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标准大全资料

齿轮标准大全资料
齿轮标准大全资料

齿轮标准大全

(精度部分)

1、GB/T 2821-92 齿轮几何要素代号(已作废)

(注:已有GB/T 2821-2003 在标准参考资料<十二> 中)

2、GB1356-88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已作废)

(注:已有GB/T 1356-2001 在标准汇编中)

3、GB1357-87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已作废)

(注:已有“GB/T 1357-2008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在标准汇编第九部分中)

4、GB1356-88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GB1357-87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编制说明

5、GB10095-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已作废)

6、GB10095-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编制说明

(注:已有GB/T 10095.1.2-2001 在标准参考资料<九> 中)

7、GB10096-88 齿条精度

8、GB10096-88 齿条精度编制说明

9、GB6443-86 渐开线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10、GB6443-86 渐开线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编制说明

11、GB/T13924-9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

12、GB/T13924-9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编制说明

(注:已有GB/T 13924-200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细则在标准参考资料<九> 中)

13、JB/T53441-94 渐开线圆柱齿轮产品质量分等通则(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没有)

14、JB/T53441-94渐开线圆柱齿轮产品质量分等通则编制说明

1、GB10085-88 圆柱蜗杆传动基本参数

2、GB10085-88圆柱蜗杆传动基本参数编制说明

3、GB10086-88 圆柱蜗杆传动、蜗轮术语及代号

4、GB10087-88 圆柱蜗杆基本齿廓

5、GB10087-88 圆柱蜗杆基准齿形编制说明

6、GB10088-88 圆柱蜗杆模数和直径

7、GB10088-88 圆柱蜗杆模数和直径编制说明

8、GB1008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1008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编制说明

10、GB/T12760-91 圆柱蜗杆、蜗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1、GB 1840-89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

2、GB 1840-89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修订说明

3、GB12759=91 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4、GB12759=91 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编制说明

5、GB/T13799-92 双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6、、GB/T13799-92双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7、GB/T14348.1-93 双圆弧齿轮滚刀型式和尺寸

(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没有)

8、GB/T14348.2-93 双圆弧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没有)

9、GB/T14348.1-93双圆弧齿轮滚刀型式和尺寸、GB/T14348.2-93双圆弧齿轮滚刀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10、GB/T 15752-1995 圆弧圆柱齿轮基本术语

11、GB/T 15752-1995 圆弧圆柱齿轮基本术语编制说明

12、GB/T 15753-1995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

13、GB/T 15753-1995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编制说明

1、GB10062-88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已作废)

(注:已有GB/T 10062.1.2.3-2003 在标准参考资料<十一> 中)

2、GB10062-88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3、GB11365-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4、GB11365-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编制说明

5、GB11367-89 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没有)

6、GB11367-89 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编制说明

7、GB12368-90 锥齿轮模数

8、GB12368-90 锥齿轮模数编制说明

9、GB12369-90 直齿及斜齿锥齿轮基本齿廓

10、GB12369-90 直齿及斜齿锥齿轮基本齿廓编制说明

11、GB12370-90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术语

12、GB12371-90 锥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13、GB12371-90 锥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编制说明

1、GB6404-86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方法(已作废)

(注:已有GB/T 6404.1-2005/ISO 8579-1:2002(代替GB/T 6404-1986)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1部分:空气传播噪声的试验规范在最新标准中)

2、GB6404-86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方法编制说明

3、GB8542-87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

4、GB8542-87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5、GB8543-87 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已作废)

(注:已有GB/T 6404.2-2005/ISO 8579-2:2002(代替GB/T 8543-1987)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2部分: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在最新标准中)

6、GB8543-87 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编制说明

7、GB/T14231-93 齿轮装置效率测定方法

8、GB/T14231-93 齿轮装置效率测定方法编制说明

9、JB/T5076-91 齿轮装置噪声评价

10、JB/T5076-91 齿轮装置噪声评价编制说明

11、JB/T5077-91 通用齿轮装置型式试验方法

12、JB/T5077-91 通用齿轮装置型式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13、JB/T6078-92 齿轮装置质量检验总则

14、JB/T6078-92 齿轮装置质量检验总则编制说明

15、JB/T7929-95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16、JB/T7929-95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编制说明

17、JB/T8831-1999 工业齿轮润滑油选用方法(已作废)

(注:已有JB/T8831-2001 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

18、JB/T8831-1999 工业齿轮润滑油选用方法编制说明

1、GB/T3480.5-2008 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五部分;材料的强度和质量

2、GB/T3480.5-2008 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五部分;材料的强度和质量

编制说明

3、GB/T17879-1999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

(注:标准出版社出版标准汇编中没有)

4、GB/T17879-1999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编制说明

5、JB/T5078-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

6、JB/T7516-94 齿轮气体渗碳热处理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7、JB/T9171-1999 齿轮火焰及感应淬火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8、JB/T9171-1999 齿轮火焰及感应淬火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介绍

9、JB/T9172-1999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10、JB/T9172-1999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介绍

11、JB/T9173-1999 齿轮碳氮共渗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12、JB/T9173-1999 齿轮碳氮共渗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介绍

1、JB/T8853-2001 圆柱齿轮减速器

2、JB/T7935-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3、JB/T7936-1999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

4、JB/T9050.1-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

5、JB/T9050.2-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接触斑点测定方法

6、JB/T9050.3-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

7、JB/T9051-1999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

1、GB/T10095.1-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2、GB/T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3、GB/Z18620.1-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

