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测井火山岩储层评价新方法

合集下载

腰英台地区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和参数评价

腰英台地区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和参数评价

图 3 深 腰 井凝灰岩地层综合测井 图 1 . 山 角 砾 岩 地 层 4火 图4是腰深 井有岩石 薄片定名 的火 山角砾岩地 层测井 曲线 特征 图。从 图中可 以看出 , 自然伽 马曲线 上 , 山角砾岩 为 8 .7 P ; 在 火 62 A I光 电吸收截面指数 的读数 约为 31 br e 中子读数约 为 60 %, 、 、 .4 ar , d . 7 钍 铀 钾 的大致 读数 分别 为 1 .m 、.2 /和 40 %。整体 显示 为低 自然伽 85 20 mg 1 . 5
图1 是有 岩石薄 片定名 的腰 深 x 流纹岩地层综 合测井 图。 图中 井 第 1 为 自然 伽 玛 GR、 道 自然 电 位 s 、 径 C L, 2 为补 偿 中子 P井 A 第 道 N HI补偿 密度 RHO P 、 B和声 波时差 D T及光 电吸收截 面指数 P 第 3 E, 道 为放射性能谱 铀 u 钍 T 、 H和钾 K 第 4 为深浅测 向电阻率 和微球型 聚 , 道 焦 电阻率 , 5 为深 度 , 6 为 电成像 图片 , 7 第 道 第 道 第 道为 岩石 薄片定 名 。从 图中可以看 出, 该段井 眼条件较好 , 测量 曲线基本不受井 眼的影 响。 自然 伽马读数平 均为 1 1 AP。中子读数 约为 3 密度读数 约为 6. I 4 %, 2 ; 、 的大致 读数 分别 为 1 . g 和 4 %。整 体显 示为 高 自然 伽 .钍 钾 5 6m/ . 4 ] 2 马、 高钍 、 高铀 、 高钾 、 中子读 数和低密 度读数的特征 。流纹岩 的F 低 MI 图像颜 色整体表现为 杂色 , 形态具有微细层 理特征 , 即流动构造 面。裂 缝发育 , 切割流动构造面 , 示 为暗色条带。 多 显
图 2腰深 X X井安山岩地层综合测井 图 图2 是腰 深 X X井 有 岩石 薄 片定 名 的安 山 岩地 层测 井 曲线 特 征 图 。从图 中可以看 出 , 自然伽 马曲线上 , 在 安山岩 为 10 I光 电吸收 4 AP ; 截 面指数 的读数 约为 34 ane 中子读数 约为 27 %, 、 、 的大致 .b r/, .9 钍 铀 钾 读 数分别 为 l . 6 g 、. 9 g 和 4 1 1 9m n 6 4m a 8 0 . %。整体 显示 为 自然 伽马 值 、 3 钍 、 , 等各项 测井 曲线 值均 中等 。安 山岩 的 F I 铀 钾 M 图像整 体颜 色浓 重, 暗色低阻部分 的特 征占据主导地位 , 伴有十分发育 的裂 隙。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杏 仁玄 武 岩 火 山 角砾 岩
凝灰 岩
4 .7 65 2 3 5 1 .6 .8 5 8 5 .2 0 . 5 6 3 2 3

8 9
1 0 l 1
察 、 片鉴 定 、 学 分 析 等 手 段 对 岩 石 进 行 定 名 分 薄 化 类, 通过 对取芯 井段 岩 石 类 型 的研 究 获 得 的地 层 岩 性信 息 , 经过深 度 归位 后 与 地 层测 井 曲线 数值 及 变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司 专题项 目(0 8  ̄1 1 资助 20B 0 ) 第一作 者简介 : 贝贝 (9 5 ) 女 , 邢 18 一 , 黑龙江人 , 上研究 生 , 硕 研究 方向: 储层测井评价 。
沉 火 山角 砾 岩 3 .3 09 27 7 2 .2 . 8 2 7 5 .9 3 .9 5 9 23 沉 凝 灰 岩 6 .6 1. 8 25 5 1.7 . 1 5 2 44 4 .1 8 6 2 3
砂 岩 泥 岩 7 .6 2 8 25 2 2 . 2 O 9 .1 0 .6 0 叭 24 .7
8 .3 4 .5 23 2 1 .2 .4 4 5 9 8 1 6 .4 9 2 2 2
从表 1中可 以看 出 , 自然伽 马 曲线对 岩 石成 分
变化 比较 敏感 , 基性 至 中性 熔岩 , 从 由于 火 山岩 中 K
征( 1 。 表 )
表 1 三塘 湖 盆 地 火 山岩 不 同岩 性 测 井 响 应 特征 表
岩石 镜 下 定 名 G R R D A C C L D N 岩 性 标 识 符 N E
储 层物 性参数 解 释 的基 础 , 是 进行 火 山岩 喷 发期 更
次 划 分 、 层 对 比和 岩 相 分 析 的 重 要 依 据 J 因 地 。 此 , 展火 山岩 岩性 识 别 的研 究 十分 重 要 。 目前 识 开 别 火 山岩岩性 识别 主要 有 以 下几 种 方 法 : 心及 薄 岩 片分析 方法 、 磁 方 法 、 震 方 法 、 球 化 学 方 法 、 重 地 地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新动向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新动向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新动向X张征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我国新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对象,火山岩岩性的识别既是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的基础,又是油藏研究的难点。

