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教案: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2. 学习基本的防范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应对紧急事态。

二、教学内容1.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项;3. 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措施。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Step 1:引入(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有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会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Step 2: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项(15分钟)1. 交通安全:学生们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正确过马路?2.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如何正确存放和处理食品?3. 火灾事故:掌握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Step 3: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然后请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Step 4: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措施(15分钟)1. 地震应急措施:学生们要掌握地震时的正确躲避方式,如何保持冷静并迅速撤离。

2. 突发事件应对:学生们应知道如何正确的报警,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措施。

Step 5: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紧急情况案例,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也进一步明确了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互动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值周老师安全教育教案

值周老师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安全常识。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1.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安全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安全意识的培养。

2. 安全常识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安全知识宣传册、案例分析。

2. 学生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对于自己、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安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解安全知识1.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2. 校园安全:讲解校园安全常识,如防骗、防火、防盗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 防溺水安全:讲解溺水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和救人能力。

4. 食品安全:讲解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食物中毒。

5. 网络安全: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诈骗。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互动环节1.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所学安全知识。

2. 安全演练: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安全知识,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安全防范,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

2. 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和案例分析,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安全意识培养: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安全知识、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意识。

初中安全教育课教案

初中安全教育课教案

初中安全教育课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社会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安全知识的掌握。

2. 自救自护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安全意识的提高。

2.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发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全知识,思考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三、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自救自护方法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溺水自救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三、情景模拟(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应对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安全知识,做到安全第一。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0篇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0篇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0篇教案一:交通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交通安全基本常识和交通规则;3. 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的含义;3. 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常识;5. 乘坐私家车的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交通事故的后果,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思考和重视;2. 交通安全概念讲解:讲解交通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3. 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的学习: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的含义;4. 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讲解过马路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过斑马线、等红绿灯等;5.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常识:讲解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的安全知识;6. 乘坐私家车的安全知识:讲解乘坐私家车时的安全常识,包括系安全带、不乱扔物品等;7.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思考事故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的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5. 学生对交通事故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案二:网络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网络安全基本常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3.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常见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3.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技巧;4. 防止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的方法;5. 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网络安全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思考和重视;2. 网络安全概念讲解:讲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3. 常见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介绍常见的网络病毒、钓鱼网站、网络诈骗等风险和威胁;4.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技巧:讲解密码设置、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5. 防止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的方法:讲解如何辨别网络诈骗和如何应对网络暴力;6. 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讲解网络礼仪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7.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安全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并思考如何在日常使用网络时保护自己。

初中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篇)

初中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交通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2. 交通规则的遵守。

教学难点:1. 交通规则的遵守。

2.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遇到的交通事故,引起共鸣。

二、交通安全知识讲解1.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a. 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作用。

b. 交通标志的种类及作用。

c. 交通标线的含义及作用。

d. 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通行规则。

2. 交通规则的遵守:a. 遵守交通信号灯。

b. 遵守交通标志和标线。

c. 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应保持安全距离。

d. 驾驶员应遵守酒后不开车、疲劳不开车等规定。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如何确保交通安全?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实践环节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模拟交通事故现场,体验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交通安全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3. 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所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八年级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

八年级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

八年级安全教育的教案5篇八年级安全教育的教案1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让学生了解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一导入新课: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教师小结: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对交通安全重视不够,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不幸。

我们应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好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为此,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交通安全知识。

二新课讲授:1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及相关的法规,红绿灯斑马线指示牌等。

2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①乘车乘船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②要求学生要文明乘车乘船。

3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 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 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⑤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 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4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并指出学生骑自行车存在的问题。