4、GB/Z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

3、GB/Z18620.3-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

4、GB/Z18620.4-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

5、GB/T 13924-200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细则

6、GB/T 1357-2008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

1、GB/T 6081-2001 直齿插齿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2、GB/T 6082-2001 直齿插齿刀通用技术条件

3、GB/T 6083-2001 齿轮滚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4、GB/T 6084-2001 齿轮滚刀通用技术条件

5、GB/T 14333-93 盘形剃齿刀

6、GB/T 14348.1-93 双圆弧齿轮滚刀型式和尺寸

7、GB/T 14348.2-93 双圆弧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8、GB 9205-88 镶片齿轮滚刀

1、JB/T 2494.1-94 小模数齿轮滚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2、JB/T 2494.2-94 小模数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3、JB/T 3095.1-94 小模数直齿插齿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4、JB/T 3095.2-94 小模数直齿插齿刀技术条件

5、JB/T 3227-1999 高精度齿轮滚刀通用技术条件

6、JB/T 4103-94 剃前齿轮滚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7、JB/T 4104-94 剃前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8、JB/T 7654.1-94 整体硬质合金小模数齿轮滚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9、 JB/T 7654.2-94 整体硬质合金小模数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10、JB/T 7967-1999 渐开线内花键插齿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11、JB/T 7968.1-1999 磨前齿轮滚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12、JB/T 7968.2-1999 磨前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13、JB/T 7970.1-1999 盘形齿轮铣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14、JB/T 7970.2-1999 盘形齿轮铣刀技术条件

15、JB/T 8345-96 弧齿锥齿轮铣刀1︰24圆锥孔尺寸及公差

16、JB/T 999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刨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17、JB/T 9990.2-1999 直齿锥齿轮精刨刀技术条件

1、GB/T10062.1-2003/ISO10300-1:2001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1部分:概述和通用影响系数

2、GB/T10062.2-2003/ISO10300-1:2001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2部分:齿面接触疲劳(点蚀)

强度计算

3、GB/T10062.3-2003/ISO10300-1:2001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第3部分: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4、GB/Z6413.1-2003/ISO/TR 13989-1:2000 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第1部分:闪温法

5、GB/Z6413.2-2003/ISO/TR 13989-1:2000 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第2部分:积分温度法

1、GB/Z 19414-2003/ISO/TR 13593:1999 工业用闭式齿轮齿轮传动装置

2、GB/T 19406-2003/ISO 9085:2002 渐开线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工业齿轮应用

3、GB/T2821-2003/ISO 701:1998 齿轮几何要素代号

1、GB/T 1217-2004 公法线千分尺

2、GB 5106-85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量规

3、GB 6060.2-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4、GB 6060.5-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5、GB/T 6316-1996 齿厚游标卡尺

6、GB/T 6320-1997 杠杆齿轮比较仪

7、GB/T 6467-2001 齿轮渐开线样板

8、GB/T 6468-2001 齿轮螺旋线样板

9、GB 10919-89 矩形花键量规

10、JB/T 10008-1999 测量蜗杆

11、JB/T 10012-1999 万能测齿仪

12、JB/T 10013-1999 万能渐开线检查仪

13、JB/T 10019-1999 齿轮齿距测量仪

14、JB/T 10020-1999 万能齿轮测量机

15、JB/T 10021-1999 齿轮螺旋线测量仪

16、JB/T 10022-1999 便携式齿轮齿距测量仪

17、JB/T 10023-1999 便携式齿轮基节测量仪

18、JB/T 10024-1999 立式滚刀测量仪

19、JB/T 10025-1999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

20、JB/T 10026-1999齿轮单面啮合整体误差测量仪

齿轮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齿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计算内容计算说明结果 1.计算齿轮传动 比i2根据ω=2πn,v=ωr ,求得 n=ω/2π=1.96*60=117.6r/min 由此算出i2=1500/(2.5*117.6)=5.1 传动比i2=5.1 2选择齿轮材料,并确定许用应力大丶小齿轮都采用CrMnTi,渗碳淬火,齿面硬度 HRC60.根据参考文献[1]图10-38和图10-39查出齿 轮的疲劳极限强度,确定许用应力。 σHlim 1=σHlim 2=1500MPa σFlim 1=σFlim=460MPa [σH]=0.9σHlim 1=0.9*1500=1350MPa [σF]=1.4σFlim 1=1.4*460=644MPa 材料:大丶小齿轮都采 用CrMnTi,渗碳淬火 许用应力。 σHlim1=σHlim2=1500MPa σFlim1=σFlim=460MPa [σH]=1350MPa [σF]=644MPa 3.选取设计参数取最小齿轮齿数Z1=17,则 Z2=i2Z1=5.1*17=86.7,取大齿轮齿数Z2=87 Z1=17 Z2=87 4计算齿数比U=Z2/Z1=5.1 U=5.1 5计算相对误差是 否合理由于传动比误差为|(u-i)/i|*100%=0.39%<3%~5%, 所以齿轮数选择合理 合理 6选齿宽系数Φd参考表10—11选齿宽系数Φd =0.5 (齿轮相对于轴承为对称布置) Φd =0.5

