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学心得
教学《识字一》的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识字一》的心得体会范文《识字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将识字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识字经验。
我在使用《识字一》这本教材的过程中,获得了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识字一》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识字技巧。
例如,教材中使用了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单词的意思,让幼儿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理解单词的含义;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识字一》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如动物、食物、家庭等,这些话题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
同时,在课文中加入了一些有趣的情节和细节,以及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思考,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这种注重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方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识字一》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提供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幼儿能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例如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提示,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这种培养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也有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识字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通过使用《识字一》这本教材,我能够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材还给幼儿提供了一种全面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读后感

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读后感篇1:标题:《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读后感:书本里的宝藏探险大家好,我是小明,一个爱读书的小学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读的一本书,叫做《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藏宝图,带我走进了文字的奇妙世界!“小明,你又在看什么书呢?”妈妈好奇地问我。
“妈妈,我在看《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这本书可好玩了!”我兴奋地回答。
“哦?怎么个好玩法?”妈妈坐到我身边,看起来也很好奇。
“就像我们去公园探险一样,每个字都像是一个小宝藏,等着我去发现它们的秘密!”我用小手比划着,眼睛闪闪发光。
“哈哈,那你找到什么宝藏了吗?”妈妈笑着问。
“当然啦!比如说,我学会了‘猫’字,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喵喵’叫着,躲在字的森林里。
”我模仿着猫咪的样子,逗得妈妈哈哈大笑。
“还有呢?”妈妈继续问。
“还有‘天’字,就像一个大大的蓝色棉花糖,飘在天空中,我好想咬一口啊!”我仰着头,想象着天空的样子。
“哇,你形容得真好。
”妈妈赞许地点点头。
“是啊,这本书里的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它们跳啊跳的,带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我开心地说。
“那你最喜欢哪个字呢?”妈妈问。
“我最喜欢‘笑’字,因为它就像我们的笑容,温暖又甜蜜。
每次看到它,我就觉得好开心。
”我咧嘴一笑,露出了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
“看来这本书真的让你学到了不少呢。
”妈妈摸摸我的头。
“嗯!我觉得识字就像种下一颗颗小种子,它们会慢慢长大,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用小手比划着种子发芽的样子。
“那你以后要继续努力哦,让这些小种子开出更多的花朵。
”妈妈鼓励我。
“好的,妈妈!我会的!”我坚定地点点头。
《朱家雄幼儿识字与早期阅读》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里面装满了有趣的字和故事。
它让我知道了,学习也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快乐。
每个字都是一个小小的探险家,带领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发现更多的惊喜。
我会继续读更多的书,让这些小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最美丽的花。
幼儿园早期阅读与识字读后感

幼儿园早期阅读与识字读后感英文版Kindergarten Early Reading and Literacy ReflectionKindergarten is a crucial stage in a child's development, where they are introduced to the world of reading and literacy. Early reading skills are essential for a child's academic succes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and reflect on the impact it has on a child's learning journey.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is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exposing children to books and stories at a young age, they are able to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improve their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Reading also helps children to develop thei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s they are transported to different worlds and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stories they read.In addition t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veloping cognitive abilities. When children engage with books and stories, they are required to us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memory retention. This helps to enhance their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prepare them for more complex learning tasks in the future.Moreover,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fosters a love for learning and a curiosity for the world around them. By exposing children to a variety of books and stories, they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new ideas, concepts, and perspective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but also instills a lifelong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discovery.As a teacher, I have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I have seen how children's confidence, creativity, and curiosity are ignited when they are exposed to the world of books and stories. Through reading, children areable t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as well as cultivate a love for learning that will stay with them throughout their lives.In conclusion, early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a child's development. It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but also fosters cognitive abilities, curiosity, and a love for learning. As educators and parents,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nurture and encourage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habits, a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a lifetime of learning and growth.英文内容的完整中文翻译幼儿园早期阅读与识字读后感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在这里被引入阅读和识字的世界。
幼儿园早期阅读与识字读后感

幼儿园早期阅读与识字读后感给孩子读书,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读书,读了几年,收获颇大,孩子对书的热爱让我感动!先就儿子他们这个年龄段(四至五岁)谈谈我的一些在幼儿阅读方面的感受吧。
随着社会的不段进步和发展,生活节奏也日益的加快,通过语言解决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要,有位教育家说过:“人类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听觉语言,一种是视觉语言。
”根据教育家们长期的科学早教证明,儿童期不仅是学习听觉语言的最佳期,也是学习视觉语言的黄金期。
如果儿童在学习发音说话的同时,早期学》识字、朗诵、阅读,使视听语言能够与之并驾齐驱,那么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就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非常庆幸儿子刚好赶上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课题时间,面对日新月异,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幼儿期也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期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
在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的情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从而对理想与末来的向往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与启迪。
早期的阅读培养是一种习惯培养,不在于使他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字,而是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使其长大后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
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认为书本是甜的,在犹太人家里,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
其用意就是,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要热爱读书。
让孩子热爱读书,也是幼儿园在早期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文明的成果大都积沉在书中。
让幼儿从小在书的海洋中徜徉,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智力和人性的开发与启蒙当今世界正面临21世纪的挑战,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地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
浅谈幼儿早期识字阅读

浅谈幼儿早期识字阅读近年来不时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
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
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画色彩鲜明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介绍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介绍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的图书。
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
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中班早期阅读教育随笔5篇

