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白塔畈乡仙花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况

1、项目名称:金寨县白塔畈乡仙花河道治理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金寨县白塔畈乡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

1.2编制依据

1、任务依据

金寨县白塔畈乡人民政府《关于编制金寨县白塔畈乡龙泉河道治理项目可研任务的函》

2、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安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的细则(省水利厅皖水基字[1996]372号)

(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8)

(4)《提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GB50286-98)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6)《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远景规划

(7)《白塔畈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化》

(8)《白塔畈乡集镇建设总体规划》

1.3 研究过程及内容

该项目可研编制阶段,研究人员认真研究了与该项目有关的降雨及水系情况,在与金寨县白塔畈乡领导一道就方案的起、终点,现场相关情况等进行现场踏勘的同时,征询了水利专家的意见和具体要求。另外,还收集了该镇气象、水文、地质、经济、

城镇发展现状及规划资料。

在充分研究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结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当地经济实力,提出了工程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在调查拟建工程周边的经济产业、人口分布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价,并对其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估。

本次项目可研,旨在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紧迫性。建设标准及投资额,为本项目的决策及实施提供依据,据此,确定编制内容和范围。

编制内容有:

项目区域的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项目建设必要性研究

建设条件对工程的影响

工程设计方案

建设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本工程建设所带来综合效益分析

1.4 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河道治理对象所要达到的目标预测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项目主要标准为:

河提工程

设计标准:2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工程规模:长3200米,河道均宽30-50米;

技术指标:河道平均坡降I=13%,糙率N取0.033过水流量为560m3/s;

结构内型:过流断面为梯形,边坡1:0.5;

1.5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工期安排

1、投资规模

按照《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概算定额》,并参照金寨县水利及沿线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取定有关估算指标计算,得出推荐方案投资估算金额为620万元。

2、资金来源

全部建设资金约需人民币1240万元。建设资金初步计划由如下两种来源筹措,即:上级扶持、地方政府自筹。

本项目申请扶持资金约1100万元;地方政府自筹资金约140万元。

1.6 实施方案

1、施工方案

(1)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建议工程施工选用专业队伍、机械化施工。

(2)汛期会有洪水初现,冬季寒冷,工程应尽量安排在枯水季节,入冬之前尽量完工,以免影响施工。

(3)注重环保,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4)施工中,砼拌合场、堆料场,应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和环保区域,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5)应对施工机械经常检查和维修以减少噪音。在人口稠密在夜间不施工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期,减少对居民安宁影响。

(6)要求施工和运材车辆在装载、行车熟读、行车路线等都要有环境环保意识,对施工和运输道路要经常修复,增加安全,减少事故。

2、建设工期安排

据本项目的特点和规模,从合理利用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考虑,建议按如下计划安排实施本项目: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12月竣工。实际工期为15个月。

1.7 问题与建议

1、地质条件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在施工阶段,对沿线地质情况进一步详细勘察。

2、建议业主尽快落实资金筹措方案,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背景

2.1.1 金寨县社会经济条件

(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金寨位于安徽六安市的西部,大别山北麓,东连霍邱、裕安、霍山等县区,南临湖北省英山、罗田、商城三县,西部及北部与河南省商城、固始两县接壤。为安徽省西通豫、鄂的门户。

县境地势西南为中山区,中部为低山区,东北为丘岗区。全县海拔千米以上高峰有120余座,山岭纵横,幽谷深邃,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有史河、西淠河两大干流。

县境处于北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多寒潮,夏多暴雨,有梅雨季节。县境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已探明有20余种,铅、锌储量远景甚佳。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生态旅游的佳境、红色旅游的圣地,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堂寨,名震遐迩,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它以“飞瀑、怪石、奇松、圣水、幽谷”为旅游的龙头。

金寨县是鄂豫皖地区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时大别山地区革命武装斗争的主要发源地和红军的主要诞生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重要的后方根据地。20世纪50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金寨籍将军有59位,居全国第二,担任省部军级领导的有200多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金寨县境内有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库区面积1330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3个乡镇、150个村,总库容50亿立方米,占全

省八大水库容量的45%。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不便,直接导致全县经济处于低水平,金寨县现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现有23个乡镇,438个行政村,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2008年底,共有人口64.3万人,时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

全县农业生产以水稻、蚕桑、板栗、茶叶和高山蔬菜为主导产业。全县共拥有431万亩林木,是全省林业大县;拥有栗园50万亩,年产板栗105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金寨县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皮的产地之一,县有茶园14.2万亩、桑园9.6万亩,蚕茧产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境内盛产中药材,天麻、茯苓、灵芝、西洋参、百合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县已经培养形成了21个农产品专业市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县工业一改丝绸工业一柱擎天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茧丝绸、地方电力、矿产冶金、建筑建材、木材加工、绿色食品等多门类工业体系。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310亿元(当年价)。

(3)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20.8亿元(当年价)增长到2008年的34.6亿元(当年价),年均增长10.4%。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9.1亿(90年价)、33.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1.4亿元和3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2.6:38.6:28.8,调整到2008年的26.7:36:37.3。