7计算系数 A m、A d 初选螺旋角β=10°, 根据表10—8,系数A m=12.4,A d=756 A m=12.4 A d=756 8计算小齿轮的功率P1和小齿轮的转 速n1取传动带的效率 η=0.95,P1=P c*0.95=28.8*0.95=27.36w n1=V/i=1500/2.5=600(r/min) P1=27.36w n1=600(r/min) 9计算小齿轮的转 矩T1T1=9550*(P1/n1) =9550*(27.36/600)=435.48(N·m) T1=435.48(N·m) 10计算当量齿数按式(10-32)计算齿轮当量齿数 Z V1=Z1/cos3β=17/cos310°=17.8 Z V2=Z2/cos3β=87/cos310°=91.1 Z V1=17.8 Z V2=91.1 11计算模数m n根据表10—10查出复合齿形系数 Y SF1=4.49,Y SF2=3.85 取载荷系数K=1.2 m n≥A m31Y KT FS1/Φd Z12[σF] =12.4*) 644 * 2 ^ 17 * 5.0 /( ) 49 .4 * 48 . 435 * 2.1( 3=3.6 按表10—1取标准值m n=4mm M n=4mm 11计算中心距a a=[m n(z1+z2)]/2cosβ =[4*(17+87)]/2*cos10°=211.2mm 取a=212mm a=212mm

齿轮模数选取及相关国家标准

渐开线齿轮有五个基本参数,它们分别是: 标准齿轮: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渐开线齿轮。 我国规定的标准模数系列表 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系列(1)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 1357-1987)第一系列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第二系列0.35 0.7 0.9 0.75 2.25 2.75 (3.25)3.5 (3.75) 4.5 5.5 ( 6.5)7 9 (11)14 18 22 28 (30)36 45 (2)锥齿轮模数(GB/T 12368-1990) 0.4 0.5 0.6 0.7 0.8 0.9 1 1.125 1.25 1.375 1.5 1.75 2 2.25 2.5 2.75 3 3.25 3.5 3.75 4 4.5 5 5.5 6 6.5 7 8 9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0 32 36 40 45 50 注: 1.对于渐开线圆柱斜齿轮是指法向模数。 2.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3.模数代号是m,单位是mm 名称含有蜗轮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94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206KB JB/T 8809-1998 SWL 蜗轮螺杆升降机型式、参数与尺寸520KB JB/T 8361.2-1996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技术条件206KB JB/T 8361.1-1996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精度261KB 名称含有蜗杆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94KB QC/T 620-1999 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347KB QC/T 619-1999 B型和C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83KB GB/T 19935-2005蜗杆传动蜗杆的几何参数-蜗杆装置的铭牌、中心距、用户提供给制造者的参数121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206KB JB/T 9925.2-1999 蜗杆磨床技术条件160KB JB/T 9925.1-1999 蜗杆磨床精度检验244KB JB/T 9051-1999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922KB JB/T 8373-1996 普通磨具蜗杆砂轮250KB JB/T 7936-1999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731KB JB/T 7935-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467KB JB/T 7848-1995 立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175KB JB/T 7847-1995 立式锥面包铬圆柱蜗杆减速器203KB JB/T 7008-1993 ZC1型双级蜗杆及齿轮蜗杆减速器548KB JB/T 6387-1992 轴装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679KB JB/T 5559-1991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减速器524KB JB/T 5558-1991 蜗杆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96KB JB/T 53662-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产品质量分等274KB

齿轮学基础知识

齒輪學基礎知識 一.齒輪之功用 a.能夠傳達動力. b.能通過先選配齒數組合,獲得任意正確的速度比. c.能通過增減齒輪組合數,改變各軸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 二.齿轮的种类 齿轮有许多种类,根据轴向和位置关系可大致分为3类:①平行轴②交叉轴类③偏移轴。 ①平行轴类 (正齿轮) 齿向与轴平行的齿轮,最为常用。 (斜齿轮) 齿向沿螺旋线回转。 正齿轮是1个齿或2个齿反复地啮合,而 斜齿轮的啮合率则上升,为2或3个齿。 因此斜齿轮噪音低而强度大。 齿向分左旋和右旋两种。同为左旋或同为 右旋都不能啮合。使用时应使左旋和右旋 啮合。 (齿条) 一般圆形齿轮的齿形是一种称为渐开线 的曲线,而这种齿条则是一条直线,且呈 锯齿状。啮合对象是斜齿轮时则称作斜齿 条。 (齿条) (斜齿条)

(内齿轮) 是一种轮齿向内且位于圆筒内部的齿 轮。多与结构复杂、被称为行星齿轮的齿轮配套使用。 (人字齿轮) 由齿向不同的上下两部分构成的一种齿轮。 斜齿轮啮合时所产生的力会使两个齿轮 发生轴向错位,但人字齿轮则没有错位现象。 ②交叉轴类 (伞齿轮) 正齿轮为圆柱状,而伞齿轮则是名副其实的伞状(圆锥状)。 常用于塑料玩具汽车来改变转轴方向。 (螺旋伞齿轮) 是伞齿轮的斜齿版。与斜齿轮相同,噪音低和强度大是其特点。

③偏移轴类 (蜗轮蜗杆) 想要极度降低转速时使用。正齿轮的轮齿会 发出撞击声,而蜗轮则不会发出这种声音。 三. 精度等级執行規範 JIS:日本国家工业齿轮规范 JGMA:日本齿轮工会规范 AGMA:美国齿轮工会规范 DIN:德国齿轮工会规范 四.正齒輪各部位之名稱及定義: 1.模數(M):表示公制齒輪上齒的大小. 2.齒數(Z):一個齒輪齒的數量. 3.壓力角(a):指一對嚙合齒輪間之壓力線與節圓在節點之公切線所夾之角度.常用 壓力角有14.5°; 20°; 22.5° 4.節圓:為節線在圓周上的軌跡,即互相嚙合的兩齒間假想互為滾動之圓.為 齒輪設計與制造上的主要數據. 5.基圓:與壓力角線相切之圓,即產生漸開線齒廓之圓. 6.齒冠圓:為通過齒輪頂部之圓. 7.齒根圓:為通過齒輪根部之圓. 8.齒冠:又稱齒頂高,為齒冠圓與節圓半徑之差. 9.齒根:又稱齒底高,為節圓與齒根圓半徑之差. 10.齒深:即全齒高,齒冠與齒齒根之和.

