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一、引言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等方面的工艺。
这些工艺包括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二、机械加工1. 磨削磨削是通过磨具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工,使其达到一定的粗糙度和平整度。
常见的磨具有砂轮、切割盘、钻头等。
磨削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毛刺和氧化物,并且可以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2. 抛光抛光是通过使用抛光布或者抛光液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以获得更高的平整度和更好的光泽度。
抛光可以使金属表面更加平整,同时还可以去除一些小坑洼和氧化物。
三、化学处理1. 酸洗酸洗是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以去除其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
酸洗可以使金属表面更加干净,并且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2. 镀锌镀锌是将金属材料浸泡在含有锌离子的溶液中,以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锌层。
锌层可以防止金属材料被氧化和腐蚀,同时还可以提高其美观度。
四、电化学处理1.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材料浸泡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然后通过电流作用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元素,并沉积在金属材料表面上。
电镀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可以使其更加美观。
2. 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是通过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使得阳极上的氧化物被还原为氧气并释放出来,同时也会去除一些小坑洼和毛刺。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金属表面处理。
五、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美观度。
40cr表面处理方法

40cr表面处理方法40Cr是一种常用的钢材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提高40Cr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40Cr表面处理方法。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40Cr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正火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淬火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硬质组织,提高抗磨性和耐磨性;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的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二、表面喷涂表面喷涂是将特定的涂料喷涂在40Cr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耐腐蚀性和抗磨性。
常见的表面喷涂方法有热喷涂、冷喷涂和电泳涂装等。
热喷涂是将熔化的涂料颗粒喷射到材料表面,形成涂层;冷喷涂是将固态的涂料颗粒通过喷涂设备喷射到材料表面;电泳涂装是将带电的涂料颗粒通过电场作用喷涂到材料表面。
三、表面镀层表面镀层是将金属或合金物质镀在40Cr材料表面,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表面镀层方法有电镀、热浸镀和化学镀等。
电镀是将材料浸泡在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通过电解作用使金属离子沉积在材料表面;热浸镀是将材料浸泡在熔融的金属中,使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化学镀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
四、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将40Cr材料暴露在含有氨气的高温环境中,使氮原子渗透到材料表面,形成氮化层。
氮化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提高40Cr材料的使用寿命。
氮化处理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
40Cr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表面喷涂、表面镀层和氮化处理等。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提高40Cr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并注意控制处理参数,使得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同时,对于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操作的要求。
只有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表面处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40Cr 材料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一、表面处理分以下方式:1、机械表面处理:喷砂、拉丝、机械抛光、压纹、喷涂、抛丸、磨光、刷光、刷漆、抹油化学表面处理:QPQ处理、光中氮化、铬化、镀铬、镀锌、化学镀镍、化学抛光、发黑/发蓝、酸洗2、电化学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磷化、电化学镀镍、电化学抛光、电泳。
