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艺术的定义是()A. 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B. 以创造性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活动C. 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D. 艺术品的制作和展示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艺术的基本要素?A. 线条B. 形状C. 颜色D. 规模答案:D3.下列哪个不属于视觉艺术的形式?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4.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杨洪基B. 莫奈C. 达芬奇D. 梵高答案:B5.对于一个艺术品的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是()A. 艺术家的名声B. 外观的美丽C. 展示的方式D. 观赏者的感受和理解答案:D第二部分:问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艺术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审美体验是指观赏者对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理解。
它涉及到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和思维交流,从而实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
- 绘画:通过绘制或描绘的方式,创造出平面上的形象和图案,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 雕塑:通过雕刻、铸造等方法,塑造立体的形象,展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形态的把握。
- 音乐:借助声音、乐器和节奏等元素,创作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唤起听者的情感和联想。
3.为什么艺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表达,传递了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和审美享受,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
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题请以一幅画作为例子,描述艺术品如何影响观赏者的情感和思考。
选取梵高的《星夜》作为例子。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星光洒满了天空,远处的小村庄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8题,每题1分,共78分)1.下列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A、莫奈B、库尔贝C、雅克•路易•大卫D、席里柯正确答案:A2.词曲作家创作了歌词、曲谱,但这还不算音乐,还需要歌唱家、演奏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掺入感情进行个性化的演唱、演奏,才能成为音乐作品,这体现了音乐的()特征。
A、二度创作性B、表现性C、不确定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A3.以下不属于巴黎结构主义的“五巨头”是()。
A、索绪尔B、列维•施特劳斯C、拉康D、福柯正确答案:A4.不属于情节的四要素是()A、结束B、高潮C、开始D、发展正确答案:C5.在艺术活动系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环节是()。
A、艺术创作B、艺术构思C、艺术体验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属于悲喜剧的是()。
A、《哈姆雷特》B、《茶花女》C、《老妇还乡》D、《玩偶之家》正确答案:C7.以下不属于艺术形态的方式创造是()。
A、表现艺术B、摄影艺术C、造型艺术D、语言艺术正确答案:A8.下列不属于意识流小说三大小说的是()A、《追忆似水年华》B、《尤j利西斯》C、《喧哗于骚动》D、《酒徒》正确答案:D9.最早使用“意境”一词,并提出诗歌之三境的是()。
A、王昌龄B、皎然C、刘勰D、钟嵘正确答案:A10.雕塑《掷铁饼者》是()的艺术作品。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埃及D、古罗马正确答案:B11.()在演唱方法上大多比较自然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A、通俗唱法B、童声C、民族唱法D、美声唱法正确答案:C12.美国影片()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A、《母亲》B、《浮华世界》C、《战舰波将金号》D、《泰坦尼克号》正确答案:B13.巫术发生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B、苏珊•朗格C、泰勒D、托尔斯泰正确答案:C14.《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作品。
A、毛里奇奥•卡泰兰B、乔治•修拉C、毕加索D、杜尚正确答案:B15.()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称为()A、传播媒介B、传播活动C、传播效果D、传播圭体正确答案:A2.《西厢记》是我国元代作家__________创作的。
()A、王实甫B、汤显祖C、蒲松龄D、关汉卿正确答案:A3.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文学B、建筑C、绘画D、雕塑正确答案:A4.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指艺术创作中的___________。
()A、个人修养B、技巧水平C、发现能力D、想象能力正确答案:C5.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A、席勒B、叔本华C、康德D、尼采正确答案:A6.艺术传播的必经之路是__________。
()A、艺术市场B、艺术表演C、中介体制D、艺术展览正确答案:C7.艺术创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艺术表现B、艺术体验C、艺术再现D、艺术构思正确答案:D8.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
()A、触觉和味觉B、听觉和视觉C、视觉和味觉D、听觉和触觉正确答案:B9.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A、艺术欣赏B、艺术创造C、艺术发生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B10.戏剧艺术历史悠久,按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
()A、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B、多幕剧和独幕剧C、悲剧、喜剧和正剧D、话剧、歌剧、舞蹈、诗剧和戏曲正确答案:C11.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鲁迅B、巴金C、老舍正确答案:C12.“兴、观、群、怨”说是我国春秋时代__________提出的。
()A、孟子B、老子C、庄子D、孔子正确答案:D13.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A、齐白石B、刘海粟C、傅抱石D、徐悲鸿正确答案:A14.《未来世界》、《超人》是__________国的影片。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答: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答: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答: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答: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艺术起源于()A 游戏B 模仿C 表现D 劳动2、以下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是()A 形象性B 主体性C 审美性D 实用性3、()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 艺术体验B 艺术构思C 艺术表现D 艺术传播4、以下不属于艺术批评作用的是()A 阐释与评价B 引导与规范C 预测与创新D 直接创造艺术作品5、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A 题材与主题B 形式与结构C 情感与思想D 以上都是6、以下艺术门类中,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 音乐B 舞蹈C 绘画D 文学7、()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