齿轮的设计

齿轮的设计 变位齿轮(gear with addendum modification)简介 通过改变标准刀具对齿轮毛坯的径向位置或改变标准刀具的齿槽宽切制出的齿形为非标准渐开线齿形的齿轮。切制轮齿时,改变标准刀具对齿轮毛坯的径向位置称为径向变位。改变标准刀具的齿槽宽称为切向变位。最常用的是径向变位,切向变位一般用于圆锥齿轮的变位。 切制 加工径向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的中线相对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移动的距离称为变位量,用xm表示,x称为变位系数,m为模数。通常规定,刀具中线相对轮心移远时,x 取正值,称为正变位;刀具中线相对轮心移近时,x取负值,称为负变位。 特点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模数、齿数、压力角均无变化;但是正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远,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增大,齿根高减小,齿顶高增大,分度圆齿厚与齿根圆齿厚都增大,但齿顶容易变尖;负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近,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减小,齿根高增大,齿顶高减小,分度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都减小。传动类型 径向变位齿轮传动可分为高变位齿轮传动和角变位齿轮传动。 高变位齿轮传动又称变位零传动,其特点是两轮的变位系数x1+x2=0。因此,高变位齿轮传动的啮合角α′等于压力角α,即α′=α;节圆与分度圆重合,即r′=r;中心距a′等于标准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即a′=a。但由于变位齿轮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高变位齿轮传动可用于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而又需要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和减小磨损的场合。 角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是x1+x2≠0,故α′≠α,r′≠r,a′≠a。与标准齿轮传动相比,其啮合角发生了变化。当x1+x2>0 时,称为正传动,此时α′>α,r′>r,a′>a。采用正传动可以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改善轮齿的磨损,凑配中心距,但重合度有所减小。当x1+x2<0 时,称为负传动,此时α′<α,r′a,可以安装,却产生大的侧隙,重合度也降低,都影响了传动的平稳性。3)若滚齿切制的标准齿轮齿数小于17,则会发生根切现象,影响实际使用。 设计借助于Solidworks2011自带的渐开线齿轮设计插件GearTrax 2011进行辅助设计。 1、初级齿轮设计 1)在“螺距数据”选框中选择“模数制”,在标准中选择“小节距渐开线20度”,选

齿轮模数选取及标准

渐开线齿轮有五个基本参数,它们分别是: 名称符号意义标准化数值 齿数(teeth number)? Z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称为齿数 模数(module)m 齿距分度圆齿距p与π的比值模数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压力角(特指分度圆压力角)(pressure angle)决定渐开线齿形和齿轮啮合性能的重 要参数 我国规定标准化压力角为20 度 齿顶高系数 齿顶高计算系数:我国规定标准化齿顶高系数为1 顶隙系数顶隙(clearance)计算系数我国规定标准化顶隙系数为标准齿轮: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渐开线齿轮。 我国规定的标准模数系列表 第一系列 1234568 10121620253240 50 第二系 列78(11)14182228(30)3645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系列?(1)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 1357-1987) 第一系列? 1 2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第二系列? ()()()7 9 (11)14 18 22 28 (30)36 45

?(2)锥齿轮模数(GB/T 12368-19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0 32 36 40 45 50 注: 1.对于渐开线圆柱斜齿轮是指法向模数。 2.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3.模数代号是m,单位是mm 名称含有蜗轮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 94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 206KB JB/T 8809-1998 SWL 蜗轮螺杆升降机型式、参数与尺寸 520KB JB/T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技术条件 206KB JB/T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精度 261KB 名称含有蜗杆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 94KB QC/T 620-1999 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 347KB QC/T 619-1999 B型和C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 83KB GB/T 19935-2005蜗杆传动蜗杆的几何参数-蜗杆装置的铭牌、中心距、用户提供给制造者的参数 121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 206KB JB/T 蜗杆磨床技术条件 160KB JB/T 蜗杆磨床精度检验 244KB JB/T 9051-1999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 922KB JB/T 8373-1996 普通磨具蜗杆砂轮 250KB JB/T 7936-1999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 731KB JB/T 7935-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467KB JB/T 7848-1995 立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175KB JB/T 7847-1995 立式锥面包铬圆柱蜗杆减速器 203KB JB/T 7008-1993 ZC1型双级蜗杆及齿轮蜗杆减速器 548KB JB/T 6387-1992 轴装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679KB JB/T 5559-1991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减速器 524KB JB/T 5558-1991 蜗杆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 96KB JB/T 53662-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产品质量分等 274KB JB/T 3993-1999 蜗杆砂轮磨齿机精度检验 287KB JB/T 10008-1999 测量蜗杆 267KB HG/T 釜用立式减速机 CW系列圆柱齿轮、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 646KB HG/T 2738-1995 轮胎定型硫化机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系列与基本参数 182KB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正常齿)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数-2.5)*模数(正常齿) 比如:M4、齿32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根圆直径=32-2.5 *4=11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选择 齿轮模数国家标准为GB1357-78。 优先选用模数:0.1mm、0.12mm、0.15mm、0.2mm、0.25mm、0.3mm、0.4mm、0.5mm、0.6mm、0.8mm、1mm、1.25mm、1.5mm、2mm、2.5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 14mm、16mm、20mm、25mm、32mm、40mm、50mm; 可选模数:1.75mm、2.25mm、2.75mm、3.5mm、4.5mm、5.5mm、7mm、 9mm、14mm、18mm、 22mm、28mm、36mm、45mm; 很少用模数:3.25mm、3.75mm、6.5mm、11mm、30mm; 编辑本段齿轮基本参数 1.齿数Z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Z2=u·z1。 2.压力角α rb=rcosα=1/2mzcosα 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4.5° 、15° 、22.50°及25°等情况。 3.模数m=p/ π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 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 齿数z z=d/m=π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 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 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 齿顶高ha ha=m=p/π 齿根高hf hf=1.25m 齿高h h=2.25m 齿厚s s=p/2=πm/2 中心距 a a=(z1+z2)m/2=(d1+d2)/2 跨测齿数k k=z/9+0.5 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

