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

合集下载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张桓;陈亚军;伍宏美;马强【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6)3【摘要】利用岩心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含油性及地震资料等,研究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

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岩古地理环境为陆上喷发陆上地表强氧化环境和频繁水(湖)陆过渡弱氧化环境,岩石整体蚀变较强,尤其是蚀变形成的沸石(浊沸石、钠沸石)、方解石类矿物发育层段,是较好的储集层;线状裂隙群控制的脉动式或缓慢溢流喷发机理形成火山机构内部多相带与复杂岩性组合,限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效性。

火山岩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不大,有利储层分布于距离风化顶面18~63 m;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对火山岩储层改善明显,遭受较强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改造的熔岩相和爆发相岩石平均孔隙度高于油层有效孔隙度下限6.00%,为有效储层;受断层、裂缝和喷发间断不整合或构造不整合面控制,有利储集层分布在主断层影响的1.5 km半径范围内,以及卡拉岗组顶界不整合面以下270 m范围内。

该结果为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及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与勘探提供参考。

【总页数】22页(P25-44)【作者】张桓;陈亚军;伍宏美;马强【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福瑞升(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联华石油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相关文献】1.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2.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4.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5.陆上和水下喷发成因火山岩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判别——以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新疆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新疆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刘蓓蓓;柳成志;于海山;刘大为;张慧【摘要】Based on the core slice and the geochemistry data,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eservoir, the diagenesis of volcanic rock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volcanic reservoir are analyzed. Study obtained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of Malang sag are mafic alkaline-calc-alkaline series rocks and formed in Island arc. The main lithology is basalt. The volcanic phase contain mainly effusive facies, explosive facies 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facies, The reservoir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pores and cracks,especially the secondary dissolution porosity. Reservoir properties is middle-low, and permeability is low-ultra-low. Diagenesis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mechanism showed that: Tectonics,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factor is the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pores; Acidic and alkaline fluid' s dissolution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volcanic reservoir in this area.%利用岩心、薄片、及地化分析资料,从火山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出发,对火山岩成岩作用与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马朗凹陷火山岩为岛弧环境下形成的中基性碱性-钙碱系列岩石.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发育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以次生孔隙尤为发育.储层物性上具中低孔,低-特低渗特征.成岩作用与储层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因素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酸性和碱性流体叠加溶蚀作用是本区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011)016【总页数】7页(P3615-3621)【关键词】石炭系火山岩;马朗凹陷;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作者】刘蓓蓓;柳成志;于海山;刘大为;张慧【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梁浩;苟红光;王志矿;崔娥;孟旺才;张志更【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1(029)006【摘要】火山岩地层的对比和划分是研究其岩性、岩相及变化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孢粉组合分析,确定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在研究区具有北厚南薄和东厚西薄的特征。

孢粉组合表现为裸子植物花粉明显优势于蕨类植物孢子,孢粉以科达粉、弗氏粉、单束细肋粉、冷杉多肋粉组合为特征,其中科达粉含量最多(25.3%~54.3%)。

测井响应与其上沉积岩相比表现为"三低两高"的特征,即: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低补偿中子、高密度、高电阻,与哈尔加乌组相比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中高电阻的特征。

岩性以基性—中性的玄武岩、安山岩为主,其次为凝灰岩、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

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相可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三种岩相带,火山活动以相对宁静的溢流相为主,其次为强烈的爆发相,火山沉积相仅在局部地区发育。

