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1.按实际需要确定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调整λ的值以得到适当的分 类。另外,也可由熟悉专业的专家确定阀值λ,得 到阀值λ水平上的分类。
2.用F-统计量确定λ的最佳值
设对应于λ的分类数为r,第j类的样品数为nj , j类
的样本记为:
x1(
j
)
,
x2(
j
)
,,
xn(
j
j
)
第j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x ( j) (x1( j) , x2( j) ,, xm( j) )
i 1
i≠j
i , j=1,2,…,n
m
其中
M
max( i j
k 1
xik
x jk )
显然|rij|∈[0,1] ,若rij<0, 令rij’=(rij+1)/2,则rij’∈[0,1]。
(2)夹角余弦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3)相关系数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则称R是U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式中“○”表示矩阵的合成运算,类似矩阵乘法 运算,但要将元素的相乘改为求最小值、相加改为 求最大值。例如:
1 2
1 2
2 3
3 4
2 3
4 6
14 28
28 56
1 2
1 2
2 3
3 4
2 3
A~(x
)
n
(
i 1
~ Ai
( xi
))
为x对 A~ 的隶属度。
基于不同考虑,隶属度也有其他的定义形式,如:
x11 x12 x1m
X
x21
x22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调整λ的值以得到适当的分 类。另外,也可由熟悉专业的专家确定阀值λ,得 到阀值λ水平上的分类。
2.用F-统计量确定λ的最佳值
设对应于λ的分类数为r,第j类的样品数为nj , j类
的样本记为:
x1(
j
)
,
x2(
j
)
,,
xn(
j
j
)
第j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x ( j) (x1( j) , x2( j) ,, xm( j) )
i 1
i≠j
i , j=1,2,…,n
m
其中
M
max( i j
k 1
xik
x jk )
显然|rij|∈[0,1] ,若rij<0, 令rij’=(rij+1)/2,则rij’∈[0,1]。
(2)夹角余弦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3)相关系数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则称R是U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式中“○”表示矩阵的合成运算,类似矩阵乘法 运算,但要将元素的相乘改为求最小值、相加改为 求最大值。例如:
1 2
1 2
2 3
3 4
2 3
4 6
14 28
28 56
1 2
1 2
2 3
3 4
2 3
A~(x
)
n
(
i 1
~ Ai
( xi
))
为x对 A~ 的隶属度。
基于不同考虑,隶属度也有其他的定义形式,如:
x11 x12 x1m
X
x21
x22
11模糊数学及其应用

2010暑假建模培训 3
2、隶属度:隶属函数A( x)描述了 x对模糊集合A的隶属程度。
3、模糊集A有下列三种常见的表示形式。 i) zadeh 表示法 ii) 序偶表示法 iii) 向量表示法
2010暑假建模培训
4
用集合x1 , x2 , x3 , x4 表示四位学 生, " 聪明"是一个模糊概念, 经某种方法 对四位学生的聪明程度 作的评价依次为 0.45 , 0.78 , 0.91 , 0.46 , 则以次评价构成 的模糊集合 A记为
22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数据标准化 在实际问题中,不同的数据一般有不 同的量纲,为了使所有不同的量纲的量也 能进行比较,通常需要对数据作适当的变 换 在模糊数学里,一般将数据压缩到区间 [0,1]上。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3
通常需要作如下两种变换: 1)平移、标准差变换
xik xk x sk
' ik
(i 1,2n; k 1,2,m)
1 xk xik n i 1
n
1 2 sk ( xik xk ) n i 1
n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4
经过变换后,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标准 差为1,且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但是,这样得 到的 还不一定在区间[0,1]上。
2)平移、极差变换
2010暑假建模培训 19
择近原则
设A1 , A2 , An是论域X中的n个模糊 集合 标准模型,对于给定的 待识别 对象B( X中的模糊集合) , 若存在k使得:
( Ak , B) max{ ( A1, B), ( An , B)}
其中 ( Ai , B )表示B对Ai的贴近度, 则认为B与Ak 最相似
2、隶属度:隶属函数A( x)描述了 x对模糊集合A的隶属程度。
3、模糊集A有下列三种常见的表示形式。 i) zadeh 表示法 ii) 序偶表示法 iii) 向量表示法
2010暑假建模培训
4
用集合x1 , x2 , x3 , x4 表示四位学 生, " 聪明"是一个模糊概念, 经某种方法 对四位学生的聪明程度 作的评价依次为 0.45 , 0.78 , 0.91 , 0.46 , 则以次评价构成 的模糊集合 A记为
22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数据标准化 在实际问题中,不同的数据一般有不 同的量纲,为了使所有不同的量纲的量也 能进行比较,通常需要对数据作适当的变 换 在模糊数学里,一般将数据压缩到区间 [0,1]上。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3
通常需要作如下两种变换: 1)平移、标准差变换
xik xk x sk
' ik
(i 1,2n; k 1,2,m)
1 xk xik n i 1
n
1 2 sk ( xik xk ) n i 1
n
2010暑假建模培训
24
经过变换后,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标准 差为1,且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但是,这样得 到的 还不一定在区间[0,1]上。
2)平移、极差变换
2010暑假建模培训 19
择近原则
设A1 , A2 , An是论域X中的n个模糊 集合 标准模型,对于给定的 待识别 对象B( X中的模糊集合) , 若存在k使得:
( Ak , B) max{ ( A1, B), ( An , B)}
其中 ( Ai , B )表示B对Ai的贴近度, 则认为B与Ak 最相似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2

P 0 1 ¬P 1 0 P 1 1 0 0 Q 1 0 1 0 P∧ Q 1 0 0 0 P∨ Q 1 1 1 0 P→Q 1 0 1 1 P↔Q 1 0 0 1