“十一五”期间,金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8亿元,年均增长7%;农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年均递增11%;工业总产值达到60.73亿元,年均递增12%。

2.1.2 白塔畈乡及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1、白塔畈乡概况及发展潜力

白塔畈乡位于金寨县东北部,与六安市霍邱县相毗邻。距离县城梅山20公里,是金寨县的重要粮油供应基地。1992年撤区并乡时,由原白大、龚店、大岗三个小乡合并而成。乡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9.3万亩,耕地3.6万亩,辖20个村,286个组,1.2万户4.5万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是全县农业大乡。

产业优势明显。粮油业是该乡的支撑产业。近年来,整个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板栗、特种畜禽养殖,粮油等农副产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成为全乡核心产业。

集镇初具规模。为搭建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白塔畈乡着力抓好马窑集镇建设,安装路灯,栽植了花草树木,建立了长效有效的环境保洁机制,实现亮化、绿化、美化。已吸引600多户8000多人来集镇兴家创业。集镇已成为全乡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中心。

交通通讯便捷。210省道贯穿全境,合武高速公路穿乡而行,四通八达。公路通村率达100%,通组率超70%,建移动通讯基站12处,信息全覆盖。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

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兴乡富民”的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扩大集镇建设,拉动市场,以“龙头”示范带动的形式,壮大乡域经济,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2008年底,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10元。

2、项目区概况及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项目概况

项目区有山茶花、半个店、付河三个行政村,总面积4500

亩,其中林场1100亩,耕地4400亩,辖39个居民组,1405户,4920人,2008年项目区人均收入3710元。

项目区位于本县东部的平畈区。地处仙花河顺势而下,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500—100米之间,相对高差20—30米。土壤母质多为黄宗壤,山地土壤为黄宗壤性粗骨土,土层浅,石含量少。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4.5℃,极端高气温40.2℃,最低气温-19.5℃,年平均积温4095℃,≥0℃的积温3690.4-5469.4℃,持续天数310-331天,无霜期220天左右,年降水量142.7mm,年蒸发量1000 mm,相对湿度在75%以上,年日照时数2088小时,年太阳光辐射总量110千卡/cm3,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08.4mm,径流量16亿方,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70方/人。良好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为项目区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项目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水土加快流失,影响了流域内农业产业发展。

仙花河日趋恶化。水土流失的加重,导致提防部分冲毁,河道淤积严重,河床逐年抬高。

流域内基础设施落后也牵制了山茶花、半个店、付河整体发展。洪水季节,涨水迅速,洪水汹涌,由于无提防保护不力,经常性造成沿线居民、商品、农田,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位于白塔畈乡主粮区,加快流域治理,对于优化生态、改善粮区形象,延伸生态产业链条,壮大农业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项目建设是保障中心、龙泉的需要

山茶花、半个店、付河是白塔畈乡的主粮区,长期的水土流

失淤塞了河道,使河床逐年提高,严重威胁着群众的安全。加快河道治理,还河水的清澈,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2.3项目建设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川秀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加快河道治理,才能真正整合生产要素,侏住生产之基,构筑发展平台,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建设好、发展新农村,达到人与自热和谐,才能真正建设好、发展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对工程的影响

3.1 项目区域自然条件

1、地质

金寨县地壳运动比较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岩石除局部地区有变质岩和沉积岩外,绝大部分属于岩浆岩。南部以侵入岩为主,北部在燕山运动晚期火山喷发频繁,地表覆盖一层浓厚的喷出岩。

2、地貌

金寨县的大地结构隶属秦岭地槽褶皱系的金寨——霍山复向斜带,经五台——吕梁运动,大别山全面褶皱、断层和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以及风化、侵蚀、搬运和规程堆积等外力作用影响,

形成了我县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原的地貌结构。褶皱带断裂带的走向使我县得地貌单元大体呈北西——南东和北东——南西走向,并且山脉、丘陵与长条形盆地、河谷相间分布。

金寨县的地势自西向东北倾斜,南部边境最高处海拔1729.13米,东北部最低处海拔60米,其相对高差达1293.13米,平均海拔为500米,平均坡降达21%。

3、水文

金寨县的水系属史河、而以史河、西淠河两大水系为主。两大水系在县境内的流域面积之和近3800平方公里,且支流众多,河流纵横。主要支流达14条之多(其中史河水系主要支流10条,西淠河水系主要瘟流4条),而流程在20公里以上的河流更多大17天。由于地形复杂,峡谷高山,河道落差大,基本上均无法通航,但可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4、气候

项目区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地形的差异,我县南北的气候相差半月左右。

(1)气温。项目区多平均气温为14.5℃,年际变化在13.0℃—16.3℃之间。累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平均最低气温为10.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3℃,累年极端最低气温-20.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4.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0.2℃。

(2)降水。项目区年降水量733.8mm—1862.4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2.7mm左右,最少年份降水量是最多年份的38.4%。雨季少;部分发生在6-9月,汛期亦在这4个月发生。

(3)日照。项目区的年平均日照为2088小时,夏季日照时间长,7-8月:产均日照时数达219小时左右;冬季日照时短,1-2月:产均日照时数达133小时,累年平均日照为46%,8时数