现代化超硬化表面处理:TD覆层处理、物理气相沉积(PVD)、物料化学气相沉积(PCVD)、化学气相沉积(CVD)3、其他类型表面处理:离子镀膜、离子注入、激光表面处理二、机械表面处理说明:1、喷砂: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零件表面,行成哑光珍珠银面。
特点:提高工件抗疲劳性,增加工件与涂层的附着力,延长涂层的耐久性,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表面易脏。
用途:可适用所有黑色金属及铝合金材料进行表处前进行或者不锈钢钣金表面。
2、拉丝: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表面处理,形成缎面效果,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3、机械抛光: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它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降低表面粗糙度,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式。
4、压纹:压制各种纹理5、喷涂:覆盖其他非金属涂层。
钢钣金常用喷涂颜色:大波纹米白色静电喷涂、表面粉末静电喷涂黑色亚光、黑色细砂纹静电喷涂三、化学表面处理说明:1、QPQ:将黑色金属放入两种性质不同的盐浴中,通过多种元素渗入金属表面形成复合渗层,使表面改性的目的。
特点: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良好的抗腐蚀性;变形小;时间周期短;无公害。
误差可保持在0.005mm。
颜色:亮黑色用途:可适用所有黑色金属材料。
2、光中氮化:QPQ升级工艺,将钢或不锈钢放入由多种元素混合的盐浴中进行渗透处理,可达到淬火的硬度,特点:比QPQ优点在于完全不变形,硬度更高,深度更深,效率高,不需要抛光用途:可氮化精度高、非标及大型零部件。
2、铬化:用铬盐酸溶液与金属作用在表面生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层特点:耐腐蚀性、提高零件与有机涂层或者与无机覆盖层的结合力,吸附性好颜色:本色、金黄色、绿色用途:铝、镁及其合金3、镀铬:在零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厚度一般为20um,表面形成钝化膜,特点: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和耐腐蚀。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装饰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并满足特定的功能和外观要求。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1. 喷涂工艺:喷涂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在这种工艺中,通过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保护膜。
喷涂可以提供耐腐蚀、耐磨损和装饰性能。
常用的喷涂方法包括电泳涂装、喷粉涂装和喷涂。
2. 镀层工艺:镀层是在金属表面上电化学沉积一层金属薄膜的方法。
通过这种工艺可以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外观效果。
常见的金属镀层方法包括镀铬、镀镍、镀锌等。
3. 氧化工艺:氧化是指金属表面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层的过程。
氧化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氧化方法包括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
4.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获得特定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热处理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和淬火。
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技术:在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之前,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技术。
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应用场景,例如,喷涂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而镀层适用于需要改善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金属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杂质和氧化物。
然后,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蚀刻、激活和除锈等,以提高表面处理效果。
3. 控制处理参数:在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时,需要控制好处理参数,如处理时间、温度、涂料涂布量等。
不同的处理参数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表面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用于保护、装饰和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
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领域需要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镀膜、氮化、放电加工和机械加工。
