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运用三稿

合集下载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塑造自信形象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塑造自信形象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塑造自信形象介绍在演讲中,除了言辞表达之外,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适当的肢体语言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信息,增强自信形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帮助你塑造更加自信的形象。

1. 姿势的调整姿势能够传递自信或者紧张的信息。

在演讲中,站立姿势应该是笔直挺拔、双脚并拢的,这样能够传达出你对演讲的掌控力和自信心。

另外,双手可以自然地放在两侧,或者用手势表达一些重要的内容,但要避免过多的手势,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 目光交流与听众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通过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可以增强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连结感,同时也表达出自信和诚意。

在演讲中,你可以通过扫视观众,将目光交流与众多听众进行分散、均匀的连接,这样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自信和专注的感觉。

3. 手势运用适当的手势运用可以增添演讲的生动性和表达的力度。

在演讲中,你可以用手势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关键词,这样能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信息。

同时,手势也要注意不要太过夸张,以免给人造作或过度激动的感觉。

4. 身体语言的协调身体语言的协调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演讲中,我们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言辞的表达,这能够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例如,当你提到积极的事物时,可以微微倾身向前,这样能够传达出你的积极态度。

而当你提到消极的事物时,可以微微后退,传达出你的谨慎和警惕。

5. 注意身体的放松在演讲中,身心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紧张和焦虑会影响我们的肢体语言,让我们看起来不自信。

因此,在演讲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身体放松的练习,如深呼吸、脱掉紧身衣物等,帮助放松身体和心理,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

结论适当调整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增强自信形象。

通过以上介绍的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演讲中塑造更加自信的形象。

记得要练习和反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调整,你会越来越自信和出色地进行演讲!。

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演讲稿表达效果

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演讲稿表达效果

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演讲稿表达效果肢体语言是一个人在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在演讲中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能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讨论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演讲稿的表达效果。

一、姿势和站姿人体的姿势和站姿在演讲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信和积极的形象。

站立时,挺直腰背,微微前倾,两脚略分开,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站姿能够展现出我们的自信和专业。

另外,我们可以根据演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姿势来表达。

例如,当我们要解释一个概念或者说明一个过程时,可以用手势来配合说明,展示出更加直观的效果。

而当我们强调某个重要的点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采用稳定的姿势和动作,以表达出自己的决心和坚定。

二、手势和动作手势和动作是肢体语言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合理运用手势和动作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在演讲时,我们可以运用手势来强调关键的观点或者词语,或者用手指引听众注意到特定的事物或者地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手势的大小和速度来表达情感。

例如,当我们为某个事情感到兴奋时,手势可以变得更大、更有力,以增强自己的表达效果。

除了手势,身体的动作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

如头部的转动、身体的转动等等,都能够使整个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势和动作应该与演讲的内容相呼应,不宜过于夸张,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三、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肢体语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与听众的眼神交流,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关系,增加演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在演讲时,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扫视听众的方式与他们建立眼神交流。

保持眼神交流能够让听众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自信,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演讲方式。

四、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最直接、最能够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

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情感,使演讲更有吸引力。

发言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姿态调整

发言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姿态调整

发言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姿态调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发言稿中的肢体语言与姿态调整”。

在公众演讲或正式场合中,我们的肢体语言和姿态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和姿态调整,不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还能够增强演讲效果,提升演讲的吸引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它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和姿态等来表达思想、意图和情感。

在演讲中,身体姿势和举止往往比语言更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比如,站得笔直,可以传递出自信和坚定的态度;微笑和眼神交流则能够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姿态调整的技巧1.站立姿势站立姿势是发言者最先接触到听众的方式,正确的站姿能够给人以自信、专业的感觉。

首先,双脚站立时要稍微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以保持平衡。

腰部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硬或曲背。

双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不要交叉或插兜。

这样的姿态既显得自然又显得庄重,能够给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手势运用手势是肢体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引导注意力、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使用合适的手势可以更好地支持和补充语言的表达。

但需要注意手势的节奏和幅度,过度夸张或频繁的手势可能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演讲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手势,并保持自然而流畅的动作。

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最为显著的部分,能够直接传达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

正确运用面部表情可以激发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例如,微笑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表达友善和喜悦;眉头紧锁则可以传递出认真和严肃的态度。

但是,面部表情也需要注意适度和自然,过分夸张或僵硬的表情会显得不真实,影响演讲效果。

三、肢体语言和姿态调整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的发言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演讲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来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和姿态调整。

在以文字为主的发言稿中,可以通过发声技巧、眼神交流和手势运用等方式来补充和支持语言的表达。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如何利用身体表达更有力的讯息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如何利用身体表达更有力的讯息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如何利用身体表达更有力的讯息演讲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仅仅依靠口头表达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