A 表情B 动作C 节奏D 构图8、电影诞生于()A 1895 年B 1905 年C 1915 年D 1925 年9、艺术鉴赏的过程不包括()A 审美直觉B 审美体验C 审美升华D 审美模仿10、以下不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是()A 道B 气C 心D 实参考答案:1、 D 劳动是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实践。
2、 D 实用性并非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主要侧重于审美价值。
3、 B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中对作品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想的关键环节。
4、 D 艺术批评不能直接创造艺术作品,而是对已有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5、 D 艺术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情感、思想等多个方面。
6、 C 绘画通过在平面上塑造形象来表现,属于空间艺术。
7、 B 动作是舞蹈表达情感和意义的基本手段。
8、 A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放映活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9、 D 艺术鉴赏过程不包括审美模仿,主要是直觉、体验和升华。
10、 D 实不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气、心是常见的传统艺术精神范畴。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知、_____、审美娱乐。
2、艺术语言的主要类型包括文学语言、_____、_____。
3、艺术形象分为_____形象、_____形象和_____形象。
艺术概论_题库兼答案

艺术概论_题库兼答案第一篇:艺术概论_题库兼答案《艺术概论》试题库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填空题艺术起源说有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马克思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的继承性;二是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三是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大致分为、和三个阶段。
艺术作品的内容由构成。
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是表情艺术中的音乐艺术。
天鹅舞是艺术的创作方法有。
造型艺术可分。
语言艺术可分。
综合艺术可分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式园林我国汉武帝时建立的管理音乐的机关是古典芭蕾舞起源于中国美术有儒、禅形象思维是美术的思维方式。
美术主要门类有工艺美术、建筑(园林)、雕塑、绘画、书法(篆刻)和摄影。
艺术“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艺术“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恩格斯论述人类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是从“"青铜是红铜加1986年夏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中出土一尊大型青铜立人神像。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称为宋代《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
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名为《洛神赋图》的作者是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叫哥特式建筑。
电影的主要类型有四分法把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是。
建筑的类型以功能为标准分为蒙太奇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原意是装配、组合、构成。
电视剧首先是在年,由139. 电视剧的类型有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2023《艺术概论》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3《艺术概论》题库及参考答案姓名成绩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
加油!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下列属于想像艺术的是( D )A、绘画B、音乐C、戏剧D、文学3、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 D )交响曲A、英雄B、命运C、田园D、合唱4、下列美术作品中,其不属于梵高创作的是( C )A、《向日葵》B、《鸢尾花》C、《舞蹈》D、《红色葡萄园》5、在美术成就方面,下面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B )A、达芬奇B、乔托C、米开朗基罗D、拉斐尔6、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下面不正确的一种划分方式是( A )A、一分法B、二分法C、三分法D、四分法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 C )A、音乐B、雕塑C、建筑D、摄影8、在西方现代艺术中,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 D )A、毕加索B、梵高C、高更D、塞尚9、马蒂斯是__D___画派的代表画家。
A、立体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美术作品《自由神引导人民》是下面( C )艺术家的作品。
A、库尔贝B、杜尚C、德拉克罗瓦D、安格尔11、“主题”一词始创于( B ),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西班牙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 D )的名作。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13、《霓裳羽衣舞》是__B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14、( B )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接受15、下列不属于灵感的主要特征的是( D )A、突发性B、突破性C、亢奋性D、永久性16、( C )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
A、形象性B、情感性C、想像性D、审美性17、凡是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意象,叫(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3.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4.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5.表演是造型与非造型综合艺术。
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
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认为理想的境界是演员的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其二:德国布莱希特独创“史诗剧”理论和“间离效果”说,主张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间都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间离”原则,不要求演员动情。
其三: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与上述两个表演体系各有异同,讲究“入戏”式的“真实”,反映现实和刻画人物,追求“演员和剧中人难以分辨的境界”,强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简言之,斯坦呢斯拉夫斯基体系强调“酷似”的真实;布莱希特体系主张“本质”的真实,梅兰芳体系追求“神似”的真实。
在戏剧“寓教于乐”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观众通过静观和联想,在第四堵墙外偷看真实的生活场景,产生审美移情作用,达到忘我的境界。
布莱希特则是寓教于“思之乐”的倡导者。
梅兰芳的表演,具有“含蓄不尽的美”,在寓教于“美之乐”方面,发挥到淋漓尽致,令人销魂。