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 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 是多少? 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 mm,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12.566 mm,齿数z=25,正常齿制。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 =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 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 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20°,齿宽b l=110 mm、b2=105 mm,转速n1=720 r/min,单向传动,载荷中等冲击。减速器由电动机驱动。两齿轮均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80~200 HBS。试确定这对齿轮允许传递的功率。 13-13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1=23、z2=76,分度圆螺旋角β=8°6′34″。试求其中心距、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13-14 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已知主动轮1的螺旋角旋向及转向,为了使轮2和轮3的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试确定轮2、3、4的螺旋角旋向和各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 2)已知m n2=3 mm,z2=57,β2=18°,m n3=4mm,z3=20,β3应为多少时,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产生的轴向

各种齿轮相关的计算公式大全.doc

各种齿轮相关的计算公式大全 渐开线圆柱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根据设计或测绘定出 齿数 z 根据运动要求选定。 z 1 为主动齿轮, z 2 为从东齿轮。 分度圆直径 d d 1 1, 2 2 =mz d =mz 齿顶高 h a a h =m 齿根高 h f f h = 齿高 h h= 齿顶圆直径 d a 1 1 , 2 2 da =m(z +2) da =m(z +2) 齿根圆直径 d f f1 f2 =m d =m ,d 齿距 p p=πm 中心距 a a=1/2(d 1 2 1 2 +d )=m/2(z +z ) 传动比 i i=n 1 2 2 1 2 1 /n =d /d =z /z 斜齿分度圆 β cos β =[(大小齿数和 )×模数÷ 2]÷中心距 螺旋角 圆锥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分度圆锥角 δtan δ 1= z 1 2 δ -δ 或 tan δ = / z , 2=901 2 z2/z1 分度圆直径 d 齿顶高 h a 齿根高 h f 齿高 h 齿顶圆直径 d a 齿根圆直径 d f d 1=mz 1, d 2=mz 2 h a =m h f = h= h a + h f da=m(z+2cos δ) d f =m δ )

外锥距R R=mz/2sinδ蜗杆各部分计算公式 名称代号分度圆直径 d1 齿顶高h a1 齿根高h f1 齿高h1 齿顶圆直径d a1 齿根圆直径d f1 轴向齿距p x 导程角γ导程p2 计算公式d1=mq( q 为蜗杆直径系数) h a1=m h f1= h a1+c=m+= h1=h a1+ h f1= d a1=d1+2ha1=mq+2m=m( q+2)d f1=d1-2 h f1== m () p x =πm tanγ= mz1/d1 =z1/q p2=πmz1 标准模数与蜗杆的直径系数 m/m 1 2 m q 1 1 9 1 1 8 6 4 7 m( q) ,,,18) (,,,) 4(, 10,,) 5(8,10,, 18)

齿轮设计实例

【例1】设计一电动机驱动的带式运输机的两级减速器高速级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递的功率P 1=5.5kW ,小轮转速n 1=960r/min ,齿数比u =4.45。 解: 1.轮齿部分主要几何尺寸的设计与校核 ① 选定材料、齿数、齿宽系数 由表10-7选择常用的调质钢 小轮:45调质 HB 1=210~230, 大轮:45正火 HB 2=170~210, 取小轮齿数Z 1=22,则大轮齿数Z 2=uZ 1=4.45×22≈98, 对该两级减速器,取φd =1。 ②确定许用应力: 许用接触应力 N H lim H H min []Z S σσ= 许用弯曲应力 Flim ST NT F F min []Y Y S σσ= 式中 σHlim1=560MPa ,σHlim2=520MPa (图8-7(c )), σFlim1=210MPa ,σFlim2=200MPa (图8-7(c ))。 σFlim 按图8-26查取,应力修正系数Y ST =2,而最小安全系数σHlim =σFlim =1(表8-5),故 H11560 []5601σ?== MPa H21520 []5201σ?== MPa F12102 []4201σ?== MPa F22002 []4001 σ?= = MPa ③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式 d 1 计算小轮直径。 载荷系数K =K A K V K β 取K A =1(表8-2),K V =1.15,K β=1.09(表8-3),故 K =1×1.15×1.09=1.25 小轮传递的转矩 T 1=9.55×106p /n =9.55×106×5.5/960=54713.5N ?mm 弹性变形系数Z E =189.8(表10-5)。 节点区域系数Z H =2.5。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

