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狼》教案一等奖3篇

语文《狼》教案一等奖3篇

语文《狼》教案7【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

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缀行甚远。

屠大窘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眈眈相向目似暝意暇甚止露尻尾前狼假寐狼亦黠矣二、二读,重翻译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弛担持刀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翻译下列语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积累虚词的用法: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之以而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1、名结构: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2、析形象:①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

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狼》教学设计《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2、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⑴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⑵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⑶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3、自学课文:⑴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⑵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⑷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⑸学生自学课文。

⑹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⑺交流学习情况。

⑻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⑼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⑽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⑾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023最新-《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

《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狼》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狼》教学设计篇一30.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

(2)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型及课时:阅读探究型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

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准句读)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

(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

(准备抢答)2、理清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

精选狼教案三篇

精选狼教案三篇

精选狼教案三篇狼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__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1.朗读2.品读3.讨论点拔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难点:1、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叙述了解狼的本性与人类的智慧2.认识狼贪婪、凶狠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并达到背诵全文。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3、理解:把握课文“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个情节,以及狼和人在较量中的不同表现。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观因素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5、拓展: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作家作品资料。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3、收集有关“狼”字的成语。

教学思路: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我们不能因为出于“夯实基础”的需要,而一味的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情节引人的优势,赋予教学过程以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

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听读——讲故事——朗读——自读——个别朗读)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局地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小局的字词,学生在知道情节的基础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词的把握就不是纯死记硬背的难关。

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大家知道关于狼的成语吗?(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子野心、狼狈为奸)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蒲松龄《狼》教学设计篇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和蔼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一、重点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了几篇课文,了解了几种动物,有活泼可爱的猫,视死如归的斑羚,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等,它们都令我们喜爱或敬佩。

但自然界也有令我们讨厌憎恶的动物,比方说狼,一说起它,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

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PPT〕三、诵读〔检查预习〕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以下字音(PPT)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3、请学生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PPT)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PPT)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分五组,每组一段。

教师点评。

《狼》教学设计15篇

《狼》教学设计15篇

《狼》教学设计《狼》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理清情节结构,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难点: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我国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是如何做的呢?(二)出示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理清情节结构,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过渡语) 同学们,本文倾尽了作者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郭沫若同志称赞这部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自学(一)自学指导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再读课文,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

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

(二)自学检测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人。

清朝著名小说家、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狼《狼》教案(优秀10篇)

狼《狼》教案(优秀10篇)

狼《狼》教案(优秀10篇)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狼字的成语非常之多,如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狼》教案【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教案篇一[创新设计]一、创新角度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教学内容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

三、预习要求1.理解注释,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四、教学结构三读:读准、读顺、读美。

三说: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

五、教学环节(一)教学铺垫。

(3分钟左右)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说——说译文。

(15分钟左右)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苫倚薪暇黠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如下字词。

(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犬( ) 洞( ) 隧( )②理解词意:去( ) 股( ) 盖( ) 耳( )③理解词意:少时( ) 顷刻( ) 变诈( ) 几何( )④辨析词意:目似暝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6‘老师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说一遍译文,说完之后老师检查。

(三)读——读顺;说——说描叙文。

(约12分钟)1.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

《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

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4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4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4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②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对本文主旨进行多角度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对于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对重点实词进行重锤敲击;②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揣摩狼与屠户的'心理。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生活动设计:①在梳理文章情节的基础上,讲故事有声有色的讲出来;②进行创造性表演;③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完成一个成语活动:积累“狼”的成语附: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虫虎豹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吞虎咽鬼哭狼嚎从古到今,关于狼的成语、小说、故事、传说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狼的故事。

二、作家作品简介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蒲家庄人。

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全书共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三、古诗文教学,读字当头(一)、初读文章、跨越障碍①注音缀行甚远驰担持刀少时②词句理解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③重锤敲击词语有很多的古汉语词,在今天现代汉语中仍有它的生命力,请找出下列实词仍在现代汉语中运用的成语。

示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虎视眈眈训练:1、顾野有麦场2、前狼假寐3、一狼径去(二)、齐读课文,看图梳理情节,讲故事1、梳理情节A、本故事的主角是谁?b、讲了一个什麽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C、故事是怎样具体展开的?附:狼屠户2、讲故事、做点评3、揣摩心理活动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御狼、杀狼)一排站在屠户的角度揣测其心理变化;一排站在狼的角度揣测其心理变化;并做一下点评。

4、表演点评请几位同学讲故事表演一下。

5、分析人物特征屠户和狼各有什麽特点?附:狡猾机智狼屠户贪婪果敢四、讨论主旨(1)、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部分?(齐读)(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为什麽?(3)、蒲松龄老先生写这一个故事,仅仅为了博得我们一笑吗?你有何启示?五、推荐《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对其艺术成就最好地概括,深入阅读并用心体会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导学案
年班:七年级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备课时间:______使用时间:学科:__语文__编制人:_ _ 审核人:______ 执行教师: _____
材料链接:
《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

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

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
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
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
爬去。

我很惊讶,通常狼在危险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
地形,伺机逃脱,如果爬向沙丘,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
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

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

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地逃向远方。

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

那是我生平见
得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
只黑箭。

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
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
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

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码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

我想真是多此
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

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火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

我轻轻扒开驼粪,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
着气。

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它居
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与从容的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
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