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分类

旅游景观分类
旅游景观分类

旅游景观分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自然景观:

地文景观:

山岳形胜

岩溶景观【地表&洞穴】

风沙地貌【雅丹、沙地、砾地景型、沙石】

海滨海滩【海岸、岛屿】

特殊地质和地貌【自然灾变、地层质变化】水文景观

河流

天然湖泊与池沼

瀑布

泉口

河口潮汐

滨海

冰川

生物景观

森林

草甸草原

原始植物群落

观赏性花草

野生动物栖息地

气候与气象

光现象【日、月星辰、极光、光环、海市蜃楼、佛光】

天气与气候现象【雾/雾凇、避暑、避寒,如日出、云海】

人文景观:

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

大和民族、俄罗斯民族、阿拉伯民族、日耳曼民族、犹太人、印第安文明宗教文化资源

耶路撒冷、教堂、印度、泰国、阿拉伯国家、

城乡风貌

现代人造设施

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白宫、凯旋门、大本钟、风车、歌剧院、玫瑰宫、迪拜帆船酒店、罗浮宫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

南非世界杯、巴塞罗那、雅典、悉尼、球馆

饮食购物

比萨饼(法国)、寿司(日本)、牛肉(阿根廷)、羊肉(澳大利亚)、葡萄酒(法国)、泡菜(韩国)、料理(日本)、热狗(德国)、三明治(英国)现代人造设施:各地区标志性建筑、广场、康体游乐休闲场所、现代园林景区、科研实验场所、社会与贸易活动场所、动物园和植物园

历史文物古迹:

古城遗址、石窟时刻、历史宗教建筑、陵墓、古人类遗址、古代园林建筑、古代桥梁建筑、宫廷建筑、古楼阁建筑、历史事件发生地

景观的含义(一)

景观的含义(一) 内容摘要摘要]本文从四个层面探讨了景观的含义:(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3)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4)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 引言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aveh,1984,Forman,1995);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Webster’s英语大词典,1996)。)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1976)。 本文则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及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由表及里,揭示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 1、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1.1景观作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西伯来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在上下文中,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牧羊人,站在贫瘠的高岗之上,背后是充满恐怖而刻薄的大自然,眼前则是沙漠绿洲中的棕椰与橄榄掩映着的亭台楼阁宫殿之属。因此,这时的景观是一种乡野之人对大自然的逃避,是对安全和提供庇护的城市的一种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征。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意,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该词所包含的内涵和其背后所传达的人类审美态度,却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1.2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Cosgrove,1998,P70)。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将人束缚于君权之下,人被系于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人如母亲襁褓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存与生活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城市,同时不断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新贵族们想用理想城市的模式来组织和统领理想的乡村风景,实现一种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新秩序。而画家(更确切地说是资助画家们的新贵族)眼中的城市理想社会和人与自然新和谐的"理想城市"是严格几何的、纪念性的和完全基于透视学的。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用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以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1.3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 (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 (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

3.按人文资源细分 (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3)博物馆景区 (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 (5)关于宗教的景区 (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

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一、单项选择 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指() A.山地、海景、文化艺术 B.江河、历史文化古迹、动物 C.河流、瀑布、植物 D.湖泊、泉、民族民俗 2.中国探险、登山旅游山地是() A.四姑娘山、衡山、贡嘎山 B.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峰 C.慕士塔格峰、华山、四姑娘山 D.乔戈里峰、华山、博格达峰 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风景区有() A.武夷山、三清山、九华山 B.泰山、齐云山、崂山 C.华山、衡山、黄山 D.千山、雁荡山、齐云山 4.下列一组景观中,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A.巧石、奇松、温泉、瀑布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C.瀑布、云海、温泉、奇峰 D.碧水、奇峰的、温泉、云海 5.下列一组高峰中,属于黄山主峰的是() A.玉泉顶、大汉阳峰 B.天都峰、大塔山 C.玉京峰、祝融峰 D.莲花峰、光明顶 6.武陵源景区属()岩石组成的山地 A.花岗岩 B.火山岩 C.石英砂岩 D.大理石岩 E.岩溶山地 7.我国风景名山中,属于流纹岩山体的是() A.长白山 B.衡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E.九寨沟 8.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的风景名山是指() A.黄山 B.桂林山水 C.武陵源 D.庐山 E.三清山 9.长白山位于() A.黑龙江 B.辽宁 C.内蒙古 D.吉林 E.新疆 10.长白山天池属于()湖泊 A.构造湖 B.堰塞湖 C.火口湖 D.河成湖 E.冰川湖 11喀纳斯湖位于() A.西藏 B.黑龙江 C.新疆 D.青海 E.内蒙古 12.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长支流是() A.鸭绿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E.南溪江 13.钱塘江流经()

