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考试
变形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变形监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常用的基准点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工作基点B. 基准基点C. 测站点D. 观测点答案:D2. 在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A. 确定高程B. 监测沉降C. 测量位移D. 计算体积答案:D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倾斜测量的方法?A. 水准测量法B. 倾斜仪法C. 经纬仪法D. 重力测量法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方法?A. 裂缝宽度测量B. 裂缝深度测量C. 裂缝长度测量D. 裂缝密度测量5.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位移监测的内容?A. 水平位移B. 垂直位移C. 倾斜D. 温度变化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传感器?A. 位移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倾斜传感器D. 温度传感器答案:B7.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周期性?A. 长期周期B. 中期周期C. 短期周期D. 随机周期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变形监测中数据处理的目的?A. 消除误差B. 提高精度C. 预测趋势D. 增加数据量答案:D9.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本原则?B. 连续性C. 随机性D. 可比性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变形监测中数据采集的方法?A. 人工观测B. 自动监测C. 遥感监测D. 手动记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建筑物的变形?A. 地基条件B. 建筑材料C. 施工质量D. 环境因素答案:ABCD1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建筑物沉降监测的内容?A. 沉降量B. 沉降速率C. 沉降差异D. 沉降趋势答案:ABCD1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建筑物裂缝监测的指标?A. 裂缝宽度B. 裂缝深度C. 裂缝长度D. 裂缝数量答案:ABCD1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A. 水准测量法B. 经纬仪法C. 倾斜仪法D. 全站仪法答案:ABCD15.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是建筑物位移监测的内容?A. 水平位移B. 垂直位移C. 倾斜D. 旋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变形监测中,基准点的稳定性是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变形观测考试题及答案

变形观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B. 测量建筑物的尺寸C. 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D. 计算建筑物的重量答案:A2. 变形观测中,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通常是多少?A. 1mmB. 2mmC. 5mmD. 10mm答案:B3.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观测误差?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变形观测中,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该设置在什么地方?A. 建筑物内部B. 建筑物外部C. 建筑物基础D. 远离建筑物的地方答案:D5. 变形观测中,倾斜观测通常采用哪种仪器?A. 水准仪B. 全站仪C. 经纬仪D. 测斜仪答案:D6. 变形观测中,裂缝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B. 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C. 计算建筑物的重量D. 测量建筑物的尺寸答案:B7.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建筑物的变形?A. 地基承载力B. 建筑物结构C. 环境因素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定期记录?A. 观测点的坐标B. 观测点的高程C. 建筑物的尺寸D. 所有以上数据答案:D9. 变形观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增加观测频率?A. 建筑物出现裂缝B. 建筑物出现倾斜C. 建筑物出现沉降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10.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A. 沉降数据B. 倾斜数据C. 裂缝数据D. 所有以上数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A. 地基承载力B. 建筑物结构C. 环境因素D. 材料质量答案:A, B, C, D12. 变形观测中,哪些仪器可能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变形?A. 水准仪B. 全站仪C. 经纬仪D. 测斜仪答案:A, B, D13.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进行实时监测?A. 沉降数据B. 倾斜数据C. 裂缝数据D. 温度数据答案:A, B, C14. 变形观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基准点?A. 基准点受到损坏B. 基准点受到侵蚀C. 基准点位置发生变化D. 基准点精度降低答案:A, B, C, D15.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数据处理误差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
砼结构构件的变形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遥感技术
D. 钢尺拉伸法
13.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精度?( )
A. 测量设备的精度
B. 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
C. 环境因素
D. 变形速率
14. 关于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周期,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 监测周期应尽量短
B. 监测周期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来确定
D. 压电传感器
8. 在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受温度影响较小?( )
A. 水准测量法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钢尺拉伸法
D. 光纤传感器
9.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 )
A. 结构施工过程中
B. 结构发生严重损伤时
C. 结构处于正常使用阶段
D. 结构遭受自然灾害后
10. 关于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 水准测量法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钢尺拉伸法
D. 声波测量法
2.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关于基准点的设置,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区域外
B. 基准点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C. 基准点数量越多越好
D. 基准点应便于观测
