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摇篮曲 贺绿汀作》|人音版简谱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简谱)6摇篮曲课件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简谱)6摇篮曲课件

妈 妈 的 手 臂 永 远 保 护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世上 一 切 幸
福 愿 望,
3 5 2 3 4 3 3 2342 1 0
一 切 温 暖 全 都 属 于 你。
4
摇篮曲
4
3 5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 5 2 3 4 3 3 2342 1 0
妈 妈 的 手 臂 永 远 保 护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世上 一 切 幸
福 愿 望,
3 5 2 3 4 3 3 2342 1 0
一 切 温 暖 全 都 属 于 你。
4
摇篮曲
4
3 5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 5 2 3 4 3 3 2342 1 0



妈 教
妈妈在家长会上听得特别认真




妈妈教我做作业
妈妈爱我
我爱妈妈
1=G 4 行板 4
PP
35
摇篮曲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 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5 2 3 4
妈 妈的 双

妈 妈的 手

妈妈 爱

2 2 321
摇 篮摇

世 上一

一 束百

3 5 23 4
妈 妈 爱 你 妈 妈 喜 欢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一 束 百 合 一 束 玫 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 摇篮曲 》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 摇篮曲 》  ︳人音版 (五线谱)

《摇篮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四四拍子、附点节奏、前倚音的知识,懂得其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通过歌曲学唱,能用连贯地气息、平稳、柔和的声音歌唱全曲。

3、通过歌曲学唱,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真挚、无私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1、四四拍子的强弱律动、附点节奏、前倚音的知识的学习。

2、歌曲连贯的气息、平稳、柔和的声音的引导。

3、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音乐有着神奇的魅力,不同的歌曲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些歌曲让人欢喜,比如“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有些歌曲让人自豪:水乡的孩子爱水乡,从小就生长在南湖旁……“,有些歌曲歌唱了对家乡的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你们知道是哪首歌曲吗?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很想唱,让我们一起唱一唱,人坐直,眼睛看大屏幕的中点,边唱边想象歌曲的内容,唱’白桦林好地方“这个点就是白桦林,唱”森林的那一边,遥远的平原“这个点就是森林、平原。

准备,“白桦林好地方……继续(继续唱,师走到钢琴前为学生弹伴奏)2.聆听师:同学们唱得真投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歌曲《摇篮曲》,是谁为这首歌曲作的曲?我们来认识一下,是这位伟大的奥地利的作曲家(停顿),他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巨匠,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人们称他为“歌曲之王”,他的名字叫做?(师生一起回答:舒伯特),再自豪地念一念这位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摇篮曲》。

(音乐起)可以闭上眼睛,可以睁开眼睛听,也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动一动。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速度慢、轻柔、平稳流畅、平静、哄宝宝入睡时听的歌,声音连贯…师:同学们分析得真不错!你们其实已经把这首摇篮曲的特点都说出来了。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往往在母亲哄宝宝入睡时歌唱,它的曲调平静,起伏不大,给人一种非常亲切温暖的感觉。

(PPT,《摇篮曲》伴奏自己播放)3、熟悉曲调,感受歌曲结构(1)师: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分一分乐句,一共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或相似?(第二段间奏处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唱第三段时用WU 来为老师伴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人音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宁静的旋律和温馨的歌词,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五线谱的解读和唱名的教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音乐的美感。

3.帮助学生理解五线谱的阅读,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解读和唱名的教授。

2.歌曲中旋律的演唱,尤其是音高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柔和的声音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游戏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线谱教材和相关资料。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伴奏。

3.准备教室内的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摇篮曲》的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摇篮曲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的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读法和唱名。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五线谱,熟悉唱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摇篮曲》,注意指导学生音高的准确性。

分组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演唱《摇篮曲》。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为《摇篮曲》编写伴舞或改编歌词。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和五线谱的阅读方法。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
3.识别并学唱摇篮曲中的主要音符、音程和简பைடு நூலகம்的音乐符号。
4.体会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分组合作,进行摇篮曲的演唱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教材中的简谱,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摇篮曲,感受其优美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摇篮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摇篮曲的基本概念。摇篮曲是一种专门为哄婴儿入睡而创作的歌曲,它具有舒缓的旋律和温柔的节奏。它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关爱和呵护。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的《摇篮曲》。这个案例展示了摇篮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6.3节,主题为“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摇篮曲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学习简谱知识,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摇篮曲》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他们对摇篮曲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摇篮曲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在实际中的应用。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宁静、优美的旋律,描绘了一个母亲为孩子唱摇篮曲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母爱和宁静的氛围。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这首《摇篮曲》。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和音乐审美的培养,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感受宁静、优美的音乐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但是,对于这首《摇篮曲》,他们可能对于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细节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细节。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摇篮曲》。

2.能够理解《摇篮曲》的音乐情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3.能够通过学习《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歌曲中的音乐细节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摇篮曲》的音乐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出《摇篮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情感和音乐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3.示范:我会为学生示范演唱《摇篮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细节。

4.练习:学生会进行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5.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摇篮曲》的歌词、音乐符号、音乐情感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摇篮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摇篮曲 教案 贺绿汀

