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频信号传输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合集下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磁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磁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随着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视频图像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建筑物内电气环境复杂,如果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因此,研究系统中信号的传输特性及影响方式,以便查找和消除干扰源的影响,对提高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一、信号的传输类型及方式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信号的传输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再从矩阵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视频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是基带传输,即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

二、信号的传输特性1、视频信号的传输特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一般采用同轴电缆并利用其0~6MHz低频段直接传输视频信号。

同轴电缆结构上采用中心内导体外包围一定厚度的绝缘介质,在介质外是管状外导体,外导体表面再用绝缘塑料保护。

信号电流通过电缆时,在中心导体和外导体之间建立起内部电场,方向呈放射状。

而磁场则是以中心导体为圆心,呈多个同心圆,场的方向和强弱随信号的方向和大小变化。

同轴电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对信号不断地损耗。

影响信号损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⑴、电阻损耗电阻损耗是电缆所具有的直流电阻和导体高频感应所产生的涡流对信号能量的消耗。

由于导体在传输交流信号时具有趋肤效应,因此,随着传输频率的增加,有效电阻会不断加大,电阻损耗也随之加大。

⑵、介质损耗介质损耗是同轴电缆中心导体与外导体间的电介质对信号的损耗。

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相当于电容的两极。

由于实用中的电缆电介质有电阻存在,因此,传输中对信号的损耗是必然的。

温度越高,频率越高,介质损耗越大。

介质损耗对低频传输信号(比如0-6MHz的视频)影响不大。

视频信号的干扰及解决

视频信号的干扰及解决

双绞线作为RS485传输一对电磁感应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对静电感应引起噪声的抑制能力较差,因此RS485传输线应选用屏蔽双绞线。双绞线的屏蔽层要正确接地,这里讲的“地”应是驱动总线逻辑门的“地”,而非“机壳地”、“保护地”,但在许多实际设备上往往没有给出 接地连接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一条线将屏蔽与驱动逻辑门集成电路的地相连。
4用电笔检查不连电视时,入户信号线是否带电,信号线不应带电,否则会造成电流干扰,形成画面噪点或影像不清。没连电视时如有电,那就是楼栋信号放大器漏电或某些地方有问题,要找有线人员来解决。
5.用电笔检查电视开机但不连所有的信号线包括天线时,电视上的插孔包括RF插孔和机身金属部分是否带电,如果带电,很可能是因为电源插座没接上地线。我就是发现有电,再检查我的电源插座,原来没接上地线,后来找了个带地线的三孔墙上插座,一插上电视电源插头,再开机检查,机身金属部分包括插孔不带电了!接上尾线后,电视画面一下清楚了很多!!所以提醒用液晶和等离子的朋友,一定不要把电视电源插在没地线的插座上,包括不要插在有三孔插座但电源插头是两根金属棍或金属片的电源拖板上。日立说明书对此也有很明确的说明:"本产品显示器采用带有接地端三线电线来实现功率保护。请始终确保将电源线连接在三相接地输出端口上,以保证电线正确接地。"地线不是零线,墙上三爪插孔的三个孔对应着火线、零线和地线。按规范应该是左零右火上地线。就是三爪插孔上最上面的孔是地线插孔。地线的功能除了是一安全措施,在电器漏电时用以保护人的安全外,对影视、音响系统中及电脑系统或一些通讯设备还提供了一条排污的渠道,把这些系统所感染到的干扰、杂声和数码垃圾除去。地线导电效果好(就是地线电阻低),对提高有线画面质量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还有,大家注意,在电视电源插头上的三个插脚边有符号,最上面的地线插脚有接地符号,还有一个插脚标有N,N表示是零线。可以根据这个,用电笔测量墙上的电源插孔是不是相对应,不对应的,要拆开墙座调换一下,以保证插头和墙上插座相连时火线对火线。零线对零线。从而使电流的输入符合电视对电源的相位要求。

