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期末复习
南邮 通达 IP网络技术 期末复习题

IP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108m/s,(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请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请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3)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发送时延:100s;传播时延:5ms;(2)发送时延:1µs;传播时延:5ms;(3)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补充】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2.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案】L=2*1Gb/s *(1km/200000km/s) =10000bit 合1250字节【注意点】1. 一个往返 2.在通信领域中 1G=109 1M=106而在计算机数据量中 1G=230 1M=220 3.(1)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答案】240用二进制表示:11110000 212-2=4094个(2)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答案】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
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为决定。
(3)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答案】子网掩码相同,子网数目不同(4)C类地址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案】有,对于小型网络这样做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路由表4.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答案】(1)(3)是B类,(2)(5)是A类,(4)(6)是A类【补充】A类网络范围:1.0.0.0~126.255.255.255B类网络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网络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5.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为:10.10.81.1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请推导出:(1)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号(2)网络内允许的最大主机数(3)网络内主机IP地址的范围(4)广播地址【答案】 (1) 10.10.81.0 (2) 254 (3) 10.10.81.1~10.10.81.254 (4) 10.10.81.255 6.ARP包解析【答案】ff ff ff ff ff ff :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 广播 00 11 5b 91 a4 a5:源地址 08 06:类型,ARP 以下开始ARP 报文00 01:硬件类型(Ethernet ) 08 00:协议类型06:硬件地址长度 04:协议长度 00 01:操作(表示ARP 请求) 00 11 5b 91 a4 a5:源地址 0a 0a 50 76:10.10.80.118源IP 00 00 00 00 00 00:目标MAC 0a 0a 51 da: 10.10.81.208目标IP 20 0。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背诵版(南邮)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1、阐述古希腊四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四种不同思想。
(教材P26)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持和希巴索则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以土加于上述三者,主张“四元素”为万物之始,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各种性质不同、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的“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
2、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讲义P12)a、先进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为以四大发明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发明的领先,以及农学、中医、天文、算术等学科的成熟。
b、实用性:中国古代科学倾向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古希腊科学的倾向于理性思辨。
主要表现在种种有形的技术发明,许多理论体系始终未能摆脱应用阶段。
c、稳缓性: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在稳缓地前进而无大起大落。