6.。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包括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理论,足以构成中国特有的专门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
书法艺术按其创作特征,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即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这种综合性显现,以直接呈现心灵、呈现心灵的动态性过程为特征。
书法艺术的四要素其一:用笔。
运用毛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等区别。
以单纯的笔画,以笔断意不断、连绵通贯的气势,一气呵成,在书艺中称“一笔书”,在画艺中称“一笔画”。
其二:结体。
书法结体,近似绘画的构图,每一个字,意匠经营,都是一个完美的构图,贯穿着“一寸画面一寸金”的法则。
达到“增一分过长、减一分过短”而变化有度的纯化层度。
其三:意态。
由书法家主观意趣赋予字体的一种内含的飞动之势,主要是由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偃仰、应接、顾盼之间形成的情感运动、生命运动。
其四:风神。
书法的神采、韵味、个性风格和书写创作时精神状态的总和。
因此,这四要素的构成,使书法艺术成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综合显现的理想艺术形态一。
7.以物化结构为准,分为时间艺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的展开,如绘画、雕塑)、时空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如舞蹈)。
一符号体系为准,分为造型艺术(诉诸视觉感官,如绘画、雕塑)、非造型艺术(诉诸听觉感官,如音乐、舞蹈)、造型与非造型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如文学音乐、戏剧表演、建筑)。
8.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长处:揭示了促成艺术发生的某些不容忽视的因素(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创造的冲动是相通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或许是人类艺术最采用的艺术方法)。
不足:“模仿的冲动”为什么必然导致艺术创作而不是其他活动(如游戏); 未能说明“模仿本能”从何而来,仅将其归诸抽象的“天性”).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长处: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理学和生物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提出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解释艺术的发生和理解艺术的本质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不足:偏重于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意义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
长处:原始巫术与原始艺术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原始巫术对于原始艺术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二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究其本原市劳动生产的需要。
不足:早期原始民族的观念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原始的巫术观念、最初的认识成果(哲学、科学),乃至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都还未曾分化。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长处:表现和交流情感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力。
不足: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动作、表情都能表达感情,仅仅是表达感情的冲动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何以产生。
潜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没学把艺术看做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现,而“潜意识”的真正内容则是被压抑的性欲,艺术活动(创作和欣赏)是摆脱这种压抑苦闷的一种“诱惑的奖赏”。
劳动学说: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功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活劳动。
9.追寻艺术发生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
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近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使自己从大自然中分化出来,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必需的生理条件;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自己的特殊本质,并将它对象化,从而萌发了审美意识,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心理条件。
10.是。
不同时代的文艺不仅有不同之处,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
这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传承的关系。
不同时代文艺之间存在历史的传承关系,这是意识形态所有部门的共同特点。
意识形态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艺术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艺术形式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同样表现在内容方面;还体现在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上。
一个艺术家要能成为时代的旗帜,成为民族在艺术方面的代表,创作出具有高度精神品格和艺术性的作品,又与他能够认真学习前辈的艺术经验,善于从优秀的艺术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分不开。
11.1艺术是在不断的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中发展的。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将前人的遗产统统抛弃,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来创造自己的文艺,但是任何时代对遗产的继承又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搬,而是吸取遗产中对其有益有用的成分,再加以革新和创造。
如此,循环反复。
2艺术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艺术发展的继承是在创新上的继承,创新是在继承上的创新。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和阶级、任何艺术家对于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而任何的革新创造都不可能抛弃对遗产的继承。
3在艺术发展的各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的重要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任何时代的艺术发展对历史的继承都具选择性,并在其基础上革新与创造,从而发展出新的艺术。
12.艺术是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有着自身内部结构的有机系统,其中,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支撑整个社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耸立着“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即哲学、宗教、艺术等。
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在人类文化中各有其位置,不能互相替代,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