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D.文章论述《孙子兵法》的“正读”法则与阅读误区,采用举例、对比论证等手法,视野开阔,说服力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举引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
B.《孙子兵法》具有超越军事领域的哲学价值,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广受读者喜爱。
《孙子兵法》的鲜活灵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没有传承就无所谓发展,没有积淀就谈不上创新,孙子十分尊重前人在“古司马兵法”中所阐述的相关军事原则,正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同时,孙子也十分注重创新和发展,如郑友贤所言,“《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孙子对前人的兵学原则,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结合新的状况,灵活机变,出奇制胜。孙子也希望后人学习自己的兵法,但他的宗旨是期盼人们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
B.《屈原列传》中“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大困”,违背了兵法《火攻篇》中“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
C.《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剑斩虞常已……复举剑拟之”,其威逼利诱的方式,体现了兵法《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山东省济南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16分)请你跟随小东郊游的足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12分)①上初中以来,郊游的愿望终于有了着(zháo)落,小东不禁喜出望外。
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②澄澈的小溪水波鳞鳞,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
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有的花朵怒放枝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色彩。
花丛中,小刚忽然发现一只蝴蝶正安祥地蜷(quán)伏在花瓣上,惊呼道:“快看!”也许是受到了惊扰,这只彩蝶惊慌失措地飞走了,大家都嗔(chēn)怪小刚:“小声点,小声点!”一路走一路看,嫩绿的小草随意点染路旁,真是美不胜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③在一段干涸的河床上面有一个小山包,小凡提议到上面去玩,大家都赞成。
在奔向小山包的路上,小磊被一块石子绊倒了,树枝戳(chuō)破了一点皮,冒出了血水。
小磊抽噎起来,大家都围过来安慰他。
开始搭帐蓬了,大家齐心协力。
C小东勇挑重担,十分称职,展现出男子汉。
D小川今天也特别十分卖力,跟平时做清洁时拈轻怕重的表现大相径庭,实在让人钦佩。
为了逗受伤的小磊开心,小刚故意讲些鬼神故事,大家心里有些惊恐,他却一个人在那里哄堂大笑,滑稽的表情终于把小磊逗笑了,不愧是班上的喜剧大王。
④快乐的郊游结束了,这个周末真愉快!1.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着(zháo)落B.蜷(quán)伏C.嗔(chēn)怪D.戳(chuō)破2.文段中加横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波鳞鳞B.安祥C.惊慌失措D.帐蓬3.文段中画波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油然而生B.拈轻怕重C.大相径庭D.哄堂大笑4.指出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
2023-2024学年山东青岛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青岛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关于《草房子》的内容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陆鹤为了得到屠夫丁四的一块二斤重的猪肉,让丁四摸了一下自己的秃头。
B: 桑桑将家中的碗柜改造成鸽笼后,被母亲揍了一顿。
后来,他又把父母大床上的蚊帐改造成渔网,这次母亲没有打他,而是摘掉了他的蚊帐。
C: 桑桑生病后,多亏蒋一轮老师每天为他熬药,并安慰他不要害怕。
D: 纸月的外婆去世后,纸月与慧思和尚一起来到桑桑家道别,并将外婆做的书包送给了桑桑。
【答案】B【解答】A.让丁四摸了一下自己的秃头错误。
原文是:丁四见陆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两斤重的一块,用刀尖戳了一个洞,穿了一截草绳,然后高高地举在陆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
但陆鹤说:不,先把肉给我。
陆鹤拿到肉后,将那块肉甩到满是灰土的路上,然后拔腿就跑。
C.桑桑生病后,是温幼菊把桑桑请进了她的药寮,为他熬药,还安慰他:别怕!D.并将外婆做的书包送给了桑桑说法错误。
在离开之前,纸月把母亲给她做的书包送给了桑桑,上面绣了红莲。
故选B。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以下各题。
许金不酬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⑤!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②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①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
《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
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当然,他也绝不是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或拘泥于个人经验层面,而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山东青岛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青岛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是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毛泽东、朱德、鲁迅、彭德怀都是本书中主要介绍的人物。
B: 作者笔下的陕甘宁边区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社会朝气蓬勃。
C: 本书是第一部由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客观报导,发表之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D: 本书取名为《红星照耀中国》,表明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同情。
【答案】A【解答】A项,选项表述有误,鲁迅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的人物。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士谦,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①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②;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
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③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各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④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
收埋骸骨,所见无遗。
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
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注释)①阋(xì):争斗;争吵。
②埒(liè):相等。
③燔:焚烧。