d、大一统性:与农业有关的学科构成中国大一统科技中心的一部分,大型建筑技术、通讯技术、航海技术、炼丹技术等成为中国大一统科技的派生分支。
3、简述近代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不同特征。
(讲义P20)(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作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a、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程度的发展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
b、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联系观点:电磁学揭示了电、光、磁之间的联系,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有机化学揭示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有机物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康德的“星云假说”探讨了星体的演化;“地质进化论”探讨了地球的演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探讨了生物的演化。
南邮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一、在网络中,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接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1、本局接续:用户线-用户线2、出局接续:用户线-出中继线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机用户线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出中继线 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三、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1、互连技术;2、接口技术;3、信令技术;4、控制技术四、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1、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五、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与应用。
1、面向连接:(1)呼叫过程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应用于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面向无连接:(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2)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六、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与应用举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传送方式STD (同步时分)ATD (异步时分)服务种类面向连接物理连接虚电路连接无连接(数据报连接)带宽分配固定分配利用率低动态分配利用率高适合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业务1、同步时分(STD):交换机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2、异步时分(ATD):属于同一呼叫的连接的信元,可以疏密地在复用链路上出现,实现按需分配带宽。
(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ATM交换。
七、肯定证实与否定证实的概念八、T单元和S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1、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实现一对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1)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2)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3)输出控制: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输入控制: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5)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2、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实现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1)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2)输出控制:每条入线设置入线控制存储器。
南邮通达微机期末复习共29页

南邮通达微机期末复习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南邮期末复习

2. 8255初始化编程
工作在方式0时:方式选择命令字→控制口; 直接采用IN/OUT指令对其进行读写。 工作在方式1、2时: ① 方式选择命令字→控制口; ② 允许中断(或禁止中断)的命令字→控制口。 如果数据口(A或B)工作在方式1: 查询方式,且A或B口定义为输入口,先用IN指令读入C口的内容,查询 到其中的IBF=1时,表示CPU可以继续用IN指令从A或B口读入外设送来的 数据。 查询方式,且A或B口定义为输出口,先用IN指令读入C口的内容,查询