摇篮曲  教案 贺绿汀

摇篮曲教案贺绿汀教案标题:摇篮曲教案贺绿汀教学目标:1. 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作用;2. 学习贺绿汀的《摇篮曲》;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2. 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4. 学生练习表演的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概念,解释摇篮曲的作用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温柔和安抚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摇篮曲适合什么场合演奏?为什么?2. 学习《摇篮曲》(15分钟)- 播放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 向学生介绍贺绿汀,解释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以温柔、悦耳为特点。

- 分析《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3. 合作演奏(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

- 分配乐器的不同声部,让学生尝试演奏《摇篮曲》。

-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注意和谐的音乐表达和协调的演奏节奏。

4. 表演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在演奏《摇篮曲》时进行表演。

-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展示摇篮曲所传达的温柔和安抚。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可以用掌声和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

5.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学生分享他们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情感?- 强调摇篮曲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力量和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摇篮曲,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或声音素材。

2. 组织学生进行摇篮曲的合唱表演,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母亲为孩子唱着摇篮曲的情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认识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贺绿汀这位作曲家的了解可能较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作曲家的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使学生了解贺绿汀及其作品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运用。

2.摇篮曲旋律的掌握。

3.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分析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特点和情感内涵。

5.欣赏法:播放其他摇篮曲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五线谱教材和乐谱。

2.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教学课件或黑板。

4.合唱团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其他摇篮曲作品,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的乐谱,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乐谱。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分组练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4)

《摇篮曲》一、教学目标1、在本单元已学习过 3 首摇篮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具有中国风格的摇篮曲所体现的情感。

2、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多次的聆听和律动感受八六拍的韵律。

3、通过反复的聆听旋律和身体律动,能够哼唱乐曲旋律,能够准确、完整、自信的演唱歌曲《摇篮曲》,用轻柔的歌声表达出妈妈哄宝宝入睡的真挚情感和亲切祝福。

4、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懂得感恩!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这一阶段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材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活动吸引学生。

应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乐于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分析摇篮曲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特点,并能为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下定义。

2、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和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篮曲》,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和总结出摇篮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第四、第六乐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基础训练:1、导入: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铃鼓)。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动作,并能把他模仿出来。

拍铃铃 |拍铃铃|这是几拍子?2、下面听老师有变化了。

说说你听到了怎样的变化?跟着老师一起做手腿腿脚腿腿(强弱弱次强弱弱)3、跟着音乐一起来做。

4、跟着伴奏音乐吹竖笛。

5、6/8 拍的意义是什么?以八分音符为 1 拍,四分音符数几拍?附点四分音符数几拍?三、学唱歌曲:1、初听听一遍这首曲子,看看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或是说在什么情境下哼唱更合适?师:同学们说的都挺好,没有固定答案也不分对错,因为音乐带来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2、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来听一下完整的歌曲,看看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哄宝宝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篮曲》
教学内容:1、歌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2、音乐知识:“摇篮曲”体裁
3、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
教材分析: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首民歌风格的歌曲,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祥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为3/4拍,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为了让学生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更深的了解,我又找出中外名曲《摇篮曲》作为补充教材。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演唱《摇篮曲》。

2、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来欣赏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从中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视唱教学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情景配乐
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聆听哪段音乐更适合如下情景:夜幕已降临,小宝宝该睡觉了,可是顽皮的宝宝就是不能安静的入睡,妈妈为宝宝放了一段音乐,顽皮的宝宝一会儿就安静下来很快进入梦乡。

A《拉德茨基进行曲》 B 《摇篮曲》(纯音乐)
2、同学们选择,并说出为什么(从乐曲的旋律、速度。

感情来分析)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初步感受到摇篮曲的情绪,旋律、速度,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3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习勃拉姆斯《摇篮曲》
1、新歌欣赏(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思考)
在学唱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2、新歌学唱
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视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

师:大部分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把歌谱唱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歌。

-
弱起小节-作用(作品每句从第三拍弱拍起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

——作用(不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视唱歌谱,学习效果较好。

师:老师已经指导大家如何演唱歌谱了,现在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演唱一遍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老师刚刚强调的地方。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完整演唱歌谱)
⑵哼唱歌谱
mu”来演唱歌谱,大家在唱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学生用"mu"哼唱歌谱,无形中给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味歌曲的内涵。

3、演唱歌词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

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

(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熟悉歌词,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演唱歌词做了准备。

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学会演唱《摇篮曲》,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装饰音的作用。

三、欣赏中外名曲《摇篮曲》,从中感受《摇篮曲》的温馨及甜美。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莫扎特《摇篮曲》
4、贺绿汀钢琴曲《摇篮曲》
5听了这些摇篮曲,你有种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情绪、速度、力度、曲调、
总结后得出
情绪:温柔的、宁静的、甜美的、亲切的
速度:速度较慢的
力度:较弱的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曲调同一体材的摇篮曲,感受体验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总结:出示摇篮曲体裁概念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班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常见的拍子有6/8拍、3/4拍、4/4拍。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欣赏活动,在学生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概念,学生容易理解,并且记忆深刻。

四、学生结合摇篮曲音乐的特点随琴有感情的歌唱。

(要求歌唱中表现出三拍子及弱起在摇篮曲中的韵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