不足2000小时。

(4)风向。项目区属季风气候区,夏季多西南风北风。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7米/秒形的影响,全年各月均以静风为多。

(5)霜期。金寨县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各地霜期和无霜期出现的时间和间隔天数不同,南部大山区的初霜早,终霜迟,无霜期短;北部丘岗地区初霜期迟,终霜期早,无霜较长。南北霜期差半月左右。

项目区平均无霜期为220天,最长255天,最短179天,由于拟建项目位于金寨县的南部,气候、气象条件对该工程的建设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影响。

3.2 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白塔畈乡,水源较多,光照充足,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但该区域春、夏之交季风造成的梅雨和夏雨时间较长,暴雨洪涝、隆冬干旱等自然灾害常有出现,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项目区夏季易发生暴雨、山洪的影响,容易造成工程被毁被淹。估施工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避免洪水季节施工。

3.3 工程材料及运输条件

金寨县建筑材料丰富,水泥、块片石且石质好。碎石、中粗砂等量大,且石质好。

1、水泥:拟使用海螺水泥,该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石料:项目区石料储料大,可供项目建设使用。

3、砂: 河道中粗砂丰富,可大量用于工程建设。

4、工程用水、用电: 用水可取自沿线的河流,水质较好,无污染;工程用电可与供电部门协商,就近解决。

5、运输条件: 210省道贯穿项目区,运输条件良好。

第四章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4.1 工程建设目标

1.河道自理目标

治理河提1600米,年减少洪水侵蚀良田2320亩。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保持河道坡降,河床稳定,防治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方向循环。

3、经济增长目标

当地经济有较大发展,总产值、总收入增长30%以上,人均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25%以上。

4、质量标准目标

达到国际GBT15772-1995建设质量标准,使之成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精品”示范小流域,以带动山区经济建设发展。

4.2 工程设计

1、设计依据

(1)GB50286-98《提防工程设计规范》

(2)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4)《防洪标准》

2、工程设计(标准设计)

(1)河提工程

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河提工程长2000米,河道均宽30-50米,河道平均坡降I:13% ,糙率n取0.033,河道过流断面拟定为梯形,两岸边坡采用1:0.5,通过谢才系数公式计算,最大过水流量为560m3/s,达到50年一遇洪水过水流量的要求。

(2)拦砂坎设计

①拦砂坎位置:根据该龙泉河情况,选河底比降大于5%—10%的河段,系统布拦砂砍,按照从下面上拟定每座拦砂砍位置,一般高1.5—3米,下一座拦砂坎的顶部大至与基部等高。

②拦砂坎类型:根据本河道降雨量及建筑材料取用方便,选择浆砌拦砂坎。

③拦砂坎间距计算:下一座拦砂坎与上一座拦砂坎之间的水平距离按下式计算 L = H/i- i'。

L: 拦砂坎间距; H:拦砂坎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河床比降:% ; i': 拦砂坎积物。淤满后形成的不冲比降见下表:

④适用范围:浆砌石类型拦砂坎适用于拦砂坎中起控制作用,坎高较大位置。

4.3 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1、河道整治工程

(1)修筑河堤3200米,其中土方开挖35.6万立方米,M10砌石1.24万立方米,M7.5砌石4.2万立方米,M10沙浆抹面0.8万平方米,M10沙浆勾带缝2834平方米。

(2)河床整治

清淤切滩,降低河床2800米,清淤积开挖深度1.5-2.5米,平均开挖宽度6米,开挖土(沙)方18000立方米、石方13200立方米,土石方外运10200立方米。

2、拦砂坎工程

兴建拦砂坎工程8座,开挖土方4400立方米。浆砌石8060立方米。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5.1 评价范围和依据

1、评价范围。白塔畈乡仙花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是生态环境治

理工程,投资规模较小,不会对大范围内的环境构成影响;本可研只对建设期内的工程建设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减免负面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2、评价依据:《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DJ302-88)。

5.2 对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有利影响

龙泉河两岸是居民、农田、经济作物分布区。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区域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市场发展、集镇建设将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好源头,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2、对环境不利影响

工程建设过程中,如取材不当、借填土不合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施工噪音、施工和工人生活垃圾以及工程废弃物,均会暂时影响周围环境,干扰附加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会暂时影响施工区的景观和交通。

5.3 对策

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必须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

1、项目设计阶段的环保对策

环境保护设计是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更应予高度重视。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施工噪音的防护措施;二是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措施;三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四是防止空气污染设计;五是绿化美化设计。

2、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措施

(1)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植被和良田的破坏,尽量保证在

汛期之前完成,以免影响汛期排洪。

(2)工程取材,严禁乱挖乱弃,破换自然环境。

(3)随着工程的进展,应及时对施工区进行防护和绿化免雨季来临遭受严重破坏。

(4)施工中,砼拌合场、堆料场,应远离人口密集地和自然保护区,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会扰乱周边的安静生活,应对施工机械经常检查和维修,以减少噪音。在夜间不能施工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期,减少当地居民安宁的影响。