%Comparis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volcanic rocks ar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ir lithology research,lithofacies and variation.According to log data,seismic data and pollen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 Kalagang volcanic rocks of Malang depression in Santanghu Basin were thick in the north andeast,thin in the south and westareas.The pollen assemblage showed that Gymnosperm pollen had a clear advantage in fern spores and comprisedof Genus Cordaitina(Samoilovichi) Hart,Genus Florinites Sehof,WilSonet Bentall,Genus Protohaploxypinus(Samoilovichi) Hart,GenusStriatoabieites(Sedova) Hartpollen.The content of Genus Cordaitina (Samoilovichi) Hart was up to 25.3~54.3%.Compared the log response of Kalagang volcanic rocks and Sedimentary rocks,there performed low natural gamma,low acoustic time,low compensation neutrons,high density and high resistance.The natural gamma value of Kalagang volcanic rocks was lower than Harjiawu Formation,while the resistance was higher.The lithology was mainly mafic-neutral basalt and andesite,and minor of the tuff,tuffite,volcanic breccia,and so on.Kalagang volcanic rocks of Malang depr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outbreak phase,overflow phase and volcanic sediment facies.The volcanic activity mainly occurred as a relatively quiet overflow phase,followed by strong eruption phase,and locally developed volcanic sediment facies.【总页数】8页(P1156-1163)【作者】梁浩;苟红光;王志矿;崔娥;孟旺才;张志更【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能源地质工程,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2【相关文献】1.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 [J], 王波;杨凯2.火山岩岩相-地震相响应关系及其应用——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为例 [J], 司学强;陈薇;杨志力;王鑫;桑廷义;文川江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J], 李光云;毛世权;陈凤来;唐龙;胡长春4.牛东区块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岩性岩相特征 [J], 罗权生;王鑫;文川江;任忠跃;赵铭5.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 [J], 李垚锟;柳成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近年来,新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示出其深层火山岩油藏广阔的勘探潜力。

火山岩体分布复杂多变,其本身作为非常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使其岩性、岩相复杂多变;其储层成岩阶段划分、各成岩阶段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是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规律提供有利依据。

1储集层特征1.1岩石特征在对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化学分析知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岩石系列为碱性与钙碱性系列组合。

依据我国盆地火山岩目前通行的分类命名原则,本区火山岩可分成两大类,即火山熔岩(约占43.43%)和火山碎屑岩(约占56.57%)。

其中,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储层中,熔岩类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而火山凝灰岩类含油气性稍差。

由于本区碱性-钙碱性火山岩中暗色矿物含量较高,所以稳定性差,极易蚀变。

岩矿鉴定表明,橄榄石多蚀变为伊丁石、褐铁矿;辉石、角闪石多蚀变为绿泥石、磁铁矿;基性斜长石多钠长石化或蚀变为高岭石、绿泥石,个别蚀变为浊沸石和碳酸盐矿物。

另外,储层岩石中,绿泥石、方解石、玉髓、蛋白石、沸石类矿物充填孔缝较为普遍,局部层段可见次生石英充填孔缝。

1.2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对24口径岩心观察及28口径薄片鉴定将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型。

孔隙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2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孔隙为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残留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裂缝划分为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0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为溶蚀缝、构造裂缝。

