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带答案)(1)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带答案)(1)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A.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B.莱特兄弟与火车

C.达尔文与电的应用

D.爱迪生与进化论

2.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3.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4.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适者生存原理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5.下列国家中,其科学家和发明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

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日本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6.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

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

7.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

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

8.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

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人间喜剧》

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

D.贝多芬﹣﹣《物种起源》

9.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道:“牛顿与亚当,一个解决了物体的坠落,一个解决了精神的堕落,而且都源于一个苹果”。“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

A.光学分析B.微积分学C.万有引力定律D.进化论

10.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B.电动机

C.内燃机D.计算机

1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

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创建微积分

C.制成反射望远镜D.写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2.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明()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13.贝多芬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这部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

A.《向日葵》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D.《物种起源》

14.“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这里的“他”是()

A.英国人牛顿B.英国人达尔文

C.法国人居里D.德国人贝多芬

1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2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表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

16.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B.汽车司机C.铁路工人D.煤炭工人

17.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

18.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他的理论似乎废除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同样也打破了“神创论”“他”是()

A.B. C.D.

19.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20.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先后结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结盟的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欧洲和平C.维护本国和平D.维护自身利益21.拜伦(1788~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22.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人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见,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A.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B.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

C.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D.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

23.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已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马克发电报给远方的朋友②麦克与海伦面对面加微信好友

③戴维斯在飞机上俯瞰美景④洛克菲勒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4.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以下列举不属于“明智”的是:

A.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

C.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

D.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5.科学家拉格朗日把17世纪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A.瓦特B.牛顿C.达尔文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项符合题意;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B项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C项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故C 符合题意;珍妮机、蒸汽机车属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AB 不合题意;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产物,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A符合题意;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故B不符合题意;高尔基是苏联文学家,故C不符合题意;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题干材料中的对话正是反映了生物进化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牛顿提出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意大利的马可尼于1894年发明了电报。所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有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选线A符合题意,⑤日本没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做出突出贡献,故选A。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T型车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该车的巨大成功来自于其亨利·福特的数项革新,主要革新是以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代替传统个体手工制作,这种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度”,故A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B不符合题意;电力的广泛运用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故C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神创论,推动了思想进步,C项符合题意;马克思

创造了马克思主义,A项不符合题意;牛顿提出了三大定律,B项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是《人间喜剧》,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A符合题意;BCD搭配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万有引力定律,因此C正确;ABD分属于光学、数学、生物学,与物体坠落无关,由此排除ABD。综上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次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随后靠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问世,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从而创建了经典力学体系,为工业革命打下了理论基础。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苹果落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这说明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B项符合题意;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左右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以来,贝多芬确立了自己在交响曲当中的曲式风格。之后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完全展示了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和对于音乐的颠覆,所以一般把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诞生看做是贝多芬中期的象征,同时也是贝多芬音乐成熟的象征。选项C符合题意;《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A排除;《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作品,B排除;《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作品,D排除。故选C。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这里的“他”是英国人牛顿。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表中数据描述的是19世纪世界三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19世纪促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故答案选:B。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50年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发明了火车,产生了铁路,发现了新能源煤,所以ACD项都是当时出现的新职业。B项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在这个时期不可能出现汽车司机的职业。故选B。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以电磁学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内燃机的主要动力是石油,从此时开始,石油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煤的大量使用,故A不合题意;发电机、汽车主要使用内燃机,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因此据“他的理论似乎废除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可知,“他”是达尔文,B项符合题意;A项是马克思,与《共产党宣言》有关,排除,C项林肯,与美国内战有关,排除;D项是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排除。故选B。

19.D

解析: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到191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B项蒸汽时代的到来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C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在15到19世纪;D性电气时代的到来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楚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19世纪70年代,根据这个时间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到符合这个时间的选项即可。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故答案选D。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初期不会出现。ACD在19世纪初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人的40%。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表明英国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1801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故D符合题意;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在题干材料未涉及,排除AB;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违背了“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排除C。故选D。

2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明了电报、飞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工业发展起来,故①③④可以证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故B正确。微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②错误,故排除ACD项。故选B。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学习和分析历史中,我们应该学会历史角色的扮演,换位思考问题;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要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A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BCD都是学习历史的明智之举,但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改良蒸汽机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生物学家,与《物种起源》有关,排除;D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