对于日时钟 08H(或其中的1CH),不需要写中断结束命令字;
用户中断根据中断类型码的不同必须进行不同的操作。
重点总结:
1)简述什么叫中断;简述什么叫中断源;给出一个中断源的实例。
2)简述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3)简述软件中断与硬件中断的区别。
4)解释中断类型码的含义;简述在软件中断和由8259管理的可屏蔽硬件中 断中,CPU获取中断类型码的不同途径。
3)为实现通信,收发双方一帧数据的格式和通信速率要保持一致。
4)RS232信号采用负逻辑,一些常用的信号标准P304。 “逻辑1”= 3V~15V,“逻辑0”= 3V~15V
2. 8250芯片:可编程串行异步通信接口芯片
8250内部寄存器的功能
例3:串行异步通信一帧数据的格式包括哪几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逻辑 电平和位数。
I8254 ENDP
重点总结:
1)什么是接口?什么是端口;端口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解释I/O端口独立编址的含义;举例说明在PC系统机中,用于读写I/O 端口的汇编语言指令。
3)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与输入/输出设备信息交换的几种方式。
4)简述在支持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中,CPU从外设接收数据和向外设发送 数据的基本流程。 5)简述8254的三个定时/计数器在PC系统机中的应用。
南邮DSP期末复习课试卷

DTFT
连续周期频谱 X ( e j )
内 插
有限长离散时间信号 y[n]
DFT
2 0 ~ 2 ,间隔 N 频域采样
有限长离散谱线
Y (k )
第五章 重点
DFT的定义、性质及其证明 循环卷积与线性卷积的关系 实序列的DFT 线性卷积的DFT实现 重叠相加法
Let ga(t) be a band-limited signal with CTFT Ga(j)=0 for | |> m Then ga(t) is uniquely determined by its samples ga(nT) , -n, if T 2 m where T=2/T
连续时间信号 x(t)
内 插 时域采样
FT
连续频谱 X(jΩ)
周期延拓
离散时间信号 x(n)
周期延拓 取主值区间
DTFT
连续周期频谱 X ( e j )
内 插
有限长离散时间信号 y[n]
DFT
2 0 ~ 2 ,间隔 N 频域采样
有限长离散谱线
Y (k )
Sampling the DTFT
Sampling the DTFT
n
x[n]
实偶——实偶
实奇——虚奇
Commonly Used DTFT Pairs
Sequence DTFT
[ n] 1
1 e
jo n
k
2( 2 k) 2( o 2 k)
1 [ n] ( 2 k) j 1 e k 1 n [ n], ( 1) 1 e j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补充

一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效劳,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根本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共享、异步、虚拟并发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或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性: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可以被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同使用,而不是被某个程序独占。
异步:又称随机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并发活动会导致随机事件的发生。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并启动交替计算的方法。
中断〔实现多道程序切换〕、通道〔实现硬件之间的并行〕、磁盘的出现促成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让IO与CPU并行工作提高CPU利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部件的并发性。
并行活动一定是并发的,反之并发活动未必是并行的,并行性是并发性的特例,并发行是并行性的扩展。
系统调用:操作系统提供应用户的应用程序同系统之间的接口,系统调用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只有通过系统调用才能请求系统效劳并使用系统资源。
系统调用分类:进程管理、文件操作、设备管理、主存管理、进程通信、信息维护。
系统调用的作用:一是内核可以基于权限和规那么对资源访问进行裁决,保证系统的平安性;二是系统调用对系统资源进行抽象,提供一致性接口,防止用户在使用资源时发生错误,且使编程效率提高。
系统调用和过程〔函数〕调用的区别: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提供方式不同。
二特权指令:只能提供应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使用的指令。
如启动设备、设置时钟、控制中端屏蔽位、清空主存、建立存贮键、加载PSW等敏感性操作。
处理器状态可以划分为核心态〔管态〕和用户态〔目态〕:当处理器处于核心态时,CPU运行可信软件,硬件允许执行全部机器指令,可以访问所有主存单元和系统资源,并具有改变处理器状态的能力;当处理器处于用户态时,CPU运行非可信软件,程序无法执行特权指令,且访问仅限于当前CPU上进程的地址空间,这样就能防止内核收到应用程序的侵害。
南邮课件-数字电路-期末总复习

VC C
EN
C
A0
B
A1
A
A2
D0