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沉积金属或合金在材料表面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常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
例如,镀锌能够保护钢铁材料免受腐蚀,镀铬可以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
此外,电沉积还可以用于调节材料的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
喷涂是一种通过喷射液体或粉末材料在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喷涂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防护、装饰和绝缘等。
常见的喷涂方法包括喷漆、喷粉等。
例如,涂上抗紫外线的漆可以保护木材和金属不受阳光照射的损害,而防火涂层可以延缓火焰的蔓延。
镀膜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镀膜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如硬度、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等。
常见的镀膜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
例如,刀具镀钛膜可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玻璃镀膜可以提高透光性和耐腐蚀性。
氮化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化合物层的方法。
氮化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氮化方法包括氮化渗透和离子氮化等。
例如,钢材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陶瓷材料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高温性。
放电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激光或电子束等高能源放电来改变材料表面形态和性能的方法。
放电加工可以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氢化层和碳化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增强其特定性能。
例如,电火花加工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凸起,激光熔覆可以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覆盖层。
机械加工是一种通过切削、研磨和抛光等方法来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缺陷和瑕疵,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例如,车削可以用于改善轴类零件的圆度和表面质量,磨削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毛刺。
常用的10种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及其工艺过程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常用的10种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及其工艺过程和常用场景:1. 镀铬:- 工艺过程:电镀铬层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抗磨损性和装饰效果,常用于汽车部件、家具等。
2. 热浸锌:- 工艺过程:将零件浸入熔融的锌中,形成一层锌层。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常用于钢结构、管道等。
3. 阳极氧化:- 工艺过程:通过让零件成为阳极,使其在电解液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绝缘性和装饰效果,常用于铝制品、电子器件等。
4. 粉末涂装:- 工艺过程:将粉末涂料均匀喷涂在零件表面,然后通过烘烤使其固化形成一层薄膜。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颜色、装饰效果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家电、金属制品等。
5. 喷砂:- 工艺过程:利用高速喷射流将磨料喷射到零件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污染物。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常用于铝合金、塑料等。
6. 等离子喷涂:- 工艺过程:将等离子体产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涂覆在零件表面形成陶瓷涂层。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耐磨损性、高温性和绝缘性,常用于发动机部件、涡轮叶片等。
7. 化学镀:- 工艺过程:在零件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如镀铜、镀镍等。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导电性、装饰效果和耐腐蚀性,常用于电子元件、首饰等。
8. 涂漆:- 工艺过程: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颜色、装饰效果和防腐性,常用于家具、汽车外观件等。
9. 化学蚀刻:- 工艺过程:通过化学溶液对零件表面进行腐蚀处理,形成图案或者纹理。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装饰效果和标识,常用于金属牌匾、饰品等。
10. 渗碳:- 工艺过程:将含有碳源的气体或液体在高温下与零件表面反应,使其表面富含碳。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常用于传动零件、刀具等。
