定标准工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并确保员工的工作负荷合理分配。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以供参考。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和作用标准工时指的是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基础。
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以下作用: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 控制成本: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估算生产成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
3. 保证员工权益: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避免过度加班,保证员工的工作负荷合理分配,维护员工的权益。
二、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1. 工作测定法: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观察和实测,获取工作所需的时间数据,再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标准工时。
2. 专家评估法:利用专家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的经验进行评估,结合相关的数据信息,制定标准工时。
3. 标准样本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工作样本,通过实测和统计分析,得出标准工时,并根据不同工作量的差异,进行调整。
4. 标准时间法:将一个任务分为若干个基本动作,对每个基本动作进行时间测定,再通过动作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标准工时。
三、标准工时设定的步骤1. 任务分析:对需要设定标准工时的工作进行逐项分解,并记录下每个工作项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流程分析: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工作环节的时间消耗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3. 数据收集:通过测定、评估或样本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工作所需时间的数据信息。
4.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剔除异常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5. 标准工时确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生产目标和员工权益,确定合理的标准工时。
6. 标准工时实施:将标准工时纳入企业的工时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工时报告和绩效考核制度。
四、标准工时设定的注意事项1. 充分沟通:在设定标准工时之前,与员工和管理层等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避免设定过程中的误解和问题。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1、秒表测量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既定时间标准设定(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s,PTS)法它是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详细观测,然后做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
2、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3、简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WorkFactor),BWF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素为5个BU,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BWF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及制定方法

ASUS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2.工作抽样法 此种方法是确定宽放时间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采用大量随机观测方
法,求得宽放率.公式同上.
确定宽放时间 的方法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观测次数的决定是以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的,估计一项操作的正常时间需要 做多少次观测,将由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精确性来决定.一般来说,要求时间值的 精确性愈高,观测次数愈多.但是过高的精度要求,过多的观测次数,显然是一种
时间研究的技术
时间研究
ASUS 直接法
合成法
密集抽样法
分散抽样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数据法
ASUS 浪费. 因此,在时间研究前,对要测量的工作要素事先规定其置信度和精确范围, 以决定每个工作要素的观测次数,以各要素最大的观测次数作为该项工作的 观测次数.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95%的置信度,精确度+5%.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有误差界限法和d2位法.国家标准GB/T 14002-92,规定 为误差界限法.
测时的方法:
(1) 连续测时法:秒表在整个测时过程中是连续不断地走动的,在 被测时的第一个观测周期第一要素的开始,秒表就开始工作, 其后不停,直到整个测时工作结束为止.
ASUS (2) 归零法:归零测时,是在每一个要素开始时,秒表指针由零位开 始走动,在本要素完成时,使指针归零,以此类推.
剔除异常值:
评比及评比系数的确定方法: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 “正常速度”的基础上.所谓正常速度是指一位经培训合格的,能够胜
ASUS 任该项操作且又有充分经验的操作者,在标准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快
精益生产-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

保证生产质量
统一工作标准
标准工时可以作为员工工作的统一标准,确保每个员工按 照相同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01
发现并改进问题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发现生产 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改进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
02
03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标准工时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水 平,促使员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 能。
直接时间研究
总结词
直接时间研究是一种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直接获取作业时间的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时间研究需要观察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每个作业步骤的时间消 耗,包括正常时间、宽放时间等,并考虑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时间。这种方法能够 提供较为准确的标准工时数据,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预定时间标准法
将调整后的标准工时反馈给 员工,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确保员工能够按照新的标准 工时进行操作,同时持续关 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 点,不断优化和改进标准工 时。
06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标准工时设定
总结词
科学分析与实践结合
VS
详细描述
该汽车制造企业采用时间研究方法,结合 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对每个作业岗位的工 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观测、记录和 计算,确定标准工时。同时,引入作业改 善建议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持 续优化标准工时。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01
02
03
04
价值导向
关注客户价值,以客户需求来 确定产品的价值,并以此为基
础进行生产和改进。
流动与平衡
通过优化流程,实现生产过程 中的物流平衡和顺畅,减少等
待和搬运浪费。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首先,要进行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难度,以便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参考。
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工作量法、时间研究法、标准数据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在确定计算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确保标准工时的制定能够与实际生产相匹配。
另外,要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标准值。
标准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确定标准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避免因标准工时过高而导致员工的过度劳累和工作质量下降。
此外,要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工时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标准工时始终与实际生产相适应。
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意识培训。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管理。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合理确定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动态管理和调整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
抽样时间研究——即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
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具有 充分的代表性。
•
抽样调查的次数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