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

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1、计分方法 1、基本分值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 资源影响力(15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第38讲 旅游和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5部分旅游地理——重在迁移 第38讲旅游和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欣赏 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 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 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 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景观特 点及形成原因。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 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 条件。 综合思维:旅游景观的特 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 方法。 区域认知:中外著名旅游 景观的分布、特点、形成。 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著 名旅游资源,并评价某旅 游资源开发条件。 以区域地图、景观图、 示意图为背景,考查 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 点,旅游景观的形成 和欣赏,旅游资源的 价值和开发条件评 价。 基础全面梳理 一旅游概述 1.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01主体。 02旅游资源:旅游的客体。 03旅游服务业:旅游活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 2.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1) (2) 二旅游资源 1 物与因素。 2.旅游资源的特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03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3.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1) 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2) (3)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如我国许多名山。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1.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2.旅游资源分布 (1) 因素。 (2)

片状或带状分布;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四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1.旅游景观欣赏的内涵 (1) 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层次: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 2.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2)提高审美能力。 (3) (4)把握观赏时机。 (5) 五中国名景欣赏 1.中国的名山 (1) (2) 2.中国的溶洞 (1)分布: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 洞;云贵高原的九龙洞、织金洞和安顺龙宫等。 3.中国的园林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 一、单项选择 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指() A.山地、海景、文化艺术 B.江河、历史文化古迹、动物 C.河流、瀑布、植物 D.湖泊、泉、民族民俗 2.中国探险、登山旅游山地是() A.四姑娘山、衡山、贡嘎山 B.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峰 C.慕士塔格峰、华山、四姑娘山 D.乔戈里峰、华山、博格达峰 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风景区有() A.武夷山、三清山、九华山 B.泰山、齐云山、崂山 C.华山、衡山、黄山 D.千山、雁荡山、齐云山 4.下列一组景观中,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A.巧石、奇松、温泉、瀑布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C.瀑布、云海、温泉、奇峰 D.碧水、奇峰的、温泉、云海 5.下列一组高峰中,属于黄山主峰的是() A.玉泉顶、大汉阳峰 B.天都峰、大塔山 C.玉京峰、祝融峰 D.莲花峰、光明顶 6.武陵源景区属()岩石组成的山地 A.花岗岩 B.火山岩 C.石英砂岩 D.大理石岩 E.岩溶山地 7.我国风景名山中,属于流纹岩山体的是() A.长白山 B.衡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E.九寨沟 8.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的风景名山是指() A.黄山 B.桂林山水 C.武陵源 D.庐山 E.三清山 9.长白山位于() A.黑龙江 B.辽宁 C.内蒙古 D.吉林 E.新疆 10.长白山天池属于()湖泊 A.构造湖 B.堰塞湖 C.火口湖 D.河成湖 E.冰川湖 11喀纳斯湖位于() A.西藏 B.黑龙江 C.新疆 D.青海 E.内蒙古 12.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长支流是() A.鸭绿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E.南溪江 13.钱塘江流经()

