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桩总结报告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桩总结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工程名称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

单位名称:

日期:

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一、前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工程地质条件 (1)

1.4设计参数及要求 (2)

1.5项目特点分析 (2)

二、试桩方法 (3)

2.1试桩目的 (3)

2.2试桩方案简介 (3)

2.3试桩施工组织及完成情况 (4)

2.4施工工艺流程 (7)

2.5试桩情况分析 (7)

三、检测情况 (8)

3.1检测要求 (8)

3.2 检测方法及结果 (8)

四、试桩结果分析 (11)

4.1双向搅拌桩 (11)

4.2单向搅拌桩 (12)

五、结论与建议 (13)

一、前言

1.1工程概况

线路长度4.8km,路堤最小填土高度为1.5m,一般路段均在6m以下,受桥梁构造物限制局部填土高达8m.特殊路基(软土路基)拟采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碎石垫层处理,各施工段路基处理平均宽度:31.3~40.6m,本标段内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共计75684根、总长962664.9m。

1.2编制依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3.《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

4.《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

5.现行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6. 现场取芯检测情况。

1.3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区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去,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5.1~9.2m之间,局部河堤标高达10.5m。沿线地表多为农田,大部为蔬菜大棚覆盖。

(2)水文地质

项目区属长江水系,长江位于路线东侧,沿线大型地表水体主要有双桥河、得胜河及三叉河等,均与长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水位变化与长江水位涨落联系在一起。河水水位流量呈季节性变化,夏季河水水位高,流量大,冬季水位低,流量小。沿线分布较多河塘沟渠。

(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公路穿越区域内软土多为河相、湖相冲积软土,厚度大,上覆土层较薄,软土在空间分布上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层厚15~25米,局部路段最大厚度达32米,软土层中夹有数层薄层低液限粉土层及粉砂层,表层有低液限粘土层,但其承载力较低,本次软基处理搅拌桩处理的主要目标土层: 1-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42.5%,质量密度ρ=1.78g/cm3,塑性指数IP=14.9,Il=1.35,标贯击数N=3.4击;

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39.2%,质量密度ρ=1.80g/cm3,塑性指数IP=14.8,Il=1.12,标贯击数N=5.6击;

2-3a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36.6%,质量密度ρ=1.81g/cm3,塑性指数IP=12.5,Il=1.01,标贯击数N=6.9击。

1.4设计参数及要求

路段地基土存在河相、湖相冲积的软土层,厚度较大,地基承载力低,属软弱地基,且上覆土层较薄,不能满足路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拟对标段内的一般路堤段、小型构筑物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湿喷)进行地基处理,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搅拌桩设计参数及要求

1 桩型水泥搅拌桩(湿喷)

2 桩径Ф500mm

3 桩长11.8~20m

4 桩间间距 1.1~1.8m

5 桩布置形式等边三角形布桩

6 水泥型号、掺入量P.042.5级、掺灰比不小于13%

7 室内配合比试验无侧限

抗压强度要求

qu≧0.8Mpa(7d)、qu≧1.6Mpa(28d)

qu≧2.4Mpa(90d)

8 添加剂NF高效减水剂、石膏、粉煤灰(选用)

9 搅拌机施工深度要求≧20m

10 搅拌桩机动力要求≧50Kw

11 搅拌工艺要求双向搅拌

1.5项目特点分析

(1)设计特点

本项目设计要求的搅拌桩桩径较小,桩深较长,最大处理深度达20米,施工过程中,随着桩深的增加,土压力、孔隙水压力随之增加,造成搅拌桩筒体内压力剧增,成桩质量较难控制,且施工过程中桩身垂直度较难保证。由于桩身抗压强度要求较高,对施工过程中搅拌的均匀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2)地质特点

桩身范围土层,顶部土层薄,软土层较厚,土层强度低,且夹有粉土、粉砂夹层,局部成透镜体状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有承压含水层,易出现水泥浆上冒、流失的情况,对搅拌桩成桩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二、试桩过程

2.1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提供的参数、用现场试桩的办法,确定桩身强度、承载力、稳定性等是否满足设计需要。通过现场试桩,研究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如何保证不同深度的搅拌桩喷浆能够基本均匀并达到要求的均匀性和强度,研究水泥含量(喷浆量)等一系列参数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的大面积施工提供施工工艺参数指导。

2.1.1确定有关设计参数

(1)确定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验证室内完成的配合比在室外实施时是否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2.1.2工艺性试桩

(1)获取施工工艺参数(提升、下钻速度等)及确定具体的施工机具及配套设施(钻头形式、电机功率、浆泵压力等);

(2)在确定每米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下钻速度、提升速度形成不同的工况,验证每种工况下成桩的质量;

(3)通过钻进时的电流变化验证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4)确定施工设备的适用性和施工过程控制方法;

(5)提出过程质量控制办法,用来指导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2.2试桩方案简介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剖面图,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试桩,本次试桩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情况及项目部要求,结合地质条件选择桩长为17.1m段,布置12根桩,水灰比、掺灰比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配合比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水灰比流动性好、便于泵送、喷搅,针对本工程软土性质,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现以两种配合比,采用含山“润基”牌P.032.5级、P.042.5级水泥进行现场试验。拟采用的添加剂为石灰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

序号水

(m)

(m)

(m)

水泥

参量

加固

土层

密度

kg/m3

水灰

浆液

密度

g/cm

3

用浆

L/m

水泥

用量

kg/m

石灰

粉添

加剂

kg/m

1 425 17.1 0.5 1.5 15.4% 1990 0.5 1.75 5

2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