中班早期阅读教育随笔5篇如果儿童在学习发音说话的同时,早期学习识字、朗诵、阅读,使视听语言能够与之并驾齐驱,那么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就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随笔、希望大家及时查阅。
中班早期阅读教育随笔1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
中班的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视了别人,而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种体验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于是本次双高课活动我选择了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虽然这个教材比较老了,但是这个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又通过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最终让幼儿升华到懂得为大家服务,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境界。
我在课前自己制作了《小花籽找快乐》的PPT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进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由于课件的图片比较鲜艳、生动,所以观赏课件更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宽松的语言氛围,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学说并表演故事对话,让幼儿多说,敢说,乐说,发展幼儿的思维,又通过表达自己的快乐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懂得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努力在幼儿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中班早期阅读教育随笔2一、目标的达成度在分析教材和幼儿发展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目标,目标比较具体、明确,符合幼儿的发展。
活动后觉得知识、能力这二个方面的目标幼儿都能达成,最后的情感目标在我的多次引导下孩子终于能意识到,所以最后的目标也是基本完成。
二、活动重难点的突破。
《小花籽找快乐》的故事中,引导幼儿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感受,是这个故事具有独特审美教育价值之处,同时也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浅谈幼儿早期识字教育

浅谈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早期识字教育是国内外都很关注的问题,但至今仍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许多家庭、幼儿园、学前班都在进行儿童早期识字教育,但其出发点却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是为入小学作准备,指望提前识字能使孩子入学后成绩优异;有的是以早期大量识字来造就“神童”;有的是通过早期识字来开发幼儿的智力等等。
不同的出发点必然导致不同的做法,获得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有些早期识字的儿童入学后并未能保持多久的“优势”,反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个别所谓识多少多少字的“神童”,畸形的发展,却牺牲了一些更可贵的东西。
一、幼儿能不能识字,应不应该识字学前的幼儿是否具备了识字的心理机制,对幼儿实施一定量的识字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呢?幼儿能不能识字,应不应该识字?这是幼儿教育界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
1952年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不进行识字,不举行测验”以后,识字教育一直作为一个尘封的课题在幼儿园无人涉足。
解放以后,我国历次制定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大纲中,一直未提出书面语言学习的要求,因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限于听、说的能力培养的范畴,幼儿没有机会利用文字来获取比听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智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我国幼儿教育对原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探索。
而现代社会随着幼教领域所涉及范围的不断拓展,许多的专家学者又重新以新的观念,新的角度去观察中国的汉字,探索识字教育在幼儿园是否具备可行性。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近十多年以来,各地的幼教科研机构同幼教实际工作者一起,开展了众多的幼儿识字实验及行动研究,给幼儿识字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论征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幼儿识字优质教育的创设,合理序列的编排,科学的量与度的把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幼儿识字教育在技术上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经验。
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篇1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
而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
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
因此我们应适时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之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构建应从孩子的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考虑。
从早期阅读教育的特点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期阅读教育在语言教育中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构建目标时,应体现其特殊性,同时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学心得
作者:尼玛曲宗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74-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三十年的教育经验得出结论:儿童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儿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早期阅读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形成得越早越好。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
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
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早期识字阅读的意义
1.1 早期识字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三至六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通过识字阅读训练可以让幼儿开始接触书面语言,通过对规范和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学习,幼儿可以逐渐扩大词汇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大量的句式,并把他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就促进了儿童口语的发展。
1.2 可以提早阅读,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
人所具有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谁阅读得早,谁的阅读量大,谁就在拥有的知识量上占有优势。
西方国家的儿童有85%的知识来源于阅读,而我国的儿童还是主要靠"听"来获取知识,这主要是小学教育中识字教学的时间拉得太长造成的。
1.3 识字训练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识字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语言能力本身就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其智力的第一因子;另一方面,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汉字的构成像智力积木,可以开发人的智力,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汉字能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
"
早期的识字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和家庭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幼儿听读联想识字》是在吸收了听读游戏识字、韵语识字和字族文识字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经过国内众多幼儿园的使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幼儿听读联想识字》不仅符合幼儿的认
知规律,而且还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同时又便于老师和家长操作。
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教材一定会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欢迎。
2.早期识字阅读的有效措施
2.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
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
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
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2.2 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
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3.采用新颖多样的阅读形式,因人而异地引导
3.1 各种阅读资料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图书类型时可以相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小班的孩子适合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通过过渡性的问题等让孩子了解故事并发现其中的变化;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并鼓励他们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另外,不同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孩子可能在早期阅读方面表现很好;有的孩子喜欢阅读,想象力极为丰富,但表达不够;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太差,影响了他的阅读水平。
因此早期阅读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在教学中可运用朗读感受、观察理解、故事表演、创编情节、改编游戏、自主阅读、讲做结合、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进行随机引导,这样往往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另外,可根据能力强弱结合的原则对孩子进行分组,组织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阅读。
这样,能力
较强的孩子能起到带头作用,会通过给其他孩子的讲解得到锻炼,相对差些的孩子经过同学的讲说也会从中学到知识,在给予适当引导的情况下,最终孩子们集体阅读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同时个人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2 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更加生动的阅读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多媒体工具也早已成为开展教学工作的有力工具。
在阅读活动中利用幻灯机、投影机、录像机、电脑等进行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
多媒体工具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态立体的特点,它经由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幼儿身临其境、深受其感,更能调动孩子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
特别是对幼儿不能理解或有质疑的内容,多媒体提供了放大、定格的技术条件,有利于幼儿重点观察分析和思考。
3.3 开展各种竞赛和小活动,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能力。
例如,开展"新闻角"、"小小天气预报员"、"故事大王"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无形中拓宽伸向外界的"触角",使他们更加关注外部世界,这些都是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