④糜:粥。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每以振施为务或异二者之为B: 士谦闻而出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无为吏之所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 以贷乡人属予作文以记之(3)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LX2024.11)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10月16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金秋济南,泉水欢歌,红叶绚烂,一场非遗文化盛宴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故事画卷徐徐展开。
本届非遗博览会连接现代生活,文化元素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得益彰,为文化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①211项非遗项目亮相博览会,100余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能。
②已有800年历史的簪花不仅体现了闽南渔女坚韧不拔的品格,更是渔女劳动时的装饰;千姿百态的庆阳香包,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益求精的刺绣工艺,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与奶奶一起绣制“针棒”香包,与爷爷一起创作锡雕,老中青三代一起表演吕剧……③“传二代”在非遗文化的濡养下,以青春赋能传承。
在这里,我们戴上AR眼镜,仿佛走入沧海桑田,感受“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马街书会;我们置身皮影体感互动空间,举手投足,带动皮影角色演绎世间百态;④我们进入纸鸢漫游空间,一松一拽,体验天高地阔的放飞乐趣。
“非遗·非常美”,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匠心传承非遗,才能保护好这段镌刻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绚烂B.憧憬(chōng)C.演绎D.镌刻(juàn)2.文段中画横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薪火相传B.相得益彰C.精益求精D.沧海桑田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4.鲁绣作为山东非遗之一,绣品常常寄寓着创作者的美好祈愿。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内容。
2.本试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将所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他位置不得分。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答题卡收回,试卷自己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缤纷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花美不胜收,公园中;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奏起了激昂的交响曲;秋天的风,触发了游子思乡的惆怅;冬天的水藻拿出了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泉城。
四季轮转,谱写出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菊花绽放时,史铁生与母亲,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看到雨中荫.蔽着红莲的荷叶,冰心想到了母亲的关爱与呵护;触到浸润手心的流水,海伦感受到光明和希望……徜徉其中,世间真情定会在你的心中。
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guǎng chǔsuíyīB.ku B.kuàng zhùsuíyìnC.guǎng zhùsuĭyīnD.kuàng chǔsuĭyìn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生鼎沸萧瑟决别油然而生B.人声鼎沸萧瑟诀别油然而生C.人生鼎沸箫瑟诀别由然而生D.人声鼎沸箫瑟决别由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新学期,众多莘莘学子....带着希翼,载着梦想,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
B.文化艺术节上,少男少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个个神采奕奕。
C.大国重器“千眼天珠”正式建成,声势咄咄逼人....,媒体争相报道。
D.高新区通过多元手段让人才各得其所....,迸发出创新活力,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济南市妇联联合各界力量,为家庭教育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条件。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liáo)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fèi)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míng)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wǎn)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骇hài B.曦xīC.瞥piěD.剪jiǎn2.文段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缭废明婉B.缭费名宛C.瞭废明宛D.瞭费名婉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俯拾即是....。
B.网络诈骗屡禁不止,骗术更是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作家们附庸风雅....,精描细摹,绘出了章丘山水温情的模样。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转眼间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快过去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博物馆开展和策划的文博体验活动,让参与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C.通过“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D.亚运会的举办,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还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5. 完成小题。
诗歌是甘甜的清泉,沁人心脾;,。
好的诗歌需要诗人具备灵敏的感知能力,巨源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心思细腻,捕捉细微变化。
好的诗歌需要诗人苦修勤练,归仁说:“日日为诗苦,谁论春与秋。
”呕心沥血,锤炼玲珑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寒冷的雪地中,小明看到那位老人不慎摔倒,当即取义成仁....,出手相扶。
B.朱光亚校友潜心钻研科学事业,殚精竭虑....,最终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在比赛舞台上,他凭借着饱含深情的歌声,巧言令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D.艺体节大赛上,这幅梅花图堪称妙手回春....之作,把大家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新建冰上竞赛场馆,被称为“冰丝带”。
,。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不断地优化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
①“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②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③“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④“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A.②④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15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将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B.一位乘客因为坐过站而不满和司机激烈争执互殴,引发坠江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C.海南铺前大桥的建成,将实现文昌与海口400多年的通车梦,提高铺前地区的旅游发展。
D.国家部门发布《保护生命长江武汉宣言》,发出保护生命长江、建设生态文明的倡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能否准确地解释粉丝文化的内涵,是正确树立青少年价值观的关键问題。