视频传输中的干扰原因分析及抗干扰措施

视频传输中的干扰原因分析及抗干扰措施

题, 对提高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质量 , 确保系统
的稳定 运行 非 常有益 。
“ 野生昆虫馆” 等诸多安保视频监控 工程实践 , 对 视频传输 中的干扰原 因分析及抗干扰措施 的总结
如下:
2 干扰的来源及影响方式 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 : 一 类是视频信号 , 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 从矩阵
Ke r s i e e u n y t n mmi o i tr r n e a t — i tr r n e me s r s y wo d :v d o f q e c r s r a s n nef e c n i ・nef e c s e e aue
本专题以研究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中
再 到显 示器 或 录像机 ; 另一 类是数 字信号 , 括矩 包
1 引言
从施工现场来看 , 由于建筑物 内外电气环境
比较 复杂 , 容易形 成各 种制信号传输 , 矩阵中计算机
部分 的数 字信号 。
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 , 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 线缆进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造成图像质量下降,
遇到 的模拟 ( 频 图像 ) 数 字 ( 制 ) 号受 干 视 及 控 信 扰 问题 , 讨干扰 机理 , 探 寻求 解决 方 法 。根 据海达 公 司技 防部 实 施 的 “ 民星 路 堆 场 ” “ 化 大 厦 ” 、家 、
系统控制失灵 , 运行不稳定等现象。因此 , 研究闭
路 电视 监控 系统 干 扰 源 的性 质 , 了解 对 闭路 电视 监 控 系统 的影 响方 式 , 以便 采取 措 施解 决 干 扰 问
t lvso u e vso y tm .Th n i p t o wa d afw t o fa t ee ii n s p r iin s se e t u sfr r e me dso i—i tree c h n n e fr n e,S s t O a o g a a e h tbl pe ain o h y tm. u r nte t e sa e o r to ft e s se

视频干扰解决方案

视频干扰解决方案

视频干扰解决方案一、概述视频干扰是指在视频信号传输或显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现象,如图像噪点、颜色失真、画面抖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视频干扰解决方案。

二、方案介绍1. 信号源选择选择高质量的视频信号源是解决视频干扰问题的第一步。

信号源的稳定性和清晰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视频显示效果。

我们建议使用高清晰度的视频源,并确保信号源的输出稳定。

2. 信号传输线路优化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质量也是解决视频干扰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优化线路的建议:- 使用高质量的视频线缆,如HDMI线缆,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 避免长距离传输,尽量缩短信号传输线路的长度。

- 避免与其他电源线路或高频干扰源靠近,以减少外界干扰。

3. 设备选择和设置选择合适的视频设备和正确设置设备参数也是解决视频干扰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择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视频设备,如具有抗干扰滤波器的摄像机或显示器。

- 在设备设置中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视频显示效果。

- 避免过度增加图像锐化等参数,以免引起额外的噪点或失真。

4. 环境优化优化视频显示环境也有助于减少视频干扰。

以下是一些环境优化的建议:- 减少光线干扰:确保视频显示区域的光线适中,避免强光直射到显示屏上,以减少反射和眩光。

- 减少电磁干扰:将视频设备远离电源线、电磁场强的设备或其他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

- 保持通风良好:确保视频设备和显示屏周围的通风良好,避免过热引起的干扰。

5. 软件处理在视频干扰问题无法通过硬件优化解决时,可以考虑使用软件处理来改善视频显示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软件处理方法:- 噪点滤波:使用噪点滤波算法来减少图像中的噪点。

- 色彩校正:通过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对比度和饱和度等参数来改善图像的颜色失真问题。

- 图像稳定:使用图像稳定算法来减少画面抖动。

三、方案效果评估方案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 图像清晰度:通过目测或使用专业的图像质量评估工具来评估图像的清晰度。

分析视频图像干扰的现象,视频抗干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视频图像干扰的现象,视频抗干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视频图像干扰的现象,视频抗干扰产生的原因是
什么?
 如今国内安防行业发展很快,大部分企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因此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家都知道视频图像受到干扰就会影响视觉,会议尴尬,造成心里压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视频图像干扰的现象吧。

 现在电器设备应有很多种,也有的电器设备不完善,造成监控系统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视频干扰大幅度现象增多。