2012-3-18
4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当5个连接词连续使用时,其优先连接次序如下:
¬、 、、→、↔ ∧∨
利用上表,容易验证二值逻辑具有下列性质: 1、 幂等律 P ∨ P=P,P ∧ P=P,P→P=1,P↔P=1 2、交换律 P ∨ Q=Q ∨ P,P ∧ Q=Q ∧ P,P↔Q=Q↔P ∨ 3、结合律 (P∨ Q) R=P ∨ ∨ R), (Q (P ∧ Q) R=P ∧ Q∧ R) P Q ∧ (Q R (P↔Q)↔R=P↔(Q↔R) 4、分配律 P∨ ∧ R)=(P ∨ Q) (P R) (Q ∧ ∨ P∧ ∨ R)=(P ∧ Q) (P ∧ R) (Q ∨ P→(Q→R)=(P→Q)→(P→R) 5、德•摩根律 ¬(P ∨Q)=¬P ∧ ¬Q,¬(P ∧ Q)=¬P∨ ¬Q 6、双重否定律 ¬¬P=P 7、两极律 P ∨ 1=1,P∨ 0=P,P∧ 1=P,P∧ 0=0 8、补余律 P ∨ ¬P=1,P ∧ ¬P=0
三、多值逻辑
二值逻辑是用0和1两个值来表示命题的真或假。三值逻辑则 是将区间[0,1]二等分,并在中间增加一个值1/2来表示命题 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将区间[0,1]分成n-1等分( n ≥ 3 ), 并用 1 2 n − 2 n − 1 0 Tn = , , , L, , (3-2-1) n −1 n −1 n −1 n − 1 n − 1 作为命题的真假值域,这样一个命题就可有多个取值。象这 样可在 Tn 中取多个值的命题称为多值逻辑。 由(3-2-1)式知,当n=2时,有
2012-3-18
4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当5个连接词连续使用时,其优先连接次序如下:
¬、 、、→、↔ ∧∨
利用上表,容易验证二值逻辑具有下列性质: 1、 幂等律 P ∨ P=P,P ∧ P=P,P→P=1,P↔P=1 2、交换律 P ∨ Q=Q ∨ P,P ∧ Q=Q ∧ P,P↔Q=Q↔P ∨ 3、结合律 (P∨ Q) R=P ∨ ∨ R), (Q (P ∧ Q) R=P ∧ Q∧ R) P Q ∧ (Q R (P↔Q)↔R=P↔(Q↔R) 4、分配律 P∨ ∧ R)=(P ∨ Q) (P R) (Q ∧ ∨ P∧ ∨ R)=(P ∧ Q) (P ∧ R) (Q ∨ P→(Q→R)=(P→Q)→(P→R) 5、德•摩根律 ¬(P ∨Q)=¬P ∧ ¬Q,¬(P ∧ Q)=¬P∨ ¬Q 6、双重否定律 ¬¬P=P 7、两极律 P ∨ 1=1,P∨ 0=P,P∧ 1=P,P∧ 0=0 8、补余律 P ∨ ¬P=1,P ∧ ¬P=0
三、多值逻辑
二值逻辑是用0和1两个值来表示命题的真或假。三值逻辑则 是将区间[0,1]二等分,并在中间增加一个值1/2来表示命题 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将区间[0,1]分成n-1等分( n ≥ 3 ), 并用 1 2 n − 2 n − 1 0 Tn = , , , L, , (3-2-1) n −1 n −1 n −1 n − 1 n − 1 作为命题的真假值域,这样一个命题就可有多个取值。象这 样可在 Tn 中取多个值的命题称为多值逻辑。 由(3-2-1)式知,当n=2时,有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是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3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基于模糊逻辑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结词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信息的数学工具,通过引入模糊集合 和模糊逻辑运算,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和决策问题。
模糊逻辑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01
模糊逻辑用于处理不确定性
模糊逻辑通过引入模糊集合的概念,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使
得决策分析更加合理和可靠。
02
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推理系统是模糊逻辑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基于模糊逻辑的原理,通
过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适用于复杂的决策问题。
03
模糊决策分析
模糊决策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模糊因素,从而做出更
模糊数学方法的优势
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模糊数学方法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是常见且必要的。
提高建模精度
通过引入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从而提高建模精度。
增强模型适应性
模糊数学方法允许模型参数具有一定的模糊范围,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更 好地应对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 应用
目
CONTENCT
录
• 模糊数学方法简介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领域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具体
应用案例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优势
和局限性 • 结论
01
模糊数学方法简介
模糊数学方法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模糊数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L.A.Zadeh教授提出,旨 在解决传统数学方法无法处理的模糊性问题。
鲁棒控制是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3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基于模糊逻辑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结词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信息的数学工具,通过引入模糊集合 和模糊逻辑运算,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和决策问题。
模糊逻辑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01
模糊逻辑用于处理不确定性