齿轮模数选取及标准

齿轮模数选取及标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渐开线齿轮有五个基本参数,它们分别是: 名称符号意义标准化数值 齿数(teeth number)? Z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称为齿数 模数(module)m 齿距分度圆齿距p与π的比值 模数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压力角(特指分度圆压力角)(pressure angle)决定渐开线齿形和齿轮啮合性能的重 要参数 我国规定标准化压力角为20 度 齿顶高系数齿顶高计算系数:我国规定标准化齿顶高系数为1 顶隙系数顶隙(clearance)计算系数我国规定标准化顶隙系数为标准齿轮: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渐开线齿轮。 我国规定的标准模数系列表 第一系列 1234568 10121620253240 50 第二系 列78(11)14182228(30)3645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系列?(1)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 1357-1987) 第一系列? 1 2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第二系列? ()()()7 9 (11)14 18 22 28 (30)36 45 ?(2)锥齿轮模数(GB/T 12368-19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0 32 36 40 45 50 注: 1.对于渐开线圆柱斜齿轮是指法向模数。 2.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3.模数代号是m,单位是mm 名称含有蜗轮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 94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 206KB JB/T 8809-1998 SWL 蜗轮螺杆升降机型式、参数与尺寸 520KB JB/T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技术条件 206KB JB/T 高精度蜗轮滚齿机精度 261KB 名称含有蜗杆的标准 SH/T 0094-91 (1998年确认)蜗轮蜗杆油 94KB QC/T 620-1999 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 347KB QC/T 619-1999 B型和C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夹子 83KB GB/T 19935-2005蜗杆传动蜗杆的几何参数-蜗杆装置的铭牌、中心距、用户提供给制造者的参数 121KB SJ 1824-81 小模数蜗轮蜗杆优选结构尺寸 206KB JB/T 蜗杆磨床技术条件 160KB JB/T 蜗杆磨床精度检验 244KB JB/T 9051-1999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 922KB JB/T 8373-1996 普通磨具蜗杆砂轮 250KB JB/T 7936-1999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 731KB JB/T 7935-199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467KB JB/T 7848-1995 立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 175KB JB/T 7847-1995 立式锥面包铬圆柱蜗杆减速器 203KB

齿轮基础知识

齿轮综合知识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代号 1、齿顶圆--齿轮齿顶所在的圆。其直径(或半径)用da(或ra )表示。 2、齿根圆--齿轮齿槽底所在的圆。其直径(或半径)用df(或rf)表示。 3、分度圆--用来分度(分齿)的圆,该圆位于齿厚和槽宽相等的地方。其直径(或半径)用d(或r表示)。 4、齿顶高--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 5、齿根高--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 6、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显然有: h = ha + hf 7、齿厚--一个齿的两侧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用s表示。 8、槽宽--一个齿槽的两侧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用e表示。 9、齿距--相邻两齿的同侧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用p表示。显然有: p = s + e 10、齿宽--齿轮轮齿的宽度(沿齿轮轴线方向度量),用b表示。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关系 齿数z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模数m以z表示齿轮的齿数,那么齿轮的分度圆周长=πd = z p。因此分度圆直径为:d=(p/p)?z, 式中:p/p称为齿轮的模数,用m表示,即 要使两个齿轮能啮合,它们的齿距必须相等。因此互相啮合的两齿轮的模数m必须相等。从d = mz中可见,模数m越大,轮齿就越大;模数m越小,轮齿就越小。

模数m是设计、制造齿轮时的重要参数。不同模数的齿轮,要用不同模数的刀具来加工制造。为了便于设计和减少加工齿轮的刀具数量,GBI357一78对齿轮的模数m已系列化,如下表所示。 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的模数,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尽可能不用。 压力角a (啮合角、齿形角)在节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与两节圆的公切线所夹的锐角称啮合角,也称压力角。我国采用的压力角a一般为20°,加工齿轮的原始基本齿条的法向压力角称齿形角。因此,压力角a=啮合角=齿形角。 当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确定后,按照与m的比例关系可算出轮齿的各基本尺寸。 1 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及分类 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 a.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或多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b. 齿轮传动主要优点: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准确。 c. 齿轮机构主要缺点: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不宜用于两轴间距离较大的场合。 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 按轴的相对位置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①

齿轮设计说明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零件齿轮的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何XX 学号:2XX 指导教师:XXX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0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 序言 (4) 2. 零件分析 (4) 2.1. 零件的作用 (4)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3. 基准的选择 (4) 3.1. 定位方式 (4) 3.1.1. 带轴齿轮的定位方式 (4) 3.1.2. 以内孔和端面定位 (5) 3.1.3. 以外圆和端面定位 (5) 3.2. 零件的技术条件 (6) 3.2.1.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6) 3.2.2. 各表面的位置精度(略) (6) 3.2.3.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6) 4. 工艺规程的设计 (7) 4.1. 毛坯的确定 (7) 4.1.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8) 4.1.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8) 4.1.3. 确定圆角半径 (8) 4.1.4. 确定拔模斜度 (9) 4.1.5. 确定分模位置 (9) 4.1.6. 确定毛坯的热处理 (9) 4.2. 制定工艺路线(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9) 4.2.1. 粗铣 (9) 4.2.2. 精铣 (9) 4.2.3. 粗车 (9) 4.2.4. 粗车 (9) 4.2.5. 拉孔 (9) 4.2.6. 滚齿 (9) 4.3. 重点工序的说明(见工序卡片) (10) 5. 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热处理工艺及工时的计算 (10) 5.1. 工序1(略) (10) 5.2. 工序2(略) (10) 5.3. 工序3(略) (10) 5.4. 工序4:见工序卡片 (10) 5.4.1. 切削用量 (10) 5.4.2. 工时的计算 (10) 6. 设计心得体会 (11)