(5)施工中的工程车辆在运输中会造成扬尘、材料外漏,会对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安全等产生影响。要求施工和运材车辆在装载、行车速度、行车路线都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增加安全,较少事故。

5.4 评价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将明显提高项目区的防洪标准,增强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避免洪涝灾害对粮油种植区的破坏,同时结合项目区水产养殖等特殊开发,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着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工程咋取材及施工期会暂时影响周围环境和交通,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措施后,工程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由此可见,项目方案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不存在污染和破换生态环境等因素,从环境角度出发,此方案是可行的。

第六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 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编制的原则主要是国家实行补助性投资,地方按财力情况进行匹配,其余部分投劳、投资完成。

1、定额采用

定额采用《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进行计算。

2、费用及费率

(1)取费标准:人工工资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费用计算标准计算。即,工程措施人工预算单价为23.83元/工日。植物措施、土地平整及三保工程人工预算单价为9.27元/工日。

(2)现场费率、税金、企业利润: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标准执行(详见概算附表)

(3)材料:上要材料及次要材料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运输费用均含其中)。

经计算,总投资为1240万元,其中河堤工程1100万元,其它费用140万元。

6.2 资金筹措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124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100万元,地方配套140万元。

第七章效益评估

7.1 防洪效益评估

7.1.1 评价主要依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以下称《规范》)、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下称《方法与参数》)以及水利部《城市防洪规范划编制大纲(修订稿)》以下称《大纲》的规定进行。

根据《规范》和《大纲》的要求,白塔畈乡仙花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和水利建设项目,无财务收入,经济评价只对防洪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不做财务分析。各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均采用现行价格,价格水平年为2008年。

7.1.2 防洪效益

本工程的防洪效益是指工程完成所减免的洪灾损失。主要包括减免居民家庭财产、受灾房屋修和农田受淹损失等直接经济损失和相应的间接损失。在无工程条件下洪灾损失之差即为本防洪工程的防洪效益。

防洪保护区财产分布

本工程防洪堤总防洪面积7.2K㎡。

根据2006-2008年白塔畈乡统计资料,并参考江店水利站不同水位下的人口、面积、固定资产及农业产值所作的分析成果,初步估算在10年和20年一遇洪水位下的财产分布,具体成果见表7-1.

保护区财产分布表

(2)洪灾损失率

洪灾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内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值或正常值之比,是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参数。

白塔畈乡仙花河综合治理河堤工程所减免的淹没损失仅考虑各类财产的损失。财产的洪灾损失率主要取决于洪水淹没深度、淹没历时、财产种类及耐淹性能,一般采用调查分析法确定。

(3)防洪效益

根据上述各项财产值和相应损失率,计算出保护区遭遇10年一遇洪水时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98.6万元;在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27.3万元。

工程实施后,保护区在遭遇10年和20年一遇洪水时,无洪灾损失。

7.2 群众直接受益

项目区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农田开发利用趋于合理,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项目达到正常发挥效益期后。

7.3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本工程实施后,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外,同时,工程的建设也将产生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工程完成后,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为创造生态农业提供条件,对于推动河流沿线两岸土地开发、加快龙头市场建设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1.1 项目选择:金寨县白塔畈乡仙花河

8.1.2 工程治理面积:8平方公里

8.1.3 工程投资:1240万元

其中项目所在乡政府配套1100万元,申请扶持资金140万元。

8.2建议

8.2.1白塔畈乡位于金寨县白塔畈乡主粮区。鉴于此,建议建设单位积极向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本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保本项目顺利实施。

8.2.2金寨县白塔畈乡仙花河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迫在

眉睫,项目单位应组织筹建小组,进一步做好工程的前期工作,以确保一旦资金到位,工程能及时启动,按期完成投入使用。

8.2.3本项目可研由于时间紧,未能对地质勘探、技术设计做深入研究,建议项目单位应对河道内地质情况进一步勘探,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 第三章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4) 第四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4 第五章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第六章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33) 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8)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6)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和节能方法 (61) 第十章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72)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74) 第十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80) 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 (89) 附表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90) 附表三: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表 (91) 附表四:资金使用计划表 (93) 附表五:施工进度网络图 (94) 附表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97)

第一章编制依据 综合说明: 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市东城区鹿鸣湖成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单位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等,为使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原则 1.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1.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1.3结合单位工程具体特点,配备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配备生产要素,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1.4安排精干队伍进场,结合单位工程施工特点,调集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 1.5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制订施工方案。 1.6高效、有序、优质、安全、文明的组织施工。针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力保单位工程按期完成并全部达到质量目标。 1.7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1.8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 1.9合理储存物资,尽量减少物资运输量。 1.10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1.11合理安排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土方在现场的倒运次数和倒运量。

