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速冻调理牛羊肉制品质量分析以及源性成分检测

速冻调理牛羊肉制品质量分析以及源性成分检测
赵丽娟;马占峰;徐大江;徐晶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14)1
【摘要】肉制品掺假是肉类行业的常见问题,牛羊肉掺假在速冻调理牛羊肉制品中尤为常见。
速冻调理牛羊肉制品掺假因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而引起
广泛关注。
基于核酸检测技术的PCR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羊肉掺假的鉴定中。
本文对用于羊肉掺假的几种PCR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羊肉及其肉制品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5)
【作者】赵丽娟;马占峰;徐大江;徐晶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哈尔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微滴式数字PCR与实时荧光PCR检测羊肉制品中羊源和猪源性成分方法的比较
2.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3.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检测动物源性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
4.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羊肉及其制品中掺假动物源性成分数字PCR技术精准定量研究共3篇

羊肉及其制品中掺假动物源性成分数字PCR技术精准定量研究共3篇羊肉及其制品中掺假动物源性成分数字PCR技术精准定量研究1羊肉及其制品中掺假动物源性成分数字PCR技术精准定量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经常掺杂假冒伪劣的食品成分,其中包括羊肉及其制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
这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检测羊肉中的动物源性成分,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数字PCR技术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精准定量检测技术,它和传统的定量PCR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准确性。
数字PCR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等分到许多微小的反应室中,每个反应室只含有一份目标DNA序列,然后通过荧光定量计算出每个反应室中目标DNA序列的数量,从而准确计算出样品中目标DNA序列的含量。
为了探究数字PCR技术在羊肉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选取了市售的羊肉制品,包括烤羊肉串、羊腿、羊肉丸等多种类型。
采用数字PCR技术,对这些羊肉制品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PCR技术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数字PCR技术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传统PCR技术易被非特异性DNA污染导致失真,而数字PCR技术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测试样品中,模拟掺假的目标DNA浓度低至0.1%,只有数字PCR技术才可以检测出来。
同时,数字PCR技术的检测时间也短于传统PCR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据了解,数字PCR技术尚未在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数字PCR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将为羊肉制品及其它食品的检测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数字PCR技术将有望成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综上所述,数字PCR技术在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比于传统PCR技术,数字PCR技术能够避免非特异性DNA污染导致的失真,同时对于非常低浓度的目标DNA也能够准确检测。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PCR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肉源性。
它可检测DNA的存在和数量,因此可以用于确定食品中的肉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以及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
熟牛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熟牛肉的担忧。
一些不法商家可能在熟牛肉中添加不合格或假冒的肉类成分,从而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PCR法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引物扩增目标DNA序列,然后利用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
对于熟牛肉的肉源性检测,可以设计特异的引物用于扩增特定物种的DNA序列,然后通过PCR扩增和鉴定的方法来确定熟牛肉中的肉源。
为了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需要选取合适的DNA标记。
DNA标记是特定物种DNA序列的片段,可以用作PCR扩增的靶标。
通常选择的DNA标记包括线粒体DNA和线粒体基因。
需要设计特异的引物用于PCR扩增。
引物是用于扩增目标DNA序列的短链DNA分子,必须与目标DNA序列的两端互补配对。
通过特异的引物设计,可以确保只有目标物种的DNA序列被扩增,从而实现对熟牛肉的肉源性检测。
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
对PCR扩增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熟牛肉的肉源。
若结果显示熟牛肉中含有其他物种的DNA序列,则可以判定熟牛肉存在肉源混杂或假冒的情况。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具有许多优点。
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极微量的DNA序列。
PCR法的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PCR法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物种的DNA序列,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的肉源性检测。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PCR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检测熟牛肉中的肉源,避免食品中的肉源混杂或假冒现象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肉类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实时 环 介 导 等 温 扩 增 ( 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于肉类成分鉴别中ꎬ如利用试管沉淀法、琼脂凝胶
基因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引物ꎬ用于检测肉制品中
李景鹏和张玉树 [22] 利用对流免疫电泳、琼脂凝胶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animal ̄derived components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ꎬ 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reference for this field.