在演讲中,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姿势,演讲者可以传递更加生动、有说服力的讯息。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如何利用身体表达更有力的技巧。

一、姿势的运用在演讲中,身体的姿势是传递信息和引发共鸣的关键之一。

演讲者的站姿、坐姿可以传递出自信、专业或者亲和力等形象。

一个自信的姿态会让听众更加愿意相信演讲者所说的内容,因此,演讲者应该保持直立的姿势,收拢肩膀,放松肌肉,这样能给人一种自信而有气质的形象。

二、手势的运用手势是肢体语言中最直观的一部分,通过手势的运用,演讲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增强听众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例如,当演讲者强调某个观点时,可以运用手指向前指引的手势,以示强调;当演讲者想要展示某种对比时,可以借助手势的对称性,用双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然而,过度使用手势可能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因此演讲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手势的使用频率和力度,避免过多或者过激的手势。

三、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演讲中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例如笑容代表友好和轻松,皱眉代表愤怒和担忧。

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当演讲者想要表达愉快的情感时,可以展示出宽厚的笑容;当演讲者想要表达严肃或者担忧的情感时,可以收敛面部表情,展示出适度的紧张。

四、身体动作的运用身体动作能够使演讲更加生动,增强演讲内容的可视化效果。

演讲者可以运用身体动作来模拟事物的动作或者展示某些过程。

例如,在介绍某个产品的特点时,演讲者可以运用手臂的搭配动作,模拟产品的展示过程;在讲述一个发展历程时,演讲者可以通过步行或者走动来模拟过程的变化。

五、眼神交流的运用在演讲中,眼神交流是与听众建立连接和增强亲和力的重要方式。

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英语作文

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英语作文

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英语作文How to Use Body Language in SpeechSpeaking is not just about the words you say,but also about how you present yourself through body ing the right gestures and movements can greatly enhance your speech and help you connect better with your audience.Here are some tips on how to effectively use body language in your speech:e hand gestures to emphasize key points.Gesturing with your hands can help you to highlight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make your speech more engaging.Just be careful not to overdo it,as too many gestures can be distracting.2.Maintain good posture.Standing up straight with your shoulders back conveys confidence and authority.It also helps to project your voice better and make a stronger impression on your audience.3.Make eye contact.Looking directly at your audience shows that you are engaged and confident.It also helps you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with your listeners and hold their attention.e facial expressions to express emotion.Smiling,frowning,or raising your eyebrows can help to convey your feelings and make your speech more dynamic.Your facial expressions should match the tone of your speech to create a consistent message.5.Move around the stage.Don't stand in one spot the whole time-use the space to your advantage.Moving around can help you to keep your audience's attention and make your speech more dynamic.Overall,using body language effectively can enhance your speech and help you to captivate your audience.Practice different gestures and movements to find what works best for you,and remember to stay confident and natural in your delivery.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演讲不仅仅是说话的内容,还包括通过肢体语言展示自己。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演讲技巧与肢体语言运用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演讲技巧与肢体语言运用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演讲技巧与肢体语言运用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演讲技巧与肢体语言运用》的演讲。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演讲技巧和肢体语言运用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要明确一点,演讲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表述,更是一种艺术。

一个好的演讲,能够让听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键的演讲技巧和肢体语言运用方法。

一、演讲技巧1. 选题:选择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和思考。

所选主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他们能够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2. 结构:一个好的演讲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正文部分要详细阐述观点,让听众了解你的观点;结尾部分要进行总结,强调你的观点,并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

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让听众更容易跟上你的思路。

4. 情感表达: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变化,以及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情感。

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诚意,从而更好地接受你的观点。

二、肢体语言运用1. 眼神:在与听众交流时,要保持眼神的交流,让听众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尊重。

可以通过眼神来观察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演讲内容和方式。

2. 手势: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演讲的效果。

用手指轻轻敲击桌子,可以强调重点;举起拳头,可以表达决心和力量;摊开双手,可以表示真诚和坦诚。

3. 肢体姿势:保持挺拔的站姿和自信的步伐,可以让听众感受到你的自信和力量。

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些肢体动作,如转身、弯腰等,以增加演讲的生动性。

4. 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如微笑、皱眉、瞪眼等。

面部表情要与你的言语内容相协调,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发言稿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强调观点

发言稿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强调观点

发言稿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强调观点在进行演讲或发言时,除了语言表达外,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

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增强说服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肢体语言来强调观点。