2成岩阶段及储集空间的演化阶段划分2.1成岩阶段及成岩环境本次研究将火山岩成岩阶段划分为同生、早埋藏、晚埋藏和表生四个成岩阶段。

每个成岩阶段内,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密切相关,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2 火山岩油藏特征
条湖—马朗凹陷发育二叠系芦草沟组和石炭系 哈尔加乌组两套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 有二叠系和石炭系 2 套含油气系统,已在二叠系、石
第 31 卷 第 5 期
陈建琪,等: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473·
炭系火山岩中发现油气藏,是油气富集凹陷。条湖—
马朗凹陷古生界与中生界高角度不整合接触,中二叠
石炭系卡拉岗组以近溢流相火山熔岩为主,岩石 成分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类,中部夹凝灰岩和火山 角砾岩,岩性岩相分布相对稳定,从地震反射结构来 看,为平行中弱振幅低频反射,指示裂隙式喷发火山 岩;平面上,该套火山岩在盆地中部的条湖—马朗凹 陷发育最为齐全,向西至乌通-汉水泉凹陷缺失,向东 至马朗凹陷东斜坡上仅存底部致密熔岩段,在淖毛湖 凹陷-苇北凸起-苏鲁克凹陷一带缺失。条湖—马朗凹 陷主体卡拉岗组残余厚度逾 600 m,层序齐全,分布 稳定,向北遭受剥蚀,逐渐减薄,在盆地北缘缺失,在 马朗凹陷从中部的马 704 井到北部的马北构造带上 的马 46 井,地层厚度从 549 m 减为 368 m,在条湖凹 陷从盆地南缘的条 17 井的 358 m 向北至条 16 井为 119 m.卡拉岗组发育火山熔岩,层序齐全,上部气孔、 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厚度大,且多为半充填或未充 填,沿不整合面和断裂面经风化淋滤、溶蚀作用,为形 成良好火山岩储集层创造了条件,成为三塘湖盆地火 山岩勘探的主力层系,孔隙度最大 32.9%,平均 8.82%; 渗透率最大 65.1×10-3 μm2,平均 0.93×10-3 μm2. 卡拉岗 组风化壳型火山岩储集层在平面上围绕二叠系芦草 沟组剥蚀线上下分布,条湖—马朗凹陷北斜坡上沿鼻 隆脊线寻找近火山口的溢流相是勘探的有利区带,纵 向上,在卡拉岗组中上部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气 孔、杏仁状火山熔岩残留厚度大,有利储集层发育,在 该区域内围绕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之下 500 m 范围 是寻找优质储集层的方向,埋藏深度在 1 200~2 000 m, 预测卡拉岗组风化淋滤带与有利岩相叠合面积近千 余平方千米,其中在牛东构造带有利岩相、构造背景、 不整合面及风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滤作用匹配好,有效储集层在不整 合面以下围绕牛东鼻隆两翼对称分布。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活动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活动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研究 ; 同岩性 、 相火 山岩 储 层 物 性 变 化 大 , 层 不 岩 储
1 东和 塘参 3井 区一方 方 梁 凸 起 北 部 等 3条 火 9井 山岩 带 。经 进 一 步 构造 演 化 , 马 朗 凹陷 东 、 部 在 北 斜坡 上 形 成 牛 圈湖一 牛 东 、 中和马 东 等 3个 古 鼻 马 隆带 , 现北 东高 、 西 低 格局 , 向南 西 倾 伏 于 凹 呈 南 并 陷沉 降 中心 。构 造 史 研 究 表 明 , 圈 湖一 牛 东 、 牛 马 中和 马东 鼻隆 带在 海 西 期末 均 具 有 构 造雏 形 , 印支 期 构 造改 造定 型 。古 鼻 隆 带具 有 供 烃 面 积大 、 为长 期 油气 运 移 指 向 区 的优 越 条 件 。 已在 上 石 炭 统 卡 拉 岗组 ( , ) 山岩 中发 现 牛东 油 田和牛 圈湖 含 油 Ck火 气 构造 , 量 规 模 上 亿 吨 , 吐 哈探 区油 气 产 能 主 储 是
关键词
马朗凹陷
石炭 系
火 山岩
火 山活动 A
中图法分类号
T l2 2 2 E2.2 ;
文献标志码
三塘湖 盆地 火 山岩 作 为 非 常规 储 层 , 均质 性 非 较强 , 且 经 历 了复 杂 的 构 造 运 动 和 风 化 淋 滤 作 并
用 , 山岩 的 岩 性 、 相 复 杂 多 变 , 以把 握 ; 山 火 岩 难 火
西、 印支 、 山及 喜 马 拉 雅 等 多 期 构 造 运 动 。重 力 燕 资料 分析 , 海西 期构 造运 动形成 3组 深大 断裂 , 海西 期末 的火 山岩体 沿 3组 深 大 断 裂 呈 串珠 状 展 布 , 形
成 岔 哈泉 凸起 北 西 西 向 、 l 1 马 1 一 马 1一 马 牛 0一 3 7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

