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附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三年级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山东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东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东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书斋中是宁静的,但这种宁静却又笼罩在节日的氤①氲(yūn)之中。

案头摆放上香②椽(yuán)、③佛(fú)手,发出淡淡的清香;瓶中插上几枝腊梅、绿萼,增添几分春意;几上置几盒水仙,平添清④供(gòng)的婀⑤娜(nà)。

幽香、冷香,透发着一元⑥肇(zhào)始的春消息,又是何等的越艳宜人。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⑥D.④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驰骋寰宇的航天飞机,也可以因为一个油封橡皮圈的疏漏而凌空暴炸。

B.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

C.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清华学子勇挑大粱,立下铮铮誓言。

D.风雨中,和寒流同呼吸,砥荡心中的污浊,造就古铜色的皮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所有机票代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收取手续费。

②我们这次到西藏,实地了拉萨地区藏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③有的读者连这十首唐诗也不能逐一背诵,我恳求他们一定要把这十首唐诗背诵下来。

A.变相考查倘因此B.变相考察倘那么C.变向考察因为因此D.变向考查倘那么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其他人的轻松自如,更衬托出我的窘迫来——而我却是为了放松才到这里来的。

B.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由此可知,“风化”的规律之一是“上行下效”。

C.无论是教孩子们阅读,写作,品茶,厨艺,还是教他们凝视新芽初绽……在她看来:这些技能或知识的获得都不是最终目的。

D.多美呀!这多姿多彩的秋天。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

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

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

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

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

有人说:“淇水遗风。

”贾政道:“俗。

”又一个道:“睢园遗迹。

”贾政道:“也俗。

”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诸”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

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

一犯在违制。

如“蓼汀花淑”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

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

”三犯在“颓丧”。

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科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山东最新济南春考职业高考一模(语文)含答案

山东最新济南春考职业高考一模(语文)含答案

济南市中职学校2021 届春考班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 50 分)本卷共 20 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勉强.(qiÁng) 摭.拾(zhí) 徇.私(xún) 包扎.(zā)B.慰藉.(j iè)龃.龉(jǔ)豢.养(huÀn) 创.伤(chuāng)C. 契.约(qì)谛.听(dì) 泥泞.(níng)溘.然(kè)D.谬.论(miù)摒.弃(bìng) 砭.骨(biān) 咯.血(k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轻歌慢舞顾名思义鬼釜神工棉里藏针B.掉以轻心沤心沥血理屈辞穷心悦诚服C.良辰美景出类拔萃循规蹈矩贪赃枉法D.振耳欲聋仗义直言宁静致远不胫而走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 遏制次序善于B. 遏制秩序擅长C. 遏止秩序擅长D. 遏止次序善于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A.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B.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使自己兴奋。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 )A.裨益部署万户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脉搏扫瞄舶来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C.遨翔蕴藉钓鱼竿筚路蓝缕,以启山林D.神采亲睐订书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

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桑骂槐....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七国集团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③孔令辉曾经收到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几个电话短讯,要求他致电回复,但当时孔误会这些只是金沙的推广宣传活动,故不以为然....,未有理会。

④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

⑤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金若曦两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乐部,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她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过来”表现得栩栩如生....。

⑥企业如果对外投资不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不注重风险防控,就有可能遭受挫折,甚至铩羽而归....,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必背高考篇目情景式名句默写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必背高考篇目情景式名句默写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说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和“久在樊笼里” 归
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那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园
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则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蔑视。
8.《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 中,鸡鸣桑树颠”。
田 居




1.(2020年12月海安、海门、南附、天一高三四校联考) 琵
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琵琶声联想到珠玉之声,就是
声音的类比联想。
19.(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白
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
之后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





1.(2021届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陶渊明
《归园田居》中,妙用叠词,描写乡村寻常景象,展现宁静、
平和的田园生活状态的两句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归
2.(2021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五一”押题卷语文试题)陶渊
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 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
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
力量。
7.(2020-2021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2021年5月)
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
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


”。
8.(2021年八省新高考考前冲刺系列模拟卷)白居易在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

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

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水假说。

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

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

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

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

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

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

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

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

《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

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

”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