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3《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2019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6)比较力 F′与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 在大小和 方向上是否相同.
(7)改变两个力 F1、F2 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2.实验注意事项. (1)同一实验中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 个弹簧测力计勾好后对拉,若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拉的过程 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与板面平行.
C.图乙中力 F 与杆的重力 G 没有作用于一点且作 用线的延长线不可能相交,不是共点力
D.图乙中若 F 垂直于杆向上,则 F 与 G 也不是共 点力
答案:BC
2.(多选)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 定相同
B.合力的大小不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 D.合力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等于其两个分力 的大小之和
判断正误 1.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小试身手 2.(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吊 灯,左边的吊灯受到 A 绳拉力的作用,右 边的吊灯受到 B 绳和 C 绳的共同作用,两 灯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绳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是等效的 B.B、C 两绳对灯的拉力与 A 绳对灯的拉力等效
知识作用 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等效或可以相互替 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 力的分力.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观点出发,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作力的合成.求 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或方法,叫作力的分解.
解析:题图甲中钩子受到的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是 共点力,A 项正确,D 项错误;题图丙中相框受到的两个 拉力和重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是共点力,C 项错误;题 图乙中扁担受的力延长线不交于一点,不是共点力,B 错 误.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 F 如图丙 所示,观察比较 F 和 F′,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答案:(2)方向 11.40 (3)如图所示
(4)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 F 和 F′相等
第三十页,共31页。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 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 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合力.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 O 位置一定 要相同.
(5)由作图法得到的 F 和实际测量得到的 F′,不可能 完全符合,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 F 和 F′符合.
第七页,共31页。
知识点二 力的等效和替代 提炼知识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等效或可以相互替 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 个力的分力.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观点出发,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八页,共31页。
第五页,共31页。
小试身手 1.(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半球形的碗中放一木杆, 碗的 A、B 两点对杆的支持力分别为 F1 和 F2;图乙中杆 的一端 O 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另一端 A 处用竖直向上的 力 F 将杆拉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六页,共31页。
A.图甲中 F1 与 F2 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不是共点力 B.图甲中 F1 与 F2 的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 两个力是共点力 C.图乙中力 F 与杆的重力 G 没有作用于一点且作 用线的延长线不可能相交,不是共点力 D.图乙中若 F 垂直于杆向上,则 F 与 G 也不是共 点力 答案:BC

2015-2016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 粤教版必修1

2015-2016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例2
(多选)关于合力与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栏 目 链 接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用几个分力来替代 D.合力与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它的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并不是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如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分力则是按效果命名 的, 没有施力物体, 是不存在的; 如几个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 则合力是按效果得出的,也不是物体受到的,是不存在的,更谈不上 是平衡力了,所以 B、D 错误. 答案:AC 名师点睛: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与替代关系,它们不能同时存 在,不能使物体平衡;寻找合力与分力,要从它们是否具有相同的作 用效果来进行.
(3 ) 画力的图示时, 应选定恰当的标度, 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 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 合力.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 O 位置一定要相同. (5) 由作图法得到的 F 和实际测量得到的 F′, 不可能完全符合, 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 F 和 F′符合.
栏 目 链 接
例1
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 150 N,用力
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 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 O 点竖直向上画一段 3 倍 于标度的线段;
()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 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 F 的图示. 画力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从物体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 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 F=150 N 即可.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课件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课件
力,从而更轻松地移动重物。
斜面
在斜面上推动物体时,我们可以 通过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来等效 地替换力的大小,使得物体在斜
面上移动。在工程设计中来自应用吊车在工程设计中,吊车是一种常见的力的等效和替换工具。 通过使用吊车,我们可以将一个力等效地替换为多个力, 从而轻松地移动或吊起重物。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是另一种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力的等效和替换工具。 通过使用液压系统,我们可以将一个力等效地替换为多个 力,从而更轻松地移动或举起重物。
等效力与作用点
等效力的作用点是两个力 产生加速度的共同点,可 以是任意位置。
力的等效条件
力的方向相同
两个力必须沿着相同的方 向才能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力的作用点相同
两个力必须作用于同一物 体上,并且作用点相同。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两个力必须产生相同的效 果,即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力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的概念
力的等效和替换
contents
目录
• 力的等效性 • 力矩的等效性 • 力的替换 • 力的等效和替换的应用
01 力的等效性
力的等效定义
01
02
03
力的等效定义
在物理学中,如果两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产生相同的 加速度,则这两个力是等 效的。
等效力的性质
等效力具有相同的矢量效 果,即它们产生的加速度 和运动效果相同。
详细描述
力矩的等效是指两个力矩在转动效果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即它们能够产生相同 的角加速度或角速度。在物理和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力矩的作 用效果,以确定它们是否等效。
力矩的等效条件
总结词
要使两个力矩等效,它们必须满足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和作用点相同三个条件。