一、姿势和站姿首先,姿势和站姿是肢体语言中最基本的部分。

在发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姿势和站姿来传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自信和权威时,可以挺胸抬头,保持笔直的站姿;而当我们想要表达谦虚和敬意时,可以稍微低下头,微微弯腰。

通过合适的姿势和站姿,我们可以让观众更加关注我们的发言内容。

二、手势和手部动作手势和手部动作是肢体语言中最直观、最能吸引注意力的部分。

通过运用手势和手部动作,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我们想要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前方;当我们想要表示两个对立观点时,可以用双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此外,手势和手部动作还可以用来配合语言表达,例如用手比划出一个数字或者画出一个图形,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三、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是肢体语言中最能传递情感的部分。

通过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愤怒或激动时,可以紧皱眉头,眼神锐利;当我们想要表达喜悦或幽默时,可以展现出灿烂的笑容。

此外,眼神交流也是与观众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眼神交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他们进行互动。

四、身体动作和移动身体动作和移动是肢体语言中最能营造氛围和场景的部分。

通过运用身体动作和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发言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紧张和激动时,可以来回踱步;当我们想要表达放松和自在时,可以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此外,身体动作和移动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例如走向观众中间或者走向演讲台的不同位置。

总结起来,肢体语言在发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姿势和站姿、手势和手部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身体动作和移动,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增强说服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如何在演讲稿中运用身体语言

如何在演讲稿中运用身体语言

如何在演讲稿中运用身体语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演讲稿中运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传递出我们内心真
实的情感和态度。

在演讲中,正确运用身体语言不仅可以增强演讲
的表现力,更能够深入人心,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们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姿势。

站立笔直、双脚平行、双肩自
然放松,这样的姿势既显得自信大方,又能够让我们的声音更加有
力量。

另外,我们的眼神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和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诚意。

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手势。

适当的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比如,当我们强调
某个重要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前方,或者做出一个大幅的手势
来强调我们的观点。

最后,我们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

微笑是最好的面部表情,
它可以让我们看起来更加友好和亲和力,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我们的
观点。

此外,面部表情也可以根据演讲内容的不同进行变化,比如在表达悲伤或愤怒的观点时,可以适当地调整面部表情,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总之,正确运用身体语言可以让我们的演讲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演讲中能够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让我们的演讲更加出色,更加有影响力。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肢体语言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

肢体语言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连续性和变化性强、以及信息可靠程度高的特点。

因为肢体语言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

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

交际双方只要处于视听范围内,双方之间的肢体语言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

交谈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所处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连续性和变化性的信息。

肢体语言多数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虚假成分较少,增强交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肢体语言(一)肢体语言的概念肢体语言是指非语言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眼神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是除语言表达外另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早在19世纪,查尔斯·达尔文已经开始了关于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研究;20世纪 50年代,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7%来自于语言 (仅指文字),38%来自于声音 (其中包括语音、音调以及其他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 (Ray Birdwhistell) 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人们说话时总会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来配合自己的谈话,相比语言的有意识,这些动作是无意识的,更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捕捉其内心活动的蛛丝马迹;也可以从对方的姿态神情中探究其心理因素。

运用看的技巧,不仅可以判断对方的思想变化,决定本方对策,同时还可以有目的地运用语言传达信息,使谈判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部分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走动——发脾气或受挫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抬头挺胸——自信,果断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鼓掌——赞成或高兴打呵欠——厌烦手指交叉——好运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搔头——迷惑或不相信笑——同意或满意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抖脚——紧张双手放在背后——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环抱双臂——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二)肢体语言的特点1.无意识性肢体语言是人类心理反映的自然的外在表现。

“言为心声”的说法对体态语言更为适用。

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心事,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匆匆的感觉。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2.情境性与复杂性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于特定的语境中。

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

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同样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3.真切性与直观性以为顾客在排队,他不停的把口袋里的硬币弄的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很着急:在柜台前,他拿起商品又放下,显示出拿不定注意:当某些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语言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人们更相信的是非语言信号所代表是意义。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假:肢体语言则不同,肢体语言大都是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郁和掩盖的。

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不具有视觉的形象可感性;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以灵活多变的表情、动作、体姿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如形容物体的大小,用手势来比划,对某二事物表示赞成或反对,采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等,就具有鲜明的形象直观性。

二、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力人们运用语言行为来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往往有词不达意或词难进意的感觉,因此需要同时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帮助,或弥补语言的局限,或对言辞的内容加以强调,使自己的意图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表达。