D.国庆节前夕,南宁市许多商家开展商品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5.下列都是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中的名句,请你补充完整。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
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个胖大和尚(鲁智深)来。
这段话出自哪一个故事情节?鲁智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二、阅读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其两膝相比.者将军宜枉驾顾.之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丁壮者引.弦而战8.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蔚然..而深秀者______名.之者谁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作者在第二段中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琅琊山的美丽景色?4.根据全文内容,请分析滁人“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5.欧阳修虽然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同乐。
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9.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
”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
”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少容:不肯容忍。
小谨:谨小慎微。
谕德:教育太子的官。
亟:紧急。
即:如果。
第:只管。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使者及.门()(2)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用什么话来回答呢?B.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为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呢?C.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凭什么替你应对呢?D.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呢?3.上文记叙了鲁宗道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父爱的高度①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②记得小时候,家在乡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
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国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然是壮观。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速,每逢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闲。
④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选的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觉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膜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⑤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⑥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材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同去凑热闹。
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⑦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⑧“你不去?”⑨“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
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不知怎么搞得,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了,独自回家,敲门。
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电影不好?”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那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动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问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
1.本文写了两次看电影的过程,请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⑾⒁段两次写到“我”流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15段画线句运用了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4.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事A.在乡村看电影是件热闹的事情。
B.父亲肩膀是儿子看电影的好位置。
C.“我"的人生坐标永远超不过父亲所达到的高度。
D.父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
5.本文标题“父爱的高度”不能改成“在乡村看电影”,请简述理由。
11.阅读《心里的栀子花》,完成小题。
心里的栀子花占爱群①小时候家门前种过一棵栀子花树,妈妈把一只花枝插进土里。
第二年端午前后就开花了,花树上密密丛丛中挤满了大朵大朵的白花,香气浓郁,数米之外就能闻见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②这也是父亲最爱的花。
给花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是父亲常做事情。
每年花开时节,不善用言语表达情感的父亲还会在傍晚采下几支花苞插在清水里放在我的房间,那时候,静幽幽的夜晚梦都是清甜的。
③气温高的夏夜,栀子花树常常会一夜就开出上百朵。
清晨是摘花的最好的时候,我总会起的很早,赶着摘下这还带着晨露的白色精灵。
可是,有段时间,我摘到的花总是很少,即使前一天晚上,我已经观察到有很多即将盛开的花苞。
我忿忿不平地和父亲抱怨,这些偷摘花的人难道都不睡觉半夜来的吗?父亲笑了笑说,一定是咱们家的栀子花太香太好看啦。
转身拿了一个盆,去院里花树上把能摘的花都摘了下来,然后带着我挨家给左邻右舍送去。
我满心的不高兴:他们偷了我们的花,我们还要送花给他们,凭什么啊!父亲说,这叫赠人栀子手有余香。
收到花的那些邻居们,有的很开心,有的表情很复杂,但是之后,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就再也没有离奇地少过了。
父亲说,花开了,本来就是让大家一起看一起闻的嘛。
④有一年的端午节,父亲很晚才回来,我迫不及待的问他怎么那么晚,父亲抱起我,我讲了他下班后的事。
父亲下班后,本来也想赶快回家过节的,路过公交站的时候遇见一个比我大几岁的男孩向他打听火车站怎么走,父亲看到他独自一人觉得不放心,就仔细问了情况。
原来是那个孩子和家里人吵架了,逃了出来,准备坐火车离家出走。
父亲看到孩子饿了半天,先是带他到商店买了些吃的,又给他讲了家里人的担心,最后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问清楚他家地址,骑车把那孩子送回家。
父亲说,把孩子送到家门口就没进去,我怕他再跑出来。
又在门口多站了会儿。
妈妈埋怨道:“你呀,又多管闲事,大过节的自己没吃上饭,家里人也没吃好。
”父亲说:“我看那孩子也就比咱们女儿大不了几岁,这样走丢了,家里人得多着急。
”爸爸是个好脾气的人,说话声音也是柔柔的。
那天他说的话。
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总和那天晚上他身后开得正旺的栀子花的香气一起氤氲在我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⑤后来父亲生病了,栀子花也病了,花树上长满了虫子,喷了药水也无济于事。
就在那几年里,栀子花也仍然到了花期就盛开,虽然花树早已千疮百孔,一如父亲,即使身患重病,也依然支撑着我们的家庭。
父亲得的是癌症。
癌痛的折磨非常可怕,可父亲一直坚持工作几乎到最后,也从没有在我面前喊过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