高中物理 力的等效与替代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力的等效与替代课件 粤教版必修1
精选ppt
五、寻找等效力(实验与探究)
1.将一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两 根细绳相连。
2.分别在细绳下悬挂等量的钩码, 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伸长至O点。 记下O的位置及绳子的方向,用弹 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量,且记下 F1、F2的力的大小。
3.直接用弹簧称去拉细绳,同样 使细绳的结点伸长至O点。读出弹 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
精选ppt
四、力的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பைடு நூலகம்的 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 以互相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 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 从作用效果相同出发,寻找力的替代,称为 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
3,我们把拉力F称为F1、F2的合力,把F1、F2称 为F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 法,叫做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4.用力的图示法作出三个力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精选述ppt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发现这三个力满足 什么样的几何关系吗? (请大家积极讨 论)
如果用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 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 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 小和方向.
――这就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堂练习: P62 3题
精选ppt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力的示意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粗略表
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力的图示 1、用线段的长度表示拉力 的大小。
2、用线段的箭头表示拉力的方向。 3、箭尾(或箭头)表示拉力的作用点。
精选ppt
•实战练习:(1分钟)
如何画力的图示(四步法):
用一个大小为60N,方向与水 平面夹角为30度的斜向上的力 拉小车,请用图示法 画出这个力。

2016-2017学年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35张)

2016-2017学年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35张)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条拉伸,如图6甲所示,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步骤B中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末端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 使____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
(2)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 同一点 上,或者几个力
的 作用线 相交于 同一点
2.力的等效和替代
,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共同作用 (1)力的等效和替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_________
效果 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 等效 或可以相互替代 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 合力 ,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 分力 .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解析
只有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
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对原来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两力可以是不同性质
的力,但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所以,选项A、C正确.
,这个
答案
(2)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力的合成:求 几个力合力
合成.
的过程或求 合力
的方法,叫做力的
②力的分解:求 一个力的分力 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分解.
3.对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知识点2
合力的大小
如图 3-3-2 所示,小明在前面拉斗车,小丽在后面推斗 车,在他们两个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拉动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大力士一个人即可轻松拉动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与小丽
的合力使得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明与小丽的合力应该 等于 斗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力士单独作用于斗车的 ______ 力也是使得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大力士单独作用于斗车的 等于 斗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所以大力士单独作用于斗 力________
【注意事项】 (1)同一实验中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个弹 簧测力计钩好后对拉,若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拉的过程中,读数 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使用时弹簧 测力计与板面平行. (2)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 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 些,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图. (5)由作图法得到的 OE,不可能和 F 完全重合,但在误差 允许范围内可认为它们重合.
F′是单个力作用时的情况.F
是F1与F2的对角线.
图 3-3-5
数量.
甲 图3-3-3

(3)如图乙所示,直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去拉细绳,同样使结 点伸长至点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以及细绳与纸边的交点 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取下纸片,连接 OC、OD、OJ,用力的图示法作出三个
力 F1、F2、F(如图 3-3-4 所示).
图 3-3-4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 O 位置一定要相同.
【例3】(双选)在做“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实验中,橡皮筋 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 到某一确定的 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不允许改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 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 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

3.3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3.3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粤教版必修1)