模糊逻辑通过引入模糊集合的概念,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使
得决策分析更加合理和可靠。
02
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推理系统是模糊逻辑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基于模糊逻辑的原理,通
过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适用于复杂的决策问题。
03
模糊决策分析
模糊决策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模糊因素,从而做出更
模糊数学方法的优势
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模糊数学方法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是常见且必要的。
提高建模精度
通过引入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从而提高建模精度。
增强模型适应性
模糊数学方法允许模型参数具有一定的模糊范围,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更 好地应对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 应用
目
CONTENCT
录
• 模糊数学方法简介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领域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具体
应用案例 • 模糊数学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的优势
和局限性 • 结论
01
模糊数学方法简介
模糊数学方法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模糊数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L.A.Zadeh教授提出,旨 在解决传统数学方法无法处理的模糊性问题。
模糊数学和其应用

04
总结与展望
模糊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模糊数学是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 理论和方法,它突破了经典数学的局限 性,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 问题。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控制论、信 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模糊数学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 了数学理论体系,也促进了各学科 之间的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糊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 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模糊集合
与传统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成员关系不再是确 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一个人的 身高属于某个身高的模糊集合,其隶属度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隶属函数
用于描述模糊集合中元素属于该集合的程度。隶 属函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实推理规则不再是一 一对应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例如,在医 疗诊断中,病人的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 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模糊逻辑可以进行更准确 的推理。
模糊运算
与传统运算不同,模糊运算的结果不再是确定的 数值,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两个模糊 数的加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模糊数,其隶属度取 决于两个输入的隶属度。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主要用于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
详细描述
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锐化、边缘检测等操作,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和识别能 力。例如,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CT、MRI等医学影像进行降噪、增强和三 维重建等处理,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
模糊控制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及应用

Y 到 Z 的关系 R2 = (bkj)s×n, 则X 到Z 的关系可表示为矩阵的合成: R1 ° R2 = (cij)m×n, 其中cij = ∨{(aik∧bkj) | 1≤k≤s}. 定义:若R为 n 阶方阵,定义 R 2 = R ° R,R 3 = R 2 ° R …
例 设 X ={1, 2, 3, 4}, Y ={ 2, 3, 4}, Z = {1, 2, 3}, R1 是 X 到 Y 的关系, R2 是Y 到 Z 的关系, R1 ={(x, y) | x + y = 6} = {(2,4), (3,3), (4,2)}, R2 ={(x, y) | y – z = 1} = {(2,1), (3,2), (4,3)}, 则R1与 R2的合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系的三大特性: 设R为 X 上的关系 (1) 自反性:若 X 上的任何元素都与自己有 关系R,即R (x , x) =1,则称关系 R 具有自反性; (2) 对称性:对于X 上的任意两个元素 x , y, 若 x 与y 有关系R 时,则 y 与 x 也有关系R,即 若R (x , y ) =1,则R ( y , x ) = 1,那么称关系R具 有对称性; (3) 传递性:对于X上的任意三个元素x, y, z, 若x 与y 有关系R,y 与z 也有关系R 时,则x与z 也有关系R,即若R (x , y ) = 1,R ( y , z ) =1,则 R ( x , z ) = 1,那么称关系R具有传递性.