有的厂家产品价格不同,很多工程监控系统偷工减料。

有的建筑室没有采取预防图像干扰的措施和采用的设备线材质量差。

 随着视频抗干扰蒸蒸日上的发展。

一般视频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出现各种视频干扰基本上都是可以解决的。

由于视频被干扰有很多种。

下面再来介绍视频抗干扰产生的原因:
 干扰原因
 1、视频电缆传输是0~6MHz。

监视器上的图像是有前端摄像机采集经传输电缆最后得到的录像机,经过矩阵监视器实现出来,产生视频图像干扰的。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1 干扰的分类与成因
工程中的干扰我们可以概括分成三类: 第一类源干扰: 视频信号源内部, 包括电源产生 的干扰�� � 视频源信号中已经包含干扰; 第二类终端干扰: 终端设备, 包括设备电源产生 的干扰 �� � 它能对输入的无干扰视频信号加入新的 干扰; 第三类传输干扰: 传输过程中通过传输线缆引入 的干扰, 主要是电磁波干扰, 包括地电位干扰类 � 源干扰和终端干扰, 尽管工程中也常遇到, 但都 属于设备本身问题,不属于工程抗干扰范畴� 第三
技术交流
有线电视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卢志国
广电总局无线局六二三台
摘要: 研 究监控干扰源的性质 � 了解 对监控系统的影响方 式, 以便 采取措施解决干扰问 题对提高监控系 统工程质 量, 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下面结合我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维护中有关抗干扰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做个探 讨� 关键词: 视频监控 干扰 抗干扰
技术交流扰措施 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通常指长线 传输, 常见的方式有: 通过调制� 解调方法在电力线或
用铅皮电缆 � 平衡对称电缆等都能较好地克服这种干 视频线上传输数字信号;通过工业标准的通信网络进 � � � � � � � � � 行传输, 比如 � ; 两者相比较, 常见的还是 扰� � � � � � � , 因此重点讨论 数字通信抗干扰方法� ( ) 低频干扰 电缆屏蔽层对于频率越低的信号其屏蔽效果越 总线是采用差分平衡电气接口, 具有较强 � � � � � 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但在实际工程 总线并未达 差,由于这种原因而引入的干扰信号有载波电话, 电 台的信号等 �它们在图像上造成水平条纹的干扰� () 电源干扰 当系统需要始端与末端同时接地时, 由于两端接 地电位不同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 在两地之间引起 的地电位差, 从而产生干扰信号电压�当干扰信 号被叠加在视频信号上时, 使正常图像上出现很宽的 横暗带 � () 电源频率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干扰 到人们期望的效果 �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拓扑不合理,未按照总线型网络拓扑布线, 而成为了星型拓扑结构; 第二传输线与接收和发送端设备连接不正确, 削 弱了平衡线的抗干扰能力; 第三公用双绞线,未进一步采取抗干扰措施, 比 如采用屏蔽双绞线 � 虽然在造成干扰的方式上有所不 同, 但在干扰的表现形式上只有两种: 一种是反射增

视频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排除方法)

视频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排除方法)

视频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一、干扰是如何产生的要谈抗干扰,那么首先要了解干扰产生的原因,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几种闭路监控系统中常见的干扰及产生原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具体表现如下:干扰原因干扰效果随机信噪比干扰表现为雪花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雪花状的斑点。

单频干扰表现为网状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网状条纹。

电源干扰表现为扭曲干扰,监视器屏幕上图像会出现轻微扭曲、图像不稳定。

脉冲干扰表现为跳动干扰,监视器屏幕上图像会出现跳动、闪烁。

接地干扰表现为黑条纹滚动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黑色滚动条纹。

做安防工程的,经常遇到的就是干扰问题,从书上看到的如何解决干扰都是提到要事前规划,包括做设计的时候就要非常注意,但是现实中的干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按照书上的要求工程量将非常巨大,所有的管线要地埋或者穿屏蔽,电源线缆与视频线缆要隔开距离传输,另外线缆不能太长,75-5的视频线缆不能超过250米,这样就很苛刻了,另外在布线的过程中暴力布线很严重,往往会将线缆的屏蔽层给损伤,这样就会导致外界干扰信号介入,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所以综合下来干扰基本出现在:1、电源干扰:由于电源线缆和视频信号线缆平行而导致干扰信号介入!2、外界电机等干扰:由于变频电机、空调等而产生的干扰信号;3、控制设备干扰:现在的很多控制设备采用巡检方式,这样就造成0-11mhz之间有很多的干扰波,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4、地电位不平衡干扰:由于接地点过多而导致视频信号强度产生巨大变化;5、屏蔽层破裂而引入干扰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抗干扰方法从干扰源的分析了解到并没有特别的干扰源,消除或者减少上述干扰的理论探讨也有许多,如何针对闭路电视监控工程解决干扰问题,很少有文献涉及,下面就闭路电视监控工种中常见的干扰及解决方法进行些探讨。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广播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然而,在传输过程中,干扰问题时常困扰着广播电视行业。

本文将讨论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干扰问题,以及抗干扰技术。

一、干扰的分类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干扰可以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种类型。

1.1 内部干扰内部干扰主要指的是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信号对传输质量的影响。

例如,电视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调制器等组件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降低传输品质。

1.2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则是指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信号对传输的影响。