一,它可以使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如何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效替换的关系.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即一个力可以由几个力来代替,反过来,多个力也 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 (2)合力与分力只是作用效果相同,在作用效果上存 在等效替换的作用,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
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不能将合成以后的力当成物体所受的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二 学案导引
合力与分力等效关系的实验探究
1.同一实验中橡皮筋和绳的结点为什么要伸长
到同一位置? 2.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实验猜想 若橡皮筋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F1、F2的共同
2. 合力和分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吗?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等效替代 (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2)条件:当几个不同的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 体上产生的共同效果跟一个力单独作用时有 相同的效果时,它们就可以是互相替代的. (3)作用:等效替代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
不同性质的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例1
(双选)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 )
F的说法,下述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D.两个力F1、 F2与合力 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B 物体,而用O 点代替B 物体,画出力F 的图示.
答案
见解析图
针对练习2 根据下列要求用图示法画出力: (1)水平桌面对桌面上的书产生30 N的支持力; (2)用1 600 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0° 角的斜上方拉 车. 解析 水平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点可认
三、寻找等效力 典例3 某小组在做“寻找等效力” 实验时,实验结构如图2所示, A是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 在力的作用下橡皮条与细线套 的结点所达到的位置,F′与 AO共线.
图 2
(1)图2中______(填“F”或“F′”)是两个分力F1 与F2用平行四边形画出的对角线的值; (2)本实验中,假如力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为 了使橡皮条仍伸长到O点,对力F2来说,下面几种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只有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 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对原来几个力的 等效替代,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 时存在
( AC )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5.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为F1、F2,它们的合力大小 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B.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C.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D.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解析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F1-F2|≤F≤F1+F2,因 ( D )
课时作业
1.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B.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力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 物体
2.如图3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 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 角从0° 逐渐增大到180° 的过程中,合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C ) 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 B )
B.合力与原来的分力间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C.合力总比分力大 D.合力总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
解析 在力的合成中,合力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 力,找不到合力的施力者,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建立 在效果相同即所谓的等效的基础上的,因此,合力也 就没有性质的问题.合力这个“合”字的意义不是代 数中的“和”,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 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一般地|F1-F2|≤F≤|F1+F2|.
图 6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____N和__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 (2)在方格纸(见图7)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 及它们的合力.
图 7
解析
从图中可知,弹簧秤最小分度为0.1 N,因此,
竖直向下的弹簧秤读数为2.5 N,水平向右的弹簧秤读 数为4.0 N.因为读数2.5 N、4.0 N均是0.5 N的整数 倍,因此,选方格纸中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0.5 N,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画出两个力以及它们的合 力,如下图所示.
9.在图 5 中,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 A 受到的重力都 是 8 N,试画出物体 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 5
答案
10.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 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 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 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 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6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解析
作图时比例大些,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些,
可以减小相对误差,使拉橡皮条的细绳长些,可使记 录绳的方向时,确定的点与结点O距离大些,减小连 线时的相对误差,因此A、B、D选项所说的要求都能 起到减小相对误差的作用,在实验中,两个分力F1、 F2的夹角θ过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合力F的误 差越大,所以在实验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 答案 C
答案
见解析图
二、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 典例2 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定相同 B.合力的大小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 D.合力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等于两个分力 的大小之和
思路点拨 由于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合力可以 大于或者小于甚至等于分力,要根据分力的大小和夹 角来确定.
为在书的中部.拉车时可取车上前部某点为作用点. (1)取 3 mm 长的线段表示 10 N,作用点为 A,书所受 支持力为 NA,力的图示如下图(a)所示,也可用质点表 示物体,力的图示如下图(b)所示.
(2)取3 mm长的线段表示400 N,作用点为B,车所受 拉力为TB,力的图示如下图(a)所示,也可用质点表示 物体,力的图示如下图(b)所示.
( D
)
A.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这
8.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为了减 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大些 B.拉橡皮条的细绳尽量长些 C.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两细绳的夹角尽 量大些 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两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尽量大些 ( ) A.描点、作图时的铅笔尖一些,并使图尽量
探究归纳
一、力的图示 典例1 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 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3)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 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一般不同.
大小 、 方向 2.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
和 作用点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3.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
(
)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
解析
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
同,这个力为几个力的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 分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 过一些特例,如分析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等效力,两 个大小相等、互成90° 的两个力的等效力等.
答案 D
针对练习3 关于合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性质与原来分力性质相同
答案
(1)F
(2)C
针对练习4 给你两只量程为5 N的轻弹簧秤,一个带 有小钉子的平板,几张白纸,将橡皮筋结在小钉子 上,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用一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只弹簧 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是否也能将橡皮筋拉 到O点?即两种方法的效果是否可以相同? (2)用一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的作用力与用 两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将橡皮筋拉到O点的 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答案
(1)2.5
4.0
(2)见解析图
解析
(1)用一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只
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也能将橡皮筋拉到 O点.即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和一个力的作用效 果相同. (2)分两个步骤做这个实验:①记下用一只弹簧秤拉到 O点时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个力 表示出来,记为F;②记下用两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 的角度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及方向,并用力的 图示法将这两个力表示出来,记为F1、F2.多次重复 步骤②,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F是以F1、F2为邻 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答案 见解析
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另外,选取不同的标度, 力的图示会有所不同.根据上述原则可知A、D图示正 确,B、C则不正确.
答案
BC
针对练习1 如图1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 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解析
图 1 画力的图示,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选定标度,
此题可选3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 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画上刻度.如下图甲从O 点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3 mm)的线段;
解析 A项中应当以60° 、90° 、120° 等各种角度实 验,A项错误.B项正确,D项错误.结点重合才能体 现力的等效性,C项错误,应允许有一定的测量、作 图等误差.
答案 B
7.下面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几个力的合力的作用 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最小分力 C.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它的各个分力 D.合力和它相应的分力可以相互替代
此A、B、C均错,D正确.
6.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 之间的夹角为90° ,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 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 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 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 是普遍成立的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没有必要 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效果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
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 叫做力的 合成.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 的 效果 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原 来那个力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4.力的分解:求 一个水平面向
解析
通过实验探究,会发现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比
每个分力大,随着它们夹角的增大,合力逐渐变小, 合力最大为两个力同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和,最小为两 个力反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差.认真理解等效力和平行 四边形的概念,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力的图示法进 行解答. (1)显然F′是单个力作用时的情况,因为F′与AO共 线,F是F1与F2的对角线. (2)由于F1的大小和方向确定,所以F2是唯一确定的.
图 3
3.如图4所示,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F2的合力就是F B.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 C.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只有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 解是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