河道治理小结

河道污染来源分类主要为两个方面:1外源污染;2内源污染。 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造成水质不同,选择与之对应的处理方法与工艺。但总体来讲,处理方法分为三大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态-生物方法。 结合所查资料表明处理方法更多的采用生态-生物方法。以下会逐步分析其原因。 物理性污染为主,主要为漂浮物,悬浮物等。设置聚漂排,打捞。设打捞船。 生物性污染为主,由于高营养化造成的细菌、原生动物等污染。产生原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河道底泥不仅是河道营养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也是营养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主要聚集库。即是外源得到有效控制,生物或物理因子等作用促使沉积物释放仍有可能导致水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富营养化或水质继续恶化等不良状态。底泥疏浚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彻底去除,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而在解决由生物或物理等作用下内源释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环保疏浚是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把富含营养盐。有毒化学品及毒素细菌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适当去除,来减少底泥内源负荷和污染风险的技术方法。 疏浚工程实施中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及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又需要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技术指标 底泥疏浚深度是生态疏浚的核心参数,需根据河道水文水质特征、底泥分布状况、底泥营养盐含量和垂直分布特性以及水体水生态系统特性等诸多参数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确定。据多年河道、湖库底泥疏浚经验,城市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深度宜以0.3—0.5m为好;且疏浚深度误差≤0.1m。 1 疏浚深度通常情况下,水域中污染沉淀物厚度不均,变化较大。疏挖中既要去除污染底泥,又要尽量减少非污染底泥的超挖,以避免破坏,同时要降低污染底泥的处理量和处理费用。因此,要求疏浚设备的疏挖精度大大高于一般航道疏浚或水利疏浚的疏挖精度。底泥结构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上部浮泥层、中部淤泥层、底部老土层。上部浮泥层是底泥中最易污染上覆水体的主要因素,是环保疏浚的主要对象。开展疏浚时也应去除中部淤泥层。底部老土层属自然构造层,是疏浚时应该保留的部分。 在底泥分层结构及其污染特性分析基础上,常用“拐点法”确定底泥疏浚厚度,即从污染物沿底泥厚度方向上的垂向分布特征找出“拐点”(污染物浓度突然降低的点),以“拐点”以上的厚度作为疏浚厚度。疏挖深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清除内源性污染、控制对高等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等的影响以及有利于生态恢复等问题。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要预防疏浚破坏

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

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书的概念与作用 工程项目建议书是指在流域规划基础上,由主管部门或投资者提出工程项目轮廓设想,主要从客观上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是否具备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后,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建设该项目的建议文件,其主要作用如下: (1)项目建议书是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2)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为立项。 (3)批准立项的工程即可进一步开展可行性研究。 (4)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只有在批准立项后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二、项目建议书的容 (一)建设规模 1.通则 (1)对规划阶段拟定的工程规模进行复核。 (2)在确定单项任务的工程规模时,应分析对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影响。必要时,应为以后的综合利用开发留有余地。 (3)对多泥沙河流应分析泥沙特点及对工程的影响,初拟工程运行方式。有冰凌问题的工程,应分析冰凌特性和特殊冰情对工程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 (4)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及其原因。 (5)通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初选工程规模指标。 2.防洪工程 (1)分析防洪保护对象近、远期防洪要求,初步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初选防洪工程总体方案以及工程项目规模。 (2)河道与堤防工程。 1)初步确定各河段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 2)研究洪水特性及排涝要求,初选河道治理导线、堤线、堤距、行洪断面型式,以及重要的河控节点。 3)对涨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3)水库工程。 1)根据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初拟水库工程的防洪运用方式和泄量。 2)初选水库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总库容和汛期限制水位。 (4)行、蓄、滞洪区。 1)初拟行、蓄、滞洪区的控制运用原则,初选分洪口门位置、分洪水位和流量以及隔堤布置。 2)初步确定行、蓄、滞洪区的围,初选行、蓄、滞洪区设计水位与相应库容,提出行、蓄、滞洪区生产、安全建设安排的总体设想。 3.治涝工程 (1)初步确定治涝区围、治涝标准和治涝措施,初选治涝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大型涝区

小型河道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日照岚山 黄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方案 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九年一月 董事长:刁锋 项目负责人:陈克森、崔振才 技术负责人:冷爱国、甄红锋 报告编写人:冷爱国、张云清 主要设计人员: 水利水文计算:崔振才、肖汉 建筑物设计:冷爱国、张云清、刘昌礼、吕贵梅、张宁经济评价:陈克森、肖汉、丁健全 估算编制:张云清、刘祥柱

目录 一、综合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建设缘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工程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工程量及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自然地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文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社会经济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水文水利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设计洪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程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区域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河道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版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次治理范围自淮河路至保丰河,河道总长3.8km,设计河道底部宽度12~25m,设计河底高程为24.05~24.40,河道常水位27.50,排涝水位28.48~28.32,河底淤泥量约为86799m3。**河平面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河平面图 现状**河人民路至一道河路河道景观已完成,泉河至人民路、一道河路至淮河路段已有设计方案。保丰河至五道河段位于规划城区范围外,现状两岸为农田,由于倾倒大量建筑、生活垃圾,致使河道严重堵塞,过水断面锐减,严重影响城市汛期排涝。并且由于**河常年收纳周边污水,且河内生态环境破坏,无法自净消解,因此,现状**河河道过水断面狭小,河底污泥淤积严重,水中浮萍、杂草疯长、溶氧减少、鱼虾锐减、蚊虫滋生、水质变坏、恶臭扑鼻,市民怨声载道。详见图1.2**河现状图。