比如,电视信号受到高楼大厦或山脉的遮挡,导致接收质量下降;天线受到雷击等自然因素的干扰;甚至其他无线设备(如手机、微波炉等)也可能会对广播电视信号产生干扰。

二、干扰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干扰信号对广播电视传输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2.1 降低传输质量干扰信号的存在会导致广播电视传输中信号质量下降,从而使接收端无法获得清晰稳定的图像和声音。

用户无法正常观看电视节目,严重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

2.2 减少传输范围干扰信号会削弱传输信号的强度,降低信号传输的距离。

这意味着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干扰较强的地区,用户可能无法接收到清晰的信号。

2.3 提高传输成本为了解决干扰问题,广播电视运营商需要加强设备设施建设、改进传输技术以及处理传输中的各类问题。

这将增加运营成本,对电视台和广播台产生经济压力。

三、抗干扰技术为了克服干扰问题,广播电视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抗干扰技术,以保证传输质量和用户观看体验。

3.1 调制与解调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调制与解调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调制技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而解调技术则是将信号解码还原成视频和音频信号。

通过采用先进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干扰信号对传输的影响。

3.2 天线技术选择合适的天线可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视频同轴电缆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摘要:为了贯彻落实马钢公司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平台,推进标准化作业,不断提高和深化安全管理水平。

做好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现场监控管理。

然而由于厂矿环境比较恶劣,监控设备、线路等均受到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视频干扰。

所以解决干扰问题,已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视频同轴电缆视频干扰抗干扰1.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同时响应马钢公司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平台,推进标准化作业,不断提高和深化安全管理水平口号。

利用高科技手段现场监控管理生产、操作的工艺流程,方便高效,节省成本。

保障公司跨越式发展目标实现,为把马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室外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监控设备的质量与监控功能等均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视频干扰,几乎成为影响画面质量最主要的原因。

视频监控系统无论采用何种视频传输方式,都离不开视频同轴电缆,视频同轴电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监控系统的图像效果。

因此,在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中,往往将视频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来衡量。

视频同轴电缆通常是指75欧姆同轴电缆,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屏蔽网层及外层护套组成,常用的型号有SYV-75-3、SYV-75-5、SYV-75-7、SYV-75-9,其中尾数代表视频同轴电缆中心导体线径,数值越大视频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

视频同轴电缆由于价格便宜、敷设方便,故在当今得到大量使用。

在实际工程中,视频同轴电缆以套管、桥架为主。

在敷设同轴电缆时,要求其与交流电源线最小间距为0.5米,与通信电缆最小间距为0.1米。

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视频基带传输。

所谓的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

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

2.分析常见视频干扰现象、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2.1 工频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

干扰原因:2.11第一、电源干扰。

此现象是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在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50Hz电位差,从而产生工频干扰所致。

表现形式是在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了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向上或向下慢慢滚动。

这种现象多半是由系统产生了地坏路而引入了50周的工频干扰(交流电的干扰)所造成的。

需要一提的是,有时由于摄像机或控制主机(矩阵切换器)的电源性能不良(或局部损坏)也会出现这种故障现象(有时也会出现二条黑杠或白杠).如图1所示图1解决干扰的方法: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

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上叠加有干扰信号。

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

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

例如,某现场系统安装好后出现图像有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现象,怎么也查不出原因。

后来发现由于此系统是在夏天安装,安装时此房间就已经装有空调,而且空调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有一次偶然将空调电源关闭,此时奇迹出现了,监视器上的图像竟然正常了。

再把空调电源插上,干扰又出现了,困恼好一段时间的问题终于发现了。

后来加装了UPS将系统电源与空调电源分开,干扰排除。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UPS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2.12第二、接地干扰。

前端设备的“地”与控制室设备的“地”相对“电网地”的电位不同,即两处接地点相对电网“地”的电势差不同,那么通过电源在摄像机与矩阵之间形成电源回路,视频电缆屏蔽层又是接地的,这样50Hz的工频干扰进入矩阵,产生干扰。

对于此类干扰,由于很难使各处的“地”电位与“电网地”的电位差完全相同,比较有效有方法是切断形成地环流的路径,采用切断地环回路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摄像机一端不接地并做好与安装支架的绝缘措施,这样可基本消除接地引起的干扰,但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