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
抽样调查的结果,其误差可在调查之前根据抽样的
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
• (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 • (5)研究的期间 • (6)有关工作环境的资料 温度、湿度、照明、 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 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 • 1)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在划分 操作单元时, 明确分解点。
• e=X-A=33.25-28=5.25s • 4)连续测时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决定观测次数
• 1)为什幺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 • 同一操作者连续操作,因下列各种原因,使各单 元每一次所用时间并非完全相同。
l 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 同,所以取用时间也就不相同;
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
• (2)在标准状态下
•
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标
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
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2.时间研究的用途 • (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 本。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
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
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 以上定义的含义为:
• (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
•
即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
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
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
单元是加工过中偶尔出现的单元,外来单元为偶发事 件,且将来不需列入标准时间以内。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测时的方法
• 1)归零法 • 2)累积记时法 • 3)周程测时法 单元甚小且周程甚短的操作,可用此法, 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假设某工序有a 、b、c、d、e 5个操作单元,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 • A=a+b+c+d=28s,B=b+c+d+e=30s,C=a+c+d+e=29s • D=a+b+d+e=23s,E=a+b+c+e=23s • 设X=(a+b+c+d+e),则4X=4(a+b+c+d+e)=133s,X=33.25s • a=X-B=33.25-30=3.25s,b=X-C=33.25-29=4.25s • c=X-D=33.25-23=10.25s,d=X-E=33.25-23=10.25s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6)操作者从事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工作场所、擦拭
机器、所需对象的准备和操作中、操作完后工作场所、机
器、物料及工具的清理工作。
•7)操作者从事刀具的刃磨、更换皮带、调整机器等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2)宽放时间的种类
•1)私事宽放 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 更衣等。每天8 小时工作,上下午无规定的休息时间时: •对于轻松工作,一般为正常时间的2%一5%。 •对于较重工作(或不良环境)则大于5%。 •对于举重工作(或天气炎热)定为7%。 •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时间的5%计。 •2)疲劳宽放—— 一般采用估计的方法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常以正常 时间的百分率来表示。
•各种操作水平与评比的例子
正常 =60
评比
正常 正常 =75 =100
操作水平
相当行走速度 英里/h km/h
40
50
67
甚慢;笨拙、探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 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
2
3.2
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
60 75 100 操作虽似乎缓慢,但经常观察有无故意 3
4.8
浪费行为。
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
度(正常速度)作一想象的比较。
• (2)建立理想速度(或称正常速度)的方法 根据评
比的定义可知,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
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
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评比尺度 •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60分法、100分 法及75分法 • 1)60分法与100分法 此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 平之上,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 或100分。 • 2)75分法 这是由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所提出的一 种方法,他们认为采取自然的标准为依靠,也就是
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
处在于: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 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
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
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2. 时间研究的工具 • 秒表(停表、马表) • 观测板 • 时间研究表格 • 铅笔 • 计算器 • 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 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3、时间研究的步骤 • 收集资料 • 划分操作(单元) • 测时 •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收集资料 : • (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 • (2)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 • (3)能正确识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或机 器的资料
9.6
PPT文档演模板
始可2办020到/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其公式如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宽放时间
• 将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
这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 时间”。
•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
•式中
• ——每一次秒表读数; • 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正常时间
•
所谓正常时间则市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
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必须利用“评比”予
以修正上述步骤所求出的操作者个人的平均时间。
• (1)何谓“评比” 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
•l 临时宽放 对可能发生而不能确定会发生的事件发生时,给予临时宽放 时间,通常规定此类宽放时间不得超过正常时间的5%。 •5)政策宽放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标准时间 • (1)标准时间的形成
•
• (2)标准时间的计算方法 •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百分数)= 正常时间×(1+宽放率) • 例如,某一单元观测时间为0.8min, 评比为110 %,宽放为 5%,则正常时间为0.88min,标准时 间为0.924min
•(1)增加宽放时间的原因
•1)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需要休息。
•2)操作者个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
•3)操作者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示,或本人指示助手等,
而使本身工作停顿。
•4)操作者领材料、工件、对象及完成件、工具的送走等。
•5)操作中等待检验、等待机器的维修、保养、等待材料等。
l 读取秒表的误差; l 对象品质的差异等。 • 2)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 l 操作者的技术程度; l 操作本身的稳定性(如材料规格不一,品质时有 变化等) l 测时的精度要求不一,观测次数亦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3)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 误差界限法
•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N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可靠 度为95%);
•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 生产线的平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 1. 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
•
• 3)程序宽放——是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要的宽放时间。 •4)特别宽放时间——按其发生的情形分成3类。 •l 周期动作宽放时间 如刃磨工具、清洁机器或工厂、周程检查、发生在 一固定间隔或 某一定周期之后的动作时间。
•l 干扰宽放时间 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当在这台机器操作时,另一台机器 已停止,等待来操作。称为干扰宽放。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三、时间研究的应用实例 •四、对讲机标准工时的测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