因此,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及招标文件相关要求,针对**河河道进行清淤拓宽、岸坡防护及景观绿化,彻底消除河道内源污染,净化水质,消除黑臭,并提高城市汛期排涝能力,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图1.2 **河现状图 2 编制依据 (1)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标段二)招标文件 (2)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标段二)投标文件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D252-2017); (4)《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8)阜阳水系初设报告报批稿 3 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总布置原则 工程总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河河道疏浚拓宽工程为线性工程,工程施工区位于阜阳市郊区施工环境较好。经过踏勘**河K4+057.6~K3+357段东岸红线范围内已拆迁完毕,空地面积大约5万㎡,可用于布置淤泥晾晒场。 晒干淤泥可用于填补红线范围内低洼处,部分淤泥可用于深埋换填绿化种植土,其余按照招标初设方案外运至泉河、颍河防洪堤范围内。

河道整治项目申请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河道整治项目申请报告 篇一:“十三五”重点项目-河道治理项目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河道治理项目 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凡是被纳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项目投资申报时必须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制而规定的一个文体,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政府审批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经济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 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流程:我们将根据不同的行业、专业、地区对项目申请报告的不同要求,编写符合要求的的项目申

请报告。首先确 定任务的方案和侧重点,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不同的研究提纲、确定各部内容的深度要求,经与委托方协商后,组成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确定项目经理,进行现场考察、搜集资料、尽职调查、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提交规范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配合项目单位完成发改委立项、核准、融资等后续深度服务。 关联报告:河道治理项目建议书 河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河道治理项目资金申请 报告河道治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河道治理项目市场研究报 告河道治理项目商业计划书河道治理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 告河道治理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河道治理项目行业发展 预测分析报告 国家规定的项目申请报告格式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 概况1.1河道治理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1河道治理项目申报单位名称1.1.2申报项目名称 1.1.3河道治理项目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1.1.4河道治理项目申报单位简介1.2河道治理项目概况1. 2.1河道治理项目名称1.2.2河道治理项目性质1.2.3河道治理项目的建设背景1.2.4河道治理项目建设地点 1.2.5河道治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1.2.6原辅材料及用量1.2.7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1.2.8主要设备选型和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一、总体定位 (一)三阶段划分 根据国家前期工作管理要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 设计阶段等 3 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 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各阶 段决策审批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是规定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 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重要技术标准。 (二)与以往有关规程规范的关系 1993 年, 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996 年,水利部颁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 制暂行规定》。上述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和暂行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三个阶段设计工作、提高水利 建设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前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投资决 策和投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并使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三阶段报告编制 规程进行了修(制)订。 (三)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的主要作用 1.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 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进行初步投资决策、选择建设项目和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 2. 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 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投资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 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 初步设计报告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 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 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4. 三个阶段设计报告是指导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勘察 设计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促进安全生产的源头,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法进行工程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工程 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勘察设计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勘察设计的成果质量负责。 (四)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章节对比 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章节号对比表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 1 总则 1 总则 1 总则 2 综合说明 2 综合说明 2 综合说明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4 水文 3 水文 3 水文 5 工程地质 4 工程地质 4 工程地质 6 建设规模 5 工程任务和规模 5 工程任务和规模

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治理方案 一、治理方案设计依据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XX)水质分类指标标准 3、某xx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 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 5、水生生态学原理 二、xx河道污染形成原因 城市的xx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 三、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1、物化方法 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

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河道及水环境治理情况汇报

河道及水环境治理情况汇报 河全长13.1千米。河流平均宽约10米左右,河堤高平均在3.5米左右。 二、治理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年经洪水冲刷,多数河段已被冲成∽型,形成部分河滩地,河滩地河床垂直高度96﹪都在1米以上,河滩地已被村民耕种大约60亩地。河堤斜坡种田较多,大约160多亩地。由于近几年农民散养牛的较少,造成丢弃玉米秸秆的较多,河道两边农田的玉米秸秆全部丢弃在河道里。农民打农药的瓶子丢弃在河道里的也挺多,村民往交通桥底及两侧投放生活垃圾较多,个别小规模养殖户有时候往河里直排粪便。 三、采取的措施 1、由于河滩地已被村民耕种,一下子全部清理已不现实,为了缓解矛盾,对河滩地的清理主要采取制定一些清理条件,对那些河床垂直高度低于1米、一般洪水就能过水,容易将农药、化肥残留流入河里的河滩地必须清理。同时通过清理也是对农民一个警示,使他们知道这些地方是不允许种田的,对来年全部清理做个铺衬。 2、对河里所有的玉米秸秆及农药瓶子、其它生活垃圾采取人工、牛、马车清出河道的措施。对主要交通桥采取安装护网,以此来阻止乱扔垃圾。对其它交通桥底及两侧的畜禽粪便垃圾采取集中动用工程车辆清理办法。