齿轮基础知识问答

齿轮基础知识问答 1.什么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什么是定传动比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对齿轮啮合传动,齿廓在任意一点接触,传动比等于两轮连心线被接触点的公法线所分两线段的反比,这一规律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若所有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交连心线于固定点,则为定传动比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作用;用传动比是否恒定对齿廓曲线提出要求。 2.什么是节点、节线、节圆?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是圆形的称为什么齿轮? 答: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与连心线的交点称为节点,一对齿廓啮合过程中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称为节线,节线是圆形的称为节圆。具有节圆的齿轮为圆形齿轮,否则为非圆形齿轮。 3.什么是共轭齿廊? 答: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4.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性质? 答:发生线在基圆上纯滚动,发生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渐开线。 性质:(1)发生线滚过的直线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2)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3)渐开线上愈接近基圆的点曲率半径愈小,反之则大,渐开线愈平直。 (4)同一基圆上的两条渐开线的法线方向的距离相等。 (5)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在展角相同时基圆愈小,渐开线曲率愈大,基圆愈大,曲率愈小,基圆无穷大,渐开线变成直线。 (6)基圆内无渐开线。 5.请写出渐开线极坐标方程。 答:rk = rb / cos αk θk= inv αk = tgαk一αk 6.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由渐开线性质中,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2)两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两轮齿廓渐开线接触点公法线必切于两基圆,因此节点只有一个,即 i12 =ω1 / ω2 =O2P / O1P =r2′/ r1′= rb2 / rb1 = 常数 7.什么是啮合线? 答:两轮齿廓接触点的轨迹。 8.渐开线齿廓啮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1)传动比恒定,因为i12 =ω1 /ω2=r2′/r1′ ,因为两基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是两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和啮合线,因此与连心线交点只有一个。故传动比恒定。 (2)中心距具有可分性,转动比不变,因为i12 =ω1 /ω2=rb2 / rb1 ,所以一对齿轮加工完后传动比就已经确定,与中心距无关。

齿轮设计

微型汽车所配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其最大功率58.8KW/6000rpm ,最大转矩108Nm/4400rpm 变速器的设计。 参考一款类似车型的传动比大小,初步选定各档传动比值 传动比:一档769.322 2714431=?=i 二档915.1222725392=?= i 三档339.122 2733363=?= i 四档14=i 五档89.022 2740295=?= i 齿轮的初步参数 中心距:根据经验公式初选31max g e A i T K A η= K A 是中心距系数,乘用车8.9~9.3,商用车8.6~9.6。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1i 一档传动比,η传动效率96% 初选模数:经验公式,一档mm i T K m e m n ,31max 1η=,1m K 为模数系数,一般为0.27~0.37,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1i 变速器一档传动比,η变速器传动效率0.96 高档齿轮 mm T K m e m n ,3max =,m K 模数系数0.37~0.48 齿宽:齿轮宽度较大时,其承载能力会提高,但是当齿轮受载后,由于存在轴的挠度变形及齿轮的齿向误差等原因,使得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受力不均匀,因而选择齿宽时不宜过大。通常情况下,齿宽的确定是根据齿轮模数的相关经验公式来选取的 n c m K b = c K 齿宽系数,直齿轮取4.4~7.0;斜齿轮取7.0~8.6。为便于装配和调整,一般小齿轮宽度 再加大5~10mm ,但计算时按大齿轮宽度计算。 螺旋角:一般10°~35°,过大,轴向力大;过小, 中间轴上轴向力平衡111tan βn a F F = 222tan βn a F F = 传递的扭矩相等2211r F r F T n n == 2 1 21tan tan r r =ββ,尽量抵消轴向力 各档齿数的分配

齿轮箱设计基础知识

目录 1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1) 1.1 尺寸注法的常用简化表示法 (1) 1.2 中心孔表示法 (2) 1.2.1 75°、90°中心孔 (3) 1.2.2 60°中心孔 (4) 1.3 退刀槽 (5) 1.4 焊缝 (6) 1.5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7) 1.5.1 连接装配方式 (7) 1.5.2 滚动轴承的装配 (8) 1.5.3 齿轮与齿轮箱装配 (9) 2 螺纹及螺纹连接 (10) 2.1 螺纹的标记方法 (10) 2.2 螺塞与连接螺孔尺寸 (10) 2.3 孔沿圆周的配置 (11) 2.4 螺栓和螺钉通孔尺寸 (11) 2.5 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用沉孔尺寸 (11) 2.6 普通螺纹的余留长度 (11) 2.7 扳手空间 (12) 3 键连接 (13) 3.1 平键键槽的尺寸与公差 (13) 3.2 普通平键的尺寸与公差 (14) 4 轴承的选型 (15) 4.1 轴承的分类 (15) 4.2 轴承与轴的配合 (16) 4.3 轴承与外壳的配合 (17) 4.4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17) 4.5 选择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一般原则 (18)