第1章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方 法. 众所周知,经典数学是以精确性为特征的.
然而,与精确形相悖的模糊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没有价值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时模糊性比精确性还 要好. 例如,要你某时到某地去迎接一个“大胡子高个子 长头发戴宽边黑色眼镜的中年男人”. 尽管这里只提供了一个精确信息――男人,而其他 信息――大胡子、高个子、长头发、宽边黑色眼镜、中 年等都是模糊概念,但是你只要将这些模糊概念经过头 脑的综合分析判断,就可以接到这个人. 模糊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 个领域及部门,农业、林业、气象、环境、地质勘探、 医学、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模糊数学的广泛而又成功的 应用.
例 设 X ={1, 2, 3, 4}, Y ={ 2, 3, 4}, Z = {1, 2, 3}, R1 是 X 到 Y 的关系, R2 是Y 到 Z 的关系, R1 ={(x, y) | x + y = 6} = {(2,4), (3,3), (4,2)}, R2 ={(x, y) | y – z = 1} = {(2,1), (3,2), (4,3)}, 则R1与 R2的合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系的三大特性: 设R为 X 上的关系 (1) 自反性:若 X 上的任何元素都与自己有 关系R,即R (x , x) =1,则称关系 R 具有自反性; (2) 对称性:对于X 上的任意两个元素 x , y, 若 x 与y 有关系R 时,则 y 与 x 也有关系R,即 若R (x , y ) =1,则R ( y , x ) = 1,那么称关系R具 有对称性; (3) 传递性:对于X上的任意三个元素x, y, z, 若x 与y 有关系R,y 与z 也有关系R 时,则x与z 也有关系R,即若R (x , y ) = 1,R ( y , z ) =1,则 R ( x , z ) = 1,那么称关系R具有传递性.
第1章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方 法. 众所周知,经典数学是以精确性为特征的.
然而,与精确形相悖的模糊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没有价值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时模糊性比精确性还 要好. 例如,要你某时到某地去迎接一个“大胡子高个子 长头发戴宽边黑色眼镜的中年男人”. 尽管这里只提供了一个精确信息――男人,而其他 信息――大胡子、高个子、长头发、宽边黑色眼镜、中 年等都是模糊概念,但是你只要将这些模糊概念经过头 脑的综合分析判断,就可以接到这个人. 模糊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 个领域及部门,农业、林业、气象、环境、地质勘探、 医学、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模糊数学的广泛而又成功的 应用.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版答案

A%
o
R
=
(1,
0.5,
0.8,
0,
0.4,
0.7)
o
⎜ ⎜ ⎜
1 0
0 1
0 0
0⎟ ⎟ = (1, 0.4, 0.7, 0)
0⎟
⎜0 1 0 0⎟ ⎜⎜⎝ 0 0 1 0⎟⎟⎠
⎛1 1 1 0 0 0⎞
f
−1 ( B) %
=
T%R'
(B) %
=
B %
o
R'
=
(1,
0.4,
0.7, 0)
o
⎜ ⎜ ⎜
解:利用波达数的计算方法可知:
a 的波达数为 4 + 2 +1+ 0 + 0 + 2 + 3 + 2 = 14 b 的波达数为 5 + 5 + 0 +1+1+1+1+ 0 = 14 c 的波达数为 2 + 0 + 2 + 3 + 3 + 5 + 2 + 4 = 17 d 的波达数为 3 +1+ 4 + 4 + 5 + 4 + 4 + 5 = 30 e 的波达数为1+ 4 + 5 + 5 + 4 + 0 + 0 +1 = 20
%
x1 x2 x3 x4 x5 x6
⎛1 0 0 0⎞
⎜ ⎜
1
0
0
0 ⎟⎟
⎜1 0 0 0⎟
解法 2,根据模糊映射 f (x) ,可以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R = ⎜
⎟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是一种以模糊语言描述数学思想的学科,它引入了模糊的概念,使数学研究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环境中条件的复杂性。
模糊数学正从一种理论性学科转向能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它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
模糊数学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机械设计、系统设计、资源调度、决策分析、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经济、控制以及科学研究等。
它使用条件表示系统特性,在它的基础上可以用来解决全面含糊的问题,而不用降低系统的功能精度。
模糊数学的应用非常多,既提供了一个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领域,模糊数学可用来识别实际系统中的复杂模式,改进实际系统的设计。
在决策分析方面,可以使用模糊模型来确定决策的最优结果,使决策结果更具准确性。
在系统设计、资源调度和控制方面,模糊数学可以用来表示系统中复杂变量,进而更好地描述和调节系统行为。
此外,模糊数学还可以用来处理复杂的信息处理问题。