这些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零件的耐腐蚀性、装饰效果、摩擦特性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对零件的要求。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巧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巧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是提高金属材料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艺。
它涉及到对金属表面的清洁、涂覆、抛光等一系列工艺,旨在改善金属表面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巧。
一、清洁技巧清洁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基础工艺,它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油污和其他杂质,使金属表面得到净化。
常见的金属材料清洁技巧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电化学清洗。
机械清洗是通过使用刷子、抛光剂等物理手段将污垢从金属表面去除。
化学清洗则使用酸、碱等化学物质来溶解金属表面的污垢。
而电化学清洗则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金属表面的杂质转移到电解液中,实现清洁效果。
二、涂覆技巧涂覆是为了保护金属材料表面,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涂覆技巧包括电镀、喷涂和热浸镀。
电镀是利用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金属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金属表面获得耐腐蚀性。
喷涂则是通过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地喷洒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热浸镀则是将金属材料浸入熔融的金属中,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
三、抛光技巧抛光是为了提高金属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和光亮度,常见的抛光技巧包括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
机械抛光是利用机械设备和磨料将金属表面的微小凹凸处磨平,使表面光滑。
化学抛光则通过化学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获得光亮的金属表面。
电解抛光则是通过电解过程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溶解,使金属得到光洁的表面。
四、其他技巧除了清洁、涂覆和抛光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巧。
其中包括喷砂、氮化和阳极氧化等。
喷砂是通过将磨料颗粒喷射到金属表面,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污垢。
氮化则是将金属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中,形成氮化层,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阳极氧化是将金属材料浸泡在氧化电解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提高金属的耐蚀性和外观。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巧的选择应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无论是清洁、涂覆还是抛光,都需要严格控制处理工艺和操作条件,以确保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金属材料表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具体如下:一、物理处理方法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毛刺、氧化物、氧化层等杂质,使表面变得光滑并达到可加工的状态。
机械加工的方法包括抛光、喷砂、磨削、焊接等。
2.电化学加工电化学加工是利用电能来加工金属表面的方法,根据需求可以进行降解、沉积、氧化、还原等操作,达到改变金属表面性质的目的。
电化学加工的方法包括电解抛光、电解抛锈、电镀、阳极氧化等。
3.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置于高温环境下,使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退火、正火等。
1.酸洗酸洗是通过酸性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铁、锈层等脏污,并让金属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酸洗可以使用稀盐酸、盐酸、硫酸等。
2.碱洗碱洗利用碱性溶液反应的原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脂肪、氧化铁等物质,使其表面变得干净、平整。
常见的碱洗液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
3.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是将金属材料置于电解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去除表面毛刺和氧化物,使表面平整而亮。
电解抛光的电解液有硝酸、磷酸等。
4.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将金属材料置于电解液中,通过电接触,形成一层硬质的氧化层,从而保护金属表面。