①不在人行道上骑车,应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

②横穿马路减速观察或下车推车过路。

③转弯时减速,观察并打手势。

④不要双手离把,不要并肩行驶。

⑤骑车不打闹,不追逐。

⑥骑车不要攀扶机动车辆。

列举一两个重大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三小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以后乘车走路骑车应注意些什么?八年级安全教育的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2能力目标:掌握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3情感目标: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共建和谐校园意识教学重点:校园暴力的种类及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2024版八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2024版八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积极参与健康宣传活动、与家人 朋友共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04 心理健康与情绪 管理技巧提升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1 2
学业压力增大 八年级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学业压力逐渐 增大,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扰 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因身体 发育、外貌等方面的问题产生自卑、不安等情绪。
溺水自救
保持冷静,头向后仰,口 鼻露出水面,呼救并寻找 漂浮物等待救援。
交通安全常识及规则遵守
遵守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 不闯红灯、不翻越栏杆。
识别交通信号和标志
了解并识别各种交通信号和标志的含 义,按指示行驶。
注意行车安全
骑车或开车时佩戴安全带或头盔,不 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
夏季防中暑
了解中暑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如避免长时间暴晒、 及时补充水分等。
秋冬防流感
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如注意保暖、 加强锻炼、接种流感疫苗等。
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策略
增强安全意识
了解各种安全隐患,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 自己。
学会拒绝与求助
面对不良诱惑和危险情况,学会拒绝并寻求 帮助。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了解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如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避免不
洁性行为等。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勤洗手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的习 惯。
勤洗澡、勤换衣
保持身体清洁,减少细菌、病毒滋生。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维护公共卫生,减少疾病传播。
季节性流行病防范措施讲解
春季防过敏
了解春季过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花 粉、柳絮等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初二期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二期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二期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安全教育二、目的:通过本次班会的安排,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培养健全的安全行为习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教学方式:互动交流、活动实践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教育主题1、引入:通过班会,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同学们了解本次班会的目的。

2、安全意识的形成(1)引导同学们自我评估自己的安全意识,通过口语问答交流,让同学们谈谈平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各类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小、影响等。

(2)通过生动的场景讲解,深入浅出地教育同学们如何培养健康的安全意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同学们真正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讲解各类危险隐患,教育如何避免(1)此部分将介绍常见的危险隐患性质与危害,如交通安全、燃气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采用出示幻灯片/视屏、小游戏等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这些危险的规避方法,以及防范初中学生常遇到的侵犯个人安全的局面。

(2)通过角色扮演、逐步演化,让同学们真正理解“安全问题往往伴随在身边,只有提前预防,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幸福,切实加强安全意识的意识到。

4、分享知识此部分将安排同学们自主策划并分享自己在安全方面的学习、创新等成果实践,提倡为了更多的小伙伴的安全着想,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并用个人行动诠释“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第二部分: 实践活动1、安全演练此部分将安排模拟虚拟的安全事故,对学生进行迅速的安全应急处理,以提高无预提下的应对能力,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完成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模拟。

2、场地规范设施检查此部分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各类安全设施,并组织实地检查,让同学们知道学校对于安全设施的完善与落实。

3、安全奖励本部分将组织颁发安全员和爱心卫士的奖励,表彰他们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同时激励广大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注重安全保护。

五、总结:通过本次班会的安排,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还能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点并加以巩固,在应急时刻更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责任心,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守法意识与责任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私自下河游泳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3.培养学生火灾防范的常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逃避火灾。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交通安全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发生火灾怎么办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小结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学生:1.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1.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分小组讨论资料后的相关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总结。

3.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4.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食谱。

5.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营养食谱。

教学过程:教师: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

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1. 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

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

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

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

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

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不是。

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

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 .5厘米。

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

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

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

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 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

什么是营养配餐呢?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

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2、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告诉大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营养和饮食的知识,作为自己的青春期第四课时一、目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二、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三、教育内容1、交通法规法律条文。

法规篇(1)道路、交通(2)交通安全(3)交通法规(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5)看图识标志常识篇(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警示篇(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4)交通安全教育卡2、案例(1)《车祸是孩子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2)《和孩子一起安全上路》(3)《车祸重伤孤儿,企盼事故救助基金》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如果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一年经济损失高达33亿之多!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日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事故持续上升,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事故总量已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77万起,年均增长6.3%。

死亡人数由1986年5万人升到2002年的10.9%万人,年均增长5%。

在许多领导和群众的观念中,有这样一种误区:天上掉下一架飞机便大呼小叫,成了震惊全世界的新闻;出一场车祸不就死几个人嘛,司空见惯不足为怪。

时光进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时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国的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跨过了10万大关。

2001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上一年的83853人上升到105930人,交通事故起数由上一年年616971起上升754919起,受伤人数由上一年的418721人上升到546485人,经济损失由上一年的2668903994元上升到3087872586元,万车死亡率由上一年的15.60下降到15.46,10万人口死亡率由上一年的7.27上升到8.51。

2002年死亡人数再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9381人,事故起数773137起,受伤人数562074人,经济损失3324381078元,万车死亡率13.71,10万人口死亡率8.79。

2003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人数又一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4372人,伤494174人。

在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比2002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下13.7%、4.6%、12.1%,实在难得可贵。

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共41起,造成643人死亡,576人受伤。

连续三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的军团;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载有300人的大型客机。

——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到的亲属约100万人。

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