可以使用模糊理论来提取、组织和分析大规模数据,发现有趣的规律,并根据数据的性质来改进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处理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 rij = M / ∑ | xik − x jk | i =1
i=j i≠j i , j=1,2,…,n
适当选取M,使得0≤rij≤1。 (2)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12
(3)切比雪夫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
d ij = ∨ xik − x jk
k =1
m
(i, j = 1,2, L , n)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其他方法,就不再介绍了。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其他方法 就不再介绍了。 就不再介绍了 三、聚类 1.模糊等价矩阵 模糊等价矩阵 给定U上的一个模糊关系Rij=[rij]n×n, 若它满足: × 若它满足 (1)自反性 rij=1 ); 自反性( 自反性 ; (2)对称性 rij=rji ); 对称性( 对称性 ; (3)传递性 R o R ⊆ R ); 传递性( 传递性 ; 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模糊等价矩阵。 则称R是U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第j类中第 个变量的平均值 x 类中第k个变量的平均值 类中第 个变量的平均值:
x
( j) k
( j) k
1 = nj
( xikj ) ∑ i =1
nj
( (k = 1,2,L, m); x ( j ) = ( x1( j ) , x 2( j ) , L, x mj ) )
1 n x k = ∑ xik (k = 1,2, L , m); x = ( x1 , x 2 , L , x m ) n i =1
第十一章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1 模糊聚类分析(参考内容) §2 模糊模型识别(参考内容)
1
前言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 现象的数学。 现象的数学。所谓的模糊性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差异 的中间过渡界线的“不分明性” 的中间过渡界线的“不分明性”。如储层的含油气 油田规模的大小,成油地质条件的优劣, 性、油田规模的大小,成油地质条件的优劣,圈闭 的形态,岩石的颜色等。 的形态,岩石的颜色等。这些模糊变量的描述或定 义是模糊的,各变量的内部分级没有明显的界线。 义是模糊的,各变量的内部分级没有明显的界线。 地质作用是复杂的, 地质作用是复杂的,对其产生的地质现象有些可 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度量, 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度量,有些则不能用定量的数 值来表达, 值来表达,而只能用客观模糊或主观模糊的准则进 行推断或识别。 行推断或识别。
10
(6)几何平均最小法 几何平均最小法
rij = ∑ ( xik ∧ x jk ) / ∑ xik ⋅ x jk
k =1 k =1 m m
(i, j = 1,2, L , n)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x
k =1 m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i≠ j k =1
显然|rij|∈[0,1] ,若rij<0, 令rij’=(rij+1)/2,则rij’∈[0,1]。 ∈ 若 则 ∈
7
(2)夹角余弦法 夹角余弦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3)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4)最大最小法 最大最小法
k =1 k =1 m m
(i, j = 1,2,L, n)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2∑(xik ∧ xjk ) = 2(0.1+ 0.2 + 0.3) =1.2
m
∑(x
3; xjk ) = 0.2 + 0.4 + 0.6 =1.2 r =1.2 /1.2 =1.0 12
1≤i≤n
由上可知,对原始数据正规化处理以后,变量最 由上可知,对原始数据正规化处理以后, 大值为1,最小值为0,即新数据在区间[0,1]内。 大值为 ,最小值为 ,即新数据在区间 内 二、模糊相似矩阵 模糊相似矩阵是进行模糊聚类的基础。 模糊相似矩阵是进行模糊聚类的基础。下面介 绍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常用方法。 绍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常用方法。
矩阵RR叫做R矩阵的截矩阵(λ≥0.6)
16
3.分类 分类 截矩阵可知,当 由模糊等价矩阵的λ截矩阵可知 当rij=1时,i与j应 时 与应 为同类,否则为异类 否则为异类。 为同类 否则为异类。 由大到小变化, 让λ由大到小变化,可形成动态聚类图。 由大到小变化 可形成动态聚类图。
17
二、最佳阀值λ的确定 最佳阀值 的确定 可得不同的分类方案, 对于不同的λ∈[0,1],可得不同的分类方案,从而 ∈ 形成一种动态聚类图。 形成一种动态聚类图。这对全面了解对象的分类情 况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 况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但有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 确定一个具体的分类,这就是确定阀 某个阀值λ,确定一个具体的分类,这就是确定阀 值λ的问题。 的问题。 1.按实际需要确定 按实际需要确定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调整λ的值以得到适当的分 另外, 类。另外,也可由熟悉专业的专家确定阀值λ,得 水平上的分类。 到阀值λ水平上的分类。