中国旅游景观鉴赏

我去过最美丽的旅游地。 我去过最美丽的旅游地是青海湖,首先我是来自浙江的江南水乡的男孩,从小到大没有见过青藏高原上那种雪域高原的景色,包括那么平坦宽阔的草原,以及那传说的牦牛,藏獒,还有高原马。 我是在大二暑假去的青海湖,那时我和两个高中同学,相约在青海湖环湖自行车。我们在兰州汇合,在兰州暂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我们一起坐兰州——西宁的火车出发。到达西宁站,首先给我们的感受就是高原的紫外线太过强烈,气温还是偏低。虽然我们都穿着冲锋衣,也带了几件外套,但是紫外线还是很晒脸,到了夜晚我们在火车站旁边的居民区附近找了一家旅社休息了一晚,准备第二天的骑行之旅。第二天我们坐着西宁到西海渡,班车去了骑兵营驻扎地西海镇,在那里我们挑选了自己的自行车,还在旁边的百货店买了一些东西,在一家牛肉面馆里吃了一碗面,开始了正式的环湖骑行。我们从西海镇到达151基地,沿途我们看见了漫山遍野的草原,在月亮湾那里我们看见了青海湖的一个边角,闪着波鳞的湖水第一次印在我们眼帘,令我们很惊讶的是在沿途的骑行中,我们还看见沙漠,而且沙漠和湖水只有咫尺之遥,真是难以想象。在骑行过程中我们沿途碰到许多许多自行车爱好者,经过我们身边都会给我们竖起大拇指,表示支持。当晚我们到达了二郎剑景区门口,在一家青年旅社度过了一晚,当晚我们很荣幸的吃到了藏族人民自家制作的酸奶,还有青稞酒。虽然累但是翻开相机看见一路拍摄下来的美景,精神一下就恢复了。7月份的青海气温依旧很低,尤其在下雨天气温只有几度。以至于在湖边甚至

还能看见浮冰。但是看见两侧青葱茂盛的草原,还有两侧牧羊,牧牛的牧场,给人一种异域风情。而且7月的湖水,是如此干净清澈,站在平坦的草原坡上,远眺远处的湖水,仿佛一面镜子在我们面前铺开,而远处就是天空,给人一种一望无际的感觉,心情瞬间开朗起来。 习惯了江南小镇的我,第一次来到如此空旷,如此独特的景观,人民,还有如此漂亮的湖水。真的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异域的国度。令人流连忘返。 我最想去的旅游地。 我最想要去地方是四川色达,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提到四川这个旅游大省,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想到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青城山等等。但是我却对色达这个并非旅游热点的地方情有独钟。首先它是一个藏区,至今还没有通汽车和公路。因此自然风光保存的相当完善。其次它是一个佛学院,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藏传佛教居民,所以有着一种独特的风格。最后他们至今没有通讯,因此还保存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对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真的特别难的和稀少啊。当然那里不仅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且还有美丽的草原风光。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缓慢在旅游景观鉴赏方面的评价。 甘肃省旅游业在中国排名榜上总是排名倒数,从旅游景观鉴赏学方面看,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海拔处于2000到3000米之间,经济发展总量较低。从旅游资源类别来看,

旅游景观类型的划分

旅游景观类型的划分,既是旅游景观研究、旅游景观评价、规划的需要,也振对旅游景观属性内涵外延的界定,对旅游景观进行硫理、归类、系统分析深化创识的过程。 具有共同特征的所形成的种类称为“类型”(《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俘院语 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D1)。旅游景观类型就是具有相肺旅游景观特征的景观种类。 旅游景观类型的划分/分类就是按旅游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差异性进行旅测景观类别的划分。 旅游景观类型的划分涉及旅游景观的属性、旅游景观特征;旅游景观的攻能、价值; 旅游景观的成景作用以及景观开发的目的,景观效应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研究或规划开发的需求,依据不同的条件、标准,可有不同依据的旅游景观类m 划分方法和划分方案。 在众多的旅游论著或旅游相关学科的论著中,或在有关旅游的规范性资料中,多把旅游景观当作旅游资像的鱿要组成内容。旅游资像分类中牵涉旅游景观的分类,但未 见专打从旅游景观学的角度对旅游景观的系统分类。 在充分考虑旅游沦著或旅游实践中已较普追应用的旅游景观分类现状,基于旅游景观属性、特征,从旅游的角度进行旅游景观的分类,建立旅游景观属性及待征标志明确、应用方便的旅游景观类型划分方案_有助千肺游号弧祖勒M划、并分乃研亦ow-应关联层次的景观类别中。 旅游景观从其属性,或从其外延、其结构都具有等级I规模级序特征,也具有系统 系列z体系的特征。从旅游景观的结构、属性等而言,旅游景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系统。旅游景观由一定的相似性构成一个旅游景观类型类别,而在这个旅游景观类型/类别中,以其差异性(亦即低一个层次的相似性〕,而可以划分不同的低一层次相似特征的旅游景观类型找类别,依次归并、划分,就可以划分出具有规律性、层次性、关联性,特征鲜明、组合有序的旅游景观类型体系/系列。 旅做景观类型划分的最基本、最直观、最易行、最有适用意义的分类方案就是以旅游景观特征的形似性和差异性.按旅游景观的自然性,把旅游景观划分为三大类旅游景观类型别: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白然旅游景观; ·人类活动、人为构建的人文旅游景观; ·自然与人文因索复合的自然人文复合旅游景观(简称复合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分类