现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主流方法有综合各种方法之长的趋势,本文着重介绍了FMI 结合ECS 综合识别岩性法、综合交汇图法和PCA+SOM 神经网络法,均是采用融合多种识别方法之长进行岩性识别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各自的适用条件下比以往方法能更准确的识别出火山岩岩性。

关键词:火山岩;岩性识别;FMI ;ECS ;交汇图;PCA ;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P588.14∶P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142—03 自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盆地首次发现火山岩油气藏以来,相继在100多个国家/地区发现了火山岩油气藏或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油气显示[1][4]。

在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领域已基本调查完毕,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寻找油气勘探新领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火山岩是盆地早期充填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积约占25%[10],从2007年世界范围内的油气探明储量来看,来自火山岩的储量仅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1%左右,勘探潜力巨大。

自上世纪50年代在准格尔盆地发现油气以来,中国已在11个盆地中陆续发现了火山岩油气田[2]。

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火山岩油气勘探成果显著,相继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二连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火山岩油气田已经成为我国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勘探目标。

根据李宁,乔德新等人研究成果,火山岩的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田测井处理的基础,岩性识别也是油气藏储层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火山岩油气藏中岩性的识别就成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于火山岩机构多样,火山岩石的矿物盛饭、结构、构造相当复杂,火山岩的非均质性特别明显,所以岩性识别难度就相当大。

ECS测井在火山岩储层岩性研究中的应用

ECS测井在火山岩储层岩性研究中的应用

态集合 体。岩石根据其成 因, 可分为岩浆岩 、 沉积
岩、 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主要 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
中形成 的高温熔融 的岩浆 , 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 冷凝而成 的岩石。根据 S : i 的重量百分数 , O 把岩浆
岩 分 为超 基 性 岩 、 性 岩 、 基 中性 岩 和 酸性 岩 四大类 。
k , ■琐 《A 圃 囤 ● 0 1 /I 一 d ≥ 鲤 正 石 长 芷 8 长 ; 类 二 长
8 ・ 。 。
● 翻山岩
} A


一 ’。
i ,
●商类 葺自 H
2 研 究 区岩性划分
传统的常规测井资料岩性识别方法是利用薄片 鉴定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 , 借助交会 图等技术对
Cr 、Rb S 、 Z 、 b、 a H 、 Gd T 、 B、 C 、 1 、 r Y、 r N B 、 S、 、 h U、 F、 I C
方面, 岩性识别是相带划分、 井间对 比、 油气分布规 律研究 的基础 , 同时对地 质背景起 到验 证 、 指示作
用。
x凝析气 田位于准噶尔盆地 x隆起 东南部 的x 凸起西端 ,石炭系气藏包括 X 7 区气藏 、X 4 1井 1 井 区气 藏 、X1 井 区气 藏 及 Xl 井 区气 藏 ( 1。x 8 0 图 )
全碱含量与特征元素交会 图进一步细分为六类。每一类的侵入岩与喷 出岩在化 学成分上相近 , 但 由于形成环境不同, 他们的结构有显著差异 。在 构造发 育、 岩性复杂的 区块 , 可根据E S C 资料识另 0 出的岩J , } 进行相带划分。钙碱性玄武岩全碱含量高, a (e F2 3、 O较低 ; 生 C O、Fo+ eo ) Mg 碱性玄武岩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石油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对地下石油储层的综合研究,对石油资源进行甄别、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一项工作。

