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现有及Model3潜在国产产业链梳理
特斯拉产业链全梳理!

特斯拉产业链全梳理!特斯拉产业链近期一直活跃在市场主线之间,和车联网叠加的个股,近期的走势更强。
特斯拉今年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量产,将拉动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特斯拉供应链阵容十分豪华,共涉及十大部分,包括: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他构件、中控系统、内饰和外饰等。
涉及直接、间接供应商130多家,而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产业链中个股如何,哪些个股值得关注。
今天在前期的整理基础上,再做一次详细的梳理。
1.model 3 产业链2.动力总成系统:分为锂电池组、热管理和直流/直流换流器三个部分。
涉及直接、间接供货商、三十余家。
在锂电池组中,分为锂电池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热管理和所有其他电池组组件四个部分。
3,中控系统对于中控系统,主要分为中控屏、仪表、自动驾驶系统、空调系统等部分,设计直接、间接供货商三十余家。
4,电驱系统对于电驱系统,主要分为电机以及电动机驱动模块两部分,涉及直接、间接供货商十余家。
5,其它零部件对于充电系统,主要分为超级充电庄、线缆、充电枪部分,涉及直接、间接供货商十余家。
对于底盘与车身系统,主要分为悬挂、制动、车身摸具、车身结构等部分,涉及直接、间接供货商十余家。
6,内饰及其他对于内饰及其它构件,涉及直接、间接供货商十余家。
做个总结:前期特斯拉产业链也涨了不少了,现在追高也不合适。
当下可以将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个股纳入自选观察,等待合适上车机会。
另外,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挖掘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个股,往往会有超越整个板块的超额收益。
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个股。
今天再做个梳理。
1. 核心价值环节强者恒强特斯拉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是:电池,中控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
对应的核心标的:(1)锂电池: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科达利,璞泰来(2)车载通信系统:中科创达(3)中控系统:均胜电子,长信科技(4)外观及其他:拓普集团,华域汽车,均胜电子2. 产业链上游延伸(1)上游原材料:锂,钴,锗等。
特斯拉系列报告二十一:业绩稳健提升 新车型大幅降本

业绩稳健提升新车型大幅降本特斯拉系列报告二十一:事件概述:北京时间10月20日,特斯拉发布22Q3财报:22Q3单季营收214.5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5.9%/+26.7%;交付量约为34.4万辆,同比/环比为+42.4%/+35.0%;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同比/环比为-2.6pps/0pps;能源业务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3%/+4.0%;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
在费用端,22Q3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7.3亿美元/9.6亿美元;研发费用率为 3.4%,同比/环比分别为-0.1pps/-0.5pps;销售管理费用率为4.5%,同比/环比分别为-2.7pps/-1.2pps。
分析与判断:►多项数据创纪录产能有序扩张营收端:22Q3公司总营收为214.5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186.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55.0%/+28.0%。
单车ASP方面,随着22Q3上海工厂出货量的提升,22Q3单车ASP环比下降至5.4万美元(21Q3为5.0万美元,22Q2为5.7万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8.8%/-5.2%)。
交付方面,22Q3全球交付34.4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42.4/+35.0%。
销售主力车型Model 3/Y交付量同比+36.3%,占22Q3交付量比例达到94.6%。
Model S/X交付量持续上升,达到1.9万辆,环比+15.5%。
能源业务方面,营收11.2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2.2%/+29.0%,主要得益于自成立以来最高的单季储能设装机量(2.1Gwh,同比/环比+62.2%/+85.3%)。
服务和其他业务,营收16.5亿美元,达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分别为+84.0%/+12.2%,主要增长来源为特斯拉付费超充服务量的快速增长。
利润端:22Q3在GAAP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净利率为15.5%,仅次于22Q1创下的历史记录(17.5%)。
2018年特斯拉分析报告