3、对那些直排问题采取的措施:对全乡规模养殖户进行摸排,向每个规模养殖户发放宣传单和告知书;帮助养殖户建立粪便池,将粪便存放到粪便池;或者帮助他们将粪便送到远离水源、远离村屯的地方堆放,使其发酵,发酵后投放到大地。 四、整治情况 1、已整治完成情况 已清理河滩地19.6亩地,清理生活垃圾(包括农作物秸秆)大约600吨左右,清理畜禽粪便大约450吨。 2、需长期整治问题 河滩地及斜坡地种田、养殖户直排的问题,必须常年、长期、坚持不懈整治下去。 3、整治后仍存在问题 1)粪便储存池粪便储存点有时发酵不及时,腾不出地方,容易耽误新出栏粪便储运。 2)其它交通桥底及两侧还有偷倒垃圾现象。 3)有的河段已被冲成S型,亟待取直进行护坡或修建挡土墙进行治理。 4、需县直部门给予协调解决问题。 1)需县环保局拿出更好的办法帮助解决畜禽粪便储存发酵技术问题。 2)需县水利局帮助解决河道危险地段护坡或修建挡土墙问题。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2020年(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 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河道治理工程 项 目 建 议 书

1 基本情况 本次规划治理段位于××县xx镇区西部,距县城15km。河道全长约2.8km,河道比降1/909,弯曲系数为1.2,现有弯道5个。xx××县王团镇区段,从河道演变特点和河流型态上划分,属山区弯曲型(或蜿蜒型)河道。河道特点为主河槽具有弯曲外形,深槽紧靠凹岸,边滩依附凸岸,凹岸冲蚀,凸岸淤长,河身在无约束条件下向下游蜿蜒蛇行,在有约束条件下平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 气象、水文 2.1 气象 本次规划治理河段位于xx××县xx镇西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基本特征为冬春长,夏秋短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9.3℃,日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7.3℃,日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278.0mm,年平均蒸发量2224.1mm,年平均日照数2965.8h,日照率67%,年最大积雪深度140mm,年平均无霜期178天,年最大冻土深度1370mm。 2.2 径流 xx全流域年径流深自南向北为100~3mm,平均年径流量2.16亿m3,产水径流模数1.49万m3。 以上径流量反映了流域可产水量,即天然径流量,由于xx流域建有大量的水库工程,特别是治理河段以上的水库座数约占全流域的95%以上,流域内水利设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本治理河段过境水量远小于天然径流量,采用实测资料计算为1.09亿m3。

2.3 泥沙 xx为多泥沙河流,实测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229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1160 kg/m3(1960年),多年平均输沙量4940万t,最大19100万t(1964年),最小8.47万t(1960年)。由于水库及水保工程的拦蓄作用,还原输沙量可占天然沙量的50%。流域平均输沙模数3410t/km2,输沙模数中游大、上下游小,折死沟冯川里水文站年均输沙模数7710t/km2,1959年实测最大断面含沙量1580kg/m3,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2.4 设计洪水 ××县王团镇区段上游42.5km处的韩府湾水文站,有1959年至2000年实测水文资料42年,××县王团镇下游53.5km处的马家河湾水文站有1959~1961、1965~1970年9年实测水文资料,且都位于xx干流上,本次设计洪水采用宁夏水文水资源局关于××县xx整治工程的水文计算成果。宁夏水文水资源局2001年为××县xx河道治理所做的《xx断面水文分析计算》结果,该成果以韩府湾站设计洪水放大10%作为该河段设计洪水。具体见表2-1。 ××王团镇区段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2.1 频率 项目P=20% P=10% P=5% P=3.33% P=0.5% 洪峰流量(m3/s) 518 770 1060 1210 2100 洪水总量(万m3) 2380 3509 4870 5569 9685 洪水历时(h) 50.6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书 一、方案说明; 本治理工程该治理区位于xxx水中下游,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1)新建护岸7.129km;(2)河道清障8个区段,清障总长度2.49km,共41243m3;(3)改造加固灌溉引水坝3处、溢洪堰1处。该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由x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并报省水利厅审查通过。 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按照已经审批通过的总体设计规模和大的设计方案不变,只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作一些变动:(1)对局部堤线线形进行优化和微调,使线形更加平顺美观;(2)对部分护岸基础深度进行优化,适当调整基础深度和宽度;(3)对浆砌石结构作进一步的优化,尽量减少断面尺寸,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4)完善施工图绘制,包括各种主要建筑物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等;(5)进一步分析土石方开挖和利用的关系,减少弃渣量外运及外运的距离,以便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目的;(6)进一步复核工程量,严格按工程预算编制原则、办法和有关定额进行工程投资的编制;(7)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和互相协调关系,加快工程进度,以便工程能尽快实施完成。 二、图纸; 施工图图纸主要包括总体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总进度横道图等,均严格按有关设计标准和制图标准进行,保证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大纲; 1、项目概况、设计范围 本次治理工程位于xxxxx,都庞岭北麓,距零陵城区12.5千米处。东临xx 水,与xxxx隔江相望,南接xxxx,西与xxx毗邻,北与xx接壤。辖x个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xxxx公顷,xxx户,xxxx人。 该治理区位于x水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相对较集中,两岸多为农田,局部为旱地和草地。工程区范围内属x水冲积堆积一级阶地,地势较平坦,x水大多为天然河岸,两岸河堤主要为粘土、粉砂及卵石构成,稳定性较差,汛期当冲段易产生坍塌,治理河段全线形成封闭防护圈难度较大,且受计划资金的限制,本次治理的重点应以护岸为主,其主要针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对局部河道进行疏挖清障;对于碍洪的狭窄河段和严重阻水的跨河建筑物,应予扩卡。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增强河道行洪能力,提高两岸防洪标准,增强治理区域防洪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 (2)对土石泥砂淤积较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处理; (3)对河道断面较窄的河段进行扩宽处理; (4)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及对冲刷破坏严重的河坝进行加固改造等。 2、施工图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1)设计工作 本次招标项目的工程设计将依据省水利厅批复的初步设计,根据《治理工程