阳极氧化的电解液有硫酸、氧化铝溶液等。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表面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电化学加工、热处理、酸洗、碱洗、电解抛光和阳极氧化等方面。
这些处理方法既能够使金属表面变得漂亮、光滑,也能够改变其各项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金属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处理方法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脱脂处理法、机械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选择表面处理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1)表面污染物的种类。
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润滑油、脏土、流体、无机盐、水份、指纹等。
(2)污染物的物理特性。
如污染物的厚度、紧密或疏松程度等。
(3)胶接材料的种类。
如钢材料可用碱溶液,而处理黄铜、铝材料时应考虑选用腐蚀性较小的温和溶液。
(4)需要清洁的程度。
(5)清洗液的清洁能力和设备情况。
(6)危险性和价格成本等。
现对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脱脂处理法(一)溶剂脱脂法有机溶剂能有效地除去表面上的油污。
对于清洗脱脂所用的有机溶剂要求能具有如下的性能:(1)溶解污物的能力强;(2)比热或潜热低;(3)不燃;(4)无毒;(5)化学性能稳定,对处理表面呈惰性;(6)沸点较低;(7)在气态时比空气重,在液态时也有较大的密度;(8)具有低表面张力等。
能满足上述所要求的有机溶剂事实上并不存在。
因此必须按照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溶剂种类。
通常采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醋酸乙酯、香蕉水、汽油等。
对于大批量的连续生产的胶接件,最好采用三氯乙烯蒸汽浴除油脂。
采用溶剂脱脂也容易出现部分污染物凭借溶剂全面扩散的现象。
在这种场合,应经常更换溶剂并反复清洗。
一般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去除油脂。
另外,采用溶剂脱脂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晾干时间,否则由于溶剂残留在胶接件表面上而使其胶接强度下降。
对于大面积的胶接件表面,可采用从上至下或从左到右一个方向擦拭,反复进行,直至无油污为止。
也有一些采用溶剂除油脂后,再用除垢剂进行冲洗。
由于许多有机溶剂均为易燃物质,因此在用这些溶剂去除油脂时,必须遵守易燃易爆物操作的有关规定。
如果把溶剂脱脂与超声波脱脂合并使用,则其处理效果更好。
表2 示出了钢的溶剂脱脂处理及与超声波脱脂处理并用的效果。
表 2 溶剂脱脂的处理效果处理方法未处理甲苯脱脂庚烷脱脂丁酮脱脂抗剪强度比较值(%)28 93 93 94 醋酸乙酯脱脂三氯乙烯脱脂甲基三氯甲烷,超声波5min 脱脂甲基三氯甲烷,超声波13 min 脱脂甲基三氯甲烷,超声波20min 脱脂(二)高温脱脂及除积炭100 100 110 113 114 此方法一般用于使用过的胶接件脱脂除油处理。
由于胶接件长期使用,表面容易吸附或沉积油污,在胶接前如不除尽油污,在胶粘剂与胶接件表面之间便会形成一个油膜隔离层,从而严重影响胶接强度。
对于这些胶接件,如允许采用高温处理时,可将它们置于200-250°C 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
如胶接件太大,无法加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则可采用几个红灯或喷灯局部加热,使胶接件表面及周围的油脂渗出,然后用干净棉纱揩擦,再用溶剂除油。
必须指出,在用溶剂除油时,溶剂一定要与火源隔开,以防发生意外。
对于返修的旧制件,如果上面沉积有坚韧的积炭薄层,则在胶接修补前必须将积炭仔细除去。
积炭一般由燃烧产物、金属氧化物、尘埃、油脂及其胶质油泥沉积物等复杂成份组成。
清除积炭的方法可分为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但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需事先除油脱脂。
机械处理主要用手工工具刮除,如用钢丝刷、铜丝刷、刮刀、风动工具等清除。
必要时先将制件在煤油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磨料等清除。
化学处理又分为碱性熔盐浴法和溶液处理法两种。
碱性熔盐浴的配方如下:氯化钠 5 氢氧化钠6.5 硝酸钠30 将上述混合物熔融,再将制件在250°C 下置于上述熔融浴中处理,处理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溶液处理法清除积炭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如下:[配方1] 氢氧化钠[配方2] 碳酸钠[配方3] 氢氧化钠10 [配方4] 碳酸钠 1.9 水玻璃0.9 软皂 1 水100 处理条件:90-95°C ,2-4h 。
处理对象:铝。
(三)化学脱脂如果条件许可,对胶接件最好采用化学脱脂法。
在化学脱脂法以及在后面所述的化学处理法的配方中所用的水,均为软水或纯水,即用一般容易得到的蒸馏水来配制处理溶液。
洗涤用水采用自来水。
钢材的化学脱脂法所用的溶液配方如下:[配方1] 硅酸钠10 [配方2] 氢氧化钠10 碳酸钠50 硅酸钠50 水1000 将胶接件在上述溶液中于80-100°C 下处理30min ,然后水洗、干燥。
水洗时必须要多次充分冲洗,将胶接件表面上残留的碱液洗涤干净,否则将会影响胶接强度。
另外,对铝合金及巴氏合金等胶接材料,严禁用氢氧化钠溶液水煮脱脂去油。
(四)超声波脱脂通常的表面处理方法很难将杂质从复杂结构部件的细缝、低洼等死角处清除出来。
在这种场合,超声波可较理想地解决重铬酸钠30 磷酸钠30 氢氧化钠30 水1000 将胶接件在上述溶液中于80-100°C 下处理10-15min ,然后水洗、干燥。
水40 二甲酚皂液50 处理条件:室温,24h ,或60-85°C ,4 。
处理对象:钢。
2 磷酸钠 1 水玻璃0.8 软皂 1 水100 重铬酸钾0.3 表面活性剂0.5 处理条件:80-95°C ,1-2h 。
处理对象:钢、铝。