D 1 7 41 5 1 D2
Y
F
D3
D4
D5
D
1
D6 D7
(2)降二维用1/2 74153实现。
C
C
1
BLeabharlann A0AA1
D0
1_ 2
7
41
5
3
1
D1
Y
F
D2
D3
EN
D
1
=D+C
B
四、比较器 1、四位二进制比较器(典型芯片74LS85)
1) 单片(连接)
2)多片连接(扩展比较位数) a)串联比较方式
指出:利用对偶规则,基本定律可只记一半,常用 公式被扩展一倍。如:P18 表2.3所示
四、逻辑函数的表达式 (一)、常用表达式 (五种形式)
五、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式 1、最小项、最小项表达式 (1)最小项的概念及其表示 最小项的特点:
①首先是一个乘积项,用符号mi表示。 ②它包含了所有的变量,而且变量以原变量或 反变量的形式只出现一次。
把乘积项拆为两项,
(2)、或与式的化简 化简方法:
①利用“或与”形式的公式进行化简。
②采用二次对偶法进行化简。
“或与”式用公式法进行化简比较繁琐,建议采 用二次对偶比较简单。
2、卡诺图化简法(重点)
(一)、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或卡诺图填图规律) (1)填写卡诺图的方法 (有两种方法) ①展开成标准表达式。 ②用观察法移植。(重点介绍) (2)卡诺图的运算 ①两卡诺图相加
3. 多位十进制数的表示
代码间应有间隔 例:( 380 )10 = ( ? )8421BCD 解:( 380 )10 = ( 0011 1000 0000 )8421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下列属于PC机硬件中断的是(B)中断。
A. DOS B. 日时钟 C. 除法错 D. BIOS
2)对于可屏蔽中断 8259中断响应过程(即CPU响应可屏蔽中断过程); ISR、IRR、IMR的作用; 中断响应信号是2个连续的负脉冲,每个负脉冲的作用。 例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非屏蔽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8259应用编程: ① 向8259中断屏蔽寄存器写入屏蔽字; ② 每一个硬件中断服务程序结束前必须向8259送中断结束命令字20H。 系统分配的8259口地址:
数据,请为B机编写8250的初始化程序。
DATA SEGMENT USE16 BUF DB 5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USE16 ASSUME CS:CODE, DS:DATA BEG: MOV AX, DATA MOV DS, AX CALL I8250 MOV BX, OFFSET BUF MOV CX, 5 SCANR: MOV DX, 3FDH IN AL, DX TEST AL, 01H JZ SCANR MOV DX, 3F8H IN AL, DX AND AL, 7FH MOV BYTE PTR[BX], AL INC BX LOOP SCANR MOV AH, 4CH INT 21H
例2:CPU执行IRET指令后,从栈顶弹出(6)字节数据,分别赋给(IP)
3. 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是实模式下,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 在实模式下,CPU把256种中断向量组成一张表设置在系统的RAM最低
端的1K单元(0 ~ 3FFH);
n型中断向量存放在内存单元地址4*n~4*n+3这四个单元;
2)8254有6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5 ) 重点:方式2、方式3(包括计数过程、波形、周期和启动方式); 方式2、3初值自动重装,其余四种方式没有初值自动重装功能。
3)掌握8254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外扩8254和PC机系统中8254)
例6:8254的三个计数器在PC系列中是如何应用的? 4)8254初始化编程
中断向量表的引导作用。 例3:实模式下,从内存地址0000H:0048H开始的连续4个单元中存放的 内容为00H、38H、30H、50H,则该地址所对应的中断类型码为(12H), 该中断所对应的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为(53B00H)。
例4:实模式下,位于内存物理地址0021CH~0021FH当中的内容是(
第九章
1. 中断概念
CPU暂停执行现行程序,转而处理随机事件,处理完毕后再返回被中断的 程序,这一全过程称为中断。 例1:中断源是指(能够引发CPU中断的信息源 )。
2. 中断指令
STI/CLI、INT n、IRET 要求掌握:中断指令在中断程序设计中何时使用; CPU执行中断指令后,完成哪些操作; STI、CLI只对可屏蔽中断请求有效。 、(CS)和(F寄存器)。
3. 8250的编程
1)8250的初始化编程; 分成6部分共18句,课上已经详细分析过,请同学们自己复习。 2)8250的应用编程: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 3)8250查询方式下接收和发送程序的编程: 在发送数据前,读通信线状态寄存器(状态口)获取发送保持或发送 移位寄存器(数据口)是否空闲; 在接收数据前,读通信线状态寄存器(状态口)获取接收缓冲寄存器 (数据口)是否已经收到1帧数据。
DX, 3FBH AL, 00001010B DX, AL DX, 3F9H AL, 0FH DX, AL DX, 3FCH AL, 0BH DX, AL
ENDP
END
BEG
第十一章
1. 8255A并行I/O接口
1)内部结构、端口地址以及与系统总线的连接;
2)8255A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 ~方式2 )的工作特点和I/O过程; 工作方式 适用端口 方式0: 基本型入/出 A口、B口、C口
2 3 4 5 6 20 7
2 3 4 5 6 20 7
2)下图是从PC机的RS-232C接口引脚观察到的波形,所传送字符的 16进制ASCII码是(46H);该帧数据采用的奇偶校验方式是(奇)校验; 传送该帧数据需要的时间是(1/480 s)。 +12V