3.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导致砼结构构件产生变形?( )
3. 激光扫描仪可以用于砼结构构件的三维变形监测。( )
4.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短期监测和长期监测可以采用相同的设备和方法。( )
5.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结构安全评估。( )
6. 环境因素对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结果没有影响。( )
7.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监测频率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来确定。( )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常用于水平位移监测?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D. 测距仪答案:A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倾斜?A. 倾斜仪B. 激光准直仪C. 电磁波测距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C3. 在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监测裂缝?A. 裂缝计B. 测缝仪C. 激光扫描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C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常用于垂直位移监测?A. 倾斜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GPS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设备可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沉降?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D. 测距仪答案:ABC2. 在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监测建筑物的裂缝?A. 裂缝计B. 测缝仪C. 激光扫描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GPS技术不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微小位移。
()答案:错误2. 变形监测中,全站仪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答案:正确3. 变形监测中,光纤传感器不能用于监测建筑物的裂缝。
()答案:错误4. 变形监测中,倾斜仪仅能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倾斜。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答案: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包括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全站仪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位移,GPS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和位移。
2. 请简述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常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答案: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常用设备包括裂缝计和测缝仪。
裂缝计通过测量裂缝两侧的相对位移来监测裂缝的宽度变化,而测缝仪则通过直接测量裂缝的宽度来监测裂缝的变化。
变形测量考试题目及答案

变形测量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测量中,通常用来表示物体形状变化的参数是: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力答案:A2. 在变形测量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方法是:A. 目测法B. 机械法C. 光学法D. 电子法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变形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A. 测量设备精度B. 测量人员技能C. 测量环境温度D. 被测物体的颜色答案:D4. 变形测量中,测量物体位移变化的常用传感器是: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位移传感器D. 速度传感器答案:C5. 变形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A. 单次测量B. 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C. 仅在白天测量D. 仅在夜间测量答案:B6. 变形测量中,用于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软件工具是:A. 文字处理软件B. 图像编辑软件C. 数据分析软件D. 游戏软件答案:C7. 在进行变形测量时,以下哪项不是测量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A. 校准测量设备B. 确定测量基准C. 选择测量方法D. 准备午餐答案:D8. 变形测量中,测量结果的单位通常采用:A. 米B. 千克C. 牛顿D. 焦耳答案:A9. 以下哪种材料的变形测量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测量技术:A. 金属B. 塑料C. 橡胶D. 玻璃答案:C10. 变形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以下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A.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B. 定期校准测量设备C. 使用同一测量基准D. 随意更换测量人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变形测量中,可能用到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法B. 间接测量法C. 静态测量法D. 动态测量法E. 以上都是答案:E2. 影响变形测量精度的因素包括:A. 测量设备的精度B.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C.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D. 被测物体的材料特性E. 以上都是答案:E3. 在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需要考虑:A. 温度变化B. 湿度变化C. 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D. 测量人员的情绪状态E. 以上都是答案:A、B、C4.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设备可能被使用:A. 位移传感器B. 应变片C. 激光测距仪D. 显微镜E. 以上都是答案:E5.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设定测量参数B. 校准测量设备C. 记录测量数据D. 分析测量结果E. 以上都是答案: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变形测量中,位移的测量精度与测量设备无关。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考试内容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考试内容《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考试内容第一章1.概念:变形观测、变形体2.变形监测的目的、意义,引起变形的因素3.变形体研究的范围、变形监测的对象如何划分,4.变形观测的内容及变形的分类,变形观测的特点第二章1.概念:观测点、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参考网、相对网2.变形监测的技术有哪些?3.常规的地面测量方法及优缺点4.制定变形监测方案需要考虑哪些问题?5.变形观测的精度与频率有哪些要求?6.举例说明基准点、观测点的布设要求。