旅游景观分类 1.旅游景观综合分类—旅游景观分类方案一 ·大类根据客观存在的实体属性,是最醒目或最易识别且不易发生分类差错的依据。不论分类的主要目的及用途,它都有可操作性。 ·类根据旅游景观要素的鲜明标志,这种鲜明标志能有利于显示景观的旅游功能与旅游价位。不论任何目的分类.都要使用旅游景观要素的鲜明标志:而且,不论采用什么旅游景观分类依据和方案,以及旅游景观分类的最终目的,分类所采用的旅游景观鲜明标志要素都应该有利于旅游景观的研究、区划、评价、规划、开发。显然,旅游景观分类中应把旅游景观功能和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划分“类’所应用的景观鲜明标志应该能反映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 ·亚类根据旅游景观“类”划分中的次一级序特征性因素,以“类’划分中主要标志的补充标志作为亚类划分的标志,例如以旅游功能、旅游价值的主耍景观鲜明标志作为类的划分,可以其重要标志(如成因标志或结构标志)作为亚类划分依据。 ·型根据旅游景观中特定的型式为标志,这种型式在旅游景观中有特定的成因、特定的结构或特定的功能.是旅游景观分类划分中最基本的、最有代表性的、最有适用意义的、可起对比作用的划分级序。 ·式根据旅游景观中特定式样.特殊标志,典型景观模型,它可以显示旅游景观特色“品牌气 2.旅游景观属性分类-一旅游景观分类方案二 ·自然旅游景观 ·人文旅游景观 ’·自然~人文复合旅游景观 3.旅游景观成景作用分类-旅游景观分类方案兰 ·自然成景景观 ·人为成景景观 ·自然一人文成景景观 一、旅游景观尺度含义

“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经常使用,广义上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 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拥有可以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 生的频率。尺度具有多维性、层次复杂性和变异性(刘茂松等,2DD4)。景观要素的说别、景观格局的研究都应有适宜的尺度。 旅游景观尺度用以表征旅游景观的空间范围的空间域、景观单元,成景作用发展过 程的时间域,表征旅游景观的层次尺度。用以表述景观域的范围、等级体制的层次、 景观单元的识别程度、景观耍素的表达精度。 二、旅游景观尺度划分 旅游景观尺度可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景观尺度划分的超大尺度、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四级划分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景观空间尺度相似于地质地貌景观的小比例尺、中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及其相应的空间/景观尺度能显示或能表达的精度; ·景观时间尺度相似与地质地貌发展过程形成的地质构造阶段、地质年代的宙(宇)、 代(界)、纪(系)、世(统)。 基于地质地貌景观尺度,旅游双观也具有相对应的旅游景观尺度单元。例如,大尺 度地貌旅游景观可划分为盆地、平原、高原三类旅游景观: ·盆地旅游景观构造盆地、风蚀盆地、海蚀盆地. ·平原旅游景观冲积平原、俊蚀平原、湖成平原、海岸平原、冰蚀平原。 ·高原旅游景观冰雪高原、沙澳、草原。 高原旅游景观如我国的青截高原的现代冰川、戈壁。内蒙古高原的草原、牧区;黄土高原的娜、梁沟组合、黄土窑润;云贵高原的高山深谷、通池丛岭、峰林峰丛、洞穴。 景观空间尺度直接影响旅游景观的研究程度/情度。景观域中不同景物/景景观空间 异质性感官尺度不同,只有选择与景物/景象的大小规模、显示程度相适应的皿观尺度,能最佳地反映景物/景象特征的适宜的比例尺的研究精度,才能获得景观研究的最佳效果,才能从景观域中辨识需婴观察的旅游景观单元,对景观规戌四而育,也才能最好 地表达景观及景观布局的特征,显示预期的景观效果。 不同物种(景观类型)、不同大小(景观规模级别)景观对空间异质性感观程