2018年特斯拉分析报告2018年11月目录一、三季度终现大幅盈利中国战略取得实质进展 (4)1、经营效率全面提升三季度首次大幅盈利 (4)2、Model3产能地狱逐步走出大力铺设经销网点解决物流问题 (7)3、中国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即将孕育巨大零部件配套机会 (11)二、系统技术水平领先带来特斯拉卓越性能 (17)1、技术不断更迭、保持领先的电池系统成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 (17)2、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领跑者向L3级别加速迈进 (25)三、特斯拉国产化风口临近汽车零部件投资机遇凸显 (29)1、特斯拉供应链梳理 (29)2、特斯拉中国供应商相关企业 (31)(1)旭升股份 (31)(2)赣锋锂业 (33)(3)三花智控 (34)(4)东睦股份 (34)(5)拓普集团 (34)(6)均胜电子 (34)Model3走出产能地狱,特斯拉三季度经营数据出现历史性突破。
伴随着Model 3产能瓶颈的打破,今年三季度Model 3产量大幅攀升,逐月改善,三季度周平均产量达到4300辆/周,三季度最后一周平均产量突破5300辆。
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单季营收达到6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65%;净利润3.12亿美元,环比大幅扭亏,突破了历史业绩。
2018 年11 月16 日,特斯拉向预订model 3的中国车主发送选配邮件,邀请支付第二笔定金。
交付时间预计为2019年一季度前后。
多因催化,特斯拉在华战略加速。
公司2017年计划在2020年才实施中国建厂计划,在2019年以前不会在中国有重大的资本支出,2018年不会有实质性的资本支出。
然而今年中美贸易战下,美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上升至40%使得特斯拉在中国的需求大幅缩水,而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特斯拉中国建厂的步伐。
公司期望在19年就于中国实现Model 3的生产,并通过本地采购和生产来不断提高本土化生产率。
上海周边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也有望借助这一红利期取得更多的自主配套订单,提升产线质量,深化自主替代进程。
3分钟看懂:特斯拉Model3产业链

3分钟看懂:特斯拉Model3产业链
来源:直观学机械,unima新兴产业服务平台、智驾未来
作者:Alvin
就在2月22日,特斯拉首批Model 3正式在中国交付。
虽然仅仅是普通的新车交付,但此次Model 3的到来明显不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仅是特斯拉这个特殊的品牌,还有Model 3这款车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最后,对于国产电动车来说,“狼终究还是来了”。
本文以特斯拉为例,将其供应商及产业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总,以飨读者(由于每个企业都在不停的变化,数据可能有些出入,还请
谅解)。
上面的图可能不太直观,接下来咱们简单的总结一下。
特斯拉Model 3产业链
动力总成系统
中控系统
电驱动系统
充电
底盘
车身
内饰
外饰
昨天咱们也报道了:3月1日,特斯拉标准续航版本美国上市,有
标准和标准续Plus两个版本,EPA续航里程分别为220英里(354公里)、240英里(386公里)起售价分别为3.5万美金(约合23.4万人民币)和3.7万美金(约合24.7万人民币)。
这一波冲击,你们心动吗?。
2017年新能源汽车Model 3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7年新能源汽车Model 3产业链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Model 3正式交付,“伟大且亲民”电动车面世 (4)1、特斯拉走向大量平价,Model 3将为爆款 (4)(1)特斯拉高举低打,推出平价产品 (4)(2)Model 3性价比极佳,将为爆款 (5)(3)成本降低主要来自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及规模化生产 (6)(4)Model 3成本降低,但产品力并未妥协 (8)2、从小众到普及,Model 3意义堪比iPhone 4 (9)3、若国内建厂,则价降量升 (10)(1)国内建厂降低关税成本,售价望显著降低 (10)(2)中国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售价降低将带来销量起飞 (11)二、前景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13)1、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销售景气 (13)2、驱动形式变革带来全新增量市场 (14)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放,国内厂商迎来新机遇 (16)1、从封闭到开放,产业链变化明显 (16)2、国内供应商有望深度参与特斯拉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16)四、相关企业 (17)特斯拉于北京时间7 月29 日正式交付Model 3,我们认为Model 3之于电动车产业意义不亚于iPhone 4 之于智能手机,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催化。
特斯拉于本周六正式交付首批Model 3,2017 年底实现单周5000台,2018 年将实现单周1万台产量。
A 股电子板块已有切入特斯拉产业链的公司,未来不仅将受益于特斯拉的爆发,也将受益于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特斯拉走向大量平价,Model 3意义堪比iPhone 4:特斯拉产品线逐渐从过去的“少量高价”走向“大量平价”,且与同级别竞品相比性能优势明显。
Model 3发布后3天内预定量高达27.6 万辆,当前订单超50万辆。
我们认为随着Model 3的量产,新能源汽车将由小众的“试验品”转向普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变革将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其对电动车产业链的意义堪比苹果iPhone 4 对于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意义。
IGBT产业链梳理,大摩热捧的逻辑是什么?