4.6 轴承配置 (19) 5 渐开线圆柱齿轮 (22) 5.1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 (22) 5.2 传动参数选择 (23) 5.3 变位齿轮传动 (24) 5.4 最少齿数 (25) 5.5 标准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25) 5.6 高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26) 5.7 角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27) 5.8 端面重合度εα的确定 (29) 6 减速器设计 (31) 6.1 焊接箱体钢板厚度及焊接尺寸 (31) 6.2 箱体结构设计 (31) 6.3 减速器附件 (35) 6.3.1 油尺和油尺套 (35) 6.3.2 透气塞 (36) 6.3.3 通气罩 (36) 6.3.4 螺塞 (36) 6.3.5 视孔盖 (37) 6.4 齿轮传动的润滑 (37) 6.5 减速器技术要求 (38) 7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39) 7.1 轮齿受力计算 (39) 7.2 齿轮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 (39) 7.2.1 齿面接触强度 (39) 7.2.2 初步确定模数、齿数 (40) 7.3 齿轮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41) 7.3.1 齿面接触强度校核 (41) 7.3.2 轮齿弯曲强度校核 (45) 7.4 计算例题 (46)

齿轮设计实例

【例1】设计一电动机驱动的带式运输机的两级减速器高速级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 知传递的功率 P i =5.5kW ,小轮转速n i =960r/min ,齿数比u=4.45。 解: 1 ?轮齿部分主要几何尺寸的设计与校核 ① 选定材料、齿数、齿宽系数 由表10-7选择常用的调质钢 小轮:45调质 大轮:45正火 取小轮齿数Z 1=22 , 对该两级减速器,取 ② 确定许用应力: 许用接触应力 许用弯曲应力 S Fmin d U 计算小轮直径。 载荷系数K = K A K V K B 取 K A =1 (表 8-2), K V =1.15, K B =1.09 (表 8-3),故 K=1X 1.15 X 1.09=1.25 小轮传递的转矩 T 1=9.55 >106 p/n=9.55 M 06 X5.5/960=54713.5N mm 弹性变形系数 Z E =189.8 (表10-5)。 节点区域系数Z H =2.5。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 HB 1=210 ?230 , HB 2=170 ?210 , 则大轮齿数 Z 2=U Z 1=4.45 X 2- 98 , d =1。 [H ] Z N Hlim S H min Flim Y ST Y NT F ] 式中 Hlim1 =560MPa , Flim1 =210MPa , Flim 按图 8-26查取, 8-7 (c )). (图 (图 8-7 ③ 由式 Hlim2 =520MPa Flim2=200MPa 应力修正系数 Y ST =2 ,而最小安全系数 Hlim = Flim =1 (表 8-5),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H1 ] F2] 560 MPa 520 MPa 420 MPa 400 MPa d 1> 3 ------------------------------------------------ 2 2KT 1 u 1 Z E Z H 1 560 Fl ] 1 H2 ]

齿轮强度计算公式

第7节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一. 令狐采学 二.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 斜齿轮接触方式 2. 计算公式 校核式: 设计式: 3. 参数取值说明 1) Z E---弹性系数 2) Z H---节点区域系数 3) ---斜齿轮端面重合度 4) ---螺旋角。斜齿轮:=80~250;人字齿轮=200~350 5) 许用应力:[H]=([H1]+[H2])/2 1.23[H2] 6) 分度圆直径的初步计算 在设计式中,K 等与齿轮尺寸参数有关,故需初步估算: a) 初取K=Kt b) 计算dt c) 修正dt 三.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 轮齿断裂 2. 计算公式校核式: 设计式: 3. 参数取值说明 1) Y Fa 、YSa---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Zv=Z/cos3YFa 、YFa 2) Y ---螺旋角系数。 3) 初步设计计算 在设计式中,K 等与齿轮尺寸参数有关,故需初步估算: d) 初取K=Kt e) 计算mnt [] H t H E H u u bd KF Z Z σεσα≤±=1 1[]32 1112 ??? ? ??±≥H H E d t t Z Z u u T K d σψ[]3 2121cos 2F sa Fa d n Y Y z Y KT m σεψβα β≥[] 32 121cos 2F sa Fa d t nt Y Y z Y T K m σεψβα β≥

f) 修正mn 第8节 标准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一. 作用:用于传递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二. 几何计算 1. 锥齿轮设计计算简化 2. 锥距 3. 齿数比: u=Z2/Z1=d2/d1=tan 2=cot 1 4. 齿宽中点分度圆直径 dm/d=(R-0.5b)/R=1-0.5b/R 记R=b/R---齿宽系数R=0.25~0.3 dm=(1-0.5R)d 5. 齿宽中点模数 mn=m(1-0.5R) 三. 受力分析 大小: Ft1=2T1/dm1(=Ft2) Fr1=Ft1tan cos Fa2) Fa1=Ft1tan sin 1(=Fr2) 方向: 四. 强度计算 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计算公式: 按齿宽中点当量直齿圆柱齿轮计算,并取齿宽为0.85b ,则: 以齿轮大端参数代替齿宽中点当量直齿圆柱齿轮参数,代入 n 1 n 2 相交轴 n 2 两轴夹角900 n 1 2 2 2122212 21Z Z m d d R +=+= d 1 d m b R d m2 d 2 δ1 δ2 O C 2 C 1 A 2 A 1 q Fr α δ Fa Fn Ft Fa1 Fr 2 2 1 n 1 Fa2 Fr 1 Ft 1 Ft 2 []H v v v v H E H u u bd KT Z Z σσ≤+=1 85.023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