储层评价是石油勘探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储层岩石、储集层性质、储集层盖层及储集层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为了了解油藏的存在和分布情况,需要运用多种勘探和评价方法。

1、地震勘探法: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性,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

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大量的关于地下构造的信息,从而识别出油气的存在和分布,确定钻探的方向和深度。

2、电磁勘探法:利用地面产生交变磁场的磁化电流在地下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来探测地下的矿产资源分布,包括石油储量的勘探。

3、地质勘探法:通过对工作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和综合研究,确定勘探区的岩石类型、构造形态、沉积环境等信息,并通过样品分析技术和钻探技术收集和确定地层信息,来推断地下油气的分布状况。

4、测井勘探法:测井勘探法是利用钻孔对地下地层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钻井壁呈现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来识别油层并评价裂缝、孔渗、流体组成及储层厚度等地下特征。

二、储层评价方法:1、物性分析方法:储层性质是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物性分析包括测量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孔隙度中的有效孔隙度及渗透率中的有效渗透率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来判断储层的物性和储层的含油、含气等性质。

2、沉积相分析方法:根据沉积学原理对储集层产生影响的力量及其作用方式进行描述,确定沉积环境、沉积类型对于储层的性质及其分布的影响。

3、成因地质分析方法:通过对石油勘探区的成因地质演化过程的描述和研究,以及石油成藏的过程的认识,来掌握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成藏时的储层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4、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地下样品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从而判断样品所含的油气和气型的成分类型和含量。

总之,在石油地质勘探和储层评价方面,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都被应用了,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石油资源分布,优化勘探方案,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测井作业

测井作业

一、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砂岩类储层、泥岩类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火山岩储层、变质岩储层的要点、步骤各是什么?(一)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1.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的要点是对测井资料经过预处理与标准化之后,开展储层“四性关系”(即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研究,建立不同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然后进行测井资料处理,对碎屑岩储层进行测井综合评价,从而建立一套适合于碎屑岩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2.测井资料评价碎屑岩储层的一般步骤:2.1预处理与标准化为了保证测井解释的精度与准确性,首先要对原始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及标准化,即将全区的测井数据校正到统一标准之下。

2.1.1测井资料预处理受测井环境、测井仪器及施工环节的影响,在测井解释前需要对测井曲线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等。

(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在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与编辑是测井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深度校正包括深度对齐和井斜校正两项内容。

目前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地面岩心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深度对比,借助特征明显层段的典型电性特征,找出两者存在的深度误差。

此种方法对比性强,效果较好;其二是通过对比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威利公式计算的孔隙度(密度或声波)测井曲线,上下移动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深度归位。

此种方法需要在较短的层段密集采样,效果略差。

(2) 环境校正目前,对测井曲线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主要有解释图版法和计算机自动校正法。

2.1.2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就是要消除或减小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以及校正误差等各种误差,从而使测井资料在全油田范围具有统一的刻度。

(1) 标准层的选取标准层是指在全区广泛分布,厚度稳定,岩性相对单一,电性特征明显,易于区域对比的地层。

同一标准层,不同井点的某一条和某几条测井响应,如声波时差、电阻率,应该具有相同、近似或呈规律性变化的频率分布。

根据标准层的选取原则,选择出合理的标准层。

储层综合评价

储层综合评价
❖ II类为物性中等的储层,其渗透率在100-250×10-3μm2左 右,孔隙度在20-30%之间,以25-29%之间为主,显示相对中 孔、中渗的储层特征,储层比较均匀,平均有效厚度为2.3米;
❖ III类为物性相对较差、储层内非均质性很强的储层,其渗 透率在50-120×10-3μm2之间,孔隙度在10-25%之间,多为水 层。
储层综合评价实例
二、储层分类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Q型聚类分析法,利用 STATIC软件中的聚类分析程序对以上选择样品进行聚 类分析,并进行判别分析。从数据可知,全部样品大致 分为I、II、III类,判别结果与实际分类吻合良好。由此 可见,划分的储层类型是合理的,按此类型划分本区各 井各小层的储层类型是可行的。
2、R型主因子分析—将有一定相关程度的多 个变量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确定出在整 个数据矩阵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组合, 把多个变量减少为相互独立的几个主要 变量,即主因子。
3、多种非线形单相关分析 从多个变量中剔除与因变量关系不密切 的参数。
一、“权重”评价法
1、选取参与评价的参数 2、单项参数评价分数的计算
对各数据分别求出归属于各类储层的判别值,以最大归属准则,将该类 数据对相应的储层层段归为最大判别值的储层类型。
储层综合评价实例
III砂组I类储层有效厚度
储层综合评价实例
III砂组II类储层有效厚度
储层综合评价实例
III3小层储层类型平面分布图
❖ 将岩心观察与实验分析的第一手资料相对应,这样选取的样 品才具有地质分析的可靠性与代表性;
❖ 所选择样品应包括该区储层所有岩相类型,保证所选样品较 全面地反映本区储层岩性特征;
❖ 所选井相应实验分析、测井数字处理资料相对较全,且具有 匹配性。