IGBT产业链梳理,大摩热捧的逻辑是什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条产业链,其实是“新基建”的核心赛道,5G基站、特高压、高铁轨交、充电桩的顺利推动,样样都离不开它。
这行业某龙头A,2020年2月上市以来,连续20个交易日一字涨停,创下近两年的一字板记录。
其股价从首发当日的15.26元/股,一路上涨至199.52元/股,短短半年时间,上涨10倍。
图:龙头A股价图来源:wind再来看港市龙头B,2020年至今涨幅高达69.81%,振幅达154.57%。
图:龙头B股价图来源:wind它就是——IGBT产业链,堪称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
上述两家代表龙头,分别对应斯达半导VS华虹半导体。
2020年3月份,摩根斯坦利发布研报称,“新基建”计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需要电源管理或由电力驱动。
作为电力电子重要的开关部件,IGBT将有助于推动新基建的发展。
看到这里,值得思考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是,IGBT这个赛道增长驱动力是什么?对于半导体行业,技术方向VS需求,什么才是投资的主轴?二是,这个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有谁?他们未来的增长空间有多少?(壹)功率半导体,按工作的电压和频率,主要划分为MOSFET(40%)、IGBT(33%)、二极管(27%)。
IGBT的集成度、结构的复杂程度均排首位,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
图:IGBT应用领域来源:国元证券从产业链来看,IGBT作为半导体产业子赛道,根据是否自建晶圆产线,分为IDM和fabless两种模式。
按照生产流程来分,IGBT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计环节,以及中游制造、下游的模组等。
其中:上游——设计环节主要是结合材料的物理性质,对单个器件进行参数设计、调整、性能改良等,代表企业有新洁能、华微电子、斯达半导。
中游——制造环节价值占比40%以上,制造难点在于晶圆减薄、沟槽工艺、应力控制、高剂量离子注入和激光退火等。
代表企业有IDM 厂,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也有foundry厂:华虹半导体、华润微。
特斯拉行业竞争性分析报告

6
图表 3: Model 3 及其竞品车型参数比较
6
图表 4: Model Y 车型参数配置
6
图表 5: Tesla 各车型全球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7
图表 6: Tesla 各车型中国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7
图表 7: 特斯拉产能情况(单位:万辆)
7
图表 8: Tesla 三个工厂的车型投产时间
8
2009 年 3 月
Tesla 发布 Model S。
2010 年 6 月
Tesla 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2012 年 2 月 9 日 美国 Tesla Motors 公司发布了全尺寸纯电动 SUV 车型 Model X。
2012 年 6 月 22 日 美国加州 Fremont 工厂正式交付全新电动车系列“Model S”首辆电动跑车。
日期
重要事件记录
2019 年
Tesla 在洛杉矶发布 Model Y 紧凑型 SUV,标准版售价 3.9 万美元,长距版价格 约 4.7 万美元,标准版将于 2021 年春季上市。
2008 年 2 月
Tesla 交付第一辆 Roadster,最初的 7 辆车作为 “创始人系列” 提供给马斯克 和其他出资人。
2012 年特斯拉发布了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Model S,第三款为 Model X,在 2015 年 9 月开始交付,2016 年 3 月,Model 3 首次公开,2017 年末开始首批交付。马斯克的一 大愿景是特斯拉努力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提供其消费能力范围内的纯电动车辆,加速向
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变。
目录
一、Tesla 的发展历史
5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全球智能电动技术持续引领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全球智能电动技术持续引领者(报告出品方:西部证券)一、全球智能电动化龙头企业1.1以智能电动车业务为核心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受马斯克主导。
公司于2003年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办,埃隆·马斯克2004年进入公司并领投了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马斯克持股约22%并拥有最终控制权,此后他持续跟投注资并保持住控制权。