rij = ∑ ( xik ∧ x jk ) / ∑ ( xik ∨ x jk )
k =1 k =1 m m
(i, j = 1,2,L, n)
分别表示两个元素取小和取大。 符号 ∧和∨分别表示两个元素取小和取大。 例如: 例如
8
x1 = (0.1 0.2 0.3) x2 = (0.4 0.5 0.6)
6
矢量或点: 矢量或点 Xj=(xj1 xj2 … xjm) Xi=(xi1 xi2 … xim) 1.相似系数法 相似系数法 (1)数量积法 数量积法
1 rij = 1 M
i=j
∑x
i =1
m
ik
m
⋅ x jk
i≠j
i , j=1,2,…,n
其中 M = max ( ∑ x ik ⋅ x jk )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 xjk ) = 0.1+ 0.2 + 0.3 = 0.6 r = 0.6 / 0.6 =1.0 12
9
ik
(5)算术平均最小法 算术平均最小法
rij = 2∑ ( xik ∧ x jk ) / ∑ ( xik + x jk )
x11 x12 L x1m x x22 L x2 m 21 X = L L L L xn1 xn 2 L xnm 2.极差正规化 极差正规化 求模糊矩阵时要求将数据压缩到区间[0,1]上,为 求模糊矩阵时要求将数据压缩到区间 上 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正规化处理。 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正规化处理。
极差是变量观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极差是变量观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
∆x j = max xij − min xij
1≤i ≤ n 1≤i ≤ n
( j = 1,2,L, m)
极差正规化是变量的每个观测值减去观测值的最 小值再除以极差。变换公式为: 小值再除以极差。变换公式为: 5
xi′ j = (xi j − minxi j ) / ∆x j (i = 1 , 2 , L, n ; j = 1 , 2 , L, m)
18
2.用F-统计量确定λ的最佳值 用 统计量确定 的分类数为r, 类的样品数为 类的样品数为n 设对应于λ的分类数为 ,第j类的样品数为 j , j类 类 ( ( 的样本记为: 的样本记为 x1( j ) , x2 j ) , L , xn j )
j
( 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第j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x ( j ) = ( x1( j ) , x2( j ) , L , x m j ) ) 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2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L.A.Zadeh 提出这一概 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念后,模糊数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念后,模糊数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地学种主要用于矿产资源评价, 地学种主要用于矿产资源评价,各种地质现象的分 识别、决策和模拟。 类、识别、决策和模拟。 在此介绍油气勘探中常用的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 在此介绍油气勘探中常用的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 识别。 识别。
3
§1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是在模糊相似矩阵的基础上, 模糊聚类分析是在模糊相似矩阵的基础上,对 分类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 分类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内容 数据标准化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动态聚类
一、数据标准化 1.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 设论域U是 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每个对象 设论域 是n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每个对象 又有m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 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它们的观测值构成原 又有 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 它们的观测值构成原 始数据矩阵: 始数据矩阵 4
∑(x
k =1 m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x
k =1
ik
∨ xjk ) = 0.4 + 0.5 + 0.6 =1.5 r = 0.6 /1.5 = 0.4 12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x ∑(x
k =1 k =1 m
19
定义F-统计量为 定义 统计量为: 统计量为
∑
k =1
xik ⋅ xjk = 0.1+ 0.2 + 0.3 = 0.6 r = 0.6 / 0.6 =1.0 12