例如,当别人在街上向正在行走的你问路时,你一边用手指点方向,帮助对方邻会道路方向,达到有效的信息沟通。

(二)代替有声语言在一定条件下,肢体语言还是具有能够取代自然语言,而且无法被自然语言取代的独特作用。

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兵临城下,命令打开城门,让一群老弱残兵清扫街道,而自己却稳坐城楼之上饮酒弹唱,神态自若,曲调悠扬。

司马懿反复观察,思考再三,认为城中必定设有伏兵,便急忙引兵撤退。

空城计的成功,充分显示了肢体语言具有自然语言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

(三)能迅速传递,反馈信息,增加互动性在沟通交流时,非语言行为可以维持和调节沟通的进行。

如点头则表示对对方的肯定:抬眉则表示有疑问:当眼睛不注视对方时,意味着谈话结束了。

简而言之,调节肢体语言动作可帮助交谈者控制沟通的进行。

因此,非语言暗示,如点头,对视,皱眉,降低声音,改变距离,所有这些都传递信息。

三、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在商务谈判中,是否能够一边倾听对方的谈话,一边观察他说话时的语言环境,是解读对方内心真实情绪的关键。

(一)脸部表情1.眼睛眼镜透露出来的信息,只有当两个人彼此眼神相交时,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人在交流时,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的人们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要比亚洲国家人长。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对方与你目光相交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一般意味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对与你谈话很感兴趣,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瞳孔会扩张;第二种可能是,他对你怀有敌意,或是向你传递挑衅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瞳孔会收缩。

2.微笑微笑从人的本性来说,笑会在对方心里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减少陌生感,让对方喜欢上我们。

在谈判前微笑会对谈判双方产生积极的效应,从而使谈判双方就更高的成交额获得更大效益。

在谈判碰到僵局时,微笑可以缓和气氛,帮助谈判顺利进行。

如:在一次谈判中,我们注意到说话人说话时的表情。

A: I’d like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by talking about prices.B: Shoot. I’d be happy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A: Your products are very good. But I’ m a little worried about the prices you’re asking.B: You think we about be asking for more? (Laughs)A: (chuckles) That ’s not exactly what I had in mind. I know your research costs are high, but what I’d like is a 25% discount.此刻谈判进入比较关键的价格问题,气氛开始严肃起来。

B方在语言上用了反问,同时露笑容,缓和了现场的气氛,也感染了对方,以致对方也chuckles,莞尔起来。

(二)手的动作谈判过程是不断琢磨对方底线、掩饰自己底线的过程。

买方会力求降低价格,而卖方会列举种种数据来说明他们的成本有多高,利润有多微薄。

在这个心理角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慎重地措辞,但无法有意识地全程控制肢体的动作。

一旦言不由心,就会出现与言词不一致的肢体动作。

例如,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

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

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

在进行商务谈判时,留意一下谈判对手细小的动作,谈判对手是否在说到关键的问题上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拿水杯喝水,用手遮住嘴巴,或用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动作,或做出触摸鼻子的动作,或拉拽衣领等动作,而这些细小的动作,大部分恰恰反映了一个人在撒谎或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三)头部动作1.点头点头的动作源于鞠躬的姿势,用来表达顺从的态度。

如果你在谈话时向对方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在听取对方的回答时,你应该边听边点头。

当对方回答完毕以后,你可以继续再点五次头,频率大致保持在一秒钟一次。

通常情况下,在你点第四次头时,对方就会再次开始说话,提供给你更多的信息。

而你只需要静静地一边聆听一边点头,同时把手放在下巴的位置,表现出认真思考的样子,你就不会有必须开口说话的压力,而且对方也不会对你产生审问者的印象。

在聆听的时候,放在下巴上的手不妨做出轻轻抚摸下巴的动作,因为,正如之前我们所说过的那样,这样的动作能够激发别人说话的欲望。

由于身体语言是人们的内在情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外在反应,所以,如果对方怀有积极或者肯定的态度,那么他在说话时就会频频点头。

反过来说,假如说话时刻意做出点头的动作,那么内心同样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点头动作来判断对方的反应,而恰当的点头动作对建立友善关系、赢得肯定意见和协作态度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点头的动作还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如果有人对你点头,你通常也会向他回报以点头的动作--即使你并不一定同意这个人所说的话。

因此,在建立友善关系、赢得肯定意见与协作态度等方面,点头的动作无疑是绝佳的手段。

在跟别人谈话时,你不妨在每句话结束前添上一个反问短句,再次肯定自己的观点。

例如,"难道不是吗?""你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这难道不对吗?"或者"相当公平了吧?"这样边说边点头,聆听者就会和你一起做出点头的动作,于是他的内心由此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使他很有可能赞成你的意见。

2. 摇头摇头的动作通常表达"不"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