对薄 片的分析 , 对马 朗凹陷卡拉 刚组火山岩的储集 空间类型及 储集 物性进行 了细 致研 究。基 本弄 清 了研 究 区的主要储 集 空 间类型 以及 物性对火 山岩储层 的影 响, 为火 山岩储层预 测提供 了依据。
关键词
马 朗凹 陷
卡拉 刚组
火 山岩
储集 空间

物性
仁 体 内残余 孔 、 内熔 孔 、 内孔 、 问孔 、 孔 、 晶 粒 粒 微 砾
问缝 、 收缩缝 、 自碎 缝 、 缩 节 理 缝 ; 生 储 集 包 括 : 收 次 基 质脱 玻 化 微 孔 、 内 溶 蚀 孔 、 模 孔 、 质 溶 蚀 粒 铸 基
积约 2 3万 k 马朗凹陷位于 三塘湖盆地 中部 。 . m,
是 多种 多样 的。 总 的特 点 是 : 、 种 类 较 多 , 孔 缝 次生 作 用 较强 烈 。火 山岩 的非 均 质 性 较 强 , 往 会 引 起 往
缝、 孔 ( ) 溶 洞 以及 它们 之 间以某 种或 多种 组合 方式
而形 成 的 裂 缝 _L 型 、 化 一 率 孔 缝 型 、 洞一 孑隙 风 淋 溶 裂
第 1 1卷
第 l 6期
2 1 年 6月 01







V 1 1 No 1 J n 0 1 o. 1 .6 u e2 1
17 — 1 1 ( 0 1 1 — 7 2 0 6 1 8 5 2 1 )6 37 —3
S in eT c n lg n gn eig c e c e h o o y a d En i e r n
以下 几方 面认 识 。
火 山岩 的储 集 空 问有 多 种 类 型 , 括 孔 隙 、 包 裂

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原油形成过程及勘探意义

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原油形成过程及勘探意义
中 图分 类 号 :T E l 2 2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7 4 9 3( 2 0 0 5 )0 1 — 0 1 2 4 — 0 7
Cr u d e Oi l Fo r mi n g Pr o c e s s e s a n d Ex p l o r a t i o n S i g n i ic f a n c e o f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i n Ma l a n g S a g , S a n t a n g h u Ba s i n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 B e i 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2 .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 T u h a Oi l f i e l d C o mp a n y , P e t r o Ch i n a , Ha mi 8 3 9 0 0 9 , C h i n a
2 0 1 5 年 3月 ,第 2 l 卷 ,第 1 期 ,1 2 4 — 1 3 0 页
Ma r c h 2 01 5, Vo 1 . 21, No . 1, PP .1 2 4-1 3 0 高 Nhomakorabea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是重要的油藏储层地,而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又是重要的油藏储集层。

文章通过对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的岩心薄片、物性及油藏控藏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组是良好的储油层。

标签:马朗凹陷;卡拉岗组;储层;油藏
马朗凹陷主要发育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及三叠统水西沟群三套烃源岩,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含油气系统共八套储盖组合。

卡拉岗组油藏属于下含油气系统,是以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碳质泥岩、暗色泥岩为烃源岩、以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为储层,上覆二叠系、三叠系厚层泥岩、砂砾岩等为盖层的上石炭统卡拉刚组含油组合。

1 地质背景
马朗凹陷自上而下依次发育第三系、下白垩统、上侏罗统齐古组、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条湖组、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哈尔加乌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等地层。

其中古生界因受晚燕山运动影响,盆地北部整体抬升掀斜,造成由凹陷中心向北东方向依次剥蚀,牛东主体构造上,二叠系剥蚀殆尽,剥蚀残留的卡拉岗组甚至哈尔加乌组直接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之下,而中生界及其以上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2 岩性及构造特征
岩心薄片鉴定资料统计表明,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岩性主要有熔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岩及沉积岩四大类,以熔岩为主,其次为火山碎屑岩,分别占24%和23%。