11
上述(4)、 、 三种方法要求 否则,要进行 上述 、(5)、(6)三种方法要求xij≥0,否则 要进行 否则 适当变换。 适当变换。 2.距离法 距离法 (1)绝对值倒数法 绝对值倒数法
i=j i≠j i , j=1,2,…,n
适当选取M,使得0≤rij≤1。 (2)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12
(3)切比雪夫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
d ij = ∨ xik − x jk
k =1
m
(i, j = 1,2, L , n)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其他方法,就不再介绍了。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其他方法 就不再介绍了。 就不再介绍了 三、聚类 1.模糊等价矩阵 模糊等价矩阵 给定U上的一个模糊关系Rij=[rij]n×n, 若它满足: × 若它满足 (1)自反性 rij=1 ); 自反性( 自反性 ; (2)对称性 rij=rji ); 对称性( 对称性 ; (3)传递性 R o R ⊆ R ); 传递性( 传递性 ; 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模糊等价矩阵。 则称R是U上的一个模糊等价矩阵。
第j类中第 个变量的平均值 x 类中第k个变量的平均值 类中第 个变量的平均值:
x
( j) k
( j) k
1 = nj
( xikj ) ∑ i =1
nj
( (k = 1,2,L, m); x ( j ) = ( x1( j ) , x 2( j ) , L, x mj ) )
1 n x k = ∑ xik (k = 1,2, L , m); x = ( x1 , x 2 , L , x m ) n i =1
第十一章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1 模糊聚类分析(参考内容) §2 模糊模型识别(参考内容)
1
前言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 现象的数学。 现象的数学。所谓的模糊性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差异 的中间过渡界线的“不分明性” 的中间过渡界线的“不分明性”。如储层的含油气 油田规模的大小,成油地质条件的优劣, 性、油田规模的大小,成油地质条件的优劣,圈闭 的形态,岩石的颜色等。 的形态,岩石的颜色等。这些模糊变量的描述或定 义是模糊的,各变量的内部分级没有明显的界线。 义是模糊的,各变量的内部分级没有明显的界线。 地质作用是复杂的, 地质作用是复杂的,对其产生的地质现象有些可 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度量, 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度量,有些则不能用定量的数 值来表达, 值来表达,而只能用客观模糊或主观模糊的准则进 行推断或识别。 行推断或识别。
10
(6)几何平均最小法 几何平均最小法
rij = ∑ ( xik ∧ x jk ) / ∑ xik ⋅ x jk
k =1 k =1 m m
(i, j = 1,2, L , n)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x
k =1 m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i≠ j k =1
显然|rij|∈[0,1] ,若rij<0, 令rij’=(rij+1)/2,则rij’∈[0,1]。 ∈ 若 则 ∈
7
(2)夹角余弦法 夹角余弦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似系数。 (3)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见相似性度量聚类中的相关系数。 (4)最大最小法 最大最小法
k =1 k =1 m m
(i, j = 1,2,L, n)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2∑(xik ∧ xjk ) = 2(0.1+ 0.2 + 0.3) =1.2
m
∑(x
3; xjk ) = 0.2 + 0.4 + 0.6 =1.2 r =1.2 /1.2 =1.0 12
1≤i≤n
由上可知,对原始数据正规化处理以后,变量最 由上可知,对原始数据正规化处理以后, 大值为1,最小值为0,即新数据在区间[0,1]内。 大值为 ,最小值为 ,即新数据在区间 内 二、模糊相似矩阵 模糊相似矩阵是进行模糊聚类的基础。 模糊相似矩阵是进行模糊聚类的基础。下面介 绍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常用方法。 绍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常用方法。
矩阵RR叫做R矩阵的截矩阵(λ≥0.6)
16
3.分类 分类 截矩阵可知,当 由模糊等价矩阵的λ截矩阵可知 当rij=1时,i与j应 时 与应 为同类,否则为异类 否则为异类。 为同类 否则为异类。 由大到小变化, 让λ由大到小变化,可形成动态聚类图。 由大到小变化 可形成动态聚类图。
17
二、最佳阀值λ的确定 最佳阀值 的确定 可得不同的分类方案, 对于不同的λ∈[0,1],可得不同的分类方案,从而 ∈ 形成一种动态聚类图。 形成一种动态聚类图。这对全面了解对象的分类情 况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 况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但有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 确定一个具体的分类,这就是确定阀 某个阀值λ,确定一个具体的分类,这就是确定阀 值λ的问题。 的问题。 1.按实际需要确定 按实际需要确定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 在动态聚类过程中,调整λ的值以得到适当的分 另外, 类。另外,也可由熟悉专业的专家确定阀值λ,得 水平上的分类。 到阀值λ水平上的分类。