火山岩储层勘探与开发技术

火山岩储层勘探与开发技术

火山岩储层勘探与开发技术火山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火山岩储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其勘探与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围绕火山岩储层的特点、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展开论述。

一、火山岩储层的特点火山岩储层是指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油气储集层,主要由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火山岩浆组成。

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火山岩储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孔隙度低:火山岩储层孔隙度普遍较低,多数为裂缝孔和微观孔隙,导致渗透性较差,储层有效孔喉连通性差。

2. 孔隙结构复杂: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普遍呈现多层多喉状孔隙结构,储集性能不均。

3. 物性差异大:火山岩储层中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火山岩浆的组成和物性差异大,导致各种岩石层内孔隙性能、渗透性及含油气性能不同。

4. 储层厚度大:火山岩储层厚度较常规储层大,储量潜力巨大,但油气分布不均,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二、火山岩储层的勘探技术1. 储集层识别: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特点独特,识别起来相对困难。

勘探人员可以通过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综合手段,结合火山地质特征,精确定位储集层的位置和范围。

2. 相态预测:火山岩储层中含有火山碱金属等有机物质,勘探人员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地球化学、色谱等手段预测岩石的相态,并进一步推断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岩石矿物组成。

3. 储层描述:火山岩储层由于非均质性强,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

电子扫描显微镜、岩性判识等技术可以辅助勘探人员进行精确的储层描述。

三、火山岩储层的开发技术1. 孔隙改造技术:由于火山岩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常规开发方法难以实现高产,因此需要采用孔隙改造技术,如酸化酪蛋白液封堵孔隙,提高火山岩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气采收率。

2. 人工裂缝技术:火山岩储层中益处裂缝较多,通过人工裂缝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压裂、酸压裂等技术可以有效刺激储层,提高油气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技 术资料 的老 区或者 受信 息采集技 术制 约的新 区, 主要 还是 依靠 常规测井 资料评 价火 山岩储 层 , 也
是十分 重要 的问题 。针对 常规测 井资料 火 山岩储层 评 价研 究这一 难题 , 用 常规测井 资料 、 应 取心分 析 资 料、 试油 试采 资料 、 藏动态 资料 等研究 了火 山岩储 油 层 评价 方法 . 获得 了新 的认识 , 高 了火 山岩储 层评 提
区分 性 。
12 密度 与电 阻率测 井识别储 层 .
征 辅 助 判别 、 井 信 息融 合 等 研 究 探 索 , 相 关 性 测 在
分 析基 础上 , 取 了常规 测 井 资料 进行 常 规火 山岩 提 储 层评 价有 效方 法 , 有效 的推进 了研究 区火 山岩 储
收 稿 日期 :0 9 0 — 3 20 — 8 0