第三章1.概念:水准基点、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深埋双金属标、挠度、倾斜测量、裂缝测量、基准线法、正垂线法、倒垂线法、液体静力水准测量2.水准基点的分类3.观测点的标志有哪些类型,4.观测点的布设有哪些要求5.基坑回弹测量有哪些测量方法6.深埋双金属标的原理7.地面倾斜测量的方法有哪些8.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原理及引起其测量精度的因素9.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测定液面高度的方法10.水平位移的测量有哪些技术与方法11.强制对中装置的类型以及平面标志体有哪些类型,水平位移平面点照准装置有哪些要求12.分析测小角法的精度,引张线法的组成有哪些,其读数方法有哪几种13.在水平廊道内,导线的布设及观测特点(大坝)14.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的方法有哪些15.挠度观测方法有哪些第四章1.GPS在变形观测中有哪些应用2.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缺点,在变形测量中的应用3.INSAR的应用有哪些方面4.激光扫描技术的分类,该技术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五章1.概念:变性分析、几何物理分析、变形位移曲线图、有限元、统计模型、确定性函数模型2.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包括哪些数据,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的目标和内容3.对粗差探测处理的方法有哪些4.参考点稳定性检验与分析的方法有哪些5.变形观测的成果整理与分析的内容6.最佳回归方程的意义,选择最佳回归方程的方法,逐步回归分析的计算过程7.变性分析与建模的方法有哪些8.统计模型有哪些优缺点,确定性函数模型的优缺点9.变形监测资料管理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10.大坝的实测自动监测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变形监测试题资料

1、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2、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5、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
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1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1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1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1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15、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1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1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
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C.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D. 记录建筑物的重量2. 以下哪项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卫星定位B. 激光扫描C. 倾斜测量D. 温度测量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测量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B. 测量仪器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C. 测量环境变化造成的误差D. 测量时间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4.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通常不包括:A. 数据的统计分析B. 数据的趋势分析C. 数据的图形展示D. 数据的物理解释5. 在变形监测中,建筑物的沉降量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表示?A. 米(m)B. 厘米(cm)C. 毫米(mm)D. 微米(μ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变形监测的周期应该根据_________来确定。
7.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通常与_________有关。
8.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
9. 建筑物的裂缝监测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10. 变形监测数据的异常分析需要考虑_________等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变形监测中的累积误差,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一般步骤。
14. 讨论变形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时间,建筑物的沉降量为30mm。
请计算该建筑物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6. 假设在建筑物的裂缝监测中,初始裂缝宽度为0.5mm,经过三个月后,裂缝宽度增加到1.2mm。
请计算裂缝的扩展速率,并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共30分)17. 论述现代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D5. C二、填空题6. 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变形速率7. 监测目的和建筑物特性8. 精密水准测量9. 裂缝宽度测量仪10. 环境因素和测量误差三、简答题11. 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的安全问题,为维护和加固提供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监测定义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几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的目的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4)研究正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变形监测的意义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技术设计书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3)观测的原则方案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8)观测进度计划表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
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
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
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
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15天。
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①自动化监测技术②光纤传感检测技术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④GPS在变形监中的应用⑤激光技术的应用⑥测量机器人技术⑦渗流热监测技术⑧安全监控专家系统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词面来说,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的下沉,对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特别是施工阶段,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过程主要表现为沉降变化,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沉降一词。