rij = ∑ ( xik ∧ x jk ) / ∑ ( xik ∨ x jk )
k =1 k =1 m m
(i, j = 1,2,L, n)
分别表示两个元素取小和取大。 符号 ∧和∨分别表示两个元素取小和取大。 例如: 例如
8
x1 = (0.1 0.2 0.3) x2 = (0.4 0.5 0.6)
6
矢量或点: 矢量或点 Xj=(xj1 xj2 … xjm) Xi=(xi1 xi2 … xim) 1.相似系数法 相似系数法 (1)数量积法 数量积法
1 rij = 1 M
i=j
∑x
i =1
m
ik
m
⋅ x jk
i≠j
i , j=1,2,…,n
其中 M = max ( ∑ x ik ⋅ x jk )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 xjk ) = 0.1+ 0.2 + 0.3 = 0.6 r = 0.6 / 0.6 =1.0 12
9
ik
(5)算术平均最小法 算术平均最小法
rij = 2∑ ( xik ∧ x jk ) / ∑ ( xik + x jk )
x11 x12 L x1m x x22 L x2 m 21 X = L L L L xn1 xn 2 L xnm 2.极差正规化 极差正规化 求模糊矩阵时要求将数据压缩到区间[0,1]上,为 求模糊矩阵时要求将数据压缩到区间 上 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正规化处理。 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正规化处理。
极差是变量观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极差是变量观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
∆x j = max xij − min xij
1≤i ≤ n 1≤i ≤ n
( j = 1,2,L, m)
极差正规化是变量的每个观测值减去观测值的最 小值再除以极差。变换公式为: 小值再除以极差。变换公式为: 5
xi′ j = (xi j − minxi j ) / ∆x j (i = 1 , 2 , L, n ; j = 1 , 2 , L, m)
18
2.用F-统计量确定λ的最佳值 用 统计量确定 的分类数为r, 类的样品数为 类的样品数为n 设对应于λ的分类数为 ,第j类的样品数为 j , j类 类 ( ( 的样本记为: 的样本记为 x1( j ) , x2 j ) , L , xn j )
j
( 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第j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x ( j ) = ( x1( j ) , x2( j ) , L , x m j ) ) 类的聚类中心为向量
2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L.A.Zadeh 提出这一概 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念后,模糊数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念后,模糊数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地学种主要用于矿产资源评价, 地学种主要用于矿产资源评价,各种地质现象的分 识别、决策和模拟。 类、识别、决策和模拟。 在此介绍油气勘探中常用的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 在此介绍油气勘探中常用的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 识别。 识别。
3
§1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是在模糊相似矩阵的基础上, 模糊聚类分析是在模糊相似矩阵的基础上,对 分类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 分类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内容 数据标准化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动态聚类
一、数据标准化 1.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 设论域U是 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每个对象 设论域 是n个被分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每个对象 又有m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 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它们的观测值构成原 又有 个描述对象特征的变量 它们的观测值构成原 始数据矩阵: 始数据矩阵 4
∑(x
k =1 m
m
ik
∧ xjk ) = 0.1+ 0.2 + 0.3 = 0.6
∑(x
k =1
ik
∨ xjk ) = 0.4 + 0.5 + 0.6 =1.5 r = 0.6 /1.5 = 0.4 12
x1 = (0.1 0.2 0.3) x2 = (0.1 0.2 0.3)
∑(x ∑(x
k =1 k =1 m
19
定义F-统计量为 定义 统计量为: 统计量为
∑
k =1
xik ⋅ xjk = 0.1+ 0.2 + 0.3 = 0.6 r = 0.6 / 0.6 =1.0 12
11
上述(4)、 、 三种方法要求 否则,要进行 上述 、(5)、(6)三种方法要求xij≥0,否则 要进行 否则 适当变换。 适当变换。 2.距离法 距离法 (1)绝对值倒数法 绝对值倒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