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优秀7篇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优秀7篇课《斑羚飞渡》教案篇一《斑羚飞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中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体味作者细腻的写作笔法。
2.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深刻反思:人与动物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2.把握文章细致描绘飞渡场面来把故事讲清楚的写法,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目标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感知斑羚群宁死不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临危不乱的勇气、自我牺牲的精神。
2.联系生活,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重点难点】1.理解老斑羚为了种族生存的牺牲精神;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切、细腻的描写笔法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设想】1.反复朗读,感受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2.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展示课件)同学们,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
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没。
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它们迅速的聚拢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了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了不少蚂蚁,但一部分蚂蚁因此得以存活。
同学们,在这生死关头,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今天,我们将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顺可爱的斑羚历经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
2.斑羚又名青羊、山羊。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一一三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
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壹五—20厘米。
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
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前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单独或小群生活。
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
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精选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
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
难点: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藏羚羊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故事梗概:一肥壮的藏羚羊被猎人发现后留下两行残泪,跪拜猎人,可惜猎人并不为之所动,开膛剥皮之后,才发现原来其腹中已有成形的小藏羚羊,我们不能不被这神圣的慈母的跪拜所震撼,在动物世界里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厚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再一次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现在读者面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词语讲解(三)速读课文(四)复述故事注意:典型环境,典型事件1、一学生复述;2、一学生补充并点评;3、谈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1—4自然段,思考问题1、当时的斑羚羊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找出描写斑羚羊的句子,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此刻会是怎样呢?镰刀头羊表现如何?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明确:(1)斑羚羊陷于进退维谷的绝境,为后文作铺垫;(2)斑羚羊一片慌乱。
其中老斑羚羊用生命向大家作提示山涧是无法越过的。
镰刀头羊表现出从容,镇定,临危不乱,富有智慧的优秀品质,抓住了它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面进行描写。
(六)阅读5—15自然段,思考问题这些充满灵性的斑羚群虽然身陷绝境但他们有没有绝望?有没有想出求生自救的办法?根据问题研读5—15自然段,从而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斑羚飞渡》教案5+优质公开课统编

《斑羚飞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体味作者细腻的写作笔法;2、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3、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深刻反思:人与动物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4、把握文章细致描绘飞渡场面来把故事讲清楚的写法,理解文章主旨情感与德育5、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感知斑羚群宁死不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临危不乱的勇气、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3、4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连堂)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我们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
(ppt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斑羚飞渡》正是讲述了人类在猎杀斑羚时发生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202页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沈石溪,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
《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
《一只猎雕的遭遇》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要求学生笔记部分)2、相关知识介绍斑羚,也称青羊、山羊。
颌下无须,喉部有一块白斑。
常栖于山顶之间,善跳跃。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ppt3)三、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ppt4)2、思考: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ppt5)3、字词过关:给加线的字注音:戛逞能蹿悲怆咩湛蓝恍惚甜腻苍穹娴熟参差不齐jiách ěngcu ānchuàng mi ēzhànhuăngh ūnìqióng xián c ēn c ī(ppt6)先由学生回答,然后一一指正,最后让学生笔记。
(字词的选择根据班级的需要而改变) (二)研读文本 1、自读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ppt7) (让学生充分渲泄自己的感情) 2、齐读品读课文第九段思考: 在自读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ppt8) 3、解读飞渡自救老斑羚蹿跳低后坠落小斑羚跃跳高前猛蹬起跳升高从容镇定舍已为人整体精神(ppt9)(师生共同完成)4、欣赏理解看斑羚飞渡的示意图Flash(ppt10)(三)亮点疑点1、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语段或问题你不理解,请你找出来并讨论。
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优秀8篇

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优秀8篇课《斑羚飞渡》教案篇一教学设想这篇课文毛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
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灾殃了他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
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如何细致描绘飞渡长面。
可引导学生长叹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并注意知道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本文故事性强,扣人心弦,学生自然会有浓厚兴趣,可开门见山,直接如题。
二、学生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知道学生自读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同时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
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2、细读全文,生动的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
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
教师注意引导。
3、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明确:根据故事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部分。
四、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由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叔叔了。
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的清楚。
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学生阅读回答后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的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
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的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
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斑羚飞渡》教案9-篇二教学目的1、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语文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及板书优秀教案

语文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及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斑羚飞渡的壮丽场面。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斑羚飞渡的壮丽场面。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斑羚飞渡的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斑羚飞渡的了解。
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完成写作,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优秀作品展示(1)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交流写作心得。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
四、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斑羚飞渡的壮丽场面。
(2)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3)优秀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不足(1)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五、板书设计课题:斑羚飞渡1.课文内容概括2.写作方法(1)场景描绘(2)情感渲染(3)细节描写3.优秀作品展示本节课通过阅读《斑羚飞渡》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优秀作品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讨论和个别辅导方面进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斑羚飞渡的壮丽场面。
初一课文《斑羚飞渡》教案优秀6篇