最新河道治理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河道治理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河道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xx区x河治理工程汇报 材料 xx区水务局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xx区三河综合治理工程汇报材料 2020年7月xx区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xx沙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经省发改委以x 发改城环发【1173】、【1174】、【1177】号文件批复立项。自项目开工以来,在局领导和工程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工程进展顺利,经过治理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河道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承认与好评,现将三河治理工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020年6月22日,xx市水务局委托我局负责三河工程治理,我局于2020年8月份成立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部并配备了工程管理人员,我们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程序,在工程开工之前积极办理工程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审批、工程规划许可、环评影响评价及开工许可手续,现在三河工程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并报xx市发改委

审批,等待批复;工程规划许可方案设计已委托xx市市政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待完成后上报市规划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已经完成,并通过省环评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上报省环保厅待批复;工程开工许可已上报xx市水务局。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前期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项目领导组,确定了工程项目法定代表人,成立了三河治理工程部,配备了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建立了工程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工程开工前委托招标单位进行招标代理,对所有参建单位均实行工程招标,择优选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了落实工程监理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我们严格国家监理制度的要求,将工程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及进度管理授予监理单位,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职能;合同管理制是工程建设四大制度的核心,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参建方责任,严格按合同办事。 三、工程完成情况: 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万元,xx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xx 万元,xx沙河工程总投资xx万元。2020年我们已进行了三河综合治理工程一、二期工作,工程完成情况如下: xx河一期工程已完成河道治理1000m,完成投资xx余万元。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

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 项目建议书 2013年12月

工程名称: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工程负责人:朱博 参加人员:XXXXXX (给排水) XXXXXX (给排水)

前言 巴彦胡硕镇位于乌拉盖管理区西南部,建于1978年,现辖3个居委会和9个嘎查村,土地总面积779.68km2,可利用草场面积99.36万亩,耕地8.67万亩,林地1.38万亩,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8万人,农牧民0.16万人。 根据乌拉盖管理区域各乡镇地表水系特点,以及近年国家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污水必须处理才能排放的相关政策,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规划巴音胡硕镇、哈拉盖图、贺斯格乌拉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巴音胡硕镇的水环境状况,美化了巴音胡硕镇的形象,还极大的改善了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城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 (1) 1.2 编制依据 (1) 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 1.2.2 采用编制资料 (1) 1.3 编制范围 (2) 1.4 编制年限 (2) 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 (2) 1.5.1 城镇概况 (2) 1.5.2 自然条件 (2) 1.5.3 社会经济 (2) 1.5.4 公共设施 (3) 1.5.5 基础设施 (4) 1.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 (5) 1.7 排水工程规划 (5) 1.7.1 排水体制 (5) 1.7.2 污水工程规划 (5) 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规计[1996]608号)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发) 1 总则 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中央和地方(包括中央参与投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向项目业主提出补充要求,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参照执行。 1.0.3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

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编制。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2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2.1 项目建设的依据 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河道治理方案()

城区河道治理项目 河 道 治 理 方 案 编制人: 有限公司 2013 年 3 月 15日 一、治理方案设计依据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分类指标标准 3、某景观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 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 5、水生生态学原理 二、景观河道污染形成原因 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

三、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1、物化方法 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 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

河道治理度汛方案设计

工程 (合同编号:) 防 汛 渡 汛 应 急 预 案 X有限公司 X年X月X日

目录一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工作原则 、适用范围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汛期水情 三、生产区域的危害性分析 四、险情监测与预防预警行动 、险情监测与巡查 、预防预警行动 预防预警准备 预警级别划分 洪水预警行动 五、应急预案 六、内、外部联系及报警 七、应急响应 八、应急保障 、组织保障 、工作组职责 、队伍保障 、物资保障 、通信保障 九、《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预案》结束 附件1:防洪应急救援程序 附件2:防洪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机具 附件3:防汛领导小组值班表 工程项目经理部防汛渡汛应急预案

一、总则 、编制目的 做好本工程项目在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水、暴雨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使洪水、暴雨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企业管理规定、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制定本预案。、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并与生产经营管辖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衔接。以人民生命和施工设备安全为首要目标,成立防汛渡汛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力保工程安全渡汛。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程施工及隧洞进出口场地区域内汛期突发性洪水、暴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以及由此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