2010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公司发布Masterplan战略,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2006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1.生产一款小众、昂贵的高性能电动超跑以奠定公司高端、科技化的品牌定位;2.用赚到的钱生产一款价格稍低、产量适中的电动车,以提升公司知名度和营收状况;3.再用赚来的钱打造一款消费级的爆款电动车,作为公司的销量担当和利润担当,支撑公司科技化持续向前发展;4.开发太阳能电力,促进电动车真正的零排放。
2016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升级版,聚焦于太阳能板,扩充电动车产品线,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四个步骤,希望进一步推进电动车革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目前公司以汽车业务为核心。
特斯拉已覆盖Masterpaln提出的汽车和能源业务,包括汽车生产销售/租赁、能源生产及储存、其他相关服务。
其中汽车业务位居核心,2021年1季度汽车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6.6%。
太阳能和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1)太阳能业务: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为房屋供电,强度高于普通屋顶,可在断电情况下为家庭供电达数天,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2)能源储能业务:依靠Powerwall、Powerpack、Megapack,特斯拉具备在家庭、工商业建筑和公用事业上的储能配套能力。
特斯拉在2021年第二季度安装了85MW的太阳能和1274MWh的储能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0%,未来计划在2022年生产100万套Powerwa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165 3 4950 73 6 4380 9330
经过仔细梳理后,目前国产企业已经确定进入 Model 3 产业链机继电器(宏发股份)、永磁电机稀土材料(中 科三环)、车身模具(天汽模)、电控油门(宁波高发)及松下电池的设备供应环 节(先导智能)和原材料供应环节的正极材料供应(天齐锂业)及电解液添加剂
(长园集团)等。 若 Model 3 实现国产,特斯拉产业链被国产替代的可能性较高的环节包括:
正极材料前体(赣锋锂业)、触摸屏及显示屏(长信科技)、汽车玻璃(福耀玻璃) 等。我们认为,Model 3 能够于今年下半年如期正式投产并交付用户,特斯拉将 凭借该款车型,从豪华车、高端车企业向主流车企业转型。将给全球,包括中国 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极大冲击,行业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图 1、特斯拉国产化可能机会
其磁能积、矫顽力等指标较高。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普遍搭载永磁电机,
并且根据特斯拉与中科三环就钕铁硼的采购协议,预计特斯拉在未来的车型上也
都将搭载永磁电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将大幅提升。
每台电机大约需要使用 2.5Kg 的钕铁硼,如果新能源汽车搭载一台电机,则 整车钕铁硼用量大约为 3Kg。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放量和单台电动汽车中搭载 电机数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车将成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长的一个强劲驱动力。
图 2、锂电池生产流程
请阅读最后一页信息披露和重要声 明
-2-
行业点评报告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先导智能覆盖国内外一线厂商,外延布局覆盖全产线。2016 年 11 月 16 日, 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购买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 100%股权,珠海泰坦主 要产品为电芯后端设备,与公司业务协同效应明显。公司锂电池设备品质、技术 行业领先,是国内唯一一家为比亚迪和特斯拉提供动力锂电池卷绕机的企业,随 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和 Model 3 的量产,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 3、收购完成后先导智能股权结构
2012
2013
2014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15
中国
全球
国内产量增速
数据来源:赛瑞研究,兴业证券研究所
请阅读最后一页信息披露和重要声 明
-3-
行业点评报告
新能源汽车是钕铁硼主要增量市场,大幅拉动高性能钕铁硼需求。电机是新