2.5 碳酸钠3.5 水玻璃0.15 软皂2.5 水100 处理条件:80-95°C ,1-2h 。
处理对象:钢、铸铁。
问题。
超声波是通过高频发生器与换能器的结合而由电振动能转变来的机械振动能。
采用超声波脱脂时,在干净的液体中放入换能器,又在它的附近放入处理的制件。
当超声波的频率为20-5000Hz 时,已有足够高的能量对流体进行翻动,同时在表面相的界面上产生很大的机械冲刷力将杂质从壁上撕掉或冲击出来,因此大大加快了清扫污物的速度。
此法比较适用于小型的复杂部件。
如果净化的部件较大,则频率就应相应降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部件放在功率为20W/cm2 的超声波中处理20-60s 后,就能得到足够清洁的表面。
使用液体要经常更换,以免在清洁的部件表面上形成污染膜。
二、机械处理法机械处理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主要有机械打磨和机械喷砂两种方法。
(一)机械打磨法通常先用钢丝刷刷去胶接表面松散的氧化层,然后用砂轮、砂布、砂纸或粗锉进行打磨加工,使胶接表面得到一定的粗糙度。
机械打磨法适用于大部分材料。
表3-5 分别示出了国产水砂纸、木砂纸和铁砂布的型号和粒度号数的对照情况,供使用时参考。
机械打磨法简便易行,化费很省,但在实际操作时难以得到相同的重复结果,操作的重演性和均匀性较差,因此通常只在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
表 3 国产水砂纸型号与粒度号数对照型号磨料粒度号上海产品数天津产品180 100 120 220 120 150 240 150 160 280 180 180 320 220 220 400 240 260 500 280 600 320 - 表4 国产木砂纸型号与粒度号数对照型号磨料粒度上海产品号数天津产品00 0 1 80 100 3/2 60 80 2 46 60 5/2 36 46 3 30 36 4 20 30 150 120 160 140 表5 国产铁砂布型号与粒度号数对照型号磨料粒度号上海产品数天津产品0000 000 220 200 180 180 00 150 160 0 120 140 1 100 100 2 60 60 3 36 36 4 24 30 (二)机械喷砂法通常,不会因机械喷砂而影响装配尺寸和光洁度的胶接件,以及在使用中耐磨蚀性要求不高的胶接件,均可采用机械喷砂法。
在进行喷砂前,最好先用溶剂去除油污,这样喷砂后胶接表面特别干净。
机械喷砂法既快又好,胶接强度均匀稳定,操作也很简单,其中特别对铜合金、铝合金和钢材的胶接效果最佳。
但机械喷砂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薄膜材料、软质多孔材料、电镀后的零件、精密零件及大型零件等都不宜采用。
一般,机械喷砂法用于中等或稍小的一些胶接件以及较粗糙的胶接件等。
另外,喷干砂粉时的粉尘较大,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注意劳动保护。
机械喷砂法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是单纯用磨料进行喷砂,一般用于化学处理法难以处理的合金,以及在表面上有较多鳞片和氧化物的场合。
干法喷砂后残留在表面上的细粉磨料应用干净的压缩空气或氮气吹净。
湿法是将磨料、液体和空气混合在一起使用。
它的主要优点是能控制和减少粉尘飞扬,并且可以用喷雾淋洗的方法除去喷砂表面上的残留物。
机械喷砂法能使胶接表面产生圆的或凹凸不平的形状,其深度与胶接材料的性质,磨料的特性、大小以及所用的喷砂压力等有关。
其中,磨料的特性和大小是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用尖锐的切割式磨料时,喷砂效果最好。
这类磨料包括刚玉砂、金刚砂、石英砂等。
而圆球形磨料,如玻璃珠、金属弹等的效果较差。
因为圆球形磨料将使表面产生交叠的金属粒子层,这些疏松的金属粒子层依附在金属基体上,使胶接性能不佳。
表 6 列举了这两种磨料胶接性能的比较。
表7 是几种金属喷砂处理时的磨料大小范围。
为了简便,除铝材之外的所有金属表面,均可用干净的、尺寸为0.25-0.40mm 大小的钢砾或铁砾磨料喷砂0.5min 左右,即可完成喷砂处理。
对铝材,只能用砂子或刚玉磨料作喷砂处理。
用喷砂处理非金属材料时,较软的非金属材料(如某些热塑性塑料)不适宜用粗磨料去增加它的胶接强度,因为在软质材料表面上的凹凸和容易产生内聚性破坏,以致辞大大降低胶接强度。
表 6 玻璃珠与石英磨料胶接效果的比较被胶接件材料胶粘剂醛酚-橡胶铝合金改性环氧磨料玻璃珠石英砂玻璃珠石英砂表7 喷砂磨料大小范围胶接材料钢铝黄铜黄铜不锈钢三、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将胶接件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浸入碱液、酸液或某些无机盐溶液,除去其表面疏松氧化物和其他污物。
对于某些较活泼的金属,在处理后还需适当“钝化”处理,以获得牢固和稳定的胶接表面。
化学处理法具有高效、经济、质量稳定和能大面积使用的特点。
它除能粗化、清洁表面,还可以产生一种耐化学反应的表面层,提高胶接件使用的耐久性。
对于一些易氧化的金属和诸如聚四氟乙烯之类的非极性材料,从快速、可靠和提高胶接强度的角度考虑,化学处理法尤其是一种最为简便的方法。
表8 列举了铝合金材料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胶接强度的比较情况。
从表中可知,化学处理可以获得最高的胶接强度。
表8 铝合金表面处理与胶接强度的关系处理方法未处理脱脂处理脱脂,喷砂处理阳极化处理脱脂、重铬酸钠、硫酸处理脱脂、喷砂、重铬酸钠、硫酸处理(注)胶粘剂为含有填料的双组份环氧树脂胶必须根据不同的胶接材料采用不同的化学处理方法。
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不同,得到的胶接强度也不同。
化学处理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处理液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在操作时必须注意通风和劳动保护.抗剪强度(MPa )3.1 5.9 9.3 13.6 19.3 21.7 方法干法湿法干法湿法湿法磨料大小(号数)80-100 140-325 80-100 140-325 140-325 剥离强度(N/cm )18-54 108-162 0-27 180-270 四、涂底胶法在胶接表面涂底胶有以下几种作用:1、保护作用使胶接面保持清洁,防止受腐蚀或污染,延长已处理好的表面的存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