解决干扰的方法:解决地环路最可靠的方法、而且想得到最好的抗干扰度,则可使用隔离变压器或光电耦合装置。

电路两端都接地时,很容易形成接地环路,利用隔离变压器很容易将环路断开,如图2.1所示。

但有些电路必须要能流过直流或低频信号,故采用隔离变压器的做法并不实用。

图2.2的扼流圈的采用可克服隔离变压器阻止低频或直流信号通过的缺点。

此扼流圈称为中和变压器或balun (平衡与非平衡电路的转换装置),它能通过低频或直流类的信号,但对于噪声电流,此扼流圈呈现相当高的阻抗。

图2.1图2.2中断地环路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光电耦合装置,如图3图3. 光耦隔离器原理图2.2、空间电磁波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会淹没图像。

干扰原因:当监控电缆在空中架设时,空中电磁波干扰信号所产生的空间电场会作用于监控传输线路,使线路两端而产生相当大的电磁干扰电压,其频率约在200Hz~2.3MHz。

由于电缆中电位差的存在,使电缆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而一般情况下摄像端和监控设备端均为接地状态,这就使干扰电流通过线缆两端接地点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终端负载产生干扰电压,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中,产生图像干扰情况。

如图3所示图3解决干扰的方法:是采用抗干扰同轴电缆,抗干扰同轴电缆是一种"双绝缘双屏蔽的同轴电缆",其里面的芯线、绝缘层、屏蔽层仍然是标准的75欧姆电缆,没有区别。

不同的是,在原来屏蔽层外,又增加了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屏蔽层,外面再加上护套。

从上面干扰产生原理分析已经知道,干扰在传统同轴电缆外层上产生的感应电压,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长长的地线"中,从而形成干扰的。

但采用抗干扰同轴电缆后,情况有了质的变化:干扰感应电压只能形成在"第二屏蔽层"上,并由里面的"第二绝缘层"把它与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长长的地线"绝缘隔离开,把干扰排除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之外,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2.3、高频干扰(高频噪声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

现象原因: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

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

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6MHZ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

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45MHz以内。

如图4所示图4解决干扰的方法:摄像机输出的图像是0~6MHz,为了不收高频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干扰,我们可以为其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使高于接收机工作频率的视频信号至少衰减30dB. 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45 MHz以内。

.考虑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6 MHz,假设现在最低的干扰频率为12 MHz(以现场干扰频率为准)。

相对于频率变化倍数为12/6=2。

由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的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了在12 MHz处获得30 dB的衰减,应采用5级滤波器(n=5),经查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1~20级的元件值表,得5级滤波器之元件参数为C1=C5=0.618(F),C3=2.00(F),(L2=L4=1.68(H) 根据截止频率fc=6 MHz,匹配电阻为75欧姆,,对于参数进行转换计算:C1=C5=0.618/(75*2*3.14*6*10e6)=218*10e-12(F)C3=2.00/(75*2*3.14*6*10e6)=707*10e-12(F)L2=L4=1.68X75/(2*3.14*6*10e6)=3.34*10e-6(H)最后我们设计完成的滤波器如图5(a)所示。

图5(a)假设摄像机的输出是频率是50HZ(0~6MHz)电压为1V的交流,可看到它的电压衰减小,示波器得到的电压为0.7V多一点。

所以对(≤6 MHz)的信号基本没有影响。

如图5(b)所示图5(b)假使有13MHz的高频干扰信号混入视频信号,那么图5(c)的滤波电路将会滤除该高频信号。

如图5(d)所示,它原有的1V的电压值,经过滤波电路后,只有0.015V。

可见,该低通滤波器成功的滤除掉高频信号(≥12 MHz)。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该设计方法,根据现场所测的高频频率设计一个合适的低通滤波器。

图5(c)图5(d)2.4反射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重影。

干扰原因: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色度、亮度及饱和度都会有相应衰减,当传输视频的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也称失配)时,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会有部分色度、亮度及饱和度产生微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会回到发射处形成再反射,与视频信号叠加经过延时和损耗到达终端。

多个反射信号将在接收端产生码间干扰(ISI),ISI会导致监视器收到错误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并显示出来,这就使传回来的图像看起来好象清楚的图像上又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图像现象,即重影现象。

如图6所示图6解决干扰的方法:一般同轴电缆的阻抗为75欧姆,所以对于此类干扰应尽量使系统内线缆和各设备阻抗匹配。

3.结语虽然视频干扰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避开干扰源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把握好设备、工程质量,采用正确的接地方法、有效的屏蔽措施、洁净的供电手段,合理的滤波手段,任何视频干扰都会得到排除或抑制。

参考文献:[1] 林国荣电磁干扰及控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蔡仁钢电磁兼容原理、设计和预测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3] 罗俊仪视频同轴电缆抗干扰研究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年1期[4] 杨磊,李峰电视监控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