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工作稳定性要求高,所以电机使用的都为高性能铝铁硼,
特斯拉现有及 Model 3 潜在国产产业链梳理
我们对特斯拉原有产业链进行仔细梳理,并挑选已知或确定性较强的国内潜
在替代厂商进行标注。
表 1、特斯拉现有及 Model 3 潜在国内产业链梳理
总成部件
相关零部件
现有海外供应商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住友
动力总成
负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 电池设备 PACK 电池冷却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兴业证券研究所
(2)电机材料:高性能钕铁硼产量有限,中科三环独家高端供应 永磁同步 电机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机最合适的搭配,确定性极强,全
球的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全部使用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目前电机上使用
的永磁体一般分为 6 类,其中钕铁硼永磁体使用比例最高,性能最适合用于驱动 电机。
电机及材料
日立 日立 中 央硝子 日立 松下
台湾富田
电控
底盘
空调 内饰
车身 外饰
电控油门 减速器 转向系统 制动系统 悬架 轮胎 避震 空调 冷却 膨胀阀 仪表 座椅 内饰板 噪声处理 触摸屏 显示屏 车身结构 后视镜 前后灯 玻璃 保 险杠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特斯拉 特斯拉 和大 博世、采埃孚 布雷 博、和大、卖梭 大陆 米其林
Bilstein 韩昂、汉拿伟世通
Modine
斯坦华 富卓 麦 格纳 拓 普集团 宸鸿科技 鸿海精密 莲花汽车
ADAC 海拉 旭哨子 莫提马蒂
已知或潜在国内供应商
金瑞科技(前驱体)、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杉杉股份、贝特瑞 创 新股份(上海恩捷) 长园集团(电解液添加剂) 先导智能 暂无 三 花智控
中科三环(永磁材料)、宏发股份 (继电器) 均胜电子 宁波高发 暂无 暂无 亚 太股份 暂无 暂无 拓普集团 奥特佳 奥特佳、银轮股份 三花智控 Model 3 取消仪表盘 天成自控 宁波华翔 暂无 长 信科技 长信科技 天汽模 宁波华翔 暂无 福 耀玻璃 模塑科技
图 4、国内外钕铁硼永磁产量情况(万吨) 图 5、国内外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量(万吨)
16 万吨
18%
14
16%
12
14%
10
12%
10% 8
8% 6
6%
4
4%
2
2%
0 2012
2013
2014
0% 2015
中国
全球
国内产量增速
5.0 万吨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行业点评报告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1)锂电设备:受益锂电池产能持续扩张,需求仍维持较高增速 锂电池设 备高端化趋势明显,利好龙头企业。锂电池设备行业门槛提高,行 业集中度有望提高。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设备高端 需求大幅提升,利好能够提供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一体化的生产设备企业。 目前,赢合科技已率先实现“交钥匙”工程;先导智能收购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 布局锂电池生产后端设备,业务协同显著,实现锂电池生产流程全覆盖。
我国资源优势显著,高性能钕铁硼产量稳步提升。钕铁硼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为稀土,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钕铁硼产能逐渐由日本、
美国转移到国内,到 2015 年我国钕铁硼永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90%以上。同时, 我国企业已掌握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制造能力,到 2015 年我国高性能钕铁硼产量占 全球总产量的 58.7%。未来随着国外钕铁硼龙头企业专利到期,我国企业高端产 品所占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表 1、新能源汽车增长对钕铁硼需求拉动测算
混合动力汽车(万辆) 单位钕铁硼需求(千克/辆) 混合动力汽车碳酸锂需求(吨)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万辆) 单位钕铁硼需求(千克/辆) 电动汽车钕铁硼需求(千克) 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总需求(吨)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2015 142 3 4260 37 5 1850 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