Abstract:Meat adulter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human healthꎬ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and social stabilityꎬ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food safety. Thereforeꎬ it is imperative to detect and identify animal ̄derived components in meat and meat
and Meat Products
JI Yiꎬ CHEN Xiaoyunꎬ DING Linꎬ WANG Xiaofuꎬ PENG Chengꎬ XU Xiaoliꎬ XU Junfeng ∗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 Safety and Nutritionꎬ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ꎬ Hangzhou 310021ꎬ China
712
免疫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免疫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如肉类、奶制品等,可能存在着细菌、病毒、激素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动物源性食品的快速检测成为了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而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免疫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而且还能够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免疫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免疫技术是通过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结合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种技术。
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免疫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免疫电泳法等。
这些方法在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兽药残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除了传统的免疫技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免疫技术,如免疫传感技术、免疫纳米技术等,在动物源性食品快速检测中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新型免疫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求。
二、免疫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具体应用1. 免疫传感技术在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免疫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技术,它结合了免疫学和传感技术的优势,能够在不同的检测平台上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
在肉制品中,可能存在着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而免疫传感技术能够针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不仅可以应对常规的检测要求,还可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快速检测需求。
奶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而其中可能存在着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
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在奶制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免疫技术,它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在奶制品中实现对有害物质的快速、准确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及其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及其含量作者:谭波杨春萍刘小玲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10期摘要:建立一種快速、高效、准确且低成本的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鉴定及量化检测方法。
以细胞核单拷贝基因bosPDE为目的基因,LcoR为内参基因分别合成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条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采用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法,以△Ct值与2△△Ct值线性模型分别建立回归曲线,通过人工模拟混合牛肉样品对方法准确性评估。
结果表明:目的基因bosPDE引物仅对牛肉DNA进行扩增,具有特异性,对牛肉DNA扩增的灵敏度可达0.01 ng·μL-1。
以△Ct值与2△△Ct值为定量指标的回归曲线分别为y=-3.096 5x+8.479 7(R2= 0.998)、y=0.712 2x+3.050 4(R2=0.988 7)。
两个方法检测35%~90%牛肉含量的人工模拟混合牛肉样品的回收率为分别为94.30%~102.52%、98.55%~106.30%。
将两种定量方法进行数均处理,回收率的偏差减少。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对肉制品中的牛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并可用于牛肉掺伪制品中的牛肉相对定量分析,对鉴别肉制品掺假以及量化牛肉制品成分含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肉制品;牛源性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中图分类号:TS 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3)10-0006-09DOI: 10.13651/ki.fjnykj.2023.10.002Detection of the Bovine-derived Materials and Their Contents inMeat Products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TAN Bo1,2, YANG Chun-ping3, LIU Xiao-ling1*(1.