-12V
3)用对端口直接编程的方法为接收方编写8250初始化程序段。
3)为实现通信,收发双方一帧数据的格式和通信速率要保持一致。
4)RS232信号采用负逻辑,一些常用的信号标准P304。 “逻辑1”= 3V~15V,“逻辑0”= 3V~15V
2. 8250芯片:可编程串行异步通信接口芯片
8250内部寄存器的功能
例3:串行异步通信一帧数据的格式包括哪几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逻辑 电目的:选择一个计数器,并确定其工作方式和计数值(或 计数初值) 的读 / 写顺序。
向选择的计数器写入计数初值(计数初值=Tout/Tclk=fclk/fout)
例7:设PC 系统机外扩了一片8254 及相应的实验电路。
1)根据由门电路构成的译码电路,分析出该片 I8254 PROC 8254 的四个端口地址,其中控制口的地址是( MOV DX, 213H MOV AL, 00110110B 213H)。 OUT DX, AL 2)当8254的A1A0为11、WR为0、CS为0、RD MOV DX, 210H 为1时,表示CPU对8254内部的(控制寄存器) MOV AX, 2000 进行(写)操作。 OUT DX, AL 2)设CLK0已接至8MHz 时钟,为了能从 MOV AL, AH OUT0输出4KHz 的方波,编写了8254初始化程序 OUT DX, AL ,其中假设0号定时计数器工作在二进制方式。 RET
第八章
1. 接口电路的作用 例1:为解决高速主机和低速外设在速度方面的矛盾,I/O接口电路中一般 都设置(缓冲器或锁存器 )。 2. 端口的概念、分类 例2:具有查询方式功能的接口电路中,必须设置(数据)端口和(状态 )端口。 3. 端口有两种编址方式,PC系列机采用端口独立编址 4. 最常用的 I/O 指令 直接寻址 I/O 指令(8位端口地址) DX间接寻址 I/O 指令(当端口地址 > 8位) 5. 微机系统与 I/O 端口的信息交换 四种方式:无条件传送、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例3:CPU不参与数据传送的是(DMA方式)方式。 6. 8254定时器/计数器 1)掌握8254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结构(三个16位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和计数器的外部引脚功能(GATE、CLK、OUT)。 例4:8254计数器电路中,GATE=1表示(允许计数)。 例5:在PC系统机中,具有计数和定时功能的接口芯片是(8254)。
MOV AL, 00H
OUT DX, AL MOV DX, 3F8H
MOV AL, 18H
OUT DX, AL
例5:A、B两机利用主串口,查询方式,进行单工通信,A机发送电文 “HELLO”至B机。 试为A机编写发送程序,要求:波特率=2400,奇校验,停止位1位,数 据位7位,采用查询方式。(已作为课堂例题讲解过,详见课件,请复习) 课外作业:1)试为B机编写接收程序。 2)A、B两机利用主串口,进行单工通信,B机采用中断方式接收
5. 中断程序设计
1)主程序的编写主要包括
a. 中断向量的置换(读中断向量和写中断向量);
b. 硬件中断通路的开放和屏蔽:用户中断比较复杂;对于日时钟08H (或其中的1CH),默认下主8259已经打开,无需再进行开放操作。
2)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
根据置换的中断类型不同,需要解决是否要对中断管理器8259写中断 结束命令字的问题。
方式1: 选通型入/出
方式2: 双向传输
A口、B口
A口
3)在方式1中C口哪几个引脚作为信号联络线,各信号联络线的含义。 例1:8255的数据口中,(A)口可工作在双向方式。 例2:8255A的B口初始化定义为选通型(方式1)输入,对8255A采用 查询方式,必须先查询(IBF);若采用中断方式,必须先置(PC4)为 ‘1’,并且利用(PC3)作为中断请求信号线。 例3:8255A的B口工作在方式1输入时,对应的一组端口联络信号是 什么?B口工作在方式1输出时,对应的一组端口联络信号是什么?(要求 写出对应信号名称)。
对于日时钟 08H(或其中的1CH),不需要写中断结束命令字;
用户中断根据中断类型码的不同必须进行不同的操作。
重点总结:
1)简述什么叫中断;简述什么叫中断源;给出一个中断源的实例。
2)简述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3)简述软件中断与硬件中断的区别。
4)解释中断类型码的含义;简述在软件中断和由8259管理的可屏蔽硬件中 断中,CPU获取中断类型码的不同途径。
I8250 MOV MOV OUT MOV MOV OUT MOV MOV OUT
PROC DX, 3FBH AL, 80H DX, AL DX, 3F9H AL, 0 DX, AL DX, 3F8H AL, 30H DX, AL
MOV MOV OUT MOV MOV OUT MOV MOV OUT RET I8250 CODE ENDS
可屏蔽中断是通过8259中断控制器连至CPU的INTR,对于8259要求掌握:
对于要求掌握的可屏蔽中断: 用户中断 中断源:
中断向量:71H、0AH 用户可置换的中断向量:71H、0AH 日时钟中断 中断源:系统8254 0#计数器
中断向量:08H、1CH
用户可置换的中断向量:08H、1CH,重点掌握1CH
I8254 ENDP
重点总结:
1)什么是接口?什么是端口;端口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解释I/O端口独立编址的含义;举例说明在PC系统机中,用于读写I/O 端口的汇编语言指令。
3)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与输入/输出设备信息交换的几种方式。
4)简述在支持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中,CPU从外设接收数据和向外设发送 数据的基本流程。 5)简述8254的三个定时/计数器在PC系统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