初一课文《斑羚飞渡》教案优秀6篇《斑羚飞渡》教案篇一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3.复述概括,探讨主旨。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教师活动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动物在危难时刻做出牺牲保护幼仔和同伴的影像资料。
2.结合影像资料点拨: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常常有动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我们在观赏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时,你除了震惊,还能想到什么?学生活动1.进入情景,引发共鸣。
2.认真朗读,感知课文。
3.活动参与,把握中心。
学生活动学生观赏,进入情景。
学生深思,引发共鸣。
设问导入:斑羚生性温顺,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取呢?二、引导朗读,感知课文教师活动1.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给以下字词注音、释义。
狩(shòu)猎对峙(zhì)湛(zhàn)蓝斑斓(lán)磐(pán)石蹿(cuān)跳迥(jiǒng)然不同悲怆(chuàng)娴(xián)熟眼花缭(liáo)乱请学生回答导入设问:生性温顺的斑羚做出了怎样的选取?4.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斑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取?5.引导学生明确以上问题:(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2)斑羚做出这样的选取一是环境所迫,二是斑羚对生命的渴求,斑羚群所固有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的自然之举。
三、复述概括,探究主旨教师活动1.请学生细看课文插图,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做复述课文的准备。
2.请学生复述课文,并安排学生点评。
3.在复述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将课文结构层次划分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打开书。
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勾画。
2.学生查工具书,交流。
3.学生回答。
4.学生默读课文,先自主探究,再合作讨论。
《斑羚飞渡》完整教案

《斑羚飞渡》完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斑羚飞渡的概念,了解斑羚飞渡的生态意义和生物学价值。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斑羚飞渡的视频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1.2.1 斑羚飞渡的定义:介绍斑羚飞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斑羚飞渡是什么。
1.2.2 斑羚飞渡的生态意义:讲解斑羚飞渡在生态学中的作用,包括种群遗传、生态位分化等方面。
1.2.3 斑羚飞渡的生物学价值:介绍斑羚飞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如行为学、生理学等方面。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斑羚飞渡的概念、生态意义和生物学价值。
2.1.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斑羚飞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斑羚飞渡的生态意义和生物学价值。
2.1.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斑羚飞渡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手段2.2.1 视频和图片:播放斑羚飞渡的视频和展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斑羚飞渡的概念和过程。
2.2.2 PPT课件:使用PPT课件展示斑羚飞渡的相关知识点,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2.2.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斑羚飞渡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斑羚飞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斑羚飞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斑羚飞渡的概念讲解斑羚飞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斑羚飞渡是什么。
3.3 讲解斑羚飞渡的生态意义讲解斑羚飞渡在生态学中的作用,包括种群遗传、生态位分化等方面。
3.4 讲解斑羚飞渡的生物学价值介绍斑羚飞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如行为学、生理学等方面。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作业4.1 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斑羚飞渡的理解程度。
《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