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Guangxi 530004, China;2. Guizhou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14, China;3. Guizhou Institute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Guiyang, Guizhou 550014,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apid, efficient, accurate and low-cost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bovine-derived materials in meat products, the primers and prob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the single-copy gene of cell nucleus, bosPDE as the target gene and LcoR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evaluate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By using the relative quantitative method of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the regression curves were respectively established with the linear model of △Ct value and 2△△Ct valu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simulating artificially the mixed beef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sPDE primer of the target gene only amplified the DNA of beef, which was specific, and the sensitivity of amplification to beef DNA could reach 0.01 ng·μL-1. The regression curves with △Ct value and 2△△Ct value as the quantitative indexes were y=-3.096 5x+8.479 7 (R2=0.998) and y=0.712 2x+3.050 4 (R2=0.988 7),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y rates of the artificial simulated mixed beef samples with 35%-90% beef content detected by the two methods were 94.30%-102.52% and 98.55%-106.30%, respectively. The deviation of recovery rate was reduced when the number-average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wo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ould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bovine-derived materials in meat products, and could be used for the relat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eef in the beef adulterated products. It had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identifying the adulteration of meat products and quantify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mponents in beef products.Key words: Meat products; Bovine-derived materials;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latively quantitative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提升,各种肉类食品的流通和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以低价肉替代高价肉,导致肉制品掺假事件频繁发生[1-3]。
肉及肉制品中猪、牛、羊、马、驴、鸡、鸭、鹅、兔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 实时PCR法 编制说明

肉及肉制品中猪、牛、羊、马、驴、鸡、鸭、鹅、兔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实时PCR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实验室生物检测室研究小组完成方法的建立优化、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二、编制依据本标准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写规则、GB/T637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方法》。
三、目的和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部分不法商贩为了谋求不正当利益,在肉(制)品中掺杂其他价格便宜的肉种,在肉(制)品市场出现了一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通过实验室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肉(制)品中掺杂、掺假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大部分肉(制)品中掺有标称以外的其他价格便宜的动物源性成分,有的甚至全部为标称以外的其他价格便宜的动物源性成分。
这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流通市场秩序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民族宗教信仰造成一定的潜在冲突。
但目前,相应的检测鉴定方法标准的缺失,使得检测监测机构对此无标可依,无法可循,难于判断和裁决。
为了规范国内市场流通秩序,保证市场的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对所购买商品的选择权、知情权及宗教信仰归属,制定本检测标准。
四、编制过程《肉及肉制品中猪、牛、羊、马、驴、鸡、鸭、鹅、兔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实时PCR法》该方法标准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起草编写。
经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三家单位进行了方法的复核验证实验,并提交了具体的复核验证报告。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要求,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在《肉及肉制品中猪、牛、羊、马、驴、鸡、鸭、鹅、兔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实时PCR法》的起草编制过程中,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详细查阅了国内、国外有关标准和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过的参考文献等技术资料,如食品、化妆品和饲料中牛、羊、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及动物源性饲料中哺乳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等国内已申请的相关检验报告,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几个方面考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参考资料作为标准起草中的主要技术参考文本。
利用PCR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

科技文苑May 2020 CHINA FOOD SAFETY 55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肉制品市场存在肉类掺假、以次充好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法商贩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用劣质肉冒充高质量的肉制品。