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型,保存比较完整。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金碧辉煌的重楼,下临金水河和五座汉白玉桥,面对广阔的广场。 颐和园 原为帝王的行宫花园,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处。 天坛 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圆明园 以前是比颐和园更大的一个庭院,已成废墟,现正逐渐修复。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有明朝13个皇帝及其后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旧城 天津旧城位于海河上狮子林桥的西面,主要为明清建筑。 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是一所综合公园,建于1951年。 河北: 山海关 明长城东端的一座关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依燕山,傍渤海,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承德市的这座离宫,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宫苑。 北戴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区西南1500米处,是一处天然海滨浴场,也是我国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 外八庙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是一个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恒山悬空寺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境内绵亘数白里,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悬崖峭壁上多镌有古人题咏。恒山上的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 云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个石窟内有51000余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晋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内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河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 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县,是中国五岳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省曲阜市春秋时期为鲁国都城,也是孔子的故乡。由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尊崇孔子,其后代把孔庙、孔府和幕园建成了辉煌巨大的古建筑群。 蓬莱阁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

旅游景区的概念、类型与等级

附录1 旅游景区基本知识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精华,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之一,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生产力和国际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的界定,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并具备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具体来说,旅游景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供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吸引物,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特殊的活动。旅游景区由一定数量、各具特色的景点组成,景点是景区的最小划分单元。 2、具有一定的空间组织结构。景区中的各组成要素不仅有地域空间,而且还包括经济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它们在有限的尺度范围内,通过有序的组合,形成功能各异、类型多样的景区,使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 3、具有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和经营功能,促使旅游活动的有序开展,旅游景区必须具备发达的旅游交通设施、齐备的游览服务设施、完善的旅游安全设施、良好的环境卫生以及统一的经营管理。 二、旅游景区的类型 旅游景区种类很多,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以及相关的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展示区。 划分依据的不同,旅游景区就会形成不同的分类系统。一般来说,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资源属性、景区功能、景区开发、管理主体和景区规模等。按景区的旅游活动功能,并结合资源属性,本书把旅游景区划分为以下3类: 1、观光体验类旅游景区观光体验类旅游景区包括观光类旅游景区和体验类旅游景区两大类。 观光类旅游景区又可分为自然观光旅游景区和人文观光旅游景区。自然观光旅游景区具有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主要以江、河、湖、海、山、林、瀑、泉、气象等为主体,如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云南石林、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等;人文观光旅游景区主要以历史时期和现代人类活动所留下的记录为主体,包括庙坛、皇陵、宫苑、寺观佛塔、园林、古村落、现代都市等。 体验类旅游景区种类较多,均强调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体验独特的感受。如民俗风情旅游景区表现了不同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及方式,包括衣着服饰、民居建筑、饮食特色、娱乐方式、婚恋习俗、节庆、礼仪、丧葬、生产交通等,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给人独特的文化体验。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大理白族村、丽江纳西族村、广西壮族村、贵州苗族村寨等旅游景区。而文化艺术类旅游景区则以不同的文化主题为中心创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使旅游者在体验过

【教学设计】《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人教)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实例 ,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图片影象的分析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启发学生思维、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景观欣赏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 1. 掌握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

多媒体课件 【导入】 展示苏东坡《题西林壁》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观察旅游景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讲授新课】 一、把握观赏时机 探究问题: 1.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在什么季节观赏? 2.“北京香山红叶”“泰山日出”“钱塘江潮”分别在什么时机欣赏最佳? 3、“黄山云海”“青海湖鸟岛”应选择在什么时机欣赏最佳?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秋季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 2.“香山红叶”在秋天观赏,“泰山日出”在早晨日出之时,“钱塘江潮”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左右的晚上。 3.观赏“黄山云海”宜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而观赏青海湖鸟岛宜选择每年的4月或5月。 归纳:通过探究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有些景观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观赏时应注意把握观赏时机。 图3.10青海湖鸟岛 通过图文信息,我们必须明确景观观赏应把握好时机。5月份是去青海湖鸟岛观鸟的最佳时间。 案例①钱塘江大潮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发生的时间在中秋节前后,传统的观潮胜地为海宁县盐官楼。 思考并讨论: 1.为什么钱塘江河口的潮水会特别壮观? 点拨:钱塘江河口外宽内狭。形似喇叭。当由外海来的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湾内水面就会迅速地涌高,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促进水位增高。