《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斑羚飞渡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斑羚飞渡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1.2 教学内容引入斑羚飞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斑羚飞渡的现象向学生介绍斑羚飞渡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斑羚会进行飞渡行为1.3 教学活动展示斑羚飞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斑羚飞渡的行为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的疑问和想法第二章:斑羚飞渡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斑羚飞渡的生态环境和分布区域认识斑羚飞渡中所涉及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2.2 教学内容介绍斑羚飞渡的主要生态环境和分布区域讲解斑羚飞渡中所受到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2.3 教学活动展示斑羚飞渡的生态环境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斑羚飞渡的生态环境特征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生态环境的理解和看法第三章:斑羚飞渡的行为机制3.1 教学目标了解斑羚飞渡的行为机制和适应性意义认识斑羚飞渡中的社会行为和群体协作3.2 教学内容讲解斑羚飞渡的行为机制和适应性意义分析斑羚飞渡中的社会行为和群体协作的特点3.3 教学活动展示斑羚飞渡的行为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斑羚飞渡的行为特点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行为机制的理解和看法第四章:斑羚飞渡的保护和研究4.1 教学目标了解斑羚飞渡的保护现状和问题认识斑羚飞渡的研究方法和保护措施4.2 教学内容讲解斑羚飞渡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斑羚飞渡的研究方法和保护措施4.3 教学活动展示斑羚飞渡的保护现状和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斑羚飞渡的保护措施和研究方法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保护和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回顾和总结斑羚飞渡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斑羚飞渡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5.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总结斑羚飞渡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第六章:案例分析:斑羚飞渡的生态影响6.1 教学目标分析斑羚飞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斑羚飞渡行为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介绍斑羚飞渡行为对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分析斑羚飞渡对栖息地选择和资源利用的作用6.3 教学活动展示与斑羚飞渡相关的生态系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斑羚飞渡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生态影响的看法和思考第七章:跨学科:斑羚飞渡与文化人类学7.1 教学目标探讨斑羚飞渡行为在文化人类学中的意义分析斑羚飞渡行为对人类社会的启示7.2 教学内容介绍斑羚飞渡行为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分析斑羚飞渡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借鉴意义7.3 教学活动展示与斑羚飞渡相关的文化人类学案例引导学生探讨斑羚飞渡在文化人类学中的意义提问学生对斑羚飞渡行为对人类社会启示的看法第八章:实践活动:模拟斑羚飞渡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斑羚飞渡行为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策略规划能力8.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斑羚飞渡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斑羚飞渡行为的特点8.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模拟斑羚飞渡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斑羚飞渡行为的特点提问学生对模拟活动的体验和认识第九章:小组讨论:保护斑羚飞渡的策略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斑羚飞渡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提出保护斑羚飞渡的策略和建议9.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保护斑羚飞渡的策略和建议分享各小组的保护策略和建议9.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保护斑羚飞渡的讨论活动各小组分享保护策略和建议提问学生对保护斑羚飞渡的看法和思考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回顾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10.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10.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斑羚飞渡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导入:引入斑羚飞渡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羚飞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鉴赏老斑羚自我牺牲精神。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描述生动形象的写法,感悟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表达。
3、思考人与动物将如何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句子和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朗读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抱成一个大的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
它们冲向火海,伴随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儿…… 弱小的蚂蚁可以在火球面前滚抱成团,死里逃生。
无独有偶,沈石溪笔下的斑羚又为我们上演了这感人至深的一幕。
下面我们学习《斑羚飞渡》,一起聆听这首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二、思考讨论
1、阅读1-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当时的斑羚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斑羚陷于进退维谷的绝境,为后文作铺垫
(2)找出描写斑羚的句子,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此刻会是怎样呢?镰刀头羊表现如何?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
斑羚一片慌乱。
其中老斑羚羊用生命向大家作提示山涧是无法越过的。
镰刀头羊表现出从容、镇定、临危不乱、富有智慧的优秀品质,抓住了它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面进行描写。
2、阅读5-15自然段,思考问题
这些充满灵性的斑羚群虽然身陷绝境但他们有没有绝望?有没有想出求生自救的办法?斑羚在飞渡过程中,哪些动作行为打动了你的内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
请回答: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
“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
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斑羚飞渡的场面(第九段)
3、品读第九段:
(1)齐读第九段,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后的心情。
震撼、悲壮、伤感、惨烈、惊心动魄…
(2)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描写来表现斑羚飞渡的情景的?
动作描写
(3)作者是怎样表现老斑羚坠落的一瞬间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4)用了几个比喻?各有什么作用?
两个;两个比喻不仅形象地再现了老斑羚坠入深渊那悲壮的一瞬间,而且也如一柄利剑深深地刺痛了读者的心。
4、阅读16-17自然段思考问题
镰刀头羊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镰刀头羊也曾“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但是它却用自己的生命为持枪者上了最悲壮的一课。
在“飞渡”的最后,作为奇数的镰刀头羊,显示出它高傲的本色。
人类的猎枪可以消灭它的肉体,却不能屈服它的精神。
这时的镰刀头羊甚至比人类的英雄更有英雄气概,“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悲壮的身影,身后留给人们的是什么?轻蔑?嘲讽?万物之灵的人类,将在“灿烂”中目瞪口呆。
三、小结
斑(一)(1—2 )飞渡前——被逼伤心崖——身处绝境
羚(二)(3—15)飞渡时——老垫小飞渡——脱离险境
飞(三)(16—17 )飞渡后——只剩一头羊——走向辉煌
渡
四、课后练习
1.“咩——咩”是斑羚的叫声,看一看文中从第四段起共出现几次?有哪几种情态?
从第四段起共出现四次,可以分成①悲哀②绝望③招呼④兴奋,
这四种情态。
2.文中出现了三次对“彩虹”的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烘托飞渡的气氛,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这种描写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3.下面是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及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一再用数字来说明斑羚跳远的距离,主要是说明斑羚进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更便于捕捉。
B.老斑羚跳涧身亡、镰刀头羊无能为力的表情、母羚羊走向彩虹的幻觉,都为后文羚羊飞渡存种作了有力的铺垫。
C.这篇散文歌颂了那种心甘情愿用牺牲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
D.镰刀头羊指挥羚群飞渡时,有一轻一重的两次“咩”叫声,暗示了镰刀头羊起初并不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更年轻的斑羚,表现了胆怯与自私。
E.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先写羚群身处绝境,却无法飞渡山涧,后写它们牺牲一半来保存种群的英勇之举。
答:【 A 】【 D 】
4.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
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5.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五、课后思考:
不可否认,人类在这篇文章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如果你是猎人中的一员,经历了这次事件后,你会怎么做?
善待动物、善待生命,学习斑羚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