利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只能从感官及形态上鉴别肉类,无法从溯源层面解决肉类掺假的问题,例如对于腌制加工的熟牛肉,消费者就很难通过肉眼辨别其是否为牛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DNA 为基础的PCR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1-4],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溯源是以DNA 遗传物质为基础鉴别肉及肉制品。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 序列的技术,其基本过程为3个阶段的多次循环——模板双链DNA 的变性、引物与模板DNA 的退火、在DNA 聚合酶引导下的链延伸反应,且每一次循环后的扩增产物均可作为下一轮循环的模板。
就理论而言,扩增产物量呈指数形式上升,即经过n 个循环后,产物量增加到2n 倍。
此方法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肉类掺假鉴别等应用上已有多个报道[7,8]。
本研究针对菏泽市市场上销售的肉及肉制品进行抽样检测,利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鉴别牛、猪、马源性成分,以期发现是否存在掺假的情况,旨在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材料和方法2.1 材料12份市售熟牛肉。
2.2 仪器绞肉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金属浴,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Rotor Gene Q 荧光定量PCR 仪,德国凯杰。
利用PCR 法检测熟牛肉的肉源性□ 贾南南 李建平 范美霞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摘 要:本文旨在建立实时荧光PCR 检测熟牛肉中牛、猪、马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
通过对菏泽市市售熟牛肉进行采样检测,提取熟牛肉中总DNA 后进行实时荧光PCR 检测,确定Ct 值,分析样品熟牛肉中牛、猪、马源性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oment
DOI ̄10.3969 ̄.issn.1005-6521.2016.10.052
2016年 5月 第 37卷第 10期
2i l ==I
肉及 肉制 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 研究进 展
石盼 盼 ,李旭 。吴昊 ,陈蕾 (河南 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院 ,河南 郑 州 450000)
Abstract:Food is the first thing for people and safety is the first thing for food.Meat is of great im portance in people S life,which provide ple S life.Earnings driven,food aduheration often occurs in the meat industry,which seriously undermine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the adverse impact for social and econom ic loss is very serious.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n tests and studies about meat and meat products.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nucleic acid inspection technique about animal -derived material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 deeply and ga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me new technique which is showing extensive prospect. K ey words:meat and m eat product;ingredients of animal origin nucleic acid detection technology;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
1 基于 PCR技术 的检测方法 1.1 PCR电泳法
PCR 电泳 法 检 测 动 物 源 性 成 分 的原 理 是 样 品 DNA用物种特异性 引物扩增 ,产物 用琼脂糖凝胶 电泳 分离 ,凝 胶 成相 系统检 测 ,然后 通过 与 阳性条 带 比对
石盼盼,等: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专 题论述
是否有 目的条带 的扩增 ,来检 测样 品的动物源 性 。该 方法检 验 肉制 品动物 源性 成分 最 常用是 利用 线 粒体 细胞 色素 氧化酶 b亚 基 (Cyt b)基 因核苷 酸序 列 在畜 禽各种 物 间的特异性 进行 的 。 我 国出入境 检 验检疫 行业标准 SN/T2978—201 1《动物 源性产 品中鸡 源性成 分 PCR检测方法 》即采用此方法 。也有 学者 以物种 的 其他特 异性基 因为检测对象进 行研究 ,康文欣 根据鸭 特异性细胞 色素 c氧化 酶 III基 因序列 设计 引物 ,用 PCR电泳法检 测市售 肉卷 中鸭 源性 成分 ,特 异性灵敏 性 良好 ,能够达到实 际检测需求 。
核 酸因其作 为遗 传物质 的优 良特 性 ,可准确 鉴定 肉及 肉制 品的物种源性 。与依靠肌 肉纹 理辨别和依靠 蛋 白质 的免疫 反应或者 电泳技术鉴 别相 比 ,此类 方法 优势明显[2-31。我们把 目前 肉及 肉制 品中动 物源性 成分
作者简介 :石盼盼(1987一 ),女(汉 ),助理工程 师 ,硕士 ,研究方 向 :食 品 检 验 。
摘 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 为先。肉类为人 类的生命 活动提供 了丰 富的蛋 白质 、脂肪和 B族 维生素等 ,是人们 生活 的 重要食品。但在利益的驱动下 肉制品行业 内掺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 了消费者权益 ,并造成 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 响 。因此加 强研 究 肉类 产 品动 物 源性 成 分 的检 测 技 术 ,广 泛 开展 肉及 肉制 品 中动 物 源性 成 分 的检 验 意 义 重 大 。本 文综 合 论述了 目前 已有的 肉及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核酸检测技术 ,并对有应用前景 的新技 术做 了简要介绍。 关 键 词 :肉及 肉制 品 ;动 物 源 性 成 分 核 酸检 测技 术 ;聚 合 酶链 式反 应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的提高 ,饮食 中肉类 的 比例逐 年增 加l1J,但 肉制 品行业 内用低 价 肉伪造 高价 肉 ,用非 食用 肉伪装食 用 肉的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安全意 识 的提高 和食 品监管体 系 的完 善 ,市场对 肉及 肉制 品 的动物 源性成 分的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分子 生物学 技术 飞速发展 ,动物源性成 分 的各 种检测 技术 相继 涌现 ,能够 快速 、精 准 、灵敏 地鉴定各 类 肉及 肉制 品的真实属性 。
Research Progress in Nucleic A cid Test for Anim al—derived M aterial in M eat and M eat Product SHI Pan—pan,LI Xu,W U H ao,CHEN Lei
(Institute of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Henan, China)
的核酸检测方法分为三类 :一是以 PCR技术 为基础 的 检验方法 ,通过 PCR扩增物种特异性条带结合相应 的 核酸检测技术来判断动物源性 ;二是依赖于分子杂交 技术 的检测方法 ,通过物种特异性探针与样 品核酸分 子杂交 来鉴定 ,PCR扩增也是该法 的基础 ;三是 以不 同 于 PCR的核酸扩增技术 为基础 的检测新方法 。本文综 合论述了 目前 已有的 肉及 肉制品 中动物源性成分 的核 酸检测技术 ,并对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做 了简要探讨 。