中国旅游景观鉴赏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高家乐 学号201434004202 专业广告学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指导教师朱纪广讲师 2017年10月27日

摘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泰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瞧山,黄山归来不瞧岳”得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壮美篇章。黄山也就是著名得避暑胜地,就是国家级风景区与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就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得。生态保护完好,就是中国得标志。 关键词:人文风景;四绝;怪石;云海

目录 1 引言 (1) 2 景观简介 (1) 3 景点简介 (6) 4 景点文化 (6) 5景观美学特征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早就听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瞧山,黄山归来不瞧岳。”又经常遇到去过黄山得人讲述那里得奇景,还瞧到画家画得黄山,摄影家摄得黄山,黄山在我得心中就占了一个地位。五岳之尊得泰山,我曾凌绝顶,观日出。但就是我心中得那一幅黄山图,尽管随着游览得深广而多少有所修正,但毕竟还就是非常美得,非常迷人得,同时具有很深得人文内涵。借此课机会,将我游览黄山得见解略表一二。 2 景观简介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就是安徽旅游得标志,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得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就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得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得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瞧山,黄山归来不瞧岳”。 2、1 地理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得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与洋湖林场)得行政边界为界。 2、2 气候特征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形成特殊得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山顶年均降水2369、3毫米,年均雨日180、6天,多集中于4-6月,积雪日32、9天,雾日259天,大风118、7天,年均温7、9℃,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

景观的含义

景观的含义(原稿) 时代建筑2002/1 俞孔坚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四个层面探讨了景观的含义:(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3)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4)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 关键词: 景观, 场所, 风景 Meanings of Landscapes Y u Kongjian Bei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nings of landscapes in four aspects: (1)Landscapes as visual perceptual objects, (2)Landscapes as living places, (3)Landscapes as systems, (4)Landscapes as symbols. Therefore, landscapes are aesthetic, experiential, scientific and meaningful. Key words: Landscape, scene, place 引言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aveh, 1984, Forman, 1995);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Webster's 英语大词典,1996)。)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1976 )。 本文则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及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由表及里,揭示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 1、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1.1景观作为城市景象

旅游资源分类

·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分类 学习目的 要求掌握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目的及其意义;分类原则、依据及方法;能够进行区域旅游资源分类,井了解几种常见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基本内容 ●分类概述 概念、意义;分类原则、依据、方法。 ●两分法分类方案 大类、基本类型、类型,分类依据。 ●其他分类方案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中的分类、接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按照旅游动机分类,按旅游资源增长情况分类、接旅游资源价值和管理范围分类、按利用现状分类,按照旅游资源特性及旅游活动性质分类。 第一节分类概述 一、分类及其目的意义 (一)分类的概念 通常所谓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它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是以比较为基础的,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其共同点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这就是分类。 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在所划分出的每一种类别(类型)中,其属性上彼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类别(类型)之间则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根据成因可把旅游资源区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别,其所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均为天然赋存的,自然界形成的,而所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均是人为作用下形成的,两者之间的成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别,根据各自内部的差异还要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类型,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系统。 (二)分类的意义及目的 科学的分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旅游资源的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类可以使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方便。五花的旅游资源各有特点,通过比较,认识、归纳及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旅游资源有关资料的存取系统(即信息系统).为人们从整体上或局部(分门别类)认识旅游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区域性旅游资源分类系统的建立,又可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进行旅游资源的分类,杂乱无章的旅游资源个体就难于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就会陷人烟云迷雾之中。因此旅游资源分类是研究、认识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次,旅游资源的分类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过程。分类总是通过分析大量旅游资源属性的共性或差异性,分出不同级别的从属关系及其联系.通过不断补充新的资料,提出新的分类系统,或通过不同地区、不同要求的旅游资源分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甚至发现、总结出某些新的规律性认识,从而促进有关理论水平的提高。因此旅游资源分类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加深对

旅游景区分类

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 (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 (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

3.按人文资源细分 (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3)博物馆景区 (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 (5)关于宗教的景区 (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