主要表现为灰色、褐灰色、灰绿色玄武岩、安山岩和灰色、紫红色凝灰岩、含角砾凝灰岩为主,夹灰色、紫色、杂色凝灰角砾岩、火山角砾岩、集塊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

三塘湖盆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复合作用,形成现今的断裂系统。

牛东油田断层较为发育,断层形成时间较早,在海西运动时断层大多已经形成,在后期多期构造运动时早期断层重新活化,形成现今断层格局并最终定型(图1)。

牛东构造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北部,构造整体为一近北东向南西倾伏的鼻状构造,牛东油田就处于该鼻隆构造向南倾伏的大背景上。

呈NW-SE方向,依附于牛东断裂系并发育两排构造圈闭,北翼回倾较小,南翼单斜倾伏于凹陷,鼻隆带面积大约260km2,以断背斜、断鼻、断块圈闭为主,属于构造地层复合型圈闭。

3 物性特征
3.1 地面原油性质
原油密度(20℃)0.8799-0.9135g/cm3,平均0.8967g/cm3;原油粘度(50℃)58.3-174.6mPa·s,平均116.4mPa·s;原油凝固点8.7-20.5℃,平均14.6℃;汽油含量12.55-13.9%,平均13.23%;含蜡量12.04-26.15%,平均19.09%。

3.2 地层水性质
根据水分析结果,牛圈湖卡拉岗组油藏原始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总矿化度2450~7260mg/L,平均4531mg/L,并表现出西部高,向东降低的趋势。

众所周知,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断裂体系也是构造应力作用的一种重要体现结果,而构造应力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

因此,对区内断裂体系特征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内油气运移规律,从而为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对本区断裂系统的分析,对研究区内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认识如下:三维区内二、三叠系断裂一方面对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控制了油气的聚集。

断裂带两侧的构造圈闭的走向和形态均有所不同。

牛圈湖鼻隆带呈北南南西方向倾伏于马朗凹陷中,在鼻隆带前端发育牛圈湖断背斜,地层倾角比较缓。

断背斜北界为近EW向走向的南倾逆断层,其北面又发育一条近东西向走向的北倾逆断层,是牛圈湖构造与牛北构造的分界断层。

该鼻隆带面积约300km2,发育牛圈湖、牛北1、2号3个构造型圈闭,总圈闭面积达到67.9km2,圈闭资源量约为9163×104t。

该带深浅层构造均发育成藏,其上断裂发育,埋藏浅,是油气成藏最有利的断背斜构造。

4 油藏控藏要素
4.1 充足的油源供给是火山岩成藏的必要条件
卡拉岗组录井油气显示厚度受哈尔加乌组烃源岩发育程度的控制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受烃源岩成熟度、油气运移条件、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影响。

4.2 剥蚀带、断裂带和火山岩有利岩相带联合控藏
在马朗凹陷断裂附近多分布石炭系火山岩体,而火山活动主要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喷发方式主要以裂隙式喷发为主。

卡拉岗组火山岩带具有南北成排、东西成带的分布规律。

有利火山岩储集相带集中于火山岩爆发相和溢流相。

卡拉岗组油藏以下生上储为主,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必由之路。

4.3 优质火山岩改造型储层的形成是成藏的关键要素
马朗凹陷火山岩有效储层主要是在火山旋回的顶部形成自碎火山角砾岩,以及在近火山口溢流相形成的火山熔岩遭受风化淋滤作用而形成风化壳储层。

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是这类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5 结束语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风化壳型油藏分布范围广,经过样品薄片、储层物性分析认为卡拉岗组火山岩层是良好的储集层,充足的油源供给、断裂带、剥蚀带、火山岩以及风化壳储层是主要的控藏要素。

参考文献
[1]柳成志,于海山,吕延防,等.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7:134-142.
[2]李锟,柳成志.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772-3774.
[3]杨希濮,孙卫,高辉,等.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低渗透储层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9,16(2):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