要 : 对 新 疆 石 炭 系火 山岩 地 层 , 究 利用 中子 伽 玛 、 偿 中子 、 层 密 度 以及 自然 伽 玛 、 阻 率 等 常 规 测 井 资 针 研 补 地 电
料 . 合 钻井 取 心 分 析 资料 、 油试 采 资 料 、 发 动 态 资料 等 研 究 了 常规 测 井 资 料 火 山 岩储 层 评 价 新 方法 。实 际应 用 结 试 开 表 明新 方 法 提 高 了火 山岩 储 层识 别 的有 效 性 , 够 较好 地 评 价 火 山 岩储 层 分 布 。 能 关 键 词 : 山岩 ; 层 ; 火 储 测井 ; 评价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E12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18 (0 0 0 — 0 6 0 17 — 9 0 2 1 )1 0 5 —4
解 释 的 问 题 _. 4 主要 困难 是 存 在 测 井 资 料 不 全 、 ] 系 列 不 统 一 、 规 范 、 质 对 火 山 口研 究 认 识 不 清 等 不 地
多 项疑 难 问题 。 通过 交会 图 、 测井 形 态 幅度 、 井 特 测
点 ) 非 储层 靠 下 ( , 圆圈 ) 储 层与 非储 层具 有 明显 可 ,
第l 2卷 第 1 期
重庆 科技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学 版 )
21 0 0年 2月
常规测 井火 山岩储 层 评价 新 方 法
李冬梅 陈福利 李建芳 。 孙景 民 廖 明书
( . 国地质 大 学 , 1中 北京 10 8 ;. 0 0 3 2中国石 油勘探 开发 研 究院 , 北京 10 8 ) 0 0 3
随着 世界 火 山岩 油藏 勘 探 的深 入 , 山岩 油 藏 火 不 断被 发现 . 山岩 油藏 已成为 近 年来 各 国竞 相 研 火 究 的热点 ] 我 国大庆 、 。 辽河 、 胜利 、 大港 、 连和 新 二 疆克 拉 玛依 等油 田相 继发 现 了火 山岩 油气 藏 , 山 火 岩油 藏 勘探 开发 研究 逐 步得 到 国 内研究 者 的重 视 。 由于火 山岩 与沉 积岩 具有 显 著 的特 征 区别 , 规 沉 常
层 的认识 , 改善 了火 山 岩储 层评 价效 果 。方 法 的创
新 之处 在 于利 用 常 规 测井 资料 与储 层 的关 联 性 分 析直 接判 识 储层 , 一 种测 井信 息储 层地 质 表征 新 是
方法 。 11 中子伽 马一 . 补偿 中子 交会 图识别储 层 火 山岩储 层 以孔 隙和裂缝 构成储 集空 间 ,岩石 裂缝 易 于被蚀 变 和被 岩 石充 填 ,显 示 泥化 特 征 , 因 此, 泥化 层可 表征 地层 的裂缝及 孑 隙存在 , 由于 泥 L 而
交 会 图 ( 图 1 。储 层 为 含 油 气 和 试 油 出油 的地 见 ) 层, 非储 层 即为 试 油 不产 油气 的层 位 。 中显 示 火 图 山 岩 储 层 中子 伽 马 与 补 偿 中 子 的 比值 偏 上 ( 圆
1 火 山岩储 层 评 价 新 方 法
常规 测井 资料 的火 山岩储 层评 价存 在不少 难 以
价 效果
特 征 方 法 可 识 别 火 山 岩 储层 。为 了提 高测 井信 息
对 储层 的辨别 能力 , 用 中子 伽 马 与补偿 中子 的 比 利 值 ( R C 、 偿 中子 与岩 心 、 油和 开采 动态 资料 N G )补 试
确 认 的储 层 和非 储 层 关 系 制 作 了火 山岩 储 层 识 别
在火 山岩蚀 变程度 严重 的层位 ,常 常 由于蚀 变 矿物 的强烈 充填 导致储层 物性 变差 ,进 而形成非储
层. 因此 , 必须 综 合其 他测 井 信息 , 还 考虑 部分 井 不
作者简介: 李冬 梅 (9 2 )女 , 究 方 向 为石 油 地 质 、 井 应 用 。 17 一 , 辽 中 研 测
质束缚 水 的存 在 ,中子伽 马测 井值 变低和补 偿 中子 测井值 变 高 [, 5 因此 , ] 高补 偿 中子 , 中子伽 马 层段 低 可作 为火 山 岩潜 在储 层层 位 。 过岩 心薄 片及 试油 经
结 论 关联 分 析 研 究 , 实 中 子 测 井 与 中子 伽 玛 测 证 井 在 角 砾 岩 储 层 以 及 裂 缝 发 育 的 玄 武 岩 地 层 具 有 特 殊 的 表 现 。利 用 中 子 伽 马 一 偿 中子 交 会 图 补
积岩 评价方法 难 以满足火 山岩储 层评 价需要 。综 合
利 用全 系列 测 井 资 料 、 录井 资料 、 磁 电震 联 合 反 重
演 、 维切 片以及频谱 成像 等地震 识别 技术 、 三 钻井 岩 心描 述 、 片鉴定 、 岩化 学 成分 分 析识 别技 术 等 , 薄 全
已经 达到 了认 识火 山岩储 层 的 目的 , 是 , 于缺少 但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