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3)施工中地下水的升降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 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1)大地测量法2)基准线法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
2)侧边交会法:r角通常应保持60°~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于600m;3)后方交会法精密导线测量方法1)边角导线法2)弦矢导线法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内容1)粗差检查及处理2)点温度条件检查3)数据可靠性检查。
挠度及挠度观测及方法定义: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
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方法:1)高层建筑—前方交会法2)内部有竖直通道的建筑物—垂直观测法3)电子传感设备对于以产生的裂缝应进行哪些内容的监测工作?对建筑物的裂缝应进行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和错距等的定期观测。
对建筑物表面及内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应预埋设备,进行定期观测或临时采用适宜方法进行探测。
裂缝监测的方法1)测微器法2)测缝针3)超声波检测变形监测数学模型指什么?有哪些?表示建筑物的变形与产生变形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称为变形监测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变形监测数学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是基于数学统计的数学模型,有回归、时间序列、灰色系统;第二类是基于力学理论的数学模型,有数值数学模型;第三类是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有神经网络模型。
现代GPS监测技术有哪些(论述题)1)GPS实时监测技术;基本思想: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2)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系统设计原则:先进性、可靠性、自动化、易维护、经济性;基本思想:在不改变己有GPS接收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附加的GPS差分信号分时器连接开关将多个天线阵列与同一台接收机连接,通过GPS数据处理后可获得变形体的变形规律。
组成:控制中心,数据通信,GPS多天线控制系,野外供电系统。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优势1)各监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是相互独立的观测值2)GPS可以实现全天候定位,可以在暴风雨中进行监测3)GPS测定位移自动化程度高。
所测三维坐标可直接存入监控中心服务器,并进行安全性分析。
4)GPS定位速度快,精度高。
监测资料的编整的一般规定监测资料整编包括平时资料整理和定期资料编印。
平时资料整理包括:适时检查各观测项目原始观测资料和巡视检查记录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进行各观测物理量的计算,填写数据记录表格;随时点绘观测物理量的过程线图考察和判断侧枝的变化趋势;随时整理巡视检查记录,补充和修正,确保资料的衔接与连续性。
定期资料编印包括:汇集工程监测的相关资料、报告、文件;对各项观测物理量进行统计和校对;绘制各观测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图,有关因素的相关图;分析各观测量的变化,提出意见;对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说明,刊印成册,建档保存。
整编资料的审查包括完整性审查,连续性审查,合理性审查,争辩说明的审查。
监测资料的定期编印应包含哪些内容?①汇集工程基本概况/监测系统布置和各项考证资料/以及各次巡检资料和有关报告、数据等②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整编时段内的各项观测物理量按时序进行列表统计和校对,此时如发现可疑数据,一半不宣删改,应加注说明提醒读者注意③绘制能表示各观测物理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网,以及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图④分析与观测物理量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提出运行和处理意见⑤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附以整编说明后,刊印成册,建档保存,采用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资料存储和整编,整编软件应具有数据导入,修改,查询,以及整编图表的输出打印功能,还应复制软盘备份如何对检测资料分析(论述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模分析监测资料的分析一般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
1.定期分析:1)施工期资料分析2)运营初期资料分析3)运行期资料分析2.不定期分析:有特殊需要时才专门进行的分析,如遇洪水,地震等。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内容及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内容:监测物理量的转换、监测数据的粗差检查、以及系统误差的检验等。
原因:1)监测数据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格式,必须将其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数据格式2)对任何一个监测系统,其观测数据中或多或少会存在粗差,在变形分析的开始有必要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粗差剔除。
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那些?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哪些?步骤有哪些?数据分析处理包括?方法:精密水准法、沉降仪量测法、三角高程。
内容: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
步骤: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
数据分析处理:1)进准网数据处理,当基准网独立监测时,基准为可以独立平差计算2)各周期数据处理,各周期监测后进行数据平差计算。
建筑物内部监测包括的内容①位移监测②应力/应变监测③温度监测④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⑤挠度监测⑥裂缝监测等建筑物基础沉降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1)基准网数据处理;2)各周期数据处理。
建筑物沉降监测项目: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
方法: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
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有哪些?纵横距投影法:当测定偏距e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纵横距投影法;角度前方交会法:当测定偏距e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角度交会法;任意点置镜方向交会法:当建筑物属于非刚体变形,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其楼体上变形点无法置镜时采用;激光垂准法:当需要计算建筑物某轴线的倾斜度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